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新闻
商业信息
旅游
网友爆料
畅所欲言
爱心
摄影
戏曲
体育
诗词文学
情感世界
二手房源
家在天台
美容健康
二手市场
网友相约
亲子
电脑
招聘求职
休闲灌水
投资理财
打工生活
户外运动
帮忙
站务
精彩图文

[昔我往矣] 从头再来

[复制链接]
楼主: 昔我往矣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1-7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                                活着比什么都重要</P>
<>      《两个只能活一个》观后    </P>
<>      爱情从来就是千篇一律的东西。爱情是人生的一部分,所以人生亦是如此。</P>
<>  电影的局限在于,95%的电影都要谈论爱情。当你看见了男女主角的出场,你就知道他们终究会谈一场惊天动地的恋爱。无数个回合的“较量”之后,他们终于躺在了一张床上,男人抽着烟,女人就躺在男人的胸膛上,深情款款。于是,荧幕下的我们终于松了一口气。</P>
<>      爱情是高度浓缩的情感,电影是高度概括的生活,90分钟的光影交错不过是一场梦的时间。所以,电影里的爱情大多是成人童话,尽管这童话有时候血腥,有时候残酷,但大多数时候显得过于唯美。</P>
<>  但是我们就是喜欢唯美,爱极了千篇一律的游戏。</P>
<>  两个只能活一个。</P>
<>  两个杀手,一个男人,一个女人。男的在穷困潦倒时接了一桩买卖,然后用酬金去赌博,结果却赢了一大笔钱。男的不想冒这个险,然后将买卖“转包”给一个女杀手。</P>
<>他们的气质是如此相似,都喜欢不停地抽烟,仿佛烟草是他们今生唯一能够把握的事物;他们都沉默寡言,无依无靠,用同一种方式证明他们是勇敢。所以,他们注定是要相爱的两个人。</P>
<>  男人爱上了女人。他为她洗袜子,为他教训了那个抛弃他的烂仔,他带她去五星级饭店开房间……男人为了证明他是爱他的,将雇佣她的钱冲进了厕所的马桶。女人终于被男人感动了,他们在酒店做了一次真正的爱,他们还一起看了回归夜的烟花,吃了两个圆筒冰激凌。</P>
<P>  如果没有那桩买卖该多好!</P>
<P>  但是,枪只有一把。他们勘测了杀人的地点后,发现那根本被没有退路。也就是说谁去,谁就死,两个只能活一个……</P>
<P>  为了这个爱情童话,在电影的前85分钟,游达志将我们彻底欺骗了。我们甚至险入了伤感和绝望,因为这个童话就快要被他打破了。当阿武从天台上跃下的时候,镜头变成了慢格,然后停了下来。我们已经看见了那下面迎接他的栏杆,不出意外,他会被那栏杆拦腰折断。眼睛已经准备好接受血肉模糊的画面,耳朵打开准备迎接伤感的音乐。</P>
<P>  “答应我一件事,在我明天出发之后,你不要看电视,不要看报纸,不要听收音机,最好马上飞走;你不知道,就永远不会当我死了……”</P>
<P>  是的,我们已经接受了这样的结局。但,童话就是童话。电影的最后一个镜头是,阿武躺在码头的货仓上,又点了一只烟。头上有飞机掠过,女人在飞机上抚摸着阿武为她剪的头发,笑了。</P>
<P>  谁说两个只能活一个?</P>
<P>  深究起来,游达志在这部电影中是如此的宽宏大量。我一直不太相信宿命,只是理解命运的无常。在片中,阿武既可以连摸四把“西风”,也可以一言不发就赢回二十几万。如果运气也可以称作宿命,那这是不是也太离谱了?</P>
<P>  我们应该等待好运降临,等待奇迹出现,即使结果只有失望,也无怨无悔。</P>
<P>  说回爱情。第一次去酒店,经理告诉他们不接待本地客人,但第二次,经理却告诉他们有一间上好的客房,还可以看烟花。就像《罗拉快跑》所揭示的一样,什么事情都应该去争取,结果就会不一样,包括爱情。</P>
<P>  其实,无论阿武最后是死了还是继续活着都已经不重要了。他们已经如此爱过,一天,一个小时,一分钟,都已经足够美好。一个女人,一生遇见一个愿意代替她去死的人,已经是我们常人难以企及的了。但导演让他们都活下来了。</P>
<P>  也许,活着比什么都重要。</P>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2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什么时候突然窜出个“光棍节”来,放在以前我肯定会把自己归入光棍一类,但是现在,我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资格过这个“节日”,不过,我还是有礼物收的。</P>
<>在某种意义上,这份礼物也许不应该称之为礼物,因为它只是一个答案,一个我一晚没睡得到的答案。</P>
<>以前从来没有玩过拼图游戏,没时间也没兴趣。曾经看过一部《人骨拼图》,故事的情节记不太清了,大概好像是在美国某个城市发生了一系列谋杀案,而且有迹象表明凶手完全是在向警方挑衅,因为他在每个凶杀现场都会留下一块人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警方就是通过这堆人骨拼凑得出线索,最终使凶手伏法。看过之后得出一个结论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同时也很佩服那个破案高手,当时在想,如果是我应该拼不出什么东西的。</P>
<>昨天我收到了一套拼图板,她说把拼图拼出来就能知道答案。与普通的拼图板不同的是,我没有一点参考,几乎得完全靠感觉去拼凑。我不明白为什么女人那么复杂,给答案就给答案好了,还要来这么一手。</P>
<>不过既然是我想知道答案,那么再怎么样我也得去做。于是,一整晚我就在书桌上拼凑我的答案。直到上午九点多,我才把图拼完。</P>
<>得出的图案是一套漂亮的房子,花园里一家人看上去其乐融融。</P>
<>看来她已经原谅我的过去。</P>
<>能有这个结果,再花两三晚不睡也值得了。</P>
<>从今天开始,我又有事做了,有事做就会辛苦,不过我很开心。</P>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3-28 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想从闲散的生活里一下子跳出来挺不容易的,对我这样一个没什么恒心,没什么耐性的人来说更加不容易。但是好歹我也算挺过来了,现在基本上每天都忙得不亦乐乎。原来一个人有了动力,是可以改变很多的。
车上的音乐已经全部换掉了。开始适应她的爱好,也不知不觉接受了。现在最爱听的就是California Dreaming。(《重庆森林》里小餐厅里播的那首,推荐一下。)每天的生活就是工作,完了回自己的窝吃她做的菜,虽然还有待改进,但也开始似模像样了,饭后散步是必需的,偶尔还勉为其难陪她SHOPPING,最开心的是她愿意和我一起跟女儿视频,女儿三岁了,开始不像我像她妈了,也好,像我的话长大了还得愁嫁不出去。九点以后就开始在我的战场上大显身手……
这样的生活也许不是最好的,但对我来说已经是最好的了。希望可以一直这样。
下个月会更忙,得准备把她娶进门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3-27 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通常一个人开心的时候总会忘记很多事,而对于痛苦的东西却铭心刻骨,想拿把刀刮掉也难。别人如何不太清楚,但我是这样的人。
偶尔打开这个网站,才想起来原来自己曾经在这里给自己开辟了一个天地,然而这个天地却已经一再“沉沦”,落到了第七页。其实落到哪一页不重要,只是发现自己居然有四五个月没有来更新过。真的是对不起当初开启时的一片苦心啊!
四五个月当然可以发生很多事,什么时候有空了再来慢慢回忆吧。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4-23 0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谁的救赎

