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之窗

标题: 户外活动知识专题 [打印本页]

作者: 小盏    时间: 2004-5-12 18:14
标题: 户外活动知识专题
    俱乐部从3月的浙东大峡谷开始,到现在已经成功举行了好几次户外活动,不但正式会员不断增加,新驴友队伍也不断壮大,同时在台州各俱乐部中的影响力也不断加大。
    为了使参加活动的朋友对户外活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也为了使会员更具有专业的户外知识,提高俱乐部会的整体素质;使每一次的活动更加的顺利成功,使我们在行程中更好的领略大自然的美丽,享受到更多的乐趣,俱乐部将在此帖中陆续添加户外活动知识,包括各类装备的选购、正确使用及保养,野营生活技巧,及各类注意事项等。
    望各位驴友不要灌水,共同进步。
作者: 小盏    时间: 2004-5-12 18:33
个人装备类: 登山包 一、选择 登山、野营、出外郊游 ,最不能缺少的东西就是背包。好的背包除了让人精神焕发、神采奕奕外,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携带很多东西、解放双手、保持身体平衡,使得行程更加安全舒适。然而如何在大大小小、形色各异的背包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在头脑中建立一些关于背包的概念,能让你安全舒适地走上旅程。 一、背包面料--不只是"面子"
目前背包常用的质料为"尼龙"及"Cordura"两种。帆布虽然较耐磨,但因容易受潮、湿了不易干燥且质量较重,所以已经很少使用。尼龙布质量较轻,不会吸湿、发霉,干燥快,强度也不错;缺点是不耐磨且怕火。Cordura布也是一种合成尼龙布,但它在耐磨及强度上的表现比尼龙更好,同样也不会吸湿、发霉及沾黏雪花而且快干,但比尼龙稍重。 二、容量--不只是能带多少东西
容量是选购背包的重要因素:容量大小不够用,把物品挂在外面既累赘又容易丢失;而容量太大则打包时背包不易扎实,行动时包内装备会因移动而影响平衡。所以,选择背包容量首先要建立个人的装备列表。
在登山过程中的某些装备如雨衣、保暖衣物及睡袋等是不随时间消减的物品,其大小重量都比较稳定。然而粮食与燃料则属于消耗品,随活动时间的增加而减少,这种物品的数量对背包容量的影响非常大。现在有些背包采用"弹性容量"设计,即使在活动数天之后背包依然能打得结结实实,也使得这种背包可以适用于不同的活动领域。一般而言,中小型背包并不需要此项设计,而且也没有人这样设计,如果要改变其容量大小可以由加装侧袋或调整压缩侧带来调整。 三、背负系统--背包的骨骼
背包背负系统并不能完全解决背包的重量问题,它的主要功能是将重量合理分配到身体的各个部位,避免重量集中在肩部。另外它还提供背负重心调整,以增加行动时的平衡和安全。中、大型背包通常以背架为中心构成背负系统,背架又可分为外架式和内架式两种。
外架式背包
外架式背包是将背袋固定在一个坚硬的框架(铝合金最常见)上,有拉紧的尼龙肩背带及臀部固定带。这种背包重心偏高,约在肩部或肩部以上。高重心设计虽然对于需要高度平衡的场合不适合,但在平坦的路上背负感觉会比较舒服一些。这种背包还易于物品的装填取用,且能够使重量由肩部及臀部共同承担。由于外架式背包是用架子背负,所以背部通风性良好。
框架在某些情况下会变得很不方便:例如钻行于密林、竹丛时,背包容易被勾住卡住;在攀登或滑雪时易突然重心移位失去平衡。总之,外架式背包比较适于长途走平坦路途的时候。
内架式背包
内架式背包重心稍低,大约可以调整在肩部和臀部之间。适用于需要保持平衡的攀登场合,可防止背包在肩膀高度晃动。 四、背包选购--因人而异、因地制宜
肩背带的调整范围必须和背部的长度相符合,才能使重心落在理想的位置;臀带必须能扎在胯骨上。背起背包时还应能从后面看到臀部及双腿,身材较娇小的女性要特别注意这一点,不要背起背包时从后只能看到背包及小腿,这是非常错误而且危险的。
购买背包之前,应先将所有调整带松开再加上重量,因为若无重量就无法知道背包背起来的感觉、背负调整范围是否合适,背上背包后应检查内藏铝条弧度和背部曲线是否吻合,如果不合则检查铝条是否可弯曲;若可弯曲则使用一段时间后铝条自然会弯成与背部相合的曲线。肩背带和背包连接处须低于肩膀5-8公分,而且肩背带和背包间的空隙要小。胸带则可调整肩背带在胸前开合的宽度,并使肩背带能在肩膀上较舒服的位置,且能防止背包晃动。善于运用这些调整带和装填技巧,可以把重量调整到肩部和臀部之间,使不同的肌肉部位都能分担重量。
当把背包调整到最合适的位置后,应检查头部的视线如何?是否能抬头望而不会碰到背包顶部?戴上头盔时是否仍可仰望到天空?背包和背部接触部分是否舒适透气?还应该特别注意肩背带、臀带的垫子宽度和品质。
另外,还有一些细节需要注意:
是否有双层底布之设计,此一特点可以大大延长背包之寿命。
是否有拖吊环,挂冰斧环。多日的长途跋涉及行走时,背包是否有弹性容量之设计。 是否有压缩侧带之设计,当装备减少时它可束紧背包减少背包容量,以防止行动时背包内装备移位晃动影响行进平衡。
是否有方便携带冰爪、雪橇、雪鞋、登山杖的设计。
是否有可拆装侧袋,此特点可使背包容量弹性加大。
背包是否有胸带设计,在困难及恶劣地形它可以防止背包移动。
如果背包是用于攀登或密林中,则应选择外形平滑的背包,以免被树枝或岩石缠绊。 背包布料材质应坚固、耐磨,比较能符合野外活动的需求。
背包的拉链是否会直接受力?如会直接受力那它的受力限制如何?如果拉链出现故障背包是否还能用。 总得来讲,登山包应具备下列特点: 1、背包使用的材料经过防水处理,而且十分耐磨。
2、背包的背带宽而厚,并且有分担背包重量的腰带。
3、大的背包都有支撑包体的内铝架或外铝架,小的背包背部都有支撑包体的硬海绵或塑料板。
4、背包在标牌上往往写明用途,如"MADE FOR ADVENTURE"(为冒险而设计)、"OUTDOOR -PRODUCTS"(户外专用产品)等。
登山包的大小:一类是体积在50--80升之间的大背包;另一类是体积在20--35升之间的小背包,也称"突击包"。大登山包主要用于登山中运输登山物资,小登山包一般用于高海拔攀登或突击顶峰。登山专用背包是为应付极端环境的,制作考究而独特,一般包体瘦长,包的背部按人体自然曲线而设计,使包体紧贴人的背,以减轻背带对双肩的压力。这类包都经过防水处理, 即使在大雨中也不会漏水。此外,登山包除用于登山,在其它探险运动(如漂流、穿越沙漠等) 和长途旅行是也被广泛使用。
另有其他几种包,在各类运动中也常会用到: 1、旅行包。大旅行包与登山包相似但包体形状不同,旅行包的正面可以通过拉链全部打开,非常利于取放东西,不象登山包通常是从包顶的顶盖将物品放入包内的。小旅行包种类繁多,一定要选择背着舒适的,而不要只注意外观。
2、自行车专用包。分为挂包式和背包式两类。挂包式既可背着,也可将包挂在自行车前把或后货架上。背包式主要用于需要高速度骑行的自行车旅行。自行车包上都带有可反射灯光的反光条,以保证夜间骑行时的安全。
3、背架包。 这类包由包体和外置的铝合金架子组成。用来背负体积较大,不易装入背包的物品

作者: 小盏    时间: 2004-5-12 18:43
<FONT face=宋体 size=4>相关知识:</FONT>
<FONT face=宋体><FONT color=#ee1169>背包的材料</FONT>
背包的主包面料和背带都是以 “XXX”D 来表示的,“XXX”是指面料的尼龙线的密度,
做背包当然是密度大好,一般主包都是在 400 D--1000 D(主要是做包底)。
但是,还有一种杜邦公司的防撕裂的材料:Cordula ,
这种面料表面是网格状分布的,可以有效防止面料被划开后的创口进一步拉大
目前,BIG BACK , VAUDE ,OZRKA 等背包都采用了这种面料,在包身上都特别挂有标志“Cordula”
如果包身使用了Corula,那么对“XXX”D 的要求就可以低一点。400D--700D就足够了。
背包一般是不用洗的,这一点杜邦公司在开发背包材料时就考虑到了
如果脏了,用湿布来擦或是用洗尘器就可以了……
防水性能:
虽然一般的包都以“1000”mm 的防水度自夸,但那是静态的理想数字,
实际情况中,水是慢慢渗入背包的,所以一定要准备一个防雨罩……
防雨罩要买比背包大一点的,因为大多数情况下还有外挂的帐篷或防潮垫……
外出时防雨罩最好一直套在背包上,不一定要等到下雨,也可以避免背包挂伤或是弄脏……
其实,空调罩也可以代替防水罩,而且要便宜得多
另外,现在销售的背包,事实上都自带有防雨罩,自不过商家将其分离出来多卖钱而已……
背负系统:
这是选包的关键,也是各大厂商的竞争武器,
比如 BIG PACK 的 TCS 背负系统,CR系统,
VAUDE 和 SEA TO SUMMIT 的X背负系统等……
就个人使用而言,TCS背负系统最牢靠,结实,不会左右摇晃,而且也可以让包的重量均匀传递到腰部下方
X背负系统是最舒服的,比较适合亚洲人体形,可以根据个人需要调节肩宽……
CR系统在小容量包中表现不错……
有很多人盲目推崇 TCS 系统,其实如果不是背负重物走很远的路,TCS系统就完全是大材小用……
背负系统的正确调节也是一个问题,因为现在的背包几乎没有介绍调节系统的说明书……
如果买了个好包,却没有调节好背负系统,那就完全是个摆设了……
所以在购买背包时,最好向商家问讯清楚背包的调节方法

作者: 小盏    时间: 2004-5-12 19:03
<FONT face=黑体 size=4>背包上肩、下肩</FONT>


<BR>  背包上肩与下肩是使用大背包的基本动作。较常用的上肩方式有:双脚站弓箭步,双手提住肩背带将背包提到前脚的大腿上,一支手先穿入肩背带上肩以单肩撑住背包,随后另一支手亦快速穿入另一边的肩带完成背包上肩的动作。<BR>  另一种常用的上肩方式为:将背包拖到较高的地方,人只要稍为蹲下便可将双手同时穿入肩背带,站起后即完成上肩动作。完成上肩动作后不要着急前进,应对背包的各种调整带作适度调整,以最舒适的背负状况前进。背包下肩则属反向动作,放下背包时应轻轻放下,重摔很客易损坏背包。<BR>  第二种上肩方式不但省力,而且可以作为不放下背包的短时休息,我们在半路休息时常会将大背包靠在路边较高的地方。以方便上下背包或不放下。<BR>
作者: 小盏    时间: 2004-5-12 19:08
<FONT face=黑体 size=4>背包的调试</FONT>


                                                         首先大体感觉一下,将背负调到差不多的长度,将肩带调松,装包(尽量按照全副武装的标准打包),然后上包,哈着腰将卡住腰卡,并在不影响呼吸的前提下尽量收紧,之后将包向上抖一抖,双手同时向斜后方收肩带,但不要太紧,最后直起腰。<BR>                                                         调整好的包应是包底在平时腰带的下沿位置,盖住小半个屁股,感觉是包是座在你腰胯上,而肩带主要是起稳定作用的,而不是主要受力点。上下跳一跳,重心是否晃动(多半是包装的不好,或包侧带、顶带没收紧),重心是否后移,如后拽感明显,除打包原因,肩带上部与包背之间的调节带可能过松,收紧,一般成45-60度角。<BR>                                                         如此反复调节到达到要求为止,再背着包30分钟左右,后背不难受,总体还是很舒服,OK,你的宝宝很配你。<BR>                                                         如果反复调节总是不舒服,只能说是此款包不适合你,和老板商量换吧(没试好就下单买包,很冒险,看看网上转让的贴子就知道了),该你倒霉就是不给换,那宁可卖血再买个合适的也不能凑合。<BR>
作者: 小盏    时间: 2004-5-12 19:13
<FONT face=黑体 size=4>背包的维护</FONT>



                                        平时行走期间,最好把防水罩罩上,还可以防磨损防撕裂。宿营期间,背包要关紧避免如黄鼠狼、老鼠等小型动物盗粮,入夜须使用背包套覆盖背包,即使晴朗的天气,露水依然会沾湿背包,雪期,可用背包作为雪洞的门,若钻行或爬行於树林、灌木林,装填背包调低重心较适合,宿营可将空背包置於脚下套於睡袋外,绝缘於寒冷的地表改进睡觉的温度。回来必须将背包清理乾净。


                                                 若太脏可用中性的清洁剂清洗背包再置於阴凉处风乾,但避免曝晒太久,因为紫外线会伤害尼龙布健行过程依 然要注意基本的保养,背包被划破就 要即时缝补要选用较粗的针线是专门缝补椅垫的针具须缝牢,尼龙线可用火烤断。


  收藏背包须是阴凉、乾燥的环境,避免发霉损害背包布外层的防水镀膜,平日检查主要支撑点,如腰带、肩带,背负系统的稳定性,避免垫片恶化或硬化而不知,拉链该换就要换,不要等到东西溜出背包才补救。
作者: 小盏    时间: 2004-5-20 21:53
<>装包的艺术 -------转帖</P><> </P><>我在刚开始接触登山时喜欢称量每一种装备的重量,并根据它们的体积来安排装包的位置,渐渐的培养出一种感觉。我个人认为,装包的关键在于对装备的了解(体积、形状、重量),合理的布局以及最小的个体体积。实现最小的个体体积可以在购买装备时有所选择,也可以在收叠装备时加以控制。比如说我的个人炊具外观只是一个12厘米直径,高13厘米的圆柱体,但它里面却装下了一个气罐和一个炉头还有百洁布和打火机。这都是在购买装备有所考虑才实现的。另外如果你 看到我叠的VE-25你一定不会相信它会是如此之小。下面我们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具体谈一谈如何装包。   

1.帐篷的装法:

  我们把帐篷分为帐面(内外帐的总称)、帐杆、地钉三个部分。在购买帐篷时,这三部分是卷在一起出售的,但装包时就不能原样装进去了,因为长条型的帐篷使得包内的剩余空间变得很窄,不容易填装其它物品,并且不容易分配重量。

  我们建议的方式是将帐面象叠被子一样叠成长方体,其长宽与背包相同或稍大一点,并用一根扁绳收紧,地钉也夹在帐面中(因为地钉带防护套,所以不会扎坏帐面)。叠好的帐面建议放在背包的最上层,也就是说一打开背包,第一个就是帐篷。这样做的比较符合露营的顺序,我们在营地经常是先搭帐篷再做其它事情,而撤营时也是先收拾好帐篷里面的东西再叠帐篷。我经常见到(包括过去我自己)把东西撒的满地都是再搭(收)帐篷的人,不仅使人感觉凌乱,在下雨下雪的时候也会淋湿很多物资。你也许会问:帐篷放在最上面会不会影响取拿其他物品呢?多少会有所防碍,但因为帐面被收成一个整体,取拿时并不费力,熟练以后就会习惯。

  帐杆沿着背包侧面靠近背部的位置放置(这时背包的隔层要放松,以使帐杆能插到背包底部)。帐杆也可以外挂在背包两侧,但在走丛林时最好还是收在背包里面,这主要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帐杆。

2.零散物品的装法:

  零散的物品体积不均,重量质地各不相同,因而装填的方法也各不相同。对于软质地的物品(如帽子、手套等)我们建议用来填充大、硬、有形物品(如套锅、水瓶等)的间隙,对于硬质地,外形又不规则的小物品(如头灯、炉头等),我们建议将其装在套锅、饭盒等容器里,方便装填,又可以有效的保护这些小物品,当然,你的头灯能否装进饭盒,炉头能否装进套锅全在你购买时有所选择。随时取拿的小物品应放在第二层--也就是帐篷的下面,往往和食品在同一个层面上。

3.水和食品的装法:

  食品的装法与零散物品很象,位置也在同一层面上,这里就不在多说。至于水,它往往是所有物品中比重较大的一个,它的放置直接关系到背包的重心,进而影响到整个旅程。但每个人的负重能力不同,舒适感也不同,就象有的民族将重物顶在头顶、有的却用一根布条勒在脑门上...但就我们的喜好,愿意将水(一般是三升)放在背包中部,也就是第三层,这使得整个背包的重心在中部偏上,这样会有最佳的舒适性(个人体会)。对于装水的容器,我们建议使用截面是方形的,这样可以减少容器所占的体积,也会减少间隙。

4.衣物和睡袋的放置:

  衣物尤其是冬天出行的衣物几乎与睡袋占有同样的体积,象抓毛绒、羽绒服等都具有很好的压缩性,但我们不建议使用压缩袋,这样会给取拿单件衣物造成很大的困难。我们提倡的方式是将衣物放在背包下层,睡袋的上边(第四层)。这样既可以用一、二、三层物品的重量尽量压缩衣物所占空间,又可以在需要时方便的从底仓取拿。睡袋就是第五层,建议使用压缩袋,这样不但可以减少体积,方便取拿,甚至可以将换洗的衣物一同压缩进去。

  以上就是装包的方式和方法,仅仅是个人的感受,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相信朋友们通过实践,会有更多更好的体会。有一点希望大家能明白,登山和户外运动是很个性化的运动,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天空,在这个领域只有经验,没有定式!“崇尚个性的体现”是凯图一直提倡和坚持的。
</P>
作者: 小盏    时间: 2004-5-20 22:03
如何携带帐篷
在我们出门需要携带的家伙中,帐篷可能是最大最重的一个。如何把它安置好绝对重要。

每个帐篷出售时都会有一包装袋,很多人都习惯于把帐篷收在其中。尚不说把它规规矩矩的叠好收进去很麻烦,收好的帐篷往往我们所有装备中最大的一件,而背包的空间有限,除了它还要装下睡袋、防潮垫两个大块头。而且更麻烦的是很多帐篷的包装袋都是一个长筒状,如果你用的是稍小一点背包很有可能放不进去。把帐篷外挂在背包外?看来是个节省空间的好办法,其实不然。这个家伙在外面很容易给你添麻烦,

    帐篷很沉,竖着外挂在背包外不容易捆结实,除非象包棕子一样;横过来,如果路线上需要钻树林的话它很容易被树枝挂住,如果不小心再被树枝刮破了那你就惨了。那怎么办?最好的办法就是放弃厂商设计带给你的束缚——把帐篷的外袋丢掉不用,改用一个大的睡袋套。收的时候也不用很麻烦的去叠它了,直接象收睡袋似的把它塞到睡袋套里,如果还要节省体积的话在外面加上一个睡袋压缩带把体积压到更小。(看起来很野蛮啊?!)这样一来,收好的睡袋由原来的长筒变成一个球,放进背包内也好安排位置了。

