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新闻
商业信息
旅游
网友爆料
畅所欲言
爱心
摄影
戏曲
体育
诗词文学
情感世界
二手房源
家在天台
美容健康
二手市场
网友相约
亲子
电脑
招聘求职
休闲灌水
投资理财
打工生活
户外运动
帮忙
站务
精彩图文

[转帖]四大天王和王杰

[复制链接]
查看: 2281|回复: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6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NOW华语至尊》奖坛:万芳、辛晓琪、杜德伟、苏永康,<BR>让人想起王杰当年退出歌坛的故事,据传只是因为他说“评出一个‘四大天王’,<BR>不如多注意一下“四大猪眼”(即四位小眼睛歌手林忆莲、吕方、杜德伟和王杰<BR>文化拉扯<BR>                <BR>        <BR>        <BR>5.3        四大天王<BR>一如所料,六月七日晚的港姐總決賽,四大天王盡出風頭,參選佳麗全部靠邊站。劉德華飛身躍出,左右翻騰,熒幕前的華仔迷咬裂嘴唇,掌心出汗。佳麗們甚至高矮難分,容貌不清,對答過程亦一片空白。但這不打緊,二千萬元的製作和宣傳費,直接帶來肯定是爆燈的收視率,額外的獎品卻是將四大天王的旋風捲得更猛更勁。難怪四人在賽後異口同聲的總結,這是一個Good        show!<BR>天王與歌神<BR>任何旋風都包含一些神話的意味,這連許冠傑的歌神旋風亦無例外。歌神旋風獨特之處,是它與本地意識,港人情懷的緊扣。阿Sam要求我們珍惜廿載情,緬懷過去,抓著永恆。<BR>歌神神話紮根香港歷史,許冠英說,別人將阿Sam的舊歌新唱,只是東施效顰;王傑說,只有許冠傑才是他心目中真正的天王。<BR>歌神的地位獨一無一,但在香港媒介的規律裏,許冠傑只是「一次過」的異數;在龐大的年青消費者心目中,歌神甚至只是老套迂腐夕陽心境的化身。今天四大天王獨領風騷,因為只有他們才提供了徹底的Good        show。<BR>四大天王大小通吃<BR>四大天王神話的特色是:坦白。<BR>四大天王開門見山,明刀明槍,它擺明是一剎那的光輝;它賴以為生的招數,是任何娛樂大騷不易法寶:靚人、靚衫、靚景。黃霑的聲樂老師說,郭富城的聲欠陽剛氣,不男不女,黎明的聲樂基礎差,不懂用氣,容易走音,聲底又弱。這些是人所共知的事實。但這阻不了少男少女毫無保留的情癡傾慕,也解釋不了為何有人願意參加《歡樂今宵》黎明模仿大賽,連走音也學得十分神似的現象,道理其實很簡單,今天文化消費者追求的不是羅文式字正腔圓的「歌唱造詣」,他們要的是一種感覺、一個款式、姿勢、一種形象,一次徹底的聲色藝大檢閱:麗音大電視永壤比手提收音機吸引。<BR>要成為天王,就一定要具備無盡的可塑性和不分界限的冒險棈神。今天要成功,我們不可以甘心做「歌星」、「影星」,我們一定要做「天皇巨星」。多科際是時尚,神會學家也要兼通掌相學,才可成為受歡迎的教師。四大天王的共通點是歌影視選美剪綵賬災海報日記筆袋T恤寫真無處不在。<BR>張學友是千面小生,是牙擦蘇也是每天愛你多一些;劉德華由江湖大佬做到自閉症病患者;黎明用手槍、用走音的歌聲去殺人;郭富城行路如跳舞,上廁所也苦練迷魂的電單車眼神。<BR>冒險犯禁,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是個人要成為「天王」的規條,也同時是文化工業全面圍堵策略的最佳寫照。香港地方少、人口密度高、消費力強,大化商人橫豎要投資賺錢,不如趕盡殺絕,大小通吃。要賣形象、賣打扮、賣生活方式,就不能靠甚麼歷史情懷、社會基礎,要靠包裝、靠風氣、靠人云亦云、靠五光十色的夢,這是香港大眾文化的頂峰。<BR>形象擂台戰<BR>有趣的是,在這個一統的形象擂台裏,卻有無數的分流暗湧,文化商品的形象戰可能比鬥演技比歌藝來得更引人入勝。形象戰的原則是「分野」,媒介製造四大天王,結果就是將這四人從其他凡夫俗子中「分野」出來,另立神殿以供奉之。天王頭上的光環,在媒介輾轉相傳互相八卦之下,愈顯輝煌。《希望工程》難得找來張黎兩大天王攜手合作,電台為「四大天王」搞研討會、辦選舉,迷哥迷姐亦步亦趨。他們對於黎明被選為「最靚仔」痛心疾首,七歲的小全女大聲說郭富城最靚仔,媽媽說張學友其實也不錯。這種四大天王擁躉各成派系,劇化內部分野,製造敵對氣候,也是形象戰的基本邏輯。黎明新唱片銷路三白金,劉德華的影迷就更加把勁到機場接機,叫破喉嚨。文化商人繼續貨如輸轉。<BR>形象戰同時是殘忍的。甚麼形象最煞食,「雞仔聲」到甚麼程度消費者才開始反感,其實沒有人可以預測。因此文化圍堵戰許多時是夾雜著星但龐大的游擊戰。如果花一百萬可以捧出一個天皇巨星,本小利大,何樂而不為。於是我們每星期有無數不知名的小星佔了整版周刊廣告,也有無數一碟歌王,銷聲匿跡。偶像更替的周期愈來愈短,難怪劉德華也嘆息香港娛樂圈瞬息萬變,無人可擔保一年後自己是否還保王位。「分野」的邏輯,是逼使消費者無止境的追求,有日如果全香港皆為黎明所風靡,我們會開始覺得不是味兒,因為我們不再獨特,我們開始懷疑自己的品味、懷疑黎明的眼袋。在許多中學生裡,郭富城已是過去式。未來是林志穎。我們會見到更多的真假天王如蟻附羶,加入這場形象大戰,消費者也會為著品味分野,誓死奉陪。<BR>一九九二年六月十日<BR>        <BR>八九十年代除四大天王以外,王杰是唱片卖得最好的歌星之一。但他在1994年(他想了很久仍不确定)左右,从歌坛消失,几年后他东山再起,却把事业重心由台湾转到香港,一度成绩不错,但是再不涉足新加坡——以往他一年来两次宣传的地方。<BR>王杰是另一位具备巨星潜力的创作歌手,以孤傲的流浪歌手形象独树一帜。台湾出生、香港长大的王杰把演艺事业的大本营放在台湾,因而对粤语歌着力较少。1992年四大天王势头正猛之时王杰决定退出角逐,全力转入国语歌市场,所以王杰的香港歌坛的地位并不太高。他的粤语歌都是改篇自其国语原版,代表作有《谁明浪子心》、《几分伤心几分痴》、《人在风雨中》、《封锁我一生》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天台领先的地方门户服务平台
  • 客服电话:13968580055
  • 客服QQ:808508
门户服务
    

浙公网安备 33102302000043号


浙ICP备11032801号-2
 
天台之窗订阅号
天台之窗服务号
Copyright  ©1998-2024  天台之窗  Powered by  Discuz! X3.5    ( 浙ICP备11032801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