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新闻
商业信息
旅游
网友爆料
畅所欲言
爱心
摄影
戏曲
体育
诗词文学
情感世界
二手房源
家在天台
美容健康
二手市场
网友相约
亲子
电脑
招聘求职
休闲灌水
投资理财
打工生活
户外运动
帮忙
站务
精彩图文

[推荐]越剧唱腔简述

[复制链接]
查看: 2125|回复: 5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2-6 0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天台之窗戏迷俱乐部
在长期艺术实践和艺术竞赛中,许多著名越剧演员的唱腔,形成了各 具特色的众多流派。如“袁派”柔婉细腻,“尹派”辗转缠绵,“范 派”醇厚质朴,“傅派”俏丽圆美,“徐派”高亢洒脱,“戚派”朴素流畅,“陆派”婉约柔和......真可谓色彩缤纷,姿态各异。
   越剧唱腔属于板式变化体音乐。越剧唱词最见的句式有七字句、带冠七字句、十字句;常用的主要腔调是[四工调]、[尺调]、[弦下调];唱腔的基本板式是[中板],常用的还有[快板]、[慢中板]、[慢板]、[快板]、[快中板]、[散板]、[连板]、[嚣板]、[清板]等。
一、七字句:
   七字句的排列格式有两种。一种按照“二、二、三”顺序排列。如“我家 有个 小九妹,聪明 伶俐 人敬佩,描龙 绣凤 称能手,琴棋 书画 件件会。”另一种是按照“三、二、二”顺序排列的。如“碧波潭 微波 荡漾,桂花金 黄影 横窗,空对此 一轮 明月,怎奈我 百转 愁肠。”
二、带冠七字句:
   带冠七字句是剧情需要,在七字句前面加三个字。如:“想当年,疏篱 斜阳 碧草萋,与妹妹,慈母膝前笑相嬉”。这种句式一般都混合在七字句中,单独成一唱段不多见。
三、十字句:
   十字句的排列格式也有两种。一种是按照“三 四 三”顺序排列的。这与带冠七字句相似。如:“该讲些 仕途经济 好学问”;“学会些 处世做人 真本领”;“正应该 百尺竿头 求上进”;“何必与 优伶为伍 掷光阴”。另一种格式是“绕绿堤,拂柳丝,穿过花径”;“听何处,哀怨笛,风送声声?”;“人说道,大观园,四季如春” ;“我眼中,却只是,一座空城”。
唱词是为内容服务的。当原有的句式不能充分反映剧情时,越剧的唱句还采用六字 句、九字句甚至更自由、更灵活的句式。同时,越剧唱句节奏感鲜明,唱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很有味道,比较讲究韵律。所谓韵律,就是上下句的下句要押韵。在一段唱词中,偶句的末一个字以同一韵脚贯穿。在一段唱词中,偶句的末一个字以同一韵脚贯穿。如《送凤冠》里的陆氏劝李秀英媳妇的唱段,就是以“肉”、“和”、 “婆”、“错”、“火”、“做”、 “果”等字押韵。
四、曲调和板式:
现在常用的越剧曲调主要有三大类。
第一类是[四工腔](也称[四工调])。通常,它是F调,胡琴定弦6-3,与京剧中[西皮]的定弦相同。它的特点是单纯、明快,有跳跃性,听起来如潺潺流水在山涧流淌。其主要板式有[中板]和[慢中板]。目前,[四工腔]虽然用得不多,但仍有着重要的地位,如《西厢记》中的“闹简”和“赖简”两场,[盘夫]中的一些唱段等。
第二类是[尺调腔]。它是在[四工腔]的基础上,吸收了京剧[二黄]的过门创造的。通常,它是G调,胡琴定弦5-2。它的特点是:旋律下行,节奏舒展,风格委婉细腻、柔和深沉,有较大的可塑性和浓郁的抒情性,适合于表达复杂的内心活动和悲伤、缠绵、沉思、忧虑的情绪,因而在塑造人物音乐形象时有多种功能,更有戏剧性。[尺调腔]的板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慢板]。它用一板三眼,是慢速的四拍子,显得格外委婉、细腻、优美,长于抒发深沉、哀伤的感情。如《楼台会》中的“十相思”唱段,用的就是尺调慢板。
二是[中板]。这是[尺调腔]的基本板式,是中速的四拍子,用于抒情和叙事。乐段结束时,尾腔常作延伸,使人有段落感。它在越剧中运用最多。如《祥林嫂》中贺老六成亲时唱的一段,就是尺调中板。
三是[慢中板]。它介于[中板]和[慢板]之间,多用于表演思索和郁闷的情怀。如《柳毅传书》中的“湖边惜别”,用的就是这一板式。
四是[快中板]。它的速度较[中板]略快,唱腔和“过门”的旋律相应地简化,多用于表演激烈、紧迫气氛的情绪。如《打金枝》中“今日是汾阳王寿诞期”,用的就是[快中板]。
五是[连板]:速度比[快中板]更快,用二拍子,旋律简单,节奏紧凑,多用于表达紧张、焦急的情绪。如《玉蜻蜓》中“认子”,唱的就是连板。
六是[快板]:速度最快,用一拍子,又称一字板。旋律更单纯,接近自然口语,换气用半拍休止,多用于斥责、辩论的场合。
七是[嚣板]:它类似京剧中的[摇板],紧拉散唱,伴奏用一拍,唱腔速度和节奏比较自由,适合于表演奔放的感情、强烈的内心活动和呼号。它常与[快板]一起使用。
八是[散板]:它[嚣板]相似,也是速度、节奏自由的板式,不同的是伴奏也是散的,不是紧拉散唱,而是散拉散唱。
九是[流水板]:它吸收绍兴大班的板式,突破了越剧曲调板起板落、块块方整的格局。伴奏是一拍子,唱腔基本是二拍子,有流动感,常用于表达踌躇不安的情绪。
十是[二凡]:它也吸收于绍兴大班,是二拍子,中速,唱腔比较自由,风格古朴,常用悠扬的拖腔。
第三类是[弦下腔]。它在[尺调腔]的基础上,借鉴京剧[反二黄]手法,吸收越剧早期[六字调]的因素发展而来。属于D调,胡琴定弦1-5。[弦下腔]是[尺调腔]的反调,适于表演悲愤激越的情绪,剧中人物最哀伤时往往用[弦下腔]。如[梁祝]中的“山伯临终”,《祥林嫂》中“风满天、雪满地”,《红楼梦》中的“宝玉哭灵”等。[弦下
腔]的板式与[尺调腔]一样齐全,表演能力非常强。
除上述三类调腔之外,越剧里还有[C调腔]。属于C调,胡琴定弦2-6,是[四工腔]的反调,在[六字调]的基础上吸收京剧[反西皮]的因素发展而来。它在男女合演中,男演员演唱的比较多。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3-15 0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好喜欢你,你为什么用自己照片,晕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5-8 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你唱越剧还真有一手