《旧约.以赛亚书》中说道:“锡安必因公平得蒙救赎,其中归正的人必因公义得蒙救赎。但悖逆的和犯罪的必一同败亡;离弃耶和华的必致消亡。”据说这里就是“救赎”一词的起源。据粗略统计,在整部《以赛亚书》中,这个词一共出现了16次之多。很明显,它象征着基督思想的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至于到了宗教时代,“救赎”因其明确的指向性而一度成为了左右西方精神世界的关键词。 既然如此,那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即“救赎”产生于特定的人群(基督徒)和特定的年代(宗教年代),而随着20世纪以来西方社会中信仰的缺失,人本主义代替了神本主义,这个词似乎也将不复流行。

  然而,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著名导演弗兰克.德拉邦特从斯蒂芬.金的《春天的四个故事》中看似无意地提取出了这个银行家的故事。随后,一部伟大的电影诞生了。这部电影的名字叫《肖申克的救赎》,一个信仰缺失的年代里关于救赎的故事。

  那么,在这部影片里,德拉邦特想要表现的是谁对谁的救赎呢?

  没有任何辩驳的自由,巧舌如簧的检察长把安迪的生命交给了肖申克漫长的岁月。被冤枉的银行家不会甘于命运,然而肖申克并非福地,第一天晚上就有人被活活打死了。“把信仰交给上帝,把身体交给我。”监狱长的训词非常露骨,他的意思无非是“在这里,你们没有自由,必须无条件地做任何事,不要有什么不切实际的幻想,那是属于上帝的”,于是,一场关于尊严和人性的斗争就此开场,不过在这场斗争中,救赎主不是上帝。

  救赎主是两个字:希望。被救赎的也是两个字:自由。

  或许这篇文章的读者会认为我太过抽象化了,但是当你在头脑里从头至尾一而再、再而三地不断闪回那些片段的时候,你会轻而易举地理解我这么说的缘由的。

  希望,是整部影片的主题。

  在安迪来肖申克之前,监狱里的话题除了变态、打架就是无所事事地消磨时间,混乱、肮脏、恐惧、绝望共同织就了这里恶劣的环境,犯人没有任何人权可言,为监狱长无偿出卖他们的廉价劳动力。在安迪入狱之后,这个不甘现状的银行家尽管依然无力改变犯人受压迫受凌辱的事实,但他却至少带来了希望,一种不曾有过的自由生命的气息。这种希望不同于监狱长口头上说的“我是世界的光明,跟着我就不会有黑暗”,因为他是个彻头彻尾的“伪基督”,他只是借基督之名行魔鬼之事,监狱长教育囚犯们“不许亵渎上帝”,其实他正是把自己当作上帝的,而骨子里,他残暴的禀性是要让囚犯们屈服于“纪律和圣经”,甚至于“要你吃你就吃,要你拉你就拉”,暗无天日的折磨最终把肖申克的每一个人都制度化了,导致了老布的死亡,导致了瑞德出狱后仍带上了毫无人权的“请示”的烙印,失去了希望,就始终无法像一个正常人那样的生活,而监狱长的所为,正是要彻底磨灭肖申克犯人对于未来的希望。

