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新闻
商业信息
旅游
网友爆料
畅所欲言
爱心
摄影
戏曲
体育
诗词文学
情感世界
二手房源
家在天台
美容健康
二手市场
网友相约
亲子
电脑
招聘求职
休闲灌水
投资理财
打工生活
户外运动
帮忙
站务
精彩图文

[建议]电脑使用方法(期待大家补充)

[复制链接]
楼主: 白鹤来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7 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 通过不可移动的计算机硬件设备传播

<>  此种传播方式,是通过不可移动的计算机硬件设备进行病毒传播,其中计算机的专用集成电路芯片(ASIC)和硬盘为病毒的重要传播媒介。通过ASIC传播的病毒极为少见,但是,其破坏力却极强,一旦遭受病毒侵害将会直接导致计算机硬件的损坏,检测、查杀此类病毒的手段还需进一步的提高。</P>
<>  硬盘是计算机数据的主要存储介质,因此也是计算机病毒感染的重灾区。硬盘传播计算机病毒的途径是:硬盘向软盘上复制带毒文件、带毒情况下格式化软盘、向光盘上刻录带毒文件、硬盘之间的数据复制,以及将带毒文件发送至其它地方等。</P>
<>  解决方案:定期用《光华反病毒软件》查毒,发现病毒后立即解除,并及时把反病毒软件升级到最新版本,以确保能有效查杀最新病毒。《光华反病毒软件》,能彻底清除18万种病毒和木马,查杀2000种以上压缩可执行文件中深藏的病毒,对未知病毒的查处率高达90%以上。同时,《光华反病毒》全球首创的Online技术,实时在线,实时自动升级,第一时间将最新升级文件主动分发到您的系统中,让您跟上全球安全技术更新的步伐。</P>
<>  光华反病毒专家提示:定期使用正版杀毒软件查杀病毒非常重要。如果暂时没有正版的反病毒软件,您也可以登陆《光华反病毒软件》官方网站(www.viruschina.com),在这里您可以使用“光华免费在线杀毒”,彻底检查您的计算机安全。“光华免费在线杀毒”具备正版《光华反病毒软件》的病毒查杀功能,其中包括对文件、邮件、压缩文件等的查杀防护,能彻底查杀18万多种病毒、木马、恶意脚本及有害数据。</P>
<>  四、 通过移动存储设备传播</P>
<>  更多的计算机病毒逐步转为利用移动存储设备进行传播。移动存储设备包括我们常见的软盘、磁带、光盘、移动硬盘、U盘(含数码相机、MP3等)、ZIP和JAZ磁盘,后两者仅仅是存储容量比较大的特殊磁盘。软盘主要是携带方便,早期在网络还不普及时,软盘是使用广泛、移动频繁的存储介质,因此也成了计算机病毒寄生“温床”。光盘的存储容量大,所以大多数软件都刻录在光盘上,以便互相传递;同时,盗版光盘上的软件和游戏及非法拷贝也是目前传播计算机病毒主要途径。随着大容量可移动存储设备如Zip盘、可擦写光盘、磁光盘(MO)等的普遍使用,这些存储介质也将成为计算机病毒寄生的场所。</P>
<>  随着时代的发展,移动硬盘、U盘等移动设备也成为了新攻击目标。而U盘因其超大空间的存储量,逐步成为了使用最广泛、最频繁的存储介质,为计算机病毒寄生的提供更宽裕的空间。目前,U盘病毒逐步的增加,使得U盘成为第二大病毒传播途径。</P>
<>  解决方案:当把移动设备接入系统中时,光华反病毒软件会自动提示是否对该设备进行病毒扫描。移动设备使用中,打开光华反病毒的监视功能,便可有效的对移动存储设备进行病毒检测,一旦发现可疑文件或病毒,软件将弹出警示框。为了安全起见,使用移动存储器前应先使用《光华反病毒》进行病毒查杀,确认安全无病毒后再开始使用。</P>
<>  光华反病毒专家提示:在学校里的公用机房、网吧等特定公共场所使用U盘(闪存)等移动设备的用户要特别谨慎小心,以防感染木马,造成自己的信息失密并被窃取。</P>
<>  五、无线设备传播</P>
<P>  目前,这种传播途径随着手机功能性的开放和增值服务的拓展,已经成为有必要加以防范的一种病毒传播途径。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通过彩信、上网浏览与下载到手机中的程序越来越多,不可避免的会对手机安全产生隐患,手机病毒会成为新一轮电脑病毒危害的“源头”。手机、特别是智能手机和3G网络发展的同时,手机病毒的传播速度和危害程度也与日俱增。通过无线传播的趋势很有可能将会发展成为第二大病毒传播媒介,并很有可能与网络传播造成同等的危害。</P>
<P>  解决方案:北京日月光华软件公司从2004年3月即开始立项开发手机杀毒软件,并于2004年5月推出了第一个测试版本,2004年9月开始提供网上试用下载版本(下载地址为:http://www.viruschina.com/admin/call.asp),成为全球首家推出手机杀毒产品的领军企业。</P>
<P>  《光华反病毒软件 手机版》支持手机型号齐全,占用空间仅43K,查杀病毒全面,可以查杀手机病毒、蠕虫、木马等有害程序100余种,其中不仅包括Cabir全系列,还有著名的Lasco系列、Skulls系列病毒。该软件目前支持S60、S80、UIQ、Windows Mobile四种系统。</P>
<P>  光华反病毒专家提示:使用手机上网功能时,应尽量以浏览信息为主,尽可能的减少从网上下载信息和文件,即便是有这方面的需求,也最好从一些正规网站上下载。收到带有病毒的短信或邮件立即删除,键盘被锁死应立即取下电池,然后重新开机进行删除。可先用光华反病毒软件手机版查杀病毒,如仍旧不能恢复正常的,请及时将手机送厂维修,避免病毒二次传播。</P>
<P>  病毒的种类繁多,特性不一,只要掌握了其流通传播方式,便不难进行监控和查杀。使用功能全面的病毒防护工具将能有效的帮助您避免病毒的侵入和破坏。作为国内唯一一家通过微软全球认证的反病毒软件——《光华反病毒》软件——具备了查、杀、防三项合一的能力,正为我们创造新一代网络安全的解决方案!</P>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9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路由器相关经典故障的分析与解决</P><>宽带路由器是共享上网的必须设备,多台计算机连接后都从宽带路由器处获得分发的信号。因此这方面的维护及故障排查工作也不可忽视。因此本文挑选了宽带路由器在日常使用中最易出现的故障现象,并提出了解决办法。希望通过此文,能对读者朋友们分析与解决这方面故障提供帮助。

一、使用宽带路由器后上网速度变慢

    故障现象:有两台电脑要共享上网,因此安装了宽带路由器,可是就算只有一台电脑在上网,速度也很慢,这是什么原因?

    故障解决:这其实不能算作故障。通过宽带路由器共享上网,会使上网速度存在一定的损耗,这是避免不了的。不过可以通过以下办法将这种损耗降至最低,即更改路由器的MTU值:

    MTU值的意思是网络上传送的最大数据包,单位是字节。不同的接入方式,MTU值是不一样的,如果值太大就会产生很多数据包碎片,增加丢包率,降低网络速度。平常使用的宽带PPPoE连接方式,其MTU值最大为1492,解决的办法就是在注册表中对MaxMTU值逐步调低,直到网络最正常为止。MaxMTU在注册表中的位置是: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sNetTrans\00yy,键名为“MaxMTU”,其中“yy”是TCP/IP的入口,随设置的不同而不同,一般在00到30之间。

    那么又如何判定某个MTU值是最适合的呢?进入DOS环境,输入以下命令行:
ping -f -l 1492 192.168.0.1。

    提示:其中“192.168.0.1”是网关IP地址,1492为数据包的长度,参数“-l”中是小写的L。如果出现下面信息:Packet needs to be fragmented but DF set,那就表示MTU值太大了。

    而如果出现:Reply from 192.168.0.1: bytes=1492 time&lt;10ms TTL=128则表示此MTU值是可行的,不过还是建议多试几个找到最佳值。

    问题总结:这也是使用宽带路由器上网的一个小小弊端。通过对网速的实测证明,在ADSL接入电脑之间安装宽带路由器后,在多台电脑同时在线的情况下,由于路由器在地址解析、路由分发等方面的耽误,实际到达电脑的速度比单机直接连入ADSL线路要稍慢一些。

二、接上宽带路由器不能拨号

    故障现象:通过一台服务器作代理共享ADSL上网,拨号一直正常;加装了宽带路由器之后,就无法拨号。

    故障解决:根据现象来看,刚买回的产品硬件方面应该是不会有问题的,问题大多出在路由器的软件设置方面。可找到路由器的产品说明书,按其默认IP地址进入配置界面,因为使用的是ADSL拨号上网,所以网络协议应该选择PPPoE方式;另外还必须正确填写从ISP处获得的ADSL用户名和密码;接着启用DHCP服务,目的是让路由器自动为与其相连的客户端分配IP地址以及DNS信息等。通过这几步配置后再拨号,一般都能解决问题。

    另外,现在的宽带路由器一般都具有自动拨号的功能,如果手动拨号出现问题,可以在路由器里按照刚才的设置方法配置后,即可网内所有电脑开机就在线,无须再拨号。

    问题总结:从此例可以看出,宽带路由器问题大都出自软件配置。

三、使用宽带路由器方式共享上网频繁掉线

    故障现象:一个4台计算机的局域网络通过宽带路由器共享ADSL,其中一台计算机最近出现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断线又自动重连的问题。

    故障解决:能够连接网络只是定时断线,说明问题还是出在宽带路由器本身,比如稳定性、设置方面等;可以按照以下思路或办法去排查。

    1)检查是否因为局域网内经常有人使用BT软件下载资料。在共享网络中这是一个影响速度的大问题。

    2)到路由器的系统日志里检查,通过对出错信息的分析看能否找到原因;或者在路由器“WAN设置”里选择“按需连接”,然后把自动断线等待时间设成0分钟。

    3)把路由器恢复成出厂默认设置,再输入密码重新配置一次(其他设置先别动)。

    4)到路由器官方网站上查找与此产品相关的最新升级、补丁程序。

    问题总结:网络设备的不断重启现象比较常见,问题也可能来自多个方面。排查这类问题时应该细心,大胆的多考虑一些问题源。

四、无法登录至宽带路由器设置页面

    故障现象:想对宽带路由器作共享上网设置,为何进不了管理界面?

    故障解决:如果以前成功进入过设置界面,那首先检查宽带路由器与电脑的硬件连接情况,比如网卡和路由器的对应LAN口上的指示灯是否正常闪烁;接着检查是否在系统中有软件防火墙存在,有则关闭它;然后查看网卡的网络属性,查看路由器说明书,如果其默认情况下开启DHCP服务,就将网卡设为“自动获取IP地址”,不然须将本机地址设为与宽带路由器同一网段,再将网关地址设为路由器的默认IP地址。

    由于一般宽带路由器提供的都是Web管理方式,因此打开“Internet选项”对话框,选择“连接”选项卡,如果曾经创建过连接请勾选“从不进行拨号连接”选项,再点击局域网设置,清空所有选项。通过以上解决办法的综合运用,应该可以解决此问题了。

    问题总结:无法进入宽带路由器管理界面作设置的问题,也很常见。一方面要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输入正确的路由器默认地址;另一方面应查看宽带路由器与计算机是否正确连接。这样才能保证能正常进入宽带路由器的管理界面。

    本文总结:就笔者的个人经验而言,宽带路由器的故障机率非常少。只是在刚开始使用时,或许会因为不熟悉操作、路由配置错误等原因,导致上网问题的发生。不过也得提醒读者朋友,注意在晚间休息时关掉宽带路由器电源,让其有散热“休息”的时间,这样才能使其长期更好的工作。</P>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9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解决显卡引发屏幕抖动故障</P><> 来源/作者:天极网  </P>  最近笔者的一位朋友告诉我说,他的显示器好象遇到什么故障似的,每次开机使用时屏幕总是出现不停抖动现象,严重影响了计算机的正常工作,为此他特意请我帮他检查一下。听完朋友的简单叙述后,笔者首先询问了朋友这台显示器使用了多长时间,当朋友告诉我说该显示器已经默默地为他“服务”将近三年时,笔者下意识地认为该故障很有可能是显示器内部的相关电子元件发生老化现象造成的。不过怀疑归怀疑,排查故障还是必须以实际现象为基础;为此笔者首先将显示器的电源接通,然后打开主机电源进行系统启动,在系统启动的过程中显示屏幕工作很正常。但是系统启动完毕后没有多长时间,屏幕上显示的内容就开始抖动了,而且抖动现象比较严重,几分钟后该抖动现象突然又消失了。

  根据观察到的实际现象,笔者认为显示屏幕的抖动现象很有可能是系统的显示参数没有设置得当造成的,例如一旦刷新频率设置得太低的话,屏幕也有可能出现抖动现象;为了确认显示器的刷新频率是否设置得太低,笔者用鼠标右键单击系统桌面的空白区域,从弹出的右键菜单中单击“属性”命令,进入到显示器的属性设置窗口;单击该窗口中的“设置”标签,在其后弹出的对应标签页面中单击“高级”按钮,打开显示器的高级属性设置界面,再单击其中的“监视器”标签,然后在对应的标签页面中笔者发现当前显示器的刷新频率已经被设置为“75”了,很明显屏幕抖动故障不是由刷新频率太低造成的。

