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新闻
商业信息
旅游
网友爆料
畅所欲言
爱心
摄影
戏曲
体育
诗词文学
情感世界
二手房源
家在天台
美容健康
二手市场
网友相约
亲子
电脑
招聘求职
休闲灌水
投资理财
打工生活
户外运动
帮忙
站务
精彩图文

黑马兔子《中国老街》专题

[复制链接]
查看: 10098|回复: 103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9-17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老街目录 http://www.tt168.com/bbs/dispbbs.asp?boardID=16&ID=31971&page=1 ———————————————————————————————————————————————————— 中国老街之大理老街

大理老街·1

黑马兔子《中国老街》专题

黑马兔子《中国老街》专题

黑马兔子《中国老街》专题

黑马兔子《中国老街》专题

黑马兔子《中国老街》专题

黑马兔子《中国老街》专题
在大理古城内,一条主街复兴路贯通南北古城门楼。街道两旁青瓦屋面,民居、商店、作坊相连,一派古朴风貌。典型的白族民居一般为“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所谓“三房一照壁”就是每户院内都有一正房、两厢房,正房对面是一面墙壁,白族民居十分注重门楼,飞檐翘角,斗拱彩画,颇具特色。门窗、照壁多用剑川木雕以及大理石、彩绘和水墨画装饰,工艺精致,清新典雅,在西南民居中堪称一流。 大理古城位于云南省大理市北部,点苍山中和峰麓,总面积约3平方公里, 是滇地远古文明的中心,考古发掘证明,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活动。大理是茶马古道的重镇又是云南设治最早的地区,西汉元封二年,即公无前109年,设叶榆,云南、邪龙等县。叶榆就是今天的大理,当地的大理是个丰腴之地,土地肥美,宜五谷蚕桑。 到了南诏国时期,大理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产技术都有了长足的发展,由于南诏是在唐王朝的支持下才得以统一六诏的,因此与中原交往比较密切,由于吸收和运用了汉文化,建筑、雕刻、绘画相当出色,誉海中外的崇圣寺三塔,石宝山石窟,剑川木雕,以及著名的《南诏中兴国史画卷》等待,都是当时的产物。当时南诏王凤伽异到长安进贡时,带回了唐朝赠给的龟兹乐队。他们与南记的专业乐队相结合,创编了《南诏奉圣乐》,被列为唐代十四部音乐之一。

大理古城始建于唐大历十四年,即公元779年。当时南诏王异牟寻由太和城迁都羊苴咩城。羊苴咩城方圆十五里,城内主要建筑是南诏王的宫皇和高级官吏的住宅。公元937年,段思平建立大理国时,仍以羊苴咩城作为都城,并以大理为国号。在唐宋五百多年时间里,大理城一直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到元朝灭大理国后,仍为云南省大理路总管府和太和县治所,后来羊苴咩城毁于战争。 现在的大理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即公元1382年,大理卫指挥使周能所建,后由都督冯城率领指挥使郑祥广扩建。 大理古城东临洱海,西枕苍山,规模壮阔,方圆12里,城墙高7.5米,厚6米,东西南北各有一城门,上有城楼,南门叫承恩,东门叫通海,西门叫苍山,北门叫安远。城的四周还有角楼,也各有名称,分别叫颖川、西平、孔明、长卿。 清康熙三十二年,即公元1693年,管辖大理城的太和县知县张泰交拆了原来四个门楼,进行重建。改东门叫永清,西门叫永镇。光绪年间又进行了三次重修。 据《大理县志稿》记载:“今城高二丈四尺,砖表石里,上置敌楼十五座,铺三十九个,周围七里三分,垛一千五百六十个。东门名洱海,西门名苍山,南门名双鹤,北门名三塔。四门城楼各高二丈二尺,宽四丈八尺,四隅为角楼,池阔四尺,深八尺”。现在东西城门楼及角楼已不存在,南北城门楼经过修葺,已经恢复旧观。 大理古城城内市井俨然,布局呈棋盘状,从南到北有五条街,从东到西有八条街,至今仍保存着纵横交错的街道和雄伟壮观的南北城楼。作为身毒古道的重镇,一些不同民族的音乐、舞蹈、雕刻、绘画、工艺、美术和不同的宗教,在老街上相互融合,成就了绚丽多彩的大理文化。

————————————————————————————————————————————————————

大理老街·2

从苍山俯看大理古城:文献楼,南城门楼、杜文秀帅府、五华楼,北城门楼沿复兴路老街一字排开,巍峨雄壮,使古城透出一种诱人气韵,街道两旁,白族民居古香古色。 文献楼为为进入在大理古城的第一个名胜景点,两层歇山式土木石结构的镝楼,具有典型的白族建筑特色,它横跨在南面进入大理古城通道上,雄伟壮丽,道路两旁柳树成荫,拂面依依,颇有诗情画意,是官府迎送达官贵人的门户。

五华楼是古代南诏王的国宾馆,又叫五花楼。公元737年蒙舍诏王皮罗阁在唐王朝的支持下,几经战争兼并,统一了六诏,建立起中国西南民族史上少数民族地方政权。南诏国历史时253年,几乎与唐代相绐终。

南诏国最先定都太和城,779年,南诏王异牟寻迁都羊苴咩城。羊苴咩城整个布局谨然有序,庄重威严,很有王权的气概。其内部结构分五大部分,即宫、廷,高级官僚住宅区、南北通道衢和客馆,丰佑在位时修建起五华楼,成为羊苴咩城第六部分 。

丰佑为南诏国第十代君主,作战很勇猛,南诏国强盛一时,屡次派兵侵入唐朝领土、有一次还远征攻下四川成都。

丰佑统治南诏时期,崇佛之风特别兴盛,佛寺遍布云南境内,有小寺三干,大寺八百,现在著名的崇圣寺三塔、石宝山石窟等,都与丰佑有着密切关系,

唐大中十年,即公元856年,南诏王丰佑在羊苴咩城内修建了一座宏伟的五华楼。周长2.5公里,高30多米,可以居住一万多人,下面还可以竖起五丈高的旗杆。

羊苴咩城作为南诏国中晚期的都城达123年之后,以后郑氏的“太长和国”赵氏的“大天兴国”杨氏的“大义宁国”以及段氏的“大理国”都以羊苴咩城为

国都,五华楼作为国宾馆的历史也达数百年之久。每年三月十六南诏王大理王都会在五华楼会见西南夷十六个小国君长,和其他一些重要宾客,赐以酒席佳肴,奏以南诏,大理时期的音乐。

1235年,元世祖忽必烈攻下羊苴咩城后,曾经把大军驻扎在五华楼。元至元三年即公元1266年,忽必烈赐重金重修五华楼。 从南诏到元朝灭亡,大理发生五次大地震,每次地震必引发火灾,五华楼三次被火烧毁,又三次得到重建,由于点苍山巨大的树木已越来越难以找到,五华楼也越建越小。

明朝初年,五华楼在战乱中又被烧毁,明洪武年间,在易址重修大理古城时,将城中的钟鼓楼改称五华楼,但其规模格局已远远不如南诏时期的五华楼。1862年,清代地方官又集资重修五华楼。

杜文秀帅府在大理古城解放路和红龙井之间,背靠博爱路,面向复兴路,周长一公里,占地面积3.3万平方米。杜文秀帅府在清朝大理提督府的基础上改建而成。厚墙高楼,雕檐黄瓦。在帅府周围筑有土城,俨然王着所居,所以又名紫禁城。帅府设午门、前殿、正殿、偏殿、后宫、花园,并筑有天子台等。殿宇宏伟壮丽,雕梁画栋,檐牙高啄。

在大理古城复兴路等老街上,具有当地民族特色的民俗风情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无论是白天还是入夜,无论是春夏秋冬,也无论是黄头发或者白皮肤,他们把自己溶入到大理老街上,溶入到大理老街深厚的历史文化氛围之中。

—————————————————————————————————————————————————————————————————————————————————————————————————————— 中国老街 之丽江老街

