天台新闻
商业信息
旅游
网友爆料
畅所欲言
爱心
摄影
戏曲
体育
诗词文学
情感世界
二手房源
家在天台
美容健康
二手市场
网友相约
亲子
电脑
招聘求职
休闲灌水
投资理财
打工生活
户外运动
帮忙
站务
精彩图文

{小盏}把盏行歌

[复制链接]
楼主: 小盏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0-31 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小盏呀。我们昨天晚上也是群魔乱舞,我跳着自创的僵尸舞,剽窃的甩发舞.....真是太HIGH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0-31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找机会再HIGH HIGH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0-31 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B>以下是引用<I>远方的思念</I>在2005-10-31 17:07:00的发言:</B>

<>来这里只是想来看看你和你的日记,要坚持写哦!</P>

<>木JJ,坚持不了多久了。一直很想删掉。全部删掉。只是不舍这么多的心血写成。
<>昨天带了你送的围巾,很喜欢。谢谢你!</P>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0-31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去年爱心家园晚会上黑衣红裙的小盏,很美。 </P><>那时是直发,不过卷发的小盏同样也很美,多了些女人味。</P>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0-31 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羡慕呵、、、知道你们开心就好!</P><>红楼:什么时候也教教我僵尸舞啊?</P>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0-31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缺了小盏真的少了许多快乐</P><>下一次值得期待</P>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0-31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这里只是想来看看你和你的日记,要坚持写哦!</P>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1-1 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偶尔会来看小盏的日记,看到的总是一群人的生活。</P><>热热闹闹的,每天都在开派对。</P><>小盏是大家的小盏,真没错。</P>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1-2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僵死舞???</P><>我很喜欢也很向往这样朋友比较多的生活.可惜很少.</P>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1-3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早上在网上查资料,关于榧树,关于昨晚和爸爸他们聊到的谢氏宗谱,关于那个所谓的谢皇后。</P>
<>网上有很多关于榧树的资料,但是关于作为一个村庄的榧树的资料却是几乎没有,唯一一个,是小鱼儿前不久同去我家发的一些照片。</P>
<>关于谢氏宗谱,网上有资料说:</P>
<>————————————————————————————————————————————————</P>
<>谢姓何来
  1、谢姓出自姜姓,是炎帝后裔申伯的后代。相传炎帝居于姜水畔,便以姜为姓。至商代有后裔孤竹君的长子伯夷与叔齐一起投奔到周。到周后反对武王伐商,武王灭商后他们又逃到首阳山,因不食周栗而死,他们的后裔仍留在商朝。成王继位后封伯夷的后裔为申侯,称申伯,是申氏的始祖。厉王时娶申伯之女为妃,生字为宣王,宣王继位后,封母舅申伯于谢国,后来这仪家失去了爵位,公元前668年楚国灭掉申国。其子孙按当时的习惯以新都之邑名为姓,称谢氏。望出陈留、会稽,史称谢氏正宗。是为河南谢氏。  
