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新闻
商业信息
旅游
网友爆料
畅所欲言
爱心
摄影
戏曲
体育
诗词文学
情感世界
二手房源
家在天台
美容健康
二手市场
网友相约
亲子
电脑
招聘求职
休闲灌水
投资理财
打工生活
户外运动
帮忙
站务
精彩图文

[文学] [原创]有声有色

[复制链接]
查看: 1851|回复: 2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6-14 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喜欢热闹,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哪怕不认识一个人也觉得踏实。
站在路边等车,知道开过来的车,属于我的就只是一辆,我也不会心焦。车子的马达声,偶尔也会有路人经过,脚步声或者是交谈声,我知道我并不是一个人在这里站着,声音给我带来了安全感。特别是夜晚,漆黑的,有一些风,车子的尾灯甩下的光亮暖暖的。
在心情烦躁的时候是需要一些音乐的,音乐会让心清净下来。在听音乐的时候,我便不会去看书,我无法做到两者兼顾。在很颓唐的时候听些交响乐是比较好的,尽管很多时候我是听不懂音乐语言。感觉交响乐有时太嘈杂了,想来是因为我听不懂的缘故。
民族乐器中我喜欢听二胡、唢呐,这两种乐器讲述岁月的流逝,带着忧伤;琵琶和古筝也喜欢,它们是来自山涧溪流的,会雀跃;草原上的马头琴也喜欢,马头琴的声音一响起,便觉得有一种辽阔在诉说,我甚至亲眼看到过音乐老师拉着马头琴陶醉的样子,尽管是在教室拉的琴,我也看到了那种辽阔;还有笛子,笛子是悠扬的,笛子一响起,心就会跟着飞翔。
我希望博客有音乐,它沉寂太久了,和我的心情一样。向朋友要来了《月光下的凤尾竹》的网址粘贴在博客上,葫芦丝的声音开始在博客里盘旋。我看到了月光下美丽的姑娘在翩翩起舞,旁边有美丽的孔雀,姑娘和孔雀一样快乐,还有很多小伙子围观,后来小伙子们也开始起舞了。那个晚上的舞蹈《竹林深处》的主旋律用的就是《月光下的凤尾竹》。葫芦丝的声音还有碰铃的叮当,那是竹影在婆娑。现在居然让我找到了和《月光下的凤尾竹》极其般配的孔雀和姑娘优美的身姿,干脆就把博客的主页面也给换了。
说到葫芦丝,想起了去年在苏州,那些姑娘小伙子在街上兜售的情景。我并不知道他们是否来自云南,当然这一切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我买了一个葫芦丝,同去的很多人都买了葫芦丝,并且开始去试着吹奏。满车的呜呜声尖锐着从心底划过,丝毫都感受不到愉快。后来就没再去摆弄了,被冷落的葫芦丝现在在哪里也不知道了,大概是披着一身的灰尘躺在某个角落在哀叹吧。
没事的时候我会去附近的小巷走走。去小巷溜达不是去了解那里的历史,也不会去看风景,我只想去感受那种拥挤的声音。他们会坐在家门口很亲切地聊天,东家长西家短的,琐琐碎碎的都会在嘴边溜达;有时也会吵架,唾沫飞溅着地吵,还指手画脚,不把对方说得声音低下去就不罢休,双方都会如此较劲,我知道他们还会彼此赌气着好多天都不说话,然后又会在某个时候某件事上达成共同的意向,没有人从中调停,他们也会心气相通地说上话。
小巷还会飘着饭香,有油烟的气味,锅里的油正热腾着,菜跑到锅里时发出的“兹兹”声,立时蒜香、葱香,红烧肉的味道,一齐在小巷弥漫开了,直让我饥肠辘辘,想到自家的厨房此刻也正油烟缭绕。
小巷是城市中的乡村,这样的乡村没有田野的衬托,却有着乡村的脾气和性格。它们曾经是那样的辉煌,而现在只剩下局促,蜷缩在城市的角落,但是它们决不会拘谨,它们舒展着,自由着。青石子路面的小巷寻觅不到了,连青石板也无影踪了。水泥构筑的巷道,路面裂开的缝隙,青草是不甘寂寞地伸出触角;小巷又怎么可以缺少青苔呢?它们是必定要露面的,贴着墙角漫过,漫成一条袅袅绿烟。
小巷是没有规律的,小巷的店铺也在蔓延着,各色的铺子都有。铺主大多是很悠闲地守望着,我不知道他们心里是否急着想赚钱,从神情上是绝对看不出着急的。我就在这些小店铺边停停走走,偶尔会掏到些心仪的而别处又难以寻觅的小物件。我不是来购物的,是来消遣的,只为这份隐藏着的乡村气息。
小巷的色彩是幽暗的,以灰色居多,是石板的质地带来的朴素,是深沉的,是原始的,还有那些木柱子暴露出来的纹理,不紧不慢,丝毫都不会争抢着挤上前去和时间奔跑。
和时间奔跑着的是大街,满眼的艳丽,五彩缤纷,谁也不甘落后,汽车的“嘟嘟”声,摩托车的“嘀嘀”和黄包车的“咿咿”声,一切都是享受着的。
夜晚的大街更是流光溢彩,每个广告牌争着出风头。为了做广告就一定要浓妆艳抹,要与众不同。广告牌没有年龄的差别,不像小姑娘,素雅也能引人注目。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广告牌多少透着些无奈。
也有不喜欢热闹的时候,那是在乌镇的小巷走着,是不希望有这般的热闹,小巷的味道都被热闹和拥挤赶走了。整条巷子仿佛是滚动着的轮子,是被人推着不得不往前。窄窄的巷道是捏紧了的鸭脖子,让人往下灌食,吞不下也得艰难地往下挤,那种哀怨和惆怅潜藏着,让人疼痛。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6-14 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思绪随着楼主的文字,伴着葫芦丝的旋律,在那狭长的小巷中遨游

石板路,青苔墙,李家的木阁楼,张家的煤饼炉,还有那晒着太阳唠着家常的大爷大妈

疲惫的心灵在这里终于可以小憩片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6-18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宁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天台领先的地方门户服务平台
  • 客服电话:13968580055
  • 客服QQ:808508
门户服务
    

浙公网安备 33102302000043号


浙ICP备11032801号-2
 
天台之窗订阅号
天台之窗服务号
Copyright  ©1998-2024  天台之窗  Powered by  Discuz! X3.5    ( 浙ICP备11032801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