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新闻
商业信息
旅游
网友爆料
畅所欲言
爱心
摄影
戏曲
体育
诗词文学
情感世界
二手房源
家在天台
美容健康
二手市场
网友相约
亲子
电脑
招聘求职
休闲灌水
投资理财
打工生活
户外运动
帮忙
站务
精彩图文

黑马兔子《中国老街》专题

[复制链接]
楼主: 黑马兔子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9-28 07:38 | 显示全部楼层
呈坎老街

这是一个早在千年之前就名声大振的山村,南宋理学大师朱熹称它为:“呈坎双贤里,江南第一村”。直到今天,这个山村还保留着五街九十九巷,街巷与广场一律用花岗岩条石铺筑而成,两侧民宅鳞次栉比、纵横相接、排列有序;粉墙黛瓦、高低错落、黑白相间、淡雅清秀。

呈坎村地处皖南万山之中,村民大部分姓罗,自从唐朝末年罗氏祖先迁居到这里后,已有一千多年历史。这期间,呈坎村人丁兴旺,英才辈出。如北宋时期罗汝楫本人为高官,六个儿子有四个为通判、二个为知州、整个家族在宋代当官者达到31人,堪称“孙曾辈出,冠盖相望辉煌。”苏东坡称赞呈坎罗氏:“文德武功名留竹简,理学真儒后先继续。”理学大师朱熹也有赞语:以进士发科嗣世宦业赫赫,为歙文南称首,并称赞“呈坎双贤里,江南第一村“。王十朋、文天祥等都把目光投到过呈坎这个小小的山村。

到了明代,呈坎更加兴旺发达,仅主薄以上官员就达110多人。清代也是如此。

呈坎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至今仍在古村老街的建筑上可以清晰地表现出来。目前,呈坎村有古建筑近三百幢,其中宋代建筑有长春社,元代建筑有两层楼,明代建筑三十六处,其余为清代建筑,实属当今罕见的古建筑群,享有呈坎民居甲徽州之说。

老街上村保存下来的明代三层楼民居就有七栋,其中一处被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些三层楼都有上下两层屋檐,就是在屋檐下面和门窗上面,加盖一个小屋檐,叫短檐,四周都用高墙围起,谓之封火墙。窗户很小,而且外面一层是厚厚的砖墙,里面衬上木板,连大门也是如此,这与当地多山有关,在古代,山多的地方也多强盗。呈坎男人又多出门经商,为防止强盗进入屋内骚扰妇孺老弱,就修建了这种不易被攻破的门窗。

呈坎的三层楼都设有天井,厅前厅后都有。这种设计可以使屋内光线充足,空气流通。这种设计还跟徽商有关。经商之人,总怕财源外流,就造天井,使屋前脊的雨水不致流向屋外,而是纳入天井之中,叫“四水到堂”,图个财不外流的吉利。

古代呈坎人很早就有排水概念,三层楼地基外老街边上都有一条排水沟,这样雨水、生活用水都能及时通过排水沟排出,避免室内潮湿。

呈坎三层楼大门上面都有门罩、门楼,并饰以砖雕,墙面粉刷石灰,地面大多铺以方砖,而且还保留着梭柱、月梁、丁头拱、板壁隔断等宋代做法。梁架雕刻精美,刀法流畅,显得丰满华丽,且不落俗套。

呈坎村老街上这些三层楼堪称古代的高楼大厦,对于研究明清木结构建筑艺术、乡村规划建设如何运用形势原理都具有重大意义。

呈坎村老街上还有一处国宝就是罗东舒祠,可以说是我国古建筑的一颗璀灿明珠。其中的宝纶阁是罗氏祠堂的后寝殿,也是整个祠堂的精华。一眼望去,崇阁巍峨,层楼高起,集古、雅、大、美为一体,结构复杂,雕刻精美,是全国祠堂中所少见的。

呈坎古村长街短巷、犬牙交错、扑朔迷离、宛如迷宫,既古香古色,又雄伟壮丽,两条小溪走街进户,时隐时现,时弯时直,前罗文昌祠和后罗文献祠东西相峙,前后呼应;村头长春社与村尾东舒祠南北相对,首尾相望。有这么多古建筑烘托的呈坎老街无疑是中国历史分为最为丰富的老街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9-28 0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安昌老街·1

这是一幅典型的水乡风情画,长长的古镇街市上,深深的石砌小巷隐藏着一座座黑漆台门,旧时的钱庄酒肆店铺风貌犹存,临河处,廊棚是一道靓丽的风景,波光潋滟的水面中,一座座古桥与老街相映成辉,如同素面朝天的小家碧玉。安昌古镇的老街上,历史与现实是惊人地相似,并在不断地重复着。

安昌古镇位于浙江绍兴西北部,与柯桥毗邻而居,素有“金柯桥银安昌”之说。古镇背枕大和山,东西两山如旗鼓对峙,西小江穿境而过,辖区内河网密布,舟楫穿梭,沃野如锦。

古代的安昌北濒杭州湾,早在新石器时代,越族先民就利用这里优越的港口和海岸滩涂资源,从事渔盐生产和海上贸易活动。大禹曾在这里会盟诸侯,并在涂山娶妻安家。涂山氏盼望大禹归家的“侯人兮猗”,使安昌成为中国爱情诗的发祥地。

安昌古镇所处地方古时候称为长乐村,更名安昌与一场战争有关。公元895年,董昌造反,吴越王率兵讨伐。次年平息战火后,将长安村更名为安昌,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但是,使安昌实现真正“安昌”的是一个叫郑斗南的商人。

郑斗南,浙江温岭人,明成化年间由浦江迁入安昌,垦荒种植,兼营商贾,并发动当地人捐地为街,捐荡为河,建起了一条从西向东的沿河一字街。街河北面为商业街,街河南面为民居,经过几年努力,弘治二年即公元1489年,安昌街正式开市,百业继起,日臻繁盛。

在以船运为主的古代,安昌既是浙东航运线上的主要码头,也是绍兴西北部、萧山东部乃至毗邻上虞、杭州,方圆百多里之地的繁华商埠。“挟水运之利,仗物产之丰”,安昌是当时整个浙东地区的重要棉花集散地。

纵横相连纤陌交错的河道水汊,逶迤绵延长达数里的古街廊棚,凝重古朴画栋栋梁的台门骑楼,曲折幽深精致凝重的小弄院落,千姿百态大小不一的石桥河埠,这一切构成了安昌古镇,构成了江南水乡典型的古镇景致。而热闹的社戏,传统的手工酿酒,穿梭的乌蓬小船,以及腊月里的习俗,更使安昌古镇象一幅浓郁的风情画卷,将绍兴几千年的风情民俗喧染得淋漓尽致。

“碧水贯街千万居,彩虹跨桥十七桥”。在长达1747米的安昌老街上,17座古桥风姿各具,造型各具。有条石铺就的梁桥,状如月亮的洞桥,形似弓状的拱桥等等。登上任何一桥,都能观赏到美景,桥旁有桥,桥外有桥。

安昌古镇三里街河原来是西小江支流。街河水运便捷,集市日兴,沿河两岸建起店铺、民居,也陆续建起了各种石桥。据史料记载,后唐时已建安昌桥。该桥是座折边拱桥,为绍兴早期石桥之一。老街至今还保存着元、明、清各个朝代的石桥,它们显现了古镇的神韵,也体现了石文化的深厚底蕴。

老街石桥都有响亮而动听的桥名,有以平安美好瑞祥寄托的,如宁安桥、庆安桥、安吉桥、瑞安桥、永安桥等,有祈求渴望集市昌盛兴旺的,如利市桥、益市桥等;有以江河命名的,如清墩江上的清墩桥,东横湖上的横湖桥。

横湖桥建于明嘉靖年间,当时白洋朱以亮在老街的东部建立新市,为连接街市而建起横湖桥,安善桥是座石梁桥,呈现元代风格。广济桥在老街西市,以阔条石纵横砌置,桥下龙门石有兽面图纹的浮雕。广济桥与西横湖上东西跨向的毓秀桥一横一竖,互成倚角,是古镇上又一处极富水乡韵味之地。

“三步两桥接肆前,市头沽酒待尝鲜。渔舟唱晚归来近,水阁人家尽卷帘。”古桥连接着老街,连接着老街的商贸、文化甚至历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9-28 0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安昌老街·2

安昌古镇石板铺砌的三里老街上,店铺毗连,雨廊相续,街河贯穿东西而成南居北市之势,北岸摩肩接踵,熙熙攘攘,南岸则粉墙黛瓦、庭院深深,人们幽居而又没有远离市井,古朴而又祥和。

据《安昌志序》记载,“安昌市者,山阴西北之偏隅也,濒海而居,代奉鱼盐之赋。”早先的安昌并没有集市,赶集的人多去钱清、白洋等地,明朝郑斗南开市后才逐渐兴起。当时为吸引更多的人到安昌赶集,还给来赶集的人各分烧饼四枚,以此刺激安昌集市的繁荣,据说今天清潡江西端的烧饼桥,就是当年送烧饼的地方。

