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新闻
商业信息
旅游
网友爆料
畅所欲言
爱心
摄影
戏曲
体育
诗词文学
情感世界
二手房源
家在天台
美容健康
二手市场
网友相约
亲子
电脑
招聘求职
休闲灌水
投资理财
打工生活
户外运动
帮忙
站务
精彩图文

越剧流派创始人(唱段及简介)

[复制链接]
查看: 5995|回复: 12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8-7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天台之窗戏迷俱乐部

江姐---傅全香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8-7 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屈原----尹桂芳/戚雅仙

尹桂芳,原名尹喜花,一九一九年十二月一日出生于浙江新昌西门外的坎下村小龙潭。她出身清贫,七岁丧父,十岁入科班学艺,可是所投的科班两次解散。十五岁,尹桂芳由花旦改学小生,两年后在沈家门正式登台,这以後,尹桂芳跟随多个演出班子,辗转演出于新昌、嵊县、宁波、杭州等地。 一九三八年,尹桂芳正式进军大上海,加盟了旧上海老闸桥旁的永乐戏院,後在同乐戏院领衔演出。那个时期,正是上海越剧由花旦台柱向小生台柱过渡的时期,尹桂芳努力学习、借鉴京剧小生名家家叶盛兰、俞振飞、姜妙香的艺术成果,充实、提高自身的表演水准,在上海很快走红,这对越剧小生行当的成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越剧"三花一娟一桂"的时代由此刻开始向"尹桂芳时代"转变,万人空巷的"尹桂芳现象"成为越剧最终确立起以小生为台柱的风格特征的有力佐证,成了上海越剧圈中的代表人物。她的表演,格调清丽高雅,风度翩翩,靴子功、眼神功更是令人叫绝;她的唱腔深沉委婉,洒脱隽永,韵味醇厚,独标一格。她富有创新精神,在越剧界,她是继袁雪芬之后最早投入"新越剧"行列的著名演员,为越剧改革作出巨大贡献。一九四六年,她与竺水招搭档成立芳华剧团,先后演出了《云破月圆》、《殉情》、《石达开》、《葛嫩娘》、《光绪与珍妃》等一大批既有思想内涵又能吸引观众的新戏,尤其是《宝玉与黛玉》、《沙漠王子》和时装戏《回头想》、《秋海棠》、《浪荡子》等戏,接二连三地引起轰动。由于她艺德出众、人品高尚,越剧姐妹们都亲切地称她为"尹大姐"。一九四八年,越剧观众投票选举"越剧皇帝",色艺双绝、德艺双馨的尹桂芳荣登榜首。 一九五九年一月二十五日,尹桂芳率"芳华越剧团"全体演职员六十三人,登上了从上海开往福州的第53次列车。她怀着一股热情,毅然举团迁往福建,到八闽之地去继续播撒越剧艺术的种子。 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常年处于极其恶劣的生活环境中,加之以一些非人待遇对身体所造成的侵害,尹桂芳倒下了,中枢神经损伤,一手一足瘫痪。 一九七九年,处于半瘫痪中的尹桂芳,在上海艺术研究所和上海越剧院的帮助下,举办了盛况空前的"尹桂芳越剧流派演唱会"。这一天,她重新登台,与袁雪芬一起,唱起了《山河恋》的"送信"选段。容纳一万多人的文化广场座无虚席,有些观众乘飞机从香港、国外专程赶来观看。那以后,她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培养尹派接班人的工作中去,一批批尹派弟子的成长与成熟,是尹桂芳艺术生命的延续,用她自己的话说:"残了尹桂芳,自有后来人。" 尹先生去世后,网上的越迷们自拟了一幅挽联: 桂气长馨弦外余韵传后世 芳华永驻曲中天籁忆先生 尹派传人包括尹小芳、尹瑞芳、茅威涛、赵志刚、肖雅、王君安等。 ---------------------------------------------------------------------------------------------------------------------

