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新闻
商业信息
旅游
网友爆料
畅所欲言
爱心
摄影
戏曲
体育
诗词文学
情感世界
二手房源
家在天台
美容健康
二手市场
网友相约
亲子
电脑
招聘求职
休闲灌水
投资理财
打工生活
户外运动
帮忙
站务
精彩图文

户外活动知识专题

  [复制链接]
查看: 300255|回复: 93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5-12 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俱乐部从3月的浙东大峡谷开始,到现在已经成功举行了好几次户外活动,不但正式会员不断增加,新驴友队伍也不断壮大,同时在台州各俱乐部中的影响力也不断加大。
    为了使参加活动的朋友对户外活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也为了使会员更具有专业的户外知识,提高俱乐部会的整体素质;使每一次的活动更加的顺利成功,使我们在行程中更好的领略大自然的美丽,享受到更多的乐趣,俱乐部将在此帖中陆续添加户外活动知识,包括各类装备的选购、正确使用及保养,野营生活技巧,及各类注意事项等。
    望各位驴友不要灌水,共同进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5-12 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装备类: 登山包 一、选择 登山、野营、出外郊游 ,最不能缺少的东西就是背包。好的背包除了让人精神焕发、神采奕奕外,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携带很多东西、解放双手、保持身体平衡,使得行程更加安全舒适。然而如何在大大小小、形色各异的背包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在头脑中建立一些关于背包的概念,能让你安全舒适地走上旅程。 一、背包面料--不只是"面子"
目前背包常用的质料为"尼龙"及"Cordura"两种。帆布虽然较耐磨,但因容易受潮、湿了不易干燥且质量较重,所以已经很少使用。尼龙布质量较轻,不会吸湿、发霉,干燥快,强度也不错;缺点是不耐磨且怕火。Cordura布也是一种合成尼龙布,但它在耐磨及强度上的表现比尼龙更好,同样也不会吸湿、发霉及沾黏雪花而且快干,但比尼龙稍重。 二、容量--不只是能带多少东西
容量是选购背包的重要因素:容量大小不够用,把物品挂在外面既累赘又容易丢失;而容量太大则打包时背包不易扎实,行动时包内装备会因移动而影响平衡。所以,选择背包容量首先要建立个人的装备列表。
在登山过程中的某些装备如雨衣、保暖衣物及睡袋等是不随时间消减的物品,其大小重量都比较稳定。然而粮食与燃料则属于消耗品,随活动时间的增加而减少,这种物品的数量对背包容量的影响非常大。现在有些背包采用"弹性容量"设计,即使在活动数天之后背包依然能打得结结实实,也使得这种背包可以适用于不同的活动领域。一般而言,中小型背包并不需要此项设计,而且也没有人这样设计,如果要改变其容量大小可以由加装侧袋或调整压缩侧带来调整。 三、背负系统--背包的骨骼
背包背负系统并不能完全解决背包的重量问题,它的主要功能是将重量合理分配到身体的各个部位,避免重量集中在肩部。另外它还提供背负重心调整,以增加行动时的平衡和安全。中、大型背包通常以背架为中心构成背负系统,背架又可分为外架式和内架式两种。
外架式背包
外架式背包是将背袋固定在一个坚硬的框架(铝合金最常见)上,有拉紧的尼龙肩背带及臀部固定带。这种背包重心偏高,约在肩部或肩部以上。高重心设计虽然对于需要高度平衡的场合不适合,但在平坦的路上背负感觉会比较舒服一些。这种背包还易于物品的装填取用,且能够使重量由肩部及臀部共同承担。由于外架式背包是用架子背负,所以背部通风性良好。
框架在某些情况下会变得很不方便:例如钻行于密林、竹丛时,背包容易被勾住卡住;在攀登或滑雪时易突然重心移位失去平衡。总之,外架式背包比较适于长途走平坦路途的时候。
内架式背包
内架式背包重心稍低,大约可以调整在肩部和臀部之间。适用于需要保持平衡的攀登场合,可防止背包在肩膀高度晃动。 四、背包选购--因人而异、因地制宜
肩背带的调整范围必须和背部的长度相符合,才能使重心落在理想的位置;臀带必须能扎在胯骨上。背起背包时还应能从后面看到臀部及双腿,身材较娇小的女性要特别注意这一点,不要背起背包时从后只能看到背包及小腿,这是非常错误而且危险的。
购买背包之前,应先将所有调整带松开再加上重量,因为若无重量就无法知道背包背起来的感觉、背负调整范围是否合适,背上背包后应检查内藏铝条弧度和背部曲线是否吻合,如果不合则检查铝条是否可弯曲;若可弯曲则使用一段时间后铝条自然会弯成与背部相合的曲线。肩背带和背包连接处须低于肩膀5-8公分,而且肩背带和背包间的空隙要小。胸带则可调整肩背带在胸前开合的宽度,并使肩背带能在肩膀上较舒服的位置,且能防止背包晃动。善于运用这些调整带和装填技巧,可以把重量调整到肩部和臀部之间,使不同的肌肉部位都能分担重量。
当把背包调整到最合适的位置后,应检查头部的视线如何?是否能抬头望而不会碰到背包顶部?戴上头盔时是否仍可仰望到天空?背包和背部接触部分是否舒适透气?还应该特别注意肩背带、臀带的垫子宽度和品质。
另外,还有一些细节需要注意:
是否有双层底布之设计,此一特点可以大大延长背包之寿命。
是否有拖吊环,挂冰斧环。多日的长途跋涉及行走时,背包是否有弹性容量之设计。 是否有压缩侧带之设计,当装备减少时它可束紧背包减少背包容量,以防止行动时背包内装备移位晃动影响行进平衡。
是否有方便携带冰爪、雪橇、雪鞋、登山杖的设计。
是否有可拆装侧袋,此特点可使背包容量弹性加大。
背包是否有胸带设计,在困难及恶劣地形它可以防止背包移动。
如果背包是用于攀登或密林中,则应选择外形平滑的背包,以免被树枝或岩石缠绊。 背包布料材质应坚固、耐磨,比较能符合野外活动的需求。
背包的拉链是否会直接受力?如会直接受力那它的受力限制如何?如果拉链出现故障背包是否还能用。 总得来讲,登山包应具备下列特点: 1、背包使用的材料经过防水处理,而且十分耐磨。
2、背包的背带宽而厚,并且有分担背包重量的腰带。
3、大的背包都有支撑包体的内铝架或外铝架,小的背包背部都有支撑包体的硬海绵或塑料板。
4、背包在标牌上往往写明用途,如"MADE FOR ADVENTURE"(为冒险而设计)、"OUTDOOR -PRODUCTS"(户外专用产品)等。
登山包的大小:一类是体积在50--80升之间的大背包;另一类是体积在20--35升之间的小背包,也称"突击包"。大登山包主要用于登山中运输登山物资,小登山包一般用于高海拔攀登或突击顶峰。登山专用背包是为应付极端环境的,制作考究而独特,一般包体瘦长,包的背部按人体自然曲线而设计,使包体紧贴人的背,以减轻背带对双肩的压力。这类包都经过防水处理, 即使在大雨中也不会漏水。此外,登山包除用于登山,在其它探险运动(如漂流、穿越沙漠等) 和长途旅行是也被广泛使用。
另有其他几种包,在各类运动中也常会用到: 1、旅行包。大旅行包与登山包相似但包体形状不同,旅行包的正面可以通过拉链全部打开,非常利于取放东西,不象登山包通常是从包顶的顶盖将物品放入包内的。小旅行包种类繁多,一定要选择背着舒适的,而不要只注意外观。
2、自行车专用包。分为挂包式和背包式两类。挂包式既可背着,也可将包挂在自行车前把或后货架上。背包式主要用于需要高速度骑行的自行车旅行。自行车包上都带有可反射灯光的反光条,以保证夜间骑行时的安全。
3、背架包。 这类包由包体和外置的铝合金架子组成。用来背负体积较大,不易装入背包的物品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5-12 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face=宋体 size=4>相关知识:</FONT>
<FONT face=宋体><FONT color=#ee1169>背包的材料</FONT>
背包的主包面料和背带都是以 “XXX”D 来表示的,“XXX”是指面料的尼龙线的密度,
做背包当然是密度大好,一般主包都是在 400 D--1000 D(主要是做包底)。
但是,还有一种杜邦公司的防撕裂的材料:Cordula ,
这种面料表面是网格状分布的,可以有效防止面料被划开后的创口进一步拉大
目前,BIG BACK , VAUDE ,OZRKA 等背包都采用了这种面料,在包身上都特别挂有标志“Cordula”
如果包身使用了Corula,那么对“XXX”D 的要求就可以低一点。400D--700D就足够了。
背包一般是不用洗的,这一点杜邦公司在开发背包材料时就考虑到了
如果脏了,用湿布来擦或是用洗尘器就可以了……
防水性能:
虽然一般的包都以“1000”mm 的防水度自夸,但那是静态的理想数字,
实际情况中,水是慢慢渗入背包的,所以一定要准备一个防雨罩……
防雨罩要买比背包大一点的,因为大多数情况下还有外挂的帐篷或防潮垫……
外出时防雨罩最好一直套在背包上,不一定要等到下雨,也可以避免背包挂伤或是弄脏……
其实,空调罩也可以代替防水罩,而且要便宜得多
另外,现在销售的背包,事实上都自带有防雨罩,自不过商家将其分离出来多卖钱而已……
背负系统:
这是选包的关键,也是各大厂商的竞争武器,
比如 BIG PACK 的 TCS 背负系统,CR系统,
VAUDE 和 SEA TO SUMMIT 的X背负系统等……
就个人使用而言,TCS背负系统最牢靠,结实,不会左右摇晃,而且也可以让包的重量均匀传递到腰部下方
X背负系统是最舒服的,比较适合亚洲人体形,可以根据个人需要调节肩宽……
CR系统在小容量包中表现不错……
有很多人盲目推崇 TCS 系统,其实如果不是背负重物走很远的路,TCS系统就完全是大材小用……
背负系统的正确调节也是一个问题,因为现在的背包几乎没有介绍调节系统的说明书……
如果买了个好包,却没有调节好背负系统,那就完全是个摆设了……
所以在购买背包时,最好向商家问讯清楚背包的调节方法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5-12 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face=黑体 size=4>背包上肩、下肩</FONT>


<BR>  背包上肩与下肩是使用大背包的基本动作。较常用的上肩方式有:双脚站弓箭步,双手提住肩背带将背包提到前脚的大腿上,一支手先穿入肩背带上肩以单肩撑住背包,随后另一支手亦快速穿入另一边的肩带完成背包上肩的动作。<BR>  另一种常用的上肩方式为:将背包拖到较高的地方,人只要稍为蹲下便可将双手同时穿入肩背带,站起后即完成上肩动作。完成上肩动作后不要着急前进,应对背包的各种调整带作适度调整,以最舒适的背负状况前进。背包下肩则属反向动作,放下背包时应轻轻放下,重摔很客易损坏背包。<BR>  第二种上肩方式不但省力,而且可以作为不放下背包的短时休息,我们在半路休息时常会将大背包靠在路边较高的地方。以方便上下背包或不放下。<BR>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5-12 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face=黑体 size=4>背包的调试</FONT>


                                                         首先大体感觉一下,将背负调到差不多的长度,将肩带调松,装包(尽量按照全副武装的标准打包),然后上包,哈着腰将卡住腰卡,并在不影响呼吸的前提下尽量收紧,之后将包向上抖一抖,双手同时向斜后方收肩带,但不要太紧,最后直起腰。<BR>                                                         调整好的包应是包底在平时腰带的下沿位置,盖住小半个屁股,感觉是包是座在你腰胯上,而肩带主要是起稳定作用的,而不是主要受力点。上下跳一跳,重心是否晃动(多半是包装的不好,或包侧带、顶带没收紧),重心是否后移,如后拽感明显,除打包原因,肩带上部与包背之间的调节带可能过松,收紧,一般成45-60度角。<BR>                                                         如此反复调节到达到要求为止,再背着包30分钟左右,后背不难受,总体还是很舒服,OK,你的宝宝很配你。<BR>                                                         如果反复调节总是不舒服,只能说是此款包不适合你,和老板商量换吧(没试好就下单买包,很冒险,看看网上转让的贴子就知道了),该你倒霉就是不给换,那宁可卖血再买个合适的也不能凑合。<BR>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5-12 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face=黑体 size=4>背包的维护</FONT>



                                        平时行走期间,最好把防水罩罩上,还可以防磨损防撕裂。宿营期间,背包要关紧避免如黄鼠狼、老鼠等小型动物盗粮,入夜须使用背包套覆盖背包,即使晴朗的天气,露水依然会沾湿背包,雪期,可用背包作为雪洞的门,若钻行或爬行於树林、灌木林,装填背包调低重心较适合,宿营可将空背包置於脚下套於睡袋外,绝缘於寒冷的地表改进睡觉的温度。回来必须将背包清理乾净。


                                                 若太脏可用中性的清洁剂清洗背包再置於阴凉处风乾,但避免曝晒太久,因为紫外线会伤害尼龙布健行过程依 然要注意基本的保养,背包被划破就 要即时缝补要选用较粗的针线是专门缝补椅垫的针具须缝牢,尼龙线可用火烤断。


  收藏背包须是阴凉、乾燥的环境,避免发霉损害背包布外层的防水镀膜,平日检查主要支撑点,如腰带、肩带,背负系统的稳定性,避免垫片恶化或硬化而不知,拉链该换就要换,不要等到东西溜出背包才补救。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5-20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装包的艺术 -------转帖</P><> </P><>我在刚开始接触登山时喜欢称量每一种装备的重量,并根据它们的体积来安排装包的位置,渐渐的培养出一种感觉。我个人认为,装包的关键在于对装备的了解(体积、形状、重量),合理的布局以及最小的个体体积。实现最小的个体体积可以在购买装备时有所选择,也可以在收叠装备时加以控制。比如说我的个人炊具外观只是一个12厘米直径,高13厘米的圆柱体,但它里面却装下了一个气罐和一个炉头还有百洁布和打火机。这都是在购买装备有所考虑才实现的。另外如果你 看到我叠的VE-25你一定不会相信它会是如此之小。下面我们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具体谈一谈如何装包。   

1.帐篷的装法:

  我们把帐篷分为帐面(内外帐的总称)、帐杆、地钉三个部分。在购买帐篷时,这三部分是卷在一起出售的,但装包时就不能原样装进去了,因为长条型的帐篷使得包内的剩余空间变得很窄,不容易填装其它物品,并且不容易分配重量。

  我们建议的方式是将帐面象叠被子一样叠成长方体,其长宽与背包相同或稍大一点,并用一根扁绳收紧,地钉也夹在帐面中(因为地钉带防护套,所以不会扎坏帐面)。叠好的帐面建议放在背包的最上层,也就是说一打开背包,第一个就是帐篷。这样做的比较符合露营的顺序,我们在营地经常是先搭帐篷再做其它事情,而撤营时也是先收拾好帐篷里面的东西再叠帐篷。我经常见到(包括过去我自己)把东西撒的满地都是再搭(收)帐篷的人,不仅使人感觉凌乱,在下雨下雪的时候也会淋湿很多物资。你也许会问:帐篷放在最上面会不会影响取拿其他物品呢?多少会有所防碍,但因为帐面被收成一个整体,取拿时并不费力,熟练以后就会习惯。

  帐杆沿着背包侧面靠近背部的位置放置(这时背包的隔层要放松,以使帐杆能插到背包底部)。帐杆也可以外挂在背包两侧,但在走丛林时最好还是收在背包里面,这主要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帐杆。