黑马兔子《中国老街》专题

黑马兔子《中国老街》专题

黑马兔子《中国老街》专题

黑马兔子《中国老街》专题
丽江老街 丽江老街·1 具有800多年历史的丽江古城,街道不拘于工整而自由分布,主街傍水,小巷临渠,300多座古石桥与河水、绿树、古巷、古屋相依相映,极具高原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学意韵,被誉为“东方威尼斯”、“高原姑苏”。

丽江古城始建于宋元,盛于明清,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的《滇游日记》曾经写道:丽江古城中的木氏土司宫邸“宫室之丽,拟于王者”。城区则“居庐骈集,萦城带谷”、“民房群落,瓦屋栉比”,可见当时丽江古城已经很有名气。丽江古城明朝称大研厢,清朝称大研里,民国以后改称大研镇。

丽江古城地处滇、川、藏交通要冲,自古以来是汉、藏、白、纳西等民族文化、经济交往的枢纽,是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重镇及军事战略要地。长期的民族交融、多种文化的汇交、悠久的历史积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以纳西文化为代表的民族文化。境内名胜古迹随处可见,自然景观多姿多彩,民族文化璀灿夺目。

丽江古城座落在丽江坝子中部,面积约3.8平方公里,始建于南宋末年。是元代丽江路宣抚司,明代丽江军民府和清代丽江府驻地。丽江古城选址独特,布局上充分利用山川地形及周围自然环境,北依象山、金虹山,西枕猴子山,东面和南面与开阔坪坝自然相连,既避开了西北寒风,又朝向东南光源,形成坐靠西北,放眼东南的整体格局。

发源于城北象山脚下的玉泉河水分三股入城后,又分成无数支流,穿街绕巷,流布全城,形成了“家家门前绕水流,户户屋后垂杨柳”的诗画图。古城老街人民充分利用城内涌泉,修建起多座“三眼井”,上池饮用,中塘洗菜,下流漂衣,是纳西族先民智慧的象征,是当地民众利用水资源的典范杰作,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城中的木氏土司衙署则呈现出一派“宫室之丽,拟于王者”的非凡景象。古城心脏四方街明清时已是滇西北商贸枢纽,是茶马古道上的集散中心。抗日战争时期,因古城处在上通西藏、印度,下达大理、昆明的咽喉位置而成为抗战物资运转的要津,商贸活动一时盛极,至今商贾云集。

古城中至今依然大量保持明清建筑特色,“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转角楼”式的瓦屋楼房鳞次栉比,既突出结构布局,又追求雕绘装饰,外拙内秀,玲珑清巧,被中外建筑专家誉为“民居博物馆”。更值得一提的是,古城居民素来喜爱种植花木培植盆景,使古城享有“丽郡从来喜植树,山城无处不飞花”的美誉。

三坊一照壁是丽江纳西民居中最基本、最常见的民居形式。在结构上,一般正房较高,方向朝南,面对照壁,主要供老年人居住;东西厢房略低,由下辈居住;天井供生活之用,多用砖石铺成,常以花草美化。如有临街的房屋,居民将它作为铺面。

丽江古城文物古迹众多,文化蕴含丰厚独特,是我国保存最完整、最具民族风格的古代城镇。1986年国务院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2001年10月,被评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2002年,荣登“中国最令人向往的10个城市”行列。

丽江古城又是举世罕见的拥有三项世界遗产的地方:丽江古城世界文化遗产,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东巴典籍文献世界记忆遗产,它们是丽江古城的骄傲,为丽江老街增添了无穷的光彩。 ———————————————————————————————————————————————————————— 丽江老街·2

踏进丽江古城,青石板路面砌成的老街是有着五颜六色的图案,像是由众多不同色彩的小石头融聚而成,这是当地一种天然石料——五花石。这种石板材料全部采自于丽江坝周围的山里,清亮光洁,而且脚感沉厚,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石板路面斑痕累累,深浅不匀、凸凹不平,那是经历了几百年来人踏马踩而留下的痕迹,古城的故事可以说就是从这五花石路面上的老街开始的。

四方街为古城集市的代表,其位置在古城的中心,据说木氏土司让人仿照其印章,用五花石铺就了一个呈方形约400平方米的露天集市广场,取意权镇四方。

四方街以彩石铺地,清水洗街,日中为市,薄暮涤场的独特街景而闻名遐迩。其四周6条五彩花石街依山随势,辐射开去,街巷相连。四通八达,交通极为便利。置身其中,令人仿佛步入了“清明上河图”的繁华景象。

四方街上摊贩云集,古玩百货琳琅满目。撑开的布蓬和黄油纸大伞以及传统货摊,形成集市一大景观。西段多各种古旧手工制品,翻弄这些手工制品,犹如翻开一个个古老的故事。东段又多锅碗瓢盆等日常用品,硕大的锅盖当草帽,铜打的瓢勺当镜子,古朴的民俗总能演绎出新故事。

在丽江古城,四条主街呈辐射状向四面延伸,形成东面的光义街、七一街、五一街和西面的新华街、黄山下段,而每条主街又有数条支巷呈放射状再向四周辐射,由此形成以四方街为中心,四周店铺客栈环绕,沿街逐层外延的缜密而又开放的格局,古老的集市就这样孕育了丽江古城最初的形状。

新华街是一条织麻、制革和理发的街道,木柱、木门、木花窗以及木柜台古色古香连成一片,古道上悠闲的步履,店前促膝的家常话,传统的纳西服饰以及正在织麻的老妈妈,都是一幅幅宁静而优雅的风俗画。

新义街是古城“洋人街”,由积善巷和密士巷组成,情调多样。西式餐饮小屋鳞次栉比,别有情趣;而在纳西餐馆里,又可以品尝到传统的丽江粑粑、面果饭和酥油茶等。新华街上工艺品种类繁多,包括字画、服饰、木雕、图片、土陶等,沿街都是风景。这里街市傍河,小桥垂柳,西岸多饭馆茶屋,东岸多字画古玩店,情趣盎然。 四方街东行至大石桥一段,为古城少有的饮食一条街,在不足百米的街市上,店铺相连,锅碗瓢勺之声相闻,平添了古城浓浓的生活气息,传统饮食如沙锅饭 、沙锅米线 、丽江粑 粑和酥油茶等充满民族风情。因为这里是古城中心街市,在品尝纳西风味时,还可以尽情观赏街市风情。

丽江古城流水密布,约2平方公里的城区内,就架设有大小桥76座,它们形制各异,同样构成了古城老街上一道风景线。石拱桥、木板桥、石板桥居多,成为丽江古城老街上的一道风景。

大石桥位于繁华的四方街东向100米,为明代木土司所建,因桥下中河水能看玉龙雪山倒影,又名映雪桥。该桥系双孔石拱桥,桥面用传统的五花石铺砌,坡度平缓,便于两岸往来。因为地处古城中心,密士巷、五一街与四方街交汇于此,大石桥负载了几百年古城的商旅往来,市井交流,为古城众桥之首。

————————————————————————————————————————————————————————

丽江老街·3

丽江古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而木府是丽江古城的“大观园”,是丽江古城老街上最靓丽的风景。它是纳西族首领木氏的官邸,木氏家族自元代世袭丽江土知府以来,历经元、明、清三代470年,在西南诸土司中以“知诗书好礼守义”而著称于世。

木府位于古城西南隅,明代其建筑气象万千,徐霞客曾经感叹道:“宫室之丽,拟于王者”。木府占地46亩,中轴线长369米,整个建筑群体座西朝东,“迎旭日而得木气”。木牌坊上大书“天寸流芳”四字,乃纳西语“读书去”的谐音,体现了纳西人推崇知识 的灵心惠性;古牌坊通体皆石,结构三层,是国内石建筑的精品;议事厅端庄宽敞,气势恢宏,是土司议政之殿;万卷楼集两千年文化遗产之精萃里,里面保存着众多的东巴经文和名人书画;护法殿又称后议事厅,是土司议家事之殿;光碧楼为后花园门楼;玉音楼是接圣旨之所在,歌舞宴乐的地方;三清殿是木氏土司推崇道家精神的产物,而狮山古柏深处,还有木氏土司祭天、祭祖、祭大自然神“署”的本土宗教活动场所。木府充分体现了纳西人广采博纳多元文化的开放精神。

木府是一座辉煌的建筑艺术之苑,它充分反映了明代中原建筑的风采气质,同时保留了唐宋中原建筑古朴粗犷的流风余韵,而其座西朝东,府内玉沟纵横,活水长流的布局,则又见纳西族传统文化之精神。

木府内名木名树,奇花异草众多,得雪域之灵气,玉水之精魂,将天地山川的清雅之气与王宫的典雅富丽融为一体.