安昌街市刚刚起步时,街坊居民集中在西市。嘉靖年间,精通地理学的白洋人朱以亮,在老街的东部,开设集市以通四方货物,安昌古镇也就形成东市、西市之别。

由于街市的日兴和水运交通的便利,沿河逐渐有了排门型的店铺,错落有致的翻轩及青石板铺就的长街。街河东西流向,贯穿全街,集市密集在河的北面,居民则在河的南面。屋脊挑檐、鳞次栉比,两岸由拱、梁、亭式造型各异的石桥相连。

《安昌记》有这样的描述:“安昌北境,白洋山外,木棉之利,岁登数十万。而此数十万木棉又必于市易粟及一切居住日用之资,则市之懋迁有无又不啻数十万。”棉花、布、米等业旺盛、商贾云集。“安昌是个大地方,七爿油车,八爿当。”前人有这样的赞语。

1936年,绍兴商业登记办事处曾作过调查,县境内有各类商号7824家,安昌就有933家,占近12%,不仅商店数量而且经营总值都位居全县市集之最。

工商业的繁荣必然需要金融业的扶持,这就使得当地金融业也较为突出,相传解放前安昌镇商店的钱币都存放在安昌钱庄里,每到收蚕茧季节,坎山、南阳、靖江等地每天要从安昌钱庄挑走三到六担银元。由此可见,安昌古镇曾经还是萧山绍兴边界地区的商业和金融中心。晚清时期小小安昌镇拥有钱庄多达20多家。

穗康钱庄开业于清道光三十年,即公元1850年,1949年清盘停业。它位于长长的青石板弄堂内。根植于小农经济的钱庄,只有五谷丰登,万物昌盛,物流商兴,才能生存、发展。穗康取名的涵义就这样。

钱庄门斗啵巧,庭院清幽。石库门墙,门罩砖雕“五丰万昌”寓意含蓄,庭院北面,正楼三间连接门斗厢楼、花格门窗、棕黑色格调,柱粗房高,稳实端庄。

店堂据中的柜台两侧楹联“汇九派不捐细流,达三江正逢好风”,上额“穗康钱庄”,儒风商情,珠联璧合。店堂里有帐桌四张,桌上有以前经理的签名章、手镌的汉砖砚、信函、经摺等原物。中堂上方是财神堂,手托元宝的赵公元帅端坐琴条桌上。

东首是客堂,文化气息较为浓厚。西首是银库,两口钿柜装库存银、钱,柜子地窨子是藏金之处。柜上三只银箱,装运银元之用。

庭院内,一株百龄腊梅树寇疏朗。这株腊梅虽然已经树冠参天,但是隐而不露,这正符合钱商不事张扬,怀财不露的处世风格。

今天的安昌老街上,钱庄已不复是钱庄,留给人们的只是对过去那段历史的回味,但老街依旧是繁盛的,商铺是兴隆的,这就是安昌历史的延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9-28 0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安昌老街·3

自古以来,绍兴名人辈出,安昌作为绍兴古镇也不例外。这表现在老街上,就是以台门表现出来的名人文化。

在安昌古镇老街上,台门众多,其中有一些建于明代的台门。它们有的依偎平列,有的间隔窄巷深弄,并且大多用主人的学衔、官阶、钦赐匾题命名,有大夫第、簪缨世第、秋卿第、秋台第、翰林第等等。

这些台门建筑格局都是先为门斗,接着是大厅、族房、香火堂,再是楼房,形成步步登高之式。单元结构以堂楼为主体,明堂为中心,两旁侧厢回廊,构成一进,台门一般分为前、中、后三进,多者五进。

这些台门虽然已经有400多年历史,经历着风雨侵蚀,以及兵燹和变动,但是高墙深院、雕梁石柱,仍然富有旧时的特色。

绍兴地狭民多、文风很盛,科举入仕者众多,但相对于更多的求学之人来说,这仅仅是杯水车薪,科举落第着毕竟占绝大多数。对于这些科举落榜者,谋生农艰商轻,学幕为他们的一大出路,这造就了众多的“绍兴师爷”。

师爷是明、清两朝各级主官私聘的顾问和助手,参与机密、协助处理公务,对当地政治、经济、军事、司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绍兴是当时出师爷最多的地方,安昌又是绍兴师爷荟萃之地,安昌师爷馆是世界上第一家。

师爷馆设在安昌古镇老街西市娄心田故居斯干堂,门斗简朴、庭院幽深,符合师爷隐居幕后,不事张扬的个性。师爷馆内容丰富,资料详实,以原物原迹为主要陈列内容,展品丰富,弥足珍贵。

师爷馆正厅介绍师爷产生的人文背景,一方面绍兴人处事精明,治事审慎,工于心计,善于辞令,尤其适合做师爷;另一方面,绍兴人重乡情,外出做官,为幕者陆续引荐乡亲步入幕道,如安昌师爷许思湄亲属从幕者达20多人。另外,衙门办案,除根据法规外,还需要熟悉各种成案判例,陈规旧习,这些多由师爷积累,抄录成家传或师传秘本,外人无以窥见,所以从事师爷行业,绍兴人更胜一筹。在古代有“无绍不成衙”、“绍兴师爷湖南将”的说法,以至师爷在一定程序上成了绍兴人的代名词。

历史上的绍兴师爷,有靠三寸不烂不舌捞取钱财的,有狡猾老于世故的,也有狐假虎威替主子效劳的,还有献媚奉迎、丧失人格的。然而也有绍兴师爷才华横溢、为民讲话、不为三斗米折腰。他们普遍有一种极其干练的才能、敏锐的洞察力和缜密的思维。徐文长可以说是代表之一,他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

安昌古镇堪称师爷之乡,馆中介绍了较为出名的十位安昌师爷。许思湄一生为幕五十四年,一家有13个师爷,伯父、哥哥、子婿、外孙四代从幕,堪称师爷世家,他的著作《秋水轩尺牍》文采俏丽、典故丰富,为近代尺牍之典范,清代幕学必修之教本。

安昌师爷与许思湄并称的是姚润,清乾隆年间生于安昌宁安桥南老街上书香门第家庭,自幼受家学熏陶,勤学好记,饱学经典。入幕后声名显赫,道光年间,修成《大清律例》,使司宪者触类引伸,如获南车之奉,被誉为刑学泰斗。

无论是科举中第还是名落孙山当上师爷,这些人都为安昌古镇,为安昌老街增添了几分传奇色彩,他们和青石板路、古桥、老宅一起,把安昌老街装点得五彩缤纷、华丽而又不失深邃内涵,也许这就是安昌古镇,安昌老街兴盛不衰的原因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9-28 07:40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定老街·1

在中国历史中,正定老街是外地官员入京的必经之路,它以雄伟壮观的长乐门为龙头,两侧建筑采用明清制式,雕梁画栋,古香古色,是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观光休闲街道,集古玩字画、花鸟于虫、风味名吃、旅游购物四位于一体。

正定是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位于河北省会石家庄北15公里处,西望太行山,南临滹沱河,控扼三关,素有燕南古都,京畿屏障之誉,历史上曾经有东垣、真定、恒山等二十多个称呼,大多包含着稳定、平安、吉祥的意思,同时也充分反映出古城在中国北方历史上的重要军事地位。1723年,因为当时避雍正皇帝胤祯名讳,改真定为正定,并一直沿用到现在。

正定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考古资料证明,早在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商周时期人口逐渐增多,今天还保存着的遗址显示着当年文化的博大精深。春秋时期,鲜虞国在这里定都。战国、秦、汉相继归属中山、恒山、常山。汉高祖十一年,刘邦率师攻克东垣,平定叛乱,后来改名为真定,取“真正安定”的意思

北魏皇始三年即公元398年,拓跋硅在这里设置常山郡治所,直至清代中叶的一千多年时间里,这里一直是河北中部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曾经与保定、北京并称北方三雄镇。至今南城门楼上还镶有“三关雄镇”的石刻匾额。

据史料记载,正定城始建于北周,刚开始的时候为石筑。唐宝应元年即公元762年,因为滹沱河溢水灌城,古城逐渐倒塌,就进行拓建。明正统十四年即公元1449年,扩建为周长二十四里,高三丈二只,上宽二丈的土城。隆庆五年即1571年,真定知县顾授始将土城改为砖城,后任知县动用府库银六万多两,征用真定府所辖各县民夫,分段兴工,于1576年竣工。

正定素有“藏龙卧虎之地”的美誉,秦时南越王赵佗,三国名将赵子龙,明代吏部尚书梁梦龙,清代大学士梁清标,北洋军阀时期的国务院代总理、陆军总长王世珍,文学家王禹、蔡松年、蔡佳、著名工程学家怀丙,著名元杂剧家白朴、李文蔚、尚仲贤均系正定籍人。这里“风彩绮丽、柳绿荷红”,大文学家苏东坡、文天祥、王安石曾写诗作赋,留下名篇;这里“艺文精美,诗风刚直”,见于史料的诗人、作家、戏剧家有170多人,留诗400多首, 文章200多篇。

作为千年古城,正定老街历史遗存十分丰富。为展示千年历史文化,古城正定投资5100万元重建历史文化街区和南城门。整个历史文化街区全长1500米,街区内汇集着始建于唐代的广惠寺华塔、临济寺澄灵塔和开元寺钟楼等三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修复落成落成的“三关雄镇”长乐门古城池,堪称全国最高层次历史文物密集街道之首,与古城内的隆兴寺、荣国府、赵云庙、国家乒乓球训练基地和科技馆等众多文物古迹、旅游景点交相辉映,共同形成一道靓丽的旅游风景线。