     这样做的另一个好处是,而胡乱的塞起来每次折叠的位置是随机,而如果单纯的为了美观只有把它叠的很规矩才能收到原配的帐篷袋中,那么每次折叠的位置是固定的,时间长了这部分很容易首先老化。帐篷解决后,剩下的帐篷杆就好说多了,把它竖直的收在背包中,或是外挂在背包外面都很容易。

    比较粗糙的帐篷底在往里塞时会划伤手~~不如把内帐折几折平垫垫在背包里睡袋上,也不大;帐篷杆往包里靠背负系统这面一放,不易折损;外帐轻放在背包内的物品面上,可防水,下雨时可以快速抽出来当雨披,如果是225还可以把帐杆抽出来一装当雨棚或煮饭的厅堂;帐篷袋可以拿来当防潮垫套,把防潮垫与铝薄垫卷一起往里面一塞再往背包外一挂,放心多了还省点点钱。
作者: 小盏    时间: 2004-5-22 09:01
杖"量天下--登山杖选购使用全攻略 (转)<> </P><>  
              
手腕带:最好是软的,还有一些弹性。可以简单地调整到需要的牢固程度,不容易脱落。
手柄:尺寸和形状要吻合你的手,无论是戴手套还是不戴手套。
手柄材料:手柄的材料要让你容易掌握。采用软木和泡沫塑料手柄的登山杖,通常是手心容易出汗或经常在雨天中徒步人士的首选,因为,这些材料即便是湿了,也有比较好的摩擦力。
采用橡胶材料的手柄,使得时候会比较滑,但是它的手感很好。
采用塑料和木头制成的手柄通常会比较滑,手感也不是特别好,但耐用、强度好。
长度:你的登山杖可以调节的越多,给你带来的好处就越多。下山的时候,要长一些;上山的时候要短一些;当不用的时候,可以收缩的更短,能方便地绑到你的背包上。
杖杆材料:
1. 铝合金,坚固、轻便、便宜。大部分的厂商都采用这种材料。
2. 碳合金,向铝合金一样的坚固,但是重量要更轻一些,但价格比较昂贵。
3. 钛合金,钛合金比铝合金,碳合金都要轻,也更坚固,但价格更昂贵。现在很多厂商都把钛合金和铝合金混合使用,这样价格比起单纯的钛合金要便宜一些,但强度远远超过铝合金,并且它们的延展性也得到了提高。用碳合金和钛合金制造的直径都比较小,让人感觉到很轻,在使用的时候你可以把它们甩得很快,很容易把杖尖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

可以伸缩的杖杆:三节的登山杖比起两节的可以收缩的更短,。
减震装置:现在有些登山杖采用了弹簧减震装置,可以减少肩膀和收受到的冲击力。
几节装置:两节或三节的可以伸缩方便懈怠,并且可以通过调整来适合你的身高或地形。三节的登山杖比两节的更要方便一些。
长度调整:长度锁住以后,要很牢固但又不能太紧,如果太紧,收缩的时候,也会比较麻烦。可能同一个型号的产品在松紧程度上也有差别,在购买的时候,你可以多试一试,这样就可以挑选到一个松紧合适的登山杖了。
杖尖:现在很多登山杖的头采用碳合金材料,比较坚硬,在你使用的时候,即便是查到坚硬的岩石上,也能牢牢地钉住,不容易活动。登山杖大都提供杖尖橡胶防护套等小配件,这样在比较松软的土地上行走,也不会因为插入太深而拔不出来。

选购登山杖需要注意的细节:

可调节的手柄带:能放松或收紧,可以通过调整来适合你的手,尤其是在山路比较危险的时候。如果调整恰当,即使你放手休息一会儿,登山杖也不会脱手。
雪崩探察杆:有些登山杖可以旋在一起,组成一个比较长的,可以用来寻找雪崩下的人或东西的雪崩探察杆。如果你有这种需要,在购买的时候可以留意一下。
相机独脚架:有的登山杖把手柄旋下来,就可以变成一个照相机用的独脚架。在购买之前,要看一下登山杖提供的螺丝口是否适合你的照相机。
杖尖:碳合金杖尖很耐用,如果戳到石头或冰里,不容易打滑。尖端凹进去的,通常可以戳得更牢固。
指南针:有些登山杖手柄里还有一个小的指南针,可以为你提供一个大概的方向,但不是很准确。
向前弯曲的手柄:这种手柄向前弯曲,会使手腕保持一个舒服、容易发力的角度。尤其适用于行走速度比较快的时候。因为登山杖会在你手的前方,可以让你走得更省力一些。
按钮调整:有的登山杖不是采用螺旋调整,而是旁边有一些洞。这种登山杖可以锁的很紧,可是有时候不能调整到需要的长度。现在这样的登山杖在国内很少见到,估计能看到的也是一些淘汰的二手货,不建议购买。
橡胶防护套:可以套在金属杖尖上保护环境或他人(碳合金很硬,容易在石头上留下痕迹)。可以消除一些对手臂的冲击力,减小金属杖尖和摩擦石头的声音。
减震设计:现在很多登山杖有减震设计,弹簧是普遍使用的一种方式。通过它会减轻手腕、手臂和肩膀的震动。有一些款式还采用一些特制的流体。在使用的过程中,减震装置可以随意地带开或关上,一般上坡的时候关闭减震,下山的时候打开。
</P>
作者: 小盏    时间: 2004-5-22 09:03
如何正确使用登山杖 (转)<> </P><>
一、调整登山杖的长度
一般三节式的登山杖有两节是可以调整的,开始先将登山杖全部旋松。

将靠近底端的支杆伸长到最大限制的长度,登山杖上面都有刻度可以参考。

手持登山杖站在平面上调整登山杖的长度,手臂自然垂下,以手肘为支点,将前臂上举到跟上臂成90。,再将登山杖的尖端向下调整到接触地面;或者将登山杖头置于腋下5~8公分,然后将杖尖下向调整到接触地面为止。

将登山杖的支杆全部锁紧。另一只尚未调整的登山杖比对锁定长度的登山杖调整到相同长度即可。

调整登山杖时不应该超过登山杖上所显示的最大调整长度,在购买登山杖时可先做长度调整以确定是否买到合适长度的登山杖。

二、腕带的使用
一般人使用登山杖时都是紧紧地抓着登山杖的把手施力,以为腕带的作用只是让登山杖不会离开自己的手腕而已,如果你也是这样认为的话,那你就错了,腕带的重要性可是不亚于登山杖本身的强度!

我们在使用登山杖下坡时,登山杖所承受的冲击力应该藉由腕带传导到我们的手臂上;在上坡时,手臂的推力藉由腕带传到登山杖产生上坡的助力,所以我们的手腕穿过腕带时不应该直接从腕带上方伸进去抓住把手,而是应该把腕带拿起来,从腕带的下方穿入,将带子压在我们的手掌之中,然后再轻轻的抓住把手即可[请看附图],透过腕带来支撑登山杖,而不是紧紧地抓着把手施力。如果有带扣,做些许的调整,记得不要影响到登山杖的操作。

三、登山杖的操作方式

以下介绍的是一般使用登山杖的正常操作方式,不过并不是唯一的操作方式,您可以在实际操作之后稍做调整,找出适合自己的方式,这样才能充分运用到登山杖的好处。

平地及平缓的上坡

就跟平常走路一样采取相同的节奏,右手臂在左脚向前同时顺势将登山杖往前带,但是杖尖不要超过身体前面,然后顶住地面向后推,左手跟右手交互做一样的动作。

较倾斜的陡坡

动作和平常走路一样,但是手臂要往前将登山杖的位置放在身体的前面,利用登山杖支撑身体往上,来减轻腿部的压力,必要时候可以同时利用两只登山杖来做爬升的动作,推身体往上的时候,手掌可以放在登山杖的顶部加强推的力量。

下坡

由于下坡的冲击力比较大,这时候就要利用登山杖来减轻腿部的负荷,因此登山杖的位置一定要放在身体的前面,而且必须要比前脚先着地才能达到分担力量的效果,因此身体一定会向前倾斜,这个动作并不是我们下坡的自然动作,所以需要经常练习,同时要自己感觉登山杖要放多远的位置,才能达到减缓腿部压力的效果,而且不会拖慢原来行进的速度和节奏。必要的时候,可以加长登山杖的长度,完全根据个人的感觉来做调整。

登山杖的使用是为了减轻腿部的压力,进而增加身体整体性的持续耐力,因此上述的使用方法并不一定完全适合每个人,只要觉得其它方法一样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而且不会对身体造成任何伤害,做个改变也无妨。方法是活的,身体健康最重要
</P>
作者: 小盏    时间: 2004-5-22 09:05
<>如何选择鞋、袜 [转]  </P>
<>      在野外活动,保护好你的双脚是至关重要的。因为野外活动的主要内容就是“行”而“行”首先仰仗的就是你的“11路”了,不是吗?鞋和袜的基本功能就是用来保护你的双脚,但如若你选择了不合适的鞋、袜,那作用可就适得其反了。野外活动究竟该选择什么样的鞋、袜呢?

  首先说鞋子:曰常生活中我们习鞋都有讲究要合脚,而野外活动时穿用的鞋却不能太“合脚”,而是应至少比平时穿的鞋子大一号。这是因为长时间的步行会使脚部肿胀,如果你的鞋穿上时感觉正好,那么步行一段时间后就会感觉有些挤脚了。通常我们去户外活动都会选择旅游鞋,因其柔软、舒适,便于行走。一般的户外活动旅游鞋是较为明智的选择,需要提醒的是,冬季出行,防寒保暖很关键,皮面的旅游鞋无论是防寒还是防水的功能都优于尼龙绸面的旅游鞋,因此应作为冬季户外活动的首选。

  山地旅行,地形比较复杂,尤为常见的是碎石坡路,这时旅游鞋就显得力不从心了,极易导致脚部甚至腿部的伤病。因此,山地旅行应选用硬底皮面的高腰登山鞋。这类鞋因其底部有较大的轮胎形花纹,因而防滑性能良好。硬橡胶制成的鞋底,在有碎石或不平坦的路面上能有效的防止崴脚和对脚底的伤害;登山的鞋面通常质地优良的牛皮或硬尼龙帆布制成,防水和保暖性俱佳。现在国外的一些高档登山鞋鞋面用GORE-TEX面料制成,其防水透气性能其它材质所无法相比的。登山鞋大多是高腰的,有过山地行走经验的人都知道,走路况很差的山路,最累和最易受伤的部位是脚踝和膝部。高腰登山鞋能尽职尽责地保护你的踝部的良好固定,减轻了行走给膝部造成的冲击,使长途行走变得安全而轻松。

  此外,野外活动最好不要穿新鞋。我们知道任何事物都有一个磨合的过程,你的脚和新鞋之间磨合最好是在出行之前进行。原因不言自明,我们谁没有过被新鞋“折磨”得一瘸一拐的经历呢?

  袜子是对脚最妥贴的关怀。野外活动以穿纯棉制的袜子为最佳选择。它柔软、吸汗,使你的脚部时时保持干爽。寒冷的冬季出行或在高寒的山区活动别忘了备1~2双纯毛袜,宿营的时候都十分有用。野外活动袜子应多带几双备用,因为难免会遇到打湿鞋袜之类的意外。俗话说:寒从脚底生,穿着湿袜活动的滋味可不太妙,对健康也极为不利。

  一双合适的鞋加上柔软干爽的袜子,你的户外活动就有了最初的保障。</P>
作者: 小盏    时间: 2004-5-22 09:08
<>登山鞋的具体选择及相关知识,请看阿牛发的:</P><>《如何选择一双合适的登山鞋》
</P><>一、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以用途为标准划分鞋子的种类:</P><>
</P><>1、轻型登山鞋——主要是为短途跋涉者设计,适合于一般的户外野营,所登山地不复杂,在外停留时间也只有一到两天。这尖鞋的设计特点是,比较舒适、柔软、透气性好。但鞋底的硬性、耐磨性是在登山鞋中最低的。</P><>
</P><>这类鞋的鞋面是用羊皮与化纤合成材料拼接制成,鞋底采用胶塑材料,鞋的里衬采用具有一定透气性的化纤材料,鞋帮较低。</P><>
</P><>2、中型登山靴——主要是为中等路程的跋涉者设计,适合于随身携带的登山用具较多,所登的山地类型不是非常复杂,跋涉路程一般为短途至中等路程的登山者。其特点是,靴底具有良好的硬性及耐磨性。</P><>
</P><P>这类靴子的靴面采用羊皮或薄牛皮制成,靴底采用硬塑胶材料或Vibram。靴子里衬采用较软的羊皮或Gore-Tex、SympaTex等材料,靴帮中等高度,可有效保护脚至踝关节。</P><P>
</P><P>3、重型登山靴——主要是为长途路程的跋涉者设计,适合于携带较重的登山器材,所登陆的山地类型 较为复杂,在外停留时间较长的登山者。其特点是,靴底具有较强的硬性及耐用磨性,可较好地保护脚底。部分型号还可以装上冰爪。</P><P>
</P><P>这类靴子的靴面采用厚牛皮制成,具有很好的柔软及安全性,靴底采用Vibram并加入一定量的碳纤维或钢板,靴子里衬采用Gore-Tex、SympaTex、Cambrelle等材料,靴帮要比中型靴帮高,可有效保护小腿以下的踝关节。</P><P>
</P><P>4、雪山登山靴——这类靴子是专门为登海拔6000米以上的雪山而设计,靴 底和靴 帮均具有较强的硬性,有效的保护脚和小腿的安全,可装冰爪。但这尖靴子的自重较重,柔软性较差。靴底采用Vibram及内衬钢板,靴面采用硬塑树脂材料。靴里衬采用Gore-Tex材料,靴帮较高。</P><P>
</P><P>我们一般建议购买中型登山鞋,这是我们真正需要的</P><P>
</P><P>二、了解两个科技产品概念</P><P>
</P><P>1、Gore-Tex——一种特殊布料,非常柔软舒适、透气、防水、防风、耐磨,由美国Gore-Tex公司生产。中高档的登山靴均采用这种材料。</P><P>
</P><P>Gore-Tex材料与传统的做鞋材料橡胶和皮革都不同,它是一种采用高科技工艺生产的复合材料,布的外层可防止雨水浸入和风的透过,布料内含防水的透气载体,可挥发内层的汗气,具有由里向外的透气性。由于其重量轻,此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制造鞋的里衬、野外运动服装、手套等。</P><P>
</P><P>2、V底----目前,中高档的登山靴均采用意大利Vibram公司生产的外鞋底。Vibram鞋底是由坚硬的合成橡胶材料制成,其最大的特性是防滑和减震,同时橡胶还具有不粘油、防燃等特性。橡胶本身就是一种防滑材料,再根据工程学原料,压成不规则的形状,产生凹凸不平的底面,以产生较大的摩擦力。</P><P>
</P><P>Vibram底面有不同的设计款式,其底的凹槽方向、深度、材料都是以不同类型的登山靴需要而设计,例如,不粘油和防燃底是为工程鞋设计,坚硬和抗磨的底是为登山靴设计,可装冰爪槽的底是为雪山登山靴设半,较软的底是为平时穿的便鞋设计等等,Vibram公司还应用现代最新技术,在底内加入减震微孔、高强度的碳纤维等高技术材料</P><P>
</P><P>我个人建议选购鞋子时考虑这两个要件,这次括苍山之行大家应该有体会了,有了Gore-Tex,Vibram,鞋子进水和走路时滑倒的概率就会大大下降。</P><P>
</P><P>三、鞋码非常重要------选择一双合脚的登山靴,鞋码非常重要,您必须首先试一试,以选择出最适合您的鞋码。实际上各制造商生产出的鞋码都不相同,即使同一号码,也有一定差距。另外,在试鞋时,必须穿上登山时所用的袜子,垫上登山时习惯用的鞋垫或其他的靴子内衬。</P><P>
</P><P>靴子是否合适,主要是取决于脚指在鞋里的活动松紧,系上鞋带后,脚指与靴子的顶端要有适量的活动空间;全身站立后,脚指接触到靴子的顶端,脚后跟需能够插进一根手指。靴子的过大或过小、过紧或过松,都会影响到脚在运动时的舒适性,也会影响登山时的体力消耗。</P><P>
</P><P>我的经验是:穿厚袜,用鞋子原配的鞋垫,后跟一指</P><P>
</P><P>      接近大自然的运动会给我们带来无尽的乐趣,但是,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是显得那样的渺小,无法抗拒自然界的风险。我们需要勇气去战胜自然,挑战极限,但也需要用现代社会所能提供的先进的装备去保护我们最珍贵的生命和健康,减少无畏的牺牲和伤痛。</P>
作者: 小盏    时间: 2004-5-26 14:21
<>野营须知——扎营技巧</P>
<>
       使用营柱不要急就章,想要最短时间完成搭盖,有时会造成营柱的龟裂或金属环的松脱,最好携带一截三英寸长的铝合金管备用。  </P>
<>      避险选择营地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安全。在野外,很多意外都可能发生。在低海拔地区,危险性要小得多,但仍必须遵循营地选择的基本原则。</P>
<>  在搭帐篷之前,必须仔细勘察地势,营地上方不要有滚石、滚木以及那些风化的岩石,一旦发现附近有岩石散落的迹象,绝对不可以再搭帐篷了,尤其是靠岩石壁越近的地方越要留意,尽量要避免在凹状的地方扎营。万一发现滚石,应立即大声喊叫,通知同行伙伴。</P>
<>  不要在泥石流多发地建营。许多石块有被泥土包裹的痕迹,这是识别发生泥石流的主要标志。营地不要选在离泥石流通道太近的地方。</P>
<>  雷雨天不要在山顶或空旷地上安营,以免遭到雷击。也不要在河滩、河床、溪边及川谷地带建立营地,以防被突如其来的洪水冲走。许多时候,营地都会选择在山脊上或河的两岸,以便于欣赏风景。较为理想的露营场所,不外乎河岸的台地或宽大的河岸。沙地平坦又干燥,而溪谷边有清澈的水流,也有可作为薪材的流木,气候良好时,这里是很不错的宿营地。</P>
<>  但是,如果下起倾盆大雨,山谷里的水很可能会突然暴涨,使河岸没入水中,冲走登山鞋、食品等,甚至连人一起被水流冲走。因此,雨季在野外宿营前一定要关注宿营地当地及河流上游地区的气候、水文情况,宿营时要注意在离水面几公尺高的高地上搭帐篷,不要选择雨水通道,要选排水良好的地方,还要选择危险时可逃生的路径。当一切都安顿好,还需时常注意水源流水量及浑浊情况以及流水声。一旦感觉异常,就要赶快逃。深夜或疲惫时都是导致灾难的主要原因,千万不要粗心或观察不仔细。</P>
<>  近水</P>
<>  营地要选择离水源近的地方,这样既能保证做饭饮用的用水,又能提供洗漱用水,如果远离水源则会给营地带来很多不便,甚至是危险的。但在深山密林中,近靠水源会遇到野生动物,要格外小心注意。</P>
<>  背风</P>
<P>  风会迅速带走人体的热量,给人制造寒冷,甚至引发疾病,同时大风会卷走帐篷,至少会搅得人员无法休息,点燃篝火就更困难了,做饭取暖也难以保证,所以营地一定要避风。最好是在小山丘的背风处、林间或林边空地、山洞、山脊的侧面和岩石下面等等。</P>
<P>  防兽</P>
<P>  建营地时要仔细观察营地周围是否有野兽的足迹、粪便和巢穴,不要建在多蛇多鼠地带,以防伤人或损坏装备设施。要有驱蚊、虫、蝎药品和防护措施。在营地周围遍撒些草木灰,会非常有效地防止蛇、蝎、毒虫的侵扰。</P>
<P>  日照</P>
<P>  营地要尽可能选在日照时间较长的地方,这样会使营地比较温暖、干燥、清洁,便于晾晒衣服、物品和装备。</P>
<P>  平整</P>
<P>  营地的地面要平整,不要存有树根草根和尖石碎物,也不要有凹凸或斜坡,这样会损坏装备或刺伤人员,同时也会影响人员的休息质量。</P>
<P>  最后请大家注意:在野外要保护自然环境,不伤害野生动物,不乱砍乱伐,不破坏自然植被,不污染水源,撤营时必须将燃火彻底熄灭,垃圾废物要尽可能带出,丢放在指定的地方,特殊情况无法带走时可将垃圾挖坑掩埋。</P>
<P>
<P>  不同的厂商对营钉有度同的设计,从六到八寸,T型,I型或半月型,甚至螺旋状的营钉,针对硬地,岩地或雪地,当然营地附近的树干或树枝,树根易可为营钉。</P>
<P>  营地建设後,不需使用的物品再装入帐篷套内,营柱接头松动须利用胶布贴紧,若帐篷遗失某部份会使帐蓬无法结合。 </P>
<P>  若想於山区有个好梦即使恶劣天候不会有任何问题,平日最好一些接缝点,如角落,营柱接合点...等,并强化之。 </P>
<P>  帐篷四角要用地钉固定。晚间临睡前要检查是否熄灭了所有火苗,帐篷是否固定结实了。 </P>
<P>  帐篷折叠收拾前,先晒乾後再擦拭乾净,雪期时,可利用雪块擦拭乾净,不要弄脏睡袋,或将帐篷倒置晒乾与擦拭乾净才收。</P>
<P>  活动结束後,最好马上清洗,如果天不允许,也要取出擦拭一次,晾乾,平日尽量吊挂於通风处,不要密封,如此使用时,不会感到霉味。 </P>
作者: 小盏    时间: 2004-5-26 15:18
<>户外技艺五十个<> 本文节译自2002年6月的加拿大户外杂志《EXPLORE》(探索者) 谈到户外活动,知识就是快乐。快乐地学习吧。 <>准备出发<>技巧1:如何挑选<> 把你所有计划要带的东西收集起来,把它们放在一个房间里,然后想象它们都装在你的包里。哇,这时可以执行第一条:凡是不知道该不该带的东西都别带。这样你的包会变得更紧凑。<>技巧2:如何装包<> 轻的装备放在下面,重的放在上面。因为任何人在走路时都会向前微倾,这样就把重量集中在你的臀部而不是你的肩膀上。在底部可以放你的睡袋(睡袋有睡袋套,也可以用塑料把它包起来,这样万一你掉在水里或你的独木舟进水就可以防止被浸湿)。然后是当天你不用的衣服:内衣和袜子,鸭绒衣等。接着是你的睡垫,应该放在里面而不是绑在外面。然后是你的帐篷和防雨布。然后是野炊用品:炉子,油,壶子,杯子和匙子,滤水器和急救包。然后――在靠近顶端的地方――你的食品。恶劣天气的衣服放在最上面。最后拉紧口袋绳子。<>技巧3:让包又薄又高<> 而不是又矮又厚。这就是那些背包带的用处――扎紧它们,用膝盖来压紧它们(当然不要弄坏了里面的东西)装包<>技巧4:避免悬摆的物件 当你走路,这些东西的摆动会耗费你的体力。那哪些附在你腰带和肩带上的可爱的小包呢?其实它们是沉重的累赘。当你需要防晒霜和胶卷时,花不了你多少时间把它们从你的背包上层口袋中取出来。唯一的例外是辣椒水喷洒剂。它应该在你触手可得的地方。