马鞍桥亦名玉带桥,位于木府前的护城河上,为单孔石拱桥,据传木氏土司摹仿当时京城天安门前的金水桥,其拱圈支砌采用整圆拱的建造方法,打破一般桥梁纵向大于横向的尺度比例,突出其气派。马鞍桥因地处衙署,所以官气十足。

在丽江老街上,最灿烂神秘的当推纳西族东巴文化。东巴文化以东巴教为载体,以东巴经为主要纪录方式,它是伴随着纳西族漫长历史逐步形成和演化的活形态文化,约形成于唐宋时期,有近千年历史。东巴教是纳西族原始宗教,且兼收并蓄其他宗教,笃信万物有灵,为多神教。东巴文是一种兼备表意和表音成分的图画象形文字。纳西象形文字只有1400多个单字,但词语异常丰富,能充分表达细腻的情感,也能记叙说明复杂的万事万物,还能写诗作文章,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

纳西古乐是古城文化的灵魂与象征,是丽江古城一道典雅的风景。纳西古乐是唐宋以来的一些词牌和曲牌音乐。在明洪武年间以后,这种音乐就陆续地传到了丽江。这种音乐在中原地区早已成为绝音,但是传到丽江后就被广泛地传播开来,在乡村在小镇到处都可以听到这美妙的声音。纳西古乐被中外学者和广大音乐爱好者称为“音乐活化石”、“和平之音”、“仙乐天音”。

丽江古城老街因为集中了纳西文化的精华,并完整地保留了、元以来形成的历史风貌,而被誉为一个天然的民俗文化博物馆。古城布局自由灵活,不拘一格,民居、集市、道路、水系组织聚散合理,配置得当,再加上石、石桥、木桥、花鸟虫鱼、琴棋书画、民风民俗,散发出无穷意趣,使古城老街魅力独具。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9-20 0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国之瑰宝·中国重点历史文化遗产》系列

百集电视纪录片《中国老街》简介

《国之瑰宝——中国重点历史文化遗产》是一部关于中华文明的起源,演进和发展,长达千集的纪录片。

这是一部中国迄今为止投资规模最大、题材范围最广、保存价值最高、必将给中国成百上千座电视台以及海外电视界创造一个极佳收视率的品牌节目。

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有着浩如烟海、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遗产,为了更全面更深入全方位地向世界和国人展现这些遗产,使更多的人能从中汲取养份,并提高人们保护国之瑰宝的自觉意识,我们以虔诚的心情和巨大的人力财力投入,隆重推出大型电视纪录片《国之瑰宝——中国重点历史文化遗产》系列。

目前,作为该系列之一的百集电视纪录片《中国老街》已全面起动。此片由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纪实》新闻半月刊社、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当代影视中心、浙江长城影视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联手摄制,隆重推出。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幅员辽阔的国家,在神州大地,到处有一条条老街在角角落落保存着古老的风情。每一条老街都是一个城市、一个古镇乃至一个古村落的历史折射,历经岁月的淘洗,愈发弥漫着古铜一般的历史光泽和古代建筑神韵。它们或是戴望舒笔下撑着油纸伞才能走过的雨巷,或是充满民俗风情的小弄,或是豪门富商竟风流的老街,每一条老街都有自己独特的风味,但共同的一点就是它们都在沉默地记录历史——建筑风情、民俗生活、市井文化。

百集都市纪录片《中国老街》将真实记录老街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以及用电视语言真实的表现这一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遗产。

本片共100集,每集10分钟。该片完成后将在国内多家电视台陆续播出,并在海外发行。该片还将制成大型画册、图书、VCD碟片,正式出版,以进一步扩大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9-20 0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平遥老街(1)

“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平遥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以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1997年12月3日,遥远的意大利那不勒斯传来消息,平遥古城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使之成为全人类共同拥有的文化财富。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平遥古城,其老街和老街上产生的历史、文化和故事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平遥古城位于中国文化摇篮的黄河中游,山西省的中部,汾河西岸。根据出土文物考证,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已经有人类生活繁衍。这里也是尧帝的封地,尧就是陶唐氏,因此平遥又被称为个古陶地。继尧之后,舜也曾经在平遥活动过。

平遥古城始建于公元前的西周宣王时代,距今已经有两千七百多年的历史。根据史书记载,平遥这个地方殷商时候属于唐国,西周是属于北唐。周宣王命令尹吉甫修筑京陵城,尹吉甫不仅在京陵筑城,还在现在的平遥城址东面筑有点将台。所以当地有“先有京陵城,后有平遥城”之说。县志也记载平遥旧城为当时所筑。

到了西汉时候,京陵、中都分别设置为县治。汉文帝刘恒为代王时候曾经建都中都。北魏废除京陵、中都两县,移文水之东南的平陶于此,并改名字为平遥县,距今也已经有 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

平遥旧城垣已经存在了千年以上,现在的平遥古城为洪武三年即公元1370年所建。那时侯,为了防止外族侵扰,在夯土城垣基础上大兴土木,增高、加厚、包砖,从而奠定了古城的规模,形成了现在平遥古城的造型和八卦街的布局。明嘉靖四十二年即公元1563年,又增砌城墙,更新门楼,其后又增修敌台楼,在六门外面都设有吊桥。后来各代又增修瓮城,更新修葺城楼城墙,平遥古城也逐渐趋于完善。

平遥古城平面上呈方型,东、西、北三面城墙方直,南面城墙随着古中都河的走向而蜿蜒而筑。整座城池形状象乌龟,所以又被称为龟城。南门是微微翘起的龟头,南门外路两旁有水井一眼,恰似龟的眼睛,北城门为龟的尾巴,龟腿就是东西四门了。

现在的平遥古城墙是中国目前保存完好的三座县城城墙之一,而平遥古城墙的规模之宏大、建筑之完整又雄踞三城之冠。平遥古城墙全长6.4公里,墙高10米左右,环城有六道城门,并且六道城门外都筑有瓮城。城墙外侧每隔40到60米都建有一座突出的马面,并在上面筑有敌楼。城墙上共有3000个垛口,72座敌楼,隐含着孔子的3000弟子,72现任的历史典故。在庞大的军事设施上体现着儒家思想,寓意着古代人们厌恶战争、祈求和平、追求仁政的理想。正是这庞大的城墙,使平遥古城、古城里的每条老街以及老街上的历史文化得到保护,免受战争的劫难。

平遥古城整个城区布局有序,设计精妙,严格按照汉民族的礼制、城市的传统规划思想以及布局程序修建,是中国明清时期汉民族县城的活标本,它以市楼为中心,南大街为中轴线,左城隍、右县衙,坐文庙、右武庙,东道观、西寺院,形成对称布局。这些布局又由形如八卦的一条条老街串联而成。

0eNYBUDy.jpg

rrsTS33n.jpg
aH0JWbAr.jpg
F8KNk2si.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9-20 0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平遥老街(2)

“进了平遥城,银子元宝绊倒人”,在清代,这种说法流传很广,这既得益于平遥当时的繁华,更重要的是这里是当时中国最重要的金融中心,星罗棋布的票号就是其最明显的特征。

明代,平遥就已经是繁华的商业中心,当时就有“小北京”之说。到了清代,商业经济更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平遥已经成为山西最繁华的城市。小小平遥城可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钱庄、典当行、镖局、古玩店等应有尽有,有两百家之多。而且对外商业经济极为活跃,这就滋生了中国银行业的前身——票号。

平遥是北京通往西安的必经之路,占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而且当时社会治安环境不是很好,靠镖局押送也需要承担很大的风险,这都为中国第一家票号在平遥产生奠定了历史基础。

