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7-12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谢谢各位的关注和支持!
这是一封恋人之间家书,一段现代人的短信。选用“篱落疏疏一径深”作为标题是出于想营造一个较浓的文学气息来考虑,希望题记的文字比较优美,又不宜很长,富有哲理。
或许,这篇短文要表达的东西很多,但写得比较委婉,委婉到只有另一半才能读懂。既然谈不上优美,那么就请大家当作一段个人抒发情感的文字来读。
关于引用的问题,我是按照一般约定的习俗处理,用冒号直接引用。我想这并不违反有关规矩。
我知道天台文化底蕴深厚,人才济济。我想,在网络论坛上随便聊聊心,应该还是相对随性一些吧。
既然有网友提出引用的问题,为了方便大家进一步了解文中引用诗句的出处,匆匆查了一些资料,错误难免,现综合抄录如下: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出自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作者为南宋诗人,诗歌虽无深意,展现了一幅乡村的美好画面,写出了童真童趣,抒发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夜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出自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约647年— 约730年,初唐诗人。这两句大意是:此时共望明月而音讯不通,我愿意追随着月光,流泻到你的身边。抒写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人隔千里,明月共照,两地虽能同望月色却不能相闻心声。于是忽发奇思:精妙的构思与新颖的表情方法,对后来作者很有影响,如“天涯共此时”、“我寄愁心与明月”、“千里共婵娟”等都是用这种手法托月寄情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出自唐代杨巨源的《城东早春》(杨巨源,唐代诗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济。约生于公元755年,卒年不详。
“细雨清风笼翠微,白云深处梦依依。台山一住无归意,化作云霞彩蝶飞”。出自坛内杨慧芳的《赏华顶云锦杜鹃》。
谢谢大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