  安迪是注定要和的暴力制度对抗的,他带来了希望。这种希望,在于对恶势力(三姐妹)坚决的反抗,在于不失生活情趣的雕刻,在于不畏凶险为大家赢得那坐牢以来唯一一次由海利请客的啤酒,在于他当着监狱长的面播放大家从未听过的美妙音乐,在于他执著地带领大家修建全英格兰州最好的监狱图书室,在于他二十年来孜孜不倦地挖地洞逃生。对此,我们不得不说安迪是一个被导演诗性化了的英雄,德拉邦特对这个人物的塑造通过贯穿剧中的几个“HOPE”一目了然地呈现了出来,也许他本人就是一个希望中的人物,但通过他个人的努力,我们可以看到方方面面的变化,其中最明显的变化来自于瑞德。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安迪和他的约定,瑞德是否会和老布一样,因为被长期地制度化了而无法适应社会,最终只能在长期的压迫之后在自由社会“到此一游”,缘于这个约定,瑞德坚持了下来,找到了他坚持“希望”的终点——自由。真正的自由是心灵的自由,很显然,这又是安迪用自己的行动对瑞德的救赎。还有一个明显的变化来自汤米,这个目不识丁的年轻人居然在他的感化下考上了高中,在那个安迪努力建立起的图书室里,人们暂时忘记了压迫、暴力、恐慌,自由祥和的生活的乐趣给每一个人都带来了希望。

  当我再一次回顾这部影片的时候,我突然感觉到,这个安迪,何尝不是另一个现代版的耶稣?他的受难,始终昭示着耶和华的那句预言“其中归正的人必因公义得蒙救赎。但悖逆的和犯罪的必一同败亡;离弃耶和华的必致消亡”,而德拉邦特似乎也的确要把他塑造成一个耶稣式的人物,从他逃出肖申克之后的仰天长啸到监狱长自杀之前墙壁上的那一行字“主的审判很快降临”好象都在诠释着这一点。但是,我们同样可以在他身上看到一种自由人对于命运的反抗精神,这是一个在心灵上得到解放的人,任何实质的牢笼都束缚不了他,作为一个现实存在的人,他的肉体虽受磨难,却并未消亡,而是用实际的行动来抗争,而老布,放飞了杰克,却囚禁了自己,这就和安迪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告诉人们:不管在任何地方,只要在心里还有最后的一点希望,那就还活着,否则,安于麻木的现实,也就同死亡没有什么区别了。

  是的,是“希望”救赎了“自由”,这是重新构建的现代文明里的救赎,除了自己,我们没法依赖虚幻的救主。曼德拉说过:“心,是一个人最强壮的部分。”假若我们的心不停息,希望,就始终存在。

  最后,用安迪留给瑞德的那封信作结尾吧:

  ……心怀希望是一件好事,也许是最好的事,心怀希望就永远有希望……既然你已经走到这儿了,就再走远一点吧……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4-23 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岁月背后看《自古英雄出少年》

不知道有多少人还记得《自古英雄出少年》这部片子,还对“大丈夫”这个堪称荧幕经典的人物留有印象,想来也只有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这拨人了,对我们这些“70年代的蛋”来说,虽然与片同名的诗词、小说也许更有名,不过这部集打斗和搞笑于一身的老电影实在很难从记忆中抹去,哪怕是在这个影象资源浩如烟海的今天,否则也不会位列被推荐的中国最佳三部儿童电影了。

      故事情节并不复杂,大致是说一群天地会的遗孤被5个清庭鹰犬追杀、打斗、最后邪不胜正,小英雄们手刃恶人,没有耐人寻味的悬念和《无间道》般忠奸难辨的人物设置,因为它本身就只是部儿童电影罢了,用不着去考验孩子们的智力和神经。

      虽然主角们是一拨小孩,但毕竟是武打片,这些小演员个个不是省油的灯,8、9岁,11、13岁的孩子,不是来自武术队就是杂技团,身手着实让人叫绝。在我看来,武打场面都可以赶上《少林寺》了。与那些武术外行就可以参演的花拳绣腿、飞来飞去式武打片相比,我更中意这些硬桥板马式的动作,用一句方言来说就是“给劲儿!”也许有些过度优雅的人士会觉得里面的武打粗砺甚至有些过于残忍,例如里面的坏人几乎是见人就杀,对娇嫩的祖国花朵们不合适,那真是杞人忧天了,自《小兵张嘎》以来,阳刚气的小英雄就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

      其实,这片子之所以成为经典,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大丈夫”这个角色,6、7岁大的小屁孩,却有着一个20多岁的美貌童养媳。他的武功不行,性格又软弱,尽管自尊心强唠叨“我也是天地会的,我也值五千两!”,不过一旦被坏人逮到会被吓得辩称“我不是天地会的,我还没入呢”,弱势的他理所当然地成了一个“气管炎”角色,怕老婆怕得要命,就连加入逃亡队伍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躲避她。这个类似“释小龙”或者迪斯尼中动画片中那些爱插科打诨搞笑人物的角色犹如一剂味精,给影片平添很多乐趣。无论是他叉着手故坐深沉的感叹“现在的女人真了不得啊”还是狐假虎威地摆谱“她是我老婆”的时候,都让人忍俊不禁,感觉一如20年前在电影院里那样。

