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新闻
商业信息
旅游
网友爆料
畅所欲言
爱心
摄影
戏曲
体育
诗词文学
情感世界
二手房源
家在天台
美容健康
二手市场
网友相约
亲子
电脑
招聘求职
休闲灌水
投资理财
打工生活
户外运动
帮忙
站务
精彩图文

今年考国导的面试题之一

[复制链接]
查看: 2054|回复: 14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0-10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国 清 讲 寺 讲 解 词 导游内容:国清寺概况—— 隋塔——寒拾亭——五峰环抱、双涧回流——丰干桥、一行到此水西流——山门——山门殿——雨花殿——大雄宝殿——隋梅——碑亭——观音殿——中韩纪念堂——经幢——鱼乐园

讲解1:国清寺概况

国清讲寺位于浙江省天台山南麓,五峰环抱,双涧萦流,古木参天,伽蓝巍峨,是中国佛教天台宗的发祥地,日本和朝鲜半岛佛教天台宗的祖庭,与齐州的灵岩寺(山东长清),润州的栖霞寺(江苏南京),荆州的玉泉寺(湖北当阳)并称为“天下四绝”。

国清寺创建于隋开皇18年(公元598年)晋王扬广承天台宗实际创始人智者大师遗愿建立。历代经过多次整修,现存建筑系清代重修。一九七三年人民政府拨款又作了全面整修。有殿宇十四座,房屋六百多间。主要建筑多依清代宫式营造,分布在五条轴线上。占地面积三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二万多平方米。国清寺是全国重点开放寺院,2001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讲解2:隋塔 “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游天台山时留下的名句,集中表现了人们对佛国仙境天台山的向往。国清寺就是镶嵌在天台山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看到的是隋塔。隋塔,因建于隋朝而得名。隋塔又名报恩塔,这是因为晋王杨广(即后来的隋炀帝),为报答智者大师给他授菩萨戒的师恩而命名的纪念塔。 隋塔作为国清寺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始建于隋开皇年间,成于隋仁寿元年(公元601年)十月。唐武宗会昌法难时国清寺被毁,塔亦受损。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重修。原塔为楼阁式砖木结构塔形与杭州六和塔相似,可沿楼梯盘旋至塔顶。因年久失修外围木结构损失殆尽,现仅存砖砌塔身。 我们现在看到的赤者黄色砖砌塔身,六面九级,高59.4米,边长4.6米。底层朝东南方向开一门(现在为加固塔身而封堵),二层以上塔面外有壶门,内有佛龛,外壁塔砖上,雕有三尊18厘米高的精美佛像。佛像秀眉善目,宽衣紧带,造型生动,神态逼真。现有一块陈列在寺文物室。 1935年整修隋塔时,还发现第二层内壁嵌着12块法华经石刻碑和“导师、弥勒、药王、文殊、观世音、大势至”等七块线刻造像石碑,每块碑高124公分,宽42公分造像十分精美。 千年隋塔,既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建筑精品,又是珍贵的佛教艺术的宝库,现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讲解3:寒拾亭、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过街式的亭子叫寒拾亭。 