2.零散物品的装法:

  零散的物品体积不均,重量质地各不相同,因而装填的方法也各不相同。对于软质地的物品(如帽子、手套等)我们建议用来填充大、硬、有形物品(如套锅、水瓶等)的间隙,对于硬质地,外形又不规则的小物品(如头灯、炉头等),我们建议将其装在套锅、饭盒等容器里,方便装填,又可以有效的保护这些小物品,当然,你的头灯能否装进饭盒,炉头能否装进套锅全在你购买时有所选择。随时取拿的小物品应放在第二层--也就是帐篷的下面,往往和食品在同一个层面上。

3.水和食品的装法:

  食品的装法与零散物品很象,位置也在同一层面上,这里就不在多说。至于水,它往往是所有物品中比重较大的一个,它的放置直接关系到背包的重心,进而影响到整个旅程。但每个人的负重能力不同,舒适感也不同,就象有的民族将重物顶在头顶、有的却用一根布条勒在脑门上...但就我们的喜好,愿意将水(一般是三升)放在背包中部,也就是第三层,这使得整个背包的重心在中部偏上,这样会有最佳的舒适性(个人体会)。对于装水的容器,我们建议使用截面是方形的,这样可以减少容器所占的体积,也会减少间隙。

4.衣物和睡袋的放置:

  衣物尤其是冬天出行的衣物几乎与睡袋占有同样的体积,象抓毛绒、羽绒服等都具有很好的压缩性,但我们不建议使用压缩袋,这样会给取拿单件衣物造成很大的困难。我们提倡的方式是将衣物放在背包下层,睡袋的上边(第四层)。这样既可以用一、二、三层物品的重量尽量压缩衣物所占空间,又可以在需要时方便的从底仓取拿。睡袋就是第五层,建议使用压缩袋,这样不但可以减少体积,方便取拿,甚至可以将换洗的衣物一同压缩进去。

  以上就是装包的方式和方法,仅仅是个人的感受,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相信朋友们通过实践,会有更多更好的体会。有一点希望大家能明白,登山和户外运动是很个性化的运动,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天空,在这个领域只有经验,没有定式!“崇尚个性的体现”是凯图一直提倡和坚持的。
</P>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5-20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携带帐篷
在我们出门需要携带的家伙中,帐篷可能是最大最重的一个。如何把它安置好绝对重要。

每个帐篷出售时都会有一包装袋,很多人都习惯于把帐篷收在其中。尚不说把它规规矩矩的叠好收进去很麻烦,收好的帐篷往往我们所有装备中最大的一件,而背包的空间有限,除了它还要装下睡袋、防潮垫两个大块头。而且更麻烦的是很多帐篷的包装袋都是一个长筒状,如果你用的是稍小一点背包很有可能放不进去。把帐篷外挂在背包外?看来是个节省空间的好办法,其实不然。这个家伙在外面很容易给你添麻烦,

    帐篷很沉,竖着外挂在背包外不容易捆结实,除非象包棕子一样;横过来,如果路线上需要钻树林的话它很容易被树枝挂住,如果不小心再被树枝刮破了那你就惨了。那怎么办?最好的办法就是放弃厂商设计带给你的束缚——把帐篷的外袋丢掉不用,改用一个大的睡袋套。收的时候也不用很麻烦的去叠它了,直接象收睡袋似的把它塞到睡袋套里,如果还要节省体积的话在外面加上一个睡袋压缩带把体积压到更小。(看起来很野蛮啊?!)这样一来,收好的睡袋由原来的长筒变成一个球,放进背包内也好安排位置了。

     这样做的另一个好处是,而胡乱的塞起来每次折叠的位置是随机,而如果单纯的为了美观只有把它叠的很规矩才能收到原配的帐篷袋中,那么每次折叠的位置是固定的,时间长了这部分很容易首先老化。帐篷解决后,剩下的帐篷杆就好说多了,把它竖直的收在背包中,或是外挂在背包外面都很容易。

    比较粗糙的帐篷底在往里塞时会划伤手~~不如把内帐折几折平垫垫在背包里睡袋上,也不大;帐篷杆往包里靠背负系统这面一放,不易折损;外帐轻放在背包内的物品面上,可防水,下雨时可以快速抽出来当雨披,如果是225还可以把帐杆抽出来一装当雨棚或煮饭的厅堂;帐篷袋可以拿来当防潮垫套,把防潮垫与铝薄垫卷一起往里面一塞再往背包外一挂,放心多了还省点点钱。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5-22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杖"量天下--登山杖选购使用全攻略 (转)<> </P><>  
              
手腕带:最好是软的,还有一些弹性。可以简单地调整到需要的牢固程度,不容易脱落。
手柄:尺寸和形状要吻合你的手,无论是戴手套还是不戴手套。
手柄材料:手柄的材料要让你容易掌握。采用软木和泡沫塑料手柄的登山杖,通常是手心容易出汗或经常在雨天中徒步人士的首选,因为,这些材料即便是湿了,也有比较好的摩擦力。
采用橡胶材料的手柄,使得时候会比较滑,但是它的手感很好。
采用塑料和木头制成的手柄通常会比较滑,手感也不是特别好,但耐用、强度好。
长度:你的登山杖可以调节的越多,给你带来的好处就越多。下山的时候,要长一些;上山的时候要短一些;当不用的时候,可以收缩的更短,能方便地绑到你的背包上。
杖杆材料:
1. 铝合金,坚固、轻便、便宜。大部分的厂商都采用这种材料。
2. 碳合金,向铝合金一样的坚固,但是重量要更轻一些,但价格比较昂贵。
3. 钛合金,钛合金比铝合金,碳合金都要轻,也更坚固,但价格更昂贵。现在很多厂商都把钛合金和铝合金混合使用,这样价格比起单纯的钛合金要便宜一些,但强度远远超过铝合金,并且它们的延展性也得到了提高。用碳合金和钛合金制造的直径都比较小,让人感觉到很轻,在使用的时候你可以把它们甩得很快,很容易把杖尖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

可以伸缩的杖杆:三节的登山杖比起两节的可以收缩的更短,。
减震装置:现在有些登山杖采用了弹簧减震装置,可以减少肩膀和收受到的冲击力。
几节装置:两节或三节的可以伸缩方便懈怠,并且可以通过调整来适合你的身高或地形。三节的登山杖比两节的更要方便一些。
长度调整:长度锁住以后,要很牢固但又不能太紧,如果太紧,收缩的时候,也会比较麻烦。可能同一个型号的产品在松紧程度上也有差别,在购买的时候,你可以多试一试,这样就可以挑选到一个松紧合适的登山杖了。
杖尖:现在很多登山杖的头采用碳合金材料,比较坚硬,在你使用的时候,即便是查到坚硬的岩石上,也能牢牢地钉住,不容易活动。登山杖大都提供杖尖橡胶防护套等小配件,这样在比较松软的土地上行走,也不会因为插入太深而拔不出来。

选购登山杖需要注意的细节:

可调节的手柄带:能放松或收紧,可以通过调整来适合你的手,尤其是在山路比较危险的时候。如果调整恰当,即使你放手休息一会儿,登山杖也不会脱手。
雪崩探察杆:有些登山杖可以旋在一起,组成一个比较长的,可以用来寻找雪崩下的人或东西的雪崩探察杆。如果你有这种需要,在购买的时候可以留意一下。
相机独脚架:有的登山杖把手柄旋下来,就可以变成一个照相机用的独脚架。在购买之前,要看一下登山杖提供的螺丝口是否适合你的照相机。
杖尖:碳合金杖尖很耐用,如果戳到石头或冰里,不容易打滑。尖端凹进去的,通常可以戳得更牢固。
指南针:有些登山杖手柄里还有一个小的指南针,可以为你提供一个大概的方向,但不是很准确。
向前弯曲的手柄:这种手柄向前弯曲,会使手腕保持一个舒服、容易发力的角度。尤其适用于行走速度比较快的时候。因为登山杖会在你手的前方,可以让你走得更省力一些。
按钮调整:有的登山杖不是采用螺旋调整,而是旁边有一些洞。这种登山杖可以锁的很紧,可是有时候不能调整到需要的长度。现在这样的登山杖在国内很少见到,估计能看到的也是一些淘汰的二手货,不建议购买。
橡胶防护套:可以套在金属杖尖上保护环境或他人(碳合金很硬,容易在石头上留下痕迹)。可以消除一些对手臂的冲击力,减小金属杖尖和摩擦石头的声音。
减震设计:现在很多登山杖有减震设计,弹簧是普遍使用的一种方式。通过它会减轻手腕、手臂和肩膀的震动。有一些款式还采用一些特制的流体。在使用的过程中,减震装置可以随意地带开或关上,一般上坡的时候关闭减震,下山的时候打开。
</P>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5-22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正确使用登山杖 (转)<> </P><>
一、调整登山杖的长度
一般三节式的登山杖有两节是可以调整的,开始先将登山杖全部旋松。

将靠近底端的支杆伸长到最大限制的长度,登山杖上面都有刻度可以参考。

手持登山杖站在平面上调整登山杖的长度,手臂自然垂下,以手肘为支点,将前臂上举到跟上臂成90。,再将登山杖的尖端向下调整到接触地面;或者将登山杖头置于腋下5~8公分,然后将杖尖下向调整到接触地面为止。

将登山杖的支杆全部锁紧。另一只尚未调整的登山杖比对锁定长度的登山杖调整到相同长度即可。

调整登山杖时不应该超过登山杖上所显示的最大调整长度,在购买登山杖时可先做长度调整以确定是否买到合适长度的登山杖。

二、腕带的使用
一般人使用登山杖时都是紧紧地抓着登山杖的把手施力,以为腕带的作用只是让登山杖不会离开自己的手腕而已,如果你也是这样认为的话,那你就错了,腕带的重要性可是不亚于登山杖本身的强度!

我们在使用登山杖下坡时,登山杖所承受的冲击力应该藉由腕带传导到我们的手臂上;在上坡时,手臂的推力藉由腕带传到登山杖产生上坡的助力,所以我们的手腕穿过腕带时不应该直接从腕带上方伸进去抓住把手,而是应该把腕带拿起来,从腕带的下方穿入,将带子压在我们的手掌之中,然后再轻轻的抓住把手即可[请看附图],透过腕带来支撑登山杖,而不是紧紧地抓着把手施力。如果有带扣,做些许的调整,记得不要影响到登山杖的操作。

三、登山杖的操作方式

以下介绍的是一般使用登山杖的正常操作方式,不过并不是唯一的操作方式,您可以在实际操作之后稍做调整,找出适合自己的方式,这样才能充分运用到登山杖的好处。

平地及平缓的上坡

就跟平常走路一样采取相同的节奏,右手臂在左脚向前同时顺势将登山杖往前带,但是杖尖不要超过身体前面,然后顶住地面向后推,左手跟右手交互做一样的动作。

较倾斜的陡坡

动作和平常走路一样,但是手臂要往前将登山杖的位置放在身体的前面,利用登山杖支撑身体往上,来减轻腿部的压力,必要时候可以同时利用两只登山杖来做爬升的动作,推身体往上的时候,手掌可以放在登山杖的顶部加强推的力量。

下坡

由于下坡的冲击力比较大,这时候就要利用登山杖来减轻腿部的负荷,因此登山杖的位置一定要放在身体的前面,而且必须要比前脚先着地才能达到分担力量的效果,因此身体一定会向前倾斜,这个动作并不是我们下坡的自然动作,所以需要经常练习,同时要自己感觉登山杖要放多远的位置,才能达到减缓腿部压力的效果,而且不会拖慢原来行进的速度和节奏。必要的时候,可以加长登山杖的长度,完全根据个人的感觉来做调整。

登山杖的使用是为了减轻腿部的压力,进而增加身体整体性的持续耐力,因此上述的使用方法并不一定完全适合每个人,只要觉得其它方法一样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而且不会对身体造成任何伤害,做个改变也无妨。方法是活的,身体健康最重要
</P>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5-22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选择鞋、袜 [转]  </P>
<>      在野外活动,保护好你的双脚是至关重要的。因为野外活动的主要内容就是“行”而“行”首先仰仗的就是你的“11路”了,不是吗?鞋和袜的基本功能就是用来保护你的双脚,但如若你选择了不合适的鞋、袜,那作用可就适得其反了。野外活动究竟该选择什么样的鞋、袜呢?

  首先说鞋子:曰常生活中我们习鞋都有讲究要合脚,而野外活动时穿用的鞋却不能太“合脚”,而是应至少比平时穿的鞋子大一号。这是因为长时间的步行会使脚部肿胀,如果你的鞋穿上时感觉正好,那么步行一段时间后就会感觉有些挤脚了。通常我们去户外活动都会选择旅游鞋,因其柔软、舒适,便于行走。一般的户外活动旅游鞋是较为明智的选择,需要提醒的是,冬季出行,防寒保暖很关键,皮面的旅游鞋无论是防寒还是防水的功能都优于尼龙绸面的旅游鞋,因此应作为冬季户外活动的首选。

  山地旅行,地形比较复杂,尤为常见的是碎石坡路,这时旅游鞋就显得力不从心了,极易导致脚部甚至腿部的伤病。因此,山地旅行应选用硬底皮面的高腰登山鞋。这类鞋因其底部有较大的轮胎形花纹,因而防滑性能良好。硬橡胶制成的鞋底,在有碎石或不平坦的路面上能有效的防止崴脚和对脚底的伤害;登山的鞋面通常质地优良的牛皮或硬尼龙帆布制成,防水和保暖性俱佳。现在国外的一些高档登山鞋鞋面用GORE-TEX面料制成,其防水透气性能其它材质所无法相比的。登山鞋大多是高腰的,有过山地行走经验的人都知道,走路况很差的山路,最累和最易受伤的部位是脚踝和膝部。高腰登山鞋能尽职尽责地保护你的踝部的良好固定,减轻了行走给膝部造成的冲击,使长途行走变得安全而轻松。

  此外,野外活动最好不要穿新鞋。我们知道任何事物都有一个磨合的过程,你的脚和新鞋之间磨合最好是在出行之前进行。原因不言自明,我们谁没有过被新鞋“折磨”得一瘸一拐的经历呢?