  考虑到显示器很容易受到强电场或强磁场的干扰,于是笔者又怀疑屏幕抖动是由显示器附近的磁场或电场引起的;为了将显示器周围的一切干扰排除干净,笔者特意将计算机搬到一张四周都空荡荡的桌子上,然后进行开机测试,可是屏幕抖动的现象仍然存在,很明显这则故障也不是由强电场或强磁场干扰引起的。为了检验显示器内部的电子元件是否老化,笔者又将朋友的显示器连接到自己的计算机中进行测试,然而显示器连接到笔者计算机中工作了几个小时,显示屏幕一点也没有出现抖动现象,看来显示器自身不存在任何问题。

  当笔者将显示器重新连接到朋友的计算机中时,屏幕抖动现象又正常出现了,经过前后对比分析,笔者发现这则故障很有可能是朋友计算机中的显卡造成的。会不会是当前显卡的驱动程序太旧,导致显卡工作不正常呢?笔者想到做到,迅速到网上下载到对应网卡的最新版驱动程序,然后打开系统的属性窗口,单击其中的“设备管理器”按钮,进入到系统的设备列表界面;用鼠标右键单击该界面中的显示卡选项,从弹出的右键菜单中单击“属性”命令,然后在弹出的显卡属性设置窗口中,单击“驱动程序”标签,再在对应标签页面中单击“更新驱动程序”按钮,以后根据向导提示逐步将显卡驱动程序更新到最新版本,最后将计算机系统重新启动了一下,可是这样的努力同样没有换来成功。

  会不会是显卡自身质量有问题,或者显示卡与主板没有接触好呢,笔者脑海中突然又发出了这样的疑惑?!管它“是”还是“不是”,“还是先打开机箱看看吧”,笔者自言自语道。机箱一打开之后,首先看到的是该显示卡是一块杂牌产品,将显示卡从插槽中拔出来后,覆盖在显卡身上的厚厚灰尘瞬间就弄黑了笔者的手,用手将显示卡金手指处的灰尘抹干净后,笔者看到金手指表面的金属色泽已经非常黯淡,很明显显示卡的金手指已经被严重氧化。为此,笔者迅速找来柔软的细毛刷,轻轻将显卡表面的灰尘全部清除干净,之后又用干净的橡皮把金手指表面的氧化层擦拭了一下,同时又把机箱主板上的一些灰尘清理了一下。清理操作完毕之后,将显示卡重新紧密地插入到主板插槽中,然后用螺钉将它牢固地固定在机箱外壳上;紧接着盖好机箱、连好线缆、接通电源,进行开机测试。这次,系统成功之后屏幕并没有发生抖动现象,半小时之后显示屏幕仍然正常;为防意外发生,显示屏幕一直开机测试了几个小时,最终证明显示屏幕抖动的故障彻底被排除了。

  仔细回味了一下该故障的排查过程,笔者发现自己之所以多走了一些弯路,主要是自己眼光只盯住发生故障的位置,认为该位置就是故障的根源,其实如果看问题能够从多角度出发的话,就能避免自己少走许多弯路。该故障同时也启发了笔者,一定要养成定期清洁、维护计算机的好习惯,只有让计算机工作在良好的环境中,才能保证计算机常用常新!</P></P>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9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让WindowsXP系统运行效率更高</P><>Microsoft Windows XP操作系统一经推出,就以美观的交互界面打动了广大计算机用户,再加上优异的总体性能(包括显著缩短了启动和继续使用的时间,以及应用程序的快速响应),使得很多用户纷纷将自己的操作系统升级到Windows XP,好好地过了一把亲身体验的瘾。然而在使用的过程中,人们才发觉界面的确是漂亮了不少,而表现出的性能却似乎不是那么尽如人意。原因何在?

  其实微软早在Windows XP发布之前就已经声明,Windows XP并不要求使用最先进的处理器,但至少应该有300 MHz,Pentium II级别以上的处理器才能有较好的性能表现;在内存方面,64MB是Windows XP运行的最低内存要求,而128MB则是Windows XP推荐的最小运行环境。当然,如果有大于128MB的内存,那肯定是一件好事,不过相比之下,将内存从64MB增加到128M,和在128MB的基础上再添加内存,所能看到的性能差距会比较微小,而且很大程度上更主要取决于工作载荷——这就好比寻找“曲线的拐点”,在拐点之后增加额外内存容量所获得的收益会相对降低——对大多数工作载荷而言,该拐点位于64MB到128MB之间。(编者按:《个人电脑》实验室的测试表明,对大多数商业应用,内存从128MB升级到256MB也会给Windows XP带来明显的性能提升,但是超过512MB之后,除非进行图像处理等操作,性能提高就不明显了。)所以用户在将操作系统升级到Windows XP之前应先了解硬件情况是否符合上述要求,不要盲目动手,否则将达不到所预期的效果。

  在硬件满足基本条件的前提下,还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着手来提升Windows XP的运行效率。

优先采用全新安装

  全新安装Windows XP通常会比升级安装带来更佳的性能,因为这种安装可以更大程度地控制文件和文件元数据在磁盘上的位置。也就是说在安装Windows XP的过程当中,可以根据电脑的配置情况动态地确定启动时所需的代码和数据,并能优化这些文件在磁盘上的保存位置。当计算机启动时,Windows XP可以发出大量能以较高吞吐量进行有效处理的I/O请求,并且可以找到发出这些请求的最佳时机,而且将这些请求交织在设备检测和初始化阶段中。这会通过不增加整个启动时间的方式来完成,从而大幅度缩短系统启动所需的时间。在全新安装过程中,通常需要三次启动才能完成这种快速启动的观察和优化。

加大系统分区容量,改用高速型硬盘

  根据微软公布,Windows XP自身所需占用的硬盘空间是1.5GB,加上Office等应用软件的容量,系统分区上的总容量应该有4GB到8GB较为适宜(视应用软件的多少而定)。Windows XP和过去版本的Windows一样采用了虚拟内存技术,这种技术是指计算机工作的时候要在系统分区上划分出一块空间来当作扩充内存使用,以弥补物理内存的不足。这一空间通常是几十到几百兆不等,用户也可以通过设置将虚拟内存文件改放到其它分区上(不过建议最好使用系统分区)或者调整它所占磁盘空间的大小,但无论如何它都要占去一部分硬盘存储空间,特别是当使用大型应用软件而物理内存容量又比较小的时候,虚拟内存文件的容量会更大。因此应该让系统分区留有足够的剩余空间,也就是要求用户在将操作系统升级到Windows XP的时候要加大系统分区的容量。

  尽管微软在Windows XP操作系统中改进了“启动加载程序”,在计算机启动过程中采用预先提取技术使得要执行的代码以及必须读取的数据可以在磁盘的初始化过程中进行,由此来加快计算机的启动速度。但大量的数据是必须要从硬盘中读出来的,加上硬盘相对于CPU和内存来说实在是一个动作非常慢的设备,而且硬盘的I/O访问又十分频繁,所以改用高速硬盘可以明显地加快数据的传输速度,进而缩短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启动时间,其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作好硬件设置

  这个问题当中包括通常提到的BIOS设置。如让HDD-0作为第一启动设备、打开DMA方式、允许内存快速自检、开机不检测软驱等,这些设置项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加快计算机的启动和运行速度,相关文章比较多,此处不再详述。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光驱的跳线选择问题——这一点对于那些采用了两条数据传输线分别连接硬盘和光驱的计算机尤为重要。当今流行的硬盘和主板的IDE接口都同时支持DMA100传输模式,所以一般采用80线的数据传输线将硬盘连接到主板的Primary IDE接口。而光驱大多数都只支持DMA33或PIO传输模式,因此光驱通常是采用40线的数据传输线连接到主板的Secondary IDE接口。而光驱出厂时跳线的默认设置是Slave,所以它占用了Secondary Slave接口,这就使得Secondary Master没有设备,这样计算机自检以及操作系统启动时就要花很长的时间去检测Secondary Master设备,而且得不到响应,浪费很多时间。所以应该把光驱的跳线改接到Master上,让它占用Secondary Master接口,而让Secondary Slave接口空着,这样可有效地缩短系统启动时间10~15秒。此方法经笔者测试在微软的全部操作系统中都会起作用。

合理使用杀毒软件

  在互联网上随时都有遭受病毒感染的危险,为防万一,很多用户都安装了杀毒软件并启用了病毒实时监控程序,这样一来,计算机所处理的任何数据都要先经杀毒软件过滤,从而造成对系统运行性能的严重影响。因此在没有与互联网连接或与移动磁盘交换数据的时候,应该关闭实时监控程序。

  最后要附加的一点是:在计算机运行了很长一段时间或新安装了很多软件之后,最好能对系统盘作一次磁盘碎片整理。在碎片整理过程中,碎片整理程序可以重新组织并优化启动文件在磁盘上的保存位置,并将零碎的文件及文件夹连续存放在磁盘上,可有效地加快启动和读盘的速度,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作好软件设置

  Windows XP为了方便用户,在操作系统中内含了很多项自动服务功能,但这些功能在计算机速度有限的情况下,会影响其它软件的运行速度,在表现上就会觉得计算机很慢。这些自动服务功能包括系统还原、自动更新、时间同步、桌面清理。

● 系统还原

  系统还原是对系统运行效率影响最大的一项自动服务功能,它是从Windows Me开始诞生的。它会在计算机运行的整个过程中,时刻监视磁盘上每一个分区的数据改变并作出相应记录,以便今后将磁盘数据恢复到以往的状态,而且默认情况下要占用每个分区上12%的空间来记录磁盘状态,只要打开这项功能,即使通过调整选项,最小也要占用每个分区5%的空间。所以如果系统用其它方法做过备份(如利用Ghost),完全可以关闭这项功能来提高系统的运行速度。

● 自动更新

  自动更新是在有网络连接的情况下,操作系统自动从微软网站下载补丁和升级程序,它会占用一部分互联网的连接带宽。

● 时间同步

  时间同步是利用网络连接与互联网上的时间服务器保持同步的一项功能,它每隔一星期运行一次。</P>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9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逐招教你排除光驱七宗稀奇故障</P><>在社会瞬息万变的今天,各种形式的光盘猛然间就出现在大家的眼前,令大家简直有点手忙脚乱,在如此众多形式的大容量光盘“压迫”之下,大家开始把目光纷纷从CPU、内存及硬盘投向了光驱。然而,在长期使用光驱的过程中,常常可能碰到各种稀奇古怪的光驱故障;如果不及时、有效地将这些故障排除掉,那就会影响大家高效使用光驱进行存储大容量数据。出于高效存储大容量数据的考虑,本文特意将光驱常见的一些稀奇故障总结出来,以飨各位网友。

1、自动弹出故障

  以前能够正常工作的光驱,最近不知道什么回事,它的托盘常常会自动弹出,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有时还能自动关上?起初笔者还认为是网络病毒或木马程序在捣乱,然而将计算机系统的网络连接断开,并用杀毒软件对系统进行全面清除病毒之后,光驱的托盘仍然还是神经兮兮的,一会儿自动弹出,一会儿又自动关闭。

  既然不是病毒或木马方面的问题,笔者认为该故障多半与光驱的托盘进出控制电路有关,很有可能是光驱内部的电路工作不稳定,或者计算机的主机电源没有向光驱提供稳定的电源。根据这样的分析,笔者首先将光驱从本地计算机上拆了下来,然后将它连接到另外一台计算机中测试一下,结果托盘仍然会自动弹出,此时我们就能断定该故障是由光驱的控制电路工作不稳定引起的,要解决这样的故障唯一的办法就是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修理,或者请经销商重新更换新的光驱。倘若光驱安装到另外一台计算机中工作正常的话,那就证明原先计算机的电源供电有问题,此时只要将原计算机中的电源更换掉就可以了,在更换时一定要注意电源的功率要符合要求。

2、奇怪噪音故障

  朋友有一台已经“服役”了很长时间的光驱,在最近工作时发现刚开始使用几分钟,就能听到光驱发出很大的、奇怪的噪音,而将光驱的托盘弹出时,这样的噪音也就随之消失了,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遇到这种奇怪光驱故障时,笔者建议各位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骤进行逐一排查:

  首先检查一下当前放入到光驱中的光盘,是否在质量上过得硬,如果光盘盘片表面严重划伤或者自身质量太差的话,可以尝试着用一张质量好的光盘来测试一下,如果使用优质光盘之后,光驱没有继续发出噪音的话,那就能证明该故障就是由光盘盘片引起的,以后我们只要使用好光盘就可以了;

  在排除了光盘因素之后,光驱仍然还会在工作时发出噪音故障,那就要检查一下当前计算机系统是否已经安装了虚拟光驱应用程序,如果已经安装的话,可以尝试将它从系统中彻底卸载掉,因为虚拟光驱有时会和物理光驱在资源上发生冲突,从而造成物理光驱在工作过程中发出古怪噪音;

  如果将虚拟光驱程序干净卸载之后,仍然还会出现噪音故障的话,那多半是光驱自身的硬件问题了,例如光驱激光头一旦工作时间比较长出现了老化现象的话,就十分容易出现工作时发出噪音的故障,另外光驱的控制开关或复位电路有问题的话,光驱也能发出噪音;如果碰到这些故障原因的话,我们只有请专业的技术人员来帮忙维修了,或者重新更换新的光驱。

3、不易弹出故障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光驱托盘好象被什么卡住,无法正常弹出时,该如何解决这样的光驱故障呢?造成这种故障的原因通常有两种:一种可能是有杂物夹在托盘传动机构的齿轮缝隙中;在确认是否由该原因引起时,需要先将光驱从计算机中卸下来,然后打开光驱外壳,检查托盘左侧或右侧的托盘马达皮带,看看该皮带表面是否干净或已经发生错位,如果皮带表面有污迹的话,必须及时将它清理干净;要是皮带发生错位的话,也需要将它重新调整好,同时给皮带、托盘两边的齿轮以及马达末端加上几滴机油。造成托盘不易弹出故障的另外一种可能原因是托盘出仓皮带由于工作时间较长,发生老化变长现象,从而导致皮带传动力量不足,最终无法拉动托盘弹出;此时,你可以到市场上买一条录音机皮带将它替换上。

4、突然死机故障

  当将一块旧硬盘从Fat16分区格式转换成Fat32分区格式之后,每次再将光盘放到光驱中后,光驱就特别容易在读数据时发生突然死机故障,遇到这种故障我们又该如何快速排查呢?