技巧5:把你所有的食品都放在防水包里

当你在晚上把你的补剂藏在远离动物的地方时,你用不着到处乱找这些零碎的东西。至于午饭和小吃,分别用塑料包好放在食品袋里,这样在休息时可以轻易拿出来。

技巧6:把你的水壶放在包里

不要吊在屁股上,会被太阳晒热的。

技巧7:防虫剂

喷洒一些在你的劲后和你身上一些暴露的地方。在蚊虫肆虐的季节,还可以喷一些在你的袜子上和裤子的根部上,因为这些小虫虫会从一些长得比较矮的植物上而不是从树上爬到你身上来。喷洒一些到你的手背上而不是手掌上,然后擦在脸上。听上去蛮怪的,因为这样可以让害虫远离你的眼睛。还要在你的帽檐的下边喷洒一些。

抵达

技巧8:放松点从但是要有节奏

开始时慢点,让自己的身体慢慢热起来,然后找出你自己的行走速度。

技巧9:早点抵达

不管你去哪,应该在中午时到,并在其它人陆续抵达前及时地找到露营地点。你有足够的时间来支撑帐篷,并在入睡前晒干睡袋。你可以小憩一会儿,随便走走,四处探探,或者手拿一杯茶,好好欣赏一下眼前宜人的风光。

技巧10:和大家在一起

技巧11:当你感到疲惫时,你同时也又饿又渴

所以在你休息时,你也要补充食品和水分(当然要开开心心)。不要在你的身体出现不适反应时才这样做。

三急

技巧12:晚上不要喝茶

不管是不是含咖啡因,大多数茶会让你晚上爬起来撒尿。

技巧13:使用尿壶

技巧14:用有拉链的袋子装使用过的纸张

人有三急,最好把你的排泄物用旧纸张包起来,并装在有拉链的袋子里,然后在下一个垃圾处理地点(生火点或者简易茅坑)把它们倒出来,而不是就地掩埋。动物喜欢挖人类的粪便(啊,嗯,唔)并把纸张弄得到处都是。

技巧15:是不是真的要篝火

我不大生。而且在野外最好不要生篝火。因为如果我们不生火,这些木材足够供养一些有机生物,而它们又是在生物链中一些更高级别生物的食品。点一堆火你得收集木材,生火,把自己熏得眼泪水直流,最后浑身一股烟味去睡觉。但是如果你又冷又湿,这就有必要生一堆火了。或者当有重要的事情要当晚讨论时,大家可以围火而坐。

技巧16:有GPS?

你在哪?走了多远?你走了多快?路过了什么地方?何时天黑?类似的问题GPS比指南针有用。

技巧17:哪里买地图?

大的书店和专业的书店,还有可以在网上查找

技巧18:很多地图没有详细的细节。

这时就要靠GPS了来确定你精确的位置了。而且以后还可以借给朋友用。

技巧19:检查数据

当你的GPS接受了一份地图,别忘记设置这份地图。

技巧20:扔了熊铃

熊可以在比你认为的更远的距离的里听到铃声。尽量多用喊叫而不是不停的铃声。

技巧21:隐性眼镜

以前在旅行时我总是戴眼镜,得忍受眼镜框,摩擦和雾气。现在不用了,有可以长达三个月的不用更换的隐性眼镜。

技巧22:你不需要的

牙膏(但是你需要牙刷和丝线。)

一块肥皂(一点洗洁精也可以)

一块毛巾(风干的就可以了)

折叠饭盒和镜子

饮食

技巧23:小吃和午饭

高能麦棒,牛肉干,奶酪,饼干,干果,乳酪,馒头,果酱,花生油,糖果条。不要沙丁鱼和罐头。他们容易把东西弄脏。蜂蜜也不用带。

技巧24:正餐

速泡汤和面条,还有一些干化的食品。都是一些袋装的和不用再烹饪的食品。倒水时注意,要倒比说明上的水多,因为这些东西很耗水。这些食品的成分中都有蔬菜,而且容易带,还可以长时间不会变坏。记住:双份装的干化食品只能解决一个人的饥饿问题。

技巧25:早饭吃豆类食品和米饭

把速溶黑豆片或黑斑豆片放入杯中,混上同等量的速溶米饭,用一个小的塑料瓶装一些沙拉和几块奶酪。最上面再放一些玉米片。这样就有一份非常可口的早饭了。它能提供你接下来几个小时里足够的热量。

技巧26:壶里只放水

我的壶只用来煮水,然后再倒到速溶汤,豆类品和米饭,热巧克力等里:这样可以减少油的消耗,而且喝完了也不用特别清洗。

技巧27:你所要用的餐具是杯子和匙子。

除非你象我一样喝些糊状的东西,否则你需要刀和*,特弗笼的平底锅等很多东西。

技巧28:使用煤气炉

技巧29:回到老路上

如果你发现了一条你喜欢的小路,要不时回到老路上,否则很容易迷失。

睡觉

技巧30:找一个好地方

因为在野外或者在海拔高的地方,你很难入睡,一个方法是多服一点安眠药片。

技巧31:戴御寒帽

即使我不是秃子,我也戴。还有戴一双薄手套也有用。

技巧32:戴耳塞

野外的各种声音可难会令你难以入睡,可能还有别人的呼噜声,所以不妨戴耳塞。

技巧33:最佳的安营地点

a. 平而干

b. 离小溪或湖泊比较近。这样就比较容易取水。

c. 必须大大高于水位线,以防水位半夜里上涨。

d. 在树林里。这样不但可以挡风,还有地方绑防雨罩,但不要选枯死了在树旁,以防倒下来砸到。

e. 帐篷与帐篷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以防被别人的酣声吵到

f. 附近有厕所的地方,既方便又卫生

g. 远离灯光和噪音

h. 和你喜欢的人在你喜欢的地方:

必备之物

技巧34:4人一组在七日中所需要的东西

1个炉子,6个炉架,2个壶,1块防雨布,1个滤水品,1个水袋,1份地质地形图,1把多用途工具,1个急救包,1本自然历史书,1本户外书,1个GPS,1个指南针,2要吊食品的绳子,1个挖简易茅坑的铲子。

技巧35:个人必备14样东西

1个口哨,1把瑞士军刀,打火机,头灯,食品,水,有边帽,防晒霜,太阳眼镜,小型急救包,手帕(用来擦拭物品和当包扎布用),恶劣天气的衣服,药品(千万别依赖别人),卫生纸。

技巧36:指南针如何?

愿意的话带一个,但是没有多少人知道如何正确使用。



技巧37:雨伞

在细雨蒙蒙的时候,这个英国人的习惯还在有用的。你可以买那种小的,插在包上,这样可以让你的包避免打湿,而且还可以空出手来。(个人建议带雨衣而不是雨伞)

技巧38:花尽可能多的钱在你的帐篷上

你付出多少,你就得到多少。记住一句著名的探险家讲的话:在山区里,最好的也不过刚刚好。

技巧39:晚上把帐篷的门打开来

关上帐篷的门不但容易在帐篷里面结水,水珠还会结在睡袋上。所以在夏天带上可以挡住0度的睡袋。然后保持空气流通,当然要拉上纹帐。(尤其是在山区里)

技巧40:带上防雨布

我总是带一个7X9英寸大小的防雨布。每个索扣上绑上一根12英寸长的绳子(共四根),并用一根30英寸长的绳子绑在树当中当帐脊。

技巧41:如何穿着

明智的穿着

1. 柔软的尼龙T恤,感觉象棉的但更舒服;

2. 不会发出臭味的POLYPRO内衣

3. 中部有拉链的裤子

4. 底部有拉链,可以罩着你的鞋子的防水裤

5. 女士运动上装(女士所用)

6. 抓绒衣

7. 有绳子的帽子

8. 防水鞋

技巧42:笨拙的穿着

1. 牛仔服(湿了时很可怕)

2. 发出臭味的POLYPRO内衣

3. 任何紧身服

4. 袖口很紧的裤子――适合攀岩,但不适合徒步

技巧43:雨具

穿上一层厚厚的抓绒衣很有用。下雨时,我总是穿上丝绒杰克,如果是滂沱大雨,我就会穿上粗呢大衣,当然我会出汗,但是丝绒衣会吸干它们,我可以保持温暖。

技巧44:Gore-Tex 袜子

在你一般的袜子外面套上一双Gore-Tex的袜子,可以保证的你的脚步不进水

技巧45:处理,煮或者过滤

当你煮水时很多有害的生物都会被杀掉。所以在用前不用特别过滤,也不用让水开上五分钟。我个人使用过滤水而不是经过化学处理过的水,虽然化学处理过的水更好而且可以减掉过滤器的重量。

技巧46:用水袋去小溪里打水而不是用壶直接去打水。一个好的水袋很轻,可以装10-20升的水。

技巧47:如果你在野外不得不用水来清洗,

请把水带到营地而不是把东西拿到水里去洗。同样你洗脸涮牙洗澡应该这样(这想这一点我们应该注意,避免了污染整个水源。如果我们在岸上用,水再渗到地里去,经过自然过滤,再汇合到水里时就过滤得干净多了)当你找到了一个非常完美的地点。

技巧48:把它作为营地早上起来时把昨天的衣服和睡袋都摊开来,然后再出去,等你回来时就可以好好的睡一觉了,(当然要注意天气不会变坏)

技巧49:带小孩子 (这一点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哦——小盏言)

技巧50:好好把一切都想一下

想一下你花了多少时间在室内,在一个没有季节的办公室里,在电话旁,在电脑前。然后想一下你离开它们多久了。因此每天花半个小时或者一个小时去享受一下你所努力获得的。舒服地呆在在一个风光无限的地方,然后按照一个著名的加拿大自然学家所讲的:静静地坐在自然世界里,忘了你在那里,你会看见,听到和感觉到一些让你惊奇和快乐的东西。这时你就知道你到家了。

作者: 了凡    时间: 2004-5-26 15:21
小盏MM好有心哦。
作者: 指北针    时间: 2004-5-29 10:22
<>地形图基础<>地形图和指北针(上) 版权所有:老叉 原作 提交时间:22:39:01 06月26日 <> 一、地形与地形图在军事上有什么作用<> 当你拿起这本小册子的时候,可能要问:什么是地形图?它是干什么用的?简单地回答,地形图就是按照一定的投影方法、比例关系和规定符号,把现地地形测绘在平面上的图形。它的比例尺通常大于1∶100万。它不同于看到的挂图和游览图,它对地形的表示精确、详细,是军队各级指挥员组织指挥战斗行动所必需的重要工具,也是一般干部战士在行军、作战中的向导,有人称它是指挥员的"眼睛"。<>(一)地形与军事行动有什么关系<> 大家知道,军队的活动,总是离不开地球,总是要考虑地形条件的。<> 地形是什么呢?顾名思义,就是地表面的形状。它包括地貌和地物两项内容。所谓地貌,就是地面高低起伏的样子,如高山、丘陵、平原、谷地、冲沟等都是地貌。所谓地物,就是地面上的物体,如天然的江河、湖泊、森林;人工建造的道路、桥梁、房屋、水库等都是地物。这些不同地貌和地物的错综结合,就形成了不同的地形:如平原、山地(山林地)、丘陵地、沙漠、草原和水网稻田地等。<> 由于地形对军队战斗行动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古今中外能征善战的军事家,都把地形看作军队战斗行动的一个重要因素,用兵的辅助条件。<> 我国的古代兵书《孙子兵法》中就有一篇是专门讲地形的。兵书上说:地形是用兵的辅助条件。又说:判明敌人的企图,研究地形的利弊,计算道路的远近,制定如何取胜的作战计划,这是一个指挥员的职责。懂得这个道理去指挥打仗,就必然会胜利,不懂这个道理去指挥作战的,就必然会失败。还说,作战时,了解敌情可以打,了解自己的部队也能打,但是不了解地形时不利于作战,胜利的可能性也只有一半。因此,只有懂得天时,懂得地利,才有取得全胜的可能。<> 古代另一个军事家孙膑说:"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他在这里所说的"地利",主要指的也是地形条件。 毛主席对地形的论述也很多,指出"作战时选择突击方向和突击点要按照当前的敌情,地形和自己兵力的情况去规定。"又说:"不得其时,不得其地,不得干部队之情况,都将不能取胜。"毛主席的话是告诉我们,一个指挥员指挥打仗的时候,必须熟知敌情、我情和地形三种情况;如果捉不住有利战机,不能熟知地形情况,不了解部队的情况,伏是打不胜的。

地形是客观存在的,它对军队的战斗行动总是存在着利弊不同的两种因素,如果能充分利用它的有利因素,避免其不利因素,就能大大促进战争的胜利,如果不懂得利用地形,就会在战争中碰壁,甚至导致战争失利,历史上这种例子是很多的。

水浒上的宋江三打祝家庄,前两次因为没有弄清祝家庄的地形,特别是没有弄清盘陀路的情况,不知哪里是活路,哪里是死路,因此造成两次进攻失利。第三次攻打时,经过深入调查,摸清了地形,精心策划,里应外合才打下了祝家庄。

这是古代的战例,说到现代,也有许多战例。

在抗美援朝战争的上甘岭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利用山地易守难攻的有利条件,构筑与坑道相结合的防御阵地,只用少量的兵力,抗击了大批美军的轮番进攻,坚守四十多天,成为坚不可催的钢铁防线,创造了利用地形、改造地形的典范。

一九七三年十月,第四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军队进占戈兰高地,叙利亚军队用九百辆坦克向以军反击,由于以军占据了居高临下的有利地形,一战击毁叙军坦克八百多辆,正是地形帮了以军的大忙。

这些战例告诉我们:从古到今,从近代战争到现代战争,地形是用兵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军队战斗行动的影响很大。作战时,如能善于利用地形,并且加以恰当地改造地形,就能夺取战争的胜利;相反,如果不能很好地利用地形,就可能导致战争的失败。

(二)各种地形有哪些利弊

地形对军队战斗行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例如军队的运动、阵地选择、兵力部署、火力配系、工程构筑、荫蔽伪装、技术兵器的使用以及观察指挥等,每一行动,都程度不同地受到地形条件的影响。

地形条件对军队行动影响的程度和大小,根据什么判断呢?主要是根据地形特点、所在位置、军队技术兵器和战斗任务等情况确定的。

要做到善于利用地形,必须了解各种地形的特点,善于分析、判断各种地形的利弊。例如:

平原。它的特点是地面平坦广阔,海拔不高,如我国有名的豫东平原,华北平原,松嫩平原等。平原地区道路宽广,纵横交错,交通方便,有利于机械化部队运动,是大兵团作战的好地方。冬春季节,展望良好,射界开阔,但不便于荫蔽,配置在纵深内的直射火器不便于发扬火力,大部队行动容易暴露企图;夏秋季节,树木繁茂,青纱帐起,有利于荫蔽伪装,但又对观察射击不利。平原地区居民较多,农产丰富,对军队的宿营和物资补给有利;但在平原地区作战,遭受原子袭击时,危害范围较大,如能充分利用土堆、小丘、凸凹道等,则能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