  袜子是对脚最妥贴的关怀。野外活动以穿纯棉制的袜子为最佳选择。它柔软、吸汗,使你的脚部时时保持干爽。寒冷的冬季出行或在高寒的山区活动别忘了备1~2双纯毛袜,宿营的时候都十分有用。野外活动袜子应多带几双备用,因为难免会遇到打湿鞋袜之类的意外。俗话说:寒从脚底生,穿着湿袜活动的滋味可不太妙,对健康也极为不利。

  一双合适的鞋加上柔软干爽的袜子,你的户外活动就有了最初的保障。</P>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5-22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登山鞋的具体选择及相关知识,请看阿牛发的:</P><>《如何选择一双合适的登山鞋》
</P><>一、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以用途为标准划分鞋子的种类:</P><>
</P><>1、轻型登山鞋——主要是为短途跋涉者设计,适合于一般的户外野营,所登山地不复杂,在外停留时间也只有一到两天。这尖鞋的设计特点是,比较舒适、柔软、透气性好。但鞋底的硬性、耐磨性是在登山鞋中最低的。</P><>
</P><>这类鞋的鞋面是用羊皮与化纤合成材料拼接制成,鞋底采用胶塑材料,鞋的里衬采用具有一定透气性的化纤材料,鞋帮较低。</P><>
</P><>2、中型登山靴——主要是为中等路程的跋涉者设计,适合于随身携带的登山用具较多,所登的山地类型不是非常复杂,跋涉路程一般为短途至中等路程的登山者。其特点是,靴底具有良好的硬性及耐磨性。</P><>
</P><P>这类靴子的靴面采用羊皮或薄牛皮制成,靴底采用硬塑胶材料或Vibram。靴子里衬采用较软的羊皮或Gore-Tex、SympaTex等材料,靴帮中等高度,可有效保护脚至踝关节。</P><P>
</P><P>3、重型登山靴——主要是为长途路程的跋涉者设计,适合于携带较重的登山器材,所登陆的山地类型 较为复杂,在外停留时间较长的登山者。其特点是,靴底具有较强的硬性及耐用磨性,可较好地保护脚底。部分型号还可以装上冰爪。</P><P>
</P><P>这类靴子的靴面采用厚牛皮制成,具有很好的柔软及安全性,靴底采用Vibram并加入一定量的碳纤维或钢板,靴子里衬采用Gore-Tex、SympaTex、Cambrelle等材料,靴帮要比中型靴帮高,可有效保护小腿以下的踝关节。</P><P>
</P><P>4、雪山登山靴——这类靴子是专门为登海拔6000米以上的雪山而设计,靴 底和靴 帮均具有较强的硬性,有效的保护脚和小腿的安全,可装冰爪。但这尖靴子的自重较重,柔软性较差。靴底采用Vibram及内衬钢板,靴面采用硬塑树脂材料。靴里衬采用Gore-Tex材料,靴帮较高。</P><P>
</P><P>我们一般建议购买中型登山鞋,这是我们真正需要的</P><P>
</P><P>二、了解两个科技产品概念</P><P>
</P><P>1、Gore-Tex——一种特殊布料,非常柔软舒适、透气、防水、防风、耐磨,由美国Gore-Tex公司生产。中高档的登山靴均采用这种材料。</P><P>
</P><P>Gore-Tex材料与传统的做鞋材料橡胶和皮革都不同,它是一种采用高科技工艺生产的复合材料,布的外层可防止雨水浸入和风的透过,布料内含防水的透气载体,可挥发内层的汗气,具有由里向外的透气性。由于其重量轻,此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制造鞋的里衬、野外运动服装、手套等。</P><P>
</P><P>2、V底----目前,中高档的登山靴均采用意大利Vibram公司生产的外鞋底。Vibram鞋底是由坚硬的合成橡胶材料制成,其最大的特性是防滑和减震,同时橡胶还具有不粘油、防燃等特性。橡胶本身就是一种防滑材料,再根据工程学原料,压成不规则的形状,产生凹凸不平的底面,以产生较大的摩擦力。</P><P>
</P><P>Vibram底面有不同的设计款式,其底的凹槽方向、深度、材料都是以不同类型的登山靴需要而设计,例如,不粘油和防燃底是为工程鞋设计,坚硬和抗磨的底是为登山靴设计,可装冰爪槽的底是为雪山登山靴设半,较软的底是为平时穿的便鞋设计等等,Vibram公司还应用现代最新技术,在底内加入减震微孔、高强度的碳纤维等高技术材料</P><P>
</P><P>我个人建议选购鞋子时考虑这两个要件,这次括苍山之行大家应该有体会了,有了Gore-Tex,Vibram,鞋子进水和走路时滑倒的概率就会大大下降。</P><P>
</P><P>三、鞋码非常重要------选择一双合脚的登山靴,鞋码非常重要,您必须首先试一试,以选择出最适合您的鞋码。实际上各制造商生产出的鞋码都不相同,即使同一号码,也有一定差距。另外,在试鞋时,必须穿上登山时所用的袜子,垫上登山时习惯用的鞋垫或其他的靴子内衬。</P><P>
</P><P>靴子是否合适,主要是取决于脚指在鞋里的活动松紧,系上鞋带后,脚指与靴子的顶端要有适量的活动空间;全身站立后,脚指接触到靴子的顶端,脚后跟需能够插进一根手指。靴子的过大或过小、过紧或过松,都会影响到脚在运动时的舒适性,也会影响登山时的体力消耗。</P><P>
</P><P>我的经验是:穿厚袜,用鞋子原配的鞋垫,后跟一指</P><P>
</P><P>      接近大自然的运动会给我们带来无尽的乐趣,但是,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是显得那样的渺小,无法抗拒自然界的风险。我们需要勇气去战胜自然,挑战极限,但也需要用现代社会所能提供的先进的装备去保护我们最珍贵的生命和健康,减少无畏的牺牲和伤痛。</P>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5-26 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野营须知——扎营技巧</P>
<>
       使用营柱不要急就章,想要最短时间完成搭盖,有时会造成营柱的龟裂或金属环的松脱,最好携带一截三英寸长的铝合金管备用。  </P>
<>      避险选择营地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安全。在野外,很多意外都可能发生。在低海拔地区,危险性要小得多,但仍必须遵循营地选择的基本原则。</P>
<>  在搭帐篷之前,必须仔细勘察地势,营地上方不要有滚石、滚木以及那些风化的岩石,一旦发现附近有岩石散落的迹象,绝对不可以再搭帐篷了,尤其是靠岩石壁越近的地方越要留意,尽量要避免在凹状的地方扎营。万一发现滚石,应立即大声喊叫,通知同行伙伴。</P>
<>  不要在泥石流多发地建营。许多石块有被泥土包裹的痕迹,这是识别发生泥石流的主要标志。营地不要选在离泥石流通道太近的地方。</P>
<>  雷雨天不要在山顶或空旷地上安营,以免遭到雷击。也不要在河滩、河床、溪边及川谷地带建立营地,以防被突如其来的洪水冲走。许多时候,营地都会选择在山脊上或河的两岸,以便于欣赏风景。较为理想的露营场所,不外乎河岸的台地或宽大的河岸。沙地平坦又干燥,而溪谷边有清澈的水流,也有可作为薪材的流木,气候良好时,这里是很不错的宿营地。</P>
<>  但是,如果下起倾盆大雨,山谷里的水很可能会突然暴涨,使河岸没入水中,冲走登山鞋、食品等,甚至连人一起被水流冲走。因此,雨季在野外宿营前一定要关注宿营地当地及河流上游地区的气候、水文情况,宿营时要注意在离水面几公尺高的高地上搭帐篷,不要选择雨水通道,要选排水良好的地方,还要选择危险时可逃生的路径。当一切都安顿好,还需时常注意水源流水量及浑浊情况以及流水声。一旦感觉异常,就要赶快逃。深夜或疲惫时都是导致灾难的主要原因,千万不要粗心或观察不仔细。</P>
<>  近水</P>
<>  营地要选择离水源近的地方,这样既能保证做饭饮用的用水,又能提供洗漱用水,如果远离水源则会给营地带来很多不便,甚至是危险的。但在深山密林中,近靠水源会遇到野生动物,要格外小心注意。</P>
<>  背风</P>
<P>  风会迅速带走人体的热量,给人制造寒冷,甚至引发疾病,同时大风会卷走帐篷,至少会搅得人员无法休息,点燃篝火就更困难了,做饭取暖也难以保证,所以营地一定要避风。最好是在小山丘的背风处、林间或林边空地、山洞、山脊的侧面和岩石下面等等。</P>
<P>  防兽</P>
<P>  建营地时要仔细观察营地周围是否有野兽的足迹、粪便和巢穴,不要建在多蛇多鼠地带,以防伤人或损坏装备设施。要有驱蚊、虫、蝎药品和防护措施。在营地周围遍撒些草木灰,会非常有效地防止蛇、蝎、毒虫的侵扰。</P>
<P>  日照</P>
<P>  营地要尽可能选在日照时间较长的地方,这样会使营地比较温暖、干燥、清洁,便于晾晒衣服、物品和装备。</P>
<P>  平整</P>
<P>  营地的地面要平整,不要存有树根草根和尖石碎物,也不要有凹凸或斜坡,这样会损坏装备或刺伤人员,同时也会影响人员的休息质量。</P>
<P>  最后请大家注意:在野外要保护自然环境,不伤害野生动物,不乱砍乱伐,不破坏自然植被,不污染水源,撤营时必须将燃火彻底熄灭,垃圾废物要尽可能带出,丢放在指定的地方,特殊情况无法带走时可将垃圾挖坑掩埋。</P>
<P>
<P>  不同的厂商对营钉有度同的设计,从六到八寸,T型,I型或半月型,甚至螺旋状的营钉,针对硬地,岩地或雪地,当然营地附近的树干或树枝,树根易可为营钉。</P>
<P>  营地建设後,不需使用的物品再装入帐篷套内,营柱接头松动须利用胶布贴紧,若帐篷遗失某部份会使帐蓬无法结合。 </P>
<P>  若想於山区有个好梦即使恶劣天候不会有任何问题,平日最好一些接缝点,如角落,营柱接合点...等,并强化之。 </P>
<P>  帐篷四角要用地钉固定。晚间临睡前要检查是否熄灭了所有火苗,帐篷是否固定结实了。 </P>
<P>  帐篷折叠收拾前,先晒乾後再擦拭乾净,雪期时,可利用雪块擦拭乾净,不要弄脏睡袋,或将帐篷倒置晒乾与擦拭乾净才收。</P>
<P>  活动结束後,最好马上清洗,如果天不允许,也要取出擦拭一次,晾乾,平日尽量吊挂於通风处,不要密封,如此使用时,不会感到霉味。 </P>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5-26 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户外技艺五十个<> 本文节译自2002年6月的加拿大户外杂志《EXPLORE》(探索者) 谈到户外活动,知识就是快乐。快乐地学习吧。 <>准备出发<>技巧1:如何挑选<> 把你所有计划要带的东西收集起来,把它们放在一个房间里,然后想象它们都装在你的包里。哇,这时可以执行第一条:凡是不知道该不该带的东西都别带。这样你的包会变得更紧凑。<>技巧2:如何装包<> 轻的装备放在下面,重的放在上面。因为任何人在走路时都会向前微倾,这样就把重量集中在你的臀部而不是你的肩膀上。在底部可以放你的睡袋(睡袋有睡袋套,也可以用塑料把它包起来,这样万一你掉在水里或你的独木舟进水就可以防止被浸湿)。然后是当天你不用的衣服:内衣和袜子,鸭绒衣等。接着是你的睡垫,应该放在里面而不是绑在外面。然后是你的帐篷和防雨布。然后是野炊用品:炉子,油,壶子,杯子和匙子,滤水器和急救包。然后――在靠近顶端的地方――你的食品。恶劣天气的衣服放在最上面。最后拉紧口袋绳子。<>技巧3:让包又薄又高<> 而不是又矮又厚。这就是那些背包带的用处――扎紧它们,用膝盖来压紧它们(当然不要弄坏了里面的东西)装包<>技巧4:避免悬摆的物件 当你走路,这些东西的摆动会耗费你的体力。那哪些附在你腰带和肩带上的可爱的小包呢?其实它们是沉重的累赘。当你需要防晒霜和胶卷时,花不了你多少时间把它们从你的背包上层口袋中取出来。唯一的例外是辣椒水喷洒剂。它应该在你触手可得的地方。

技巧5:把你所有的食品都放在防水包里

当你在晚上把你的补剂藏在远离动物的地方时,你用不着到处乱找这些零碎的东西。至于午饭和小吃,分别用塑料包好放在食品袋里,这样在休息时可以轻易拿出来。

技巧6:把你的水壶放在包里

不要吊在屁股上,会被太阳晒热的。

技巧7:防虫剂

喷洒一些在你的劲后和你身上一些暴露的地方。在蚊虫肆虐的季节,还可以喷一些在你的袜子上和裤子的根部上,因为这些小虫虫会从一些长得比较矮的植物上而不是从树上爬到你身上来。喷洒一些到你的手背上而不是手掌上,然后擦在脸上。听上去蛮怪的,因为这样可以让害虫远离你的眼睛。还要在你的帽檐的下边喷洒一些。

抵达

技巧8:放松点从但是要有节奏

开始时慢点,让自己的身体慢慢热起来,然后找出你自己的行走速度。

技巧9:早点抵达

不管你去哪,应该在中午时到,并在其它人陆续抵达前及时地找到露营地点。你有足够的时间来支撑帐篷,并在入睡前晒干睡袋。你可以小憩一会儿,随便走走,四处探探,或者手拿一杯茶,好好欣赏一下眼前宜人的风光。

技巧10:和大家在一起

技巧11:当你感到疲惫时,你同时也又饿又渴

所以在你休息时,你也要补充食品和水分(当然要开开心心)。不要在你的身体出现不适反应时才这样做。

三急

技巧12:晚上不要喝茶

不管是不是含咖啡因,大多数茶会让你晚上爬起来撒尿。

技巧13:使用尿壶

技巧14:用有拉链的袋子装使用过的纸张

人有三急,最好把你的排泄物用旧纸张包起来,并装在有拉链的袋子里,然后在下一个垃圾处理地点(生火点或者简易茅坑)把它们倒出来,而不是就地掩埋。动物喜欢挖人类的粪便(啊,嗯,唔)并把纸张弄得到处都是。

技巧15:是不是真的要篝火

我不大生。而且在野外最好不要生篝火。因为如果我们不生火,这些木材足够供养一些有机生物,而它们又是在生物链中一些更高级别生物的食品。点一堆火你得收集木材,生火,把自己熏得眼泪水直流,最后浑身一股烟味去睡觉。但是如果你又冷又湿,这就有必要生一堆火了。或者当有重要的事情要当晚讨论时,大家可以围火而坐。

技巧16:有GPS?

你在哪?走了多远?你走了多快?路过了什么地方?何时天黑?类似的问题GPS比指南针有用。

技巧17:哪里买地图?

大的书店和专业的书店,还有可以在网上查找

技巧18:很多地图没有详细的细节。

这时就要靠GPS了来确定你精确的位置了。而且以后还可以借给朋友用。

技巧19:检查数据

当你的GPS接受了一份地图,别忘记设置这份地图。

技巧20:扔了熊铃

熊可以在比你认为的更远的距离的里听到铃声。尽量多用喊叫而不是不停的铃声。

技巧21:隐性眼镜

以前在旅行时我总是戴眼镜,得忍受眼镜框,摩擦和雾气。现在不用了,有可以长达三个月的不用更换的隐性眼镜。

技巧22:你不需要的

牙膏(但是你需要牙刷和丝线。)

一块肥皂(一点洗洁精也可以)

一块毛巾(风干的就可以了)

折叠饭盒和镜子

饮食

技巧23:小吃和午饭

高能麦棒,牛肉干,奶酪,饼干,干果,乳酪,馒头,果酱,花生油,糖果条。不要沙丁鱼和罐头。他们容易把东西弄脏。蜂蜜也不用带。

技巧24:正餐

速泡汤和面条,还有一些干化的食品。都是一些袋装的和不用再烹饪的食品。倒水时注意,要倒比说明上的水多,因为这些东西很耗水。这些食品的成分中都有蔬菜,而且容易带,还可以长时间不会变坏。记住:双份装的干化食品只能解决一个人的饥饿问题。

技巧25:早饭吃豆类食品和米饭

把速溶黑豆片或黑斑豆片放入杯中,混上同等量的速溶米饭,用一个小的塑料瓶装一些沙拉和几块奶酪。最上面再放一些玉米片。这样就有一份非常可口的早饭了。它能提供你接下来几个小时里足够的热量。

技巧26:壶里只放水

我的壶只用来煮水,然后再倒到速溶汤,豆类品和米饭,热巧克力等里:这样可以减少油的消耗,而且喝完了也不用特别清洗。

技巧27:你所要用的餐具是杯子和匙子。

除非你象我一样喝些糊状的东西,否则你需要刀和*,特弗笼的平底锅等很多东西。

技巧28:使用煤气炉

技巧29:回到老路上

如果你发现了一条你喜欢的小路,要不时回到老路上,否则很容易迷失。

睡觉

技巧30:找一个好地方

因为在野外或者在海拔高的地方,你很难入睡,一个方法是多服一点安眠药片。

技巧31:戴御寒帽

即使我不是秃子,我也戴。还有戴一双薄手套也有用。

技巧32:戴耳塞

野外的各种声音可难会令你难以入睡,可能还有别人的呼噜声,所以不妨戴耳塞。

技巧33:最佳的安营地点

a. 平而干

b. 离小溪或湖泊比较近。这样就比较容易取水。

c. 必须大大高于水位线,以防水位半夜里上涨。

d. 在树林里。这样不但可以挡风,还有地方绑防雨罩,但不要选枯死了在树旁,以防倒下来砸到。

e. 帐篷与帐篷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以防被别人的酣声吵到

f. 附近有厕所的地方,既方便又卫生

g. 远离灯光和噪音

h. 和你喜欢的人在你喜欢的地方:

必备之物

技巧34:4人一组在七日中所需要的东西

1个炉子,6个炉架,2个壶,1块防雨布,1个滤水品,1个水袋,1份地质地形图,1把多用途工具,1个急救包,1本自然历史书,1本户外书,1个GPS,1个指南针,2要吊食品的绳子,1个挖简易茅坑的铲子。

技巧35:个人必备14样东西

1个口哨,1把瑞士军刀,打火机,头灯,食品,水,有边帽,防晒霜,太阳眼镜,小型急救包,手帕(用来擦拭物品和当包扎布用),恶劣天气的衣服,药品(千万别依赖别人),卫生纸。

技巧36:指南针如何?