  2、出自任姓,为黄帝之后。相传黄帝之子25宗。得其姓者14人,为12姓,其中第7姓为任姓。任姓有10个小车,其中第一为谢国,因周宣王时使召公营谢邑,以赐申伯,盖谢已失国,子孙亡散,以国为姓。是为河南谢氏。  
  3、为他姓改谢姓。据《旧唐书不文苑传》,卫州人谢偃之本为鲜卑族人,姓直勒氏,后改为谢氏。亦为河南谢氏。 </P>
<>
谢姓分布
  1、夏商时期谢国比较弱小,居于姜水流域(今陕西境内)。
  2、西周末期,申伯被改封为谢,以加强西周对南方的统治。任姓灭谢国后,国人有一部分留在当地,大部分外逃,但都以国为姓,即谢氏。
  3、西周末至春秋时期,谢氏除了大部分分布在今河南外,还有一支迁往山东,一支迁至湖北,还有一支迁至湖南,迁至四川,后又分为三支:一支于三国时迁至蜀郡,至晋代有部分迁至陕西;一支迁至云南永昌,后发展为当地大姓;还有一支迁至四川彭水一带及贵州北部。隋唐时被称为东谢蛮、西谢蛮、南谢蛮,后大多融入布依族、水族和苗族。汉代谢氏的聚居地有增加了会稽郡、江西九江、章陵等处。其中会稽郡的谢氏人丁兴旺,已相当有名望。
  4、晋代,成郡谢氏发展成为名门大族,其中最著名的是阳夏谢氏,以及由此迁出的康乐谢氏。西晋末年,黄河流域战乱频繁,中原人大量迁往江南,阳夏人谢衡因避战乱迁望会稽始宁东山,在此繁衍,成为谢氏最重要的一支。谢衡极其后代在东晋至南朝时期多数都很著名。
  5、唐朝时,河南固始谢氏入福建泉州,同时入闽的还有一支居于福建宁化县,后有一支自宁化迁至江西,至洪武四年(1371年)移居梅县(广东):还有一支自宁化迁至广东大埔,后移居梅县。
  6、至清代,谢氏不仅遍布中原及南方各省,而且还发展到北部及东北的一些省区。
  7、谢氏移居海外,始于明代,多数是自闽粤地区先迁至台湾,进而远播东南亚及世界各国。</P>
<>
谢姓家谱
全国:谢氏族谱十卷、谢氏通谱、谢子村后裔谱系卷。
辽宁:谢氏谱册一卷
江苏:镇江润州谢氏九修族谱十卷、江苏当阳西州谢氏族谱十卷、常州谢氏宝树堂创修族谱三卷、常州谢氏族谱二十二卷
浙江:绍兴谢氏族谱不分卷、绍兴状元桥谢氏族谱不分卷、四门谢氏四房谱六卷、盖东谢氏族谱不分卷、绍兴谢氏族谱不分卷、常山陈留谢氏族谱二卷、常山宗谱一卷 5安徽:祁门中山谢氏家谱不分卷、怀宁宝树堂谢氏宗谱十八卷
江西:铜鼓谢氏家谱卷首一卷、丰城谢氏家谱、谢氏家乘不分卷
山东:烟台福山谢氏家乘不分卷
河南:太康谢氏迁玉族谱十四卷末一卷
湖北:黄岗吕阳村谢氏宗谱十四卷首一卷、新州谢氏宗谱三卷
广东:四会谢氏族谱一卷
广西:横县谢氏族谱不分卷 </P>
<>
<>历史名人
1 谢清高;今广东梅州市人,请代航海旅游家,航海4年返国,后流寓澳门,今存《海录》一书。
2 谢安: 东晋人,字安石。出生士族。年四十余岁出仕,孝武帝时位至宰相,在淝水至战中打败苻坚,使晋朝转危为安。
3 谢玄:东晋名奖。字幼度,陈郡阳夏人。谢安为宰相时哦任他为广陵相,组织北府兵。在淝水之战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4 谢夷吾:汉代人,曾经极力推荐班固的才华。
5 谢庄:文学家,陈郡阳夏人、曾官至吏部尚书。
6 谢赫:南齐著名画家,善于作风俗画、人物画、著有《古画品录》是我国最早的绘画理论书籍。
7 谢眺:陈郡夏阳人,南齐诗人,曾在朝廷任职,其诗多描写自然景色,为为李白所推许,是永明体作家中成就最高的诗人。
8 谢灵运:陈郡阳夏人,南朝著名画家文学家,后移居会稽,谢玄子孙,曾任永嘉太守等职。博览全书,文学称“江左第一”。其诗歌创作开创了新风。开创了文学史上的山水诗派,许多佳句为后人所传诵。
9 谢子远:福建汀州人,清康熙二十八年进士,官至总兵。三十六年携十六姓垦湘。</P>
<>——————————————————————————————————————————————————</P>
<P>看来,如果我真有心要将谢氏家族那么几千年的辈份从各个地方整理出来排下来,我想,我就算再活上一千年,对我来说,也是一件非常浩大的工作。听爸爸说,单单天台里的寺后与我们村的辈份编排都不一样,更别说加上临海,整个浙江,乃至整个中国。听说也曾经有人有过一个这样的念头,将台州里的谢氏辈份从哪一辈开始按同一顺序和标准往下排,在每个人的名字中冠上辈份,说这样走出去,只要看到名字,就可以知道同姓两人是处于哪一辈份的人,该叫啥就叫啥;但是终于这个工程太庞大,各村立场不同,最终还是没有成为现实。所以,现在,我与美食皇帝相遇,依然总会因为辈份而争论不休。只是在我们,已经没有了什么宗族的概念,充其量,不过好玩而已。</P>