丘陵地。从山顶到到山脚的高差在200米以下的高地,叫做丘陵。许多丘陵连绵交错的地区,就叫丘陵地,如辽西丘陵、胶东丘陵等。丘陵地的特点是:山顶形状浑圆,谷宽岭低,斜面较缓,谷内常有溪流,谷间和斜面上多为水旱田和幼树林。居民地多依丘傍谷,人烟较多,农产也较丰富。丘陵地有利于军队机动集结、分散荫蔽,便于观察射击和指挥,便于坦克越野行动,对于进攻或者防御都比较有利,是用兵的好战场。但若谷间有溪流和水稻田时,炮兵和坦克的机动就会受到一定限制。丘陵地由于地形起伏,对原子袭击有较好的天然防护作用,但山谷和凹地容易滞溜毒剂。

山地和山林地。高差在200米以上的高地叫山。群山连绵交错的广大地区就叫山地。树木聚生的山地称山林地。山地的特点是:斜面陡峻,谷狭路窄,江险流急,村庄稀疏,物产少。山地便于凭险固守,荫蔽行动,迂回包围,穿插分割和设置埋伏,有利于发扬我军近战、夜战的特长,有地独立作战,开展游击战争和建立后方基地。如我国的长白山、五台山、太行山、泰山、燕山、茅山等,都是著名的抗日根据地。但是,山地对判定方位、通行、观察、射击等均比较困难,不便于观察指挥。通信联络和协同动作,对坦克机械化部队的行动影响较大。南方亚热带山林地更为特殊,那里山高、林密、路窄、洞穴多,加之气温多变,雨量不均,而且常有浓雾和低云,对军队行动影响更大。

居民地。就是指村庄、集镇和城市等人们聚居的地方。居民地对军队战斗行动影响的程度,是由它的大小、建筑状况、所在地理位置及其周围的地形情况来决定的。例如郑州,位于河南中部。京广、陇海铁路和交叉点,是中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铁路交通重要枢纽,扼南北和东西交通之要冲。西边的荥阳、汜水,是我国古代的著名战场。郑州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在未来反侵略战争中,是连接南北战场、支援前方、巩固后方的战略要地,也是敌人实施战略空袭的重要目标。

居民地,特别是大居民地的市区建筑物高大、坚固、密集,街道错综复杂,加上地下建筑,地道设备,容易构成坚固防御阵地,利于近战、夜战和小分队战斗活动。但是观察、指挥、协同和机动均不方便,常是敌航空兵、核武器、导弹和化学武器袭击的目标。因此,在居民地战斗,应根据不同的任务,尽量疏散配置部队,充分利用地下室和地道等建筑,加强防护和政治措施。

沙漠。就是比较广阔的沙砾地。根据土质又区分为沙漠和戈壁(即砾漠)。在我国的内蒙古、新疆、宁夏地区就分布着大面积的沙漠。这类地形的特点是地面比较平坦开阔、视界广阔、道路稀少,水源缺乏,草木罕见,人们形容是"天上没飞鸟,地上不长草",方位物极少,很容易迷失方向。地区多流沙,地面松软,车辆通行困难,人马容易疲劳,构筑工事容易倒塌;戈壁地区则多砾石,地面平坦、坚硬,便于坦克装甲等车辆越野行动。人烟稀少,农产品缺乏,军队宿营和就地补给困难较多。沙漠对原子袭击的防护能力较小,由于地面反射辐射热的作用较强,所以危害程度也较大。施放毒剂和放射性物质比其他地形要广得多。由于缺水,对消除沾染和卫生处理也较困难。

草原。就是生长着繁茂草类和一些灌木的广大平坦地区,如我国的呼伦贝尔、以林塔拉、准葛尔盆地都有广阔的草原。草原的地形特点是;地面平坦开阔,略有起伏,视界和射界比较开阔,利于坦克运动便于部队机动。但荒草和灌木较高而密集的地域,观察则受到一定的影响。高大的树木和方位物更少,因而判定立位物和指示目标比较困难;草原居民地稀少,水源不足,农产品缺少,部队宿营和就地补给困难较多。草原对原子袭击的防护能力较小,光辐射容易引起火灾,冲击波和放射性物质比其他地形散布较广。

恩格斯说过:在现代战争中"迅速判定地形的一切利弊,根据地形特点迅速配置自己的军队,成了对指挥官的主要要求之一。"为了适应现代化战争的要求,我们每个基层指挥员和战士,都要学会分析判断地形一切利弊的本领,做到善于趋利避害,计划自己的行动,充分发挥我军的长处和特点,去夺取战争的胜利。

(三)地形图在军事上有何重要作用

军队打仗,总是离不开地图的。有的同志把地图比作是"协同作战的共同语言","行军的无声向导","军队的眼睛"等等。这些比喻生动、恰当地表明了地图在军队作战行动中的重要作用。

地图对军事的作用,在就已经开始为军事指挥者所重视,不但有理论上的评述,而且有典型的事例。

古籍《管子》一书中说,在计划战斗行动的时候,首先要在图上分析研究地形,弄清哪里地形险要,哪里有不便车辆通行的河流,哪里有制高点,谷地、平原,丘陵和村镇都在什么位置,然后再决定战斗行动;只有这样,才能立于主动,恰当处置各种情况,正确利用地形的有利条件。这就是地图的作用。

三国时代,刘备借据荆州后,就有"夺取西川(今四川)为基,然后北图汉中,收取中原,匡正天朝"的打算。但他又顾虑西川道路崎岖,山川险阻,地形不熟,虽想进取西川,一直未敢冒进。这时得到一个消息说:益州(今成都)别驾(官名)张松,带着一份西川地图要献给曹操,曹操不知张松是来献图,很看不起张 并且受到曹操的嬉弄,因而地图没有献成。刘备听到这个消息后,就千方百计拉拢张松,以上宾招待,张松感动,就把地图献给了刘备。

这段历史故事告诉我们,地图在古代早已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了。那么地图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又如何呢?

现代战争,各军兵种协同作战,战场范围广阔,战争的突然性和破坏性增大,情况复杂多变,组织指挥复杂,对地图的依赖性更大,地图成了军队组织指挥作战必不可少的工具。经验证明,指挥员如能正确地利用地图,就能顺利地完成战斗任务,如不能正确地利用地图,就可能在战争中遭受挫折。如某次作战中,某团担任穿插合围敌人的任务,由于指挥员能够正确地使用地图,虽然地形生疏复杂,往返穿插十六昼夜,行程近三百公里,每次都能准时插到指定位置,出色地完成了战斗任务。与此相反,某营一次执行搜剿残敌任务,指挥员缺乏识图用图知识,不会按图行进,本来只有三公里的路程,却走了近十个小时才到位置,致使残敌乘机逃窜,贻误了战机。

现代地图和古代地图相比,已经大不相同,精度更高了,品种更多了,内容更丰富了,各兵种使用地形图也更广泛了。如:

装甲兵。它是现代陆军的重要突击力量,具有强大突击和高速机动能力。它执行任务时,多半是荫蔽配置在较远的后方地域,快速向前机动,仓促进入预定作战地区,从行进间展开,突然发起进攻,快打快撤。因此,要从图上受领任务,在图上选择行进路线和展开地区,在图上研究作战地区地形、敌情和战斗布署,要准确地按照地图开进。

炮兵。它是现代陆军的主要火力突击力量,基本任务是用火力直接支援和掩护步兵、坦克兵的战斗行动。炮兵执行紧迫射击任务时,就要按照地图组织开进,利用地图标定阵地位置,利用地图连沿战斗队形和求取射击诸元。

防化学兵。它是军队对原子、化学武器防护的骨干力量,它的基本任务是组织指导军队对原子、化学武器的防护,实施原子、化学观测和辐射侦察。侦察时要按地图行进,要在图上标绘沾染范围,绘制侦察报告图。

工程兵。在遂行工程保障任务时,要利用地图选择道路,分析道路情况,进行道路侦察,选择迂回路,计划急造军路,拟定工程保障计划等。

从现代战争的用图量看,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英联军在北非战役中,仅二个步兵师、一个装甲师、二个步兵旅、四个加强团及八个营,约十万七千人,就使用地图一千种以上,数量达一千万份(约二百吨重)。而英美联军在诺曼第战役时,陆军三个集团军,共三十个师,海军舰艇五千余艘,飞机一万二千八百余架,共约二百万人,使用地图近三千种,达七千万份(约一千四百吨重)。美军侵朝时,第一个月只有四个师参战登陆,就用了一千万张地图,比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全部用图还多。