戚雅仙   原名戚爱英,祖籍浙江余姚。1928年2月出生于上海一户贫民家庭。十二岁曾登台跑龙套。十四岁正式进上海陶叶剧团科班学戏,为雅字辈,工小旦。师从男班名旦陶素莲、叶琴芳。陶擅青衣,唱文戏,叶工花旦,会武功,两位艺师指导加上戚雅仙的勤学苦练,为她的艺术成长打下扎实的基础。 1943年,科班进入大来剧场作为班底,戚雅仙与袁雪芬等同台演出《香妃》、《明月重圆夜》等剧,逐渐从一般演员到能胜任重要角色,唱腔亦直接效法袁雪芬。1944年满师出科后,先和余彩琴、玉牡丹等合作,后进尹桂芳、竺水招的芳华剧团,任二肩花旦,舞台演出逐渐居多。参加演出剧目有《沙漠王子》、《大地回春》、《秋海棠》、《浪荡子》等三十余出,正旦,花旦,武旦,彩旦均有应工,从而在艺术上得到进一步锻炼,戏路逐步拓宽。1947年参加玉兰剧团,参加《国破山河在》、《风流王孙》、《同病相怜》等剧演出,其中和徐玉兰合演《香笺泪》一剧风靡越坛,始任头肩花旦,并迅速走红,成为当时旦角中的后起之秀,被誉为“悲旦”、因其唱腔基本宗法袁派,亦被称为“袁派小花旦”。 1948年与焦月娥组建“先声剧团”,一度受挫。同年参加竺水招为首的云华剧团,任头肩旦,演出《骊山烽火》、《十字街头》等剧,直至上海解放。 1950年春,她与徐天红、高剑琳、魏兰芳、筱水招等组建合作越剧团,同年秋任该团团长。演出《儿女情仇》、《龙凤花烛》、《十里洋场》等。其间还与徐天红,高剑琳、焦月娥等拍摄了彩色越剧电影《石榴红》。1951年2月起与毕春芳长期合作。 在解放后至文革前的十六年中,戚雅仙逐步进入艺术巅峰期,演出了《梁山伯与祝英台》、《卓文君》、《白蛇传》、《血手印》、《琵琶记》、《玉堂春》、《王老虎抢亲》、《相思树》、《钗头凤》、《救风尘》、《文姬归汉》、《绿衣人传》、《鱼针记》、《红袄双抢》、《孟姜女》、《百花公主》等一大批传统、古装剧目以及《祝福》、《女共产党员》、《一个平凡的母亲》、《红色医生》、《丰收之后》等现代戏。其中《血手印》、《琵琶记》、《玉堂春》、《王老虎抢亲》、《白蛇传》等经反复加工演出,成为其代表作。1954年与尹桂芳合演《屈原》(饰婵娟一角)参加华东戏曲会演,获表演一等奖。她根据自己的嗓音条件,在袁派唱腔基础上不断加以发展变化,善于用几个常用乐汇反复出现,听来倍感亲切,朗朗上口。逐渐形成了简洁洗练、朴实无华的“戚派”唱腔。擅演善良、苦命、温柔的女性。如《钗头凤》中的唐蕙仙、《白蛇传》中的白娘子、《血手印》中的王千金、《玉堂春》中的苏三、《绿衣人传》中的李慧娘等等。文革后遭受迫害,被打为“牛鬼蛇神”。劫后出任静安越剧团团长,重登舞台,恢复演出了《血手印》、《玉堂春》、《白蛇传》等剧,新排《教师日记》、《玉蜻蜓》等剧目。 1988年上海电视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为其主办了“戚雅仙流派艺术演唱研讨会”。上海文艺出版社于1992年出版了《戚雅仙表演艺术》一书,对其艺术生涯作了全面总结。198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上海市文联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1989年退休后任静安越剧团名誉团长。2003年1月27日凌晨逝世,享年75岁。主要传人有朱祝芬、周雅琴、金静等 戚雅仙留下的影像资料主要有:1949年在彩色电影《越剧菁华》中与竺水招、吕云甫等合演《卖婆记》、1950年拍摄的彩色电影《石榴红》、文革后舞台演出《血手印》、《玉堂春》、《白蛇传》、《玉蜻蜓》等剧实况录象、1985年拍摄的《戚雅仙和戚派唱腔》电视艺术片、1991年拍摄的《中国越剧--戚雅仙和她的艺术》电视片等。解放前灌制的唱片有《明月重圆夜》、《风流王孙》、《香笺泪》、《泪滴灯花开》共3张6面。解放后灌录有《婚姻曲》、《龙凤花烛》、《相思树》、《琵琶记》、《梁祝》、《玉堂春》、《血手印》、《白蛇传》、《王老虎抢亲》、《屈原》、《鱼针记》等唱片以及《钗头凤》、《血手印》、《玉堂春》、《白蛇传》、《琵琶记》、《文姬归汉》、《梁祝》、《救风尘》、《屈原》、《玉蜻蜓》、《祝福》、《红色医生》、《女共产党员》、《一个平凡的母亲》、《丰收之后》等演出实况录音(部分为静场录音),是欣赏和研究戚派艺术的宝贵资料。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8-7 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盘夫索夫---陆锦花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8-7 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笑-----毕春芳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8-7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打金枝----范瑞娟/吕瑞英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2-10-16 11:29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5-8-9 03:17 | 显示全部楼层
    王一敏,尹派第六代传人。1977年出生,浙江嵊州市人,1990年-1996年分别毕业于福建省艺术学校及浙江省艺术学校,工小生(尹派)行当,1996年分配到福建省芳华越剧团工作至今,现为中国戏剧家协会福建分会会员,中国民盟盟员。