这是位于平遥古城西大街上的日升昌票号,日升昌为中国第一家票号,是中国金融发展史上汇兑的里程碑,是世界金融业的先河和榜样。

日升昌票号成立于1823年,它是平遥贸易业相当繁荣基础上的产物。日升昌票号的投资者是经营颜料生意的李氏家族,管理者则是李氏家族北京颜料行的掌柜雷履泰。

李氏家族原先经营颜料生意,在当时就已经有250多年的历史,资金雄厚,在全国各地开设颜料分行。

雷履泰作为李氏家族北京颜料行的掌柜,一开始,出于对同乡父老的关照和帮助,免费替同乡存放银两,并出具证明,让其亲属一文不少到平遥总号领取。他这样做既维护了同乡利益,又解决了自己分行的流动资金周转。渐渐的雷履泰在商业圈有了较大的知名度,有许多外地人也找他帮忙。

雷履泰是个极富商业头脑的人,见此情况就开始以低于镖局的费用向对方收取保管费。到了年底一细算,这项本不起眼的小生意赚来的利润竟然远远高于苦心经营的颜料生意,于是雷履泰就以山西人特有的精明和远见,建议他的东家李氏家族停止颜料生意,专门去做汇兑业务。东家采纳了他的建议。就这样,中国第一家票号在平遥古城的西大街诞生了。

日升昌票号在100多年的经营中,始终坚持存款自愿、取宽自由的原则,严格为客户保密的经营理念,鼎盛时期分号有几十个,汇通天下的声誉几乎影响到全国的各个角落。而且还同外国在华设立的银行机构经常发生业务往来。

日升昌票号丰厚的利润带动了平遥票号业的繁荣。有一首在平遥流传很广的民谣,真实地描绘出当时平遥老街票号林立的繁华景象:“日升昌、蔚泰厚,凉帽壳壳窑窑铺,道东过来蔚丰厚、天成亨、新泰厚,米家巷开的蔚长厚、百川汇、百川通,郝登五写的金字招牌蔚盛号,协同庆,南街开,普天同庆贴门脑。”

日升昌票号还影响到晋中的祁县、太谷乃至全国,并最终形成了平遥、祁县、太谷三大票号帮。据统计,在历史全国生票号51家,山西就有43家,而小小的平遥县城就占了22家。

平遥西大街无意是清代最繁华的金融中心。短短百米街道上,日升昌、日新中、蔚泰厚等一大批票号向全国各地辐射。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平遥这些票号的显赫,也早已经被历史的洪流所湮没,只有那些高大的门墙、营业大厅还有地下金库似乎在告诉人们这里当年的繁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9-20 0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平遥老街(3)

作为平遥目前最繁华的商业街,南大街位于古城中心,北起大十字,南到南门瓮城,全长750米,它是平遥古城的中轴线,连接着八街四巷两庙一楼两牌坊。南大街一直是古城平遥的商业繁华闹市,到明清时期更是达到顶峰,两侧店肆林立,商业门类繁多,各行各业生意兴隆。筑于南大街上的市楼就是见证。

市楼位于平遥古城中心,是古城的制高点,被誉为古城的明珠,它与城墙一起成为平遥的象征。

市楼又叫金井楼,这是因为在它的西南脚有水井一眼,“井内水色如金”。市楼的具体修建年代现在已经无法考证,目前保存完好的市楼修建与清代,以后又曾多次修葺。

市楼为三重檐木结构楼阁,高18.5米,占地133.4平方米,平面呈方形,南北向为通道,东西筑砖石台基,各有券门一道。底层进深面阔各三间,二层为平座筑廊,南面雕刻有关羽、关平、周仓塑像,北面供奉观音大师。市楼是典型的清代建筑。

市楼屹立在南大街上,它既不是宗教性建筑,又不是防卫性建筑,纯粹是群众性的市井装饰性建筑物,它是平遥古城内独一无二的楼阁式高层建筑。登高远眺,可以饱览古城景色。东、西、南、北大街上车水马龙,店面屋顶尽收眼底。极目处,城垣四周青山隐隐。古代曾经有人这样写道:“纵目揽山秀於东南,挹清流於西北,仰视烟云之变化,俯临城市之繁华。”

平遥作为历史悠久的古城,从建制县开始就有了县衙署。目前保存完好的县衙署位于县衙街,它始建于元朝至正六年即公元1346年,明洪武三年即公元1370年重建。现在的县衙署除少数是元代建筑外,大部分是明万历年间重建的。平遥县衙署经历了几个世纪的风风雨雨,虽然有所破坏,但基本上是风韵犹存,光彩依旧。

平遥县衙署坐北朝南。南北轴线长二百多米,东西宽一百多米,占地两万六千平方米。按照古代建筑习惯,平遥县衙署呈对称布局,同时遵循封建礼制,左文右武。

平遥县衙署中轴线由外到内依次为大门、仪门、大堂、宅门、二堂、内宅和大仙楼。东侧线上由北到南则分别是花厅、钱粮厅、衙神庙和土地祠。西侧线上有牢狱、公廨房、督捕厅、十王庙、马王庙和洪善驿。整个建筑群主从有序,错落有致,结构合理,是一个有机整体。它无论从建筑布局还是从职能设置上看,都可以说是皇宫缩影。

在封建社会,尽管各地的县衙署还有其他官署造得富丽堂皇,但由于众多的原因,还是保证不了一些地方的安全,特别是对一些经常出门在外做生意的人来说,大量钱财需要携带,这就催生了镖局。

明清时期平遥经济繁荣,各地贸易往来频繁,这也使得这里的镖局盛行。今天,在平遥老街上,华北第一镖局和中国镖局博物馆似乎在向人们讲述着那段艰辛的历史。

华北第一镖局位于东大街上,它不但展示着走镖需要使用的兵器,更重要的是展示着平遥历史上颇有名气的镖局和镖师:创办太汾镖局的戴二闾、创办吕隆镖局的左二把、创办同兴公镖局的王正清等等,在这里都有详细的展示。

中国镖局博物馆位于南大街中部,它以镖局旧址为依托,全面介绍全国镖局的业务、管理以及镖师的生活、走镖等等情况,可以称为中国镖局的百科全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9-20 0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平遥老街(4)

古往今来,在平遥古城老街上,不但发生着许多可歌可泣的历史,也造就了无数民间艺人和民间绝活,平遥推光漆器就是其中之一。

平遥推光漆器名入中国四大漆艺之列,距今已经有1200多年的历史了。盛唐时期,平遥推光漆器高超工艺已经尽显地方特色,明清时期更是达到鼎盛。

乾隆二十八年即公元1763年,平遥“鸿锦信”商号的推光漆器就出口到俄国以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当时“鸿锦信”商号拥有50头骆驼,驮运首饰盒、茶盘、皮箱等小件漆器向外推销,还在广州自备大船,可以运载箱、柜等大件产品出口海外。

清末,平遥推光漆器还在继续发展。当时平遥城内有推光漆器商铺14家,设计、制作、擦色、推磨、分色套版、勾金等都很有特色。到了民国时期,平遥推光漆器制作工艺上减少了擦色,增加漆色,发挥了南方玻璃画的特长,并吸取了唐宋工笔重彩精华,使推光漆器绘画技艺大为发展。

平遥推光漆器都选用优质脱水椴木制作胚胎,经过裱布、刮灰、逐道上漆、打磨等三十多道工序,达到漆膜如镜时再施以描金彩绘、堆鼓罩漆、玉石镶嵌、云雕、刻漆等工艺。几十道工序全部手工完成,这使得平遥推光漆器线条圆润、趣味古朴醇厚,保存着传统汉漆特色,而且具有耐碱、不受腐蚀、不怕火烫、永不变形的特色。

平遥推光漆器装饰有各种古典人物、园林山水、花鸟鱼虫、名胜古迹、名家稿件等各种图案,堪称中国漆器艺术的绝活。

平遥漆器艺术博览馆位于南大街上,它是平遥众多推光漆器店铺中的佼佼者。博览馆主人张锦是位从事推光漆器40多年的老工艺师,他还是把平遥推光漆器推想旅游市场的第一人。平遥漆器艺术博览馆内展示着从新石器时代开始7000多年间的中国漆器艺术,收集有历代名家大师的众多珍贵作品,目前它和众多的推光漆器店铺一起,成为平遥古城老街上的重要景点之一。