上述情况说明,在现代战争中,地形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使用范围也愈加广泛了。

作者: 指北针    时间: 2004-5-29 10:25
<>二、怎样识别地形图</P><>??地图是反映实地地形的可靠资料,要充分利用这个“可靠资料”,发挥它的作用,就必须具备一定的识图知识。</P><>(一)地形图比例尺</P><>??你见过多少种“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图”?想想看。在地图册上是十六开纸那么大,墙上挂的,有的半开纸大,有的一张全开纸大,还有的两张全开纸大,还有的十二张纸、十六张的……很多很多。同是一个全国图为什么大小不一样呢?这就是地图比例尺不一样的缘故。</P><>1. 什么是比例尺</P><>??大家还记得小学数学书上“比和比例”这一节吗?那上面就有过一个公式:“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这个公式就说明了比例尺的意义,如果把这个公式用话来说,就是图上某一线段的长度与实地相应水平距离之比(即图上长与实地长之比),就叫做地图比例尺。比如,图上甲、乙两点间长一厘米,该两点间在实地的水平距离为五万厘米,地图比例尺就是五万分之一;实地为十万厘米,就是十万分之一。</P><>??地形图上比例尺的表示形式,常见的有三种:数字表示、直线比例尺、经纬线比例尺。</P><>??用数字表示时,也有两种。一是分式,用分子“1”表示图上长,分母表示实地相应水平距离,如1/5000、1/100000;另一种是比式,如1∶5万、1∶10万。也有用文字表示的,如五万分之一,十万分之一。</P><>??直线比例尺:为便于直接在地图上量测距离,免除计算的麻烦,地图上都绘有图解式的比例尺。因为这种比例尺是用直线表示,所以称为直线比例尺。直线比例尺的制作方法,是在一直线上,以1厘米或2厘米为基本单位,作为尺头;截取若干与尺头相等的线段做为尺身;再将尺头等分十小格,然后以尺头与尺身的接合点为零,分别注记相应实地的水平距离,即成直线比例尺。</P><>??经纬线比例尺:主要用在小比例尺地图上,如一国、一洲或世界地图。</P><P>??地球表面是个不可展的曲面,为了消除投影变形对图上量测的影响,制图人员就按照经纬线投影后的特性绘制了一种比例尺,叫做经纬线比例尺。1∶25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图》上所绘的比例尺,就是这种比例尺。由于小比例尺地图变形较大,并且一幅地图上各处变形并不一致,用纬线比例尺虽然可以消除一部分误差,但仍不能用于精确量测。</P><P>??比例尺小于百万分之一的地图,在图例中都绘有经纬线比例尺。同时还注有数字比例尺。数字比例尺也叫主比例尺,它是表示没有变形地方的比例尺,也就是标准纬线上的比例尺。</P><P>2. 大小不同的比例尺有什么作用</P><P>??地图比例尺的大小,是按比值的大小来衡量的,而比值的大小则是依比例尺分母(后项)确定的。分母越大,则比值越小,比例尺就越小;分母越小,则比值越大,比例尺也就越大。就象两个人分一个苹果就比四个人分一个苹果分的多的道理一样。</P><P>??地图比例尺大小不同有什么作用?</P><P>??(1)地图比例尺的大小决定着实地范围在地图上缩小的程度。例如一平方公里面积的居民地,在1∶5万地形图上为四平方厘米,可以表示出居民地的轮廓和细貌;在1∶10万图上为一平方厘米,有些细貌就表示不出来了;在1∶20万图上,只有0.25平方厘米,仅能表示出一个小点。这就说明,当地图幅面大小一样时,对不同比例尺来说,表示的实地范围是不同的。比例尺大,所包括的实地范围就小,反之,比例尺小,所包括的实地范围就大。</P><P>??(2)地图比例尺的大小,决定着图上量测的精度和表示地形的详略程度。由于正常人的眼睛只能分辨出图上大于0.1毫米的距离,图上0.1毫米的长度,在不同比例尺地图上的实地距离是不一样的,如1∶5万图为五米,1∶10万图为十米,1∶20万图为二十米,1∶50万图为五十米。由此可见,比例尺越大,图上量测的精度越高。表示的地形情况就越详细。反之,比例尺越小,图上量测的精度越低,表示的地形情况就越简略。</P><P>??比例尺。是图上进行长度和面积量算的依据。怎样进行图上量算距离呢?下面介绍几种量算距离的方法。</P><P>??依直线比例尺量取距离:用直线比例尺量取距离时,先用两脚规(或纸条、草棍等)量出两点间的长度,并保持此长度,再到直线比例尺上比量;使两脚规的一端对准一个整公里数,另一端放在尺头部分,即可读出两点间的实地距离。</P><P>??依数字比例尺计算距离: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我们可以得出图上长、相应实地水平距离和比例尺三者之间的关系式:</P><P>??实地距离=图上长×比例尺分母。这是我们计算距离的基本公式。具体计算时,先用直尺在图上量取两点间的厘米数,然后将该厘米数代入公式,就得出两点间实地距离。如在1∶5万图上量得甲、乙两点为3.4厘米,则实地距离为:</P><P>??3.4厘米×50000÷100厘米=1700(米)</P><P>??为了计算方便,可先把比例尺分母消去两个零,然后再乘厘米数,即可口算出实地的米数。</P><P>??用指北针里程表量取距离:当图上两点间的距离是弯曲距离时,可以用指北针上的里程表来量取。里程表是由表盘、指针和滚轮三部分组成的。表盘上注有不同比例尺的分划圈,每个分划相当于实地一公里。</P><P>??量取距离时,先转动滚轮,使指针对准“零”分划,以右手拿指北针,表盘向里,使滚轮对正起点,沿线路滚动,直至终点,然后从相应比例尺的刻划圈上,读出指针所指的分划数,就是实地的公里数。</P><P>??从图上量得的距离,不论是直线距离还是弯曲距离,都是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但是,实地地形是起伏不平的,道路的弯曲情况,在图上表示得也是很概略的,从图上量得的距离总是要比实地距离小一些,所以,对图上量得的距离要加个改正数。究竟要加多大的改正数?由于实地地形情况比较复杂,很难提出一个最准确的改正数,只能根据部队实验的结果,提供一个改正参考数据,这个数据是:坡度为0°—5°时,加改正数3%;坡度为5°—10°时,加改正数10%;坡度为10°—15°时,加20%;坡度为15°—20°时,加30%;坡度为20°—25°时,加40%;坡度为25°—30°时,加50%。这只是个实验平均数,有的地方可能大于这个数,有的地方可能小于这个数,使用是要加以注意。</P><P>(二)地形图的种类和用途</P><P>??每种武器,都有它的规格和型号,懂行的人一看型号,就能略知武器的主要性能和用途。我们的地形图也是一样,有它一定的规格和用途。你要使用地形图,就得了解它,不然,需要时就不知道该选什么图。</P><P>??为了适应军队作战、训练、国防施工和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测绘部门测制了不同规格的地形图。地形图的规格,主要是按比例尺来分的,有1∶1万,1∶2.5万,1∶5万,1∶10万,1∶20万,1∶50万和1∶100万七种。这叫基本比例尺地形图。</P><P>??1∶1万和1∶2.5万地形图,显示地形精确、详细,又都是经过实地调查测绘的,但每幅图所包括的实地范围比较小。这类图,只在重要城镇、重要关隘、要塞、基地和国境线重点设防地区才测制。主要是供团以下指挥机关组织计划战斗时详细研究判断地形;炮兵联测战斗队形,准备射击诸元;要塞、基地、重点设防和国防工程设计;国家经济建设勘察、设计等各方面使用的。</P><P>??1∶5万地形图,显示地形比较详细、精确,也是经过实地调查测绘的,每幅图所包括的实地面积比1∶2.5万图大四倍,从图上能精确量测角度、距离、坡度和坐标等数据,主要是供军、师、团各级首长司令部研究判断地形,组织指挥行军、作战、军兵种协同动作;还能供炮兵量取射击诸元,计划火力配系;供工程兵研究工程设施、空降兵选择着陆场地;标绘各种情况和调制各种要图。用途较广,所以,它是合成军队的基本用图。</P><P>??1∶10万地形图,多数是根据1∶5万图编绘的,少数地区(如草原、戈壁地区)是实地测绘的,较1∶5万图概括些,也具有1∶5万地形图的特点。但是每幅图所包括的实地范围又比1∶5万图大四倍。最适于装甲、摩托化部队及高级司令机关使用。在没有1∶5万图时,也可供炮兵射击、空降兵选定着陆场使用。也是合成军队的基本用图。</P><P>??1∶20万和1∶50万图,是根据1∶10万图编绘的,它以较小的图面显示广大地区的地形概貌和关系位置。是供军以上高级指挥机关研究兵力部署,拟定战役计划、制订协同方案,指挥作战时使用的;高炮部队和情报部门掌握空情时也用这种地图,所以称为战役用图。</P><P>??1∶100万,又是根据1∶20万、1∶50万图编绘的。它以更小的图面,显示更广大地区的地形总貌及关系位置。是为空军部队飞行和三军领率机关研究战役方向,进行战略、战役规划、部署,解决战略、战役方面的作战任务时绘制的,所以称为战略用图或陆空共用图。</P><P>??我们使用地图时,就要根据它的用途,恰当地选择适应自己需要的地形图。</P><P>(三)地形图概貌</P><P>??初次接触地形图的人,一看到图上密密麻麻的符号,弯弯曲曲的线条,总感到摸不着头绪,不知如何下手。这是因为你不了解它的特点,不摸它的脾气。如果你接触越多越熟,它就会成为你的知心朋友,成为你在战斗中的亲密战友。</P><P>1. 地形图的颜色</P><P>??地图上居住的“客人”,其实都是我们经常耳闻目睹的老相识,比如,高山、低岭、大江、小溪、房屋、公路等等,都是我们很熟悉的。为什么一搬到地图上就不认识了呢?这是因为制图人员给它们化了妆,换了一种面孔,所以,就感到陌生了。</P><P>??地图的颜色有四种,即黑、蓝、绿和棕色。</P><P>??居民地、道路、独立地物、境界、方里网、地名和注记等,都是要突出表示的,所以用黑色;</P><P>??水是透明的蓝色,所以江河、湖泊、水库、水渠、池塘等都用蓝色;</P><P>??各种植物都是绿色的。地图上就把森林、苗圃、果园等地区染成浅绿色;一九七八年以后出版的地图,除突出树和独立树丛仍用黑色外,其余植被符号,都一律印成绿色了。</P><P>??地表面多为土黄色,所以地图上就用近似土黄的棕色表示高低起伏的自然形态。</P><P>2. 图廊外各部名称和作用</P><P>??地形图每幅图廓的四周,都有许多“标号”,它们各有各的名称和用途。</P><P>??在图幅上方中央的,叫“图名、图号”。如图上写着“新华县”,就是图名,它在这幅图里是最大最著名的地方。“8-48-85-甲”,叫图号,它是告诉你这幅图的位置,就是地图的“门牌号码”。图号下边的一行小字,如:“四川省新华县〓上边县〓康县”,是说明这幅图里都包括哪些县、区,谁占的面积大,就把谁写在前边(图8)。</P><P>??图廓外左上角有个井字格,叫小接图表,它是表明周围“乡邻”关系的;中间有晕线的是本幅图,四周八个格里写的是“邻居”的图名,看着它,就可以拼接地图了。</P><P>??图的下方中央,是比例尺,它是地图大小、内容详略、精度高低的标准,也是量算距离的尺码。</P><P>??比例尺左边的图形,是表示地图方位的。线画正直,顶上有个小五角星,是表示指向地球北极的,叫真子午线,又叫真北方向线;线画顶端有个小箭头的,表示磁针所指的方向,叫磁子午线,又叫磁北方向线;线画顶端有个“V”的,表示纵坐标线所指的北方,这三条方向线合起来叫三北方向。由于地球的质量各处不一样,在不同的地方,这三个方向得不一致的,三者之间就构成三种角度。以子午线为准;与纵坐标线之间的夹角,叫坐标纵线偏角(又叫子午线收敛角);与磁子午线之间的夹角,叫磁偏角;磁子午线与纵坐标线之间的夹角,叫磁坐偏角。根据测绘人员实地测量的结果,这三个偏角的方向和大小,在各地是不一样的,所以在每幅图上的图形也不一样。以真子午线为准:磁子午线在东边时叫东偏,东偏为正,用“+”表示,就画在真子午线东边;在西边时叫西偏,西偏为负,用“-”表示,就画在真子午线西边。夹角内的数字是偏角的度数,没有括号的是360°制,括号里的是密位制,它是标定地图方位时,供修正指北针用的。</P><P>??偏角图的左边,是坡度尺,它是供比量坡度用的。尺的水平线下边有两行数字,“1°2°4°……30°”,是360°制的度数;“3.5、7、11……58%”是用百分数表示的度数,如45%,表示水平距离100,垂直距离45,坡度约为24°。百分数是供工程设计时用的。</P><P>??右图廓的外边是图例,上面印的都是常用地形符号。</P><P>3. 地形图的测制说明</P><P>??在图幅下方的右端,是地图的测制出版说明,这是告诉你测图的方法,测制时间和依据,用图时要加以特别注意:</P><P>??凡是有“航摄”、“调绘”等字的,表明这幅图是用航空摄影测量方法测制的,地形准确可靠。注明的测制年月愈近,地图内容愈新颖,反之,则愈陈旧。</P><P>??图上写有“1954年北京坐标系”,“1956年黄海高程系”,是计算平面位置和高程的依据。比方说,公路里碑上的公里数,通常是从大城市起算的;说某某建筑有多高,一般是从地面算起。这就是说,地球上任何一点的位置都是相互联系,都有一定相对关系。我们测绘地面上点的位置,也是一样,也要有一个起算标准,不然就分不出高低、这了。测绘地面上某个点的位置时,需要两个起算点:一是平面位置,一是高程。计算这两个位置所依据的系统,就叫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P><P>??“1954年北京坐标系”,是采用苏联克拉索夫斯基椭圆体,在1954年完成测定工作的,所以叫“1954年北京坐标系”,我国地形图上的平面坐标位置都是以这个数据为基准推算的。</P><P>??“1956年黄海高程系”,是在1956年确定的。它是根据青岛验潮站1950年到1956年的黄海验潮资料,求出该站验潮井里横按铜丝的高度为3.61米,所以就确定这个钢丝以下3.61米处为黄海平均海水面。从这个平均海水面起,于1956年推算出青岛水准原点的高程为72.289米。我国测量的高程,都是根据这一原点推算的。</P><P>??为了把地面上的地物、地貌描画在图纸上,让用图的人能认出是什么物体,测绘部门制订了简明易懂的符号和有关规定,这个规定,就叫“地形图图式”,简称“图式”。我国现行的“图式”是由国家测绘总局和总参测绘局共同制定的,它是测制、出版地形图的法定依据,也是识别和使用地形图的基本工具。有了统一的图式,测图的人和用图的人就有了共同的语言。使用地图时,如果对某个符号不认识,查阅一下图式,就能找到答案。但查阅图式时,要注意两点:一是查阅的图式要与使用的地图比例尺一致。二是查阅图式时,要注意图式的版本,不然符号就会弄错。
</P>
作者: 指北针    时间: 2004-5-29 10:27
<>(四)地物符号</P><>??地面上的物体,种类繁多,千姿百态,因受比例尺的限制,测图时不可能按照它们的形状全部描绘在图纸上,只能把有军事意义的重要地物表示出来,有些不需要的物体,还要舍弃。为了使地图简明、美观,便于识别物体,判定方位和图上量测计算,制定了一些图形和注记,分别来表示实地某种物体,这些图形和注记,就叫地物符号。</P><>1. 符号的特点</P><>??在制定地物符号时,通常要考虑到以下几个原则和特点:</P><>??一是符号要有统一性。没有统一的规定,不仅不利于测制、生产地图,也不利于使用地图。</P><>??二是图形要形象醒目,容易识别记忆。符号的图形,尽可能地反映地物的外形和特征,使用图者一目了然,很容易联想到它所代表的地物。所以,地物符号在构图上力求做到三点:</P><>??① 与地物的平面形状相似,如居民地、公路、湖泊等,它们的图形与实地地物的平面轮廓对应相似,这种符号,称为轮廓符号或正形符号;</P><>??② 与地物的侧面形状相近,如突出树、烟囱、水塔等符号的图形与实地地物的侧面形状相似,比较形象、直观,这种符号,称做侧形符号;</P><>??③ 与地物的意义相关,如气象台的风向标、矿井的锤子等,这种符号,称为象征性符号。</P><>??了解了它们的特点,用图时,只要注意看图形、想意义,就容易识别记忆了。</P><P>??三是符号要合理分类,能反映地图内容的有机联系和区别,保证图面清晰,易于识别。</P><P>2. 符号的分类</P><P>??实地上面积较大的地物,如居民地、森林、江河、湖泊等,其外部轮廓都是按比例尺测绘的,叫做依比例尺表示的符号。这类符号,可以在图上量取其长、宽和面积,了解其分布和形状。</P><P>??对长度很长,宽度很窄的线状地物,如道路、长城、土堤、垣栅、小的河溪等,其长度是按比例尺测绘的,因宽度太窄若按比例尺缩绘,就表示不出来,就只能放大描绘,所以叫半依比例尺表示的符号。这类符号,在图上只能量取其相应实地的长度,而不能量取它们的宽度和面积。</P><P>??地面上很小的独立地物,如亭子、独立房、宝塔、纪念碑、路标、石油井等,这类地物,若按比例尺缩绘到图上,就表示不出来;但在军事上,对判定方位、指示目标、炮兵联测战斗队形、实施射击、指挥作战等都有重要作用,因此,就采用规定的符号,在不同比例尺图上,按不同的大小绘出;所以,叫不依比例尺表示的符号。这类符号,不能用来判定地物的大小,只能表明物体的性质和准确位置。它们对应实地的准确位置,是在图形的那一点上,这是根据图形的特点规定的。</P><P>??上述三类符号,只能表示地物的形状、位置、大小和种类,但不能表示其质量、数量和名称,因此,还有文字和数字注记,作为符号的补充和说明,所以叫注记和说明符号。注记和说明符号的形式有三种:</P><P>??1. 地理名称的注记,如市、镇、村、山、河、湖、水库,各类道路和行政区的名称等,是用各种不同大小的字体来表示。</P><P>??2. 说明地物质量特征的文字注记,如井水的咸淡,公路路面质量、桥梁性质,渡场、森林种类,塔形建筑的性质等,均用细等线体以略注形式配在符号的一旁。</P><P>??3. 说明地物数量特征的数字注记,如三角点、土堆、断崖的高度,森林密度和树的平均高、粗,道路的宽度,河流的宽、深和流速等均用大小不同的数字表示。</P><P>??此外,有些地物的分布较零乱,如沙地、石块地、梯田坎、疏林、行树、果树等,很难表示它们的具体位置和数量,就采取均匀配置的图案形式表示,所以叫做配置符号。这种符号,只表示分布范围,不代表具体位置。</P><P>??只要我们掌握了符号的特点,再识别地物符号就比较容易了。</P><P>(五)地貌的表示方法</P><P>??地球表面是起伏不平的,有高山,有深海,有丘陵和平原,有沙漠和草原,还有江河和湖泊等等,这些高低不平,形状各异的地貌是怎样表示在平面图纸上的呢?</P><P>??地貌的表示方法,是人们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完善和丰富起来的。在公元前六百多年的时候,我国的制图先驱是用∩∩图形表示山峰位置和山脉大体走向的,直到清朝初期,才开始采用等高线表示地貌的方法。</P><P>??用等高线表示地貌,能精确地反映地面的高低、斜坡形状和山脉走向,我们的基本比例尺地形图,主要是用这种方法表示地貌的。这种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立体感。</P><P>??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地图的要求提高了,希望能一目了然地看出广大区域的地势总貌,迅速得到高程分布和高差对比的印象,于是,在等高线的基础上又出现了分层设色和晕渲表示地貌的方法。</P><P>??分层设色法,就是将地貌按一定的高度分出层次,每层普染以不同的颜色。用图时就可以根据颜我迅速判别高度。我们常见的地图册以及航空图,小比例尺图,多是采用这种方法。</P><P>??晕渲法,就是按一定的光源方向和地形起伏,用青钢色(或彩色),在坡或背光坡上涂绘暗影,以构成地势起伏的立体形象,给用图者在视觉上以生动形象、蜿蜒起伏、景观自然的感觉。地貌图、游览图多是采用这种方法。</P><P>??分层设色和晕渲法,如与等高线配合使用,效果将会更好,不但便于识别地貌,也便于图上计算高程。</P><P>1. 等高线表示地貌的原理</P><P>??为了说清楚这个原理,让我们先回忆一下某些自然现象。</P><P>??你到过水库吧!在水库的岸坡上,有一道道的水涯线痕迹,一条条,一层层,随着山形的凸凹,蜿蜒曲折,多么规律!真象雕刻家专门刻画的一样;其实,那是水平面从最高水位的变化过程中,撞击岸坡留下的标记。</P><P>??再看海岛,在岛的四周陡坡上,和水库一样,这是海水涨潮和落潮时留下来的痕迹。想想水涯线的痕迹,再看等高线表示地貌的原理,就容易理解了。</P><P>??