当您漫步在三华里长的历史文化街上,观赏错落有致的古建筑群,浏览古香古色的正定老字号铺面,品尝各类地方风味小吃,选购琳琅满目的古玩字画、古董玩器和旅游纪念品,登上新落成的长乐门,举目远眺,婉延曲折的古城墙环抱着众多古塔名刹和鳞次栉比的古建民居,将使您享受到访古寻幽、品味历史的愉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9-28 07:40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定老街·2

正定县燕赵南大街,全长1400多米,集中了开元寺、广惠寺、临济寺、梁氏宗祠、蕉林书屋、长乐门等全国和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全国历史文物最密集街道之首。正定县依托丰富的古文物资源,投资5100万元,构建了独具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沿街建成150家商用仿古建筑,重点发展全国各地中华老字号、各地风味小吃、传统名优土特产品。成为集旅游、购物、娱乐、餐饮、休闲、影视拍摄于一体的“特色经济开发区。

源远流长的历史,为古城留下了众多风格各异的文物古迹和灿烂淳厚的乡土文化遗迹,现存有八个朝代的古建筑遗存,号称“八朝古建、千年古韵”,其中有隆兴寺、临济寺、文庙、青塔、华塔、砖塔、木塔等国家级、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处,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6处,素有“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之美称,被称为“文物宝库、旅游胜地”。加上寺有寺的传说,塔有塔的故事,历史名人又有不同凡响的经历和传奇,共同构成了正定旅游文化丰厚的基石。

正定现存文物古迹无论从建造年代、建筑风格、文物价值方面,还是保存的完整程度方面都在我国享有盛誉,有“中国古建筑博物馆”之称。始建于隋开皇六年的隆兴寺占地八万二千五百平方米,气势恢宏,被誉为“京外第一名刹”,是我国著名的十大名寺之一。

另外,在古城历史街区上,还有许多处文物保护单位,既有很高的考古价值,又是环境优美的观光景区。始建于东魏兴和二年的临济寺,是佛教禅宗临济宗的发祥地,在佛教中有“临济临天下,曹洞曹半天”的说法,可见临济宗的影响之大,后来临济宗传入日本及东南亚,成为日本的第一大宗派,临济寺又成为中日友好的象征和纽带,在东南亚有相当强的影响;始建于唐代的广惠寺的华塔为金钢宝塔与花塔的巧妙结合,造型独特、世上罕见,是我国首批国保之一;同样始建于东魏兴和二年的开元寺内有与现在的“南钟”齐名的“北钟”,为唐代所铸,比寒山寺的南钟早600多年,其钟楼也是唐代木制建筑,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内高耸挺拔的须弥塔与著名的西安大、 小雁塔同属一类,但却要比其早建五百年。周长24华里的古城墙仍为当今正定这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

串起正定历史文化街区的不仅仅是这些文物古迹,今天的正定历史街区上,充满当地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店铺鳞次栉比,延续着古城千年的传奇。

剪纸是当地的一种传统,赵向荣是其中的佼佼者。这位从小就热爱剪纸的民间艺人,把这种传统推向了世界。其剪纸作品在全国乃至世界多次获奖。今天她开在历史文化街区上的一剪缘可以说是当地老街上最具代表性的店铺。

作为历史文化街区,当然少不了文化内涵深厚的中国画。老街上开着许多家画铺,他们用手中的画笔演绎着古城的故事,林英就是其中之一。她的工笔画惟妙惟肖,很受人们的欢迎。

无论是众多的文物古迹还是当地特色的店铺,这些都为正定老街增添着无穷的风采,使人留恋也使人怀念。这就是正定老街,这就是正定老街的魅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9-28 0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浔老街·1

南浔是江南闻名遐尔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古运河象一条碧玉绵带萦绕在古镇腰际,曲折绵长的浔溪水如一支彩笔,浓装淡抹地描绘出古镇跌宕起伏的音乐节律和韵味。老接沿溪而建,街在水中,水在街里,构成了一幅精美的水乡画卷。

南浔地处浙江省北部平原,太湖之南,东与苏州吴江接壤,如今是湖州市接轨大上海的东大门。贯穿南浔的东苕溪之流,无疑是这个古镇的命脉和象征。又有运河与市河相接。由于南浔“镇为泽国,四面皆水”,“咫尺往来,皆需舟楫”,特有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南浔的历史和辉煌。

早在四五千年之前,南浔的先民们就在这块土地上耕作、渔猎、生息。镇南保存着新石器时代的“洪成遗址”就是明证。这是一处洪氏奴隶主的土城遗址,面积达10万平方米,时间为公元前2100年到公元前1600年之间。

春秋战国时期,南浔还留下了一个凄美的传说。当时吴王夫差打败越王勾践,西施被进献给吴国,范蠡大夫带着西施等人渡过钱塘江后,沿水路向姑苏进发。路过南浔时,投宿在南浔东边的一个小村。

当时南浔距离吴国很近,当晚西施想到明天就要进入敌国王宫里去,即使能活着回到故乡,也没有脸面去见忍辱负重的父老乡亲,想着想着,她便悄悄出门来到百间楼河边。当晚寒风萧萧,西施不愿在敌国忍辱偷生,决心以一个村姑面目从容死去,于是她便在河边蹲下来,双手捧起河水,洗掉脸上的脂粉,又把头上的插戴卸下抛了一地。

当时正好侍女醒来不见西施,就告诉了范蠡大夫。他们慌忙来到河边,见西施正在悲哭。范蠡就让侍女走开,自己和西施在河边说了很久很久,终于使西施放弃了轻生的念头。天亮后,西施又在河边洗了脸,然后才进入姑苏城门,后来人们就把这个小村取名洗粉兜,直到今天仍是沿用这一地名。

到了宋代,这里被称为浔溪。南宋时期已经是“耕桑之富,甲于浙右”。由于当时浔溪的南面商贾云集,屋宇林立,所以又改为南林。南宋淳祐末年,这里开始建镇,取南林、浔溪的第一个字,改名字为南浔。南浔生丝的崛起,就是开始于宋朝。

到了明代,南浔更是浙江省的一个巨镇,号称“江浙雄镇”。这与秀美的自然风光相映成辉煌,引得无数文人学士来此挥毫泼墨。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文徵明曾经有诗这样写道:“春寒漠漠拥重裘,灯火南浔夜泊舟。风势北来疑雨至,波光南望接天流。百年之水原无定,一笑江湖本浪游。赖是故人同旅宿,清樽相对撒牢愁”。清代董恂也有诗写道:“于荻塘长远岫青,西天目水由此径。桃花三月春波暖,绿过江南半逻亭。”

南浔古镇历史悠久,素有“文献名邦”、“书画之乡”的美称,出了不少贤士能人。明代时候就有“九里三阁老,十里两尚书”的故事。宋明清三朝,南浔籍进士有41人;宋元明清时期,南浔籍京官达56人。明清两朝,南浔在全国各地州县官有57人。许多人著书、立说,学术成果颇为丰硕。

当官仅仅是南浔男儿的一个选择,从明代中叶开始,大量南浔人选择了经商这一道路,“四象八牛七十二金黄狗”是当时南浔豪富阶层的象征,至今还被南浔人所津津乐道。他们和南浔丰厚的历史文化一起,为南浔古镇、为南浔老街增添着无穷的光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9-28 0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浔老街·2

在南浔老街上,“四象八牛七十二金黄狗”是财富的象征,当时他们的财产总额高达六千万两到八千万两之间,而当时清政府每年的财政收入也仅仅只有七千万两左右。

清同治、光绪年间,因为经营丝业发家,浙江省湖州的水乡古镇南浔出现了一个豪富阶层,当时人们用三种动物形体的大小来形容他们的财产,并逐渐行为了“四象八牛七十二金黄狗”的谚语。象指财产百万以上的豪富,五十万到一百万的称为牛,三十万到五十万的称为狗。这一豪富阶层的形成,对湖州乃至当时中国最富庶的江浙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变迁产生了重大影响。

南浔的崛起得益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尤其是蚕桑之利。南浔地处太湖之南,气候温和,湖河港汊纵横密布,水质清洁,土质丰腴,适宜蚕桑。作为丝绸之府的湖州,在明朝时期,已经有这样的赞语,天下蚕桑之利,以“莫盛于湖”,而在当时湖州境内,“尤以南浔为甲”。

在明代已经初露头角的南浔辑里丝,到了清代因为质量优异而“名甲天下”。辑里丝已经成为浙江省优质丝的代名词。粤缎粤纱、山西潞绸以及江西福建等省的丝织产品特别是高级产品,大多用湖州丝绸为原料,每年丝季都必须前往南浔大量采办生丝。丝绸成为南浔最主要的生产事业和衣食之源,是当时的经济支柱。

蚕丝业的发展,孕育出大批商人。清朝时期,整个南浔镇上居民大部分以经蚕丝为业。不过,南浔“四象八牛七十二金黄狗”丝绸群体的真正形成还是在鸦片战争之后。当时中国被迫开放东南五个口岸,占有得天独厚地利优势的上海迅速崛起,很快取代广州成为中国对外贸易中心。