愿意的话带一个,但是没有多少人知道如何正确使用。



技巧37:雨伞

在细雨蒙蒙的时候,这个英国人的习惯还在有用的。你可以买那种小的,插在包上,这样可以让你的包避免打湿,而且还可以空出手来。(个人建议带雨衣而不是雨伞)

技巧38:花尽可能多的钱在你的帐篷上

你付出多少,你就得到多少。记住一句著名的探险家讲的话:在山区里,最好的也不过刚刚好。

技巧39:晚上把帐篷的门打开来

关上帐篷的门不但容易在帐篷里面结水,水珠还会结在睡袋上。所以在夏天带上可以挡住0度的睡袋。然后保持空气流通,当然要拉上纹帐。(尤其是在山区里)

技巧40:带上防雨布

我总是带一个7X9英寸大小的防雨布。每个索扣上绑上一根12英寸长的绳子(共四根),并用一根30英寸长的绳子绑在树当中当帐脊。

技巧41:如何穿着

明智的穿着

1. 柔软的尼龙T恤,感觉象棉的但更舒服;

2. 不会发出臭味的POLYPRO内衣

3. 中部有拉链的裤子

4. 底部有拉链,可以罩着你的鞋子的防水裤

5. 女士运动上装(女士所用)

6. 抓绒衣

7. 有绳子的帽子

8. 防水鞋

技巧42:笨拙的穿着

1. 牛仔服(湿了时很可怕)

2. 发出臭味的POLYPRO内衣

3. 任何紧身服

4. 袖口很紧的裤子――适合攀岩,但不适合徒步

技巧43:雨具

穿上一层厚厚的抓绒衣很有用。下雨时,我总是穿上丝绒杰克,如果是滂沱大雨,我就会穿上粗呢大衣,当然我会出汗,但是丝绒衣会吸干它们,我可以保持温暖。

技巧44:Gore-Tex 袜子

在你一般的袜子外面套上一双Gore-Tex的袜子,可以保证的你的脚步不进水

技巧45:处理,煮或者过滤

当你煮水时很多有害的生物都会被杀掉。所以在用前不用特别过滤,也不用让水开上五分钟。我个人使用过滤水而不是经过化学处理过的水,虽然化学处理过的水更好而且可以减掉过滤器的重量。

技巧46:用水袋去小溪里打水而不是用壶直接去打水。一个好的水袋很轻,可以装10-20升的水。

技巧47:如果你在野外不得不用水来清洗,

请把水带到营地而不是把东西拿到水里去洗。同样你洗脸涮牙洗澡应该这样(这想这一点我们应该注意,避免了污染整个水源。如果我们在岸上用,水再渗到地里去,经过自然过滤,再汇合到水里时就过滤得干净多了)当你找到了一个非常完美的地点。

技巧48:把它作为营地早上起来时把昨天的衣服和睡袋都摊开来,然后再出去,等你回来时就可以好好的睡一觉了,(当然要注意天气不会变坏)

技巧49:带小孩子 (这一点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哦——小盏言)

技巧50:好好把一切都想一下

想一下你花了多少时间在室内,在一个没有季节的办公室里,在电话旁,在电脑前。然后想一下你离开它们多久了。因此每天花半个小时或者一个小时去享受一下你所努力获得的。舒服地呆在在一个风光无限的地方,然后按照一个著名的加拿大自然学家所讲的:静静地坐在自然世界里,忘了你在那里,你会看见,听到和感觉到一些让你惊奇和快乐的东西。这时你就知道你到家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5-26 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盏MM好有心哦。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5-29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地形图基础<>地形图和指北针(上) 版权所有:老叉 原作 提交时间:22:39:01 06月26日 <> 一、地形与地形图在军事上有什么作用<> 当你拿起这本小册子的时候,可能要问:什么是地形图?它是干什么用的?简单地回答,地形图就是按照一定的投影方法、比例关系和规定符号,把现地地形测绘在平面上的图形。它的比例尺通常大于1∶100万。它不同于看到的挂图和游览图,它对地形的表示精确、详细,是军队各级指挥员组织指挥战斗行动所必需的重要工具,也是一般干部战士在行军、作战中的向导,有人称它是指挥员的"眼睛"。<>(一)地形与军事行动有什么关系<> 大家知道,军队的活动,总是离不开地球,总是要考虑地形条件的。<> 地形是什么呢?顾名思义,就是地表面的形状。它包括地貌和地物两项内容。所谓地貌,就是地面高低起伏的样子,如高山、丘陵、平原、谷地、冲沟等都是地貌。所谓地物,就是地面上的物体,如天然的江河、湖泊、森林;人工建造的道路、桥梁、房屋、水库等都是地物。这些不同地貌和地物的错综结合,就形成了不同的地形:如平原、山地(山林地)、丘陵地、沙漠、草原和水网稻田地等。<> 由于地形对军队战斗行动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古今中外能征善战的军事家,都把地形看作军队战斗行动的一个重要因素,用兵的辅助条件。<> 我国的古代兵书《孙子兵法》中就有一篇是专门讲地形的。兵书上说:地形是用兵的辅助条件。又说:判明敌人的企图,研究地形的利弊,计算道路的远近,制定如何取胜的作战计划,这是一个指挥员的职责。懂得这个道理去指挥打仗,就必然会胜利,不懂这个道理去指挥作战的,就必然会失败。还说,作战时,了解敌情可以打,了解自己的部队也能打,但是不了解地形时不利于作战,胜利的可能性也只有一半。因此,只有懂得天时,懂得地利,才有取得全胜的可能。<> 古代另一个军事家孙膑说:"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他在这里所说的"地利",主要指的也是地形条件。 毛主席对地形的论述也很多,指出"作战时选择突击方向和突击点要按照当前的敌情,地形和自己兵力的情况去规定。"又说:"不得其时,不得其地,不得干部队之情况,都将不能取胜。"毛主席的话是告诉我们,一个指挥员指挥打仗的时候,必须熟知敌情、我情和地形三种情况;如果捉不住有利战机,不能熟知地形情况,不了解部队的情况,伏是打不胜的。

地形是客观存在的,它对军队的战斗行动总是存在着利弊不同的两种因素,如果能充分利用它的有利因素,避免其不利因素,就能大大促进战争的胜利,如果不懂得利用地形,就会在战争中碰壁,甚至导致战争失利,历史上这种例子是很多的。

水浒上的宋江三打祝家庄,前两次因为没有弄清祝家庄的地形,特别是没有弄清盘陀路的情况,不知哪里是活路,哪里是死路,因此造成两次进攻失利。第三次攻打时,经过深入调查,摸清了地形,精心策划,里应外合才打下了祝家庄。

这是古代的战例,说到现代,也有许多战例。

在抗美援朝战争的上甘岭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利用山地易守难攻的有利条件,构筑与坑道相结合的防御阵地,只用少量的兵力,抗击了大批美军的轮番进攻,坚守四十多天,成为坚不可催的钢铁防线,创造了利用地形、改造地形的典范。

一九七三年十月,第四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军队进占戈兰高地,叙利亚军队用九百辆坦克向以军反击,由于以军占据了居高临下的有利地形,一战击毁叙军坦克八百多辆,正是地形帮了以军的大忙。

这些战例告诉我们:从古到今,从近代战争到现代战争,地形是用兵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军队战斗行动的影响很大。作战时,如能善于利用地形,并且加以恰当地改造地形,就能夺取战争的胜利;相反,如果不能很好地利用地形,就可能导致战争的失败。

(二)各种地形有哪些利弊

地形对军队战斗行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例如军队的运动、阵地选择、兵力部署、火力配系、工程构筑、荫蔽伪装、技术兵器的使用以及观察指挥等,每一行动,都程度不同地受到地形条件的影响。

地形条件对军队行动影响的程度和大小,根据什么判断呢?主要是根据地形特点、所在位置、军队技术兵器和战斗任务等情况确定的。

要做到善于利用地形,必须了解各种地形的特点,善于分析、判断各种地形的利弊。例如:

平原。它的特点是地面平坦广阔,海拔不高,如我国有名的豫东平原,华北平原,松嫩平原等。平原地区道路宽广,纵横交错,交通方便,有利于机械化部队运动,是大兵团作战的好地方。冬春季节,展望良好,射界开阔,但不便于荫蔽,配置在纵深内的直射火器不便于发扬火力,大部队行动容易暴露企图;夏秋季节,树木繁茂,青纱帐起,有利于荫蔽伪装,但又对观察射击不利。平原地区居民较多,农产丰富,对军队的宿营和物资补给有利;但在平原地区作战,遭受原子袭击时,危害范围较大,如能充分利用土堆、小丘、凸凹道等,则能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

丘陵地。从山顶到到山脚的高差在200米以下的高地,叫做丘陵。许多丘陵连绵交错的地区,就叫丘陵地,如辽西丘陵、胶东丘陵等。丘陵地的特点是:山顶形状浑圆,谷宽岭低,斜面较缓,谷内常有溪流,谷间和斜面上多为水旱田和幼树林。居民地多依丘傍谷,人烟较多,农产也较丰富。丘陵地有利于军队机动集结、分散荫蔽,便于观察射击和指挥,便于坦克越野行动,对于进攻或者防御都比较有利,是用兵的好战场。但若谷间有溪流和水稻田时,炮兵和坦克的机动就会受到一定限制。丘陵地由于地形起伏,对原子袭击有较好的天然防护作用,但山谷和凹地容易滞溜毒剂。

山地和山林地。高差在200米以上的高地叫山。群山连绵交错的广大地区就叫山地。树木聚生的山地称山林地。山地的特点是:斜面陡峻,谷狭路窄,江险流急,村庄稀疏,物产少。山地便于凭险固守,荫蔽行动,迂回包围,穿插分割和设置埋伏,有利于发扬我军近战、夜战的特长,有地独立作战,开展游击战争和建立后方基地。如我国的长白山、五台山、太行山、泰山、燕山、茅山等,都是著名的抗日根据地。但是,山地对判定方位、通行、观察、射击等均比较困难,不便于观察指挥。通信联络和协同动作,对坦克机械化部队的行动影响较大。南方亚热带山林地更为特殊,那里山高、林密、路窄、洞穴多,加之气温多变,雨量不均,而且常有浓雾和低云,对军队行动影响更大。

居民地。就是指村庄、集镇和城市等人们聚居的地方。居民地对军队战斗行动影响的程度,是由它的大小、建筑状况、所在地理位置及其周围的地形情况来决定的。例如郑州,位于河南中部。京广、陇海铁路和交叉点,是中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铁路交通重要枢纽,扼南北和东西交通之要冲。西边的荥阳、汜水,是我国古代的著名战场。郑州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在未来反侵略战争中,是连接南北战场、支援前方、巩固后方的战略要地,也是敌人实施战略空袭的重要目标。

居民地,特别是大居民地的市区建筑物高大、坚固、密集,街道错综复杂,加上地下建筑,地道设备,容易构成坚固防御阵地,利于近战、夜战和小分队战斗活动。但是观察、指挥、协同和机动均不方便,常是敌航空兵、核武器、导弹和化学武器袭击的目标。因此,在居民地战斗,应根据不同的任务,尽量疏散配置部队,充分利用地下室和地道等建筑,加强防护和政治措施。

沙漠。就是比较广阔的沙砾地。根据土质又区分为沙漠和戈壁(即砾漠)。在我国的内蒙古、新疆、宁夏地区就分布着大面积的沙漠。这类地形的特点是地面比较平坦开阔、视界广阔、道路稀少,水源缺乏,草木罕见,人们形容是"天上没飞鸟,地上不长草",方位物极少,很容易迷失方向。地区多流沙,地面松软,车辆通行困难,人马容易疲劳,构筑工事容易倒塌;戈壁地区则多砾石,地面平坦、坚硬,便于坦克装甲等车辆越野行动。人烟稀少,农产品缺乏,军队宿营和就地补给困难较多。沙漠对原子袭击的防护能力较小,由于地面反射辐射热的作用较强,所以危害程度也较大。施放毒剂和放射性物质比其他地形要广得多。由于缺水,对消除沾染和卫生处理也较困难。

草原。就是生长着繁茂草类和一些灌木的广大平坦地区,如我国的呼伦贝尔、以林塔拉、准葛尔盆地都有广阔的草原。草原的地形特点是;地面平坦开阔,略有起伏,视界和射界比较开阔,利于坦克运动便于部队机动。但荒草和灌木较高而密集的地域,观察则受到一定的影响。高大的树木和方位物更少,因而判定立位物和指示目标比较困难;草原居民地稀少,水源不足,农产品缺少,部队宿营和就地补给困难较多。草原对原子袭击的防护能力较小,光辐射容易引起火灾,冲击波和放射性物质比其他地形散布较广。

恩格斯说过:在现代战争中"迅速判定地形的一切利弊,根据地形特点迅速配置自己的军队,成了对指挥官的主要要求之一。"为了适应现代化战争的要求,我们每个基层指挥员和战士,都要学会分析判断地形一切利弊的本领,做到善于趋利避害,计划自己的行动,充分发挥我军的长处和特点,去夺取战争的胜利。

(三)地形图在军事上有何重要作用

军队打仗,总是离不开地图的。有的同志把地图比作是"协同作战的共同语言","行军的无声向导","军队的眼睛"等等。这些比喻生动、恰当地表明了地图在军队作战行动中的重要作用。

地图对军事的作用,在就已经开始为军事指挥者所重视,不但有理论上的评述,而且有典型的事例。

古籍《管子》一书中说,在计划战斗行动的时候,首先要在图上分析研究地形,弄清哪里地形险要,哪里有不便车辆通行的河流,哪里有制高点,谷地、平原,丘陵和村镇都在什么位置,然后再决定战斗行动;只有这样,才能立于主动,恰当处置各种情况,正确利用地形的有利条件。这就是地图的作用。

三国时代,刘备借据荆州后,就有"夺取西川(今四川)为基,然后北图汉中,收取中原,匡正天朝"的打算。但他又顾虑西川道路崎岖,山川险阻,地形不熟,虽想进取西川,一直未敢冒进。这时得到一个消息说:益州(今成都)别驾(官名)张松,带着一份西川地图要献给曹操,曹操不知张松是来献图,很看不起张 并且受到曹操的嬉弄,因而地图没有献成。刘备听到这个消息后,就千方百计拉拢张松,以上宾招待,张松感动,就把地图献给了刘备。

这段历史故事告诉我们,地图在古代早已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了。那么地图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又如何呢?