等高线表示地貌的原理是:假设把一座山,从底到顶,按相等的高度,用一层一层地水颊横截该山,则山的表面便会留下一条一条的弯曲截口痕迹线,再将这些截口痕迹线垂直投影到一个平面上,便呈现出一圈套一圈的曲线图形。因为每条曲线上各点的高度都相等,所以这种曲线叫等高线;各相邻的两条等高线间的垂直距离相等,叫等高距。地形图就是根据这个道理来表示地貌的。</P><P>2. 等高线的特点</P><P>??根据等高线表示地貌的原理,从图18可以看出这样几个特点:</P><P>??等高线都是闭合曲线,同一条等高线上任何一点的高程都是相等的;</P><P>??等高线多,山就高,等高线少,山就低;</P><P>??等高线密,坡度陡,等高线稀,坡度缓;</P><P>??等高线的弯曲形状和相应实地地貌形态保持水平相似的关系。</P><P>??对于同一地形而言,等高线的多少,取决于等高距的大小。等高距大,等高线就稀少,地貌显示就简略;等高距小,等高线就密集,地貌显示就详细。为了制图方便,利于用图,应选择适当的等高距。我军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等高距规定为:</P><P>??比例尺?1:1万?1:2.5万?1:5万?1:10万?1:20万</P><P>??等高距?2.5米??5米??10米??20米??40米</P><P>3. 等高线的种类</P><P>??在地形图上,我们所看到的等高线,为何有细的,有粗的,还有断续的?这是为了更好地表示地形和用图的方便而规定的。</P><P>??凡是按规定的等高距测绘的等高线,都叫基本等高线,又称首曲线,是用细实线表示的;</P><P>??为了便于计算高程,把首曲线每逢五条或十条加粗描绘一条,叫做加粗等高线,例如,一座一千米的高山,在1∶5万图上,就要画一百条首曲线,计算高程时,如果一条一条地数,就很不方便,有了加粗等高线,就能一五一十地数,计算就方便了,所以,又叫计曲线。</P><P>??因为地貌起伏变化多端,用首曲线往往不能详细表示地貌的细部特征,就在首曲线的中间加绘长虚线,表示其细部,这叫半距(基本等高距的二分之一)等高线,也叫间曲线。</P><P>??有些地方的细貌,用间曲线仍然显示不出来时,就在四分之一等高距的位置上用短虚线表示其细貌,补助间曲线的不足,所以叫做补助等高线,又叫助曲线。</P><P>??间曲线与助曲线,线段不长,只在倾斜变换和地形复杂的地方用,如丘陵地区的地图上使用较多。</P><P>??用等高线表示地貌,是一种比较科学的方法,具有图形简单、便于计算、清晰醒目等优点。但也有不足之处,例如,因为等高线是按一定的等高距测绘的,有些细貌可能被舍去;不能完全逼真地反映地貌的细部和景观;立体感不够明显,给判读带来一定的困难。用图时,既要掌握它的特点,也要知道它的不足之处,才能更好地发挥地形图的作用。</P><P>4. 怎样识别地貌</P><P>??我们懂得了等高线表示地的原理和特点,就有了判读地貌的基础,但是,由于地貌类型复杂,要正确认识地貌,仍有不少困难。</P><P>??尽管每座山都有自己的特点,形态万千,但只要我们认真分析一下,仍然可以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概括地说,它们都是由山顶、凹地,山背、山谷,鞍部、山脊等构成。只要抓住这些基本特征,识别地貌就比较容易了。</P><P>??在识别这些特征时,只要联想一下等高线表示地貌的原理和特点,就能立刻认出:凡是最小的闭合小圆圈都是山顶。根据这些圆圈的大小和形状,还能分辨出是尖顶山、圆顶山或平顶山。凹地也是小圆圈,怎么和山顶区别呢?这个问题,制图人员早就想到了,就是在圆圈上加上个垂直小短线,它是指示下方向的,叫做示坡线。如果你看到示坡线是在圆圈的外面,就是山顶,示坡线是在圆圈的里面,就是凹地了。</P><P>??以山顶为准,等高线向外凸出的是山背;等高线向里凹入的,就是山谷。两个山顶之间,两组等高线凸弯相对的是鞍部,若干个山顶与鞍部连接的凸起部分就是山脊。</P><P>??另外,由于地壳的升降,剥蚀和堆积作用,使得一些局部地区改变了原来的面貌,如在黄土高原上,植被稀少,由于雨水冲刷形成的冲沟;陡峭的崖壁,坡度在70°以上,象广西桂林的陡石山;山坡受风化作用而崩落的崩崖等。这些地形,军事上统称为变形地。因为这种地形面积很小,形状奇特,用等高线不太好表示,只好用符号来表示。</P><P>??根据等高线表示地貌的原理和特点,结合变形地符号,再考虑到自然习惯(如河水总往低处流,等高线上高程注记的字头总是朝上坡方向,示坡线指向下坡)进行判读,地貌的总体和细部就清清楚楚了。
</P>
作者: 指北针    时间: 2004-5-29 10:28
<>5. 怎样判定高程和高差</P><>??我们在使用地图时,经常要判定点位的高程。如炮兵射击,为了确定高低角,就要知道炮兵阵地、射击目标和观察所的高程。在图上根据什么判定点位的高程呢?主要是根据高程注记和等高线来推算。例如:
??点位恰在等高线上时,该等高线的高程,就是这个点位的高程;</P><>??点位在两条等高线之间时,先查出下边一条等高线的高程,再按该点在两等高线间隔中的位置目估出高度;</P><>??点位在没有高程注记的山顶时,一般应先判定最上边一条等高线的高程,然后再加上半个等高距。</P><>??知道了两点的高程,然后相减,所得结果,就是两点的高差。</P><>6. 怎样判定斜面形状和坡度</P><>??部队构筑山头阵地,总要观察一下斜面情况,是否有利发扬火力。军队行军,经常遇到上坡下坡。不同的斜面和坡度,对军队战斗行动带来不同的影响。比如汽车的爬坡能力是15°,如果道路的纵坡度大于15°,汽车就不便通行了。所以,我们使用地图,要学会从图上判定斜面的形状和坡度。</P><>??所谓斜面,就是从山顶到山脚的倾斜部分。就拿敌对双方控制的高地来说,朝向对方的斜面叫正斜面,背向对方的斜面为反斜面。斜面有几种?它们在地形图上是怎样表示的呢?</P><>??等齐斜面?坡度基本上一致,站在斜面顶部可以看到全部,便于发扬火力的称为等齐斜面,在图上,各等高线的间隔大致相等。</P><>??凸形斜面?在实地,上面缓下面陡,站在斜面顶部看不见下部,形成观察射击的死角,称为凸形斜面。在图上,等高线的间隔上面稀,下面密。</P><P>??凹形斜面?与凸形斜面相反,上面陡,下面缓,站在斜面的顶部能看到斜面的全部,便于发扬火力,称为凹形斜面。在图上等高线的间隔是上面密,下面稀。</P><P>??实地的斜面,多数是凸凹互相交错的形状,但是,总离不开上面说的三种形状。使用地图时,只要注意等高线间隔的疏密情况,就能很容易地判明斜面的形状。</P><P>??那么斜面的坡度,又怎样从地图上量取呢?</P><P>??量取坡度时,要先用两脚规量取图上两条(或六条)等高线间的宽度,再到坡度尺上比量,在相应的垂线下边就可以读出它的坡度。</P><P>(六)地形图的坐标系统</P><P>??提起“坐标”这个词,有些读者可能有点陌生,其实,在我们生活中还是经常碰到的,只是不这么称呼罢了。比如我们到体育馆看球赛,去礼堂听报告,入场券上就有×排×号,按照这个排、号,就能找到自己的座位。这种用排和号两个数确定座位的方法,在数学上就叫做坐标法。为了使用地图的方便,制图人员就把这个坐标法搬到了地图上,成为确定地面点位的方法。因为地球比较大,坐标的起算点、计算的方法和表达的方式就必须有一系列的规定,这些规定,就是坐标系统。</P><P>??地图上的坐标系统分为两种,即平面直角坐标系和地理坐标系。我国地形图上采用的是“1954年北京坐标系”,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在前面已经介绍过了。这里只打算介绍一下地形图上的地理坐标和平面直角坐标的一些具体应用问题。</P><P>1. 地理坐标</P><P>??确定地球表面上某点位置的经度和纬度数值,就是该点的地理坐标。</P><P>??为了使用方便,在1∶20万、1∶50万和1∶100万地图上,按照一定的间隔绘有经线和纬线,构成地理坐标网;在图廓线的四周有经、纬度数值注记。在大于1∶10万图上,只是在内图廓外绘有分度带,每个分划为一分;在内图廓的四角注有经、纬和值。需要用经纬度指示目标时,只要把南图廓与北图廓、东图廓与西图廓上分度带的相应分划连接起来,就构成了地理坐标图。</P><P>??埂坐标是世界各国通用的。在海上、空中、边防或外交斗争中,通常采用地理坐标指示目标。例如,知道了地理坐标为北纬25°02.5′,东经121°31′,就可以从图上找到这是台北市。反之,找到了图上位置,也可以求出这一点的地理坐标。</P><P>2. 平面直角坐标</P><P>??由于经纬线在图上多是弧线,不便于图上作业,更不便于距离和角度的换算,因此,在大比例尺图上都绘有平面直角坐标网。</P><P>??确定平面上某点位置的长度数值,就是该点的平面直角坐标。平面直角坐标会值是用公里和米表示的。</P><P>??平面直角座标的构成 平面直角坐标,是在颊上由两条垂直相交的直线建立起来的坐标系统。纵线为纵轴,以X表示;横线为横轴,以Y表示;两直线的交点为坐标原点,以0表示。确定某点的位置时,以该点到横轴的垂直距离为纵坐标(X),到纵轴的垂直距离为横坐标(Y)。并规定,X值在横轴以上的为正,以下的为负;Y值在纵轴以右的为正,以左的为负。如甲点的坐标:X=250,Y=300。用这种方法确定点位的,就叫平面直角坐标法。</P><P>??我国地形图上的平面直角坐网,是按高斯投影构成的。高斯投影是以6°为一带,每个投影带的中央经线是直线,与中央经线相垂直的另一条直线是赤道。地形图上的平面直角坐标,就是以中央经线为纵轴(X),以赤道为横轴(Y),其交点为坐标原点(0),这样,每个投影带便构成一个独立的坐标系。我国领土位于赤道以北,所以纵坐标(X)值均为正值;横坐标(Y)值,位于中央经线以东的为正,位于中央经线以西的为负。为了计算方便,消除负数,又将横坐标(Y)值均加上五百公里常数,(即等于将纵轴西移500公里)横坐标以此纵轴起算,Y值也就全是正数了。</P><P>??因为一个投影带的范围很大,分的图幅也很多,为 能迅速确定点的坐标,制图时,就用平行线的办法,以一公里(或两公里)为单位,分别作中央经线和赤道的平行线,构成正方形方格网,叫做平面直角坐标网,在1∶5万地形图上,每个方格的面积是一平方公里,所以又叫方里网。</P><P>??图上平面直角坐标的注记 地图上纵向的线(即中央经线的平行线),都叫纵坐标线,它的长度数值是由南向北增加的,注记在左右图廓间(公里数)。</P><P>??地图上横向的线(即赤道的平行线),都叫横坐标线,它的长度数值是由西向东增加的,注记在上下图廊间(公里数)。</P><P>??用平面直角坐标指示目标 有了X、Y一组数值,在图上是不是就能确定地球表面上任何一点的位置了呢?这在一个投影带中是可以的。但是,按高斯分带投影的办法,全球就分六十个带,我们中国占十三个带,每一带都是一个独立的坐标系;这样,相同的一个坐标值,将会在所有六十个带里同时出现。例如呼和浩特市和承德市,它们的坐标几乎相等,而两地实际相距将近五百公里,就因为所在的投影带不同。为了避免这种现象,还要在Y坐标值的前面写上带号,就是在呼市的横坐标值前写上19,在承德的横坐标值前写上20,这样,才能用X、Y值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位置。</P><P>??平面直角坐标网的作用,主要是指示目标和确定目标在图上的位置,也可以估算距离和面积。</P><P>??利用坐标指示目标时,可以用概略坐标,也可以用精确坐标。例如,报告龟山的概略坐标,只要指出龟山所在方格左下角的坐标值即可。报告坐标的顺序是:先纵坐标值,后横坐标值,切记不要报错。</P><P>??为了避免报错顺序,简便的方法是:用左手的虎口对正这个方格的左下角,先沿拇指方向找出纵坐标值(X)为85,再沿食指方向找出横坐标值(Y)为49。口头报告时,先说坐标,后说地名,如:85、49,龟山。如果在文件中,就写成:“龟山(85、49)”。</P><P>??炮兵射击,常常要用精确坐标,此时应先找出概略坐标,再加上该点到下边和左边方格线的垂直距离的米数即可。最方便的办法是用坐标尺量读。量读的方法是:使坐标尺的纵边与纵坐标线密合,横边通过所量地物之定位点,即可读出纵、横坐标的米数,然后与概略坐标的公里数相加,就是精确坐标。例如发射点的精确坐标为:X85620,Y49300。</P><P>??反之,用同样的方法,知道了坐标值,也可以确定目标点在图上的位置,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P><P>3. 邻带补充坐标网</P><P>??地形图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网,是按投影带建立的各自独立的坐标系,纵、横坐标线都只平行于本带的纵、横坐标轴;所以,在两带相接的地方,图上的坐标线就拼接不起来。但是,在实战中,常会碰到这种情况:比如,我炮兵发射阵地位置在十九带而射击目标位置在二十带,因为不是一个投影带,坐标系统不一致,这就无法指示目标,不能计算炮目距离和方位角。</P><P>??为了便于相邻两带的图幅能使用统一的坐标网,制图时规定,凡是在两带相接地方1~2幅图的外图廓线上都要加绘邻带坐标网短线,并注上相应的公里数。用图时,就要规定统一使用某一带坐标网,并将两对应图廊间的短线连成直线,即可构成邻带统一的坐标网。</P><P>三、怎样使用地形图</P><P>??我们学习识别地形图的目的是为了使用地形图,特别是要会现地使用地形图。</P><P>??现地使用地图,就是把地图拿一现地,将地图与现地地形一一对应起来,以便分析研究地形,全面地熟悉、掌握地形情况,按照实际地形组织计划部队行动,充分发挥地图的作用。</P><P>??初学使用地形图的人常有这样的感觉:就图识图还比较清楚,一到现地就有点晕头转向;在简单地形上不安了些,特别是一到生疏复杂地形就更容易糊涂了。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对图不熟,二是没有很好地掌握现地使用地形图的要领。</P><P>??现地怎样使用地图?它有哪些要领?概括地说,主要有:判定方位、标定地图、确定站立点、对照地形、按地图行进和分析研究地形等基本问题。</P><P>(一)判定方位</P><P>??军队机动性大,活动地区广,经常遇到各种复杂的天候和地形条件,因此,我们每一个解放军战士,都要学会在完全生疏的地方,在漆黑的夜晚,在深山密林中,在茫茫的沙漠和草原上判定方位的本领。</P><P>??军队在战斗行动中,必须随时随地能辨明方向,明确敌我关系位置。如穿插分队进行迂回包围敌人,侦察分队潜入敌后侦察敌情,通讯分队执行送信、架线等任务是如果迷失了方向,不仅会贻误战机,甚至可能遭受重大伤亡,后果是难以想象的。所以,判定方位是军队行动的重要依据。</P><P>??判定方位的方法很多这里只介绍几个简单常用的方法,可以因地制宜,灵活运用。</P><P>1. 用指北针</P><P>??指北针是军队基层指挥员的一项装备器材。</P><P>??指北针的针尖,含有两种磁性,在地同、北磁极的吸引下,它的针尖永远指着南方和北方,所以,用指产针判定方位,简单方便,只要把指北针放平,它就能给你指出南北方向。不论是在陆地、在海洋还是在空中,也不管是黑夜、白昼或是刮风下雨,都是一样地灵便。</P><P>??指北针为什么能指示南北方向呢?这是由地球特性决定的。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它有两个磁极:一个叫地磁北极,另一个叫地磁南极,根据磁性“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指北针的磁针在这两个磁极的吸引下,就一头指北,一头指南。</P><P>??我们在前面说的指针所指的方向并不是真北方向。只要你用指北针和北极星对照一下,就会发现:指北针的北不是严格对准北极星方向的,而是有一个角度。这说明地球南、北极和地磁南、北极不在一个位置上,而是有一个角度,这个角度叫磁偏角。磁偏角的大小,在各地是不一样的。在我国东部地区,磁针方向总是指在北极的西面,叫做西偏,越往东北去,西偏的角度就越大,如在上海地区为3—4°,旅大地区为5—6°,到黑龙江就11°多了。在我国的西部地区,磁针的方向又总是指在北极的东边,叫做东偏,越往西北去,东偏的角度越大,如在拉萨、昌都为0°,到乌鲁木齐就3—4°。由于地磁本身每年还有周期性的变化,同一地点的磁偏角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年年都有变化,一年内变化的数值叫做年变率。各地磁偏角和年变率都是经过精确的测量计算出来的,有些地图上还有注明。使用指北针标定方向,必要时,要根据磁偏角和年变率修正。</P><P>??此外,由于磁针有吸铁的特性,容易受电和金的体吸引,使用前应检查磁针是否灵敏,使用时不要太靠近高压线、汽车、坦克、火炮等物体。在雷雨时和磁铁矿、磁力异常地区都不能使用。</P><P>2. 用太阳和手表</P><P>??从古以来,我国人民就有个习惯的说法:“日出于东而落于西”。其实,在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中,太阳真正从正东方向升起,从正西方向落下去的日子,却只有春分(3月21日)和秋分(9月23日)这两天,其他日子,都不是从正东升起,从正西落下去的。这是地球一方面绕着太阳公转,同时它自身也在旋转的缘故。大体上说,是春秋天太阳出于东方,落于西方;夏天太阳出于东北,落于西北;冬天出于东南,落于西南。根据太阳出没的位置,就能概略地判定方向。</P><P>??如果你带着手表,可以根据太阳利用手表判定方位。一般地说,当地时间早晨六时左右,太阳在东方,中午十二时在正南方,下午十八时左右在西方。</P><P>??如果想更准确一点判定方位,方法是:先把手表放平,以时针所指时数(以每天二十四小时计算)的折半位置对向太阳,表盘上“12”这个数的指向,就是北方。比如,我们在某地上午八时判定方位,其折半位置是4,即以表盘上的“4”字对向太阳,“12”的指向就是北方;若在下午二时四十分(即十四时四十分)判定,应以“7∶20”对向太阳。为了记忆方便,我们编了个顺口溜:“时数折半对太阳,12指向是北方。”</P><P>??为什么要把时数折半呢?因为地球自转一周是一天,一天是二十四小时。可是手表,一天要走两圈才够二十四小时,正好手表转的圈数比地球多一倍,所以要折半。但是要注意,手表上的时间,必须换算成当地时间。</P><P>??我们使用的统一标准时间是北京时间,那么怎样换成当地时间呢?</P><P>??北京时间是东经一百二十度的时间。地球上经线一共分成三百六十度,地球自转一周是二十四小时。这就可以算出地球每四分钟就转一度,一小时转十五度。这就是说,在我国最东的地方(东经一百三十五度)比北京早一个小时看到太阳,在最西的地方(东经七十五度),则比北京晚三个小时才能看到太阳。换算当地时间时,要以东经一百二十度为准,向东,经度每增加十五度,就加上一小时;向西,经度每减少十五度,就减去一小时。比如在新疆塔城(东经83°),中午十二时判定方向时,那里比东经一百二十度少三十七度(120°—83°=37°),就晚二时二十八分,所以当地时间是九时三十二分,即以4∶46对向太阳,“12”的指向就是北方了。又如在黑龙江佳木斯(东经130°11′),上午十一时判定方位时,那里比东经一百二十度多十度十一分(130°11′-120°=10°11′),就早四十一分钟(4×10.2=40.8分),所以当地时间是十一时四十一分,即以“5∶50”对向太阳,“12”的指向就是北方。</P><P>3. 根据北极星</P><P>??在茫茫的黑夜里,又该如何判定方位呢?从古到今,人们就有看星星计时辰,观北斗方向的习惯,俗话说:“找到北极星,方向自然明”。这是有科学道理的。</P><P>??到了夜晚,极目长空,繁星闪闪,在北方的天空,有一颗好像不升不落固定不动的星,为人们指引着方向。因为它位于北极的正上方,都叫它北极星。所以,只要找到北极星,就知道了北方。</P><P>??怎样才能找到北极星呢?最可靠的办法是认星座。弄清了星座是怎么回事,用北极星附近星座的关系来找北极星就容易了。</P><P>??为了观察研究的方便,天文学家们给天空中的星星编成很多“小组”,还给每个小组起了名字,如狮了、小犬、猎户、金牛等等。这些星星“小组”,就叫“星座”。连同小组的名字,就叫某某星座。例如,民间传说的北斗七星,就是一个星座,天文学家给它起名叫“大熊星座”,在它附近还有个“小熊星座”。</P><P>??小熊星座,有七颗比较明亮的星,根据它排列的形状,人们想象它象只小熊,所以起名叫小熊星座,在小熊尾巴尖上的那颗星就是北极星。</P><P>??大熊星座,也有七颗比较明亮的星,排列的形状,象只大熊,也象个古代的熨斗,所以,都管它叫北斗星。因为它的形状又象支盛饭的长把勺子,所以群众又管它叫勺子星。晴天晚上,只要你举目朝北方天空一望,就能看见它,人们主要是用它找北极星。找北极星时,先顺着勺头外边两颗星的方向,划出一条假想的延长线,在相当于这两颗星之间距离的五倍处,有颗比较明亮的星,就是北极星。</P><P>??在北极星的另一边,还有五颗明亮的星,形状象英文字母的“W”,叫仙后星座,也叫女帝星。从这五颗星中央的一颗算起,在距离缺口长度的两倍处,有颗比较明亮的星,就是北极星。</P><P>??北极星的高度大约与当地的纬度相等。在低纬度(北纬23°以南地区)如广州以南地区,由于地平线上蒙气的影响,有时就看不到北极星。这时,可以利用南十字星座判定方位。</P><P>??南十字星座,有四颗比较明亮的星,将相对的两星用虚线连接起来,就成个“十”字,所以叫南十字星座。把距离较长的两星连线向下延长,在约为两星距离的四倍半处,就是正南方。</P><P>??在南十字星座东侧下方,有两颗较亮的星,叫半人马星座,把这两个星连一直线,并向下作它的中垂线,其垂线方向也是正南方。</P><P>4. 利用自然特征</P><P>??如果你留心观察自己驻地附近的自然征候,就会发现,有许许多多自然现象,都能帮助我们判定方位。</P><P>??独立大树,靠南面,因受到充足的阳光照射,所以枝叶繁茂,树皮光滑;而靠北面,因背向太阳,则枝叶稀疏,树皮也较粗糙。</P><P>??锯断的树桩,树桩上有一圈套一圈的曲线,很象地图上的等高线,这是它的年龄标志,叫年轮。年轮的间隔宽窄很不一样,根据年轮的宽窄,也能判定南北方向,如年轮间隔宽的一面,因为阳光的照射充分,表明它生长的快,说明是朝南方向;窄的一面,因为阳光照射不充分,证明长的慢,说明是朝北面。</P><P>??青苔喜欢在阴暗潮湿的地方生长,如果你在大岩石旁边、大树的一侧、房屋的一侧发现长有青苔,那么你就找到了北方。</P><P>??冬天,在突出地面的土堆、土堤、建筑物旁,你会看到积雪溶化的现象。朝阳一侧积雪溶化快是南方,背阳一侧积雪溶化慢就是北方。但对土坑、沟渠和森林中的空地来说,则相反,南面背阳积雪溶化慢,北面向阳积雪溶化快。</P><P>??由于我国幅员广大,土地辽阔,各地有各地的特殊条件,只要你留心观察,很多事物都会给你指出方向。如:内蒙古高原上,冬季大多是西北风,山的西北坡积雪较少,东南坡积雪较多;树干多数略向东南倾斜;蒙古包的门一般朝东南;新月形沙丘,朝东南方向伸展,坡度缓的一端朝西北,坡度陡的一端朝东南。</P><P>??辽西丘陵地区,气候比较干燥,松柏树多生长在北坡;房屋多坐北朝南。</P><P>??秋天,大雁往南飞;春天,大雁往北飞。</P><P>??只要我们博见广识,学习掌握一些基本方法,又能加以灵活运用,就能在各种条件下,都不会迷失方向。