南浔的生丝战前都是经过广州公行出口,上海开埠后,就近转运到上海出口。上海开埠后的最初四年,南浔运往上海的辑里丝,在出口生丝中平均占55%。大批南浔商人以上海开埠为契机,贩丝上海滩。19世纪60年代,太平军占领湖州地区,南浔商人避难上海租界,得以直接于洋商接触,开辟了营丝致富的道路。

作为当时财富的象征,被称为四象的是刘、张、庞、顾四家。位居之首的刘镛于1852年来到上海,并迅速占得商机,短短十几年时间就从一个财富急剧飙升。

曾经有人感叹道,清咸丰同治以来,东南以富著称,而能以风义自立于当时者,浙江只有三人,其中之一就是刘镛。

今年的南浔老街上,还能清晰地看出刘家财富的痕迹。嘉业藏书楼是中国封建社会私人藏书楼史上的绝唱,是20世纪藏书文化史上的丰碑。为于南西街上的求恕里是刘镛孙子刘承干的别墅。

四象之一的张家在南浔老街上还留下懿德堂和尊德堂。懿德堂是张石铭故居,位于南西街上,是南浔残留居宅的典型代表。前临浔溪河,后依鹧鸪溪,座东朝西,占地面积近五千平方米。整个建筑被黛瓦青砖石库门的传统高墙所封闭,既有晚清时期儒商居宅的风格,又有西欧法国式开放式的建筑风格。

尊德堂是国民党元老张静江的故居,位于东大街上。整座建筑显露出一种豪华、古朴和幽深的风格,尤其是韵味独特的封火山墙,高大森严,可以称得上南浔一绝。门后的砖雕做工精美,门楣题字涵义深刻。

逝者已往,作为南浔同业公会办公场所的南浔丝业会馆也成为学校的场所,只有南浔老街上的故居似乎在向人们诉说过去的辉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9-28 0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浔老街·3

这既是一条充满着厚重历史和商业氛围的老街,又是一条充满着浓郁水乡风味的老街,主要街道或傍水,或与水道平行。临河而建的屋宇,跨河而过的古桥,南浔老街摇曳在光影迷离的水中。

相比于沈从文笔下的湘西河边的小镇,南浔少了那种浑朴奇险,多了一份灵秀平稳。古运河如一条碧玉锦带萦绕在古镇的腰际,曲折绵长的南苕溪似一支彩笔,勾勒出古镇跌宕起伏的音乐节律和韵味。有人这样形容南浔:“山为骨骼水为魂,曲折有法如诗文”。

南浔古镇以水为主体,依水建镇,依水建街,依水建房,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水乡生态环境。这水不仅仅是人类生存的摇篮,更是江南古镇的生命之脉。黛瓦粉墙绿柳依依,弯弯的石拱桥若隐若现,水巷里的晕月映着枕河人家,置身其中仿佛步入纯如水晶的世外桃源。

作为典型的江南水乡泽国的南浔,河流如网,称为水市,民间早就有十步一桥的说法。据清道光、同治和民国时期的三本镇志记载,当时南浔分别有桥74座、107座和195座。各具风姿的石桥、木桥,俨然构成了一座桥的历史博物馆。

过去连接南浔老街的每一座桥都有诗与画的题材,如清风桥、明月桥、同津桥、便民桥等等,不少桥上刻有对联,或写景抒情,或寓理议论,这些都出自名家之手,溶建筑、文化和艺术于一体。而且每一座桥名也几乎都是历代民间文学的结晶,留下了许多美丽的趣闻逸事。这其中以百间楼老街上的杀庄桥最为悲情。

杀庄桥位于百间楼西北端,原来是一座小木桥,名叫栅椿桥,因为南浔历史上曾经筑过城,所以有着护城建筑物。清初最大的庄氏明史文字狱冤案发生后,庄氏的亲属因为受到牵连被杀在这小木桥边,其含冤死去的惨景令人目不忍睹,后人就把栅椿桥改名为杀庄桥。

凄惨是历史的痕迹,今天南浔老街上的古桥以石拱桥为最。这里最早的石拱桥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但大部分是明清时期的作品,虽然历尽风霜,但古风依旧。水中的倒影与殷实的半圆组合成一轮满月,如诗如画。

过去南浔老街上最著名的桥当属通津桥、洪济桥和垂虹桥。后来垂虹桥因为道路改造被拆除,就由广慧桥取代。

广慧桥横跨市河,连接着河东街和河西街,位于丝业会馆附近。它为单孔石拱桥,同治五年重修。桥长18米,宽3.3米,拱矢高5.3米,上写各有踏步22级。广慧桥最引人注目的是桥堍有一对雕工精细的石狮子,极具文物价值。

通津桥始建于宋代,位于南北走向的市河和东西走向的古运河的交叉点上,连接着东大街和下塘东街。明清时期这里是辑里丝的集散中心,当时桥南有一条小街,街上开满了大大小小的丝行,“听道今年丝价好,通津桥口贩船多”,曾有人这样形容当时通津桥头丝市的盛况。

洪济桥位于镇东栅,横跨在运河上,桥南堍是下塘东街,桥北堍为东大街。明万历年间的《湖州府志》已经有洪济桥的记载。该桥为单孔石拱桥,长28米,宽3.5米,拱矢高7.2米,上下各有踏步33级。

众多的古桥,沟通着南浔老街的交通,沟通着邻里乡亲的感情,连接起市场的繁荣,也连接起南浔古镇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踏在这些古桥上,不经意间便会踏出一份厚重的历史或者文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9-28 0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浔老街·4

位于南浔古镇老街上的百间楼是一座独具风情的沿河民居建筑,犹如一幅江南水上人家的绮丽画卷,相传为明代礼部尚书董份为女眷家仆而建,因在一河两岸有楼房百间左右,所以得名。

据史料记载,董份的祖先明朝初期迁居南浔,明嘉靖41年即公元1562年,董份任吏部侍郎加工部尚书,接着又升任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后来被罢官回家,明穆宗即位后想召回董份,但董份不愿意再去当官。

在董份罢官退归故里时,他的第五个孙子与当地白华楼主茅坤结成姻亲,正当准备迎亲时,茅家却嫌董家的房屋不够宽敞,派媒人过来对董家说,茅家有一百个陪嫁婢女,你家住不下。董家就说,不怕,他马上造一百间楼房,因为是婢女所住房屋,所以采用东西朝向。

百间楼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当初建在西南岸,在此后约200年时间中,东北岸也陆续建造起幢幢民宅,后来历经战乱,百间楼变化很大。到清咸丰末年,百间楼已经所存无已。清末民初,百间楼成为当地丝商、中产阶级的住所,得以恢复。抗日战争时期,百间楼的建筑被日本侵略军烧毁大半。

在南浔,百间楼犹如一幅江南水乡民俗风情画,乌瓦粉墙,与卷洞门、排柱廊檐、封火山墙组合成骑楼式长街,沿河道蜿蜒逶迤,与石桥相连,形成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风韵。

在百间楼,每户人家门前都是一个石阶河埠,女人在埠头浣洗,几尺远的水面可以看到小船悠哉地摇来摇去,洒落了橹声笑语,摇碎了水中云天,摇出了江南水乡浓浓的韵味。

沿百间楼河道而行,那一道道高耸的封火山墙,有的形似云头,有的如观音兜式,有的是三叠式马头样式,那一道道拱形的过街卷沿门,一道道水注廊檐,一道道河岸石阶、水埠与映在河水中的倒影,连同矣乃的桨声,隐约的渔歌构成了一幅幅很有水乡特色的水墨画卷。两岸民居群落临水而筑,隔河相对。沿河是条长街,沿街房屋一色黑瓦覆盖,底屋都有披檐,檐下的柱廊河沿,轻巧而通透。

百间楼老街上的河廊如诗如画,既充分利用空间,又富于想象,显得很有层次,尽管没有浮雕,也没有壁画,但从任何一个角度看去,都是一幅精巧绝妙之杰作。河岸上,庭院旁,浓墨如泼,绿树拔地凌空,衬着一叶剪影般空灵的廊屋,其远近、浓淡、恰到好处,那是水墨画的韵味,半扇雕窗,窗棂子里,花影扶疏,暗香浮动,听不尽喃喃细语,那意境,那情致宛如红楼梦之潇湘。

百间楼一带现在仍然是居民集中的住宅区,这里静得出奇,每天只有一些南浔人,在圆形门洞下的老街上来来往往,偶尔有一辆摩托车从百间楼的廊下驶过,也将油门调得小小的,声音轻轻的,似乎怕打破小镇的宁静。

百间楼是江南至今保存最为完整的沿河民居之一,经过不断修缮,与闻名遐尔的嘉业藏书楼、小莲庄、张石铭旧居等名胜古迹相媲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俗风情。

现在百间楼已经被列为重点保护地段,南浔区政府明确思路,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已经邀请有关专家设计改造方案。目前,百间楼已经恢复为一条石青砖铺就路面的步行街,河水也更为清澈,更具有江南古镇老街文化中“小桥、流水、人家”的风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9-28 0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理老街·1