<P>老爸讲道,因为曾经有个宋朝宰相,编排过近60多个辈份的顺序,供后代来延续长幼辈份,只是后人并无完全依此取名。而如今,作为台州中谢氏人丁最多的我们村子,已经差不多将原来修谱的辈份排完了,最后一辈中已20多岁的年轻人,新一代的辈份,将从他的子女开始了。</P>
<P>因为讲到谢皇后,以前曾经听过什么“真龙不露爪,真人不露相”的故事,于是就去网上寻找谢皇后的资料。没想到,也真的被我找到了。</P>
<P>——————————————————————————————————————————————</P>
<P>理宗谢皇后,讳道清,天台人。父渠伯,祖深甫。后生而黧黑,SL一目。渠伯早卒,家产益破坏。后尝躬亲汲饪。 </P>
<P>
<P>
<P>
    初,深甫为相,有援立杨太后功,太后德之。理宗即位,议择中宫,太后命选谢氏诸女。后独在室,兄弟欲纳入宫,诸父攑伯不可,曰:“即奉诏纳女,当厚奉资装,异时不过一老宫婢,事奚益?”会元夕,县有鹊来巢灯山,众以为后妃之祥。攑伯不能止,乃供送后就道。后旋病疹,良已,肤蜕,莹白如玉;医又药去目SL。 </P>
<P>
<P>
<P>
    时贾涉女有殊色,同在选中。及入宫,理宗意欲立贾。太后曰:“谢女端重有福,宜正中宫。”左右亦皆窃语曰:“不立真皇后,乃立假皇后邪!”帝不能夺,遂定立后。初封通义郡夫人,宝庆三年九月,进贵妃,十二月,册为皇后。 </P>
<P>
<P>
<P>
    后既立,贾贵妃专宠;贵妃薨,阎贵妃又以色进。后处之裕如,略不介怀。太后深贤之,而帝礼遇益加焉。开庆初,大元兵渡江,理宗议迁都平江、庆元,后谏不可,恐摇动民心,乃止。 </P>
<P>
<P>
<P>
    理宗崩,度宗立。咸淳三年,尊为皇太后,号寿和圣福。进封三代:父渠伯,魏王;祖深甫、曾祖景之,皆鲁王。宗族男女各进秩赐封赏赉有差。度宗崩,瀛国公即位,尊为太皇太后。太后年老且疾,大臣屡请垂帘同听政,强之乃许。加封五代。 </P>
<P>
<P>
<P>
    太后以兵兴费繁,痛自裁节,汰慈元殿提举已下官,省泛索钱缗月万。平章贾似道兵溃,陈宜中上疏请正其罪。太后曰:“似道勤劳三朝,岂宜以一旦罪而失遇大臣礼?”先削其官,后乃置法贬死。 </P>
<P>
<P>
<P>
    京朝官闻难,往往避匿遁去。太后命揭榜朝堂曰:“我国家三百年,待士大夫不薄。吾与嗣君遭家多难,尔小大臣不能出一策以救时艰,内则畔官离次,外则委印弃城,避难偷生,尚何人为?亦何以见先帝于地下乎?天命未改,国法尚存。凡在官守者,尚书省即与转一次;负国逃者,御史觉察以闻。” </P>
<P>
<P>
<P>
    德祐元年六月朔,日食既,太后削“圣福”以应天变。丞相王?龠老病,陈宜中、留梦炎庸懦无所长,日坐朝堂相争戾。而张世杰兵败于焦山,宜中弃官去。太后累召不至,遗书宜中母,使勉之。十月,始还朝。太后又亲为书召夏贵等兵,曰:“吾母子不足念,独不报先帝德乎?”贵等亦罕有至者。 </P>
<P>
<P>
<P>
    是月,大元兵破常州,太后遣陆秀夫等请和,不从。宜中即率公卿请迁都,太后不许,宜中痛哭固请,不得已从之。明日当启行,而宜中仓卒失奏,于是宫车已驾,日且暮而宜中不至,太后怒而止。明年正月,更命宜中使军中,约用臣礼。宜中难之,太后涕泣曰:“苟存社稷,臣,非所较也。”未几,大元兵薄皋亭山,宜中宵遁,文武百官亦潜相引去。 </P>
<P>
<P>
<P>
    二月辛丑,大军驻钱塘,宋亡。瀛国公与全后入朝,太后以疾留杭。是年八月,至京师,降封寿眷郡夫人。越七年终,年七十四,无子。 </P>
<P>
<P>
<P>
    兄奕,宋时封郡王。侄堂,两浙镇抚大使,尚荣郡公主;暨、?并节度使,端平初,颇干国政云。</P>
<P>————————————————————————————————————————————————</P>
<P>急急打电话回家求证,经爸爸证实,我所找到的这位宋查理宗谢皇后,大概就是传说中那位“真人不露相”的皇后了。</P>
<P>后来,又在网上找到一些资料:</P>
<P>————————————————————————————————————————————————</P>
<P>浙江省是谢姓的又一个传统祖居之地,其在谢姓发展史上知名最早的家族会稽山阴谢氏便
居住在省内的今绍兴市一带,而陈郡谢氏南迁后所形成的“东山谢氏”也以今浙江东部一
带为居住中心,可见其具有突出地位。今天,生活在浙江南部一带的谢姓人便自称是陈郡
谢氏之后,是由谢裒及其三个儿子谢奕、谢据、谢安的后代发展而成的三大宗支。其在历
史上除元朝时期诸人外,又有南宋重臣谢深甫、理宗谢皇后、明朝“状元宰相”谢迁等人
知名于世。此外,今绍兴市一带也多有谢姓人居住,其尊奉的祖先或是谢夷吾或是谢衡,
亦即两位会稽山阴谢氏或会稽东山谢氏的开基祖,说明当地谢姓人在血统上还较为复杂。
除此之外,北宋时任会稽知府的谢斯立曾被一些人认为是台州临海人,其祖籍也在今浙江
南部地区。谢斯立的后代传至谢升一(壶山)时又迁居潮州,从而在广东东南部一带发
