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马渡之行
2001/12/10
八点四十分,最后一位队友来到,中巴车发动。
在车上,农民念了一遍名单,他们是会计师、hoson、大侠、农民、花仙、音频、ciya、纷飞、reason及jone夫妇。大家有的是第一次见面。中巴由花仙联系的,老板开的全程价为二百伍拾元。
车从新天北公路上,一拐进山道就给拦住了。原来咱这车不是跑北线的,不让上。于是绕道天桐路。
车愈上愈高,天气阴湿,窗外山峦云里雾里。会计师健谈,花仙闭目养神,ciya开始为今晚不能按时回城上班发愁。大侠静静地观赏外景。音频和纷飞窃窃私语。
路逾来逾难走,有几个转弯角度达二百七十度。车子只能一点点挪过去。驾驶员是第一次上这条线,幸亏了沿途的指示牌,不然肯定会走许多冤枉路。
透过车窗,山峰游于浓雾之上,道旁是不见底的深壑,山徊路转,景色千变万化。偶而经过竹林掩映的村庄。却很少见到人影。连交汇的车子也没遇到一辆。
十点多,车子拐过一个弯,一座黄色的建筑群落展现在眼前。在这幽幽的群山深处,藏着这么大规模的建筑,真让人有点吃惊。这就是万年寺。
万年寺乃去年扩建,气度不凡。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寺前的两棵巨杉,可用“参天”两字形容。高大而不失秀气,袅袅娜娜,象两抹浓烟伸向天空。
十二(包括二名驾驶)人进了寺门。乱逛一通。寺内结构与国清寺颇似。农民想找一名法师做向导,不巧他身体不舒服,躺在床上休息。
打听好要经过一个叫唐罗店的村子,我们开始了步行。
在走过一个座落在高岗上的村子后,我们开始爬一个陡峭的山岭。对我来说,这是今天最难走的一段。虽然辅了石阶,但太高了,而且我太胖了,背上还背了二、三十斤重的背包。不一会就牛喘起来。有人要求休息一下,大家停下来,纷纷脱掉多余的毛衣。会计师竟然穿了两件毛衣,让人瞠目结舌!reason穿一黑色风衣,象座山雕,感觉好酷。
接下来每走一步都觉困难。大侠和hoson体重最轻,平时爬山也多,他俩很轻松得跑在前面。农民虽然排在第三位,但跟他们不可同日而语,他俩是轻轻松松,俺是拼了老命,气喘如牛,心跳达二百下每分,头昏脑涨、恶心呕吐、汗流成河,每抬一下腿都似拨千钧。这次要不是我农民组织的,我可能就回溜了。回头看看后面的大部队,看不见了,但能闻其声,竟然还能聊天!天!看来也还没到我这种地步。我开始为自己辩解:我重达一百六十多,包重三十斤,这就好象背了一小孩跟大侠比赛。我认为自己大部分吃亏在体重上。看来还是要减肥。
也不知过了多久,终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一个标着景阳岗的小房子矗立在山顶上。农民心里一阵欢欣鼓舞,冲后面大叫:到顶啦!后边也一阵欢笑。
挥汗如雨上了坡顶,把包放在路廊里,翻身农奴得解放了。后面的GGJJ们也一个个上来了。
接下来下坡,对于刚拼上岗的我们来说,下坡真是幸福的事。这时遇一农妇,只见她将柴担往路过一放,飞奔而下,也不知有啥急事。可见这下坡路好走了。
快到塘罗店的时候,遇一中年男人,他双手提着几只装满酒的塑料壶,我们请他做向导,带我们到万马渡。
在下一个村子,中年男人寄存了他的酒,一心给我们带路。可见他的家离这里也很远。
这一段风光极佳。一条溪与我们相伴,溪中巨石横卧。空气滑爽,时有草地竹林打身旁经过。也不觉得乏力了。
这一段走得也快,向导轻车熟路,我们忙得两眼盯紧路面,还几欲滑倒。
下石阶,过溪畔,走田埂,穿竹林,十二点多时,到一电站前,前面溪中出现成片的巨石,万马渡到了。
大家上了溪上的石桥。大侠,会计师爬到巨石上撒野去了。
最后大家在电站里吃自带的中饭。
这里有几样食品值得讲一下。
一是会计师带的牛肉干被reason斥为牛皮鞋垫。盖因其硬也。农民认为:刚才大家翻大山过草地,那现在啃啃牛皮鞋垫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二是农民带的“鸟蛋”颇受人们的亲睐。其实是鹌鹑蛋,商家换了个名,大家上当了。
饭毕,细心的JJ们还给抹桌扫地。
接下来是返程了。向电站工人问路,他们极力劝我们从横杜桥乘车回去。因为从山路走回去太累人了。
谢谢大伙坚定不移的信心。我们没给改变主意。其实这时只要一个人不想走,计划也就泡汤了。农民这时也有过一刻的犹豫。但没人提出要乘车。农民在这里向驴友们说:你们真是太伟大了。
沿着水管上山。
这里坡度稍逊来时的那个岭。几位JJ都是咬牙坚持上来了。
过一小水库,来到一分叉口前。这时会计师珍贵的大脑起了作用。他说:右边那条路那么好,那么新,一定是新修的到新昌的。
到了村庄(下岙?),向一中年男人问路。他给我们指点。结果,我们刚走出三里地,又遇到三叉口,一筹莫展。农民和会计师只好又折回去问路。浓浓大雾里传来村妇说话声,清晰如在眼前,我们循声追去,结果又走了三里地,回到刚才那村庄,恰好又碰到那男人。
这回,我们教他在地上画地图给我们。
回到大部队,他们等得好不耐烦。
前进。
到一较大的村庄。农民带领大伙往左边一小路走。
农民在这里将大伙引入歧途。
幸亏reason产生怀疑。他又找了人问。
证明走错了。
往右边走。经过一小学。继续找人问。
农民在这里表现了不老到,自信前边的路不大会错了,和会计师径直往前走。在村尾等reason等人问路。
村里传来闹翻天的暄哗声。村民们对我们的行动表示不解。他们的意思是:这大雾天的,我们不可能走出这片地;另外还好象为争向导费多寡。我对此内心表示了反感。
我甚至觉得这些村民太碍事了。
终于 reason他们出村了。一位妇女随他们一起出来。她还带了一把柴刀。她被争取来当向导。
事实证明当天下午没有向导的话,天黑我们也到不了水库。
三叉口很多。
而且路越来越难走。最后我们进入了一条长长的隧道。两边枝叶茂密,只容一人通过。这条弯弯曲曲高高低低的蛇道里,似乎走不到尽头。在这条道上,农民,hoson,花仙,都N次滑倒,Jone把臀部咯在一石头上。
向导告知前方无歧路了,她在中途退出。跟前位向导一样,我们付了她十元钱劳苦费。
来到一座石屋时,我们被屋主人-----看山老人告知离山脚近了。
在老人屋前休息。老人端出唯一的一条凳子招待。
在深山老林里,只有老人能呆下来。
消灭了包里剩下的食品,大家作最后的冲刺。过了这个坎,胜利就属于我们了。
这一段,林木苍翠,我们被包裹在树木的海洋里。浓雾已渐褪去,陡壁呈现于前方。
树木渐显疏朗,眼界豁然开旷,我们走出这深沉密林了。
一条大路横在前方,桐坑溪水库到了。可爱的中巴车将从这里带我们回家。
看看表,快四点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