是为了纪念唐代国清寺的寒山、拾得两位高僧而命名的,寒拾亭依山傍水,四面怀翠,上覆千年古樟,进寺大道穿亭而过。此亭古色古香,颇具佛国神韵。请大家抬头看寒拾亭的前后亭额上分别题写“五峰胜境”和“万松源处”点出了国清寺的景观特色。 享誉中外的苏州“寒山寺”原名“妙利普明塔院”就是因为传说寒山曾居此寺而更名的。至于寒山是否真的在“妙利普明塔院”居住过,史学界至今仍然没有定论。然而,寒山隐居天台寒石山70多年,却是不争的事实。他与国清寺的丰干,拾得相交甚厚。他们经常结伴嬉戏与山水林莽间,吟诗唱偈,留下300余诗篇。传说寒山游苏州妙利普明塔院时,拾得曾不远千里去看望他。拾得寻思自己身无分文,就在路边荷塘采了一朵荷花作于相见之礼。而寒山听说拾得远道而来,肯定腹饥难耐,就手捧点心盆迎上去。这“荷”的谐音为“和”,盒的谐音为“合”都是象征和谐好合的吉利之词,深受民众的欢迎。清雍正十一年(1733),正式赦封寒山,拾得为“和合二圣”。于是,民间逢年过节,喜庆婚礼,都要悬挂“和合二圣”的图象,以企求家庭和谐,合家欢乐。 寒山,拾得有一段耐人寻味的对话,细加体会,对我们日常处事不无裨益。寒山问道:“世间有人谤我、欺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置?”拾得答到:“只且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讲解4:五峰环抱、双涧回澜 各位游客,现在请大家抬头观看。国清寺四周围着五座山峰,它们分别是:寺前祥云峰 海拔301米,寺后八桂峰海拔344米,寺东灵禽峰 海拔318米,寺西灵芝峰海拔180米,寺西北映霞峰海拔462米。 宋人夏竦写诗赞道:“穿松渡双涧,宫殿五峰围。小院分寒水,虚落半落晖。”国清寺北倚八桂峰,东靠灵禽,祥云两峰,西依映霞,灵芝两缝,五峰环绕。只在南面有个豁口,为通向天台的通道,使古寺深藏幽谷之中,可见寺址的选择是很有一番深意的。 古人认为“山环水绕必有气”,懂气功的人交口称赞这里的“气场”好,练功容易得“气”。讲“风水”的人则夸国清寺风水好。是块难得的宝地。国清寺正符合“环若列屏”“林泉清碧”、“宅幽而势阻、地廓而形藏”的选址标准,完整地具备了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四灵兽”模式,形成了冬暖夏凉的小气候,是一处适合僧侣静修和生活的风水宝地。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看到的是被称为天台山八大景之一的“双涧回澜”。所谓双涧,是指发源于灵芝峰黄泥山岗的西涧。两支涧水汇合于寺前的丰干桥畔,向东流入溪。北涧自北山而下,曲折奔流几十里,到国清;而西涧从映霞峰上直湍而下,流程仅二,三公里。因此北涧之水常清澈,西涧之水常浑黄。特别是多雨季节,一清一黄,交相激荡,蔚为壮观。加上拱桥、古木、黄墙、青峦的衬托,就形成了“双涧回澜”一大景色。千百年来,中外游客多在盛夏的多雨季节,到国清寺能观赏到“双涧回澜”。 那么,涧水西流的奇观有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这里在夏雨季节,经常会出现一边下雨一边晴的情况,甚至这丘田下大雨,而相邻的那丘田却红日高照,故有“雨不过丘”之说。当一行禅师到国清寺求算法的时候,正值北山下暴雨,造成山洪暴发,滚滚山洪顺着东涧咆吼而下。由于前方河道狭窄,泄洪不及,而西涧方向无雨,水位甚低,于是东涧之水就漫向西涧,造成涧水西流的奇观。

