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萨特说:人类一直是一个说故事者,他总是活在他自身与他人的故事中。他也总是透过这些故事来看一切的事物,并且好像在不断地重复述说这些故事的方式生活下去。 可以说故事创造一种世界观,一种人生观。 今天,我们的主题是叙事护理,它不是单纯让护士倾听患者的故事,是让护理人员通过叙事的过程主动进入患者的世界,关注患者故事背后的正向功能,引导患者树立正确积极的疾病观、生活观,同时给予正向回馈。
8月12日下午,天台县人民医院护理部于第三会议室举办了“用心护理 共情八月”叙事护理演讲比赛,分享成功案例,讲述我们自己的故事。 叙事护理来源于叙事治疗的理念、精神、技术,是叙事治疗与临床护理的融合,让护士有能力护理患者躯体疾病的同时,抚慰患者心灵之痛,传递温暖传递爱。
比赛开始前,陈莉主任发表讲话,她指出临床的护理工作上除身体的护理外,心理护理也是提升满意度的重要措施;叙事护理的核心是共情和倾听;此次比赛的目的一是发现 人才,二也是以此为契机,来讲述天医护理人自己的故事。同时她还提出叙事护理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大家要努力发挥叙事护理在临床工作中的促进作用。 此次活动共有27位临床护士带着他们的故事来到比赛现场。
余琼阳 第一位出场的是血液透析中心护士长余琼阳。 她和大家分享护理通路团队维护血透患者生命线的故事,一位患者急性动静脉內瘘血栓,通过溶栓和按摩,血管通路再通了。 她也分享了血液透析患者的坚持和不易,相互鼓励,携手前行的故事。他们有一个病友微信群,叫“天医圣斗士”。一位高位截瘫10年的患者,他永远是群里最有活力的一员,鼓励着每一位思想消极的肾友,可谁也不知道他经历着压疮反复不愈,导管反复感染……有一次,高热近40°C的时候,他给大家发微信告别,医护人员和群里的肾友一起给他加油打气,终于,感染控制了,他顺利回归大部队。 她还分享了透析患者和医护人员从医患到朋友再到家人般感情的心路历程。当护士长把透析18年的秀姨参加活动的照片洗出来交给她女儿,她女儿说从来没看她妈妈笑得那么开心过;还有透析3年的癌症患者,由于血压低做不了透析了,躺在推车上拉着他们的手一一道别,感谢医护人员延续了他的生命,他的从容和体面让大家热泪盈眶…… 最后,余琼阳说:“崎岖透析路,我们愿做护航人。”
张纯 来自ICU的护士张纯, 她的分享让我们更加理解医护的职责不仅仅是治疗,更多的是帮助和安慰。 一位脑出血肢体偏瘫的阿公,气管切开,带着呼吸机,在护士们的鼓励下终于愿意下床在指导下进行活动了,只有帮助阿公动起来才能更好地建立他内心与疾病斗争的信心。 骨折术后的阿婆,终于告别乱糟糟的头发了。瞧,我们护士姐妹为阿婆扎的辫子多美啊!头发整齐了,精神也舒爽了。 每天为昏迷的27床阿姨播放家人的录音,那一天,阿姨醒了,真是一件欣慰又欣喜的事情!
应佩佩 听说过手术室里玩“萝卜蹲”没被批评还上热搜的事吗?一起倾听应佩佩为我们讲述萝卜蹲的故事吧。 5月14日上午,有个1周岁的小女孩进行“腹腔镜下疝气修补术”,因为是低体重儿,术后需要在复苏室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观察,待病情稳定了才可以回病房。 随着麻醉药力的消退,小女孩开始变得“不乖”了,于是,手术室里这群萝卜蹲、哼儿歌全都会的“超级护士妈妈们”轮流抱着小女孩哼着儿歌开始了萝卜蹲……小女孩在妈妈式的怀抱里终于安静下来,不哭了。
蔡双霞 在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期间,我们又多了一个新的称呼:“最美逆行者”。感染科蔡双霞就是其中一员。 当时在隔离病房有一位确诊的阿姨十分焦虑,蔡双霞和同事们便时常与其拉拉家常,谈谈心,分散其注意力。她想喝鸡汤,护士们还联系膳食科特意为她熬了鸡汤。 还有一位18岁的小姑娘,病情较重,但家属又不能陪护,出现高热后,蔡双霞便穿着防护服陪在她身边,为她擦身、换衣、喂水、扶她上厕所,鼓励她、安慰她。蔡双霞说,每次听到她甜甜地说:“姐姐,谢谢你!”她就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了。
曹宁宁 在西11病区(心血管内科)护士曹宁宁眼中,每一位患者都需要呵护,每一次的问候、每一次的查体、每一次的宣教,都应温柔有加。 “奶奶,我们看一下您的皮肤”“奶奶,您好好休息,有什么不舒服马上跟我们说”“奶奶,别着急,慢慢吃,可以每次少吃一点,但是次数多一点哦,这样容易消化,肚子就不会胀了”…… 出院前,奶奶的家属给医护人员送来了感谢信,整整4页。信里说道:我内心无比激动,我发自肺腑地要感谢心血管内科的全体医务人员对我婆婆及其他病友们的及时救治,以及耐心细致的引导、鼓励和照护。感谢医院有你们!感恩贵院给了我婆婆重生的机会。你们的工作很伟大!你们的职业很了不起!百姓有你们真好! 27位选手的故事无不满怀真情,令在场的每位评委与观众都为之动容。
特邀嘉宾陈平主任对各位选手的精彩展示给予了点评,肯定了护士姐妹们在此次比赛中的风采,同时他也提出,叙事护理的关键词之一是“叙事”,脱离了它,则很难让听众真正地沉浸在演讲者的讲述中,从而为之热泪盈眶。
特邀嘉宾陈潇怡则从如何选好主题、收集要素、动笔写作等角度作了分享。她觉得叙事护理是一件很有魅力的事情,希望大家继续努力,成为会发现、善沟通、会记录、有温度的优秀护士。
范火芹副院长对本次比赛进行了总结。借由一个痴呆阿公的儿子为其细心护理的故事,范院长指出:“用心护理才能收获温暖和感动,我们护理工作的付出应是真心实意,且令自己感到愉悦的,只有这样,所讲述的故事才能给听众带来共情,才能感动听众。用心和共情,更多表达的是人生态度。” 她也希望继续保持叙事护理的项目,在今后将它做得更好,传递护理的温暖。最后,她引用冰心的话: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疼痛,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她说,这才是护理最本质的内容。
比赛结果: 一等奖: (手术室)应佩佩、陈玺———“萝卜蹲”的故事 二等奖: (感染科)蔡双霞———与爱同行 (急诊)於芳杰、夏晓燕、梅晨露、郭晓晓———“二进宫”老太要回家 三等奖: (西10)金晓莹———遇见更好的自己
(血透中心)余琼阳———护理的温度,做透析患者风雨护航人 (ICU)张纯———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优胜奖: (东7)张淑娴———无声的交流 (EICU)王心怡——— 倾听“你”的声音 (东10)陈亚文———生命的理解 (东11)何瑛———医乳有我,一路有你 (东8)胡婷婷———用真诚打动患者 (西13)奚露怡———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叙事是护患联系的纽带。叙事护理是“医者仁心”情怀的一份产物,更是护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不断发展丰富内涵的必然。 此次叙事护理演讲比赛,让天医护理人对叙事护理的内涵有了深刻理解:“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在护理工作中,我们应用心、尽力帮助患者得到的,不仅是身体的康复,还有心理的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