现代战争,各军兵种协同作战,战场范围广阔,战争的突然性和破坏性增大,情况复杂多变,组织指挥复杂,对地图的依赖性更大,地图成了军队组织指挥作战必不可少的工具。经验证明,指挥员如能正确地利用地图,就能顺利地完成战斗任务,如不能正确地利用地图,就可能在战争中遭受挫折。如某次作战中,某团担任穿插合围敌人的任务,由于指挥员能够正确地使用地图,虽然地形生疏复杂,往返穿插十六昼夜,行程近三百公里,每次都能准时插到指定位置,出色地完成了战斗任务。与此相反,某营一次执行搜剿残敌任务,指挥员缺乏识图用图知识,不会按图行进,本来只有三公里的路程,却走了近十个小时才到位置,致使残敌乘机逃窜,贻误了战机。

现代地图和古代地图相比,已经大不相同,精度更高了,品种更多了,内容更丰富了,各兵种使用地形图也更广泛了。如:

装甲兵。它是现代陆军的重要突击力量,具有强大突击和高速机动能力。它执行任务时,多半是荫蔽配置在较远的后方地域,快速向前机动,仓促进入预定作战地区,从行进间展开,突然发起进攻,快打快撤。因此,要从图上受领任务,在图上选择行进路线和展开地区,在图上研究作战地区地形、敌情和战斗布署,要准确地按照地图开进。

炮兵。它是现代陆军的主要火力突击力量,基本任务是用火力直接支援和掩护步兵、坦克兵的战斗行动。炮兵执行紧迫射击任务时,就要按照地图组织开进,利用地图标定阵地位置,利用地图连沿战斗队形和求取射击诸元。

防化学兵。它是军队对原子、化学武器防护的骨干力量,它的基本任务是组织指导军队对原子、化学武器的防护,实施原子、化学观测和辐射侦察。侦察时要按地图行进,要在图上标绘沾染范围,绘制侦察报告图。

工程兵。在遂行工程保障任务时,要利用地图选择道路,分析道路情况,进行道路侦察,选择迂回路,计划急造军路,拟定工程保障计划等。

从现代战争的用图量看,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英联军在北非战役中,仅二个步兵师、一个装甲师、二个步兵旅、四个加强团及八个营,约十万七千人,就使用地图一千种以上,数量达一千万份(约二百吨重)。而英美联军在诺曼第战役时,陆军三个集团军,共三十个师,海军舰艇五千余艘,飞机一万二千八百余架,共约二百万人,使用地图近三千种,达七千万份(约一千四百吨重)。美军侵朝时,第一个月只有四个师参战登陆,就用了一千万张地图,比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全部用图还多。