剪纸也是平遥古城的传统民间工艺。平遥的剪纸鼎盛于清代到民国,常见的有窗花、顶棚花、灯笼花等等。图案则充分显示着人们在与大自然的抗争中,对生命的渴望、祈求降福避邪。几百年来,平遥的剪纸艺人用自己辛劳的双手,剪出了一幅幅美丽的图案,也剪出了他们的美好希望。

平遥剪纸图案往往与美术融为一体,使其象征隐喻渲染力加强,到可以拨动人的心灵、启迪美的世界的地步。平遥剪纸常见的图案有麒麟送子、八仙过海、喜鹊登梅、榴开百子、莲开并蒂等等。

在平遥古城的老街上,最常见的还有无处不在的牛肉。

平遥并不是产牛基地,但由于平遥的牛肉制作工艺独特,从屠宰、 腌渍、熟煮等都有一整套严格的工序,从而使得加工出来的牛肉肉质绵软、肥而不腻,外观红润诱人,闻之沁人心脾。

平遥牛肉加工开始于明代,在清嘉庆、道光年间,已经名声大振,目前已经位居山西名特之冠。

漫步在平遥的一条老街上,到处都可以看到平遥牛肉的幌子,闻到那扑鼻而来的香气,它和推光漆器、剪纸等众多地方特产一起,丰富着平遥老街的内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9-20 07:19 | 显示全部楼层
日升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9-20 07: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老街 洪江老街·1 CCIvMoy8.jpg
cktUrgRq.jpg

也许有人会说,这是一幅破败、陈旧、落的风俗画;深度剥落高墙,破碎的青石板路、阴暗潮湿的窨子屋,但这就真实的洪江古商城,真实的洪江老街、真实的洪江老街演绎的一出出传奇故事。

根据出土文物考证,早在新石器时代,洪江就有人类活动痕迹。夏为古荆之地,春秋战国时期,它属于楚国黔中地,秦时属于黔郡,西汉设置镡成县地。

在春秋时期,私商在诸子各国都已经出现,这时候的商人“能金玉其车,文错其服”,煮盐业以齐国最为著名,漆器以楚国最为发达。当时的洪江属于楚国,是楚国漆油主要产地和加工场地之一。

战国时期,诸侯国的市场已经是店铺林立,商业兴旺。到了西汉时期,民间有这样的谚语;“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门市”,黄河、长江流域逐渐繁华起来,特别是长江流域各大支流沿岸,因为物资流通形成了大大小小许多的货物集散地和城市,洪江就是其中之一。

洪江地处湖南省西南部雪峰山区,层峦叠嶂,山色凝秀,历史上被称为洪溪,又名雄溪,为五溪蛮地,居五溪之首。这里是湖南四大系之一沅水的上游,又是贵州巫水和沅水交汇口,从贵州流下来的舞水也经这里。洪江雨量充沛,降水时间长,地形起伏大,地表水系发育充分,有干流沅水和巫水、舞水,公溪河三条一级支流,大水溪流41条。沅江因为聚集了几条支流的河水,变成波澜壮阔的大河,如同洪水滔滔,能够承载大木船放大木排,洪江之名就这样而来。

早在唐代,交通便利的地方成为货物集散地,称作草市,洪江就是这样的草市,宋熙宁五年即公元1075年,这里设立洪江铺,就是经商的街市。十五年后,这里因为商务流通形成街市格局,宋政府划定为洪江寨,隶属黔阳县。

明代,作为西南进入中南甚至古代吴越沿海地区的唯一交通要塞,洪江发展更加迅速。特别是明代中后期,随着市场网点的延伸扩大,生产关系也随之扩大,城乡的阶级关系更加明显,许多商人兼营着手工业,大量使用固定的技术工人,机主出资,机工出力,形成资本主义生产模式。洪江古商城也不例外,出现了许多大商人,拥有非常雄厚的资本。

清康熙年间,江西、福建、安徽、江苏、浙江、贵州及湖南省内的湘乡、宝庆、衡阳等地商贾,因为经商的需要,更因为丰厚利润的吸引,纷纷迁来洪江定居或者开设会馆、义园,洪江人口发展迅速。

康熙二十六年即公元1687年,王炯在他的《滇行日记》中有这样的一段文字描写洪江:“烟火万家,称为巨镇”,“商贾骈集,货物辐辏,万屋鳞次,帆墙云聚”。洪江成为一个湘西大商城,寄命于商,全城3、76万人,经商者就有1、5万。

这些商人资本雄厚,有的商人还在广州和上海设有钱庄和油号。其中有个富商不仅在洪江置有50多幢窨子屋,占了洪江半条街,还在贵阳、广州、上海、汉口等地设有分店和铺面。

“远额争营千货集,上游独居五溪雄”,洪江古商城以集散桐油、木材、 腊、鸦片闻名,是湘西南地区经济、文化、宗教中心,素有洪西明珠、小重庆、小南京、西南大都会等众多美称,是中国近代商业发展的一个标本,也是中国保存最完整,内容最丰富的古城之一,是中国内陆地区资本主义萌芽的活化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9-20 07: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老街

洪江老街·2

走进洪江老街,给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高高封火墙遮掩着的窨子屋。正是这些窨子屋,使洪江古商城的豪华和霸气至今还表现得这样清晰,而窨子屋演绎的传奇也如此地亲近,每一幢窨子屋都有着一段非比寻常的故事,激励着今天洪江老街上的人们。

几年前,洪江有关部门曾经对古商城窨子屋作过一个调查,仅仅在一甲巷、里仁巷、余家冲、狮子楼等老街上,就有窨子屋380多幢,占地5万多平方米,里面居住着6000多人。而在十几年前,古商城比现在还大两倍,整个老洪江市沿江沿街都是成片的窨子屋。

洪江老街上的窨子屋是中国乃至世界建筑历史上的一大奇迹。形式为四合院,高高的封火墙内,屋顶从四面八方成比例向内倾斜,形成小方形天井。可吸纳阳光。洪江老街上的窨子屋大多为两进两层或者两进三层,三进三层,三层以上南北间有天桥相连。

洪江的窨子屋多为依山势而建,以山为骨架,以水为血脉,筑于高坡,或筑于坎边,或坐落在深巷,吊脚于岸边低洼处。整个窨子屋屋檐连着屋檐,高墙贴着高墙,曲径通幽的青石板和高低错落的石级码头相连接,规模宏大,气势雄伟,贯穿了整个洪江古商城。

老街上窨子屋大小不一,风格各异,有宫殿式的大楼,有回字形的院落,外墙壁是老青砖砌的高大封火墙,墙内是木质结构的堂屋和厢房。其特点是中房特别宽敞,廊阶用平整的石板铺就。由于庭院幽深,为了弥补阳光照射的不足,大多窨子屋顶上都有晒楼,它还有观察敌情,凉晒物品的功用。

洪江古商城老街上与其他地方上的窨子屋最大的区别是它的商业特性。这里的窨子屋,这里商铺没有鲁迅先生笔下的“当街都有一个尺形的大柜台”,但依然店铺千间,最富商城标志的是一扇扇门墙。

洪江古商城老街上座座窨子屋,门墙不是平常的长方形平面直角开门,而是呈现几何等边双斜角开门。进入庭院后,窨子屋的建筑结构也和其他古城窨子屋不同。这里的窨子屋一层是店面,高大宽敞,二层多为通达的仓库式结构,三层有小间。有些高大的窨子屋前院两层是大厅和仓库,后院为居室。

洪江老街上的窨子屋堂内有干天井和湿天井之别。大多数窨子屋大门都用条块的青石板镶嵌。老街窨子屋中随处可见的太平缸,雕有精美的花鸟鱼龙图案,有些还刻着名家书法诗词,都为青石板做成,用来蓄水防火,养鱼观赏。

古窨子屋多为斗拱造型,飞檐翘角,雕龙画凤。其门楣、楹柱、照壁、窗格、家具都雕有游龙翔凤、云纹动物图案,极尽婉转、袅娜和飘逸之美,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追求极致的风格。