    1994年参加福建省水仙花戏曲大奖赛获“优秀新苗奖”;1998年参加福建省第三届中青年演员大奖赛获金奖;2000年参加福建省第五届水仙花《名家名段》大奖赛获得金奖;2000年浙江卫视戏曲版栏目拍摄王 一敏个人艺术专辑;2000年参加全国第二届上海国际艺术节;2001年参加全国第二届中国民间越剧艺术节;2002年1月受邀中央电视台戏曲部新影编辑戏曲名段栏目录制专辑。

    饰演的剧目有: 《红丝错》饰演张秋人;《真假太子》饰演真太子;《玉蜻蜓》饰演申贵生、徐元宰(父子二 人);《煎石记》饰演徐安平;《风流才子》饰演唐伯虎;《沙漠王子》饰演罗兰王子;《何文秀》饰演何文秀;《盘妻索妻》饰演梁玉书;《陈三两》饰演李凤鸣;《救裴》饰演裴生;《桃花扇》饰演候朝宗;《前见姑》饰演方卿;《陆游与唐琬》饰演陆游。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2-10-16 11:29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5-8-9 03:22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君安,越剧尹派女小生。生于1970年5月,1980年考入福建省芳华越剧团。家乡嵊州(原嵊县),现居美国。 1980年,年仅十一岁的王君安以一曲《学习雷锋好榜样》和一段《黛玉焚稿》考取了福建省芳华越剧团,离开家乡嵊县,前往福州开始了她为期五年的学员生涯。这期间,她的艺术天分得到了尹桂芳老师的慧眼垂青,有幸成为尹老师的嫡传第五代弟子。1986年,十六岁的王君安以一出尹派名剧《红楼梦》蜚声上海滩。1990年,她的《玉蜻蜓》再次在上海引起轰动,逐而奠定了她与茅威涛、赵志刚三分天下的杰出地位。 作为一个尹派女小生,上天赋予了王君安最完美的性灵。她的嗓音清越而婉柔,如山间的鸣泉沁人心扉,不作任何华丽的雕饰,不带丝毫尘俗的猥亵;她的扮相俊雅而挺秀,男儿汉的英武与女孩家的清丽,独谐于一身,她是尹桂芳老师的第五代弟子中最小也是最杰出的一个。她曾获得第16届福建省戏剧汇演演员奖,第17届福建省戏剧汇演表演奖,1989年福建省中、青年演员大奖赛金牌奖。在1990年华东区越剧青年演员“霞飞杯”大奖赛中获“越剧新星”桂冠,获优秀演员奖。1994年芳华越剧团复排的《玉蜻蜓》,获文化部颁发的第4届文华奖、新剧目奖和舞美设计奖,王君安获文华表演奖。同年,在94年中国小百花越剧节中再获金牌奖。

    1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2-10-16 11:29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5-8-9 03:25 | 显示全部楼层