      因为是峨嵋电影制片厂出品,电影充满了浓郁的川味,开篇的码头即是典型的长江岸边和山城形象,还有那些变化多样的外景,从草原、雪山到瀑布、湿地,令人赞叹,小时侯还以为剧组为了这些美景肯定跑了很多省份,后来学了地理才知道这是拜四川境内的丰富地貌资源所赐。那种集西部险峻与江南富饶与一体的景致,是理想中的武打片场地,给故事的真实感增色不少。有一点不得不提的是片中浓烈的女性英雄主义情节,电影里几个女子的本事远高过男子,所有人武功最厉害的是“大丈夫”的老婆,总在关键时候救驾;遗孤小英雄里功夫最好的是女生“江孩”,还比武当了孩子头;最后出手凌厉,杀了好几个恶人的也有2个女生。乖乖,真的是“好女赛男儿”啊,不知道这与电影厂老板是美女夏梦有没有关系,呵呵。

      好电影如同好酒,历久弥香,不会随着岁月而褪色多少。在这些略显班驳但是依旧熟悉而鲜活的影像面前,我仿佛又变成了那个在电影院里乐呵呵的观影少年。只不过从前是青春期里无法解释的痴迷,现在变成了匆忙生活之间偶尔掠过的一丝浮生感叹。

[昔我往矣] 从头再来

[昔我往矣]  从头再来

[昔我往矣] 从头再来

[昔我往矣]  从头再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4-26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撒玛丽亚》:没有国界的说教

《撒玛丽亚》,知道这个名字有着深厚的文化来源,现在想来金基德导演一定应当是先想到的名称,后拍摄的影片,对某种事物的感知也必定会随之带来艺术工作者的强烈的自我表达欲望。印教中的词汇多会给人以沉重的压迫感,而信奉者又往往会心甘情愿的被驾车穿过的众神从身上压过,明明是极度伤痛,却无不虔诚的露出笑容。导演将撒玛丽亚主神化身为片中的两位小女孩,意在为影片多增添一份思想上的深邃。

  总觉得写关于影片的评论应当是分为两种,其一,看完立刻写。这可能要求书写者本人要有一定的观影经历,能够做到在记录感想的时候几乎不加思索,一气呵成。其二,再过了些日子后,有心情的时候,慢慢品来。这有可能还会去再看一些影片中的片断,或者干脆就是纯粹的心情日记。我的评论可能还真不属于这两种范畴之内,因为它往往是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积陈之后,突然涌上心口的一种酸痛,往往的,又不自觉。

  回想影片中,至少有三处让我产生了或为感动,或为怜悯的感触。第二个女孩为了偿还她心中的对自己的责难,于是天天放学后,通过肉体买卖的方式用金钱来赎回第一个女孩的纯洁灵魂。一次,仍像往常一样,女孩再熟悉不过的将校服换掉,在街边等待她越好的客人时,镜头拉向了远处正凝望着女儿的父亲,你可以在父亲的眼中看到在失掉一切后的情态,自责,痛恨,无助,还有一丝隐隐的希望女儿随时回心转意的幻想。沉静的背景音乐下,父女之间的角色站位竟仿佛是画面中的另一种颜色,另一种色彩,距离是铁青色,想法是灰绿色。我相信,所有的观影者也都会为这位警察身份的父亲感到悲哀,也会毫不留情的指责女孩的不负责行为,似乎更为强烈的影迷还会坐下来讨论一下当前儿童的教育问题,这固然应当。其实家长们的关爱无外乎会有两种,要么从精神上给予抚慰,要么会以任何其他方式来弥补,比如通过给足够的金钱,也许有人会说,家里贫穷的孩子为什么不会出这种问题,或是说家长一点不管孩子的也多的是。我想对于后者,我只想说那种家长缺乏应有的责任感,不配作父母。而对于前者,可能这种环境会给我们一种麻痹,好像不给人接触到一种环境就不会出问题,可是这不就是另一种程度上的逃避么?不去增加一种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当然因果条件中的结果自是不会发生,但恐怕这只会是时间性上的,而且往往日后更为剧烈。总之,有心人一定会在这幅顶个画面中联想到许多影片之中,影片之外的东西。

  第二个场景,父亲一一按照女儿日记上的记载,去尽力阻止并报复那些嫖客。父亲尾随着一位,三四十岁的中年男人来到家里,看到一家人正和谐的享受着美味的晚餐,而桌旁,那中年男子的对面竟坐着年龄与警察女儿相仿的女孩。父亲难以忍受内心的撕裂,一次次的将手抽向中年男人的脸上,谩骂着他的恶行。当父亲走下楼后,一团黑乎乎的东西怆然掷地。父亲在这里只是在发泄心中的不满,而导演却在用一串串弱势群体的反击,来教育那些现实社会中的外表伟岸,内心糟蹋的压抑人群,也是通过镜头一次次的拳头般的砸向那些现实中的黑暗面。金基德的电影中有强烈的说教色彩,同时艺术性十足。叙事结构的高明是现在韩国电影的一大特色,可看性成为了一种不成文的标准。而一旦谁会将影片在思想上的探寻挖掘的更为深刻,谁也就会成为这个群体中的佼佼者。然而,我们现在还没有看到中国电影在这点上有丝毫的突破,似乎艺术与商业真是那么的不共戴天,可为什么我们的邻邦却这么情谊的做到了呢,使我们读的书,看的盘还少么?

