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用户从未签到
根据我在天台的近一年生活
感觉到天台好像不是属于中国的
理由如下:
1 天台人不讲普通话
不管是山东、广东、还是四川这些方言很重的地方,人家说的话好歹可以听懂个一两句
可是来了天台,连一两个字也听不懂
2 节日与中华民族传统不一样
中国人民都过正月十五吃元宵,可天台人过正月十四;中国人民都过八月十五吃月饼,可天台人过八月十六;全国人民大年三十都看春晚吃饺子,天台人看春晚的吃饺子的不知道
3 中国的基本国策在天台就是废纸一张
计划生育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可是看看天台,大我十几岁的人,家里儿女都有两三个,如果我没来过天台根本没办法想像
使用道具 举报
以下是引用隐身会员在2005-7-6 11:20:00的发言: 1 天台人不讲普通话 不管是山东、广东、还是四川这些方言很重的地方,人家说的话好歹可以听懂个一两句 可是来了天台,连一两个字也听不懂 据我所知,广东那里的电视台都用白话,咱们天台好歹没用天台话主持节目吧?再说我跟你说话的时候你连一两个字都听不懂吗?我的普通话就那么差?
据我所知,广东那里的电视台都用白话,咱们天台好歹没用天台话主持节目吧?再说我跟你说话的时候你连一两个字都听不懂吗?我的普通话就那么差?
你也当真了??
以下是引用隐身会员在2005-7-6 11:27:00的发言: 2 节日与中华民族传统不一样 中国人民都过正月十五吃元宵,可天台人过正月十四;中国人民都过八月十五吃月饼,可天台人过八月十六;全国人民大年三十都看春晚吃饺子,天台人看春晚的吃饺子的不知道 每个地方的习俗都不一样,有的地方连星期都不一样,难道那个地方就不是地球的了?
每个地方的习俗都不一样,有的地方连星期都不一样,难道那个地方就不是地球的了?
哪里星期不同??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正月十五“闹元宵”,普天同庆。唯独山城天台定正月十四这一夜为元宵节,家家户户、老老少少要吃“糊辣沸”。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相传南宋景德年间,有一年的正月十四夜,华灯齐放,士民兴致勃勃地逛街观灯。这时,一位从金兵铁蹄下逃难到江南的老艺人,带着孙女到天台城卖唱糊口。由于长期奔波,劳累过度,昏倒在街道场坦上。附近一位陈老大爷见状,立即舀了二碗糊辣沸送去。他俩吃后,精神一振,眼前一片明亮,连连说道:“亮眼糊!亮眼糊!”从此,天台有了正月十四吃“糊辣沸”的习俗。 那糊辣沸又是怎样一种食品呢? 这是一种用米粉或“山粉”调成的咸羹,菜肴全部切成小方块,主料选用精肉、冬笋、荸荠、香干、油泡、花生米、川豆、菠菜,也有加上猪耳朵、黑木耳、烘鲞的,调配上一点辣椒粉,烧煮得热气腾腾,既能开胃和中,又富有营养,怪不得祖孙俩吃了,人醒志清了。 现在糊辣沸也有做成甜的。家庭主妇在“山粉”或“番薯粉”中,调配进桂圆肉、红枣、苹果片、莲子,吃起来另有一番滋味。
人家更山沟沟的地方现在还子女一大群的就没啦?
一门到过几个很偏僻的地方啊?
以下是引用一朵青莲在2005-7-6 10:51:00的发言: 那是地方特色
你说方言是地方特色我没话说
你说节日和小孩
那就不好听了
天台的历史文化很悠久,许多东东也于别的地方与众不同,作为天台人我觉得非常骄傲,既是佛教天台宗的祖庭,又是道教南宗的祖庭,现在都提倡讲普通话,学校里教的都是普通话 至于方言每个地方都有 包括北方的 难道是正宗的普通话吗?
至于元宵节 这个跟别的地方不一样 这个是当时跟抗倭有关 应该是我们的骄傲
首先,中国真正讲普通话的人有多少?难道只有讲普通话才算是中国人?其次,就台州的节日都与其他地方有细微差别,台州人民的节日还是一致的,据说还有典故。难道台州都不算是中国的?最后,基本国策我就不多说了。
大哥,小学时候看的东东还能记得那么清楚啊?
只知道个大概
是军队今天急着要行军打仗而明天就节日了,群众为了什么什么的就提早过节日了
天台我都生活了20年了 我很自豪啊
楼台凤阕不肯住 风腾直欲天台山
以下是引用浪漫旅行在2005-7-6 11:08:00的发言: 天台的历史文化很悠久,许多东东也于别的地方与众不同,作为天台人我觉得非常骄傲,既是佛教天台宗的祖庭,又是道教南宗的祖庭,现在都提倡讲普通话,学校里教的都是普通话 至于方言每个地方都有 包括北方的 难道是正宗的普通话吗? 至于元宵节 这个跟别的地方不一样 这个是当时跟抗倭有关 应该是我们的骄傲
这段我倒真想好好的听听
元宵抗倭是怎么回事?
洗耳恭听
自己找书看去
楼主太偏急了吧,天的节日是台州本地的习俗
不容尔等多嘴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