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新闻
商业信息
旅游
网友爆料
畅所欲言
爱心
摄影
戏曲
体育
诗词文学
情感世界
二手房源
家在天台
美容健康
二手市场
网友相约
亲子
电脑
招聘求职
休闲灌水
投资理财
打工生活
户外运动
帮忙
站务
精彩图文

天台越剧:清韵依旧 苍茫前进

[复制链接]
查看: 2836|回复: 1
  • TA的每日心情
    高兴
    2024-4-16 06:51
  • 签到天数: 2116 天

    连续签到: 19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09-9-9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天台之窗戏迷俱乐部
    作者:陈翥 当礼服时装取代了长衫水袖,摇滚说唱盖过了委婉清唱,在天台曾经风靡一时的越剧现在又是怎么样的一种境遇呢?值此建国60周年之际,记者特地走访了几位老越剧人和一批业余的越剧爱好者,听他们讲述天台越剧的沧海桑田。 从的笃班到专业越剧团 天台的越剧历史大约可以追溯到清末民初,当时天台乡镇有"的笃班"在各庙台和临时搭棚演出,多为草台班子,及至抗战时期,来自周边宁波、嵊县等地的外来剧团在天台一度非常受欢迎,这些因素都为后来天台越剧的萌芽埋下了种子。建国初期,天台业余剧团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活跃着的农村剧团就有榧树剧团、屯桥剧团、白鹤剧团等,这些民间剧团的产生带动了天台越剧的普及。 1951年天台第一个正规的越剧团"天台人民剧团"成立,结束了天台无专业越剧团的历史。演员都是从农村优秀人才中挑选组成的,演出了《小二黑结婚》等节目,坚持上山下乡,深受群众喜爱。值得一提的是天台人民剧团不久被省文化厅调到杭州训练,不仅演出了许多优秀节目还多次接待苏联、捷克等国艺术团,1955年天台这样一个小山区的剧团更是一跃成为了专区级越剧团:建德专区越剧团,后又调至金华为金华市越剧团,据悉连敬爱的周总理也看过演出赞誉有加。 海派艺术带来新气象 1956年一支名为上海更胜越剧团来到了天台,谁也没想到这支当年为了支援浙江社会主义建设的上海剧团会在以后的岁月中,对天台的越剧事业形成如此深远的影响。"更胜剧团在天台和平剧院首场演出了《岳飞》,天台人民第一次接触到海派艺术,剧院里人山人海轰动得不得了!更胜剧团的名气不胫而走。"曾任天台越剧团书记的王修坚回忆道,"剧团足迹遍步天台各个乡镇、偏远山区,当地百姓闻讯主动搭好戏台,到村口迎接演员,天台老一辈的人都会记得毛蝴蝶、朱素芳等名演员。" 1957年上海更胜越剧团改名为天台更胜越剧团,扎根天台山区,此后剧团虽然历经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文革等社会变革,命运几度沉浮,但有一点是无庸质疑的:更胜剧团的到来使天台越剧真正走上了正规化职业化的道路。海派艺术为天台越剧事业带来了新气象,推动了天台越剧事业的发展。当年时常有民间剧团前来观摩学习更胜剧团的舞美、灯光、演出技巧等经验,演员们的艺德也为天台民间剧团树立了艺术如何为工农兵服务的榜样。当时演出内容三分传统戏,七分现代戏,并且涌现出如〈山花烂漫〉、〈南海长城〉等不少具有时代特色的节目,一句"更胜剧团"来了,全县男女老少的热情堪比如今的追星族。 柳暗花明又一村 往昔峥嵘岁月稠 十年文革浩劫,让天台更胜剧团消失了,四人帮粉碎后的1977年,天台越剧团成立,深受磨难的天台越剧终于盼来了新的曙光。重新成立的天台越剧团在舞台硬件上进行了更新配置了整套无线话筒设备,演员经过系统培训更加专业化、阵容更加整齐、舞台艺术表现能力也增强了。一出《祥林嫂》在台州一炮走红,在绍兴演出达半个月之久,每日演出三场,在上虞演出七天,该剧创下了演出共计140场以上的纪录,重生的天台越剧从此进入了快速发展和繁荣时期。一出戏经常是场场爆满,甚至出现了一票难求的现象,"有一回演出很多人问我要票,把我在剧院办公的大门都快挤破了,我只好躲在阁楼上不敢出来,怕自己的衣服被抓破。"王修坚说。