讲解5 :丰干桥、一行到此水西流 各位游客,过寒拾亭不远,就是丰干桥,是为了纪念唐代高僧丰干和尚而命名的,这是一座石砌的拱桥,长14.4米,净跨10.7米,宽3.4米,始建于宋代,青乾隆乙西年(1765年)重修。桥面鹅卵石铺就,两侧石板护栏。桥头石狮守护,桥两侧苔葛从生。立桥心方石上踩脚。能感到桥身颤动。但此桥建造十分牢固,虽历几百年风暴洪水,至今仍完好无损。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一行到此水西流纪念。一行禅师姓张名遂,河北巨鹿人。 一行对我国天文学的贡献是非常突出的。开元十一年(723年),他和梁令瓒主持制造了黄道游仪,对日、月和五星的运行进行了观测,比较正确地掌握了太阳运动的规律,并且重新测定了恒星的位置(《新唐书.天文志》)。这比1718年英国科学家提出的恒星运动理论要早1000年。 开元十一年至十三年(723年-726年),一行与南宫说等人测量了南北13个地点的日影长短,打翻了“日影千里差一寸”的传统说法,得出地球子午线一度之长为166.14公里(现代实测为111.2公里)。这也是了不起的功绩。 开元十二年(724年),一行和梁令瓒主持制造了浑天铜仪。浑天铜仪用水力运转。通过复杂的齿轮系统,可以显示天系运行的情况,并可自动报时,这是他们对古代天文仪器研究的杰出成就。一行到天台山国清寺是元九年(721年)。当时通行的《麟德历》推测日蚀不准,玄宗就叫一行研究诸家历法短长,改编新历。一行根据《周易》,编写《大衍历》,费时7年,完成了这部52卷的巨著。一行在编写《大衍历》过程中,碰到一些计算难题,打听到国清寺的达真法师精通算法,于是不远千里,前来求师。我们现在看到的“一行到此水西流”的碑石上的题字,记述的就是这次访晤。 这一天,国清寺的达真和尚正在寺院中布筹运算,忽然对他的徒弟说:“今日有弟子自远方来求我算法,怎么到现在还没有人通报?”再算了一筹,又说:“门前涧水向西流,第子就到了。于是,达真和尚急忙起身相迎,一行当即跪拜认师。就在这时,只听得“哗啦啦”一声响,寺前本来往南流的涧水竟突然向西改流。达真和尚激动的对弟子们说:“一行千里求算,真诚感天动地,连涧水都为之西流,何愁新历不成。”从此,一行就在达真和尚的指导下,经过二年的刻苦钻研,终于编成了《大衍历》。“一行到此水西流”,成了虚心求教的千古佳话。唐代诗人写诗道:“一行寻师触处游,到天台后始应休。因知算法通天地,溪水寻常尽逆流。” 讲解6:国清寺照壁、山门 各位游客, 国清寺始建于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98年),是依据天台宗创始人智者亲手所画的样式所建的。首先看到的是教观总持和隋代古刹两大照壁,教观总持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意思。由于“国清”两字寓意“国家清明,天下太平”的意思,深受当政者和僧俗百姓的普遍欢迎,所以这个吉祥的“国清”寺名,就一直沿用至今。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国清寺的山门。 一般来说,寺院山门都是坐北朝南开的,为什么国清寺的山门要别具一格朝东开呢?这是因为:第一,从风水的角度讲,国清寺建在“八桂峰”南麓,此峰的风水龙脉刚好通过寺院的中轴线,寺院前方不开门而建照壁,就可锁住风水龙脉,保证国清寺长盛不衰。同时寺门东开也符合“紫气东来”的风水学说。大家可以看到前方的围墙上还专门开了个半圆缺口作为风水通道呢。第二,从功能上讲,当年智者大师修持和创建的十二道场,多数在东北方向的天台山中。寺门朝东开可以表示对智者大师的崇敬,又能方便国清寺与这些道场僧众的沟通联系。第三,从地形上来讲,国清寺面对高山临涧而建,前方开阔地甚少。寺门东开,不仅避开了寺前开阔地不足的缺陷,反而平添了几分“步至佛寺不见寺,停立门前门何处”的含蓄之美。 我们现在看到在山门的门楣上方悬挂寺额,上书“国清讲寺”四个金色大字。国清寺的寺名在这里加上一个“讲”字,就点出了这个寺院的特色。这个“讲”是讲经说法的“讲”,表示国清寺是以讲经说法,研究教理教义为特色的大寺。 讲解7:弥勒殿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看到的是进寺以后的第一座佛殿——弥勒殿,也是寺院的山门殿。 弥勒殿的门前,有一对威武的石狮分立两旁,镇守着这方佛门净土。我们可以看到它造型俊美、活泼可人,由整块汉白玉精雕而成,高2.28米,是清代的珍贵文物。1973年重修国清寺时,由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亲自从北京选送过来的。狮子的造像总是雌雄成对的,其特征是,雄狮戏彩球,雌狮逗幼仔。大家请看,正中供奉的是弥勒菩萨,他是未来佛。现在的造型是以契此和尚为蓝本的。您瞧!他袒胸露腹,满面笑容,使人们一进入山门,就感受到佛门广大,心生欢喜。有一幅对联写的好“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因为他肚皮极大,又整天乐呵呵的背着大布袋游街窜巷,乐善好施,总是“行也布袋,坐也布袋,放下布袋,多少自在”,人们都喜欢叫他布袋和尚。 在弥勒菩萨的两侧站着两位高大威武的金刚,金刚是金中最刚的意思,比喻牢固、锐利,无坚不摧。大家请看左边那位红脸叫威迹金刚,右边黑脸的叫密迹金刚。他们的样子与刚才笑脸相迎的弥勒菩萨形成强烈的对比,令人望而生畏。其实,弥勒“示欢喜相”是从正面劝善,引导人们去掉邪念,一心向善。金刚“示忿怒”,则是使人产生惶恐之意,不敢做坏事。两者相辅相成、异曲同工,劝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受《封神演义》的影响,人们通常称他们为哼哈二将。 在弥勒的背后,是韦驮菩萨。我们看到这尊造像,制作精致,威严传神,是明代青铜铸就外贴真金的国家级文物精品。 云游和尚到了寺院,对这位韦驮菩萨是非拜不可的,通过跪拜观察韦驮的姿势,这对云游和尚十分重要。如果韦驮的金刚杵柱地而立,表示本寺院可以接待云游僧人一宿二餐。而我们现在看到的韦驮像的金刚杵是横放在双臂之上的,表明本寺是十方丛林,各地云游僧人可如法依律挂单参礼。对我们这些游客来说也是表示极大的欢迎呢。 讲解8:雨花殿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看到的是雨花殿。