  影片的结束,导演勾画出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答案,一个是女孩的一个睡梦,女儿梦见自己被父亲埋进了深深的泥土,和自然融为了一体,父亲轻轻的将耳机戴在她头上,放起影片的主题曲。如果以这种方式结尾,恐怕也确实不是金导演用的最为熟悉的手段。我们知道,在影片《冬去春来》的结尾处,背负所有罪责的和尚,一次次的在登上山顶中寻找着人生的意义。所以这只能是一个少女的潜意识在梦中的释放。导演在最后部分,加入了影片中最为煽情的部分,父亲让女儿学会自己开车,在沙滩边,父亲摆出了似人生困境般的障碍,等待女儿去穿越,女儿则终于心甘情愿的沿着父亲设定的路去选择未来。女孩一次次的熄火,启动,俯拍镜头中的小车像执拗的小虫,奋进全力的追赶。而父亲已经坐上了来抓自己的警车,只剩下了远处的一个模糊的点点。

  这是一部获得了银熊奖的电影,而导演金基德的最新作品《空房间》也有延续了他高产的拍摄获奖作品的能力。不是说获奖作品都好,但一定都会具有可贵的亮点,我在金导演的作品里,看到的是对人生的感悟,对生命价值的拷问,在对人生消极看法中又不完全绝望的表面积极态度。我想有这些也就足够了,毕竟这些全部都是世界性的,具有十足的无国界性,没有限制。

[昔我往矣] 从头再来

[昔我往矣]  从头再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4-27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

“当我还只是十三岁时,1941年春末的那一天,我初次见到了她...那一天,墨索里尼向英法宣战,而我,得到了生命里的第一辆脚踏车。”

  她,撩著波浪状黑亮的秀发,穿著最时髦的短裙和丝袜,踏著充满情欲诱惑的高跟鞋,来到了西西里岛上宁静的阳光小镇。她的一举一动都引人瞩目、勾人遐想,她的一颦一笑都教男人心醉、女人羡妒。玛莲娜,像个女神一般,征服了这个海滨的天堂乐园。     

  年仅十三岁的雷纳多也不由自主地掉进了玛莲娜所掀起的漩涡之中,他不仅跟著其他年纪较大的青少年们一起骑著单车,穿梭在小镇的各个角落,搜寻著玛莲娜的诱人丰姿与万种风情,还悄悄地成为她不知情的小跟班,如影随形地跟监、窥视她的生活。她摇曳的倩影、她聆听的音乐、她贴身的衣物...都成为这个被荷尔蒙淹没的少年,最真实、最美好的情欲幻想……     

  然而,透过雷纳多的眼,我们也看到了玛莲娜掉进了越来越黑暗的处境之中,她变成了寡妇,而在镇民们的眼中,她也成了不折不扣的祸水,带来了淫欲、嫉妒与忿怒,而一股夹杂著情欲与激愤的风暴,开始袭卷这个连战争都未曾侵扰的小镇。     

  玛莲娜一步步地沉沦,与父亲断绝了关系、被送上法院,更失去了所有的财产,这使得向来天真、不经世事的雷纳多,被迫面对这纯朴小镇中,人心的残暴无情,看著已经一无所有的玛莲娜,雷纳多竟鼓起了他所不曾有过的勇气,决定靠著他自己的力量,以一种教人难以料想的方式,来帮助玛莲娜走出生命的泥沼……     

[昔我往矣] 从头再来

[昔我往矣]  从头再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5-10 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套用古仙人天真的话,“我好可怜!”
爱上一个人的不是我,而是我生命中比较重要的三个女人。她们居然会在同一时刻爱上同一个人。我真的好可怜。
可是我不能把她们爱上的人揪出来扁一顿,更可气的是居然还没地儿说理去。
因为她们爱上的是她:

[昔我往矣] 从头再来

[昔我往矣]  从头再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5-15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暴力与儒雅