上述情况说明,在现代战争中,地形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使用范围也愈加广泛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5-29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怎样识别地形图</P><>??地图是反映实地地形的可靠资料,要充分利用这个“可靠资料”,发挥它的作用,就必须具备一定的识图知识。</P><>(一)地形图比例尺</P><>??你见过多少种“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图”?想想看。在地图册上是十六开纸那么大,墙上挂的,有的半开纸大,有的一张全开纸大,还有的两张全开纸大,还有的十二张纸、十六张的……很多很多。同是一个全国图为什么大小不一样呢?这就是地图比例尺不一样的缘故。</P><>1. 什么是比例尺</P><>??大家还记得小学数学书上“比和比例”这一节吗?那上面就有过一个公式:“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这个公式就说明了比例尺的意义,如果把这个公式用话来说,就是图上某一线段的长度与实地相应水平距离之比(即图上长与实地长之比),就叫做地图比例尺。比如,图上甲、乙两点间长一厘米,该两点间在实地的水平距离为五万厘米,地图比例尺就是五万分之一;实地为十万厘米,就是十万分之一。</P><>??地形图上比例尺的表示形式,常见的有三种:数字表示、直线比例尺、经纬线比例尺。</P><>??用数字表示时,也有两种。一是分式,用分子“1”表示图上长,分母表示实地相应水平距离,如1/5000、1/100000;另一种是比式,如1∶5万、1∶10万。也有用文字表示的,如五万分之一,十万分之一。</P><>??直线比例尺:为便于直接在地图上量测距离,免除计算的麻烦,地图上都绘有图解式的比例尺。因为这种比例尺是用直线表示,所以称为直线比例尺。直线比例尺的制作方法,是在一直线上,以1厘米或2厘米为基本单位,作为尺头;截取若干与尺头相等的线段做为尺身;再将尺头等分十小格,然后以尺头与尺身的接合点为零,分别注记相应实地的水平距离,即成直线比例尺。</P><>??经纬线比例尺:主要用在小比例尺地图上,如一国、一洲或世界地图。</P><P>??地球表面是个不可展的曲面,为了消除投影变形对图上量测的影响,制图人员就按照经纬线投影后的特性绘制了一种比例尺,叫做经纬线比例尺。1∶25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图》上所绘的比例尺,就是这种比例尺。由于小比例尺地图变形较大,并且一幅地图上各处变形并不一致,用纬线比例尺虽然可以消除一部分误差,但仍不能用于精确量测。</P><P>??比例尺小于百万分之一的地图,在图例中都绘有经纬线比例尺。同时还注有数字比例尺。数字比例尺也叫主比例尺,它是表示没有变形地方的比例尺,也就是标准纬线上的比例尺。</P><P>2. 大小不同的比例尺有什么作用</P><P>??地图比例尺的大小,是按比值的大小来衡量的,而比值的大小则是依比例尺分母(后项)确定的。分母越大,则比值越小,比例尺就越小;分母越小,则比值越大,比例尺也就越大。就象两个人分一个苹果就比四个人分一个苹果分的多的道理一样。</P><P>??地图比例尺大小不同有什么作用?</P><P>??(1)地图比例尺的大小决定着实地范围在地图上缩小的程度。例如一平方公里面积的居民地,在1∶5万地形图上为四平方厘米,可以表示出居民地的轮廓和细貌;在1∶10万图上为一平方厘米,有些细貌就表示不出来了;在1∶20万图上,只有0.25平方厘米,仅能表示出一个小点。这就说明,当地图幅面大小一样时,对不同比例尺来说,表示的实地范围是不同的。比例尺大,所包括的实地范围就小,反之,比例尺小,所包括的实地范围就大。</P><P>??(2)地图比例尺的大小,决定着图上量测的精度和表示地形的详略程度。由于正常人的眼睛只能分辨出图上大于0.1毫米的距离,图上0.1毫米的长度,在不同比例尺地图上的实地距离是不一样的,如1∶5万图为五米,1∶10万图为十米,1∶20万图为二十米,1∶50万图为五十米。由此可见,比例尺越大,图上量测的精度越高。表示的地形情况就越详细。反之,比例尺越小,图上量测的精度越低,表示的地形情况就越简略。</P><P>??比例尺。是图上进行长度和面积量算的依据。怎样进行图上量算距离呢?下面介绍几种量算距离的方法。</P><P>??依直线比例尺量取距离:用直线比例尺量取距离时,先用两脚规(或纸条、草棍等)量出两点间的长度,并保持此长度,再到直线比例尺上比量;使两脚规的一端对准一个整公里数,另一端放在尺头部分,即可读出两点间的实地距离。</P><P>??依数字比例尺计算距离: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我们可以得出图上长、相应实地水平距离和比例尺三者之间的关系式:</P><P>??实地距离=图上长×比例尺分母。这是我们计算距离的基本公式。具体计算时,先用直尺在图上量取两点间的厘米数,然后将该厘米数代入公式,就得出两点间实地距离。如在1∶5万图上量得甲、乙两点为3.4厘米,则实地距离为:</P><P>??3.4厘米×50000÷100厘米=1700(米)</P><P>??为了计算方便,可先把比例尺分母消去两个零,然后再乘厘米数,即可口算出实地的米数。</P><P>??用指北针里程表量取距离:当图上两点间的距离是弯曲距离时,可以用指北针上的里程表来量取。里程表是由表盘、指针和滚轮三部分组成的。表盘上注有不同比例尺的分划圈,每个分划相当于实地一公里。</P><P>??量取距离时,先转动滚轮,使指针对准“零”分划,以右手拿指北针,表盘向里,使滚轮对正起点,沿线路滚动,直至终点,然后从相应比例尺的刻划圈上,读出指针所指的分划数,就是实地的公里数。</P><P>??从图上量得的距离,不论是直线距离还是弯曲距离,都是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但是,实地地形是起伏不平的,道路的弯曲情况,在图上表示得也是很概略的,从图上量得的距离总是要比实地距离小一些,所以,对图上量得的距离要加个改正数。究竟要加多大的改正数?由于实地地形情况比较复杂,很难提出一个最准确的改正数,只能根据部队实验的结果,提供一个改正参考数据,这个数据是:坡度为0°—5°时,加改正数3%;坡度为5°—10°时,加改正数10%;坡度为10°—15°时,加20%;坡度为15°—20°时,加30%;坡度为20°—25°时,加40%;坡度为25°—30°时,加50%。这只是个实验平均数,有的地方可能大于这个数,有的地方可能小于这个数,使用是要加以注意。</P><P>(二)地形图的种类和用途</P><P>??每种武器,都有它的规格和型号,懂行的人一看型号,就能略知武器的主要性能和用途。我们的地形图也是一样,有它一定的规格和用途。你要使用地形图,就得了解它,不然,需要时就不知道该选什么图。</P><P>??为了适应军队作战、训练、国防施工和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测绘部门测制了不同规格的地形图。地形图的规格,主要是按比例尺来分的,有1∶1万,1∶2.5万,1∶5万,1∶10万,1∶20万,1∶50万和1∶100万七种。这叫基本比例尺地形图。</P><P>??1∶1万和1∶2.5万地形图,显示地形精确、详细,又都是经过实地调查测绘的,但每幅图所包括的实地范围比较小。这类图,只在重要城镇、重要关隘、要塞、基地和国境线重点设防地区才测制。主要是供团以下指挥机关组织计划战斗时详细研究判断地形;炮兵联测战斗队形,准备射击诸元;要塞、基地、重点设防和国防工程设计;国家经济建设勘察、设计等各方面使用的。</P><P>??1∶5万地形图,显示地形比较详细、精确,也是经过实地调查测绘的,每幅图所包括的实地面积比1∶2.5万图大四倍,从图上能精确量测角度、距离、坡度和坐标等数据,主要是供军、师、团各级首长司令部研究判断地形,组织指挥行军、作战、军兵种协同动作;还能供炮兵量取射击诸元,计划火力配系;供工程兵研究工程设施、空降兵选择着陆场地;标绘各种情况和调制各种要图。用途较广,所以,它是合成军队的基本用图。</P><P>??1∶10万地形图,多数是根据1∶5万图编绘的,少数地区(如草原、戈壁地区)是实地测绘的,较1∶5万图概括些,也具有1∶5万地形图的特点。但是每幅图所包括的实地范围又比1∶5万图大四倍。最适于装甲、摩托化部队及高级司令机关使用。在没有1∶5万图时,也可供炮兵射击、空降兵选定着陆场使用。也是合成军队的基本用图。</P><P>??1∶20万和1∶50万图,是根据1∶10万图编绘的,它以较小的图面显示广大地区的地形概貌和关系位置。是供军以上高级指挥机关研究兵力部署,拟定战役计划、制订协同方案,指挥作战时使用的;高炮部队和情报部门掌握空情时也用这种地图,所以称为战役用图。</P><P>??1∶100万,又是根据1∶20万、1∶50万图编绘的。它以更小的图面,显示更广大地区的地形总貌及关系位置。是为空军部队飞行和三军领率机关研究战役方向,进行战略、战役规划、部署,解决战略、战役方面的作战任务时绘制的,所以称为战略用图或陆空共用图。</P><P>??我们使用地图时,就要根据它的用途,恰当地选择适应自己需要的地形图。</P><P>(三)地形图概貌</P><P>??初次接触地形图的人,一看到图上密密麻麻的符号,弯弯曲曲的线条,总感到摸不着头绪,不知如何下手。这是因为你不了解它的特点,不摸它的脾气。如果你接触越多越熟,它就会成为你的知心朋友,成为你在战斗中的亲密战友。</P><P>1. 地形图的颜色</P><P>??地图上居住的“客人”,其实都是我们经常耳闻目睹的老相识,比如,高山、低岭、大江、小溪、房屋、公路等等,都是我们很熟悉的。为什么一搬到地图上就不认识了呢?这是因为制图人员给它们化了妆,换了一种面孔,所以,就感到陌生了。</P><P>??地图的颜色有四种,即黑、蓝、绿和棕色。</P><P>??居民地、道路、独立地物、境界、方里网、地名和注记等,都是要突出表示的,所以用黑色;</P><P>??水是透明的蓝色,所以江河、湖泊、水库、水渠、池塘等都用蓝色;</P><P>??各种植物都是绿色的。地图上就把森林、苗圃、果园等地区染成浅绿色;一九七八年以后出版的地图,除突出树和独立树丛仍用黑色外,其余植被符号,都一律印成绿色了。</P><P>??地表面多为土黄色,所以地图上就用近似土黄的棕色表示高低起伏的自然形态。</P><P>2. 图廊外各部名称和作用</P><P>??地形图每幅图廓的四周,都有许多“标号”,它们各有各的名称和用途。</P><P>??在图幅上方中央的,叫“图名、图号”。如图上写着“新华县”,就是图名,它在这幅图里是最大最著名的地方。“8-48-85-甲”,叫图号,它是告诉你这幅图的位置,就是地图的“门牌号码”。图号下边的一行小字,如:“四川省新华县〓上边县〓康县”,是说明这幅图里都包括哪些县、区,谁占的面积大,就把谁写在前边(图8)。</P><P>??图廓外左上角有个井字格,叫小接图表,它是表明周围“乡邻”关系的;中间有晕线的是本幅图,四周八个格里写的是“邻居”的图名,看着它,就可以拼接地图了。</P><P>??图的下方中央,是比例尺,它是地图大小、内容详略、精度高低的标准,也是量算距离的尺码。</P><P>??比例尺左边的图形,是表示地图方位的。线画正直,顶上有个小五角星,是表示指向地球北极的,叫真子午线,又叫真北方向线;线画顶端有个小箭头的,表示磁针所指的方向,叫磁子午线,又叫磁北方向线;线画顶端有个“V”的,表示纵坐标线所指的北方,这三条方向线合起来叫三北方向。由于地球的质量各处不一样,在不同的地方,这三个方向得不一致的,三者之间就构成三种角度。以子午线为准;与纵坐标线之间的夹角,叫坐标纵线偏角(又叫子午线收敛角);与磁子午线之间的夹角,叫磁偏角;磁子午线与纵坐标线之间的夹角,叫磁坐偏角。根据测绘人员实地测量的结果,这三个偏角的方向和大小,在各地是不一样的,所以在每幅图上的图形也不一样。以真子午线为准:磁子午线在东边时叫东偏,东偏为正,用“+”表示,就画在真子午线东边;在西边时叫西偏,西偏为负,用“-”表示,就画在真子午线西边。夹角内的数字是偏角的度数,没有括号的是360°制,括号里的是密位制,它是标定地图方位时,供修正指北针用的。</P><P>??偏角图的左边,是坡度尺,它是供比量坡度用的。尺的水平线下边有两行数字,“1°2°4°……30°”,是360°制的度数;“3.5、7、11……58%”是用百分数表示的度数,如45%,表示水平距离100,垂直距离45,坡度约为24°。百分数是供工程设计时用的。</P><P>??右图廓的外边是图例,上面印的都是常用地形符号。</P><P>3. 地形图的测制说明</P><P>??在图幅下方的右端,是地图的测制出版说明,这是告诉你测图的方法,测制时间和依据,用图时要加以特别注意:</P><P>??凡是有“航摄”、“调绘”等字的,表明这幅图是用航空摄影测量方法测制的,地形准确可靠。注明的测制年月愈近,地图内容愈新颖,反之,则愈陈旧。</P><P>??图上写有“1954年北京坐标系”,“1956年黄海高程系”,是计算平面位置和高程的依据。比方说,公路里碑上的公里数,通常是从大城市起算的;说某某建筑有多高,一般是从地面算起。这就是说,地球上任何一点的位置都是相互联系,都有一定相对关系。我们测绘地面上点的位置,也是一样,也要有一个起算标准,不然就分不出高低、这了。测绘地面上某个点的位置时,需要两个起算点:一是平面位置,一是高程。计算这两个位置所依据的系统,就叫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P><P>??“1954年北京坐标系”,是采用苏联克拉索夫斯基椭圆体,在1954年完成测定工作的,所以叫“1954年北京坐标系”,我国地形图上的平面坐标位置都是以这个数据为基准推算的。</P><P>??“1956年黄海高程系”,是在1956年确定的。它是根据青岛验潮站1950年到1956年的黄海验潮资料,求出该站验潮井里横按铜丝的高度为3.61米,所以就确定这个钢丝以下3.61米处为黄海平均海水面。从这个平均海水面起,于1956年推算出青岛水准原点的高程为72.289米。我国测量的高程,都是根据这一原点推算的。</P><P>??为了把地面上的地物、地貌描画在图纸上,让用图的人能认出是什么物体,测绘部门制订了简明易懂的符号和有关规定,这个规定,就叫“地形图图式”,简称“图式”。我国现行的“图式”是由国家测绘总局和总参测绘局共同制定的,它是测制、出版地形图的法定依据,也是识别和使用地形图的基本工具。有了统一的图式,测图的人和用图的人就有了共同的语言。使用地图时,如果对某个符号不认识,查阅一下图式,就能找到答案。但查阅图式时,要注意两点:一是查阅的图式要与使用的地图比例尺一致。二是查阅图式时,要注意图式的版本,不然符号就会弄错。
</P>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5-29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地物符号</P><>??地面上的物体,种类繁多,千姿百态,因受比例尺的限制,测图时不可能按照它们的形状全部描绘在图纸上,只能把有军事意义的重要地物表示出来,有些不需要的物体,还要舍弃。为了使地图简明、美观,便于识别物体,判定方位和图上量测计算,制定了一些图形和注记,分别来表示实地某种物体,这些图形和注记,就叫地物符号。</P><>1. 符号的特点</P><>??在制定地物符号时,通常要考虑到以下几个原则和特点:</P><>??一是符号要有统一性。没有统一的规定,不仅不利于测制、生产地图,也不利于使用地图。</P><>??二是图形要形象醒目,容易识别记忆。符号的图形,尽可能地反映地物的外形和特征,使用图者一目了然,很容易联想到它所代表的地物。所以,地物符号在构图上力求做到三点:</P><>??① 与地物的平面形状相似,如居民地、公路、湖泊等,它们的图形与实地地物的平面轮廓对应相似,这种符号,称为轮廓符号或正形符号;</P><>??② 与地物的侧面形状相近,如突出树、烟囱、水塔等符号的图形与实地地物的侧面形状相似,比较形象、直观,这种符号,称做侧形符号;</P><>??③ 与地物的意义相关,如气象台的风向标、矿井的锤子等,这种符号,称为象征性符号。</P><>??了解了它们的特点,用图时,只要注意看图形、想意义,就容易识别记忆了。</P><P>??三是符号要合理分类,能反映地图内容的有机联系和区别,保证图面清晰,易于识别。</P><P>2. 符号的分类</P><P>??实地上面积较大的地物,如居民地、森林、江河、湖泊等,其外部轮廓都是按比例尺测绘的,叫做依比例尺表示的符号。这类符号,可以在图上量取其长、宽和面积,了解其分布和形状。</P><P>??对长度很长,宽度很窄的线状地物,如道路、长城、土堤、垣栅、小的河溪等,其长度是按比例尺测绘的,因宽度太窄若按比例尺缩绘,就表示不出来,就只能放大描绘,所以叫半依比例尺表示的符号。这类符号,在图上只能量取其相应实地的长度,而不能量取它们的宽度和面积。</P><P>??地面上很小的独立地物,如亭子、独立房、宝塔、纪念碑、路标、石油井等,这类地物,若按比例尺缩绘到图上,就表示不出来;但在军事上,对判定方位、指示目标、炮兵联测战斗队形、实施射击、指挥作战等都有重要作用,因此,就采用规定的符号,在不同比例尺图上,按不同的大小绘出;所以,叫不依比例尺表示的符号。这类符号,不能用来判定地物的大小,只能表明物体的性质和准确位置。它们对应实地的准确位置,是在图形的那一点上,这是根据图形的特点规定的。</P><P>??上述三类符号,只能表示地物的形状、位置、大小和种类,但不能表示其质量、数量和名称,因此,还有文字和数字注记,作为符号的补充和说明,所以叫注记和说明符号。注记和说明符号的形式有三种:</P><P>??1. 地理名称的注记,如市、镇、村、山、河、湖、水库,各类道路和行政区的名称等,是用各种不同大小的字体来表示。</P><P>??2. 说明地物质量特征的文字注记,如井水的咸淡,公路路面质量、桥梁性质,渡场、森林种类,塔形建筑的性质等,均用细等线体以略注形式配在符号的一旁。</P><P>??3. 说明地物数量特征的数字注记,如三角点、土堆、断崖的高度,森林密度和树的平均高、粗,道路的宽度,河流的宽、深和流速等均用大小不同的数字表示。</P><P>??此外,有些地物的分布较零乱,如沙地、石块地、梯田坎、疏林、行树、果树等,很难表示它们的具体位置和数量,就采取均匀配置的图案形式表示,所以叫做配置符号。这种符号,只表示分布范围,不代表具体位置。</P><P>??只要我们掌握了符号的特点,再识别地物符号就比较容易了。</P><P>(五)地貌的表示方法</P><P>??地球表面是起伏不平的,有高山,有深海,有丘陵和平原,有沙漠和草原,还有江河和湖泊等等,这些高低不平,形状各异的地貌是怎样表示在平面图纸上的呢?</P><P>??地貌的表示方法,是人们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完善和丰富起来的。