在大理古城内,一条主街复兴路贯通南北古城门楼。街道两旁青瓦屋面,民居、商店、作坊相连,一派古朴风貌。典型的白族民居一般为“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所谓“三房一照壁”就是每户院内都有一正房、两厢房,正房对面是一面墙壁,白族民居十分注重门楼,飞檐翘角,斗拱彩画,颇具特色。门窗、照壁多用剑川木雕以及大理石、彩绘和水墨画装饰,工艺精致,清新典雅,在西南民居中堪称一流。 大理古城位于云南省大理市北部,点苍山中和峰麓,总面积约3平方公里, 是滇地远古文明的中心,考古发掘证明,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活动。大理是茶马古道的重镇又是云南设治最早的地区,西汉元封二年,即公无前109年,设叶榆,云南、邪龙等县。叶榆就是今天的大理,当地的大理是个丰腴之地,土地肥美,宜五谷蚕桑。 到了南诏国时期,大理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产技术都有了长足的发展,由于南诏是在唐王朝的支持下才得以统一六诏的,因此与中原交往比较密切,由于吸收和运用了汉文化,建筑、雕刻、绘画相当出色,誉海中外的崇圣寺三塔,石宝山石窟,剑川木雕,以及著名的《南诏中兴国史画卷》等待,都是当时的产物。当时南诏王凤伽异到长安进贡时,带回了唐朝赠给的龟兹乐队。他们与南记的专业乐队相结合,创编了《南诏奉圣乐》,被列为唐代十四部音乐之一。 大理古城始建于唐大历十四年,即公元779年。当时南诏王异牟寻由太和城迁都羊苴咩城。羊苴咩城方圆十五里,城内主要建筑是南诏王的宫皇和高级官吏的住宅。公元937年,段思平建立大理国时,仍以羊苴咩城作为都城,并以大理为国号。在唐宋五百多年时间里,大理城一直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到元朝灭大理国后,仍为云南省大理路总管府和太和县治所,后来羊苴咩城毁于战争。 现在的大理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即公元1382年,大理卫指挥使周能所建,后由都督冯城率领指挥使郑祥广扩建。 大理古城东临洱海,西枕苍山,规模壮阔,方圆12里,城墙高7.5米,厚6米,东西南北各有一城门,上有城楼,南门叫承恩,东门叫通海,西门叫苍山,北门叫安远。城的四周还有角楼,也各有名称,分别叫颖川、西平、孔明、长卿。 清康熙三十二年,即公元1693年,管辖大理城的太和县知县张泰交拆了原来四个门楼,进行重建。改东门叫永清,西门叫永镇。光绪年间又进行了三次重修。 据《大理县志稿》记载:“今城高二丈四尺,砖表石里,上置敌楼十五座,铺三十九个,周围七里三分,垛一千五百六十个。东门名洱海,西门名苍山,南门名双鹤,北门名三塔。四门城楼各高二丈二尺,宽四丈八尺,四隅为角楼,池阔四尺,深八尺”。现在东西城门楼及角楼已不存在,南北城门楼经过修葺,已经恢复旧观。

大理古城城内市井俨然,布局呈棋盘状,从南到北有五条街,从东到西有八条街,至今仍保存着纵横交错的街道和雄伟壮观的南北城楼。作为身毒古道的重镇,一些不同民族的音乐、舞蹈、雕刻、绘画、工艺、美术和不同的宗教,在老街上相互融合,成就了绚丽多彩的大理文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9-28 0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理老街·2

从苍山俯看大理古城:文献楼,南城门楼、杜文秀帅府、五华楼,北城门楼沿复兴路老街一字排开,巍峨雄壮,使古城透出一种诱人气韵,街道两旁,白族民居古香古色。

文献楼为为进入在大理古城的第一个名胜景点,两层歇山式土木石结构的镝楼,具有典型的白族建筑特色,它横跨在南面进入大理古城通道上,雄伟壮丽,道路两旁柳树成荫,拂面依依,颇有诗情画意,是官府迎送达官贵人的门户。

五华楼是古代南诏王的国宾馆,又叫五花楼。公元737年蒙舍诏王皮罗阁在唐王朝的支持下,几经战争兼并,统一了六诏,建立起中国西南民族史上少数民族地方政权。南诏国历史时253年,几乎与唐代相绐终。

南诏国最先定都太和城,779年,南诏王异牟寻迁都羊苴咩城。羊苴咩城整个布局谨然有序,庄重威严,很有王权的气概。其内部结构分五大部分,即宫、廷,高级官僚住宅区、南北通道衢和客馆,丰佑在位时修建起五华楼,成为羊苴咩城第六部分 。

丰佑为南诏国第十代君主,作战很勇猛,南诏国强盛一时,屡次派兵侵入唐朝领土、有一次还远征攻下四川成都。

丰佑统治南诏时期,崇佛之风特别兴盛,佛寺遍布云南境内,有小寺三干,大寺八百,现在著名的崇圣寺三塔、石宝山石窟等,都与丰佑有着密切关系,

唐大中十年,即公元856年,南诏王丰佑在羊苴咩城内修建了一座宏伟的五华楼。周长2.5公里,高30多米,可以居住一万多人,下面还可以竖起五丈高的旗杆。

羊苴咩城作为南诏国中晚期的都城达123年之后,以后郑氏的“太长和国”赵氏的“大天兴国”杨氏的“大义宁国”以及段氏的“大理国”都以羊苴咩城为

国都,五华楼作为国宾馆的历史也达数百年之久。每年三月十六南诏王大理王都会在五华楼会见西南夷十六个小国君长,和其他一些重要宾客,赐以酒席佳肴,奏以南诏,大理时期的音乐。

1235年,元世祖忽必烈攻下羊苴咩城后,曾经把大军驻扎在五华楼。元至元三年即公元1266年,忽必烈赐重金重修五华楼。

从南诏到元朝灭亡,大理发生五次大地震,每次地震必引发火灾,五华楼三次被火烧毁,又三次得到重建,由于点苍山巨大的树木已越来越难以找到,五华楼也越建越小。

明朝初年,五华楼在战乱中又被烧毁,明洪武年间,在易址重修大理古城时,将城中的钟鼓楼改称五华楼,但其规模格局已远远不如南诏时期的五华楼。1862年,清代地方官又集资重修五华楼。

杜文秀帅府在大理古城解放路和红龙井之间,背靠博爱路,面向复兴路,周长一公里,占地面积3.3万平方米。杜文秀帅府在清朝大理提督府的基础上改建而成。厚墙高楼,雕檐黄瓦。在帅府周围筑有土城,俨然王着所居,所以又名紫禁城。帅府设午门、前殿、正殿、偏殿、后宫、花园,并筑有天子台等。殿宇宏伟壮丽,雕梁画栋,檐牙高啄。

在大理古城复兴路等老街上,具有当地民族特色的民俗风情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无论是白天还是入夜,无论是春夏秋冬,也无论是黄头发或者白皮肤,他们把自己溶入到大理老街上,溶入到大理老街深厚的历史文化氛围之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9-28 07:44 | 显示全部楼层
乌镇老街·1

作为江南古镇,乌镇老街也是与水有着密切的关系,临水而建的老街总是柔柔的、润润的、幽幽的,而又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乌镇位于浙江省桐乡县境内,据谭家湾古文化遗址的考证表明,大约在6000年前,乌镇的先民就在这一带繁衍生息。那一时期,属于新时器时代。

春秋时期,乌镇是吴越边境。由于战争不断,吴国在此驻兵以防备越国。“乌戊”名称就由此而来。

秦时,乌镇属会稽郡,以今天的市河为界,西为乌墩,属于乌程县;东为青墩,属由拳县。乌镇分而治之的局面由此开始,并一直延续到1950年。

唐时,乌镇隶属苏州府。咸通十三年即公元872年,首次出现乌镇的称呼,同时也有乌青镇这一名字。乌镇称镇的历史由此开始。当时,镇地置有镇遏使的官职。

五代时期,乌镇开始属嘉兴管辖,后来又属湖州、秀州、安吉州等地管辖。由于乌镇是两省、三府、七县交接处,治安环境十分复杂,所以明清时期在乌镇特别设立浙直分署和江浙分署,以一小镇行使相当于府衙的职能。

1950年5月,乌墩、青墩两镇终于合并,称为乌镇,属桐乡县管辖,直到今天。

从唐朝出现乌镇之名开始,乌镇的历史已经有1100多年,这在江南的古镇中是极为罕见的。同时乌镇曾长期隶属两省三府七县管辖,历史面貌之复杂,也是其他古镇所难以相比的。这也造就了乌镇丰厚绵长的文化底蕴。

在中国古代,衡量教育水平的主要标准是科举。乌镇的科举就十分惊人,据当地镇志记载,仅仅自宋到清,乌镇就出了161名举人,其中进士64人,又有例贡160人,授武职7人,另外还有荫功袭封136人。如此鼎盛的人才状况,就连一些中型城市也难望其项背,在现存的江南古镇中,乌镇无疑可以摘其桂冠。

乌镇的文化人,顶顶有名的当然是梁昭明太子,他曾在乌镇筑馆读书,因为编辑《昭明文选》而影响深远。昭明太子的师傅沈约因为先父的墓地在乌镇,每年清明节都要来扫墓,往往数月不归,这促使了梁武帝让太子到乌镇跟沈约来读书。