</P>
作者: 指北针    时间: 2004-5-29 10:29
<>(二)标定地形图</P><>??标定地图,就是使地图的方位与现地一致。地图的方位是上北下南,左东右西,这是许多人知道的,为什么还要标定地图方位呢?这里所说的标定地图,就是让地图和现地两者的方位严格一致,恢复地图与实地成一定比例的完全相似的关系。地图,特别是大比例尺地形图,反映实地地形非常详细精确,要把每个地物和实地都一一对照起来,就必须标定地图。</P><>??标定地图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P><>1. 利用指北针标定</P><>??用指北针标定地图,一般是按磁北一标定。标定时,先以指北针的直尺边与磁北方向线(磁北方向线的位置,就在大比例尺地形图上、下图廓线的东部,画着一个小圆圈,旁边注有“磁北(或P)”和“磁南(或P′)”)密合,并使“北”字朝向地图的上方;然后转动地图,使磁针的北端对准“北”字,地图与现地的方位就一致了。</P><>??用指北针标定地图,也可以按纵坐标线或真子午线标定。纵坐标线,在图上很容易找到。真子午线位置在哪儿?东西内图廓线,就是真子午线。按纵坐标线、真子午线标定地图的方法与按磁北方向线的标定方法一样,但是,要注意按照偏角图修正偏角。</P><>2. 依据直长地物标定</P><>??所谓直长地物,就是又直又长的地物。如公路、铁路、水渠、土堤、通讯线、输电线等等,都是直长地物。</P><>??标定时,顺着直长地物的方向站好,先从图上找到这个直长地物符号,再转动地图,对照两侧地形,使图上和现地地物的方向一致,地图就标定了。但要注意图上方位与实地一致,不要搞反了。</P><>3. 依据明显地形点标定</P><P>??哪些算明显地形点呢?凡是有突出特征的物体,都是明显地形点,象山顶、鞍部、烟囱、水塔、桥梁、叉路口、土堆、独立树等等都算是明显地形点。</P><P>??标定时,先确定站立点在图上的准确位置;再选定一个远方明显的地形点,并将直尺边切于站立点和远方地形符号的中心;然后转动地图,使远主地形符号在前,通过直尺,向远方实地相应地形点瞄准,地图方位就标定了。</P><P>4. 利用北极星标定</P><P>??军队在夜间行动,视度不良,不便依据地形点标定地图时,还可以利用北极星标定地图。标定时,要先认准北极星,再使地图上方概略朝向北方,然后通过东(西)图廓线瞄准北极星,地图方位就标定了。
这几种标定地图的方法,读者可在实践中,根据时间、天候、地点、任务等具体情况,灵活采用。</P><P>(三)确定站立点</P><P>??确定站立点,就是在现地用图中,把自己站立的实地位置,准确地在地形图上找到。</P><P>??确定站立点的位置十分重要。这是我们在行军、作战、野营训练中现地使用地图时经常碰到的问题。不能准确地确定站立点在图上的位置,就不能正确地使用地图,甚至说就根本不会现地使用地图。手里拿着地图,也等于一张废纸。</P><P>??对一个指挥员来说,不会确定站立点,是个致命弱点,特别是到了战场,就可能招致危险的后果。在这个问题上,是有教训的。例如某次作战中,某部五连,执行穿插任务,晚上天黑雾大,观察十分困难,由于连指挥员识图用图不熟练,不会正确地确定自己的站立点,没有准确地按照指定的路线行进,结果闯到敌人的伏击圈里去了,受到敌人三面火力的袭击。后来,在友邻部队支援下,才突破敌人的包围圈。不但贻误战机,而且遭受了不必要的伤亡。所以说,确定站立点,是现地用图的一个关键问题。</P><P>??怎样确定站立点在图上的位置呢?方法虽多,但要根据不同情况,灵活选用。</P><P>??第一种情况:有明显地形点时,用明显地形点确定。</P><P>??例如,站立点是在山顶、鞍部、桥梁、岔路口等明显地形点上,只要在图上找到这个地形符号,也就找到了站立点在图上的位置。</P><P>??如果站立点是在某明显地形点的附近,则可以根据自己站立点与明显地形点的关系,目估判定在图上的位置。</P><P>??如果站立点离明显地形点较远,难以目估判定时,就先标定地图,再向明显地形点瞄画方向线,然后目测到该点的距离,根据所测方向和距离,即可确定站立点。</P><P>??第二种情况,有直长地物时,用截线法、垂线法或迭标线法确定。</P><P>??如,行进在公路上,路的侧方有明显地形点时,可先用公路标定地图,再以直尺边紧靠地形符号,然后现现地相应地形点瞄准,画方向线,方向线与公路符号的交点,就是站立点在图上的位置。这种方法,叫截线法。</P><P>??又如,当明显地形点与站立点的联线正好垂直于直长地物时,可以直接在图上,从该地形符号中心向直长地物符号画垂线,其交点就是站立点在图上的位置。这种方法,是利用垂线关系决定的,所以叫垂直线法。</P><P>??如果公路的侧方,有两个明显地形点恰好在一直线上,站立点又正好在这两个地形点的连线上,也可以直接在图上通过那两个地形符号画一直线,其直线与道路的交点,就是站立点在图上的位置,这一方法,叫迭标线法。</P><P>??第三种情况:在平坦开阔的地形上,附近没有明显地形点,也没有线状地物,但在远方能看到两个明显地形点时,可采用后方交会法确定。</P><P>??后方交会法:先在站立点标定地图,并保持地图不动,再从图上和现地分别找准这两个明显地形点;然后将直尺边靠在图上一个地形符号的中心,转动直尺向现地相应的地形点瞄准,画方向线;不动地图,再以同样方法向另一个明显地形点瞄画方向线,两条方向线的交点,就是站立点在图上的位置。</P><P>??第四种情况;如果远方只能看到一个明显地形点,不能进行后方交会时,就用极距法确定。</P><P>??所谓极距法,就是利用方位角和距离两个数据确定站立点的方法。例如,在实地测得某个明显地形点的磁方位角4—20(四百二十密位),距离九百米,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两个数据,在图上按比例尺缩绘出站立点的位置。</P><P>??缩绘的方法:先标定地图,再以指北针直尺边切在图上该明显目标的地形符号上,然后转动指北针,并使磁针对准4—20,画方向线,最后在方向线上根据所测距离比例尺综绘出站立点在图上的位置。</P><P>??第五种情况:在密林地区行动,展望不良,视距短浅时,可借助高大树木,登高望远,用磁方位角交会的办法确定。其具体作法是:先攀登到比较高大的树上,用指北针分别测出远方明显目标的磁方位角;再到地面方便的地方标定地图;然后以指北针直尺边靠在图上相应地形符号的中心,转动指北针,使磁针指向所测磁方位角分划,画方向线;再以同样方法,描画另一目标的方向线。两条方向线的交点,就是站立点在图上的位置。</P><P>??第六种情况:在无法精确标定地图时,还可以采用透明纸交会法确定。其具体作法是:先选定图上和现地都有的三个明显地形点;再将透明纸固定在图板上,并在适当位置插一细针,以直尺紧靠细针,不动图板,依次向现地各地形点瞄画方向线,并在方向线的末端注上地形点的名称;然后取下透明纸,蒙在地图上,移动透明纸,使每条方向线准确地通过相应地形符号的定位点上,此时,透明纸上针眼位置就是站立点在图上的位置。</P><P>(四)地形图与现地对照</P><P>??我国古代军事家孙子有句名言:“知彼知己,知天知地,胜乃无穷”。这里的“知地”,就包括要熟知地形情况。怎样才能熟知地形情况”现地对照就是熟知地形的重要手段之一。</P><P>??现地对照地形,就是在标定地图、确定站立点以后,将地图与现地地形一一加以对照。通过对照,把周围居民地、道路、江河、重要高地等地形的关系位置,以及地貌的起伏状态等,在头脑里建立起深刻的印象。这样,指挥员组织指挥部队战斗行动时,就有了可靠的基础。</P><P>??对照地形时,一般先对照突出明显的地形,后对照一般地形,再由近及远,由点到线,后分片逐段地进行对照。</P><P>??在山地、丘陵地对照时,可根据地貌形态,山脉走向,先对照高大明显的山头、山脊,然后顺着山脊、鞍部、山背、山脚的方向对照。也可以根据远近山岭的颜色、植被、道路、河流分布等特征和地形间的相关位置进行对照。</P><P>??在平原地对照时,可先对照主要的道路、河流、居民地和高大突出的建筑物,再根据地物的分布情况和相关位置逐点分片地进行对照。</P><P>??对照过程中,要边对照边记忆,逐步建立地形与地图的统一概念,最后达到能熟背地图,对地形了如指掌。</P><P>(五)按地形图行进</P><P>??当你要到一个生疏的地方去执行任务,自己正在迷盲不知道该怎么走的时候,就会有热心的同志对你说:“我给你画个图”。你照着他给你画的路线图走,到了你所要去的地方,这就是按图行进。只不过这种图极其简略,而不像地形图那样复杂罢了。</P><P>??按地图行进,是识图用图中最重要、应用最广泛的课题,也是用图的最过硬本领。因为军队行军、作战,穿插迂回,经常遇到在无村庄、无道路、无向导和生疏的地形行动,常常要求部队能够按指定的路线,指定的时间,到达指定的地点。如果指挥员不会按地图行进,对于战斗任务的完成,影响极大。例如,在某次作战中,某部接到转移阵地的命令后,因为干部不会识图用图,没有掌握按图行进的要领,结果把部队带进了一条无路可走的深山沟,转了两个小时,只得沿原路返回。就这么一往一返,一共十二公里的路程,却走了八个小时,给部队增加了疲劳,延误了到达新位置的时间,贻误了战机。与此相反,掌握了按地图行进要邻的指挥员,情况就大不相同。他们不管山多高,林多密,谷多深,路多窄,地形多么复杂,都能按照上级指定的路线,按时到达指定的地点。即便是在突然与敌人遭遇,来不及现地观察地形时,也能从图上分析判断地形特点。正确布置兵力兵器,取得战斗的主动权。</P><P>??怎样才能搞好按地图行进?行进的要领又有哪些呢?主要是靠自己多学习,多实践,但也要借鉴别人的经验。为了帮助初学的人尽快掌握要领,这里概要地介绍几条用图经验:</P><P>??第一条,行进前要认真做好图上准备。图上准备包括:一标、二量、三熟记。</P><P>??一标:就是根据任务、敌情在图上研究选定行进路线,并将沿途方位物,如岔路口、转弯点、居民地进口或出口的方位物等都在图上标绘出来,以便行进中现地对照。</P><P>??二量:就是量测行进路线上各段里程,计算行进时间,并注记在图上。</P><P>??三熟记:就是熟记先进路线。熟记时,一般按行进的顺序,把每段的里程、两侧的方位物、地形特征和经过的村庄等都熟记在脑子里。这样,走起路来,心中就有数了。</P><P>??第二条,先进时要做到三明。即方向明,路线明,位置明。</P><P>??方向明:就是在出发点上,必须标定地图,对照地形,明确前进的道路和方向,防止开脚一步走错,造成以后的全程大错。</P><P>??路线明:就是在行进中,根据记忆,边走、边回忆、边对照地形,对行进的路线、里程心中始终明确,切实做到“人在路上走,心在图中移”。</P><P>??位置明:就是行进中,特别是经过每个岔路口、转弯点等,随时明了自己在图上的位置。</P><P>??第三条,遇到有变化的地形时,能根据变化规律,进行正确地分析判断。由于社会主义建设突飞猛进,引起地形变化较快,而地图的测制和更新,需要一定的周期,地图总是落后于实地地形的变化。所以,现地用图时,经常碰到地图与现地有不一致的地方,致使判定站立点困难。这时要根据地形变化的规律,经过仔细对照,认真分析,然后判定站立点。地形变化有哪些规律呢?根据我国的特点,一般是:地物变化大,地貌变化小;交通道路变化大,山区变化小;城市集镇扩大,偏辟山村减小;城市周围变化大,城市变化小。根据这些规律,仔细分析对照,找出那些是变化的地形,那些是不变的地形,从而得出正确地结论。</P><P>??第四条,夜间按地图行进时,应根据能见度不良的特点注意:选择方位物时,多选择在前进道路上的岔路口、桥梁和临近路旁的突出地物,透空可见的山顶、鞍部等;行进中,力求做到三勤,即勤看图,勤对照和勤观察各种征候(如灯光、狗叫声、流水声等);另外还要掌握行进的时间和速度。</P><P>??第五条,乘汽车行进时,应根据速度快的特点,随时标定地图,不间断对照方位物,掌握行车里程和速度,遇到转弯处,应停车判读。</P><P>??这些要领,在实践中,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加以灵活应用,才能顺利地组织部队按地图行进。
</P>
作者: 指北针    时间: 2004-5-29 10:30
<>四、怎样测绘简易略(要)图</P><>(一)学点简易测绘本领</P><>??在现代条件下,有先进的测绘仪器,专业测绘部队,但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担负精密的地形图测绘和尖端武器的测绘保障。对广大指挥员和其他专业技术兵来说,学点简易测绘的本领,是有它的实用意义的。比如,你要射击敌人,必须知道敌人离你有多远,高差有多大。要不,你怎么报告目标、装定标尺呢?在行军和执行穿插任务中,有时要越过江河障碍,是徒涉?还是架桥?必须弄清河有多宽,水有多深,流速有多大,才能决定。假如你是侦察员,潜入敌人前沿或纵深侦察敌情,不仅要把敌人阵地的地形、工事构筑、火力配系、兵力部署等情况,看在眼里,记在心头,还要画在图上。这一切都需要学会一套简单易行的测绘方法。</P><>??什么是简易测绘呢?这是根据实战需要,用最简便的器材(如手中的武器、装具,随身携带的日记本、铅笔等)和简单易行的方法,进行的一种快速测量方法。</P><>??这套简易测绘的方法,你如果能做到“得心应手”,灵活运用,会给你完成战斗任务带来很大的方便。就拿识图用图来说,我们的地形图总是跟不上实地地形变化的速度,即使是最新出版的地图,也有几年之久,有的要用十几、二十多年以前出版的地图,这么长时间,地形的变化是很大的,若能利用简易测绘的方法在图上修正一下这些变化,使用起来就可获得较好的效果。再拿战斗组织准备来说,一个连的防御阵地,在1∶5万地形图上只有四至五平方厘米的面积,要想利用地形图分析研究地形和标绘战术情况,无论如何是不能达到要求的,这时候,你如果会简易测绘,就可以自己动手画个略图,通过画略图,还能促使你迅速全面地掌握地形和敌情,正确地领会上级意图,周密地考虑战斗方案,将会大大地缩短战斗准备的时间。因此,学点简易测绘,对于执行战斗任务,是大有好处的。</P><>(二)测量距离的方法</P><>??测量距离,在战场上的用处最大,在简易测绘中最为重要,方法也最多。在这里,我们只能拣些最简单实用的讲一讲。</P><>1. 步测</P><>??每人都有一副灵便的尺子,随时带在身边,使用起来十分方便。这副尺子就是我们的双脚。</P><>??用双脚测量距离,首先要知道自己的步子有多大?走的快慢有个谱。不然,也是测不准确的。</P><P>??《队列条令》上对步子的大小有个规定,齐步走时,一单步长七十五厘米,走两单步为一复步,一复步长一米五;行进速度每分钟一百二十单步。</P><P>??为啥规定步长一米五,步速每分钟一百二十单步呢?这是根据经验得来的。无数次测验的结果说明:一个成年人的步长,大约等于他眼睛距离地面高度的一半,例如某人从脚根到眼睛的高度是150厘米,他的步长就是75厘米。如果你有兴趣的话,不妨自己量量看。</P><P>??还有一个经验:我们每小时能走的公里数,恰与每三秒钟内所迈的步数相同。例如,你平均三秒钟能走五单步,那每小时你就可以走五公里。不信,也可以试一试。</P><P>??这两个经验,只是个大概数,对每个人来说,不会一点不差,这里有个步长是否均匀,快慢能否保持一致的问题。要想准确地测定距离,就要经常练习自己的步长和步速。</P><P>??怎么练习呢?连队不是天天出操、练步法吗?这就是练习步长和步速的极好机会。</P><P>??还有个练习的办法,在公路上,每隔一公里就有一块里程碑,你可以经常用步子走一走,算算步数,看看时间,反复体会自己的步长和速度。</P><P>??掌握了自己的步长和步速,步测就算学会了。步测时,只要记清复步数或时间,就能算出距离。例如,知道自己的复步长1.5米,数得某段距离是540复步,这段距离就是:540×1.5米=810米。若知道自己的步速是每分钟走54复步,走了10分钟,也可以算出这段距离是:54×10=540复步,540×1.5米=810米。根据复步与米数的关系,我们把这个计算方法简化为一句话:“复步数加复步数之半,等于距离。”就能很快地算出距离来。</P><P>2. 目测</P><P>??人的眼睛是天生的测量“仪器”,它既可以看近,近到自己的鼻子尖,又能看远,远到宇宙太空的天体。用眼睛测量距离,虽然不能测出非常准确的数值,但是,只要经过勤学苦练,还是可以测得比较准确的。在我军炮兵部队中,有许多同志练出了一手过硬的目测本领,他们能在几秒钟内,准确地目测出几千米以内的距离,活象是一部测距机。</P><P>??怎样用眼睛测量物体的距离呢?</P><P>??人的视力是相对稳定的,随着物体的远近不同,视觉也不断地起变化,物体的距离近,视觉清楚,物体的距离远,视觉就模糊。</P><P>??而物体的形状都有一定规律的,各种不同物体的远近不同,它们的清晰程度也不一样。我们练习目测,就是要注意观察、体会各种物体在不同距离上的清晰程度。观察的多了,印象深了,就可以根据所观察到的物体形态,目测出它的距离来。例如当一个人从远处走来,离你2000米时,你看他只是一个黑点;离你1000米时,你看他身体上下一般粗;500米时,能分辨出头、肩和四肢;离200米时,能分辩出他们的面孔、衣服颜色和装具。</P><P>??这种目测距离的本领,主要得靠自己亲身去体会才能学到手。别人的经验,对你并不是完全适用的,下面这个表里列的数据,是在一般情况下,正常人眼力观察的经验,只能供同志们参考。</P><P>不同距离上不同目标的清晰程度</P><P>距离(米) 分 辨 目 标 清 晰 程 度
100????人脸特征、手关节、步兵火器外部零件。
150—170??衣服的纽扣、水壶、装备的细小部分。
200????房顶上的瓦片、树叶、铁丝。
250—300??墙可见缝,瓦能数沟;人脸五官不清;衣服、轻机枪、步枪的颜色可分。
400????人脸不清,头肩可分。
500????门见开关,窗见格,瓦沟条条分不清;人头肩不清,男女可分。
700????瓦面成丝;窗见衬;行人迈腿分左右,手肘分不清。
1000????房屋轮廓清楚,瓦片乱,门成方块窗衬消;人体上下一般粗。
1500????瓦面平光,窗成洞;行人似蠕动,动作分不清。
2000????窗是黑影,门成洞;人成小黑点,停、动分不清。