与此同时,民间剧团也进入了活跃期,1983年全县就有民间剧团28个,如白鹤、街头等越剧团。 回望当年的风光,13岁就进入更胜剧团的演员汪姗姗老师感慨万千。"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初是天台越剧最繁荣的时候,那时候我们一年有200多天在乡下,经常在江浙一带如宁波、绍兴、金华等地演出,正月初一到正月十八最忙,一天演三场。"汪老师说,"当时演员社会地位高很受尊重,戏迷们特别热情,经常送礼物送吃的东西给我们演员。最为知名的一出戏叫《回春缘》,在1990年省汇演中一共获得了15个奖,这是天台越剧团在浙江省舞台上享有声誉和得奖最多的一次。"1992年,天台越剧团与天台文化馆合并。 新世纪:越剧路在何方 进入21世纪,随着娱乐形式的多样化,文化艺术的多元化,中国传统越剧,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现代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冲击。年轻一代对音乐剧、欧美流行乐、日韩影视剧、动漫如数家珍,却从未看过一场越剧,甚至不知越剧为何物。越剧市场日益萎缩,观众老龄化严重,主要集中在40以上的中老年人,那么越剧是否真的日薄西山了呢? 在天台民间却还有那么一群热爱越剧的人们,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因为共同的爱好——越剧而走到一起在2006年组成了"天台之窗戏迷俱乐部",主要发起人老树就是一位忠实的越剧迷,他对记者说:"我们每周六都在公园等地举办活动,自带音响吹拉弹唱,有对唱、独唱,还到平桥、白鹤演出。成员以年轻人居多,最年轻的长才20岁,平时在天台越剧网进行交流比如在网上播放戏迷自己录制的选段或者对当前的越剧现状进行探讨等等。" 某个周末晚上,记者和这些戏迷来到了落雁公园,亲眼目睹了戏迷们演唱的热闹场面,偌大的公园坐满了周围的居民,〈沙漠王子〉、〈送花楼会〉……大家看得津津有味。一位年轻的小伙子戏迷对记者说:"我喜欢越剧有4、5年了,越剧唱词优美、旋律动听,我曾经是位文学青年,越剧清新淡雅的气质让我很着迷。以前生活单调越剧是主要的娱乐方式,现在人们选择娱乐的方式更多了,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越剧不应该别忘记,在民间还有不少戏迷存在,只不过没有以前那么大众化了。我希望有关的文化部门能够重视这个问题,推动越剧发展,让越剧重振雄风。" 当今社会面临窘境的并非只有越剧,中国的许多传统戏曲正在潮流文化的冲击下加速消亡。固守老观众还是培养新人群?坚持传统还是迎合潮流?定位城市还是重返农村?这些问题恐怕不是一时所能够解决的,且不管路在何方,只要有喜爱的人群,它就有存在的必然性,我们衷心希望越剧这门古老的艺术,能够在时代不断的继承和变革中前行,重获青春与魅力。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9-10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爱越剧,关注越剧发展,学唱新越剧,我喜欢都市越剧。最喜爱的人物是杨开慧、妈祖(林默娘)、林代玉、祝英台,她们为人类文学、社会进步牺牲自己生命。不但唱她们,学她们做一个对社会有作用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天台领先的地方门户服务平台
    • 客服电话:13968580055
    • 客服QQ:808508
    门户服务
        

    浙公网安备 33102302000043号


    浙ICP备11032801号-2
     
    天台之窗订阅号
    天台之窗服务号
    Copyright  ©1998-2024  天台之窗  Powered by  Discuz! X3.5    ( 浙ICP备11032801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