洪江老街上窨子屋特点还体现在局部细微的变化上,天井有小变大,再由大变小;门窗装饰由简入繁,由粗变细;墙头彩绘和挑梁随着进深也越来越明快。这些无不显示出明清建风格的多元性。

洪江古商城窨子屋宛若明清历史画廊。几百栋窨子屋古香古色,墙连墙,檐连檐,重楼叠院,高低错落。这些窨子屋是洪江历史的精华,是洪江老街上最精美的亮点。窨子屋演绎着的洪江古商城传奇,知道今天仍然为洪江人所津津乐道。

走在洪江商城的街巷中,一座座高大的窨子屋在向人们诉说,诉说过去的繁华:尽日论波翠霭笼,兰舟络绎往来通。每到讯期来临,这些窨子屋就开始热闹起来。古码头开始热闹起来,成为洪江七冲八巷九条街永远的骄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9-20 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洪江老街·3

洪江是个移民城市,在古商城中,有一条狭窄的小巷叫一伞巷,它包含着两层意思,“一个包袱一把伞,跑到洪江做老板”、“撑开一把伞,走过一线天”。这是洪江古商城的发迹历史,是洪江古商城繁荣的奥秘。

夏干昭、周桂英夫妇原籍江西,当年夫妻俩一根扁担挑着行李来到洪江后,凭借着刻苦和智慧闯荡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商业天地,购买了房子,在洪江落户。虽然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但周桂英老人说起当年的经历至今还是感慨万千。

同期声:(介绍创业经过)

夏干昭周桂英夫妇的经历在外人看起来,确实是一个传奇,但是在洪江古商城老街上,却极为普通。因为这里窨子屋里的主人绝大部分都是这样起家的,从而成为豪商巨富。而在洪江古商城老街30多个行业中,最具代表的是木材、油号和鸦片。

洪江地处贵州、广西、湖南边区莽莽大山之中,唐朝草市实际上就是木业市场,是洪江老街上当之无愧的老字号。明末清初时期,官府记载洪江输出的木材就达900万立方米,价值700万银元。

清末,洪江木材商有200多家,从业者几千人,输出总额占洪江市场贸易额的35%,运输的木排从两江汇流处一直到岩门一线,长达十多里,堪称洪江一大风景。当时洪江码头到处堆满各商行的木材,为了不至于混淆,富商便发明了斧记,就是用铁器挫上商号字为标志,在验收时候打在木材上。

洪油是当时中国与丝绸、瓷器齐名的一大出口品牌。清咸丰年间,洪油每年输出20万担,价值白银100多万。晚清时候,洪江经营洪油的大字号有十多家,资本占洪江商业资本的1/3。沈从文在《常德的船》中写道:“在沅水流域行驶,表现得富丽堂皇、气象不凡,可称巨无霸的船只,应当属洪江油船”。

鸦片是当时商界第一夺命买卖,但从清朝到民国,鸦片是洪江主要税源。在古商城龙船坞老街上,至今还保留着的厘金局就是明证。它在清朝时期设立,主要收鸦片税和花税,圆拱型大门,上封厚厚的铁皮,内有又高又长的柜台迷失当时的原物。

1920年的长沙《大公报》曾经报道,“洪江是内河上游第一大镇……裕通祥、裕通恒、义孚康、久大庄等大银号,汇兑遍全国”,每半个月时间,仅仅与武汉的汇兑就达数十万。银行的密集程度可以与今天香港的中环相比,因而洪江一度成为大西南的金融划拔中心,货币流通量仅仅次于省会长沙。丰厚的利润连当时的湖南省主席何健也心动不已。

何健插手洪江由来已久,他曾经派部队进驻洪江,专门从事鸦片武装押运,从中获利不少。后来,他又在龙船冲老街上开了一家“复兴银行”,是大股东之一。银行紧靠厘金局,存兑十分方便。这在当时可以称得上是洪江老街上的一大奇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9-20 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老街

洪江老街·4

木材、洪油和鸦片三大行业的繁盛,刺激着洪江古商城老街上服务行业的发展,这其中,尤以银行、青楼、烟馆和旅馆酒店业教为突出,到清末民初,全洪江有23家钱庄、50多家妓院、60多家烟馆,70多家酒店和80多家客栈。

洪江古商城繁荣的背后是当时人们对商业理解。在石板巷塘冲一号的陈荣信商行,有一幅壁联可以说是洪江古商城兴盛的秘诀。这是一幅清代著名书法家郑板桥的墨宝。主题为“吃亏是福”,内容是“满者损之机,方者盈之渐。损于己则利于彼,外得人情之平,内得我心之安,既平且安,福即在是矣”。这其中还有一个故事。

郑板桥有位远房亲戚叫郑煊,迁居洪江后做木材生意,有一次市价狂跌,弄得郑煊血本无归,他痛苦到想一死了之。郑板桥听说后,就送他这幅字。在回洪江的途中,恰好碰上木材陡涨,郑煊意外发了大财。回到家里后,郑煊才明白“吃亏是福”这一道理,就把它刻在墙壁,作为传世家训。后来在全洪江流传开来,以至成为共同遵守的商训。

类似这样的商训在洪江古建筑上还有许多。在窨子屋中,有一些外圆内方的石雕柱础,这是也是为商为人准则。就连几快青石板拼凑而作消防之用的太平缸,有很多处因袭“鱼龙变化”的古语,说明商场变化无常。

俗话说饱食思淫欲,洪江老街上的商务不仅造就了一大批豪富大贾,也滋生了腐朽和堕落。洪江老街上的商机令大批妓女喜出望外,纷纷来到洪江,50多家妓院香透了好几条街。厘金局除了收取鸦片税以外,就是到妓女这里收税了。古商城的梨子园、康乐门、余家冲、木栗冲等为当时的娱乐街。

这里的妓院房屋大多高大气派,木质结构的楼房沿着墙壁直上三楼,每层都有若干别致的小房间。楼内比较讲究,窗桴和走廊都为雕花细木。有些窨子屋沿街有阳台,便于了望,招徕客人。有些妓院还开有不同的小门,称为暗道,这是专门为达官贵人或者头面人物设立的。

鸦片是当时洪江老街上三大产业之一,有道是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应运而生的就是大量的烟馆出现,它们主要集中在余家冲。为了招徕生意,老板们挖空心思,有一位老板还在墙壁和太平缸上设计了福寿膏的广告。

在洪江老街上,有一个故事流传很广。在清朝时期,洪江八大油号中的首富张吉昌结婚,摆了十里长街宴,免收一切贺礼,让城内城外乃至外县慕名而来的商旅、农民、乞丐等,大吃大喝三天三夜,数十家戏院全部包场开放。但在他死后几年,他的孙子就因为抽鸦片饿死街头。

商战变化无常,和张吉昌家庭的遭遇相似,洪江古商城的兴起因为得益于便利的水运,当它被公路、铁路运输所取代后,洪江走下衰败,只留下一幢幢布满伤痕的窨子屋和修长的石板街。

经历了500多年繁盛的洪江古商城有如一幅直观的明清社会市井全貌的“清明上河图”一座集中政治、军事、经济、宗教、文化史料大全的活性博物馆。洪江古商城是中国近代商业发展的一个标本,是中国保存下来完整而内容丰富的古商城之一,堪称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活化石”。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专家组这样评价洪江古商城。

走进洪江古商城,走进洪江古商城石板街上,窨子屋里的青楼、烟馆似乎还在向人们诉说,这是一座璀璨了千百年的财富之城。今天的洪江人正在沿着这一块块青石板,挖掘窨子屋里的每一个传奇故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9-20 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年我到洪江的时候那里是破破烂烂的城市,今年他们进行了力度很大的改造,不知道有没有破坏了原来的美感,希望这座中国明清时期资本主义的活化石永远美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9-20 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洪江古商城

黑马兔子《中国老街》专题

黑马兔子《中国老街》专题

黑马兔子《中国老街》专题

黑马兔子《中国老街》专题

黑马兔子《中国老街》专题

黑马兔子《中国老街》专题

黑马兔子《中国老街》专题

黑马兔子《中国老街》专题

黑马兔子《中国老街》专题

黑马兔子《中国老街》专题

黑马兔子《中国老街》专题

黑马兔子《中国老街》专题

黑马兔子《中国老街》专题

黑马兔子《中国老街》专题

黑马兔子《中国老街》专题

黑马兔子《中国老街》专题

黑马兔子《中国老街》专题

黑马兔子《中国老街》专题

黑马兔子《中国老街》专题

黑马兔子《中国老街》专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9-20 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洪江古商城