  仔细分析之后,大家不难发现硬盘工作在Fat16分区格式下时,光驱读盘一切正常,而一旦硬盘工作在Fat32分区格式下时,光驱读盘就会发生死机故障了;很明显,该故障很有可能是光驱和硬盘连接到相同数据线上造成的,硬盘在Fat16分区格式下时光驱正常是因为当前光驱使用的工作方式可能恰好是16位,同一条数据线上使用相同工作方式的设备都能正常工作;而如果硬盘处于Fat32分区格式时,硬盘的工作方式就会自动变为32位,如此一来相同数据线上就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工作方式,这样显然就会发生突然死机故障,此时唯一的办法就是将硬盘和光驱分别连接到不同的数据线上。

5、未准备好故障

  如果访问光驱中的光盘时,系统屏幕上弹出“未准备好”之类的错误提示时,我们该怎么解决呢?面对这种故障,我们可以按照下面步骤逐一进行排查:

  首先检查一下当系统弹出“未准备好”之类的提示时,光驱的托盘进入、弹出操作是否顺畅,如果伴随有不顺畅的进出现象的话,多半情况下是光驱内部的传动机构遇到了接触不良的故障,此时只要将光驱拆卸下来并打开外壳,调整好传动机构。

  其次看看系统中是否安装了其他的虚拟光驱程序,一旦安装了多个虚拟光驱程序的话,十分容易造成资源冲突故障,从而引发光驱发生稀奇古怪的故障;为此,及时将多余虚拟光驱删除掉,也是解决光驱未准备好故障的有效途径之一。

  第三检查放入到光驱中的盘片,在质量方面是否有什么问题;如果当前的光盘已经发生了严重变形,或者其表面已经被严重划伤或有明显污迹存在的话,系统也有可能会弹出“未准备好”之类的错误提示,此时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使用高质量的光盘盘片。

  第四要看看自己的操作是否正确;如果光盘盘片没有被平整地放入到光驱中,或者光盘盘片上的标签有翘起现象,或者光驱在工作过程中受到了强烈震动时,都有可能导致光驱发生“未准备好”的故障,为了避免这样的故障,我们一定要注意操作必须规范、正确。另外,光驱如果工作时间太久的话,也容易出现这种故障现象,此时只要注意让光驱稍微休息一会就可以了。当然,光驱激光头过度老化,也会造成未准备好故障,要解决这种故障唯一的办法就是更换光驱了。

6、不读旧盘故障

  同事有一光驱在工作了两年多的时间之后,最近终于遇到了意外,那就是读取新盘片时工作一切正常,但读取旧盘片时,无法打开其中的内容,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出现这种故障现象时,多半是激光头老化或者光驱内部灰尘太多影响了它的识别能力。倘若是激光头老化的话,大家不妨将光驱外壳打开,对激光头旁边的电位器进行一下合适的调整,以便提高工作电阻,增大激光头的功率,从而提高它的光盘识别能力。如果通过调整电位器的方法无法解决故障的话,那么我们不妨再检查一下光驱内部是否有太多灰尘,特别是内部的透镜表面是否覆盖了灰尘,要是有灰尘存在的话,可以用干棉球沾上一点水并挤干,然后直接轻轻擦拭透镜表面,直到干净为止。如果上面的办法还无法恢复故障的话,那只有更换新的光驱了。

7、读盘蓝屏故障

  也许你还会遇到这样一则奇怪故障,那就是光驱在读盘过程中,突然发生意外中断,同时显示屏幕上还会出现蓝屏现象,但该光驱在另外一台计算机中工作正常,面对这种故障我们该如何排查呢?遇到这种故障时,你可以先用病毒软件来查杀一下系统,看看是否是病毒引起的;如果系统中没有病毒的话,检查一下光驱在读盘过程中,是否同时在系统中运行了多个应用程序,导致系统资源不够分配;在排除了上面的两种因素之后,你不妨尝试更换一下光驱的数据线和电源线,如果还不行的话再将光驱数据线连接到另外一个IDE接口中试试;最后要是还不成功的话,只好重新安装一下操作系统了。</P>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2-21 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数据丢失常用恢复技巧</P><>电脑办公存在的最大风险莫过于数据丢失,辛勤劳作的结果往往只因为一个小小的失误而付诸东流。因此,掌握一定的数据恢复知识是每一个电脑办公人员都需具备的技术素质。然而,什么是数据恢复、数据丢失之后怎样才能恢复?面对种种疑问下的数据恢复工作,你知道怎么应对吗?

  问:上次我在整理系统时,误将一个系统文件删除了,导致计算机运行不正常,请问有没有办法恢复?

  答:如果文件被删到回收站,可以通过回收站的还原功能来恢复:打开“回收站”,并选中被删的文件;然后单击“回收站任务”栏中的“还原此项目”即可。如果回收站中找不到被删的文件,也可以通过“系统还原”来恢复,操作如下:鼠标依次单击“开始→程序→附件→系统工具→系统还原”,打开“系统还原”向导;在向导界面中选择“恢复我的计算机到一个较早的时间”复选框,单击“下一步”继续;在“日历”中选择系统还原点,此还原点应该选择文件删除之前的日期,单击“下一步”继续;确认还原点,单击“下一步”,系统重启后即可。

  问:由于突然断电,我编辑的Word文档没有及时保存,请问如何找回没有保存的Word数据?

  答:在使用Word 2002 或是Word 2003这两个版本中,当你遭遇突然断电后,再次启动系统并打开Word后,系统会自动弹出一个列表,从中找到那个没有保存的文件并打开,再将其重新保存即可。以后,在编辑重要的Word文档时,请设置自动保存功能,让系统每隔多少时间保存一次,这样风险会变小很多。

  问:你好!我的一份Word文档,在执行“打开”操作时弹出文件损坏的提示,也查看不到任何内容,请问该如何恢复?

  答:如果Word文档受损,可以通过Word文件转换器从任意文件中恢复文档,操作如下:打开或新建一个Word文档;单击“工具”菜单中的“选项”命令,在弹出的“选项”对话框中选择“常规”选项卡,并选中“打开时确认转换”复选框,单击确定按钮;单击“文件”菜单中的“打开”命令,在“文件类型”中选择“从任意文件中恢复文本”;将“查找范围”定位到受损的Word文档,并单击“打开”按钮即可。

  问:我在使用优盘时,由于没有采用正确的插拔操作,导致优盘上一些重要文件的丢失,请问还能补救吗?

  答:优盘上的数据丢失可以尝试用“FinalData”这个软件,它是一款可以按扇区读取并进行数据恢复的软件(Fianl Data 下载) 软件运行后,单击“文件”菜单中的“打开”命令;在“选择驱动器”对话框中选择优盘盘符后单击“确定”按钮开始扫描;待扫描结束后,在“丢失的目录”或“丢失的文件”内选中所有需要恢复的文件;单击“文件”菜单下的“恢复”命令,弹出“选择目录保存”对话框,确定保存路径后单击“保存”按钮就可以了。

  问:为了确保数据的安全性,我将一些重要的文件都刻录到光盘中。但不知道是否光盘受到磨损还是刻录质量的原因,最近就有一张光盘遇到了数据不能读取的现象,请问有什么办法可以恢复这些不能读取的文件呢?

  答:遇到这种情况确实很无奈,不过你可以试着用BadCopy来修复,它不仅可以恢复损坏的文件,还可以恢复丢失的文件(badcopy pro 下载)软件运行后,在“恢复来源”中选择“CD-ROM”,进入恢复向导;在向导第一步对话框中单击“恢复模式”下拉框,针对您的现象可以选择“挽救已损坏文件”项,单击“下一步”继续;进入待修复文件的文件夹,选中需要修复的文件,单击“下一步”开始修复;文件修复后,单击“浏览”按钮,选择修复后文件的保存路径;最后单击“下一步”即可。

  问:由于朋友的误操作,将我的整个E盘进行了格式化,请问我存储在E盘的文件还能恢复吗?

  答:格式化后的分区也可以通过软件来实现数据恢复,您不妨试试Recover My Files,(recover my file 下载)软件运行后,单击快捷工具栏中的“打开磁盘驱动器”按钮,选择需要恢复的磁盘分区,扫描结束后,选择需要恢复的文件,单击快捷工具栏中的“保存”按钮,选择保存文件的驱动器。

  问:不小心打开了一个带有“求职信”病毒的邮件,导致系统中部分文件的损坏,请问怎样恢复这些损坏的数据?

  答:首先点这里下载“求职信文件恢复工具”。运行该工具,单击“浏览”按钮选择需要恢复的文件;单击“修复”按钮,弹出“另存为”对话框,选择文件修复后的保存路径;最后单击“保存”即可。</P>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2-21 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也不懊恼,能上QQ不能上网问题精解</P><>  有的网友反馈电脑能上QQ但不能上网,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下面笔者就为大家分析一下,大概包括以下几种原因:

  一、感染了病毒所致

  这种情况往往表现在打开IE时,在IE界面的左下框里提示:正在打开网页,但老半天没响应。在任务管理器里查看进程,(进入方法,把鼠标放在任务栏上,按右键—任务管理器—进程)看看CPU的占用率如何,如果是100%,可以肯定,是感染了病毒,这时你想运行其他程序简直就是受罪。这就要查查是哪个进程贪婪地占用了CPU资源。

  找到后,最好把名称记录下来,然后点击结束,如果不能结束,则要启动到安全模式下把该东东删除,还要进入注册表里,(方法:开始—运行,输入regedit)在注册表对话框里,点编辑—查找,输入那个程序名,找到后,点鼠标右键删除,然后再进行几次的搜索,往往能彻底删除干净。

  有很多的病毒,杀毒软件无能为力时,唯一的方法就是手动删除。

  二、与设置代理服务器有关

  有些筒子,出于某些方面考虑,在浏览器里设置了代理服务器(控制面板--Internet选项—连接—局域网设置—为LAN使用代理服务器),设置代理服务器是不影响QQ联网的,因为QQ用的是4000端口,而访问互联网使用的是80或8080端口。这就是很多的筒子们不明白为什么QQ能上,而网页不能打开的原因。而代理服务器一般不是很稳定,有时侯能上,有时候不能上。如果有这样设置的,请把代理取消就可以了。

  三、DNS服务器解释出错

  所谓DNS,即域名服务器(Domain Name Server),它把域名转换成计算机能够识别的IP地址,如深圳之窗(www.sz.net.cn)对应的IP地址是219.133.46.54,深圳热线(www.szonline.net)对应的IP地址是202.96.154.6。如果DNS服务器出错,则无法进行域名解释,自然不能上网了。

  如果是这种情况,有时候是网络服务接入商即ISP的问题,可打电话咨询ISP;有时候则是路由器或网卡的问题,无法与ISP的DNS服务连接。

  这种情况的话,可把路由器关一会再开,或者重新设置路由器。或者是网卡无法自动搜寻到DNS的服务器地址,可以尝试用指定的DNS服务器地址。在网络的属性里进行,(控制面板—网络和拔号连接—本地连接—右键属性—TCP/IP协议—属性—使用下面的DNS服务器地址)。不同的ISP有不同的DNS地址,如电信常用的是202.96.134.133(主用) 202.96.128.68(备用)。

  更新网卡的驱动程序或更换网卡也不失为一个思路。

  四、系统文件丢失导致IE不能正常启动

  这种现象颇为常见,由于:

  1、系统的不稳定 表现为死机频繁、经常莫名重启、非法关机造成系统文件丢失;

  2、软硬件的冲突 常表现为安装了某些程序引起网卡驱动的冲突或与IE的冲突。自从INTEL推出超线程CPU后,有一个突出的问题是XP SP1下的IE6与超线程产生冲突;

  3、病毒的侵扰 导致系统文件损坏或丢失。

  如果是第一种情况,可尝试修复系统,2K或XP系统下,放入原安装光盘(注意:一定要原安装光盘),在开始—运行里输入sfc /scanow,按回车。98的系统也可以用sfc命令进行检查。

  如果是第二种情况,可以把最近安装的硬件或程序卸载,2K或XP的系统可以在机器启动后,长按F8,进入启动菜单,选择“最后一次正确的配置”,若是XP系统,还可以利用系统的还原功能,一般能很快解决问题。

  如果是XP的系统因超线程CPU的原因,可以在BIOS里禁用超线程,或升级到SP2。(当然,XP如何升级SP2涉及到很多知识及要注意的问题,在此限于篇幅不再详述)。这种情况下,QQ里自带的TT浏览器一般能正常浏览,可改用一试。

  如果是第三种情况,则要对系统盘进行全面的查杀病毒。

  还有一种现象也需特别留意:就是能打开网站的首页,但不能打开二级链接,如果是这样,处理的方法是重新注册如下的DLL文件:

  在开始—运行里输入:

  regsvr32 Shdocvw.dll

  regsvr32 Shell32.dll(注意这个命令,先不用输)

  regsvr32 Oleaut32.dll

  regsvr32 Actxprxy.dll

  regsvr32 Mshtml.dll

  regsvr32 Urlmon.dll

  regsvr32 Msjava.dll

  regsvr32 Browseui.dll

  注意:每输入一条,按回车。第二个命令可以先不用输,输完这些命令后重新启动windows,如果发现无效,再重新输入一遍,这次输入第二个命令。还有,如果是98的系统,到微软的网站上下载这个文件也许更简单,这个文件的下载地址是:

  http://download.microsoft.com/download/msn...us/mcrepair.exe

  五、IE损坏

  以上方法若果都不奏效,有可能是IE的内核损坏,虽经系统修复,亦无法弥补,那么重装IE就是最好的方法了。

  如果是98或2K系统,IE的版本若是5.0,建议升级到6.0。

  98的系统如果已经升级安装了6.0,那么在控制面板里点击添加/删除程序,将会弹出一个修复对话框,选择默认的修复,重新启动即可。

  如果是2K+IE6.0或XP(自带的IE就是6.0的)的系统,重新IE有点麻烦,有两种方法:

  1、打开注册表,展开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Active SetupInstalled Components{ 89820200-ECBD-11cf-8B85-00AA005B4383 },将IsInstalled的DWORD的值改为0即可;

  2、放入XP安装光盘,在开始—运行里输入“rundll32.exe setupapi,InstallHinfSection DefaultInstall 132%windir%Infie.inf”

  注:重装IE并不一定就能解决问题,仅是一个处理问题的思路而已。</P>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2-21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网卡损坏令系统无法启动问题解决</P><>故障现象:有一台八亿时空品牌机,具体配置为P4 1.7GHz的CPU、VIA P4X400A主板、TNT2显卡、256MB DDR内存、集成声卡、网卡,安装的是Windows 2000操作系统。启动的时候自检没有问题,却无法进入系统,而且没有任何错误提示,只是在出现Windows 2000系统启动画面后就停住不动了,等好长时间也进不了系统,但滚动条还在动,重新启动还是一样。

  故障分析:遇到进不了操作系统的问题,当然首先想到的是操作系统出错,首先尝试恢复注册表,无效;用光盘启动机器后找到硬盘中用Ghost制作的镜像文件,恢复后还是无效,看来不像是软件的原因。打开机器,简单的观察了一下,尘土不多,开机,CPU风扇高速旋转,也没有杂音,不像是散热不良引起的死机。机器用的是航嘉电源,设备不多,功率应该足够,在此之前并没有进行过超频。拔下主板电池旁的跳线,放电把BIOS复位到出厂状态,不行;换了一条内存,还是不行,问题陷入困境。

  故障解决:随手把网线拔掉,开机,很快就进入了操作系统。再插入网线,又出现原先的故障。难道是网卡坏了?重新启动,按“Del”键,进入BIOS,选择“Integrated Peripherals→VIA OnChip PCI Device→VIA-3043 OnChip LAN”,把“Enabled”改为“Disabled”,禁用集成网卡。然后插上一块新的独立网卡,装上驱动程序,网络正常,问题彻底解决。

  Windows 2000操作系统本质上是一个网络版的操作系统,因此启动时对硬件、特别是网络设备的检测比较严格,网卡出现故障会造成系统反复寻找网络设备,形成死循环,从而导致操作系统无法启动</P>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2-21 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务必注意,屏保对液晶显示器的伤害</P><>先来介绍一下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的工作原理:

  它核心结构是由两块玻璃基板中间充斥着运动的液晶分子。信号电压直接控制薄膜晶体的开关状态,再利用晶体管控制液晶分子,液晶分子具有明显地光学各向异性,能够调制来自背光灯管发射的光线,实现图像的显示。而一个完整的显示屏则由众多像素点构成,每个像素好像一个可以开关的晶体管。这样就可以控制显示屏的分辨率。如果一台LCD的分辨率可以达到1024 x 768 (XGA),它就既代表它由1024X768个像素点可供显示。这也就是说为什么LCD的最佳分辨率固定,LCD的刷新频率为什么只有60Hz。

  所以说一部正在显示图像的LCD,其液晶分子一直是处在开关的工作状态的,对于一部响应时间达到20ms的LCD工作1秒钟,液晶分子就已经开关了几百次左右。而液晶分子的开关次数自然会受到寿命的限制,到了寿命LCD就会出现老化的现象,比如坏点等等。因此当我们对电脑停止操作时还让屏幕上显示五颜六色反复运动的屏幕保护程序无疑使液晶分子依旧处在反复的开关状态。

  由于现在很多的屏保制作者为了提高表现力以及色彩的变幻,已经把它当作一个动画来制作,有些甚至是3D动画,还需要图形处理器的配合处理,因此很多庞大的屏保便应运而生,如此的屏保对于电脑的硬件来说成为了很大的负担,这就和保养电脑的初衷产生了严重的背离。另外,由于要应付不断变化,且色彩细节丰富的屏保,CPU、硬盘和显示卡的工作负荷可能比平时一般的应用还要高,如果使用电池供电的笔记本,这样的屏保无疑成了电池杀手。

  归根结底,不同原理的显示器应当使用不同的保养方法,液晶显示器的最好休息方式就是关闭显示器。</P>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2-30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让摄像头总处于最佳状态的方法</P><>使用摄像头进行视频互动交流,已经是非常普遍的事情了,作为视频互动交流的“眼睛”,摄像头性能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互动交流的效果。为了有效提高视频互动交流效果,我们必须想办法掌握一些调教摄像头的技巧,以便让其常用常新。这不,本文下面总结出来的一些使用心得,将会帮助大家更高效地用好摄像头!

  远离强光刺激

  考虑到摄像头中包含塑料和聚脂橡胶成分,这些成分在强光直接照射下,十分容易导致老化,从而会大大降低成像效果。所以,大家在放置摄像头时,千万不要将其镜头长时间直接对准强烈的太阳光线,此外也要注意让摄像头远离热源,因为长时间工作于温度较高的环境中时,摄像头也会发生老化现象,降低成像效果。还有一点需要提醒各位的是,如果摄像头所在的环境光线太强或者太弱的话,摄像头的成像效果往往很难达到最满意的状态;例如,要是环境光线非常暗淡的话,那么摄像头成像画面看上去非常昏暗,画面看上去甚至可能是漆黑一片;当然,要是环境光线太强的话,那么摄像头成像画面看上去就会发白。因此,挑选一个光线亮度合适的工作环境进行视频互动交流,而且摄像头不能迎着光源的才能保证有不错的效果。

  远离灰尘侵袭

  考虑到摄像头在工作过程中会直接暴露于空气中,而空气中或多或少总有一些灰尘存在,这些灰尘很有可能会散落在摄像头表面,要是长时间不对摄像头表面进行清洁的话,那么摄像头成像画面看上去将会模糊不清。因此,为了避免摄像头远离灰尘的侵袭,大家一定要确保摄像头工作在没有灰尘的环境中,而且在完成视频互动交流任务后,一定要记得及时用盖子将摄像头保护好,以尽量减少灰尘直接侵袭的机会。倘若发现摄像头成像画面比较模糊的话,不妨检查一下它的表面是否有灰尘覆盖,要是发现有灰尘的话,一定要先用柔软棉布把覆盖在摄像头表面的灰尘抹一遍,接着用眼镜布或专业镜头纸再细擦一遍,而且在进行擦拭时,尽量先从摄像头中央开始。另外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摄像头的镜头焦距大小要是调整不当的话,也有可能影响它的成像画面效果,所以在擦拭完灰尘之后,摄像头仍然不能产生较好的成像效果时,一定要注意查看镜头焦距的大小。

  严禁直接触摸

  为了提高摄像头成像效果,生产厂家往往会在它的表面涂上一层特殊的光学膜,以便对环境光线进行高效接收,但这种光学保护层一旦受到手的触摸,会在其表面留下细微的手印或者污迹,而这种手印或者污迹会直接影响摄像头高效吸收环境光线,从而降低它的成像效果。为此,大家的手无论有多干净,都不能去直接触摸摄像头表面,否则的话不但会把它的光学保护层损坏,而且还会导致视频互动交流效果下降。

  远离成像断裂

  也许大家在用摄像头进行视频互动交流时,常常会遇到摄像头成像画面出现断裂现象,从而降低动态交流效果,那么有没有办法避免成相画面出现断裂现象呢?由于摄像头成像后会自动通过USB接口的数据线缆,将成像信号压缩并传输给计算机系统显示,如果计算机自身的硬件配置较低的话,就可能导致系统无法及时应对传送过来的视频内容,这样一来显示在屏幕上的成像画面自然就容易出现断裂现象。为了避免或者缓和这种成像断裂现象,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必须确保USB接口的摄像头安装在硬件配置比较高的计算机系统中,不然的话摄像头捕捉过来的视频动态内容会让USB线缆不堪重负的;其次为了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及时反应能力以及对大容量数据信息的处理能力,计算机的CPU工作频率大小必须是越高越好,不然的话系统将无法及时将压缩过的视频动态内容快速解压显示出来。

  在无法升级或者提高计算机配置的情况下,大家不妨通过降低摄像头显示分辨率的情况,来尽可能地消除成像画面出现的断裂现象。另外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将硬盘的工作模式设置为“DMA存贮模式”,以便尽可能地提高计算机硬盘接纳大容量动态视频数据的能力;在启用硬盘的DMA工作模式时,应该先依次单击“开始”/“设置”/“控制面板”命令,在弹出的系统控制面板窗口中,双击系统图标,打开系统的属性设置窗口,单击该窗口中的“硬件”标签,然后在对应的标签页面中单击“设备管理器”按钮,打开系统的设备列表界面;展开该界面中的“IDE ATA/ATAPI控制器”选项,再用鼠标右键单击下面的“主要IDE通道”子选项,并从弹出的右键菜单中执行“属性”命令,打开主要IDE通道的属性设置界面。单击该界面中的“高级设置”选项卡,打开如图1所表示的设置窗口,然后在该窗口的“传送模式”设置项处单击下拉按钮,再从下拉列表中选中“DMA”选项,最后单击“确定”按钮完成设置操作;按照相同的办法,再将次要IDE通道的传送模式设置为“DMA”就可以了。

  远离花屏现象

  在进行视频互动交流操作时,大家也有可能遇到成像画面出现花屏现象,遇到这种现象时我们该如何快速地将它排除呢?其实成像画面出现花屏的现象一般不大容易发生,一旦碰到这种现象时,我们可以从驱动程序方面开始排查。首先检查计算机系统中安装的摄像头驱动程序是否和当前使用的摄像头型号相一致,如果不匹配或不一致的话,必须将原先安装的驱动程序卸载干净,之后再把摄像头随机配备的驱动程序安装好。其次检查一下计算机系统是否同时安装了几个不同版本的摄像头驱动程序,或者看看是否同时安装了几个不同厂家开发的摄像头驱动程序,如果系统中安装有多个驱动程序的话,必须先将多个驱动程序全部卸载干净,再按正确的方法将原配驱动程序安装好。第三不妨重新更换一只显示卡看看,因为有的摄像头驱动程序会与显卡及其驱动程序会发生冲突或者不兼容现象,这样一来就有可能影响摄像头成像画面的显示效果,要是在更换一块显卡之后摄像头工作恢复正常的话,那就表明我们当前购买的摄像头质量不是太好,此时可以考虑到销售商那里去更换新的摄像头。</P>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1-4 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了解常见刻录光盘主要类型差异</P><> 随着刻录盘制造厂商和使用材料的不同,用于刻录盘记录层(也称染料层)的材料差别,同样会影响盘片的高速录制、不同播放器间的盘片兼容性和刻录盘的整个寿命。即使是相同的制造商也可能使用市场上不同的材料制作盘片。目前市面上的CD-R空白光盘片的记录层所采用的有机染料主要分为三种:Cyanine、Phthalocyanine和AZO。因为这三种有机染料有各自的颜色,再加上反射层的颜色组合,就会在CD-R光盘片的数据面映射出不同的颜色。所以我们一般对不同颜色的CD-R光盘片,称为绿盘、金盘、蓝盘……。由于所使用的有机染料不同,这些CD-R光盘片在性能和价格上也是不同的。以下就为大家说明简要介绍它们之间的差异。

1.绿盘(Cyanine)

  Cyanine是由太阳佑电(Taiyo Yuden)所发明的,是其他两种材料的原型材料,之后的Phthalocyanine与AZO都是根据Cyanine改良而成的。换句话说就是,先有Cyanine,然后才有Phthalocyanine和AZO。

  Cyanine为一种青蓝色的感光化学材料,与反射层的黄金色混合之后,会在数据面形成墨绿色或蓝绿色,所以用Cyanine作为原料的CD-R光盘片称为绿盘。不过Cyanine原始材质非常怕强光,属于感光性材料,在制造时必须加入适当的合成铁金属以降低对光的感应能力。基于染料本身的缺陷,新一代的绿盘加强了感光材料的抗光性,也就是说加强了光盘片的保存性,因此可如金盘那样拥有较长的保存期限,由于原料颜色较淡,外观成色与金盘很接近,因此很多人称之为金绿盘(或银盘)。

  第一家生产出绿盘的公司是Taiyo Yuden公司,因此其推出的That‘s绿盘,曾被当作测试刻录机的基本盘片。意思是,如果使用That‘s绿盘仍然发生刻录问题的话,那么多半就不是刻录盘的问题,而是刻录机或系统出了问题。

2.蓝盘(AZO)

  AZO染料以Verbatim公司为早期代表,由Verbatim的母公司--三菱化学公司(Mitsubishi Chemical Company)负责生产。蓝色CD-R光盘片是由金属化AZO有机染料,加上低价银材料反射层制造的。由于金属化AZO染料本身为深蓝色,与银白色的反射层搭配形成蓝色的数据面,因此被称为蓝盘。