展,而台州临海显然也正是其祖居之地。至今,在当年的上述几支谢姓人居住或知名之
地,依然是当地谢姓人居住的最为集中之地之所在。</P>
<P>————————————————————————————————————————————————</P>
<P>先存此留档。就当已经寻过根底。以后若有其他东西,再行补上。</P>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1-3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北朝以下,谢氏名人依然层出不穷,如北宋时开封出现过“剖腹表忠”的名臣谢皋;南宋有右丞相谢深甫和理宗皇后谢梦境(系谢安直系后代),还有“绝粒元都,不食而死”的名臣谢方得;再如宋元时期称帝于越南的安南国王谢升卿;明代出现过宰相谢迁和布政使谢迪,他们的业绩都彪炳史册,为后人称颂,也足以证明中国谢氏是名副其实的“天下之名家,当世之望族”。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1-3 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盏!你应该知道我是谁的!不要说出来哦!下午Q你的时候你没上线!你好吗。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1-4 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1-4 0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谢皇后,看过临海那边的资料,写的比你这详细。</P><>但他们好象说谢皇后是临海人。</P>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1-4 07:5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吗?下次有机会的话借来看看。我最想明白的是,为什么说谢皇后真人不露相,真龙不露爪的故事。</P><>其实说到底,我并非为了所谓的寻宗,只是好玩而已。</P>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1-6 0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霉运连连</P>
<>我刚从城里回到公司,想着这两天的种种“奇遇”,再次想到眼睛发来的短信。</P>
<>她说,记住,心情越好,运气越好。说这句话的时候,她正一个人坐在上海明珠塔的对面,她说背后是游人如织的上海老建筑。</P>
<>我记得我下午回信息给她的时候,说的是:这句话太好,它的反义可以无比确切的形容我现在的境况。</P>
<>是的。反义。</P>
<>自从昨晚接了红的电话,听她在电话那头失声痛哭之后,我好像感染到她的伤悲,坏运气便一直延续到现在,或许还将延续一段时间,到底几时会终结,我无从得知。</P>
<>昨晚睡前,打了N多个同学的电话,都关机。打得我都有点不相信起来,小朋友关机有可能是因为用杭州卡,后生关机也可能是出差了,那么其他人呢,一个一个都商量好了在这么早的夜里,就开始进入梦乡?</P>
<>早上有事情忙着,没有办法跟他们去穿越大同竹海,下午空了,想早些溜。突然就想去高明寺,想在那里住一个晚上,听一听暮鼓晨钟,听一听传经讲佛,远离喧嚣的人群,整理一下自己混乱的思绪。</P>
<>于是先打电话给一直说想去的茱茱,她说明天她要去练钢笔字,她的父母向来不赞成她在外留宿。再打给叶子,她说有表弟去外婆家,约好买些东西一起去吃饭。几次强求她明天再去外婆家,说不行,表弟即将外出,只给得此一聚。再打电话给小鱼儿,她在石梁,两点多的时候,VIVI还在去石梁的路上,她要等她,看来是没戏了。再转头打给眼睛,她挂了,发来短信,说一个人在上海呢问我什么事,然后给我发来上面这句经典名言,也算是多少安慰到了我一些。没办法,再打电话给黑郁,她说,在上班呢,妈妈明天生日,要回家的。</P>
<>OH,MY GOD!于是打消了这个念头。也打消了再打电话的念头,怕再打下去,也是同样的惨烈的结果。这样的结果太巧合,却又如此真实的存在,这个下午,我很想笑。可是我笑不出来。</P>
<P>想溜又还没溜成功之前,老板娘回来了,说要寄东西,让我提醒她。我提醒了两次,结果,在我等到下班之后,她的东西还没有准备好要寄出去。下班的时候,天暗了,天边有红霞,很漂亮。</P>