黑马兔子《中国老街》专题

黑马兔子《中国老街》专题

黑马兔子《中国老街》专题

黑马兔子《中国老街》专题

黑马兔子《中国老街》专题

黑马兔子《中国老街》专题

黑马兔子《中国老街》专题

黑马兔子《中国老街》专题

黑马兔子《中国老街》专题

黑马兔子《中国老街》专题



黑马兔子《中国老街》专题

黑马兔子《中国老街》专题

黑马兔子《中国老街》专题

黑马兔子《中国老街》专题

黑马兔子《中国老街》专题

黑马兔子《中国老街》专题

黑马兔子《中国老街》专题

黑马兔子《中国老街》专题

黑马兔子《中国老街》专题

黑马兔子《中国老街》专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9-21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来序言是要先发的,但是昨天我目前办公室里的电脑上没有我以前写的很多文章,包括序言。所以就先发前面几篇了 下面开始发两集序言,希望可以帮助大家了解点全国老街的一些情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9-21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序言·1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幅员辽阔的国家,在神州大地,在角角落落,到处有一条条老街,保存着古老的风情。每一条老街都是一个城市、一个古镇乃至一个古村落的历史折射,历经岁月的淘洗,愈发弥漫着古铜一般的历史光泽和古代建筑神韵。

中国出现街的历史谁也无法考证,但有点是大家一致认为的,那就是有了商品交易也就有了老街。在古代史料中,关于集市的形成有好几种说法,有神农氏时期的“日中为市”,颛顼时期的“祝融作市”的传说,这就意味着早在原始社会后期,中国就有了商品交换的市场了。

在当时,农业文明兴起,狩猎游牧生活逐渐被定居的农耕生活去取代,农产品开始出现了剩余,手工业生产也有了进一步发展,从而在人们之间产生了交换的需要。集市作为交换的场所,便应运而生了,“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中国原始社会后期的市场交换加速了氏族社会的瓦解,到了周朝,手工业得到空前的发展,集市贸易初具规模,史料上记载当时“五十里有市”,这也奠定了中国城市产生的基础。在当时,中原是中国经济的重心,随着都城的出现,人口也逐渐向这些城市集中。

在春秋中叶,私商已经在诸子各国都大量出现,那时侯的商人能金玉其车,文错其服,煮盐业以齐国最为著名,漆器以楚国最为发达。而到了战国时期,各国的市场更是店铺林立,商业兴旺。到了西汉时候,民间就出现了这样的谚语:“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门市”,黄河长江流域空前繁荣起来。

这一时期,黄河流域的街市带有很重的政治色彩。由于当时的政治中心一直位于北方,城市人口的大量集中,使以皇宫为中心的政治圈也成为繁荣的商业圈。而在长江流域的各大支流沿岸,因为物资流通也形成了大大小小的货物集散地与城市。

唐朝以前的集市大多是民间自发的,人们根据生产季节、风俗习惯、宗教活动、喜庆节日等,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集市贸易,以交换生产和生活用品。当时的集市形式很多,有盐市、谷市、草市、牛马市、花市、布市、庙市等等。而庙市是最为正式隆重的,它是集宗教活动和经济活动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型集市。

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这不仅仅表现在政治、文化上,商业也是当时的一大特点。唐朝时期的长安是当时世界最大的城市,它规模宏大,规划整齐,占地80多平方公里,人口近百万。当时其他著名的手工业和商业城市还有成都、幽州、南昌、扬州、江陵、杭州、绍兴、泉州、广州等。

到了北宋时期,市场经济更为活跃,而且突破了过去传统的里坊制度和集中的市场模式。当时北宋的首都东京在改造是就已经沿街设店,接着又取消了里坊制度和唐朝以来的宵禁制度,形成了按行业成街的开放式街巷制度,导致了客店、酒楼和娱乐性建筑大量沿街兴建起来。

到了明朝后期,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商品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以商品交易为主要特征的街巷更是得到高速发展,今天还保留着的许多老街古巷都是明清时期的产物。

时光流逝,承载着千年风霜的老街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但历史的印记却常常留在这些垂垂老矣的老街古巷和建筑中,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将散发出新的光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9-21 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序言·2

长长的青石板路,古老的建筑和丰厚的人文景观是所有老街的共性,但每条老街又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大地,决定了老街的多样性。地理的不同造就了南北变化、东西差异,从而使老街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地方特性。一般来说,北方的老街大多显得大气,南方的老街则是典型的小家碧玉风格。

老街的多样性首先表现在老街的形状上,有扁担街、船形街、八卦街等等。扁担街位于贵州省黎平县德凤镇,由于地势使古街两头高中间低,形状象翘起的扁担,所以得名“翘街”,当地人俗称为“扁担街”。在古城平遥,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巷和数不清的一线天严格按照八卦的形状建筑而成。四川罗城是个旱码头,老街位于山顶上,地势决定着老街的走向,从而使它很明显地表现出船的形状。

老街的多样性更重要的是表现在街与周边环境的有机结合上,这在南方尤其显得特出。南方老街大多临水而建,呈现出典型的水乡特色,安昌老街、乌镇老街、凤凰城老街、黄龙溪老街等等,是中国水乡老街的典型代表。

安昌古镇的老街就是一幅典型的水乡风情画,长长的古镇街市上,深深的石砌小巷隐藏着一座座黑漆台门,旧时的钱庄酒肆店铺风貌犹存,临河处,廊棚是一道靓丽的风景,波光潋滟的水面中,一座座古桥与老街相映成辉,如同素面朝天的小家碧玉。

老街的多样性还表现在人文景观的不同。每一条老街都是当地历史文化的一个缩影,平遥老街突出体现在以票号为特色的商业氛围中,宋都御街则是典型的皇家气派,清和坊历史街区是市井风俗的形象代表,上清老街以道教文化为特色,海宁宰相府第风情街既有皇家气派,有具江南水乡特征。

走进浸润着千百年淳风古韵的临海紫阳街,仿佛是在聆听遥远过去的声音,到处都能感受到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无论是充满宗教文化的寺庙塔和紫阳真人的故居,无论是鳞次栉比的老店名店,也无论是古宅名居老井,这些都是青石板上的临海紫阳街的骄傲,是临海紫阳街闪光的亮点。

每一条老街的建筑又是不同的,屯溪老街是典型的徽派建筑典范,走进洪江老街,给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高高封火墙遮掩着的窨子屋,凤凰城老街洋溢着吊脚楼掩映下的湘西民族风情,而丽江老街上,纳西族“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转角楼”式的瓦屋楼房鳞次栉比。

在清河坊历史街区上,不仅仅是老字号,千年的历史还给老街留下了众多的古建筑,胡雪岩故居、钱塘第一井、鼓楼等就是其中较为突出的遗存。胡雪岩故居是历史文化名城杭州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建筑之一。

由于千年的历史积累,每一条老街都有着当地的特色风俗,特别是当地的特色小吃,如磁器口老街以毛血旺、千张皮、麻花为代表的名特小吃,青岩老街上的玫瑰糖、双花醋、刺梨酒、豆腐皮和民族装饰品等等。

千年的石板路,厚重的历史,多姿多彩的风情和古老的建筑,这就是中国老街,它们或是戴望舒笔下撑着油纸伞才能走过的雨巷,或是充满民俗风情的小弄,或是豪门富商竟风流的老街,每一条老街都有自己独特的风味,但共同的一点就是它们都在沉默地记录历史——建筑风情、民俗生活、市井文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9-21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我这个人很懒,懒到写了文章就不要图片的程度,而且对电脑这个东西一点也不熟悉,只会打几个字而已,所以找照片的事情虽然能够做到,但是不会上传。多些叶子上传图片,使我的文章更有看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9-21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皤滩老街·1 vMNH3tE2.jpg
TG4raTQD.jpg
yNvgP2tY.jpg
5jbLSm8a.jpg
mcBxvSbp.jpg