  由于Mitsubishi的子公司Verbatim是发明蓝盘的公司,因此在市面上只有这两家的才是真正的蓝盘。早期的AZO材料只能使用在单倍速或是双倍速的刻录机中,而无法顺利使用在高倍速(4x以上)的刻录机中使用。然而当DataLifePlus CD-R光盘片的发表,Verbatim公司正式宣布此种新配方的AZO CD-R光盘片克服了速度上的瓶颈,已经可以在4倍速的刻录机上使用。

3.金盘(Phthalocyanine)

  金盘是由绿盘改良而来的,金盘被普遍认为是最高级的CD-R光盘片。但现在的金盘价格也大幅下降,便宜到几块钱就一张,真可以说是物美价廉。金盘使用有机染料为Phthalocyannine,这种有机染料本身是接近透明的浅黄色,而反射层使用纯金,与反射层的金色混合之后,在读写面呈现金黄色。由于金盘的稳定性比其他盘都好,具有较好的读取率,早期的光盘驱动器也可以顺利的识别这样的盘片。因此大部分的人都拿这种CD-R光盘片来备份数据。

  最早制作出金盘的是Mistui Toatsu(三井)公司,也因此Mistui Toatsu的金盘具有广泛的使用者。而Mitsui也有帮别人OEM做盘,像早期的Kodak、HP、Philips金盘,都是Mitsui做的。此外,Kodak的金盘还有“Infoguard”专利技术,它是在盘片最上层涂了一层特殊物质,以更好的保护盘片不受腐蚀和氧化。不过由于金盘的成本实在太贵,所以越来越少厂商在生产了,制造这种光盘片的制造厂商只有Mitsui Toatsu和Kodak,就连Kodak这样的大厂也开始放弃金盘的生产。

  Phthalocyanine染料具有比Cyanine更好的抗光性,也就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是CD-R中保存最久的一种。经过长时间的保存后不易产生异变,所以制造厂商便以数据存放可达百年大作宣传。

4.白金盘(Phthalocyanine)

  所谓白金盘其实里面并没有白金,也没有金,只是颜色有点白中带金。它用的染料和金盘一样是Phthalocyanine,但使用银当反射层,所以会呈现像是白金的颜色。白金盘和金盘的性质很相近,保存时间长、与刻录机兼容性好、价格便宜。综合上面几种特点,就可知道买不起金盘来用的人,白金盘也是很好的选择,一般拿白金盘都是备份数据,当然也有人拿来刻VCD,这个当然都可以只是要看个人怎么的用而已。

  目前,许多厂商将白金盘做成了超长盘,如我们常见的700MB,甚至800MB的CD-R,这种光盘对于一般家庭备份一些数据、网络上下载的小程序应该是够用了。

5.水蓝盘(Cyanine)

  既然有真正的蓝盘,最近市面上应该更常看到水蓝盘吧!水蓝盘和绿盘的有机染料是一样的,都是Cyanine,但其反射层改用纯银,因此组合其还就成了水蓝盘了。将反射层由金改成银而生出的水蓝盘,最大优点是在于价格降低了,毕竟金比银还是贵一些。虽然如此,淡水蓝盘的兼容性也是很好,实际上我们目前所见到的多数蓝盘都是这种盘。

为了方便方便大家记忆,我们列出如下公式:
·绿 盘=黄金反射层+青蓝色的Cyanine染料
·水蓝盘=白银反射层+青蓝色的Cyanine染料
·金 盘=黄金反射层+淡黄色的Phthalocyanine染料
·白金盘=白银反射层+淡黄色的Phthalocyanine染料
·蓝 盘=白银反射层+深蓝色的AZO染料

妙妙贴:CD-RW光盘片与CD-R光盘片稍有不同,CD-R光盘片的记录层是采用的有机染料,而CDRW则采用的是一种截然不同的材料。这种材料是由银、锑、碲、铟多种金属组成的金属薄膜。这种材料具有结晶和非结晶两种状态,这两种状态对于激光的反射率有很大的差异。由于结晶和非结晶的状态的变化都是属于物理变化,还可以恢复到先前的状态,所以对于相同位置可以重复写入。但是受目前的技术条件所限,大约可以擦写1000次左右。</P>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1-4 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XP系统还原点不翼而飞的疑惑</P><>由于Windows的系统还原操作起来非常简单且能解决多数系统故障,因此很多朋友喜欢使用这个功能。但在执行系统还原操作时,有可能会因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导致无法完成还原操作,一些朋友对此束手无策。

  是的,一些朋友认为创建了系统还原点后就万事大吉了,其实不然,创建的还原点在某些情况下很容易丢失,在执行“磁盘清理”时,如果在程序窗口的“其他选项”窗口中点击了“系统还原”栏里的“清理”按钮,那么系统将只保留最近一次创建的还原点,以前创建的其他还原点将会丢失。

  另外,很多朋友认为删除系统盘\System Volume Information\_restore{9E994495-CB58-480C-BCD9-7ECD6C95CA2D}目录中的RPX(项中“X”为数字)文件夹可以删除某一时间所创建的还原点(System Volume Information文件夹是隐藏的),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

  因为“系统还原”是一种更改基本跟踪工具,它创建的每一个还原点存储的都是前一个还原点创建后系统发生的更改,这样将减少磁盘空间的浪费且提高性能。因此所有的还原点之间存在依存关系点,如果删除了较旧的RPX文件夹,则在系统还原时将失去以前创建还原点时系统所发生的改变,从而不能正确地进行系统还原。

  看来,在清理文件和删除系统还原点时还得小心。另外,在使用一些优化软件提供的垃圾文件清除功能时也要小心,查看一下在扫描选项中是否包括系统还原点项,如果有最好取消该选项。另外,需要注意,当暂时关闭系统还原时将会清除所有(包括最近创建的)还原点。因此当重新启用系统还原时,最好在系统还原程序中手工创建一个还原点。

  系统也会智能地删除一些旧的还原点。默认情况下,有12%的自由磁盘空间用于存储还原点,如果保存的还原点超过了这个空间,系统将会采用FIFO(first in/first out)存储方式,即新的还原点会覆盖较老的还原点。

  另外,如果系统还原所在的磁盘分区没有可用空间,那么系统还原将自动清除所有还原点以便释放更多的磁盘空间,这些都会造成系统还原点的丢失。

  驱动器设置如果不减少用于保存还原点的系统空间,并保证该分区上有足够的自由空间,就可以避免因空间问题导致的还原点丢失了。

  这是首要条件,但并不是说可以完全保证还原点不丢失。因为默认情况下,保存了超过90天的还原点会被系统自动清除。尽管我们可以手动修改这个值,不过我个人认为,90天的时限基本上够用了。

  如此说来,最保险的办法还是备份还原点了。这一备份可以通过备份根目录下的System Volume Information文件夹的方法来解决。如果是NTFS分区,还需要为System Volume Information文件夹添加设置“Administrators”组的访问权限为“完全控制”。另外,如果是直接利用压缩工具(如WinRAR或WinZip)压缩备份则会出错。如果是双系统的话,可以在其他系统下进行备份操作。

  有时还原点虽然完好无缺,但在还原时由于安装在本机上的病毒实时监控程序不能清除还原点中的病毒,也会导致无法还原。遇到这种情况,最好是先杀毒再还原。如果一时杀不了毒而又需要还原,则可以关闭杀毒软件实时监控程序后再进行系统还原。

  另外,如果无法进入Windows执行系统还原,则可以到安全模式下操作;如果在安装模式下也不行,可以尝试到带命令行的安全模式或系统故障恢复控制台中执行“%systemroot%\system32\restore\rstrui.exe”命令来打开系统还原程序,从而进行系统还原。

  造成系统还原无法进行的原因有很多,例如还有可能是系统还原功能丢失了,这时可以进入系统盘Windows\INF目录,然后右击sr.inf文件并点击“安装”,最后插入系统安装光盘并根据提示重新安装。另外,如果停止了System Restore Service服务也将无法执行系统还原。朋友们可根据实际情况分析解决。</P>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1-4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使用笔记本电脑时应注意静电</P><>我们在日常梳头时会有被静电击到的经历,在拉把手开门也会被电到……静电的释放程度是琢磨不定的,就像隐藏在深处的杀手一样!什么?说我夸张吗?你有看到一篇名为:“一根头发丝烧毁了我的本本”的文章吗?那就是静电的杰作!

  物品或多或少都会带有静电,我们人体本身也不例外,当静电碰上带电的DD时,这里没有严格的界定,不一定是直流与交流电,更有可能是静电碰到静电!他们就会产生“静电释放”现象。这时带电粒子的威力谁也不能确定,我们在使用本本时应该万分小心!本子中的集成电路对静电释放现象异常的敏感,那是由于静电在瞬间释放的强效高压很有可能将集成电路内部的氧化膜击穿,并且更有可能对本本内部的电路进行“锁定效应”,导致这个情况的产生是因为瞬间电流激增,从而造成内部逻辑功能失效。上述情况若长期出现,电路将会严重烧焦,后果不堪设想!

  为防止静电伤害,本本厂商对于娇贵的CPU,显卡等都做了严格的静电保护,他们将产品用一个防静电的包装袋包裹起来。如果我们碰到要开壳修件换件情况,最好使用保护袋,在开壳之前,将手放到其他金属表面一会儿,达到释放自己身体带来的静电目的,然后再试着摸几下机壳内部的金属,倘若能够明显的感觉手上有电流通过,就应该及时做接地操作!以免人体本身与本子“两败俱伤”!呵呵,记得看报道说,有过在雷雨天出现静电将厂房烧毁的事件发生。静电,这个坏家伙,真是不可小视,静电当属自然现象,我们不能消灭,但是可以避免,只要平时多加小心,意外就不会发生了!所以,对于静电,你要当个大事来看待哦! </P>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1-4 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电脑笔记本冬季保养三步曲</P>一、共享热饮

  天冷了,坐在椅子边上网总会感到阵阵寒意。自然而然,大家都喜欢在桌上放一杯热饮。有些朋友不但自个儿享受,还共享给自己的爱本。这下好水漫金山了,轻则本本主板报废,重则整台本本挂掉。看看本本对于我们平时的一些不良习惯开出了黄牌警告。笔者建议如果要喝热饮,还是远离本本去细细品尝为好。虽说人稍微麻烦点,但总比支付高昂的修理费总要强得多。笔者自从使用笔记本以后,一般都不在桌上放杯子已然成为一种习惯。有时候渴了得起身去倒点水,虽说麻烦点,但对于身体健康也有好处呀,否则一天到晚坐着也不是个事儿,权当课间休息吧。

二、一起暖被窝

  冬天的气温犹如熊市一般一天天地往下掉,坐在写字台边正襟危坐地上网确实有点冷得瑟瑟发抖。想着想着,就想跑回那暖暖的被窝。英特尔老大力挺迅驰移动技术更是让咱们在被窝里上网有了更充足的理由。好吧,把本本端上被窝,让他也暖暖身子,OK,咱们也一把无限我的无线吧。可能大家觉得很惬意呢,岂不知这在无形中已影响了爱本的健康。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所盖的棉被一般都是相当松软的,本本放上去后极容易陷下去,不知不觉中就挡住了本本的出风口。散热设计好一点的本本,勉强还能应付得过去,有些散热设计不佳的本本可能当下就给您撂挑子了。为了爱本的健康,我还是建议各位去超市买个专门放在床上的小板桌,这样您能坐着舒心,本本能工作得放心,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有些朋友可以更想图方便,干脆将本本放在被窝里大家一起暖和。这对本本的身体健康更是有莫大的伤害。被窝里的温度会更高,对于本本的散热会更加不利。如果您不想自己本本成为短命鬼的话,还是不要把本本请进被窝了吧。