<P>在办公室里看了一部没有结局的小说,越看越郁闷,最后还是决定去城里。向老谭借摩托车,他要用。再向保安借,借到了,他帮我发动起来,他保证在我回来的时候,不会需要这么艰难的发动过程。很顺利的开到城里,很顺利的不用排队买到KFC,狠狠的吃了许多东西,想把一切不开心的东西都消灭掉。然后,很顺利的打通一个朋友的电话,让他请我喝茶,我说我心情不好。他说马上就出来。到现在,我以为,坏运气终于到此结束了。</P>
<P>谁知道,又像拍电视一样,我和他一起,爬到文化馆的三楼(还是四楼?),歇歇吧换单位了;走到美食街,索菲娅转让了;走到工人路后面,两个茶吧都关门了。朋友在边上笑得开心,说这下好了,老天都帮他省钱。我不依,越是喝不到的茶我越要喝。最后还是回到美食街,在那个老街茶馆喝到一杯金银花茶,坐在秋千一样的木椅上慢慢的摇晃着,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我很担心借来的摩托车会被偷走。在这两个如此霉运连连的日子里,发生任何事情,在我,都是有可能的了。</P>
<P>出来后看到摩托车还在,心中落下一块大石头。正兴冲冲的准备往回骑。却发现,这辆被它的主人一再保证说能发动的起来的摩托车,却不听使唤了。没办法,我总不能让摩托车骑着我回公司。硬着头皮去找了两个骑黄包车的师傅帮我发动,无果。后来改换目标,找了一位辆男式摩托车的男孩帮我发,他过来试了一下,没发动起来。他的朋友也过来帮忙,还是没有结果。后来那个男孩让我等一下,他去接他那修摩托车的表弟过来。大概过了五六分钟吧,他带了他的表弟过来了,他表弟摆出架式一脚下去,摩托车“烘”的一下发出响声,我感谢的向他们道别,骑了往回赶。从新华书店开到红绿灯前面,觉得有点凉,想停下来把外套的拉链拉上,结果一停下来又熄火了。我的妈呀。拉好拉链,只好又找了一个人来帮我发动摩托车。最后这辆经过六个人帮忙发动的摩托车,终于安全的把我驼回公司。</P>
<P>回来后,接到一个北京老网友的电话,居然聊了一个多小时。他很尽力的安慰我这颗“运气越坏心情越不好”的心。</P>
<P>这时候坐在办公室里,为着自己没有出意外而倍感幸福,毕竟老天还是眷顾我的。我知道,我该懂得感恩。</P>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2-10-16 11:29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5-11-6 02:52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是不是真的年辰太糟。所有的人都很倒霉包括我自己包括我身边的朋友。所以也就见怪不怪了。</P>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1-6 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我们谢氏来头不小啊!</P><>因为好玩而查资料,同样说明小盏是个有心人。啥时候我们也来玩玩排辈分的游戏?</P><>看你文字字字珠玑,透露的是你始终捧着一颗善良敏感、怀有大爱的心对生活、对朋友、对师长!</P>[em17]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1-6 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      今天你说心情不好,怕和我说话后我也会那样,你也太迷信了啦,再说了,心情不好说出来总是要比放在心里生根的好呀。</P><>       天气真的不好了,冷了,外出的时候多穿点衣服,你那么瘦,多吃一点吧,虽然都说苗条好看,但也不要太瘦了呀</P>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1-6 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昨天心情不好。看我那运气就知道我心情怎么样了。</P><>怕今天再遭遇昨天的情况,我今天一天没起床,哪里也没去。</P><>如果不是刚才为给同学找点导游资料,我还睡着呢。</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天台领先的地方门户服务平台
    • 客服电话:13968580055
    • 客服QQ:808508
    门户服务
        

    浙公网安备 33102302000043号


    浙ICP备11032801号-2
     
    天台之窗订阅号
    天台之窗服务号
    Copyright  ©1998-2024  天台之窗  Powered by  Discuz! X3.5    ( 浙ICP备11032801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