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火毛 2018-7-23 19:41 |
---|
签到天数: 25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以坛为家I
|
走进商场或超市,只要你留意,那些衣着光鲜的太太们推着的购物车总让你眼馋。当然不是车,是车里那些高档豪华的物品。更让你眼馋的还不是物品,而是付款时从高级皮包里掏出来的一沓沓花花绿绿的购物卡。可以肯定,那些人绝不是一般的富太太,一般富人只用银联之类的现金卡。用购物卡的虽然也有一般职工,单位发过节费、福利什么的,但不会花花绿绿的这么多。不用猜,这些都是官太太!
其实,购物卡从落地的那天起,已经很“方便”地造就了大批官员的贪腐。随着反腐案件的调查,我们近年来才注意到购物卡在贿赂案件中的表现。据媒体报道,北京市朝阳区法院针对近5年审结的购物卡犯罪调查发现,其中近一半案件属于购物卡行贿受贿;北京市石景山区检察院之前发布的调研报告也显示,近5年来查处的行贿受贿案件中,购物卡贿赂案件所占比例逐年上升,2009年这一比例竟超过八成。由于购物卡特有的“优点”,让持有者没有了“后顾之忧”,所以它在官场的走俏程度可想而知。最近,外媒将其戏称为“第二人民币”。
购物卡之所以能跻身为贪腐重要“载体”,就在于它的方便性和“安全”性,发现问题无从查起。就如官员嫖娼,身上没有印记,大家都差不多。这种既有利于贪腐又有利于商家的事,好像还真是奈它不何了!
近日,国务院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坚决整治收送礼金问题”,“对收送各类有价证券、支付凭证和商业预付卡的,以收送同等数额现金处理”。中纪委也在日前发布的《〈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实施办法》中,明令禁止“在公务活动中接受礼金和各种有价证券、支付凭证”。这说明“第二人民币”已被列入整治的重点。
然而,这个题目似乎又为难了相关部门。诸多专家一致建议推行购物卡实名制,加强对购物卡发行、使用和流通的监管,从而在“源头”上防止购物卡异化,防止购物卡在使用和流通环节演变为行受贿工具。于是,根据专家意见,国家预防腐败局负责人日前表示,7部门正在会商推行“购物卡实名制”,以实现精准打击“购物卡腐败”。
“精准”打击非常重要,但什么是“源头”?好像又被忽悠了。权且拿“实名制”当源头看一看吧。
首先是有没有必要通过实行实名制的办法来实现“精准”打击购物卡腐败?这要看购物卡在经济生活中的利与弊。例如,头上长了疮,当然不能将头砍掉;如果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时,有没有必要为了这点汤动用大量的资源,经过物理的、化学的手段来“精准”打击老鼠屎?现今电子信息如此发达,银行支付手段越来越丰富,购物卡的作用难道就无可替代?相信它假如真的被漂洗“干净”了,自然也就退出了经济生活,因为它本来就是为腐败而流淌的。
其次是有没有可能实行实名制。购物卡之所以成为商家青睐的结算手段,无非是瞄准了一个“特殊”市场。我们可以“细分”一下这个市场:一是官员收受的贿赂,二是行政单位通过罚没手段或乱收费得到的非法收入分配,三是某些事业单位“小金库”或集体礼金的内部分红,四是效益好的国企福利花样变化,五是特殊职业者的“特殊收益”,六是企业之间或企业和团体之间的利益均沾。而私企一般都不采用发放购物卡的分配方法,普通市民的消费行为也不会弃简从繁。这个特殊市场对商家的诱惑在于它蕴含的是一座金山,同时又因为“消费者”的特殊性,弄不好会使这座金山像冰雪一样溶化,这就使得实行实名制丧失了前提。
腐败有“温床”,这个温床养不了廉洁;毒草有“土壤”,这个土壤生不出鲜花。但我们年复一年地在温床和毒土上重复劳动,我们收获了什么?例如,我们在宽容“妇女失足”的同时反对和打击党员干部参与卖淫嫖娼,斗争几十年了效果如何?
购物卡就是“失足妇女”,就是腐败的温床。它们本身才是“源头”。让人感叹我们的专家中“二把刀”太多,非要从“源头”中找“源头”,将很简单的问题搞得那么复杂,倒让人觉得保住“源头”才是目的。难道留住“第二人民币”也像“失足妇女”那么重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