三、从室外归来

  这一点对于北方比较寒冷地区的朋友们更为重要。北方冬季室外温度非常低。我们把本本带到外面,空气中的水份很容易凝结在本本内部。如果此时带回室内,冒然开机极容易造成本本短路。那怎么办呢?笔者建议在室温下先放置一小时,待其中的水气蒸发完毕,咱们就可以放心地开启爱本了。为何为出现这种情况?室外气温低时,空气中的水份会在本本内部硬件上凝结成水滴或冰晶。将本本带入室内后,这些冰晶亦会融解成水滴,这些水滴就成为了本本的潜在杀手。如果我们这时开启本本,就会造成本本短路。等你发现本本突然关机或是升起一缕清烟,恐怕为时晚矣。</P>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2-28 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STRONG><FONT color=#f64c00>3D设计的电脑选购、组装策略大全</FONT></STRONG></P>
<>如果你要配电脑,你可以有两种选择:组装机或者品牌机。但无论如何,电脑的配置都是可以由你选择的,面对市面上数百种配件,数千种组合搭配,就算是一个老鸟也会犯迷糊,一般的消费者更是茫然不知所以,只能听商家或者周围朋友的意见。然而,绝大多数的商家或者“高手”对3D设计要求并不是很了解,只知道要求很高,所以就会一味的推荐价格贵的产品,往往列出配件清单后,一合计,总价高的离谱,可是电脑是必需的学习用品啊,没办法,咬咬牙,掏钱吧。可是回来和别人的电脑一比,明明人家的电脑装的比你的还要便宜,可是性能却不比你的差,甚至可能还更快,用起来更加顺手,你觉得花的钱好冤枉啊,但是有什么办法呢?钱都花了。<BR><BR>  我的专业是建筑相关的专业,而我对电脑硬件也非常的感兴趣,从大学期间算起,通过帮别人选择配置、安装电脑等,我对电脑配置的研究也有7、8年的历史了,由于专业的关系,与其他的爱好者相比,我对“专业设计配置”更加的感兴趣,也有更多的实践体会。这么多年了,积累了不少经验,当然也有不少的教训,为了和大家分享我的经验,避免损失,我把我的一些经验写出来,给大家一些参考,希望能给大家有所帮助。<BR><BR>  现在市面上的配件种类之多,令人眼花缭乱,而价格更是参差不一,为了让大家看的比较明白,我先分别解释每个配件的选购原则和推荐产品,最后列出几款配置单,如果你是一个急性子,可以跳过中间这些选购原则,直接看最后的推荐配置单。<BR><BR>  首先我要说明一下,我的配置里是不考虑超频的,虽然我自己比较喜欢超频,但是考虑到大多数人对超频并不熟悉,而且为了确保稳定性,干活的机子,最好还是不超频为好。<BR><BR>  关于机子的专业性能,很多人的概念还是比较模糊。测试专业性能的软件是SPECviewperf,比较通用的是8.01版,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下载测试。<BR>驱动之家的下载网址:http://www.mydrivers.com/tools/dir16/d6548.htm<BR><BR>这是软件简介:<BR><BR>  ViewPer是专业级、符合工业标准的 OpenGL 图形显示卡效能测试分析软件。ViewPerf8.01是最新发布的版本,相对于较早发布的ViewPerf7.1,它修改了几项测试,使得它更加贴近实际使用情况,是业界公认的专业性能测试软件,它由8个项目组成,分别是3dsmax-03,catia-01,ensight-01,light-07,maya-01,proe-03,sw-01和ugs-04,它们分别用来验证显卡在各种专业OpenGL软件中的性能。ViewPerf在业界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各种专业媒体经常将它作为专业OpenGL性能的评价工具。 <BR><BR>  PS:最新版本应该是8.1版,但是和8.01版区别很小,只是增加了对64位操作系统的支持。<BR><BR>1、 CPU<BR><BR>  CPU的牌子是最少的了,只有intel(英特尔)和AMD(超微),但他们又各自有自己的高端产品和低端产品,算起来型号也不少。Intel的高端产品是Pentium 4系列,也就是众所周知的“奔4”了,他的低端是Celeron 系列,我们中国称之为“塞羊”的就是了。AMD的高端是Athlon64系列,中文叫做“速龙”,低端是Sempron系列,中文名“闪龙”。其他的CPU像intel的“至强”及AMD的“焅龙”,都不是针对桌面应用的,对个人没有实际的选购意义,在这里就不作讨论了。我选购CPU的原则是:打死都不买低端的系列。一分钱一分货这句老话在CPU上是绝对正确的。不要看现在的“塞羊”频率这么高,动不动就是2G,3G,而且网上好多人都说买了“塞羊”回来,超频到多少多少G,然后说测试成绩如何如何好。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网上的网友测试的时候,都是使用偏重测试游戏性能的3D mark 系列,或者直接就是游戏测试,他们测试出来的分数,其实是游戏性能的指标,并非我们现在想要的专业3D性能指标。游戏性能对CPU的频率比较敏感,高频的CPU一般都能取得好成绩,但是在专业领域里,CPU的整体性能并不完全依赖频率。专业软件对CPU的要求是贪婪的,并且通常都支持双CPU等技术,在实际的3D专业软件中,高端CPU的性能和低端CPU差距是明显的。为了提高您的工作效率,在CPU上面请不要过于吝啬,如果说钱要花在刀刃上,那CPU、内存、显卡这3样就是3D设计运行的最关键的“刀刃”。所以,在CPU的选择上,虽然没必要选择那些天价的最高端产品,也不要过于随便,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选择高端一点的。<BR><BR>补充:<BR><BR>  现在双核心CPU也上市了,常见的有P4 D 8XX,还有AMD A64 X2。在max渲染中,双核心的CPU有着明显的优势,虽然他们在游戏里并不突出。建议资金充裕的朋友可以考虑一下。毕竟设计的效果图最后都是要渲染的,而这个又是比较费时间的工作,双核心可以在这里节省很多时间。关于P4 D 820 的渲染方面的测试,可以看网上评测。<BR><BR>2、 主板<BR><BR>  主板的牌子是最多的,加上不同的芯片组,组合起来就更加不计其数了,算起来每款CPU都能找到超过300款主板来搭配,多吧?不过知道了下面的原则之后,我们就不会再眼花缭乱了。选主板原则:实用!坚决不为用不到的功能花钱!一般来说,高端板子和中端板子的性能是没有区别的,就算有,也是小数点后面几位数的区别了。不过价格差距可就不是那么容易让人接受了。<BR>   不过高端板有些功能是中低端没有,比如双千兆网卡、1394接口、强劲的超频性能等等。如果您需要这些功能的话,自然是物有所值。如果你没有打算用到这些功能,就为了“以后有可能用到”这种想法,而去买这么贵的板子的话,那就是浪费金钱了。因为,所谓的“以后有可能用到”,实际上,就是“以后99.999%都用不到”。<BR><BR>  现在买主板,也不要过于追求升级CPU的性能。关于升级CPU,过去还可能会有意义,但是现在,CPU的规格真是瞬息万变,只看看P4,从423针脚,到478针脚,又到775针脚,变得够快了吧?好了,你的是775针脚的主板,应该升级没问题了吧?可是,新出的的双核心的P4 D ,虽然是775针脚没错,但是却要945、955系列的芯片组才支持,你的915主板傻眼了吧?就算不用双核心的,新出的P4都是向着1066FSB、DDR 2 667发展了,而你的915又不支持,空摆着一个775针脚的插座又有什么用?所以说,先不要考虑以后的事情,考虑把钱按现在的情况来做最佳分配,这才是最聪明的。<BR><BR>3、内存<BR><BR>  无论哪个3D专业,都是吃内存的大户,如果你还认为256M已经够用的话,那说明你还没有明白软件的需要,我推荐至少购置512M内存,有条件的上1G,能上2G最好。不要怕浪费,打游戏的确是1G内存足够,2G浪费,可是3D专业软件可不会这么为你节省内存,越多的内存他就运行的越快。512M的内存只能说是刚刚可以运行而已。让我们看看3D max 7的官方硬件配置说明:建议1G的内存和2G的虚拟内存。现在内存价格这么便宜,现在不尽量加,更待何时?<BR><BR>  选购原则嘛,很简单:“大,就是美”。建议购买“宇瞻(Apacer)”或者“金士顿(Kingston)”这两个牌子的。没什么别的理由,只是从我的使用经验来看,这两个牌子的内存性能稳定,做工优秀,质保服务很好,兼容性也很不错,价格更加是平易近人。当然如果你喜欢“三星”、“HY(现代)”的原装条子,我也没有意见,不过价格就会相对高一些了。绝对不要贪便宜买散装内存,毕竟价差非常的小,没有必要为了省10来块钱放弃盒装内存良好的质保服务。<BR><BR>4、 显卡<BR><BR>  用专业软件,最好的选择就是用专业显卡了,不过专业显卡价格太贵了,所以如果你要是会把游戏改造为专业卡的话,恭喜你,你真是太幸福了,你只用了专业卡1/5或者更少的价格,就享受到了强大的专业卡性能,如果说如果存在“超值”的电脑配件的话,改造的专业卡应该算是一个最“超值”的东西了。如果你不会改,那就没有办法了,只能从游戏卡里,尽量挑选相对合算的来用。选购原则:只选ATI或者nVIDIA的芯片的显卡。如果有商家推荐你用其他芯片组的显卡,包括集成的显卡,请不要犹豫,坚定的回绝他。否则你就会发现,你的软件运行得比人家慢N倍。专业卡里,ATI或者nVIDIA各有所长,但是如果是用他们的游戏卡来运行3D专业软件的话,还是nVIDIA的更加好一点点。低端推荐:技嘉 GV-N57LN2DU,AGP接口,报价549元。翔升 金雕6600LE(战斗版),PCI-E接口,报价599元。中端: 微星 NX6600GT-TD128E, PCI-E接口,报价999元。双敏 小妖G 6618GT,AGP接口,报价1199元。高端:丽台6800GT。<BR><BR>  其实用游戏卡来做3D专业软件是很无奈的,因为游戏卡根本就没有为3D专业软件做过任何的优化,600元的GF 6600 和2999元的GF6800U,他们的价格相差5倍,但是性能却相差不大,在这里价格和性能是完全不成正比的。何况就算是6800U,他的专业性能还远远比不上我的X1,虽然我的X1的价格只有它的1/4。呵呵,顺便卖了一下广告。<BR><BR>5、 硬盘<BR><BR>    硬盘作为存储数据的配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推荐牌子:希捷、钻石、西数。现在买硬盘,一定要买8M缓存的版本,并非说缓存的作用大,而是8M缓存的都是比较新的型号,为了不要买到那些积压的老旧型号,只要认准缓存为8M的肯定没错。因为对大多数人来说,要记住那一大串型号、编号实在是勉为其难了,抓住一个要点就简单多了,更有实用意义。之所以推荐这三家,是因为这三家都是硬盘界的元老,久经考验。三星的硬盘虽然便宜一点,但根据网上使用者的反馈来看,无论性能还是稳定性,还是没有这三家的好。而日立硬盘源自IBM,技术虽然好,速度也是最快的,不过在他们的渠道和技术充分融会之前,还是先别考虑为好。<BR><BR>  推荐容量120G,当然资金允许的话,更大的硬盘更好。不推荐80G以下的,价钱相差不大,但容量却减少了一半以上,太不划算了。做专业设计的,哪个没有几十吨的素材?要是在光盘上找的话,恐怕当你找到的时候,也忘了这个素材到底是要用在哪里的了。为了提高效率,方便工作,绝大多数专业人士的硬盘里总是放着数十G甚至上百G的素材,所以一个大硬盘以后就可以省去很多麻烦,不过要是经济实在紧张,先买一个小点的硬盘用着,以后有钱了再买一个加上去也未尝不可。当然,这样总的价格会比单个硬盘的贵。<BR><BR>6、 光驱和软驱<BR><BR>  光驱推荐DVD+/-RW,至少是DVD-ROM,不要再买CD-ROM了,现在好多教学光盘都是DVD的,CD-ROM读不了了。DVD+/-RW推荐先锋的16X,499元。当然有更便宜的牌子,但是别忘了,8X的DVD+/-R的碟片至少要5元一片,买个差的牌子,碟片兼容性差,你就要买贵的碟片,而且还容易刻坏碟,只要刻坏十来张碟,几十元钱就报销了,还不如买个好点的刻录机,碟片可以买中等的,这样长期来算的话,成本反而更低。DVD-ROM推荐先锋和华硕。<BR><BR>  软驱可以说是一个鸡肋,要是你想不出在什么地方要用到它,那么还是不要算了。要是想转移文件的话,U盘或者刻录光盘是更好的选择。<BR><BR>7、 机箱和电源<BR><BR>  我建议机箱不要买太好的,中等的就行,只要够结实,不变形,就是好机箱。其他的什么透明机箱啊,呼吸机箱啊,都是花哨玩意儿,不实用。电源我就要罗嗦多几句了。千万不要买杂牌的电源!电源是整台机子的能量来源,他的稳定性关系到整个机子的安全。当然有可能一开始使用的时候,没有问题,但劣质电源对机子的损害往往是缓慢的、隐蔽的。如果电源的电压不稳定的话,硬盘就比较容易出现坏道,刻录机则容易刻录失败,USB外设,则有可能因为电压不够而不能正常使用,等等。所以不要为了省几十块钱而给自己的电脑埋下隐患!不要以为商家给你写的配置里是300W的电源你就以为他真的有300W。推荐型号:长城350P4(160元)、航嘉磐石355(220元)。航嘉磐石400(330元)。<BR><BR>  至于更加高端的电源,可以根据实际采用。请记住,请千万不要在电源上省钱!<BR><BR>8、 鼠标和键盘<BR><BR>  如果大家是用惯电脑的,那么对鼠标和键盘自然就有直观的感受。有一套好的鼠标键盘,对电脑使用者来说,使用电脑就是享受,反之,就是受罪。为了你花了几千大元的机子用的舒服,建议大家还是买一对好用的鼠标和键盘。鼠标推荐:罗技、微软。键盘推荐:BenQ(明基)。<BR><BR>  看到这里,也许有的朋友就问了:“邓先生啊,你怎么都是推荐我们用这么贵的东西呢?杂牌电源60元就有了,90元的看起来满不错了,你为什么叫我们买160元的、200多元的?价格是2倍以上啊!鼠标也是,杂牌光电鼠60元就能买到,那个什么罗技和微软的,贵的要命,光电鼠标都要150元以上。我们可都是无产阶级,不是有米人士啊,你是不是搞错了?”各位,这个问题提得好。<BR><BR>  一直以来,人们去组装电脑,注意力都是放在CPU、内存、显卡等配件上,对电源和鼠标这些就随便了事。这是以前老早就流传下来的习惯了。为什么?因为以前的电脑,性能都不好,所以大家都很关注CPU主板显卡这类对性能影响比较大的配件。而那时候电脑的功率很小,真的是随便一个电源都可以应付了事,自然没人理会电源了。鼠标的差别也不大,更重要的是,以前最主要的输入设备是键盘而不是鼠标。也许大家都没有试过32M甚至16M内存的机子吧?如果你试过16M、32M内存和64M内存上运行win98的区别,就知道,那时候,我们对性能的渴求是多么的强烈,那时候在CPU内存上的投入,得到的性能提升是立竿见影的,非常明显。自然而然的,像鼠标这种对性能无关的配件就没人理会了。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电脑的性能快速的增长,到现在,我敢说,现在的电脑,性能已经超出了大多数人的需求了。