在公元前六百多年的时候,我国的制图先驱是用∩∩图形表示山峰位置和山脉大体走向的,直到清朝初期,才开始采用等高线表示地貌的方法。</P><P>??用等高线表示地貌,能精确地反映地面的高低、斜坡形状和山脉走向,我们的基本比例尺地形图,主要是用这种方法表示地貌的。这种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立体感。</P><P>??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地图的要求提高了,希望能一目了然地看出广大区域的地势总貌,迅速得到高程分布和高差对比的印象,于是,在等高线的基础上又出现了分层设色和晕渲表示地貌的方法。</P><P>??分层设色法,就是将地貌按一定的高度分出层次,每层普染以不同的颜色。用图时就可以根据颜我迅速判别高度。我们常见的地图册以及航空图,小比例尺图,多是采用这种方法。</P><P>??晕渲法,就是按一定的光源方向和地形起伏,用青钢色(或彩色),在坡或背光坡上涂绘暗影,以构成地势起伏的立体形象,给用图者在视觉上以生动形象、蜿蜒起伏、景观自然的感觉。地貌图、游览图多是采用这种方法。</P><P>??分层设色和晕渲法,如与等高线配合使用,效果将会更好,不但便于识别地貌,也便于图上计算高程。</P><P>1. 等高线表示地貌的原理</P><P>??为了说清楚这个原理,让我们先回忆一下某些自然现象。</P><P>??你到过水库吧!在水库的岸坡上,有一道道的水涯线痕迹,一条条,一层层,随着山形的凸凹,蜿蜒曲折,多么规律!真象雕刻家专门刻画的一样;其实,那是水平面从最高水位的变化过程中,撞击岸坡留下的标记。</P><P>??再看海岛,在岛的四周陡坡上,和水库一样,这是海水涨潮和落潮时留下来的痕迹。想想水涯线的痕迹,再看等高线表示地貌的原理,就容易理解了。</P><P>??等高线表示地貌的原理是:假设把一座山,从底到顶,按相等的高度,用一层一层地水颊横截该山,则山的表面便会留下一条一条的弯曲截口痕迹线,再将这些截口痕迹线垂直投影到一个平面上,便呈现出一圈套一圈的曲线图形。因为每条曲线上各点的高度都相等,所以这种曲线叫等高线;各相邻的两条等高线间的垂直距离相等,叫等高距。地形图就是根据这个道理来表示地貌的。</P><P>2. 等高线的特点</P><P>??根据等高线表示地貌的原理,从图18可以看出这样几个特点:</P><P>??等高线都是闭合曲线,同一条等高线上任何一点的高程都是相等的;</P><P>??等高线多,山就高,等高线少,山就低;</P><P>??等高线密,坡度陡,等高线稀,坡度缓;</P><P>??等高线的弯曲形状和相应实地地貌形态保持水平相似的关系。</P><P>??对于同一地形而言,等高线的多少,取决于等高距的大小。等高距大,等高线就稀少,地貌显示就简略;等高距小,等高线就密集,地貌显示就详细。为了制图方便,利于用图,应选择适当的等高距。我军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等高距规定为:</P><P>??比例尺?1:1万?1:2.5万?1:5万?1:10万?1:20万</P><P>??等高距?2.5米??5米??10米??20米??40米</P><P>3. 等高线的种类</P><P>??在地形图上,我们所看到的等高线,为何有细的,有粗的,还有断续的?这是为了更好地表示地形和用图的方便而规定的。</P><P>??凡是按规定的等高距测绘的等高线,都叫基本等高线,又称首曲线,是用细实线表示的;</P><P>??为了便于计算高程,把首曲线每逢五条或十条加粗描绘一条,叫做加粗等高线,例如,一座一千米的高山,在1∶5万图上,就要画一百条首曲线,计算高程时,如果一条一条地数,就很不方便,有了加粗等高线,就能一五一十地数,计算就方便了,所以,又叫计曲线。</P><P>??因为地貌起伏变化多端,用首曲线往往不能详细表示地貌的细部特征,就在首曲线的中间加绘长虚线,表示其细部,这叫半距(基本等高距的二分之一)等高线,也叫间曲线。</P><P>??有些地方的细貌,用间曲线仍然显示不出来时,就在四分之一等高距的位置上用短虚线表示其细貌,补助间曲线的不足,所以叫做补助等高线,又叫助曲线。</P><P>??间曲线与助曲线,线段不长,只在倾斜变换和地形复杂的地方用,如丘陵地区的地图上使用较多。</P><P>??用等高线表示地貌,是一种比较科学的方法,具有图形简单、便于计算、清晰醒目等优点。但也有不足之处,例如,因为等高线是按一定的等高距测绘的,有些细貌可能被舍去;不能完全逼真地反映地貌的细部和景观;立体感不够明显,给判读带来一定的困难。用图时,既要掌握它的特点,也要知道它的不足之处,才能更好地发挥地形图的作用。</P><P>4. 怎样识别地貌</P><P>??我们懂得了等高线表示地的原理和特点,就有了判读地貌的基础,但是,由于地貌类型复杂,要正确认识地貌,仍有不少困难。</P><P>??尽管每座山都有自己的特点,形态万千,但只要我们认真分析一下,仍然可以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概括地说,它们都是由山顶、凹地,山背、山谷,鞍部、山脊等构成。只要抓住这些基本特征,识别地貌就比较容易了。</P><P>??在识别这些特征时,只要联想一下等高线表示地貌的原理和特点,就能立刻认出:凡是最小的闭合小圆圈都是山顶。根据这些圆圈的大小和形状,还能分辨出是尖顶山、圆顶山或平顶山。凹地也是小圆圈,怎么和山顶区别呢?这个问题,制图人员早就想到了,就是在圆圈上加上个垂直小短线,它是指示下方向的,叫做示坡线。如果你看到示坡线是在圆圈的外面,就是山顶,示坡线是在圆圈的里面,就是凹地了。</P><P>??以山顶为准,等高线向外凸出的是山背;等高线向里凹入的,就是山谷。两个山顶之间,两组等高线凸弯相对的是鞍部,若干个山顶与鞍部连接的凸起部分就是山脊。</P><P>??另外,由于地壳的升降,剥蚀和堆积作用,使得一些局部地区改变了原来的面貌,如在黄土高原上,植被稀少,由于雨水冲刷形成的冲沟;陡峭的崖壁,坡度在70°以上,象广西桂林的陡石山;山坡受风化作用而崩落的崩崖等。这些地形,军事上统称为变形地。因为这种地形面积很小,形状奇特,用等高线不太好表示,只好用符号来表示。</P><P>??根据等高线表示地貌的原理和特点,结合变形地符号,再考虑到自然习惯(如河水总往低处流,等高线上高程注记的字头总是朝上坡方向,示坡线指向下坡)进行判读,地貌的总体和细部就清清楚楚了。
</P>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5-29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5. 怎样判定高程和高差</P><>??我们在使用地图时,经常要判定点位的高程。如炮兵射击,为了确定高低角,就要知道炮兵阵地、射击目标和观察所的高程。在图上根据什么判定点位的高程呢?主要是根据高程注记和等高线来推算。例如:
??点位恰在等高线上时,该等高线的高程,就是这个点位的高程;</P><>??点位在两条等高线之间时,先查出下边一条等高线的高程,再按该点在两等高线间隔中的位置目估出高度;</P><>??点位在没有高程注记的山顶时,一般应先判定最上边一条等高线的高程,然后再加上半个等高距。</P><>??知道了两点的高程,然后相减,所得结果,就是两点的高差。</P><>6. 怎样判定斜面形状和坡度</P><>??部队构筑山头阵地,总要观察一下斜面情况,是否有利发扬火力。军队行军,经常遇到上坡下坡。不同的斜面和坡度,对军队战斗行动带来不同的影响。比如汽车的爬坡能力是15°,如果道路的纵坡度大于15°,汽车就不便通行了。所以,我们使用地图,要学会从图上判定斜面的形状和坡度。</P><>??所谓斜面,就是从山顶到山脚的倾斜部分。就拿敌对双方控制的高地来说,朝向对方的斜面叫正斜面,背向对方的斜面为反斜面。斜面有几种?它们在地形图上是怎样表示的呢?</P><>??等齐斜面?坡度基本上一致,站在斜面顶部可以看到全部,便于发扬火力的称为等齐斜面,在图上,各等高线的间隔大致相等。</P><>??凸形斜面?在实地,上面缓下面陡,站在斜面顶部看不见下部,形成观察射击的死角,称为凸形斜面。在图上,等高线的间隔上面稀,下面密。</P><P>??凹形斜面?与凸形斜面相反,上面陡,下面缓,站在斜面的顶部能看到斜面的全部,便于发扬火力,称为凹形斜面。在图上等高线的间隔是上面密,下面稀。</P><P>??实地的斜面,多数是凸凹互相交错的形状,但是,总离不开上面说的三种形状。使用地图时,只要注意等高线间隔的疏密情况,就能很容易地判明斜面的形状。</P><P>??那么斜面的坡度,又怎样从地图上量取呢?</P><P>??量取坡度时,要先用两脚规量取图上两条(或六条)等高线间的宽度,再到坡度尺上比量,在相应的垂线下边就可以读出它的坡度。</P><P>(六)地形图的坐标系统</P><P>??提起“坐标”这个词,有些读者可能有点陌生,其实,在我们生活中还是经常碰到的,只是不这么称呼罢了。比如我们到体育馆看球赛,去礼堂听报告,入场券上就有×排×号,按照这个排、号,就能找到自己的座位。这种用排和号两个数确定座位的方法,在数学上就叫做坐标法。为了使用地图的方便,制图人员就把这个坐标法搬到了地图上,成为确定地面点位的方法。因为地球比较大,坐标的起算点、计算的方法和表达的方式就必须有一系列的规定,这些规定,就是坐标系统。</P><P>??地图上的坐标系统分为两种,即平面直角坐标系和地理坐标系。我国地形图上采用的是“1954年北京坐标系”,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在前面已经介绍过了。这里只打算介绍一下地形图上的地理坐标和平面直角坐标的一些具体应用问题。</P><P>1. 地理坐标</P><P>??确定地球表面上某点位置的经度和纬度数值,就是该点的地理坐标。</P><P>??为了使用方便,在1∶20万、1∶50万和1∶100万地图上,按照一定的间隔绘有经线和纬线,构成地理坐标网;在图廓线的四周有经、纬度数值注记。在大于1∶10万图上,只是在内图廓外绘有分度带,每个分划为一分;在内图廓的四角注有经、纬和值。需要用经纬度指示目标时,只要把南图廓与北图廓、东图廓与西图廓上分度带的相应分划连接起来,就构成了地理坐标图。</P><P>??埂坐标是世界各国通用的。在海上、空中、边防或外交斗争中,通常采用地理坐标指示目标。例如,知道了地理坐标为北纬25°02.5′,东经121°31′,就可以从图上找到这是台北市。反之,找到了图上位置,也可以求出这一点的地理坐标。</P><P>2. 平面直角坐标</P><P>??由于经纬线在图上多是弧线,不便于图上作业,更不便于距离和角度的换算,因此,在大比例尺图上都绘有平面直角坐标网。</P><P>??确定平面上某点位置的长度数值,就是该点的平面直角坐标。平面直角坐标会值是用公里和米表示的。</P><P>??平面直角座标的构成 平面直角坐标,是在颊上由两条垂直相交的直线建立起来的坐标系统。纵线为纵轴,以X表示;横线为横轴,以Y表示;两直线的交点为坐标原点,以0表示。确定某点的位置时,以该点到横轴的垂直距离为纵坐标(X),到纵轴的垂直距离为横坐标(Y)。并规定,X值在横轴以上的为正,以下的为负;Y值在纵轴以右的为正,以左的为负。如甲点的坐标:X=250,Y=300。用这种方法确定点位的,就叫平面直角坐标法。</P><P>??我国地形图上的平面直角坐网,是按高斯投影构成的。高斯投影是以6°为一带,每个投影带的中央经线是直线,与中央经线相垂直的另一条直线是赤道。地形图上的平面直角坐标,就是以中央经线为纵轴(X),以赤道为横轴(Y),其交点为坐标原点(0),这样,每个投影带便构成一个独立的坐标系。我国领土位于赤道以北,所以纵坐标(X)值均为正值;横坐标(Y)值,位于中央经线以东的为正,位于中央经线以西的为负。为了计算方便,消除负数,又将横坐标(Y)值均加上五百公里常数,(即等于将纵轴西移500公里)横坐标以此纵轴起算,Y值也就全是正数了。</P><P>??因为一个投影带的范围很大,分的图幅也很多,为 能迅速确定点的坐标,制图时,就用平行线的办法,以一公里(或两公里)为单位,分别作中央经线和赤道的平行线,构成正方形方格网,叫做平面直角坐标网,在1∶5万地形图上,每个方格的面积是一平方公里,所以又叫方里网。</P><P>??图上平面直角坐标的注记 地图上纵向的线(即中央经线的平行线),都叫纵坐标线,它的长度数值是由南向北增加的,注记在左右图廓间(公里数)。</P><P>??地图上横向的线(即赤道的平行线),都叫横坐标线,它的长度数值是由西向东增加的,注记在上下图廊间(公里数)。</P><P>??用平面直角坐标指示目标 有了X、Y一组数值,在图上是不是就能确定地球表面上任何一点的位置了呢?这在一个投影带中是可以的。但是,按高斯分带投影的办法,全球就分六十个带,我们中国占十三个带,每一带都是一个独立的坐标系;这样,相同的一个坐标值,将会在所有六十个带里同时出现。例如呼和浩特市和承德市,它们的坐标几乎相等,而两地实际相距将近五百公里,就因为所在的投影带不同。为了避免这种现象,还要在Y坐标值的前面写上带号,就是在呼市的横坐标值前写上19,在承德的横坐标值前写上20,这样,才能用X、Y值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位置。</P><P>??平面直角坐标网的作用,主要是指示目标和确定目标在图上的位置,也可以估算距离和面积。</P><P>??利用坐标指示目标时,可以用概略坐标,也可以用精确坐标。例如,报告龟山的概略坐标,只要指出龟山所在方格左下角的坐标值即可。报告坐标的顺序是:先纵坐标值,后横坐标值,切记不要报错。</P><P>??为了避免报错顺序,简便的方法是:用左手的虎口对正这个方格的左下角,先沿拇指方向找出纵坐标值(X)为85,再沿食指方向找出横坐标值(Y)为49。口头报告时,先说坐标,后说地名,如:85、49,龟山。如果在文件中,就写成:“龟山(85、49)”。</P><P>??炮兵射击,常常要用精确坐标,此时应先找出概略坐标,再加上该点到下边和左边方格线的垂直距离的米数即可。最方便的办法是用坐标尺量读。量读的方法是:使坐标尺的纵边与纵坐标线密合,横边通过所量地物之定位点,即可读出纵、横坐标的米数,然后与概略坐标的公里数相加,就是精确坐标。例如发射点的精确坐标为:X85620,Y49300。</P><P>??反之,用同样的方法,知道了坐标值,也可以确定目标点在图上的位置,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P><P>3. 邻带补充坐标网</P><P>??地形图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网,是按投影带建立的各自独立的坐标系,纵、横坐标线都只平行于本带的纵、横坐标轴;所以,在两带相接的地方,图上的坐标线就拼接不起来。但是,在实战中,常会碰到这种情况:比如,我炮兵发射阵地位置在十九带而射击目标位置在二十带,因为不是一个投影带,坐标系统不一致,这就无法指示目标,不能计算炮目距离和方位角。</P><P>??为了便于相邻两带的图幅能使用统一的坐标网,制图时规定,凡是在两带相接地方1~2幅图的外图廓线上都要加绘邻带坐标网短线,并注上相应的公里数。用图时,就要规定统一使用某一带坐标网,并将两对应图廊间的短线连成直线,即可构成邻带统一的坐标网。</P><P>三、怎样使用地形图</P><P>??我们学习识别地形图的目的是为了使用地形图,特别是要会现地使用地形图。</P><P>??现地使用地图,就是把地图拿一现地,将地图与现地地形一一对应起来,以便分析研究地形,全面地熟悉、掌握地形情况,按照实际地形组织计划部队行动,充分发挥地图的作用。</P><P>??初学使用地形图的人常有这样的感觉:就图识图还比较清楚,一到现地就有点晕头转向;在简单地形上不安了些,特别是一到生疏复杂地形就更容易糊涂了。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对图不熟,二是没有很好地掌握现地使用地形图的要领。</P><P>??现地怎样使用地图?它有哪些要领?概括地说,主要有:判定方位、标定地图、确定站立点、对照地形、按地图行进和分析研究地形等基本问题。</P><P>(一)判定方位</P><P>??军队机动性大,活动地区广,经常遇到各种复杂的天候和地形条件,因此,我们每一个解放军战士,都要学会在完全生疏的地方,在漆黑的夜晚,在深山密林中,在茫茫的沙漠和草原上判定方位的本领。</P><P>??军队在战斗行动中,必须随时随地能辨明方向,明确敌我关系位置。如穿插分队进行迂回包围敌人,侦察分队潜入敌后侦察敌情,通讯分队执行送信、架线等任务是如果迷失了方向,不仅会贻误战机,甚至可能遭受重大伤亡,后果是难以想象的。所以,判定方位是军队行动的重要依据。</P><P>??判定方位的方法很多这里只介绍几个简单常用的方法,可以因地制宜,灵活运用。</P><P>1. 用指北针</P><P>??指北针是军队基层指挥员的一项装备器材。</P><P>??指北针的针尖,含有两种磁性,在地同、北磁极的吸引下,它的针尖永远指着南方和北方,所以,用指产针判定方位,简单方便,只要把指北针放平,它就能给你指出南北方向。不论是在陆地、在海洋还是在空中,也不管是黑夜、白昼或是刮风下雨,都是一样地灵便。</P><P>??指北针为什么能指示南北方向呢?这是由地球特性决定的。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它有两个磁极:一个叫地磁北极,另一个叫地磁南极,根据磁性“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指北针的磁针在这两个磁极的吸引下,就一头指北,一头指南。</P><P>??我们在前面说的指针所指的方向并不是真北方向。只要你用指北针和北极星对照一下,就会发现:指北针的北不是严格对准北极星方向的,而是有一个角度。这说明地球南、北极和地磁南、北极不在一个位置上,而是有一个角度,这个角度叫磁偏角。磁偏角的大小,在各地是不一样的。在我国东部地区,磁针方向总是指在北极的西面,叫做西偏,越往东北去,西偏的角度就越大,如在上海地区为3—4°,旅大地区为5—6°,到黑龙江就11°多了。在我国的西部地区,磁针的方向又总是指在北极的东边,叫做东偏,越往西北去,东偏的角度越大,如在拉萨、昌都为0°,到乌鲁木齐就3—4°。由于地磁本身每年还有周期性的变化,同一地点的磁偏角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年年都有变化,一年内变化的数值叫做年变率。各地磁偏角和年变率都是经过精确的测量计算出来的,有些地图上还有注明。使用指北针标定方向,必要时,要根据磁偏角和年变率修正。</P><P>??此外,由于磁针有吸铁的特性,容易受电和金的体吸引,使用前应检查磁针是否灵敏,使用时不要太靠近高压线、汽车、坦克、火炮等物体。在雷雨时和磁铁矿、磁力异常地区都不能使用。</P><P>2. 用太阳和手表</P><P>??从古以来,我国人民就有个习惯的说法:“日出于东而落于西”。其实,在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中,太阳真正从正东方向升起,从正西方向落下去的日子,却只有春分(3月21日)和秋分(9月23日)这两天,其他日子,都不是从正东升起,从正西落下去的。