《黑社会2:以和为贵》观后<br/>   <br/>  据报道,《黑社会》在戛纳上映的时候,其暴力场面引起了众多观众的不适反应,甚至有善良的老太太因受不了其血腥和恐怖而当场呕吐。可是尽管如此,在很多国内观众眼中,《黑社会》仍算不上真正的黑帮片。他们觉得它过于儒雅因此显得虚假。他们骂骂咧咧,像是一个小混混装出见过大场面的样子,说杜琪峰老了、徐克老了、陈可辛嫩了、张艺谋俗了、陈凯歌疯了、全中国编剧死了、暴力美学不见了、香港电影的辉煌过去了、电影沦陷了、社会浮躁了、人生充满不幸了,他们嘲笑杜琪峰想把《黑社会》拍成“中国版《教父》”是痴人说梦。他们完全无视《黑社会》中那段争抢“龙头棍”的情节里几近完美令人窒息的镜头剪辑和音乐画面的水乳交融,完全无视“滚猪笼”和“石头砸死人”的冷暴力,而把这部影片归为彻头彻尾的理论化说教性作品。 <br/>   <br/>  他们把杜琪峰想得太简单了,事实上,我也把杜琪峰想得太简单了。虽然我非常喜欢《黑社会》,可是直到看完了《黑社会2:以和为贵》的那一刻,我才依稀发现了杜琪峰的野心。这个拍出了《暗战》和《枪火》,同时也能玩玩《审死官》的男人,他的完整构思和胸有成竹远远出乎我们的意料,超乎想象。 <br/>   <br/>  不但如此,《以和为贵》中那些让人措手不及几乎呕吐的血腥镜头同样超乎想象。我相信那些骂骂咧咧的人在看到“肢解”、“绞人肉喂狗”的画面时,一定会马上作出决定,闭嘴保持沉默。那些镜头是如此的令人猝不及防,首先是打手武哥抡起铁锤直接砸人,那时我还可以忍受,而后来的古天乐居然拿着菜刀,一刀一刀砍下了阿乐手下的双手,尔后是双腿。古天乐满身鲜血挥舞着菜刀,在他的身后,一只被卸下的腿正被拿着丢进绞肉机,呈现出死亡的苍白。这个镜头让我联想起日本恐怖片里那些残缺的身体和病态的嗜好,那时我已濒临崩溃。地上散乱的纸币沾满了鲜血,幽怨单调的音乐令人寒彻心肺,当盛着人肉的碗被端给狼狗们食用的时候,我完全崩溃了。 <br/>   <br/>  这样的血腥和暴烈甚至连演员和导演自身都承受不了,《以和为贵》香港首映式上,张家辉、安志杰、郑浩南等人都坦言深受电影中情节影响,而首映式第二天,导演杜琪峰同样走进了心理医生的诊室。纵然如此,我们理智的知道这并不是杜琪峰的哗众取宠,它正是因为如此的真实而显得坚硬冰冷、无法接受,如果说《黑社会》是一种文质彬彬的暗战的话,那么《以和为贵》则重点向我们展示了这种儒雅之下的黑暗和暴力。他用极有冲击力的血腥场面告诉我们黑社会真实的另一面。 <br/>   <br/>  《黑社会》是文雅的,任达华曾将它比喻成“一幅水墨画”,这种风格体现于整部影片极少的暴力和极多的文戏。影片开场,洪门帮会的场面庄严而古朴,红色的画面渲染出浓郁厚重的传统文化。而在之后的大部分时间里,要么是黑社会内部针对“话事人”选举的讨论和思考,要么是黑社会和警察之间语言上的相互恐吓(如邓伯说的:“你们的监狱坐得下么?”)。而在导演对暴力的表达上,也显得隐晦而含蓄。在最为经典的争抢“龙头棍”那一场戏里,镜头剪辑具有蒙太奇风格,干净利落,绝不拖泥带水,镜头切换自然,配合以罗大佑传统的弹拨弦乐和铙钹鼓声,使观众呼吸急促,目不暇接,陶醉于整个追逐的紧密节奏,却忘记了画面本身的鲜血淋漓。而在另外一些暴力情节里——比如梁家辉将人放入竹笼滚下山和任达华用石头一下一下砸死梁家辉——导演都处理得极为隐晦,看不到血,看不到惨状,背景是翠绿的山,辽阔的天空,是河边敞亮的阳光和茂密的树林。如果不考虑内在的含义,我们从这些画面本身看不到多大的暴力。 <br/>   <br/>  而《以和为贵》却是血腥和暴力的,套在人脖子上的狼狗、满身鲜血的古天乐、直接抡起的铁锤、被肢解并被绞成肉酱的人肉、东莞仔刺向打手武哥的砍刀,这一切太过真实、令人恐惧、冰冷刺骨,而陪伴着这些场面的不再是节奏紧迫的弹拨乐器,而是幽怨的洞箫和冰冷整齐的提琴,它们逼得你不得不注视着一个个惨烈的场面,并在音乐和情节的控制下一面情不自禁的想看下去,一面万分恐惧,尽管抱住双肩,却还是被心底渗处的寒意冷得瑟瑟发抖。 <br/>   <br/>  不仅如此,《黑社会》和《以和为贵》的区别还来源于它们各自表现的主题不同,在《黑社会》里,他们的争斗基本是围绕着“龙头棍”上,因此是直接了当目标明确的争斗,在影片最后出现任达华砸死梁家辉之前,我们都几乎觉得任达华是如此的大气宽容和深谋远虑。可是,《黑社会》最后的黑暗情节却几乎成了《以和为贵》的主调,所有人都不再互相信任,而是采取各种见不得人的幕后手段,暗杀、离间、挑拨、威逼、利用,一切都是阴暗和残忍的,这种阴暗让人看到黑社会的本质,所谓的江湖义气和英雄气质不过是台面上的谎话,为了各自的利益,他们如同政客一样明争敢斗,不择手段。同时,这种一团和气之下的尔虞我诈,与《以和为贵》的片名构成了一种反讽,这样的反讽透露出了影片若隐若现的政治意味,颇有深意。 <br/>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5-13 0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海中的小船