    筱丹桂

    -----筱丹桂-----(1920~1947) 女,演员。浙江省嵊县长乐镇人。原名钱春韵,学艺后曾用名钱春凤。因家境贫穷,从小给人做童养媳。1930年,进嵊县崇仁镇戒德寺"高升舞台"学艺,工花旦。天资聪颖,刻苦用功,嗓音甜润,扮相俏丽,尚未出科即成为该班主要花旦。出科前后,随班演于嵊县、肖山、绍兴、余姚、宁波、杭州等地。擅演《后朱砂》(曹翠娥)、《白水滩》(徐凤珠)、《泗州城》(水母)、《沉香扇》(蔡兰英)、《华丽缘》(孟丽君)、《贵妃醉酒》(杨玉环)等。  1938年4月来沪,在恩派亚大戏院演出。她文武兼长,旦角戏和女扮男装戏均很出色;唱腔学施银花,行腔委婉动听,唱〔四工调〕轻松活泼,流畅悦耳,感情丰富;唱〔清板〕时更是字字清晰,声情并茂。不久合同期满,复回浙江演出。1940年5月,混迹越剧界不久的流氓张春帆看中她的技艺,"聘请"她和师姐妹数人,到上海卡德戏院演出,后在浙东戏院走红。1941年,她被张春帆以流氓手段强行占有、严密控制。在张胁迫下,曾一度戏路大变,常演《马寡妇开店》、《果报录》(即《王文与刁刘氏》)、《姐做媳妇妹做婆》、《潘金莲》等庸俗色情的剧目。后在袁雪芬等人倡?新越剧"的影响下,她也力图尝试改辕易辙。1945年与徐玉兰合作后,曾演出《秦淮月》、《是我错》、《红拂女》、《卿何薄命》、《青衫迷》等新戏。   1947年8月,袁雪芬、尹桂芳等越剧姐妹为自建越剧剧场和越剧学校,举行《山河恋》联合义演,她在剧中饰宓姬一角,成为"越剧十姐妹"之一。义演结束后,积极靠拢进步文化人士,观摩电影,征求剧本,希望在自己剧团里进行新的改革尝试。但这一切均为张春帆所不满。   1947年10月5日,她去大华戏院看电影,遇本团导演冷山(金兆元),两人交谈多时。张春帆诬蔑其与冷山关系不正常,并折磨她,多次当众辱骂她。她有口难辩,终于在10月13日下午服"来沙尔"饮恨而死,死前写了"做人难,难做人,死了"的字句。10月16日大殓时,全市34家越剧场子停演日场,300多名越剧演员和无数观众,拥向淮海路上天殡仪馆向她致哀。她在上海前后8年半,演出近5 000场。生前与名丑贾灵凤合作,灌有《王文品箫》、《拷红》、《玉蜻蜓·劝夫》等唱片。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2-10-16 11:29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5-8-9 03:30 | 显示全部楼层
    -----范瑞娟-----  女,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别名范竹山,1924年1月6日生于浙江省嵊县黄泽镇。1935年4月18日,入龙凤舞台科班学戏,由黄炳文师傅启蒙,工小生。翌年春,随班到绍兴、宁波、沈家门、诸暨等地演出。1938年春节前,随姚水娟、邢竹琴等所在的越升舞台到上海演出。1941年夏初,在汇泉楼演出时,因竺素娥生病,她毛遂自荐救场成功,由此当上了头肩。40年代初,分别和邢竹琴、支兰芳、金香琴搭班。1943年下半年至1944年夏,与傅全香第一次合作,班底是"四季春"。1944年8月至1947年1月,与袁雪芬合作,投入了"新越剧"的改革。1945年,在演出《梁祝哀史?quot;山伯临终"一场中,与琴师周宝财的配合,创造了〔弦下腔〕。1946年5月在《祥林嫂》剧中扮演牛少爷。1947年袁雪芬因病暂离舞台,她邀傅全香第二次联袂,将剧团改名为东山越艺社。同年夏,和越剧十姐妹一起参加了联合义演《山河恋》。1948年,袁雪芬主演的《祥林嫂》首次被搬上银幕时,她在该剧中一饰两角,扮演牛少爷和祥林。1948年秋,与袁雪芬合作演出于大上海戏院,演出了田汉编剧的《珊瑚引》等剧目。1949年春,与傅全香重组东山越艺社。是年7月进了上海市军管会文艺处举办的地方戏剧研究班学习。结业后,先后主演了《李闯王》、《梁祝哀史》、《万户更新》等戏。1950年率团进京,演出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祝福》。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周扬等中央领导和首都不少文艺界的著名人士观看了演出,并受到周总理的亲切接见。1951年8月1日,加入华东越剧实验剧团任副团长,兼任上海越剧工会主席。参与组织越剧界抗美援朝捐献"越剧号"飞机的义演工作。1951年被选为全国青联委员、全国政协特邀代表。1952年,在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与傅全香、袁雪芬等合演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获演员一等奖。1953年与袁雪芬合作主演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拍摄成我国第一部大型彩色戏曲影片,1956年获文化部颁发的"1949~1955优秀影片奖"荣誉奖。1953年冬,与袁雪芬等演出了《西厢记》,饰张珙,参加1954年华东区戏曲会演,获演员一等奖。1954年夏,在捷克斯洛伐克参加第八届国际电影节期间,奉周总理电召赴日内瓦会见了世界电影艺术大师卓别林。1955年赴民主德国、苏联演出《梁山伯与祝英台》、《打金枝》。1960年,随上海越剧院一团调京成立北京越剧团。次年北京越剧团撤销,仍回归上海越剧院。排演了《忠王李秀成》、《绣襦记》等剧目。文化大革命后,重排浙江省嵊县黄泽镇并数次赴港献演。