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新闻
商业信息
旅游
网友爆料
畅所欲言
爱心
摄影
戏曲
体育
诗词文学
情感世界
二手房源
家在天台
美容健康
二手市场
网友相约
亲子
电脑
招聘求职
休闲灌水
投资理财
打工生活
户外运动
帮忙
站务
精彩图文

义乌城的典型精神就是“鸡毛换糖”

  [复制链接]
查看: 691|回复: 2
  • TA的每日心情
    高兴
    2013-7-16 11:26
  • 签到天数: 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0-6-8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浙江省义乌城的发展已经是海外皆知的一个发展奇迹,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各方面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现在不少社会文化经济等研究机构在对义乌城发展的根本原因深入研究,希望能把义乌城发展奇迹的经验推广应用到全国。  上世纪80年代的义乌县城仅有人口2.4万,面积2.5平方公里,在全国2000多个县城里,义乌城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山区农业县,那是一穷二白,丝毫不出彩的,几乎没任何优越性可言。可以说没有资源、没有地利、没有工厂、没有技术,有的只是勤劳智慧的义乌城人民。
      义乌城人多地少,粮食和其他农作物生产条件较差,在农业社会中这些都是致命的劣势,按理说能保个温饱就不错了,想要发展经济那是甭想了。但是义乌城人有着非同一般的商品交换意识和手工业生产能力,因此勤劳智慧的义乌城农民就开始了“土特产经济”。
      义乌城有三大特产,火腿、红糖和密枣。当时家里穷,农家肥不足,地里产量就不高。义乌城农民就充分利用农闲时间,带着红糖、针头线脑这些农副产品和竹席、草席草帽这些手工艺品,走乡串户与周边地区的人们交换粮食布匹补贴家用、换取鸡毛沤肥以提高土地肥力。义乌城农民利用农闲剩余时间对农副产品进行细致精密的加工,不仅弥补了耕地的不足补贴了家用,而且还使得义乌城农民们的加工手艺日益精进,生意也越做越大。知道那拨浪鼓吗?知道那鸡毛换糖吗?还记得那摇着拨浪鼓走街串巷,高喊“鸡毛换糖”的义乌人吗?还有那现在早已远近闻名、享誉海内外的“金华火腿”都是义乌城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
      义乌城抓住了改革开放的大好机遇。义乌城这个交通不发达、地理位置不特殊、规模偏小的县级市,在短短20多年里,迅速崛起成为拥有1105.46平方公里面积,人口约2百万的国际化商贸城市,被誉为“世界加工厂”“世界超市”等耀眼称号。如今,“小商品海洋,购物者天堂”已成为繁荣、文明的义乌城的代名词,而"鸡毛换糖"则是义乌城的典型精神,她代表着义乌人的勤劳与智慧。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6-8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6-9 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天台领先的地方门户服务平台
    • 客服电话:13968580055
    • 客服QQ:808508
    门户服务
        

    浙公网安备 33102302000043号


    浙ICP备11032801号-2
     
    天台之窗订阅号
    天台之窗服务号
    Copyright  ©1998-2024  天台之窗  Powered by  Discuz! X3.5    ( 浙ICP备11032801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