当人生不在控制之内,你只能选择颠沛流离。

《理发师》电影演至10分钟左右时,主角陆平伤感表述:“人的命运就像大海中的一条小船,我无力掌握,也无法逃避。”虽然,作为一部电影,我不赞成由主角那么急切地表达思想,而得由观众自己理解导演的所思所想,与文学作品一样,直白敞怀、拿腔拿调,有的时候不是好事。但是,仅从这句话来讲,说得极是,说得极准。对于陆平的命运如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命运本身,就是主宰着推你在世界上行走的东西,当遇到不如意境遇,十分厌恶,却难以择路而逃。

这部电影的色调调染得十分特别,如今的中国导演越来越重视电影画面。许多媒体会进行批评,曾断言张艺谋是个摄影师,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导演。我则以为,电影与文学作品有着显著的异处,电影是由视觉画面组成,文学作品由感觉画面组成。因此,电影应该在意画面,拍得漂亮,特别,吸引视线,渲染意境,有何不妥?这部电影的画面,使我假想,自己顶着日头,一道道光线穿透手背,照出筋络,我眼睛眯起,却依然正视日光下的残墙、树枝。

如果说张艺谋导演在以前的一些作品中,画面胜过情节,那么,《理发师》这部电影则画面与情节同样优秀。整部电影选用的色彩不用说,油画色调,与张艺谋的电影色彩还是有不同的,因为,张导是摄影师出身,陈导油画家出身。视觉选择肯定不一样,张导构造的是明亮鲜明的照片,陈导强调美术质感,为油画面板。

这部电影,陈导的怀旧情结溢于言表,电影始终在黄色主调中晕染,近乎于枯黄,十分了得的画面。配乐、拍摄、表演、台词、节奏均如以前上海电影制片厂的拍的老电影。再加上一些细节,阁楼上游走的猫、手头闪烁光亮的剃头刀、剃头工具箱内的唱机都印证旧上海的痕迹。这些细节是新时代人对老电影的想像。符合陈导的上海人身份。

电影剧本写得丰满、跌宕。小人物被历史推着走的无奈被表现得淋漓尽致,每一次,主角都处于被动状态,给人做头被动、入伍升官被动、恋爱中也是个被动的角色。从抗战、内战,这段历史的确掀起中国大波澜,也造就了像陆平这样的小人物被动的命运。陆平曾经遇上共产党军队,被拉去剃头,于是珍藏了他们的头发,但是,他们之间无法联系,说好了军队会回来找陆平,却音讯杳杳。

之后的陆平,因为日本战败,戏剧性地被召入国民党军队,又稀里糊涂地升官,但是这些都不是陆平所想要的生活,他只要本份地剃头营生,只想简单地过小人物的小日子,然而,他走不了。接着,国民党失了江山,他终于可以走了,却成为了共产党的俘虏。结局,总算尽了人意,也就是说,在新中国的天下,小人物找回了内心压抑的幸福,但是陆平坏了腿,女主角年华已逝,不知,两人还能重温旧梦吗?悲伤日子后的幸福,甜味中毕竟渗了苦。

恋爱中,陆平始终是被动的。身份低微也罢,时势弄人也罢,他是不敢冒然表达感情的,倒是女主角勇敢,一再地表示好感,电影表现得很有分寸,绝无半点暖昧不清的调情,纯洁、原色。爱情在这部电影里不是浪漫的调味品,而是表现历史、表现命运的最接近人性、最接近根本的元素。

陈导的嗟叹深藏于此,本身是个明白人,不愿意说许多废话、做许多违心的事,痛苦因此而来。陆平的身世,让我想到余华的小说,不管是《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无一不是在写历史空气下的微小生命。电影的原著者也活化了这些小生命,更与陈导一拍而合,为这些游走在历史中的生命本体唱着悲歌,用最宽宏的心灵和态度,安慰所有心怀自我悲叹的人们,既然无法逃避命运,便坦然接受吧。

[昔我往矣] 从头再来

[昔我往矣]  从头再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4-28 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以钢琴的名义——评《海上钢琴师》和《钢琴师》

《海上钢琴师》
导 演:吉赛贝&#8226;托纳多雷 Giuseppe Tornatore
主 演:蒂姆&#8226;拉夫 Tim Roth Noriko Aida John Armstead 库利&#8226;布克 Cory Buck Norman Chancer Sidney Cole Luigi De Luca Angelo Di Loreta
上 映:1998年10月28日 ( 意大利 )
改编意大利小说名家Alessandro Baricco的独白剧。

《钢琴师》
导演: 罗曼&#8226;波兰斯基
主演:阿德里安&#8226;布罗迪
出品年份:  2002年(美国)
第75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男主角 阿德里安&#8226;布罗迪
                    最佳导演  罗曼&#8226;波兰斯基
最佳改编剧本
根据维拉德斯娄&#8226;斯普尔曼的自传改编。

    音乐是什么?