乌镇历史文化名人甚多,光翰林第就有两家,一为严辰,一为夏同善。严辰的翰林第在北栅河东马道弄内,当时气势恢宏,但如今已面目全非。夏同善的翰林第在中市观后街,规模不大,但屋宇齐全,已经成为一处集传统民居和园林为一体的富有人文气息的景观,从中可以领略到清末江南小镇大户人家的生活情味。

夏同善于1855年中举人,次年进士及第,钦点翰林,并赐“翰林第”匾。夏同善文章超群,时人称他“在曾、左之上”,与翁同龢同为光绪皇帝老师,因为在杨乃武和小白菜冤案的平反上起了很大的作用,其事迹被编入评弹作品而家喻户晓。

夏家翰林第原为一般的民居,占地不多。夏同善获赐翰林第后,才得以扩展而稍具规模。

翰林第的格局可分成三部分,中间部分为主轴线,三间三进,分门厅、正厅和后小楼厅。东翼二间二进,有灶间、庭院,风格平庸,为下人居住之所。西翼与门厅并列的是三间花厅,又称接官厅,装饰精美华丽。进入花厅,有庭院、正厅和后楼厅,是夏家接待、起居、休闲、读书、娱乐的地方。

在乌镇历史上,这些文化人有的土生土长,有的寓居游学,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将乌镇的文化事业搞得生气勃勃、绚丽多彩,为乌镇老街增添了内涵和传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9-28 07:44 | 显示全部楼层
乌镇老街·2

和许多江南水乡小镇一样,乌镇的街道和民居在都沿溪河建造。乌镇的老街东栅、西栅、南栅、北栅沿横贯全镇的市河及支流分布,河两岸至今保存着完整的清末民居建筑。每栅都有数公里长,俨然是四条江南古民居长廊。

据民国时编修的《乌青镇志》记载,当时乌镇有八坊八街六十八巷。近百年来由于人口不断增加,坊与巷变化很大,有的徒具虚名,有的面目全非。大街由于乌镇老区总体格局变化不大,所以大多还保存完好,功能也还在发挥,尤其是观前街、东大街、南大街、西大街等。

这些老街一律的旧石板铺地,两边是马头墙隔出的一间间店铺和民房,门大多是木板的,残缺的雕花和斑驳的油漆,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无奈。偶尔会看到横骑在大街上的拱券门,两两相对。

乌镇老街都临河而建,街与河之间也是房子,每隔一段,总有一个码头连通河道。每一条老街差不多都有2000米的长度。

走在东大街、观前街上,从码头和房子空隙处,可以看到对岸那整齐砌就的河岸,上有廊棚和美人靠之类的座椅。这类河岸在水乡小镇是常见的,乌镇人叫它为帮岸。走在帮岸上,老街的房子倒映在不停晃漾着的河面上,变幻出奇妙的图案和韵味。河上时而有小船欸乃而过。

宋室南渡建都临安后,乌镇优越的地理环境和富庶的经济渐渐为人们所看好,一些经济富裕的人家纷纷在此建造宅第,规模和装璜日趋繁华,明清时期更是私家园林迭出,老街上出现了一些很有个性的宅第和楼厅。在乌镇,人们习惯用“厅”来称呼整座宅第,今天还保存一些,如东栅的徐家厅、王家厅,南栅的张家厅,西栅的朱家厅、杜家厅、宋家厅,北栅的陈家厅以及赵家厅、金家厅等。

徐家厅在东栅官人桥西堍,占地广阔。东侧有二埭楼厅和沿街店面,西侧沿街有石库墙门,内有三间楼房和二埭楼厅,楼厅背后的新厅尤其轩敞。沿官人桥西堍,北通寿圣桥,与东北方的寿圣塔、翠波桥遥相对应,风景优美。

徐家厅的木雕最值得称道,几乎整座楼厅的木构件都有雕刻,内容多为花果鸟兽和日常用品,艺术风格则明显有东阳木雕的遗风。正厅是三开间的通间,四根大柱子上的大梁颇具特色,一反传统凝重的题材和风格,而是轻盈的镂空雕花,大有举重若轻的气概。

徐家厅所处的大街为乌镇传统民居街,大多是清代遗留下来的居民建筑,相对集中在观音桥以东。这些民居大多保存完好,梁、柱、门、窗上的木雕和石雕十分精湛。

杭嘉湖地区盛产丝绸,养蚕是这一带农民的主要产业,乌镇地处杭嘉湖的腹地,蚕业更占很大比重,当地人的许多生活习惯也会围绕着蚕花而变化,甚至娱乐也离不开它,高杆船就是与蚕乡风俗有关的一种娱乐形式。

在乌镇观前街东端的财神湾,这里每天举行高杆船活动,即在一艘大船中央放置一个巨型石臼,上面插着一根硕大的毛竹,毛竹下端又有四根短毛竹,从四个方向加以固定,表演时要有几名壮汉辅助控制毛竹。表演者爬上竹竿梢时,毛竹便弯成90度的钩形,在人体重力的作用下颤颤悠悠,令观者的心也跟着颤悠,表演者还在上面做起各种动作来,如金猴望月、鹞子翻身、倒竖蜻蜓、单臂吊立等,真是惊险加精彩。高杆船的表演者还身着白色服装,象征着船宝宝的形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9-28 07:44 | 显示全部楼层
乌镇老街·3

诞生于乌镇最热闹的观前街的茅盾被誉为现代文学巨匠,其著作《子夜》等是中国现代文学宝库中的不朽之作。如今,他的故居依然保存完好。

茅盾故居在乌镇市河东侧的观前街17号,四开间两进两层木结构楼房,座北朝南,总面积450平方米。故居分东西两个单元,由茅盾的曾祖文沈焕分两次购买。东面的先买,称作老屋,西面的后来买下,称作新屋。

茅盾故居大门开在老屋临观前街的一间房,门口高悬着陈云题写的“茅盾故居”匾额。与大门口并列的即老屋临街靠西的一间,是茅盾曾经读过书的家塾。

穿过天井,就是老屋第二进的两间楼房。东边楼下是客堂屋,墙上挂有字画,西边是厨房,有一口老式的四眼灶。老屋前楼靠东一边是茅盾祖父母的卧室,靠西一边是茅盾父母的卧室,茅盾就诞生在这里。卧室面积不大,一张宁式雕花大木床是当年的旧物,临街窗下有一张书桌,茅盾5岁起,母亲就在这里教他识字。

新屋第一进楼下两间与老屋格式一样,但被打通,是全家用膳的地方。第二进楼上楼下共四间,是茅盾曾祖父的卧室和起居室,当年因为是祖父为告老还乡的父亲特意翻建的,所以比其他房间要讲究些。

第二进后面是个半亩地大小的院子,环境幽静,有门与老屋相通。茅盾的曾祖父以梧州返乡后,曾在这里建了三间平房以安度晚年。他死后便一直空着。

1933年,茅盾回乡时决定用刚刚收到的《子夜》的稿费,翻建这三间濒临塌毁的小屋。他亲自画了新房草图,请人督造。1934年秋,新屋告成,茅盾从上海赶到察看,并在小径旁亲手栽植了一棵棕榈和一丛天竹。

七十年过去了,房子已经数次修葺,但棕榈和天竹一直长势良好,枝繁叶茂。茅盾在设计时,兼采传统和日本建筑美学,房子的基本格局是传统的,门窗的样式则采用日本式的,统排的玻璃窗既气派,又有良好的采光性能。此后,茅盾多次回乡,都住在自己设计的房子里,并从事写作。

在茅盾故居的东侧,有一座立志书院,最初由辞归乡里的严辰创办。前起观前街,后至观后街。后来改成立志小学,茅盾就是在这里得到良好的教育。

《林家铺子》是茅盾描写乡村生活的第一次尝试,创作于1932年6月,它所提出的中心问题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期城镇小商人的处境和命运问题。

《林家铺子》主人公林老板是个小商人,谨慎而又精通生意经,在市场萧条、生意清淡的情况下,能摹仿上海大商店的做法,生意做得很是不错。年关时镇上倒闭28家店铺,他却利用从上海逃难来的顾客需要,大卖一元货获得成功。

但是,不管林老板如何精明能干,善于巴结顾客,由于官老爷的敲诈和迫害、农村经济的破产和农民购买力的低弱,“一·二八”战争对城镇金融、商业的影响,以及同行的勾心斗角等原因,林家铺子还是不可避免地倒闭了。

实际上,林家铺子的遭遇和命运,正是当时乌镇老街上所有商铺的遭遇和命运,茅盾虽然写的是小说,但显然有许多纪实成份。

今天,在乌镇东栅景区观前街兴华桥堍,有一家叫“林家铺子”的商店,和其他的乌镇商业一样,显现出一种兴旺局面。林家铺子仿佛是一面镜子,鉴照出古代商业经济的成功和教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9-28 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乌镇老街·4

在今天的乌镇老街上、商业、手工业极为繁荣。它们仿佛是在向世人展示曾经的成功和今日的辉煌。

自古以来,乌镇是周围地区的中心、虽然历史上曾经有不同的隶属。但就商业经济而言,仍然是一个整体,很早就已经发达。明清时期,乌镇人口大增,经济发展迅速,成为江南六大名镇之一。太平天国后,商业经济一度衰落,进入民国,市场经济复苏,不仅有早期的商铺,还出现了一批新型商业,如金融业、百货业、纺织业。