如果不用软件测试,你能分辨出P4 2.66G 和P4 3.0G吗?我想不大可能。为什么现在,无论是AMD还是Intel,他们的CPU都是同一个系列中,最低端的那款最好卖?像闪龙2500+64bit,939 的A64 3000+,还有P4 506 ?原因很简单,够用了。所以现在,性能的追求已经不是考虑的唯一重点了。在保证性能的同时,也要考虑使用的舒适性了。<BR><BR>  回头来看看鼠标等,没错,名牌鼠标比杂牌的贵1倍以上,但是,160元和60元,相差的绝对值也不过是100元而已,如果你再看看显卡,选择GF 6600GT和GF 6800GT,他们的价差可就是1500元以上啊!还看看主板,高端的主板1500元,中端的主板800元,他们的价差是700元啊!GF 6600GT和GF 6800GT运行3D专业软件,区别也就是10%~20%而已,甚至更低。而高端主板和中端主板的性能差别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高端板贵,不是因为性能好,而是因为多了像8个SATA接口、双千兆网卡等“奢侈”的功能。但是你觉得有机会用满8个SATA接口吗?双千兆网卡是必须的吗?中端主板“只有”4个SATA接口,1个千兆或者百兆网卡,可是,这还不能满足你的需要吗?所以说,省钱是可以做到的,但是,要看整体,不要盯着所谓的2倍价差来牺牲使用的舒适性。更何况,一套好的鼠标键盘,可以大大提高你的操作流畅度,减轻疲劳。朋友们,电脑有价,可是,健康无价啊!知道什么钱该省,什么钱该花,这样才能配出好用、省钱的电脑来。<BR><BR>9、 显示器<BR><BR>  做设计的话,显示器我还是推荐CRT的显示器,而不推荐液晶(LCD)。除非你特别有钱,不在乎专业液晶显示器的天价。现阶段,虽然说液晶显示器的技术越来越好,但是在对比度、色彩还原等方面,液晶和CRT的差距还是很明显的。推荐采用珑管的显示器,虽然稍贵,不过珑管的显示效果还是让人赞赏的,其色彩饱和度和层次感,都达到较高的水准。其他的显示器也可以,只要不是太便宜的,1000元以上的CRT显示器性能基本上都值得信赖。毕竟发展了这么多年,CRT的技术已经完全成熟了。值得注意的就是保修条件等售后服务。不要碰到准备逃跑的商家就行。有需要的,考虑一下19寸的显示器。有时候,做设计,19寸显示器用着还是觉得很方便的。而19寸的显示器也并不贵。像普通管的飞利浦 109B6才卖1600元。而采用著名的三菱钻石珑管的飞利浦 109P4,堪称为专业设计师的最佳选择,也才卖2900元而已,相对同样卖2xxx元的17寸、19寸LCD,那个效果不可同日而言。<BR><BR>  好了,话说了一大通,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收获,下面我列出一些配置。关于装机配置可以看52硬件论坛上的装机DIY讨论区(http://www.52hardware.com/bbs/)</P>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3-2 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STRONG><FONT color=#f64c00>IE无法打开网页的常见原因及解决</FONT></STRONG></P>
<><STRONG><FONT color=#f64c00></FONT></STRONG> </P>
< align=left>一、网络设置的问题<BR><BR>  这种原因比较多出现在需要手动指定IP、网关、DNS服务器联网方式下,及使用代理服务器上网的。仔细检查计算机的网络设置。 <BR><BR>二、DNS服务器的问题 <BR><BR>  当IE无法浏览网页时,可先尝试用IP地址来访问,如果可以访问,那么应该是DNS的问题,造成DNS的问题可能是连网时获取DNS出错或DNS服务器本身问题,这时你可以手动指定DNS服务(地址可以是你当地ISP提供的DNS服务器地址,也可以用其它地方可正常使用DNS服务器地址。)在网络的属性里进行,(控制面板—网络和拔号连接—本地连接—右键属性—TCP/IP协议—属性—使用下面的DNS服务器地址)。不同的ISP有不同的DNS地址。有时候则是路由器或网卡的问题,无法与ISP的DNS服务连接,这种情况的话,可把路由器关一会再开,或者重新设置路由器。 <BR><BR>  还有一种可能,是本地DNS缓存出现了问题。为了提高网站访问速度,系统会自动将已经访问过并获取IP地址的网站存入本地的DNS缓存里,一旦再对这个网站进行访问,则不再通过DNS服务器而直接从本地DNS缓存取出该网站的IP地址进行访问。所以,如果本地DNS缓存出现了问题,会导致网站无法访问。可以在“运行”中执行ipconfig /flushdns来重建本地DNS缓存。 <BR><BR>三、IE浏览器本身的问题 <BR><BR>  当IE浏览器本身出现故障时,自然会影响到浏览了;或者IE被恶意修改破坏也会导致无法浏览网页。这时可以尝试用“黄山IE修复专家”来修复(建议到安全模式下修复),或者重新IE(如重装IE遇到无法重新的问题,可参考:附一解决无法重装IE) <BR><BR>四、网络防火墙的问题 <BR><BR>  如果网络防火墙设置不当,如安全等级过高、不小心把IE放进了阻止访问列表、错误的防火墙策略等,可尝试检查策略、降低防火墙安全等级或直接关掉试试是否恢复正常。 <BR><BR>五、网络协议和网卡驱动的问题 <BR><BR>  IE无法浏览,有可能是网络协议(特别是TCP/IP协议)或网卡驱动损坏导致,可尝试重新网卡驱动和网络协议。 <BR><BR>六、HOSTS文件的问题 <BR><BR>  HOSTS文件被修改,也会导致浏览的不正常,解决方法当然是清空HOSTS文件里的内容。 <BR><BR>七、系统文件的问题 <BR><BR>  当与IE有关的系统文件被更换或损坏时,会影响到IE正常的使用,这时可使用SFC命令修复一下,WIN98系统可在“运行”中执行SFC,然后执行扫描;WIN2000/XP/2003则在“运行”中执行sfc /scannow尝试修复。 <BR><BR>  其中当只有IE无法浏览网页,而QQ可以上时,则往往由于winsock.dll、wsock32.dll或wsock.vxd(VXD只在WIN9X系统下存在)等文件损坏或丢失造成,Winsock是构成TCP/IP协议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要重装TCP/IP协议。但xp开始集成TCP/IP协议,所以不能像98那样简单卸载后重装,可以使用 netsh 命令重置 TCP/IP协议,使其恢复到初次安装操作系统时的状态。具体操作如下: <BR><BR>  点击“开始 运行”,在运行对话框中输入“CMD”命令,弹出命令提示符窗口,接着输入“netsh int ip reset c:\resetlog.txt”命令后会回车即可,其中“resetlog.txt”文件是用来记录命令执行结果的日志文件,该参数选项必须指定,这里指定的日志文件的完整路径是“c:\resetlog.txt”。执行此命令后的结果与删除并重新安装 TCP/IP 协议的效果相同。 <BR><BR>小提示:netsh命令是一个基于命令行的脚本编写工具,你可以使用此命令配置和监视Windows 系统,此外它还提供了交互式网络外壳程序接口,netsh命令的使用格式请参看帮助文件(在令提示符窗口中输入“netsh/?”即可)。 <BR><BR>  第二个解决方法是修复以上文件,WIN9X使用SFC重新提取以上文件,WIN2000/XP/2003使用sfc /scannow命令修复文件,当用sfc /scannow无法修复时,可试试网上发布的专门针对这个问题的修复工具WinSockFix,可以在网上搜索下载。<BR><BR>八、杀毒软件的实时监控问题 <BR><BR>  这倒不是经常见,但有时的确跟实时监控有关,因为现在杀毒软件的实时监控都添加了对网页内容的监控。举一个实例:KV2005就会在个别的机子上会导致IE无法浏览网页(不少朋友遇到过),其具体表现是只要打开网页监控,一开机上网大约20来分钟后,IE就会无法浏览网页了,这时如果把KV2005的网页监控关掉,就一切恢复正常;经过彻底地重装KV2005也无法解决。虽然并不是安装KV2005的每台机子都会出现这种问题,毕竟每台机子的系统有差异,安装的程序也不一样。但如果出现IE无法浏览网页时,也要注意检查一下杀毒软件。 <BR><BR>九、Application Management服务的问题 <BR><BR>  出现只能上QQ不能开网页的情况,重新启动后就好了。不过就算重新启动,开7到8个网页后又不能开网页了,只能上QQ。有时电信往往会让你禁用Application Management服务,就能解决了。具体原因不明。 <BR><BR>十、感染了病毒所致 <BR><BR>  这种情况往往表现在打开IE时,在IE界面的左下框里提示:正在打开网页,但老半天没响应。在任务管理器里查看进程,(进入方法,把鼠标放在任务栏上,按右键—任务管理器—进程)看看CPU的占用率如何,如果是100%,可以肯定,是感染了病毒,这时你想运行其他程序简直就是受罪。这就要查查是哪个进程贪婪地占用了CPU资源.找到后,最好把名称记录下来,然后点击结束,如果不能结束,则要启动到安全模式下把该东东删除,还要进入注册表里,(方法:开始—运行,输入regedit)在注册表对话框里,点编辑—查找,输入那个程序名,找到后,点鼠标右键删除,然后再进行几次的搜索,往往能彻底删除干净。 <BR><BR>  有很多的病毒,杀毒软件无能为力时,唯一的方法就是手动删除。 <BR><BR>十一、无法打开二级链接<BR><BR>  还有一种现象也需特别留意:就是能打开网站的首页,但不能打开二级链接,如果是这样,处理的方法是重新注册如下的DLL文件: <BR><BR>在开始—运行里输入: <BR><BR>regsvr32 Shdocvw.dll <BR><BR>regsvr32 Shell32.dll(注意这个命令,先不用输) <BR><BR>regsvr32 Oleaut32.dll <BR><BR>regsvr32 Actxprxy.dll <BR><BR>regsvr32 Mshtml.dll <BR><BR>regsvr32 Urlmon.dll <BR><BR>regsvr32 Msjava.dll <BR><BR>regsvr32 Browseui.dll <BR><BR>  注意:每输入一条,按回车。第二个命令可以先不用输,输完这些命令后重新启动windows,如果发现无效,再重新输入一遍,这次输入第二个命令。</P>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3-2 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STRONG><FONT color=#f64c00>如何在XP系统中重新安装或修复IE</FONT></STRONG></P>
<><STRONG><FONT color=#f64c00></FONT></STRONG> </P>
< align=left>方法一:修复Internet Explorer 6.0   <BR><BR>  执行以下步骤修复Internet Explorer 6.0:   <BR><BR>  1. 使用系统文件检查工具扫描电脑上所有写保护的文件:   <BR><BR>  a. 单击开始-&gt;运行;弹出运行文本框; <BR><BR>  b. 在打开:栏中键入sfc /scannow,然后单击确定。此时系统可能会提示您插入Windows XP安装光盘。   <BR><BR>  2. 打开一个新的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窗口,确定问题是否已经解决。如果问题已经解决,跳过以下步骤。如果问题没有解决,继续执行下一步。   <BR><BR>  3. 进行Windows XP在线升级,或者Windows XP修复。   <BR><BR>  注:如何进行Windows XP在线升级,或者修复Windows XP的更多信息请参阅微软知识文库文章: <BR><BR>  http://support.microsoft.com/default.aspx?scid=kb;[LN];Q315341   <BR>方法二:通过修改注册表让操作系统允许安装Internet Explorer 6.0<BR>   <BR>  编辑注册表    <BR><BR>  注:以下过程包括了编辑Windows注册表的相关信息。注册表编辑器使用不当,可能导致更严重的错误且必须重新安装操作系统才能解决。执行以下步骤前您需要备份注册表文件。使用注册表编辑器的风险自负。   <BR><BR>  执行以下步骤编辑注册表:  <BR><BR>  1. 单击开始-&gt;运行;弹出运行文本框。 <BR><BR>  2. 在打开:栏中键入regedit,然后单击确定。   <BR><BR>  3. 执行Windows XP在线升级,或者Windows XP修复。   <BR><BR>  4. 找到正确的注册表子键,然后用右键单击IsInstalled(REG_DWORD)键值然后单击修改,在Windows XP操作系统中重装Internet Explorer 6浏览器组件,使用如下注册表键值:   <BR><BR>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Active Setup\Installed Components\ <BR><BR>  5. 将数值数据由1改为0。   <BR><BR>  6. 单击确定。 <BR><BR>  7. 退出注册表编辑器,然后下载并安装Internet Explorer 6。   <BR><BR>  下载并安装Internet Explorer 6.0    <BR><BR>  相关链接:http://www.microsoft.com/windows/ie/default.mspx <BR><BR>  注:默认情况下,Internet Explorer 6.0预装在所有版本的Windows XP下,并且不能卸载。为了使电脑厂商更灵活的配置Windows XP的桌面版本信息,微软允许OEM(原始设备制造商)、管理员及用户删除Internet Explorer的用户可用权限,同时保证Internet Explorer代码的完整性,并且确保依赖于Internet Explorer的程序和操作系统的功能不受影响。例如,Windows XP在Unattend.txt文件中支持IEAccess=off转换,并且Internet Explorer已经被添加到控制面板中的添加/删除程序的添加/删除Windows组件部分中。这样做并不会重新安装Internet Explorer。   <BR><BR>方法三:系统盘直接安装Internet Explorer 6.0   <BR><BR>  放入Windows XP安装盘,在“开始→运行”窗口键入以下下命令即可: <BR><BR>  rundll32.exe setupapi,InstallHinfSection DefaultInstall 132 %windir%\Inf\ie.inf</P>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3-2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STRONG><FONT color=#f64c00>LCD维护技巧精彩四大招</FONT></STRONG></P>
