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新闻
商业信息
旅游
网友爆料
畅所欲言
爱心
摄影
戏曲
体育
诗词文学
情感世界
二手房源
家在天台
美容健康
二手市场
网友相约
亲子
电脑
招聘求职
休闲灌水
投资理财
打工生活
户外运动
帮忙
站务
精彩图文

西溪行

[复制链接]
查看: 1343|回复: 9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9-7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杭州是个美丽的城市,许多年以来,说到杭州,人们想起的自然是西湖,这淡妆浓墨总相宜的西湖沉淀着太多的历史文化,也沉淀着太多的故事传说,以“风为裳,水为佩”的苏小小,到含冤风波亭的岳飞,从一树桃花一树柳的白堤到压着白娘子倒了又重建的雷峰塔,人们接踵而来,填满了西湖的角角落落。以至于许多人说,西湖已经太小,装不下这么多的悲欢离合,于是,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就渴望着到有一块自然而静谧的桃花源式的地方。于是,西溪湿地城市公园成为都市人亲近的大自然。

8月20日,高温过后的杭州已没有往日毒辣辣的太阳,微风吹拂着,仿佛想拂平骚动的心,这绝对是一个适宜亲近大自然的日子,我和朋友梁健结伴来到了西溪湿地。

对于西溪湿地,前后在杭州生活了十多年的我并不陌生。还在杭州读大学时,由于比较空闲,周末的时候也经常相约三五知己,到杭州西部支体验一下放飞心情的快乐,那时的杭州西部是水的世界,是袅袅炊烟中小鸟歌唱的世界。大学毕业后加老家工作了八年,由于不适应勾心斗角的日子,1997年12月,无奈之下我离开老家来到杭州。

由于对大城市生活的陌生,每个周末,只要有时间,天气允许,我都会到杭州城西一带找个河港,带上几瓶啤酒,静静地钓上一天鱼。然而好景不长,先是益乐村一带大片河港被污染,继而被钢筋水泥建筑覆盖,继而蒋村一带也遭到同样的命运。

钓鱼的日子也一去不复返。后来为生计所迫,换了个工作,到一家影视去做起纪录片,经常在全国各地奔波,有时候甚至几个月都在外地,杭州西部那一片河港世界,也就只有在梦中出现,而且梦也越来远,苏州芦苇荡里的小船,腾冲北海可以划行的草皮,等就成为我对湿地的记忆。

今年夏天,我搬住到留下后,每天上下班都要经过西溪湿地,看着这一片片绿的世界,水的世界,我埋藏在心底的西溪湿地心绪也开始呈现出来。在海棠台风过后第二天,我带着儿子沿着西溪湿地的河港走了半天,看看绿,看看水,看安心垂钓的人们。儿子开心,我也开心。

“西溪且留下”,当年宋高宗说的这一句话可能是随便说说的,而且他最终还是把都城定在了凤凰山下,把大半西湖当作了自己的御花园。这位半壁江山的皇帝有着西湖这样的美景,或许已忘却西溪,但不管怎样,帝王一言,西溪还是留下了,“留下”这个地方也由此而生,这块广阔的湿地也成了杭州人又获一至宝。

8月20日,当我第一次踏进西溪湿地的大门时,我发觉这已是一个对我很陌生的世界,草房,木屋取代了原先农居的炊烟,河港不见垂钓的人们,取而代之的是载着游人的小木船。我和友人梁健追随大流,选择了租船而行。

河港不宽,两岸的绿仿佛随手可得,桨声又似乎是对这份静谧的赞美曲,又似乎搅动着这份静谧。随着小木船向湿地深处摇去,小木桥,古老的石板桥,垂柳,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柿子树,当然少不了鸟的欢叫,这就是真实的西溪湿地,我的心情也融入到这分大自然的思路当中。