丝绸业是乌镇商业经济的重要支柱,丝业十分发达,可以用林立来形容,仅在老街上有名的就有九家,另有小规模或季节性的十多家,丝行收购的蚕丝,近则销往杭州、绍兴、苏州,远则到达福建、广州等地。丝绸业又带动了丝绵业、棉绸业等相关行业的兴盛。

金融业是当时乌镇经济的又一支柱,分钱庄、典当、银楼三部分。厚大钱庄开设于观前街,是乌镇第一家钱庄。民国初年,乌镇老街上有典当行五家,分别是葆昌当、宝生当、丰泰当、淳泰当和汇源当。银楼业是以收购或者出售金银饰物,作为调剂和流通社会资金的一种金融方式,当时以张宝源和盛福昌两家规模最大,在四乡邻镇享有极高的声誉。

乌镇是鱼米之乡,经营粮食的米行自然不少,最多时候达到五六十家。

四方辐辏的名镇,流动人口必然很多,餐饮业和食品业自然发达。乌镇老街大小饭店遍布,菜馆各有特长,百年老店有九江楼、三山馆,以经营本帮菜首肉、荷叶粉蒸肉著称,钱长荣菜馆以山羊大面闻名,三珍斋酱鸡店闻名遐迩。乌镇姑嫂饼则以颐昌、天盛做得最好。茶馆就更多了,大小有30多家,以应家桥的访卢阁、北花桥的三益楼和观前街的天韵楼最为热闹。

乌镇的手工业一向发达,其中尤以冶坊业和竹器业声誉更大。乌镇铁锅自古闻名,民国时期依然兴旺,著名的冶坊有沈亦昌,竹器生产则以南栅附近的一些农村为主。

今天的乌镇人已经给这些商业赋予了新的涵义,沿老街开辟出传统餐饮区,传统商铺区和水乡风情区,让游客在旅游、购物、享受的同时,体会那一份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姑嫂饼在乌镇至少有几百年的历史,清乾隆年间编修的镇志土产篇就有它的记载:“用极细麦粉和糖及芝麻印成圆饼,有椒盐者、有白糖者,味甘而润,远近闻名”。

姑嫂饼油润麻香,入口酥松脆糯、咸甜适中、不腻不寡、充满乡野滋味,今天的乌镇老街上,到处都可以闻到姑嫂饼的香味。

在乌镇老街,芳香扑鼻的还有另外一种特产,那就是“三白酒”。

杭嘉湖一带是闻名海内的鱼米之乡,以前每到岁末,家家户户都有自酿米酒的习俗,乌镇人也不例外。那么为何叫作三白酒呢?《乌青镇志》记载:“以白米、白面、白水成之,故有是名”。

三白酒以糯米为主要原料,醇厚清纯,香甜可口,以往农村过春节,就用它来招待客人,今天乌镇的三白酒以生糟坊酿制的为最好,远近闻名。

今天乌镇的典当行也失去了昨日的涵义,汇源当就已经成为兼有旅游和教育作用的地方。

汇源当位于乌镇中市的常丰街,这是一条传统商业街。它也是乌镇典当行中最迟关门的,为乌镇典当行的历史划上过句号。

无论在传统餐饮区,还是在传统商铺区,抑或在传统作坊区,都会让人感觉进入了时间隧道,来到了晚清的乌镇,这也是乌镇老街、乌镇的魅力所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9-28 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洛带老街(1

这是一个客家古镇,号称中国西部客家第一镇,古镇会馆众多,古建筑林立,一街七巷

子贯穿了古镇和古镇的历史文化。

洛带镇位于成都平原和龙泉山脉交接处,距四川省会成都仅18公里,自古繁华,名贯蜀中,洛带的得名跟一个传说有关。

相传三国时候,洛带镇里有一口池塘,塘中有一口八角井与东海相通,好象海眼,井水是东海龙王口中所吐,味道非常甘甜,泡茶香气扑鼻,洗脸养颜美容。井里有东海鲤鱼,吃后能延年益寿。

不思朝政的蜀后主刘禅听到这个消息后,马上带着一队人马出东城来到井旁,只见一条条鲤鱼在池塘里的莲叶间游戏,非常可爱。众多随从纷纷跳下池塘,又捧又摸,折腾半日却是一无所获,刘阿斗站在岸上只有干着急。

正在这时候,身后传来一声喝彩,一条尺多长的鲤鱼随着一个白发老翁甩动的钩竿,飞出井来。鱼在阿斗脚前活蹦乱跳,阿斗急忙伸手去抓,鱼一跳跳回井内,急得阿斗也和衣跳入井中,慌乱被随从拖起,不料随身佩着的玉带掉落井底。

等到刘阿斗回过神来,再找那钩鱼的老翁时,已经不见了踪影,坐处却留下了一条白绸,上面写着一首诗:“不思创业苦,孺子太荒唐。带落八角井,帝运终不昌。”

“落带”就这样得名,后来逐渐演变成了“洛带”。今天到洛带古镇,依然可以看到那眼八角井,仿佛在诉说那扶不起的阿斗的荒唐故事。

洛带的真正繁荣是300年前的事情,当时在“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浪潮中,素有“东方犹太人”之称的客家人中的一群,从广东、福建、江西等地出发,跋涉万水千山,来到了成都的洛带。他们聚族而居,相依为命,耕耘蜀土,创建家园。

在随后的几百年时间里,世事沧桑,风云变幻,蜀文化的包围,都市文化的诱惑,都没有让洛带客家人放弃自己的文化,没有被淹灭甚至也没有被同化,反而客家人将客家文化深深地根植在洛带这个东蜀古镇的土壤里,至今熠熠生辉。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现在洛带全镇有2.3万人口,其中90%以上是客家人,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客家聚落,他们严守祖训,宁卖祖宗田,不丢客家言,至今讲着一口纯正的客家方言,这种方言为中国唐宋时正宗官话,因此被称为“汉语的活化石”。洛带也就成为独特的“客家方言岛”。

洛带客家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朵奇葩,舞龙是当地的一种娱乐和民俗,既是祝福,又象征着客家人的豪迈和勇气。

洛带客家龙以刘家龙最负盛名,其得名在于参加舞龙的都是刘氏后人。刘氏族人在洛带镇居住和舞龙都已经超过三百年,刘家龙舞直接从中国古代龙舞发展而来,历史悠久,而且是家族内部传承,一直没有中断,因此保存了较多的中国古代舞龙最原始的程序和古朴的仪式。

在洛带,客家人耕读相传,开拓奋进,人才辈出。二十世纪就哺育出一位世界级的人物,他就是大天文学家,刘子华,有着“东方哥白尼”之称。

刘子华1900年出生在洛带一个贫苦的客家人家庭,因为创立太极中心说和用“八卦”首次推定太阳系存在第十大行星而轰动世界,从而成为洛带客家人的杰出代表。

客家人聚居洛带古镇,形成一街七巷子,即上下街、凤仪巷、槐树巷、江西会馆巷,柴市巷、马槽堰巷、糠市巷,这些老街和老街上的众多古建筑,特别是众多的客家会馆,已经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9-28 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洛带老街(2

客家人是艺术天才,天生的建筑大师,他们定居洛带后,建造了大量的客家会馆,或大气磅礴,或和平雅致,风格迥异,匠心独具,至今保存完好,属洛带客家文化中的一颗明珠。

广东会馆位于上下街上,是洛带镇的标志性建筑,这是广东籍客家人移居四川的日常聚会地和思乡怀旧的精神栖息所,又名南华宫,清乾隆八年即公元1746年,由广东籍客家人捐资兴建。

广东会馆坐北向南,主体建筑面积3310平方米,后部正中的粤王殿为会馆的主体建筑,三殿两开井,两楼一底,通高16米,该建筑群正脊凌空横卧,重檐钻尖飞藏式中在直指支霄,脊状翼然,殿宇嵯峨,气势雄伟 。三殿之间廊道相继,折转自然,两边防火墙成半圆巨壁,在四川绝无仅有,高低错落,延绵起伏,极具中国传统建筑之美感,属于中国皇家园林建筑风格。

广东会馆内石刻楹联条幅保存完好,联文取意和书法镌刻堪称上乘,更让人回忆起三百年前,一颗颗流离颠沛客家心。

古人曾有诗这样写道:“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何时照古人,”一轮明月可以照耀古今,客家人对故乡的思念也象这一轮明月一样,绵绵不绝。“江汉几时清,且向新客倾竹叶;罗浮何处是,但逢明月问梅花”,“云水苍茫,异地久栖巴子国;乡关迢递,归舟欲上粤王台”;这些楹联反映了客家先民拓荒异乡创业的艰辛,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洛带广东会馆是清代留存至今最雄伟的广东会馆,也是现存最好,规模庞大的会馆之一。

湖广会馆同样位于上下街中,清乾隆十一年即公元1746年,由湖广籍移民捐资修建,因为供奉大禹,又称作禹王宫。会馆坐北朝南,依中轴线对称排列,建筑面积2771平方米。馆内天井虽然没有下水道,但是无论下多大的雨,甚至街上已经大水漫涨,该天井也不会淌水漫延,为湖广会馆的一大奇迹,传说这是因为大禹保佑的原因。

