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的每日心情|  | 高兴 2025-3-7 20:32
 | 
|---|
 签到天数: 4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 
 
| 越剧剧本《海丝魂之龙眼传说》原创作者:汤斌斌 
 
 
 
 
 
 序章·海丝梵音
 时间:南北朝时期
 场景:海上丝绸之路,浪涌云翻,商船如织。远处佛光隐现,梵唱随风而至。
 幕后合唱(越韵悠扬):
 "天竺佛光渡沧溟,
 达摩踏浪传法音。
 合浦灵寺藏妖孽,
 一笔青龙定乾坤。"
 
 
 
 
 
 
 第一场·古刹问妖
 时间:黄昏
 地点:合浦灵觉寺(今东山寺),古木参天,梵香缭绕。佛殿壁画斑驳,一盏青灯摇曳。
 人物:达摩(须生)、主持(老生)、众僧(群角)
 
 
 【达摩手持锡杖缓步入寺,袈裟染尽风尘,眉目如炬。】
 达摩(唱):
 "三载波涛磨袈裟,
 只为东土种莲花。
 忽闻妖风噬合浦,
 且借禅心问劫煞。"
 
 
 【主持率众僧迎上,神色悲戚。】
 主持(白):"祖师远来,贫僧有愧!寺中镇守不力,白虎精祸乱银滩,吞食百姓,竟敢夜夜来此听经示威!"
 达摩(闭目捻珠,忽睁眼):"妖非妖,魔非魔,一念嗔痴化修罗。"(转身挥袖)"取纸墨来!"
 
 
 【小僧奉上文房,达摩凝神提笔,口中诵《楞伽经》。】
 幕后合唱(急板):
 "朱砂未染墨先凝,
 一笔龙鳞云中生。
 只画青躯不点睛, > 留待乾坤破妖风!"
 
 
 【达摩取出一琉璃瓶,内盛乌墨如夜。】
 达摩(郑重交瓶):"此乃菩提树下百年烟墨,待虎精现形时点睛,青龙自破画!切记,法器若失,合浦危矣!"
 主持(颤抖接瓶):"画龙点睛……老衲定以性命相护!"
 
 
 
 
 
 
 第二场·潜伏
 时间:两年后秋日
 地点:灵觉寺后院,桂圆树果实累累,金珠压枝。
 人物:主持(老生)、白弟子(武丑)、白虎精(花脸)、青龙(武生)
 
 
 【主持坐于桂圆树下,提笔欲赋诗。】
 主持(唱):
 "古寺寂寂秋叶黄,
 忽闻桂圆压枝香。
 只道妖邪随风散,
 谁见暗影藏佛堂?"
 
 
 【白弟子低眉奉茶,眼神阴鸷。】
 主持(忽搁笔):"墨尽了,去取新砚。"
 白弟子(背身冷笑,低语):"两年素斋,终等到今日……"(疾步入内)
 
 
 【白弟子持琉璃瓶奔出,瓶身隐现虎纹。】
 主持(惊起):"错了!那是达摩祖师的……"
 白弟子(狂笑掷瓶):"秃驴!你看这是何物!"(瓶碎树根,墨汁渗入)
 
 
 【狂风骤起,白弟子撕破僧袍,化作吊睛白额巨虎!】
 白虎精(怒吼):
 "佛前听经八百夜,
 等的便是此刻劫!
 墨碎青龙成废纸,
 合浦血肉祭我牙!"
 
 
 【主持跌坐树下,白虎扑袭刹那——】
 
 
 
 
 
 
 第三场·龙眼开天
 时间:紧接前场
 场景:桂圆树骤然迸发墨绿光芒,果实如千眼睁开!
 
 
 【两颗最大桂圆飞入佛殿,击中画上龙目!】
 幕后合唱(炸板):
 "谁说草木不通灵?
 饮尽佛墨化龙睛!
 果作瞳仁光作魄,
 青龙啸破九重云!"
 
 
 【画中青龙破卷而出,爪携雷电!】
 青龙(腾空长吟):
 "沉眠三载待因果,
 点睛须用浩然墨!
 妖虎,可记得达摩西来意?——
 正法眼藏,涅槃妙心!"
 
 
 【龙虎相斗,电闪雷鸣。青龙一爪撕碎虎首,虎头坠入银滩,化作白石。】
 青龙(盘踞青山,唱):
 "从此镇守南海岸,
 白虎头滩证天理。
 若问龙眼何处寻?
 且看枝头光明子!"
 
 
 【桂圆树果实尽化龙眼,晶莹如珠。百姓涌上青山岭跪拜。】
 
 
 
 
 
 
 尾声·丝路长明
 时间:现代重阳节
 场景:东山寺香火鼎盛,达摩像前供满龙眼。远处银滩如雪,青山叠翠。
 老翁(携孙儿献果,念白):"乖孙儿,吃了龙眼要记得——"
 孩童(脆声接):"知道!正义像龙眼,剥开黑暗壳,里头是光明!"
 
 
 幕后合唱(悠远):
 "海丝千年浪未平,
 龙眼犹刻降魔经。
 莫道画纸终泛黄,
 人心点睛即丹青!"
 
 
 【幕落·佛钟长鸣】
 
 
 
 
 
 
 注:
 1. 海丝元素:以海上佛光、商船、合浦古港暗线勾连,突显"法器随佛法东传"之寓意。
 2. 龙眼意象:桂圆受佛墨点化,象征"百姓心中有正法,草木亦可成青龙",深化"光明在人心"主题。
 3. 戏曲特色:白虎精用"花脸变脸",青龙采用"武生长绸"代龙身,斗法场次融入南派武功。
 4. 佛理内核:达摩留画不点睛,暗合禅宗"不立文字,教外别传",而最终由桂圆点睛,则隐喻"众生皆可顿悟"。
 声明:未经许可不能转载改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