这是地球一方面绕着太阳公转,同时它自身也在旋转的缘故。大体上说,是春秋天太阳出于东方,落于西方;夏天太阳出于东北,落于西北;冬天出于东南,落于西南。根据太阳出没的位置,就能概略地判定方向。</P><P>??如果你带着手表,可以根据太阳利用手表判定方位。一般地说,当地时间早晨六时左右,太阳在东方,中午十二时在正南方,下午十八时左右在西方。</P><P>??如果想更准确一点判定方位,方法是:先把手表放平,以时针所指时数(以每天二十四小时计算)的折半位置对向太阳,表盘上“12”这个数的指向,就是北方。比如,我们在某地上午八时判定方位,其折半位置是4,即以表盘上的“4”字对向太阳,“12”的指向就是北方;若在下午二时四十分(即十四时四十分)判定,应以“7∶20”对向太阳。为了记忆方便,我们编了个顺口溜:“时数折半对太阳,12指向是北方。”</P><P>??为什么要把时数折半呢?因为地球自转一周是一天,一天是二十四小时。可是手表,一天要走两圈才够二十四小时,正好手表转的圈数比地球多一倍,所以要折半。但是要注意,手表上的时间,必须换算成当地时间。</P><P>??我们使用的统一标准时间是北京时间,那么怎样换成当地时间呢?</P><P>??北京时间是东经一百二十度的时间。地球上经线一共分成三百六十度,地球自转一周是二十四小时。这就可以算出地球每四分钟就转一度,一小时转十五度。这就是说,在我国最东的地方(东经一百三十五度)比北京早一个小时看到太阳,在最西的地方(东经七十五度),则比北京晚三个小时才能看到太阳。换算当地时间时,要以东经一百二十度为准,向东,经度每增加十五度,就加上一小时;向西,经度每减少十五度,就减去一小时。比如在新疆塔城(东经83°),中午十二时判定方向时,那里比东经一百二十度少三十七度(120°—83°=37°),就晚二时二十八分,所以当地时间是九时三十二分,即以4∶46对向太阳,“12”的指向就是北方了。又如在黑龙江佳木斯(东经130°11′),上午十一时判定方位时,那里比东经一百二十度多十度十一分(130°11′-120°=10°11′),就早四十一分钟(4×10.2=40.8分),所以当地时间是十一时四十一分,即以“5∶50”对向太阳,“12”的指向就是北方。</P><P>3. 根据北极星</P><P>??在茫茫的黑夜里,又该如何判定方位呢?从古到今,人们就有看星星计时辰,观北斗方向的习惯,俗话说:“找到北极星,方向自然明”。这是有科学道理的。</P><P>??到了夜晚,极目长空,繁星闪闪,在北方的天空,有一颗好像不升不落固定不动的星,为人们指引着方向。因为它位于北极的正上方,都叫它北极星。所以,只要找到北极星,就知道了北方。</P><P>??怎样才能找到北极星呢?最可靠的办法是认星座。弄清了星座是怎么回事,用北极星附近星座的关系来找北极星就容易了。</P><P>??为了观察研究的方便,天文学家们给天空中的星星编成很多“小组”,还给每个小组起了名字,如狮了、小犬、猎户、金牛等等。这些星星“小组”,就叫“星座”。连同小组的名字,就叫某某星座。例如,民间传说的北斗七星,就是一个星座,天文学家给它起名叫“大熊星座”,在它附近还有个“小熊星座”。</P><P>??小熊星座,有七颗比较明亮的星,根据它排列的形状,人们想象它象只小熊,所以起名叫小熊星座,在小熊尾巴尖上的那颗星就是北极星。</P><P>??大熊星座,也有七颗比较明亮的星,排列的形状,象只大熊,也象个古代的熨斗,所以,都管它叫北斗星。因为它的形状又象支盛饭的长把勺子,所以群众又管它叫勺子星。晴天晚上,只要你举目朝北方天空一望,就能看见它,人们主要是用它找北极星。找北极星时,先顺着勺头外边两颗星的方向,划出一条假想的延长线,在相当于这两颗星之间距离的五倍处,有颗比较明亮的星,就是北极星。</P><P>??在北极星的另一边,还有五颗明亮的星,形状象英文字母的“W”,叫仙后星座,也叫女帝星。从这五颗星中央的一颗算起,在距离缺口长度的两倍处,有颗比较明亮的星,就是北极星。</P><P>??北极星的高度大约与当地的纬度相等。在低纬度(北纬23°以南地区)如广州以南地区,由于地平线上蒙气的影响,有时就看不到北极星。这时,可以利用南十字星座判定方位。</P><P>??南十字星座,有四颗比较明亮的星,将相对的两星用虚线连接起来,就成个“十”字,所以叫南十字星座。把距离较长的两星连线向下延长,在约为两星距离的四倍半处,就是正南方。</P><P>??在南十字星座东侧下方,有两颗较亮的星,叫半人马星座,把这两个星连一直线,并向下作它的中垂线,其垂线方向也是正南方。</P><P>4. 利用自然特征</P><P>??如果你留心观察自己驻地附近的自然征候,就会发现,有许许多多自然现象,都能帮助我们判定方位。</P><P>??独立大树,靠南面,因受到充足的阳光照射,所以枝叶繁茂,树皮光滑;而靠北面,因背向太阳,则枝叶稀疏,树皮也较粗糙。</P><P>??锯断的树桩,树桩上有一圈套一圈的曲线,很象地图上的等高线,这是它的年龄标志,叫年轮。年轮的间隔宽窄很不一样,根据年轮的宽窄,也能判定南北方向,如年轮间隔宽的一面,因为阳光的照射充分,表明它生长的快,说明是朝南方向;窄的一面,因为阳光照射不充分,证明长的慢,说明是朝北面。</P><P>??青苔喜欢在阴暗潮湿的地方生长,如果你在大岩石旁边、大树的一侧、房屋的一侧发现长有青苔,那么你就找到了北方。</P><P>??冬天,在突出地面的土堆、土堤、建筑物旁,你会看到积雪溶化的现象。朝阳一侧积雪溶化快是南方,背阳一侧积雪溶化慢就是北方。但对土坑、沟渠和森林中的空地来说,则相反,南面背阳积雪溶化慢,北面向阳积雪溶化快。</P><P>??由于我国幅员广大,土地辽阔,各地有各地的特殊条件,只要你留心观察,很多事物都会给你指出方向。如:内蒙古高原上,冬季大多是西北风,山的西北坡积雪较少,东南坡积雪较多;树干多数略向东南倾斜;蒙古包的门一般朝东南;新月形沙丘,朝东南方向伸展,坡度缓的一端朝西北,坡度陡的一端朝东南。</P><P>??辽西丘陵地区,气候比较干燥,松柏树多生长在北坡;房屋多坐北朝南。</P><P>??秋天,大雁往南飞;春天,大雁往北飞。</P><P>??只要我们博见广识,学习掌握一些基本方法,又能加以灵活运用,就能在各种条件下,都不会迷失方向。
</P>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5-29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标定地形图</P><>??标定地图,就是使地图的方位与现地一致。地图的方位是上北下南,左东右西,这是许多人知道的,为什么还要标定地图方位呢?这里所说的标定地图,就是让地图和现地两者的方位严格一致,恢复地图与实地成一定比例的完全相似的关系。地图,特别是大比例尺地形图,反映实地地形非常详细精确,要把每个地物和实地都一一对照起来,就必须标定地图。</P><>??标定地图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P><>1. 利用指北针标定</P><>??用指北针标定地图,一般是按磁北一标定。标定时,先以指北针的直尺边与磁北方向线(磁北方向线的位置,就在大比例尺地形图上、下图廓线的东部,画着一个小圆圈,旁边注有“磁北(或P)”和“磁南(或P′)”)密合,并使“北”字朝向地图的上方;然后转动地图,使磁针的北端对准“北”字,地图与现地的方位就一致了。</P><>??用指北针标定地图,也可以按纵坐标线或真子午线标定。纵坐标线,在图上很容易找到。真子午线位置在哪儿?东西内图廓线,就是真子午线。按纵坐标线、真子午线标定地图的方法与按磁北方向线的标定方法一样,但是,要注意按照偏角图修正偏角。</P><>2. 依据直长地物标定</P><>??所谓直长地物,就是又直又长的地物。如公路、铁路、水渠、土堤、通讯线、输电线等等,都是直长地物。</P><>??标定时,顺着直长地物的方向站好,先从图上找到这个直长地物符号,再转动地图,对照两侧地形,使图上和现地地物的方向一致,地图就标定了。但要注意图上方位与实地一致,不要搞反了。</P><>3. 依据明显地形点标定</P><P>??哪些算明显地形点呢?凡是有突出特征的物体,都是明显地形点,象山顶、鞍部、烟囱、水塔、桥梁、叉路口、土堆、独立树等等都算是明显地形点。</P><P>??标定时,先确定站立点在图上的准确位置;再选定一个远方明显的地形点,并将直尺边切于站立点和远方地形符号的中心;然后转动地图,使远主地形符号在前,通过直尺,向远方实地相应地形点瞄准,地图方位就标定了。</P><P>4. 利用北极星标定</P><P>??军队在夜间行动,视度不良,不便依据地形点标定地图时,还可以利用北极星标定地图。标定时,要先认准北极星,再使地图上方概略朝向北方,然后通过东(西)图廓线瞄准北极星,地图方位就标定了。
这几种标定地图的方法,读者可在实践中,根据时间、天候、地点、任务等具体情况,灵活采用。</P><P>(三)确定站立点</P><P>??确定站立点,就是在现地用图中,把自己站立的实地位置,准确地在地形图上找到。</P><P>??确定站立点的位置十分重要。这是我们在行军、作战、野营训练中现地使用地图时经常碰到的问题。不能准确地确定站立点在图上的位置,就不能正确地使用地图,甚至说就根本不会现地使用地图。手里拿着地图,也等于一张废纸。</P><P>??对一个指挥员来说,不会确定站立点,是个致命弱点,特别是到了战场,就可能招致危险的后果。在这个问题上,是有教训的。例如某次作战中,某部五连,执行穿插任务,晚上天黑雾大,观察十分困难,由于连指挥员识图用图不熟练,不会正确地确定自己的站立点,没有准确地按照指定的路线行进,结果闯到敌人的伏击圈里去了,受到敌人三面火力的袭击。后来,在友邻部队支援下,才突破敌人的包围圈。不但贻误战机,而且遭受了不必要的伤亡。所以说,确定站立点,是现地用图的一个关键问题。</P><P>??怎样确定站立点在图上的位置呢?方法虽多,但要根据不同情况,灵活选用。</P><P>??第一种情况:有明显地形点时,用明显地形点确定。</P><P>??例如,站立点是在山顶、鞍部、桥梁、岔路口等明显地形点上,只要在图上找到这个地形符号,也就找到了站立点在图上的位置。</P><P>??如果站立点是在某明显地形点的附近,则可以根据自己站立点与明显地形点的关系,目估判定在图上的位置。</P><P>??如果站立点离明显地形点较远,难以目估判定时,就先标定地图,再向明显地形点瞄画方向线,然后目测到该点的距离,根据所测方向和距离,即可确定站立点。</P><P>??第二种情况,有直长地物时,用截线法、垂线法或迭标线法确定。</P><P>??如,行进在公路上,路的侧方有明显地形点时,可先用公路标定地图,再以直尺边紧靠地形符号,然后现现地相应地形点瞄准,画方向线,方向线与公路符号的交点,就是站立点在图上的位置。这种方法,叫截线法。</P><P>??又如,当明显地形点与站立点的联线正好垂直于直长地物时,可以直接在图上,从该地形符号中心向直长地物符号画垂线,其交点就是站立点在图上的位置。这种方法,是利用垂线关系决定的,所以叫垂直线法。</P><P>??如果公路的侧方,有两个明显地形点恰好在一直线上,站立点又正好在这两个地形点的连线上,也可以直接在图上通过那两个地形符号画一直线,其直线与道路的交点,就是站立点在图上的位置,这一方法,叫迭标线法。</P><P>??第三种情况:在平坦开阔的地形上,附近没有明显地形点,也没有线状地物,但在远方能看到两个明显地形点时,可采用后方交会法确定。</P><P>??后方交会法:先在站立点标定地图,并保持地图不动,再从图上和现地分别找准这两个明显地形点;然后将直尺边靠在图上一个地形符号的中心,转动直尺向现地相应的地形点瞄准,画方向线;不动地图,再以同样方法向另一个明显地形点瞄画方向线,两条方向线的交点,就是站立点在图上的位置。</P><P>??第四种情况;如果远方只能看到一个明显地形点,不能进行后方交会时,就用极距法确定。</P><P>??所谓极距法,就是利用方位角和距离两个数据确定站立点的方法。例如,在实地测得某个明显地形点的磁方位角4—20(四百二十密位),距离九百米,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两个数据,在图上按比例尺缩绘出站立点的位置。</P><P>??缩绘的方法:先标定地图,再以指北针直尺边切在图上该明显目标的地形符号上,然后转动指北针,并使磁针对准4—20,画方向线,最后在方向线上根据所测距离比例尺综绘出站立点在图上的位置。</P><P>??第五种情况:在密林地区行动,展望不良,视距短浅时,可借助高大树木,登高望远,用磁方位角交会的办法确定。其具体作法是:先攀登到比较高大的树上,用指北针分别测出远方明显目标的磁方位角;再到地面方便的地方标定地图;然后以指北针直尺边靠在图上相应地形符号的中心,转动指北针,使磁针指向所测磁方位角分划,画方向线;再以同样方法,描画另一目标的方向线。两条方向线的交点,就是站立点在图上的位置。</P><P>??第六种情况:在无法精确标定地图时,还可以采用透明纸交会法确定。其具体作法是:先选定图上和现地都有的三个明显地形点;再将透明纸固定在图板上,并在适当位置插一细针,以直尺紧靠细针,不动图板,依次向现地各地形点瞄画方向线,并在方向线的末端注上地形点的名称;然后取下透明纸,蒙在地图上,移动透明纸,使每条方向线准确地通过相应地形符号的定位点上,此时,透明纸上针眼位置就是站立点在图上的位置。</P><P>(四)地形图与现地对照</P><P>??我国古代军事家孙子有句名言:“知彼知己,知天知地,胜乃无穷”。这里的“知地”,就包括要熟知地形情况。怎样才能熟知地形情况”现地对照就是熟知地形的重要手段之一。</P><P>??现地对照地形,就是在标定地图、确定站立点以后,将地图与现地地形一一加以对照。通过对照,把周围居民地、道路、江河、重要高地等地形的关系位置,以及地貌的起伏状态等,在头脑里建立起深刻的印象。这样,指挥员组织指挥部队战斗行动时,就有了可靠的基础。</P><P>??对照地形时,一般先对照突出明显的地形,后对照一般地形,再由近及远,由点到线,后分片逐段地进行对照。</P><P>??在山地、丘陵地对照时,可根据地貌形态,山脉走向,先对照高大明显的山头、山脊,然后顺着山脊、鞍部、山背、山脚的方向对照。也可以根据远近山岭的颜色、植被、道路、河流分布等特征和地形间的相关位置进行对照。</P><P>??在平原地对照时,可先对照主要的道路、河流、居民地和高大突出的建筑物,再根据地物的分布情况和相关位置逐点分片地进行对照。</P><P>??对照过程中,要边对照边记忆,逐步建立地形与地图的统一概念,最后达到能熟背地图,对地形了如指掌。</P><P>(五)按地形图行进</P><P>??当你要到一个生疏的地方去执行任务,自己正在迷盲不知道该怎么走的时候,就会有热心的同志对你说:“我给你画个图”。你照着他给你画的路线图走,到了你所要去的地方,这就是按图行进。只不过这种图极其简略,而不像地形图那样复杂罢了。</P><P>??按地图行进,是识图用图中最重要、应用最广泛的课题,也是用图的最过硬本领。因为军队行军、作战,穿插迂回,经常遇到在无村庄、无道路、无向导和生疏的地形行动,常常要求部队能够按指定的路线,指定的时间,到达指定的地点。如果指挥员不会按地图行进,对于战斗任务的完成,影响极大。例如,在某次作战中,某部接到转移阵地的命令后,因为干部不会识图用图,没有掌握按图行进的要领,结果把部队带进了一条无路可走的深山沟,转了两个小时,只得沿原路返回。就这么一往一返,一共十二公里的路程,却走了八个小时,给部队增加了疲劳,延误了到达新位置的时间,贻误了战机。与此相反,掌握了按地图行进要邻的指挥员,情况就大不相同。他们不管山多高,林多密,谷多深,路多窄,地形多么复杂,都能按照上级指定的路线,按时到达指定的地点。即便是在突然与敌人遭遇,来不及现地观察地形时,也能从图上分析判断地形特点。正确布置兵力兵器,取得战斗的主动权。</P><P>??怎样才能搞好按地图行进?行进的要领又有哪些呢?主要是靠自己多学习,多实践,但也要借鉴别人的经验。为了帮助初学的人尽快掌握要领,这里概要地介绍几条用图经验:</P><P>??第一条,行进前要认真做好图上准备。图上准备包括:一标、二量、三熟记。</P><P>??一标:就是根据任务、敌情在图上研究选定行进路线,并将沿途方位物,如岔路口、转弯点、居民地进口或出口的方位物等都在图上标绘出来,以便行进中现地对照。</P><P>??二量:就是量测行进路线上各段里程,计算行进时间,并注记在图上。</P><P>??三熟记:就是熟记先进路线。熟记时,一般按行进的顺序,把每段的里程、两侧的方位物、地形特征和经过的村庄等都熟记在脑子里。这样,走起路来,心中就有数了。</P><P>??第二条,先进时要做到三明。即方向明,路线明,位置明。</P><P>??方向明:就是在出发点上,必须标定地图,对照地形,明确前进的道路和方向,防止开脚一步走错,造成以后的全程大错。</P><P>??路线明:就是在行进中,根据记忆,边走、边回忆、边对照地形,对行进的路线、里程心中始终明确,切实做到“人在路上走,心在图中移”。</P><P>??位置明:就是行进中,特别是经过每个岔路口、转弯点等,随时明了自己在图上的位置。</P><P>??第三条,遇到有变化的地形时,能根据变化规律,进行正确地分析判断。由于社会主义建设突飞猛进,引起地形变化较快,而地图的测制和更新,需要一定的周期,地图总是落后于实地地形的变化。所以,现地用图时,经常碰到地图与现地有不一致的地方,致使判定站立点困难。这时要根据地形变化的规律,经过仔细对照,认真分析,然后判定站立点。地形变化有哪些规律呢?根据我国的特点,一般是:地物变化大,地貌变化小;交通道路变化大,山区变化小;城市集镇扩大,偏辟山村减小;城市周围变化大,城市变化小。根据这些规律,仔细分析对照,找出那些是变化的地形,那些是不变的地形,从而得出正确地结论。</P><P>??第四条,夜间按地图行进时,应根据能见度不良的特点注意:选择方位物时,多选择在前进道路上的岔路口、桥梁和临近路旁的突出地物,透空可见的山顶、鞍部等;行进中,力求做到三勤,即勤看图,勤对照和勤观察各种征候(如灯光、狗叫声、流水声等);另外还要掌握行进的时间和速度。</P><P>??第五条,乘汽车行进时,应根据速度快的特点,随时标定地图,不间断对照方位物,掌握行车里程和速度,遇到转弯处,应停车判读。</P><P>??这些要领,在实践中,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加以灵活应用,才能顺利地组织部队按地图行进。
</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天台领先的地方门户服务平台
  •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 13968580055 (周一至周六 8:00-17:30)
  • 客服QQ1:808508
门户服务
    

浙公网安备 33102302000043号


浙ICP备11032801号-2
 
天台之窗订阅号
天台之窗服务号
Copyright  ©1998-2016  天台之窗  Powered by  Discuz!    ( 浙ICP备11032801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