江西会馆位于小巷之中,清乾隆18年即公元1753年,由江西籍客家移民筹资兴建,坐北朝南,主体建筑由乐楼、左右厢房、院坝、前中后三殿及一个小戏台构成,双重四合院式,占地面积1185平方米。

江西会馆整体布局严谨,空间安排合理,尤其是中后殿之间的天井里伸出一个小戏台,其构思独特,为四川其他客家会馆所未见的。四川会馆具有较高的建筑美学价值。

这些大会馆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走进大门就是戏台,这是因为会馆不仅仅是解决同乡纠纷,凝聚同乡力量的政治、经济中心,也是同乡的文体中心,每逢节庆假日或重大喜庆,会馆常常演戏庆祝。

一个小镇上有如此众多的会馆,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这些会馆不仅艺术价值珍贵,更重要的是它蕴含着客家人浓厚的人文亲情。当年客家先民在这里议事联谊,会馆陪伴他们度过了移民初期的艰难岁月,温暖着游子们孤寂的心灵,也陪伴他们不断地创业、收获。

今天的洛带人为纪念先人,在老街上建起了客家公园。客家公园建于1928年,由地方群众和袍哥码头集资修建,占地约60亩。园内绿树成荫,花草繁盛,茶社幽静,亭榭廊柱,木刻楹联,古风浓郁。最具特色和价值的是园内的女茶社,这里是过去客家妇女集中休闲品茗聊天之所,不让男宾进入。在客家公园北侧,还有一座客家博物馆,展示着客家先人创业的艰辛和历史。

走在洛带老街的每一块青石板上,人们都能倾听到客家人厚重的历史和完整的风俗风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9-28 07:46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岩老街·1

贵州省青岩镇是贵阳市花溪区的一个文化古镇,建于公元1378年,明清时代,青岩一直是兵家必争的军事要塞,由于政府驻军,青岩逐渐繁华起来,今天的青岩老街上还保存着赵公祠,赵以炯状元府、万寿宫、文昌阁等众多文物古迹。

青岩,本是山名,它是花溪大将山山脉南头一座山,海拔1317米,峻峭挺拔,《贵阳府志》称其“突起河干,可眺望数十里”。因这座山的山崖呈黛青色,所以得名“青崖”,后来简写为“青岩”。

早在明朝初年,政府就曾在青岩驻兵屯田戌守。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青岩在那时候被称为“贵州南鄙要害”。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在其游记中写道:青岩北去省50里,南去定番州35里。定番州是当时贵州的主要产粮区,青岩地处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从而成为定番通往贵阳的重要粮道。

天启年间,贵州水西同知安邦彦起兵造反,并于1622年二月初七,兵围贵阳城,还派兵围困青岩,致使定番到贵阳的粮道中断,贵阳城中“官廪绝,米升值二十金,食糠核、草木、败革,皆尽。”《明会典》也记载了这一情况。一直到十二月初八,被困了十个月的贵阳城才得以解围。

经历了这一事件之后,为了保土和控制八番十二司,天启四年即公元1624年,青岩土司班麟贵就在青岩堡西南两里处开始以土筑墙,营建青岩城。到天启七年,才建成青岩城,这就是最早建起的青岩土城,也叫做老城。后来,班麟贵之子班应寿筑起新城。

新城有广阔的场坝,城中街巷多以场坝为中心,向四面八方辐射。当时就有四条正街和二十六条小街巷,是个交通便利,商贸发达的古城镇。

由于在青岩重兵屯驻,人口渐渐增多。到了清末,青岩城的人口已经达到一千多户,经济和文化也日益繁荣,当时青岩就以未日和寅日作为集市,也就是赶羊场和虎场进行贸易。

清嘉兴三年即公元1788年,武举袁大鹏进行重修,并改土城墙为土石结构城墙,即上半部分为土,下半部分为石,清咸丰四年即公元1854年,贵阳属青岩团务总理赵国澍补修城墙,在西冲大坝就地取材,用巨型方磴石垒砌,上有宽约四米的跑道,筑有敌楼、垛口,东南的大茨窝山上设有炮台。

青岩城墙经过这次修葺后楼廊焕然一新,也更为牢固。次年,由广顺回师的太平军石达开部队攻打青岩,但没有攻下。其后,附近苗民叛乱,也没有能够攻下青岩城。

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过贵州,分三路进入花溪境内。第一路是后卫五军团干部团和后卫十二团,他们由下郭关、混子场进入花仡佬世界,再经大土、小关山、杨眉堡等地到达青岩城。第二路是三军团主力,由比孟场进入花仡佬世界,后经谷泗、关口、高寨河等地到达青岩城。

第二路与第一路在青岩城会合后,第二路部队又兵分两路,一路由青岩西门经水塘寨、谷通、定番县的双井等地到达长寨,另一路出青岩南门,走小山、长田,过双井而到广顺。

国民党中央军吴奇伟的部队追到青岩时,与红军后卫十三团相遇,双方展开激战,中央军被打死打伤近百人,是红军伤亡人数的十倍,从而胜利地掩护了红军主力部队的战略转移。

今天的青岩老街上,还能清晰的看到战争的痕迹,也正是这些痕迹,使青岩老街充满着厚重的历史感,那些故事至今还让人们缅怀和激动。同时,由于拥有悠久的历史,青岩古镇流下了斑斓多彩的古建筑群,涌现出了许多的名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9-28 07:46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岩老街·2

长期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石头资源,使青岩古镇形成了丰富的石文化,青岩老街和店铺大多以石头为建筑材料,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雨后,仍然清晰可见。游览青岩老街,犹如阅读一本历史书籍,一本卷帙浩繁的石头书。

青岩老街全部为石板路,这些石板路两侧有大量的明清时期修建的房屋,大多为两重檐木结构,上面盖着小青瓦面。他们因地制宜,因材施用,以石建房。普普通通的石头,在青岩人手中,变换出多姿多彩的花样来。有些民居的庭院、排水沟、装饰墙、柜台等用石头、石条或者石板为原料,这使得青岩古镇赢得了石头城的美誉。

在青岩古镇,石牌坊众多,古时候达到8座,今天还保存着3座。特别是赵理伦百岁坊,制作工艺精湛,其中四根立柱的抱鼓石,一反常规,不是抱鼓而是石狮子。狮尾朝上头朝下,形同猛虎下山,特别富有生气。四对八尊石狮,前后左右对称,雄狮护宝。雌狮护仔,彼此呼应。

青岩人生在石头中,住在石头中,这使他们形成了石头般坚强的性格,他们不畏强暴,敢作敢为,这尤其以赵国澍最为典型。后人建起了赵公祠纪念这位在青岩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

赵国澍,字慰三,出生在家道殷实的乡绅家庭。二十七岁时,他散家财重新补修青岩古城墙,1861年出任青岩团务总理。当时正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定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上任不久的贵州主教胡缚理利用条约中的有关条款,向贵州地方当局施加压力,恣意横行,激起官绅和民众的愤慨。

1861年端午节这天,青岩天主教徒和当地民众发生争执,赵国澍接到上峰的秘密公函后,立即派团丁把修道院包围起来,并将为首闹事的修士关押。并在得到贵州提督田兴恕的命令后,将修教士秘密处死。又派兵将青岩天主教大修院捣毁,大涨了中国人的志气,这就是中国近代史上轰动全国的“青岩教案”。

青岩教案后,法国驻华公使不断施压,1865年,懦弱的满清政府赔偿教会白银1.2万两,划地给胡缚理重建教堂,并将田兴恕发配新疆。当时赵国澍已经在战争中阵亡,没有被追究。

俗话说虎父无犬子,赵国澍以青岩教案名垂千秋,他的次子赵以炯则成为贵州省有史以来第一个状元,在当地传为佳话。赵以炯字仲莹,光绪年间中得状元,曾经担任广西提督学政,后来辞官回青岩讲学。

今天的青岩有一条老街就以他命名,叫赵状元街,赵以炯的故旧就位于这条街上。赵以炯状元府总占地面积一千多平方米,府内的整个结构保存较好,是青岩老街上保存最好的典型清代民居。

在青岩这样一个偏远的古镇能出现这么多的名人,这跟当地重视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至今还保存着的文昌阁就是见证。

文昌阁位于青岩镇东街上,为古代读书人聚会、祭拜文昌帝君的地方,占地面积八百多平方米,为座南朝北的穿斗式悬山顶砖木结构,古香古色。现在还保存着正殿、前殿和两厢。特别是院内保存着两口用整块石头凿成的石缸,缸面上浮雕人物花鸟图案形象生动。

用厚重的历史和众多名人堆积起来的青岩老街内涵也就特别丰富。走在这些老街上,走在这些用石头堆积起来充满石头性格的老街上,那些历史是那么的亲近,又是那么的让人充满敬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天台领先的地方门户服务平台
  • 客服电话:13968580055
  • 客服QQ:808508
门户服务
    

浙公网安备 33102302000043号


浙ICP备11032801号-2
 
天台之窗订阅号
天台之窗服务号
Copyright  ©1998-2024  天台之窗  Powered by  Discuz! X3.5    ( 浙ICP备11032801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