在西溪湿地深处,灰鹭,白鹭,还有不知名的小鸟不时众船边飞过,有些还在不远处做个造型,跟我们对视着,既陌生,遥远,又似乎很亲近。西溪湿地出现最多的当是水鸭,或成双或成对。或三五成群,或在水里畅游,或在岸边嬉戏。这些鸟儿对我们这些大自然的不速之客已经不再戒备。摇船的老大是个当地农民,从小在西溪这片港中游泳,抓鱼,当然也少不了用鱼钓穿上泥鳅抓水鸭。然而今天,它们已经把我们当成了朋友。

摇过芦苇荡后,小木船在秋雪庵边靠了岸,沿着木板铺就的水上栈道,由于小木船靠岸处离秋雪庵有一段路,西溪湿地城市公园管理部用木板在水面铺上,让人们可以近距离亲近芦苇,亲近大自然。

以前的秋雪庵,有个文雅的称呼,叫“秋雪庵听芦”,秋天到了,四周芦草一望无际,风一吹,摇曳如雪,朦胧纷飞,秋声淅沥,文人把这叫听芦。而一个有趣的事情是,文人出钱讨画看。据史料记载,上世纪三十年代,秋雪庵曾收藏很多字画,有些是董其昌、陈继儒、奚铁生等大家的墨宝,很多文人慕名前来观看,这里的僧人很有经济头脑,你出多少钱,就给你看谁的字画。

当年的秋雪庵名闻西溪,不仅是香客出入之地,更是文人雅士的聚集之所。然而今天秋雪庵是个新建的建筑,百年以后也许值得瞻仰,但现在不是,现在的秋雪庵是让我兴奋的只有登上二楼,眺望着远处的高楼大厦和近处的自然情趣,猛然间,我觉得自然和城市也能做到如此融畅呢?

由于时间的关系,从秋雪庵下来,天色渐渐地暗了下来,在桨橹声中,我和梁健带着几分遗憾,不得不告别这一方湿地,这一方可以让心灵放飞的静土。

遗憾1,嗜酒如我与梁健者,在这诗情画意中,没有美酒相伴,确是最大的遗憾。

2,季节不是特别好,春天西溪湿地是遍地野花的世界。秋天则可以看到3000多棵柿子树挂満红红的果实。

西溪湿地:杭州城西,汽车东站坐502到西站下车即可

门票:40元一人,周一全部免门票进入。

船费:小船100元/小时,可坐6人

旅游大船:60元/人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9-8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61.156.20.72/bbs/UploadFile/2005-9/cx-6.jpg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9-8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9-8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9-8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9-8 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9-8 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9-8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9-7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西伯利亚道中忆西湖秋雪庵芦色作歌 ——徐志摩

我拣起一枚肥圆的芦梗, 在这秋月下的芦田; 我试一试芦笛的新声, 在月下的秋雪庵前。 这秋月是纷飞的碎玉, 芦田是神仙的别殿; 我弄一弄芦管的幽乐—— 我映影在秋雪庵前。 我先吹我心中的欢喜—— 清风吹露芦雪的酥胸; 我再弄我欢喜的心机—— 芦田中见万点的飞莹。 我记起我生平的惆怅, 中怀不禁一阵凄迷, 笛韵中也听出了新来凄凉—— 近水间有断续的蛙啼。 这时候芦雪在明月下翻舞, 我暗地思量人生的奥妙, 我正想谱一折人生的新歌, 啊,那芦笛碎了再不成音调! 这秋月是缤纷的碎玉, 芦田是仙家的被殿; 我弄一弄芦管的幽乐—— 我映影在秋雪庵前。 我拣起一枚肥圆的芦梗, 在这秋月下的芦田; 我试一试芦笛的新声, 在月下的秋雪庵前。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9-7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机会去看下西溪湿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天台领先的地方门户服务平台
  • 客服电话:13968580055
  • 客服QQ:808508
门户服务
    

浙公网安备 33102302000043号


浙ICP备11032801号-2
 
天台之窗订阅号
天台之窗服务号
Copyright  ©1998-2024  天台之窗  Powered by  Discuz! X3.5    ( 浙ICP备11032801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