< align=left>·如何清洁LCD屏幕<BR>  <BR>   显示器发展至今天,在消费级领域已经真正地进入到液晶时代了。对价格较为敏感的国内市场,降价不断的事实也使得LCD走进了千家万户家中。甚至更前卫的液晶电视也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关注。LCD或者液晶电视,它们都是属于消耗型产品,同时也是属于有点娇气的电器设备,不少用户由于缺乏一定的知识,在平时的使用中采用了一些不当的操作手段以致影响了LCD的显示效果甚至人为地损坏了LCD,所以要想让您的LCD总能保持好的效果,又能延年益寿的话,那么良好的使用习惯和定期保养就显得比较重要了。 <BR><BR>  一、如何清洁LCD屏幕?<BR><BR>  这是众多用户所关注的一个问题。液晶显示器在工作时会对周围的灰尘有一定的吸力,所以我们可以发现LCD屏幕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就会沾上较多的灰尘。在这里先不说正确的操作方法,我们来看一看一些错误的清洁方法:1、用手掌或者手指直接擦试LCD。要知道,LCD是不允许受到压迫的,用手掌或者手指去擦试的时候,用力很难做到恰到好处的程度,如果用力过猛,会有可能引起LCD液晶分子永久性物理损害,从而出现了坏点甚至会发生小区域异常的情况,所以切勿用手掌或者手指去直接擦试LCD屏幕。2、用较粗糙的毛巾擦试LCD屏幕。笔者曾经看到过某些用户直接用家里平时擦试桌子的毛巾来擦LCD屏幕,这种情况发生的机率其实还不少,因为有些用户在用毛巾清洁电脑桌的时候顺便也给LCD屏幕来个清洁,虽然知道这样似乎不太好,但是图方便就不管了。<BR><BR>  3、用笔或者其它硬物“指指点点”LCD屏幕。很多用户要在电脑屏幕前商量研究一些事情,有时就避免不了要在屏幕上指指划划,用手指、笔或者其它硬物直接接触LCD屏幕,这个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会给LCD屏幕刮上不可恢复的伤痕从而影响显示效果。<BR><BR>LCD擦试专用纸巾 <BR><BR>  那么正确的清洁LCD屏幕的方法是怎么样的呢?我们知道,液晶面板主要是由两块无钠玻璃夹着一个由偏光板、液晶层和彩色虑光片构成的夹层所组成。液晶屏幕的表面看似一片坚固的黑色屏幕,其实在这层屏幕上厂商都会加上一层特殊的涂层。这层特殊涂层的主要功能就在于防止使用者在使用时所受到其它光源的反光以及炫光,同时加强液晶屏幕本身的色彩对比效果。清洁这个层有三种方法,第一种是最正规但也是最麻烦的:购买LCD专用清洁剂或者专用的清洁纸巾来对屏幕进行清洁。这种方法的效果最好,但是要出钱购买,维护成本不为零,不少消费者对此反感,而且觉得麻烦而不去做。第二种方法是采用柔软的镜头软布稍微沾点儿水后拧干,轻轻地对屏幕进行擦试;第三种方法最为简单,就是用干燥的软毛刷来轻轻擦掉灰尘即可。另外注意一点,是在清洁时要送行LCD电源,不要加电清洁LCD。<BR><BR>消费者关注的三个问题: <BR><BR>  1、使用纸巾来擦LCD屏幕可以吗?<BR><BR>  答:按照专家的回答,这个是不推荐的做法。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这种其实是LCD用户最常见的清洁方式,在这里笔者强调一下,应该使用面巾纸来清洁,因为面巾纸多数是较柔软的,在擦试的时候注意不要把面巾纸搓成一团来擦,而是要保持平整地去轻轻擦试。<BR><BR>  2、使用眼镜布来擦LCD屏幕为什么不好?<BR><BR>  答:其实使用眼镜布来擦LCD屏幕应该是可以的,但是有一点要注意的是,眼镜布其实一般都不怎么干净,因为眼镜本身就是沾满了灰尘的,很多用户的眼镜布很久都不清洗一次,如此一来眼镜布的灰尘就可想而知了,用它来擦LCD屏幕的话非旦不容易擦干净,而且还可能带上一些更脏的灰尘上去。<BR><BR>  3、可以使用带酒精等有机溶剂来清洁LCD屏幕吗<BR><BR>  答:不可以,液晶屏幕有较强的透水性,原则是不允许用用机溶剂来进行清洁的,所以不要以为用清洁磁头的清洁来清洁LCD屏幕是通过的,这个是错误的做法。<BR><BR>二、避免LCD受潮 <BR><BR>  所有的电子器件都要求工作在一定的湿度环境下,如果湿度过大了就会引起元件的快速老化甚至出现异常,一般湿度保持在30%~80%之间显示器就能正常工作,超过80%后就有可能会出现异常了。LCD显示器就更是如此了,如果长期工作在湿度较大的环境下,LCD显示聚焦会出现异常,严重的话可能会无法恢复。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在日常使用中要注意如下几点:<BR><BR>  1、不要经常性地用嘴对着LCD“呵气”以擦试清洁屏幕。因为不少的用户都有着对眼镜“呵气”来用眼镜布来清洁眼镜的经验,所以对LCD也采用同样的方法。上面其实也说到了,LCD屏幕是不应该用有机溶剂或者水来进行清洁的,当中还有一个理由就是受潮问题,如果经常性地采用“呵气”方法来清洁的话,屏幕表面常常受到水气的熏染,湿度自然就增大了,久而久之的话会影响到LCD的聚焦问题的。<BR><BR>  2、对于南方的用户来说,特别是在清明时期的梅雨天气空气湿度比较大,此时如果有条件的话尽可能每天都使用LCD半小时以上,利用LCD自身的加电发热来驱走水气。就算不需要使用LCD,在梅雨天气时期最好能保持每星期致少使用一次以上。另外,专家建议可以采用一些较高功率的电灯泡放在屏幕附近对其“驱寒”也可以达到干燥LCD水气的目的。<BR><BR>  3、如果长时间不开启LCD,发现LCD上已经有受潮的迹象的话,要用镜头软布将其轻轻地擦去,然后才能打开电源。如果水气很严重,已经进入LCD了,就必须将LCD放置到较温暖的地方,以便让其中的水分和有机化物蒸发掉。如果对含有湿度的LCD加电,容易导致液晶电极腐蚀,进而造成永久性损坏。<BR><BR>  另外,LCD不能受潮,但并不意味着越干燥就越好。有些用户在梅雨时期等到有太阳的时候,就赶紧拿到太阳底下直射以驱掉水气。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强光照射会加快LCD老化,液晶分子最好不要经受太阳的猛射以保证其寿命。 <BR><BR>三、平时使用LCD应该注意的几大习惯问题 <BR><BR>  1、不要24小时不间断使用LCD<BR><BR>  不少用户以为LCD的发热量比CRT小很多,同时也很节省电,所以经常性地24小时让其工作。其实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专家指出,LCD在连续48小时不间断地高强度工作后,其老化的速度会明显比普通正常间歇性地使用要快得多。其实这种是一种超负荷的使用状态,厂商并不会指出严禁如此使用,但是LCD的寿命是一定的,老化的速度与使用的强度自然是息息相关的,高强度地使用肯定会加速LCD的老化,甚至容易出现一些问题。<BR><BR>  所以平时使用过程中,最好是设置成20分钟后不操作电脑就自动关闭显示器,其实这个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是默认了的,只要不去更改它就行了。而平时使用电脑时如果是较长时间地离开座位的话建议顺手把LCD的电源关掉,这些都是一些良好的使用习惯。<BR><BR>  2、不要长时间地使用高亮度高对比度<BR><BR>  目前LCD有些产品是有高亮功能的,高亮及高对比度对于游戏、电影等环境确实起到了较好的视觉效果作用,但是其负面作用也是不小,长期使用高亮度对LCD是有害无益的,会加速LCD老化的进程,同时对于人体健康来说,过高的亮度对于人眼是不健康的。特别是使用普通的上网、办公文字处理界面时更不应该启用高亮模式,否则对LCD、对人都是有害的。<BR><BR>四、一些有利于LCD的措施 <BR><BR>  1、经常要“指指点点”的用户建议增添一个液晶保护屏,建议采用一些透光率较佳的产品,保护屏有抗擦伤、抗静电、抗油污、耐腐蚀等特点,对LCD来说还是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的。不过液晶保护屏不可能做到百分百的透光,所以在实际作用中对效果会有一定的影响,只要用户能够承受,这个也不成问题,关于这个效果影响的问题因人而异的。<BR><BR>  2、长期不使用LCD显示器的话,最好把电源拔开,用塑料袋将显示器封起来以阻挡灰尘,可能的话建议在袋子里面加上防潮的干燥剂。<BR><BR>  3、不要让音箱中的低音炮或者其它能产生强磁场的物体太过靠近LCD。强磁场对于显示器来说是有害的,会加速老化过程甚至会引起显示异常,所以在摆设这些物体时就要考虑到这个问题。一些用户为了调节音量方便,就把低音炮放到桌面,这样离LCD就比较近,虽然说很多音箱产品都是防磁的,但是防磁产品能做百分百永久防磁的情况还是不多的,用户要注意了。</P>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3-2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3-3 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STRONG><FONT color=#f64c00>内存错误不能读写完全解决方案</FONT></STRONG></P>
<>运行某些程序的时候,有时会出现内存错误的提示,然后该程序就关闭。 “0x????????”指令引用的“0x????????”内存。该内存不能为“read”。 <BR><BR>  “0x????????”指令引用的“0x????????”内存,该内存不能为“written”。 <BR><BR>  不知你出现过类似这样的故障吗?(0x后面内容有可能不一样。) <BR><BR>  一般出现这个现象有方面的,一是硬件,即内存方面有问题,二是软件,这就有多方面的问题了。 <BR><BR>  下面先说说硬件: <BR><BR>  一般来说,内存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并不大,主要方面是:内存条坏了、内存质量有问题,还有就是2个不同牌子不同容量的内存混插,也比较容易出现不兼容的情况,同时还要注意散热问题,特别是超频后。你可以使用MemTest 这个软件来检测一下内存,它可以彻底的检测出内存的稳定度。 <BR><BR>  假如你是双内存,而且是不同品牌的内存条混插或者买了二手内存时,出现这个问题,这时,你就要检查是不是内存出问题了或者和其它硬件不兼容。 <BR><BR>  如果都没有,那就从软件方面排除故障了。 <BR><BR>  先简单说说原理:内存有个存放数据的地方叫缓冲区,当程序把数据放在其一位置时,因为没有足够空间,就会发生溢出现象。举个例子:一个桶子只能将一斤的水,当你放入两斤的水进入时,就会溢出来。而系统则是在屏幕上表现出来。这个问题,经常出现在windows2000和XP系统上,Windows 2000/XP对硬件的要求是很苛刻的,一旦遇到资源死锁、溢出或者类似Windows 98里的非法操作,系统为保持稳定,就会出现上述情况。另外也可能是硬件设备之间的兼容性不好造成的。<BR><BR>  下面我从几个例子给大家分析: <BR><BR>  例一:打开IE浏览器或者没过几分钟就会出现\"0x70dcf39f\"指令引用的\"0x00000000\"内存。该内存不能为“read”。要终止程序,请单击“确定”的信息框,单击“确定”后,又出现“发生内部错误,您正在使用的其中一个窗口即将关闭”的信息框,关闭该提示信息后,IE浏览器也被关闭。 解决方法:修复或升级IE浏览器,同时打上补丁。看过其中一个修复方法是,Win2000自升级,也就是Win2000升级到Win2000,其实这种方法也就是把系统还原到系统初始的状态下。比如你的IE升级到了6.0,自升级后,会被IE5.0代替。 <BR><BR>  例二:在windows xp下双击光盘里面的“AutoRun.exe”文件,显示“0x77f745cc”指令引用的“0x00000078”内存。该内存不能为“written”,要终止程序,请单击“确定”,而在Windows 98里运行却正常。 解决方法:这可能是系统的兼容性问题,winXP的系统,右键“AutoRun.exe”文件,属性,兼容性,把“用兼容模式运行这个程序”项选择上,并选择“Windows 98/Me”。win2000如果打了SP的补丁后,只要开始,运行,输入:regsvr32 c:\\winnt\\apppatch\\slayerui.dll。右键,属性,也会出现兼容性的选项。 <BR><BR>  例三:RealOne Gold关闭时出现错误,以前一直使用正常,最近却在每次关闭时出现“0xffffffff”指令引用的“0xffffffff”内存。该内存不能为“read” 的提示。 解决方法:当使用的输入法为微软拼音输入法2003,并且隐藏语言栏时(不隐藏时没问题)关闭RealOne就会出现这个问题,因此在关闭RealOne之前可以显示语言栏或者将任意其他输入法作为当前输入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BR><BR>  例四:我的豪杰超级解霸自从上网后就不能播放了,每次都提示“Ox060692f6”(每次变化)指令引用的“Oxff000011”内存不能为“read”,终止程序请按确定。 解决方法:试试重装豪杰超级解霸,如果重装后还会,到官方网站下载相应版本的补丁试试。还不行,只好换就用别的播放器试试了。 <BR><BR>  例五:双击一个游戏的快捷方式,“Ox77f5cdO”指令引用“Oxffffffff”内 存,该内存不能为“read” ,并且提示Client.dat程序错误。 解决方法:重装显卡的最新驱动程序,然后下载并且安装DirectX9.0。 <BR></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天台领先的地方门户服务平台
  • 客服电话:13968580055
  • 客服QQ:808508
门户服务
    

浙公网安备 33102302000043号


浙ICP备11032801号-2
 
天台之窗订阅号
天台之窗服务号
Copyright  ©1998-2024  天台之窗  Powered by  Discuz! X3.5    ( 浙ICP备11032801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