仙居皤滩是古代浙江省东南山乡的一个著名商埠,它地处灵江流域和浙西丘陵山地的水陆交汇点上,是古代食盐之路的一个重要中转码头,古镇上的龙形古街就是在长期的食盐交易中发展而来的一颗盐路明珠。

皤滩位于仙居中部的平原河谷之中,南面靠山,其他三面有小溪,其中北面的永安溪是一条较大的溪流,注入灵江而流到大海,这里古代水路一直通畅。并有两条古道,一条直通温州,另外一条为苍岭古道,通往金华。从皤滩的地理位置可以看出,由于皤滩处于东向台州湾椒江、灵江西溯永安溪的终点,又是西向苍岭古道的起点,这里拥有连接东南沿海和浙西内陆的优越条件,使皤滩成为以水陆交汇点为特征的物资集散地。

早在唐朝光化年间,皤滩渡口开始形成了不定期的集市,出现在早上和晚上,距今已经有1100多年的历史。其后,人们以皤滩水埠头的渡口为中心,东西沿岸建成了十几处埠头。北宋时期的989年,当时的永安县令来到皤滩,划定方圆十五丈的水埠头为官埠。北宋景德四年既公元1007年,永安县改名为仙居县时,皤滩集市正式定为农历三、六、九,与县城相同,由此可见皤滩当时地位的特殊性。

皤滩当时主要经营的是盐、布匹、山货、陶瓷等等,其中尤其以食盐交易最为活跃。有着一条以皤滩盐埠头为起点,经过横溪苍岭古道通向祖国内地的盐道,这就是中国历史上颇有名气的东西食盐之路。

活跃的盐商和盐埠的存在,不断吸引着全国各地的富商豪贾前来皤滩投资,有些人甚至举家搬来皤滩,落地生根。最早来皤滩经商的外地人是永康的萧东桓,南宋绍兴二十一年既公元1151年,他在皤滩对岸的小田头购买了田产,后来又用这田产换来下沈店码头,置房12间一个天井用作仓库,成立了永康埠。这也是皤滩最早出现的私人商贸码头,今天遗址还保存着。

从宋代到清代,外地富商来皤滩经营谋生取得了惊人的业绩,并对老街上的古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仅仅外地人的水埠头就有永康埠、金华埠、缙云埠、安徽埠、河南盐栈、龙泉埠、丽水埠、东阳埠等等,形成了八方商贾聚龙街的繁荣景象,这是整个皤滩老街的鼎盛时期。

在清朝中期,皤滩古镇颇具规模,龙形主街道长达2公里,街道繁华,店后沿溪排列着一长溜的船埠,据说最兴旺的时候每天停靠在埠头的船只多达四五百艘,场面十分壮观。

皤滩老街的建造表现着龙的形态,西为龙头,对着五溪汇合点;火墙脚是老街最宽的一段,历史上许多集会都在这里进行,它是老街的龙口舌;东为龙尾,绕过下街长生潭;中段弯曲成龙身,后路街和水埠头下是龙爪,惟妙惟肖。这一龙形老街的形成是沿永安溪的形态体位建造出来的。

到了民国时期,由于交通条件的变异和天灾人祸,特别是浙赣铁路的通车,是皤滩盐路失去了原有的功能,皤滩古街逐渐萧条,但是主体建筑和结构特点基本保存完好。纵观皤滩老街兴衰的历史,可以说萌芽于唐朝,发育于宋朝,成长于明朝,鼎盛于清朝,衰落与民国时期。

今天的皤滩老街已经风光不再,但凝固在古街街面的每一块鹅卵石上的历史,又是那样的清晰,每时每刻都在闪耀着光芒,仍然在期盼着透过千百年的浓浓历史,期盼着自己新的未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9-21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皤滩老街·2

龙形老街是仙居皤滩古镇留给后人的一笔丰厚遗产,它的特色和风格体现在古街形态、店铺、民居、祠堂庙宇、

走进皤滩古街,无论大街小巷,满眼都是鹅卵石镶嵌的龙鳞图案,色泽青灰,古朴凝重,成为皤滩古镇的一个标志。在静态的历史中,这路面与灰褐色的石板柜台交相辉映,十分和谐,古朴的店堂、老字号招牌高挂,每间店铺的招牌格式、字体、字义不同,显得丰富多彩。

龙形老街沿街建筑以明清时期的“四间封”特色见长,即每三间或四间店面为“一封”,两端各立一堵防火墙,店面的立面装饰没有一“封”是相同的,浙江、江西、安徽一带比较有特色的明清时期木结构立面在皤滩都能找到,至今还保存完好。

皤滩老街上的民居宅院也有其自己的特色,多数表现为四面合围,走廊迂回,四侧有厢,前后与外连接,飞檐,瓦当,斗拱等都有不同的雕饰,门堂天井成方形,而且地面都用鹅卵石镶嵌成各种图腾图案。这其中,尤以何氏里和贻德堂最为著名。

何氏里位于皤滩上街的清风楼后面,它是一个大天井套着若干个小天井,串厢连闺房、接后花园通船埠的典型江南民居,占地近十亩。南宋绍兴年间修建,明清时期曾经进行大规模的整修,但是格局基本没有变化。

在何氏里高轩的厅堂两侧木版上,密密地贴着中举的捷报,特别是高挂其中的“大学士”匾额,为清康熙帝所赐。大学士是清朝文臣最高的官位,1711年,何焯被赐翰林,成为皤滩老街上官位显赫的人物。

贻德堂位于皤滩老街火墙脚入口处右边,是两个天井连套的复式建筑,建筑呈现典型的明代风格,两侧厢房的雕梁画栋以及门架线条较为圆滑简洁,尤其让人惊叹的是这两厢的牛腿、梁柱、雀替等都采用了剔空的透雕工艺。

皤滩的古建筑还有许多,陈氏祠堂就是其中之一,它以五开间组成大殿,天井为长方形,两侧为厢,门厅左右为房,显得肃穆而庄严。大殿石柱上凿刻着十几副对联,讲述着陈氏家族的历史,寓意深刻。胡公殿与陈氏祠堂仅仅一墙之隔,它最早建于南宋,大殿对面的戏台石柱上圆下方,意思为天圆地方。胡公为北宋时期的一位清官,其夫人为皤滩陈氏之女,胡公曾三次老皤滩省亲。

俗话说:饱暖思淫欲,繁华的皤滩同样免不了这一陋习,明清时期,在仅仅4.5公里长的皤滩老街上,妓院、赌场就有七八处之多,色赛春花,胭脂楼,粉黛馆,迤财楼,骨牌楼等就是过去颇为有名的妓赌场。

色赛春花是一处开张与宋元时期的妓院,位于皤滩中街最繁华的地段,里面的雕塑有明显古代妓院的特色,特别是正堂檐下用鹅卵石镶嵌的图案,脚踩九连环而得女人芳心,因为九是古代是个大数、阳数,这寓意就是男人要花大钱才能得到女人的心。

迤财楼位于皤滩老街中段,内有店面放三间,三面厢房和二楼都是赌屋。有意思的是这里二楼的窗户装上木交条栅栏。据说明代时候有个温州商人携巨款来到皤滩赌博,输光钱财后,就从二楼的窗户跳下去自杀。赌场主人吃官司陪钱后,为防止类似的事情发生,就装上了这木交条栅栏。

今天的皤滩老街上,名声最为显赫的非针刺无骨花灯莫属,可以称得上是华夏一绝、中华第一灯,曾经获得国内金奖。皤滩花灯源于唐朝,工艺独特,古朴典雅,小巧玲珑,制作精美。全灯由十几片用绣花针刺成各种图案的纸片粘贴而成,没有骨架,体现着上千年来皤滩老街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劳动人民的智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天台领先的地方门户服务平台
  • 客服电话:13968580055
  • 客服QQ:808508
门户服务
    

浙公网安备 33102302000043号


浙ICP备11032801号-2
 
天台之窗订阅号
天台之窗服务号
Copyright  ©1998-2024  天台之窗  Powered by  Discuz! X3.5    ( 浙ICP备11032801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