可惜越剧的配音太难找了

不然你要是唱一首放上来让我听听就好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5-9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翻唱那里高手多的是

你找个时间去问一下,相信他们都会帮你的

可惜我不在你身边,不然我也会弄的.

只是这越剧的配音``````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2-10-16 11:29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5-5-9 0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我不知道怎么弄呀。。

    就算找到了配音,我也不知道怎么发上来哦

    笨的要死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5-20 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袁派: 袁派由袁雪芬创立。她演出的多是善良、端庄而带悲剧色彩的妇女形象,唱腔旋律淳朴而委婉。

    二、尹派: 尹派由尹桂芳创立。尹桂芳多扮演风流潇洒、文雅温柔的书生。

    三、范派: 范派由范瑞娟创立。范瑞娟戏路较宽,善演梁山伯、焦仲卿、郑元和、贾宝玉这类正直、厚道、儒雅的古代书生

    四、傅派: 傅派由傅全香创立。其主要特点是:唱腔俏丽多变,跌宕婉转,富有表现力;表演激情充沛,细腻有神,有感人以形 、动力以情的魅力。

    五、徐派:徐派由徐玉兰创立。她演出的多是倜傥热情、豪爽多才的人物。

    六、戚派:戚派由戚雅仙创立。戚派是从袁派中衍化出来的。

    王派由王文娟创立。

    陆派由陆锦花创立。

    毕派由毕春芳创立。

    张派由张云霞创立

    吕派由吕瑞英创立。

    金派由金采风创立。

    张桂凤、吴小楼、徐天红等,都是著名的老生演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天台领先的地方门户服务平台
    • 客服电话:13968580055
    • 客服QQ:808508
    门户服务
        

    浙公网安备 33102302000043号


    浙ICP备11032801号-2
     
    天台之窗订阅号
    天台之窗服务号
    Copyright  ©1998-2024  天台之窗  Powered by  Discuz! X3.5    ( 浙ICP备11032801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