据说,隋朝年间,天台山突然发瘟疫,天台宗五祖灌顶大师为了拯救黎民百姓,在这里设坛祈祷,连续七天(有的说四十九天)诵经不绝,其精诚所至,感动天庭,天上下起法雨天花,消除了瘟疫之灾,故得此名。 殿中供奉有“四大天王”神像。印度古神话传说中的“四天”指的是东、南、西、北四方,并说每一方都有一神管着,所以尊他们为“王”。“四大天王”亦称“四天神”或“四大金刚”所以一般寺庙中称此殿为“天王殿”。 民间传说“四大天王”象征“风调雨顺”,这是按照他们手里执持的不同武器和法宝的谐音而来的。守护南方的叫毗琉璃,号“增长天王”,增长的意思是能令众生增长善根,手执青锋宝剑,“锋”和“风”同音;守护东方的叫多罗吒,号“护国天王”,手弹琵琶,足踩乐器,表示音调的“调”字;守护北方的叫毗沙门,号“多闻天王”,一手托宝幢,一手擎雨伞,显示“雨”字;守护西方的叫毗留博叉,号“广目天王”,手捏一条“蜃”,“蜃”与“顺”又是谐音,以此象征“风调雨顺”。反应了广大人民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心愿。 讲解9:大雄宝殿 各位游客,在我们面前的这座雄伟建筑就是大雄宝殿。“大雄”的意思是一切无畏的大勇士,是古印度佛教徒对释迦牟尼的尊称。所以信徒们就把供奉佛祖像的大殿称为大雄宝殿。大雄宝殿采用重檐歇山顶式结构和闪闪发光的琉璃瓦屋顶,显示出它在寺院中的主体地位。大殿高22.65米、进深19.71米、宽30.67米。总建筑面积797平方米,现在请大家抬头看,大殿上下檐间高悬着赵朴初会长手书的“大雄宝殿”殿额。你是否留意到,通常寺院中殿额都是横写的,而国清寺的“大雄宝殿”却是竖写的,这有什么讲究呢?到过北京故宫的游客都知道,各代皇宫的殿额都是竖写的。所以,这块竖写的殿额,就表明了国清寺是皇家直接建造的,享受类似于皇宫待遇的高规格寺院。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0-10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天,看来要记的东西比想象中要多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0-10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时间考试啊?有什么要求啊?我可以参加不?楼主说说具体情况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0-11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明年四五月间报名,12月左右考

我知道的是这样

楼上也要考吗

那就有个伴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0-11 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去试试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0-11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一起努力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0-11 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先了解一下。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0-11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盏了解导游这行业吗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0-12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大唐老师!导游词我保存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0-13 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要把它背下来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2-10-16 11:29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5-10-20 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长哦 我也想去考。但是怕考不下来啊。。

    这么多资料 唉。。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0-22 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妖言明年考吗?一起去考好不好?
    匿名  发表于 2008-6-23 12:04

    我也想考耶,可是我上点信心都没有啊!咋办呢,我看只有凉办了,呵呵~~

    匿名  发表于 2007-10-15 11:44

    我想考可是怕失败

    匿名  发表于 2007-10-1 00:37

    我的小天。考导游可真不容易啊。/

    [em1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天台领先的地方门户服务平台
    • 客服电话:13968580055
    • 客服QQ:808508
    门户服务
        

    浙公网安备 33102302000043号


    浙ICP备11032801号-2
     
    天台之窗订阅号
    天台之窗服务号
    Copyright  ©1998-2024  天台之窗  Powered by  Discuz! X3.5    ( 浙ICP备11032801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