    不是生活的必需品,不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最初诞生的原因十之八九与原始崇拜和宗教有密切的关系。但音乐一直都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调节情绪,安抚心灵,据说胎儿对音乐都有相应的反映……孔老夫子听了韶乐竟“三月不知肉味”,不知道是太好听听傻了还是太难听听恶心了,话题扯远了,回来说电影。

    《海上钢琴师》讲述了一个离奇超凡的故事,一个被遗弃在越洋轮船弗吉尼亚号上的男孩,以其不可思议的音乐天赋,自学成为一个一生只在船上演奏和生活的钢琴师,爱情、战争、乃至死亡都未能使他踏上陆地一步。他的音乐没有乐谱,一切随心情和感受信手弹奏,换句话说别人演奏的是乐谱,而他展现的是心声。这是一个关于天才和生存态度的电影,主人公的一段台词表达了整个电影的精髓:“陆地,太大了,他像一艘大船,一个女人,一条长长的航线……我之所以走到一半停了下来,不是因为我所能见,而是因为我所不见的。”每个人对不可知世界的向往都夹杂着单纯的恐惧和忧虑,固守和放弃永远无法分辨对错,而可以凭籍心灵的方向去生活的人,就不会失去快乐和自我,我想这就是原著想要告诉我们的东西,顺便说一句,男主角的名字叫“1900”,那是一个大规模向新大陆移民的时代,也是整个欧洲社会迈向新的政治经济格局的时代,更是新大陆与旧大陆文化碰撞的时代。而一个以这个年代命名的男人,在不属于任何大陆的一艘船上,拥有并保持了自己的文化和生活,这是那个时代的异类,也是所有时代的异类。

     我们每个人拥有别人无法企及的天分,都是自己的天才,每个人的生活空间都是一艘船,你走下了一艘,无非是走上另外一艘,而一生中能拥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自己的文化世界,终其一生坚守自己生命航船的人,也许在某些人眼中是远离社会的个体,但个体才是生命的真谛。

   生命是注定漂泊的,只不过有些在地图上,有些在心里。

[昔我往矣] 从头再来

[昔我往矣]  从头再来


    《钢琴师》宛如一张战争时期平民的浮世绘,电影以一个波兰的尤太钢琴师在二战期间的遭遇为线索,展现了被战争摧毁了的道德、人性和人与人之间复杂和变化的感情。
    投靠纳粹的犹奸数次救了钢琴师一家性命;抢救犹太人的波兰地下组织成员,打着钢琴师的名头到处募捐,然后携款私逃;德国军官在德国穷途末路的时候,竟为钢琴师的演奏感动,包庇其躲在德军临时司令部的。这就是战争,其巨大的力量,破坏、扭曲了一切,小人物在战争中没有对错的立场,没有正义与邪恶的区分,只能扮演自己的角色,而整个舞台就是对小到一个人大到全人类的良知的一次考验,无论什么结局,其底色都是浓重的痛苦。

    另外导演波兰斯基曾经历过纳粹集中营的残酷生活。从故乡波兰到好莱坞闯天下的他,1977年曾被控与未成年少女发生性关系而遭起诉。为避牢狱之灾,他从此流亡欧洲,连美国都不敢回。再次证明才华与人的生活方式无关。作为一个曾经被战争留下巨大心灵创伤的人,他曾经说过:“无论何时当我得到幸福时,我总是会深感不安。”

    如果可能,请让我们的和平尽可能的长久。

[昔我往矣] 从头再来

[昔我往矣]  从头再来


    两部电影都是男人的电影,几乎可以完全淡化女性的存在,两个男主角表演得同样出色,对人物内心的把握和表现都是成功的,而从整个电影上说,《钢琴师》的表演难度更大一些,可以说几乎是以独角戏的方式支撑了整个影片,对演员的功力要求更高。

   《海上钢琴师》是以一个大时代作为背景去探讨人类个体的生活方式,而《钢琴师》则是通过一条主线下多个个体的生活作为素材去挖掘整个人类的本性和良知。从立意角度上讲,二者平分秋色。

    但是从剧本和拍摄技巧上讲,《钢琴师》是一部成熟得恰倒好处的传世之作,而可以不客气地说《海上钢琴师》至多只是个三流的作品,原著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是很难通过一部90分钟的电影完成充分的铺垫和过度的,而对其深刻的主题也显得挖掘不够,叙述的方式略显生硬而幼稚,可以说,导演缺乏从容驾御整个故事的能力。

    如果说这两部电影有什么共同点的话,那就都是以音乐为切入点,讲述了一个与音乐无关的主题。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5-22 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p>这些天累的够呛。</p><p>她也挺忙的,忙着不务正业,像个小女生。也许本来就是。</p><p>我又何尝不是呢,何谓成熟,成熟真有那么重要吗?</p><p>累是累点,但是没觉得不开心。她不务正业是不务正业了一点,可做的不也是自己想做的事吗?</p><p>有空得找老子的书来读读了。</p>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5-1 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nbsp; 从今天起,所有的伤悲、心灰意冷、可悲的都将离我远去,因为昔我往矣,因为我决心让一切从头再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5-8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em26]
123
返回列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天台领先的地方门户服务平台
  • 客服电话:13968580055
  • 客服QQ:808508
门户服务
    

浙公网安备 33102302000043号


浙ICP备11032801号-2
 
天台之窗订阅号
天台之窗服务号
Copyright  ©1998-2024  天台之窗  Powered by  Discuz! X3.5    ( 浙ICP备11032801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