1988年赴美国芝加哥贝尔实验室讲学。1989年随出访团去美国演出《梁山伯与祝英台》、《李娃传》。同年获中国唱片总公司颁发的首届"金唱片奖"。1990年1月与吕瑞英、张桂凤等参加中国民族艺术代表团,携带《打金枝》等节目赴联邦德国、法国、比利时、卢森堡、荷兰等国演出。1991年,上海电视台为其杰作的片断拍摄成3集电视片《范瑞娟表演艺术》。1993年,在上海电视台摄制的电视片《沈园绝唱》中扮演陆游一角。在50多年的舞台生涯中,扮演了100多个角色。表演上稳健大方,质朴无华,具有男性气质的阳刚之美。擅演正直、敦厚、英武一类人物。唱腔在继承男班〔正调腔〕的基础上,吸收了京剧马连良、高庆奎等名家的唱腔音调和润腔处理,形成音调宽厚响亮、咬字坚实稳重,行腔迂回流畅的特点,被称"范派"。1988年和1997年,上海电视台拍摄了展示范派艺术的电视片《范瑞娟表演艺术》和《余音袅袅绕梁来》各3集。代表作有《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梁山伯、《孔雀东南飞》中的焦仲卿、《李娃传》中的郑元和、《打金枝》中的郭暧、《祥林嫂》中的贺老六。学生和传人有陈琦、邵文娟、史济华、韩婷婷、章瑞虹、江瑶、方雪雯、吴凤花和张志明、张惠忠、韩林根等。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上海市人民代表和政协委员。享受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的政府特殊津贴。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2-10-16 11:29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5-8-9 03:32 | 显示全部楼层
    竺水招(1923~1968)女,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浙江省嵊县灵娥人,原名竺云华。12岁离开就学数年的本村义学堂,进晋溪后山村之天蟾舞台科班学艺,工小生兼学花旦。因谦逊好学,练功刻苦,打下扎实的武功基础,成为女子越剧中少有的擅长武功的演员之一。在浙江乡镇演出时,与尹桂芳义结金兰。1939年进上海,1940年10月,与尹在同乐戏院再度合作,任二肩旦。1942年3月,与傅全香任"并头肩"。表演细腻妩媚,清新脱俗,唱腔甜润而柔糯,尤以《三看御妹》一剧最受欢迎,报界有"乐而不淫的花衫佳材"之评语。1942年8月起,加入姚水娟领衔的"越华舞台"。1944年夏,与尹桂芳合作,上演了《云破月圆》、《石达开》、《宝玉与黛玉》、《春闺梦》、《沙漠王子》等新戏,为越剧改革扩大了社会影响。1947年,参加越剧姐妹筹建越剧剧场、兴办越剧学校的《山河恋》义演,饰主角--皇后绵姜,为"越剧十姐妹"之一。1947年9月自组"云华剧团",1948年起,改演小生,先后与戚雅仙等人合作。建国后,该团演出了富有爱国性和文学性的《南冠草》、《文天祥》等剧目,对女子越剧开拓戏路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1951年参加了抗美援朝捐献"越剧号"飞机筹款义演。1954年冬,率团到南京演出。1956年3月,该团改组?quot;南京市越剧团",任团长和主演。其戏路宽广,花旦、青衣、小旦、小生、老生乃至老旦等行当,均能应工。扮相俊美,被喻为"越剧西施"。文化大革命中受尽迫害致死,后平反昭雪。生前拍有电影《柳毅传书》和唱片多种传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8-9 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君安和王一敏删了

    她们又不是创始人啊只是尹派的传人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2-10-16 11:29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5-8-9 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越剧流派创始人(唱段及简介)

    还不是同一个派的啊。 郁闷个好心没好报撒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8-13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狂晕,我发的是流派创始人

    她们都是尹桂芳的弟子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天台领先的地方门户服务平台
    • 客服电话:13968580055
    • 客服QQ:808508
    门户服务
        

    浙公网安备 33102302000043号


    浙ICP备11032801号-2
     
    天台之窗订阅号
    天台之窗服务号
    Copyright  ©1998-2024  天台之窗  Powered by  Discuz! X3.5    ( 浙ICP备11032801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