3000????房屋模糊,门难辨,房上烟囱还可见。</P><P>??你觉得根据目标的清晰程度判断距离没有把握时,还可以利用与现地的已知距离,相互进行比较,有比较才能判定。比如,两电线杆之间的距离,一般为五十米,如果观测目标附近有电线杆,就可以将观测的物体与电引杆间隔比较,然后再判定。现地没有距离比较时,就用平时自己较熟悉的50米、100米、200米、500米等基本距离,经过反复回忆比较后再判定。如果要测的距离较长,可以分段比较,尔后推算全长。</P><P>??由于天候、阳光、物体颜色和观察位置、角度的不同,眼睛的分辨力常会受到影响,目测的距离就会产生误差。</P><P>??晴天:面向阳光观测,眼睛受到光线的刺激,视力会减弱,容易把物体测远了;如背向阳光观测,眼睛不受光线刺激,物体被阳光照射得清晰明亮,容易把物体测近了。</P><P>??阴天或早晚天色较暗时:能见度减弱,物体显得模糊,容易把目标测远了。</P><P>??雨后:空气清新,物体颜色鲜明,又容易把目标测近了。
在开阔地形上目测,或隔着水面、沟谷观察,或从高处往低处观察,都容易把目标测近了。</P><P>??应根据各种具体情况,经过艰苦练习,反复体会,摸出自己的经验。俗话说:“熟能生巧”,练得多,体会深,经验丰富了,就能比较准确地目测出物体的距离来。</P><P>3. 用步枪测</P><P>??我们手中的半自动步枪、冲锋枪、轻机枪等,都是消灭敌人的武器;可是在简易测绘上又有它的新用途,它既是武器又是一具出色的测距“仪器”,使用起来迅速方便。在你对敌人射击,进行瞄准的同时,就能测出距离来,这对于选定标尺分划和瞄准点来说,是非常及时适用的。</P><P>??武器怎么还能测量距离呢?</P><P>??这是根据准星的宽度能遮盖目标的情况计算出来的,所以叫准星覆盖法。工厂里制造武器,都是有一定尺寸的,如准星的宽度是2毫米,瞄准时眼睛到准星的距离,各种武器都可以直接量出(如半自动步枪为74厘米)。目标(主要是人体)的宽度一般是50厘米。这样,根据相似三角形成比例的道理,就可以计算出各种武器在不同距离上准星宽度与目标(人体)宽度的关系。根据计算,当准星宽度恰好能遮住一个人体时,各咱武器的距离分别是:半自动步枪200米,冲锋枪160米,轻机枪170米;若遮住半个人体,就是它们距离的一半,即100米、80米和85米;若准星的一半就能遮住一个人体,那就是它们距离的一倍,即400米、320米和340米了。所以,只要记住准星遮盖目标的情况,就能立即估出距离来。</P><P>4. 用指北针测</P><P>??指北针不但能给东西南北方向,还能告诉你到目标的距离。</P><P>??工厂在设计制造指北针时,就已经考虑到用它测量距离的问题了。打开指北针,你马上就能发现有准星、照门。准星座两侧尖端的宽度恰好是准星座到照门距离的十分之一。准星座就是估计判定距离的,所以叫“距离估定器”。</P><P>??测量距离时,将指北针放平,用右眼通过照门、准星观察目标,记住距离估定器照准现地的宽度,然后目测现地的宽度,并将该宽度乘以10,就是到目标的距离。若目标太窄也可以用估定器的一半照准,则应乘以20。</P><P>??例如,测得敌坦克约为估定器的一半,已知敌坦克长约7米,则可以算出到坦克的距离为:7米×20=140米。</P><P>5. 用臂长尺测</P><P>??人都有一双胳臂,如果问他:你的臂有多长?他可能摇头说没量过。若要再问“臂长尺”是怎么回事?恐怕就更无法回答了。这是因为他还不知道自己的胳臂还能测距离。其实,说开了,臂长尺就是一支刻有分划的铅笔(或木条)。可是和手臂一结合起来,就变成一具非常灵活方便的测距“仪器”了。</P><P>??铅笔上的分划,是按每个人臂长(手臂向前平伸,从眼睛到拇指虎口的距离)的百分之一为一个分划刻画的,所以叫臂长尺。比如,某人的臂长是60厘米,那么臂长尺上的一个分划就是6毫米。有了臂长尺,只要事先知道目标的大小,就可以用臂长尺测出距离。</P><P>??那么距离是怎样计算的呢?前面已经说过,臂长尺上的每个分划是臂长的百分之一,如果目标的高度(或宽度)占一个分划时,也正好是距离的百分之一,占两个分划,就是百分之二。这样,根据相似三角形成比例的道理,距离:目标高度(间隔)=100(臂长)∶分划数(臂长尺),就可以得出求距离的公式:</P><P>??距离=高度(间隔)×100分划数</P><P>??例如:测得前方电话线杆的一个间隔,约5个分划,我们知道一般电话线杆间隔是50米,那么到电线杆的距离是:</P><P>??50米×100=1000米。
5</P><P>??如果不知道物体的宽度(或高度),能不能用臂长尺来测量距离呢?也可以,但是要先创造一个已知距离条件,才能计算出所求距离。</P><P>??当你用臂长尺观测各种物体的分划时,会发现这样一种情况:观测某物体的间隔(或高度0时,离物体越近,测的分划数越多;反之,离物体越远,测的分划数越少。根据这个情况,我们就可以在前后两个位置上对同一个目标测出大小两个分划数,并测出前后两个观测位置间的距离,有了这三个已知数,就可以按下列公式计算出距离了。</P><P>距离=前进(或后退)距离×小分划</P><P>大分划-小分划。</P><P>??例如,某工兵部队,为了完成架桥任务,先派出侦察员测量河宽,这个侦察员先在河岸用臂长尺测得河对岸两地物的间隔为8个分划,然后照直后退30米处又测得该两地物的间隔是5个分划。把这些数值代入公式,计算出河宽是:</P><P>30×5=50米。
8-5</P><P>6. 用望远镜测</P><P>??望远镜是指挥员的重要装备器材之一。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看得清、望得远,还能帮助我们测量距离和角度。</P><P>??用望远镜测量距离的方法是:</P><P>??拿起望远镜,先调整一下目镜的间隔和焦距,便能清晰地看到:在右镜筒的玻璃片上,刻有十字分划。从十字交点起,左右的叫方向分划,上下的叫高低分划。每一个大分划是十密位,每一个小分划是五密位。</P><P>??测量方向角时用方向分划,测量垂直角时就用高低分划。测量时,要持平望远镜,用任一方向分划(或高低分划)对准目标的一端,读出到目标另一端间的密位数,即为该目标的方向角(或高低角)。如果所测两目标间的方向角,大于望远镜的全部方向分划数,可在两示间选一辅助点分段测量,再将各段的密位数相加。</P><P>??测出方向角(或高低角)后再根据已知目标的宽度(或高度),按下面的密位公式就可以计算出距离。</P><P>??距离=目标宽度(或高度)×1000密位数</P><P>??例如,已知某目标的宽度是100米,测得其方向角为70密位,到该目标的距离则为:</P><P>??100米×1000/70=1429米</P><P>??为什么密位公式能计算距离呢?</P><P>??只要弄清密位是怎么回事,这个问题也就自然明白了。</P><P>??直角90度、平角180度、圆周角是360度,这谁都知道。如果说1500密位、3000密位,有些同志可能就陌生些,可是炮兵的同志就熟悉。其实“度”和“密位”,都是表示角度的两种不同单位。把一个圆周分成360等份,每一等份弧长所对的圆心角称为1度角;如果把圆周分成6000等份,每一等份弧长所对的圆心角叫1密位。换句话说,1密位所对弧长,则等于圆周长比六千,若写成比式,就是:弧长=圆周长。</P><P>??密位=6000</P><P>??如果根据圆周长与半径的关系,把圆周长换成半径,这个比式又可以写成:弧长/密位=6半径/6000。这样变换的结果,每1密位所对弧长恰好等于半径的1/1000。因此,就可以写成:弧长/密位=半径/1000。</P><P>??在实地测量中,当角度不大于300密位时,弧长与弦长很接近,可以把弦长当成弧长。这个弦长就是观测的目标宽度(或高度),半径就是实地距离,这样,就可以列出密位公式。</P><P>??宽度(高度)/密位=距离/1000,宽度(高度)×1000/密位数=距离</P><P>??这就是密位公式的来源和它为什么能够求算距离的道理。</P><P>??从密位公式可以看出距离、目标宽(高)度和角度值三者之间的关系,所以,知道目标宽(高)度能求出距离;同样,知道了距离也能求出目标宽(高)度。为了便于记忆公式,根据实践经验,下面的图形和口诀是帮助我们记忆的一种好形式,这个口诀是:</P><P>??上间隔,下一千,距离、密位在两边,要想求得那一个,对面相乘除邻边。</P><P>??上面介绍的用指北针、臂长尺和望远镜测量距离的方法,都要先知道目标的尺寸(宽度或高度)才能测量。
</P>
作者: 指北针    时间: 2004-5-29 10:31
<>(三)怎样测量高度</P><>1. 按角度测高度</P><>??上一个问题讲的是用已知宽度(或高度)测距离,如果我们知道了距离,同样也能测出目标的高度。测量时,先用指北针或望远镜测出目标的高低角,然后按密位公式,就可以计算出目标的高度。计算的公式是:</P><>??高度=距离×密位数/1000</P><>??例如,要测量敌观测哨楼高度,已知到敌哨楼距离为450米,测得敌哨楼高36密位,则敌哨楼高为:</P><>??450米×36/1000=16.2米</P><>??用指北针测高度,是先用角度表测出高低角,然后再按公式:</P><>??高度=距离×高低角/60 计算,就能算出目标高度。</P><>2. 用臂长尺测高度</P><>??用臂长尺测高度和测距离的方法是一样的,所不同的,只是要把计算公式变化一下。</P><P>??如果先知道距离时,计算公式是:</P><P>??高度=距离×分划数/100;</P><P>??如果不知道距离,就采用前进(或后退)的办法,在前后两个位置上分别测出两个分划数和前进(或后退)的距离,然后按下面的公式计算:</P><P>??高度=大分划×小分划×前进(或后退)距离/100×(大分划-小分划)+眼高</P><P>??例如,要测某独立树的高度,先在第一点上测得树高为8个分划,后退50米处又测得树高为5个分划,观测者眼高是1.6米,则该树高为:</P><P>??8×5×50/100×(8-5) +1.6米=8.3米</P><P>3. 用铅笔测高度</P><P>??当没有望远镜、指北针和臂长尺时,要测量目标的高度怎么办?最简便的办法,可以用铅笔(或其他细直的小棍、物件)测量。测量时,手持铅笔,将臂向前平伸,先使铅笔竖立眼前,比出目标在铅笔上所占的长度;再将铅笔转90度,使铅笔水平,用目标在铅笔上所占的长度比量地面,记住两端点在地面上的位置,然后量出地面的长度,就是所测地物的高度。</P><P>(四)怎样测坡度?</P><P>??地面坡度的大小,对军队运动有直接的影响,如步兵在平坦道路上行进每小时能走5公里,那么若在10°—15°坡路上行进就只能走3公里,在20°—25°的坡路上行进,就只能走2公里了。又如坦克的爬坡能力不超过30°,火炮牵引车的爬坡能力不超过15°。所以,在现代化战争条件下,懂得测量坡度,对于组织指挥军队行动,是有一定意义的。</P><P>1. 目测坡度</P><P>??目测坡度,首先要对15°、30°、45°、60°等各种角度有个深刻的印象,以便用来比较所要测的坡度。测量时,最好站在斜坡的侧面进行,因为从正面看坡度容易受视觉影响,好象比实际坡度陡些。</P><P>??为了目测得准确些,最好借助三角板、量角器、指幅和折迭的纸片等就便物件,通过比较,会更容易地测出坡度。</P><P>2. 步测坡度</P><P>??先在坡下将笔记本(或测板)举起与眼同高,并使本子水平,然后沿本子平面向前照准,记住视线与斜面相交处,然后步测到该点的斜距离(复步数),最后用60除以复步数即为所求的坡度。例如,所测某段斜距离是6复步,则这段坡度为60÷6=10°。</P><P>3. 用指北针测坡度</P><P>??测量时,在斜面的下(上)边,将指北针打开,沿测尺边向斜面的上(或下)边照准,使照准线与斜面平行,然后,从反光镜中读出读数(即摆上刻线指的度数),即为所求的坡度。</P><P>??此外,如有量角器时,可在圆心处系一垂球,然后沿直线一边照准。则垂线所指的度数即为坡度。</P><P>(五)怎样测绘略(要)图</P><P>??军队在战斗行动中,如现地侦察,行军路线调查、侦察敌情时,常需在现地测绘略(要)图,这种略(要)图具有内容简明、重点突出、迅速实用的特点。</P><P>??测绘略(要)图,用材简单,方法简便易学,是基层指挥员应该具备的一项本领。现将具体测绘步骤介绍如下:</P><P>1. 勘察测区、确定比例尺</P><P>??你要想把一块地方的地形画成略图,首先要根据你的任务、敌情和具体要求,对测区的范围和地形特征有个全面地了解。然后根据测区的大小、完成任务的时间和自己的需要决定图画的大小和测图的比例尺。</P><P>??测区范围的大小,主要是根据战斗任务和需要决定的。既要使图纸能容纳得下,又要使用方便,既要包括自己任务的全部内容,又要留有余地。例如测绘连防御阵地要图,要从障碍物前开始到营预备队阵地,正面宽一千米左右为宜。</P><P>??测图比例尺,是根据测区范围的大小、任务的需要,以及便于标绘战术情况确定的,根据经验,连防御阵地要图的比例尺,一般用1∶5千到1∶1万。</P><P>2. 选择测站位置、标定图板方位</P><P>??测站,就是测图的站立点位置。选择测站,首先要展望良好,能观察到测区的全部或大部;在战时,有敌情顾虑时,还要便于荫蔽。选设测站的个数,不要过多,尽量在一至两个测站上能够完成测图工作。</P><P>??测图前,首先要将图纸固定在图板上,并且在测站上用指北针标定图板的方位,标定时,要尽量使图纸的上方为北方,如果北方不在图的上方,还要画上指北线。标定图板后,在完成该站测图以前,图板都不能移动,如果移动了,要重新标定,并要检查所测各点位置是否有误。</P><P>??标定图板方位以后,再将测站位置按其所在测区的关系位置,定在图纸的适当位置,然后就可以开始测绘地形了。</P><P>3. 测绘地物</P><P>??实地的地物很多,形状不一,不可能象照象一样,把所有能看到的地物一个不漏的都画在图板上。而略图的特点是简明扼要,根据任务的要求,拣重要而明显的地物加以测绘,一般对战斗行动无关的地物就不要测绘了。</P><P>??那么地面上地物很多,究竟应该测什么呢?一般地来说,只测绘有方位意义的独立地物和轮廓地物的转折点,如独立树、石碑、房屋、岔路口、桥梁等。</P><P>??对每一个地物又是怎样测绘的呢?就拿独立地物来说,具体的测绘步骤是:一瞄、二测、三定、四绘。</P><P>??一瞄,就是用三棱尺(或指北针、直尺),紧靠测站点,向周围所要测绘的地物中心,一个一个地进行瞄准,瞄准一个,就用铅笔画一条直线。这样,就把各地物的方向标到图纸上了。</P><P>??二测,就是测量从测站点到各地物间的实地距离。通过瞄准,我们已经找到了周围地物的方向,可是究竟应该将地物画在这些方向线的什么位置上,这就要由地物离斧远近来决定了。测量距离的方法,我们在前面讲了很多,可以根据实地情况,自由采用。</P><P>??三定,就是把测得的实地距离,按比例尺综小,确定其在图上的位置。例如测图比例尺是一万分之一,测得某地物的实地距离是四百米,缩在图上是四厘米,那么,就从图上测站点沿着某地物方向线量四厘米,记上一个点,这个点就是某地物在图上的位置。其他地物都是用这个方法测定的。这种测绘方法,在测绘上叫做光线法。</P><P>??四绘,确定了地物在图上的位置,就用简明的符号,把它画在地图上。略图使用的符号,不能随意地画,要用统一的略图符号,略图符号上没有的,就用地形图上的符号。自己设计的符号,要列出图例,这样,你画出来的图,别人才能看得懂。</P><P>??只要学会测绘独立地物,基物也就自然会测了。如测绘道路、河流等线状地物时,先用测绘独立地物的方法把它们的交叉点、转弯点测定到图纸上,然后再照着实地的弯曲形状,绘以相应的符号。又如测绘居民地、水库等面积地物时,用同样的办法,先把轮廓的转弯点测定到图纸上,然后再参照实际轮廓形状,勾绘出范围,并填绘上说明注记符号。</P><P>4. 测绘地貌</P><P>??渔人捕鱼打网,要抓住绳纲,鱼网才能撒得开,收得拢;测地图画地貌,就要抓住地貌特征点和地性线,才能画得出,画得象。</P><P>??什么是特征点,就是地面起伏变化的地点,辨别地貌的特征之处。如山的顶点,鞍部的中心,山谷的顶端,斜面上倾斜变换点等,都是特征点,测绘时,首先要抓住这些特征点。</P><P>??什么又是地性线呢?它是从山顶沿山背或山谷向四周山脚、山谷伸展而形成的脉络。下雨时,雨水从山顶沿着山背向两边低处分流,汇集到山谷,形成小溪。山背上象屋脊一样分水的一线叫分水线;山谷里汇成小溪的一线叫合水线。分水线与合水线都叫地性线,它是地貌的骨干线,也是我们测绘地貌的骨架线。</P><P>??在实地,只要找到了特征点、地性线,又掌握了测绘独立地物的方法要领,就能测绘地貌了。</P><P>??那么进行测绘的具体步骤又是怎样进行的?下面我们就以测绘一座山为例,讲讲测绘地貌的四个步骤:</P><P>??第一步,测特征点。标定测图板以后,先用测绘地物的办法,将各特征点,一个一个地测定在图纸上。</P><P>??第二步,连地性线。就是根据已测定的特征点,从山顶起,沿山背走向到鞍部和山脚,用细实线画出分水线;沿山谷走向,用细虚线画出合水线,做为描绘地貌的骨架线。</P><P>??第三步,定等高线。等高线的条数是根据高度确定的。所以定等高线时,要先用测高度的办法把每个特征点的高度测出来,再根据等高距的大小,计算各特征点附近该是那条等高线通过。在简易测图中,一般就不规定等高距了,而是根据各山头的相对高度只用六七条等高线显示山的基本形态。如最高的山用七条,稍低的山用五条,最低的山用一条,比较起来,能看出山的高低就行了。</P><P>??等高线的条数确定以后,再按斜面的形状,在骨架线上分配每条等高线的通过点。如果是等齐斜面就平均分配;这段坡度陡些,等高线靠近些,那段坡度缓些,等高线就排列稀疏些。</P><P>??第四步,连等高线。每条等高线的通过点都分配好以后,就一边观察实地形状,一边把同等高度的各点用曲线连接起来。</P><P>??连等高线时,特别要注意把高度相等的点连起来,高度不相等的点,不能随便乱连,不然,曲线就乱套了。为了防止出现混乱,连接的顺序,最好先连山顶和山脚,以控制住山的范围。再连中间的曲线,这样,就不会乱套了。</P><P>??测绘地貌,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地测绘的。</P><P>??此外,有些地貌,如冲沟,断崖等不能用等高线表示的,就用符号表示。</P><P>5. 标战术情况</P><P>??测绘地形完成以后,需要时,可根据当时具体情况用军队标号和文字标绘战术情况。标绘时,可以用测绘地物的方法在测绘地物的同地进行,也可以在测完地形后,根据地形关系位置标绘。</P><P>??标绘战术情况,要特别注意做到:敌情准确可靠,不被假象所迷惑;标号准确,方向对头;内容要有重点,图形要清晰醒目层次清楚、注记简炼。</P><P>6. 画图廓、写标题</P><P>??一张图画完后,要很好地整理一番。把不需要的线条擦去;把主要的内容描画清楚、写上地名和注记,不能草率。另外,还要画上图廓,写出图名,比例尺、以及测图人的姓名。
</P>
作者: 指北针    时间: 2004-5-29 10:33
<>五、地形图是怎样测制的</P><>??地形图的测制是个很复杂的工作,是一门专业技术。这里只能简要地谈谈地形图的测制过程,使同志们了解测绘工作,增长点测绘常识,知道地图来之不易,更好地发挥地图在保卫国防中的重要作用。</P><>??要知道地图的测制过程,必须先对我们居住的地球有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P><>(一)地球是个什么样子</P><>??地球是个椭圆形球体,地球的表面起伏不平,十分不规则。有高高的大山,最高的地方是我国的珠穆朗玛峰,高出海平面8848米多;还有很深很深的海洋,最深的地方是太平洋里的马利亚纳海沟,深约11022米。两者相差近两万米。这种高低不平的表面,对于巨大的地球来说,是微不足道的,所以测量上为便于表示它的形状和大小,就忽略不计了。而是设想海水处于完全静止的时候,把它引伸到大陆内部,形成一个封闭的曲面,这个封闭的曲面叫做大地水准面,把它包围的形体,叫大地球体。地球的大小,是用它的长半径、短半径和赤道周长等数据表示的。各国科学家在不同年代用不同方法推算出许多不同的数据,目前我国采用的长半径是6,378,245米,短半径是6,356,863米,赤道周长40,075,704米。</P><>??许多人见过地球仪,上面画着山脉、河流和海洋等,还有纵横交叉的细弧线,这就是经纬线。用经纬线能很方便地确定地球表面上任何一点的地理位置,所以称为地理坐标系。</P><>??地球像地球仪一样,是绕着一个旋转轴朝着一个方向不停的转动的,这个旋转轴叫地轴。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叫地极、南(下)端的叫南极,北(上)端的叫北极。地球的中心叫地心。</P><>??在地球仪上南北方向的弧线是经线,一周所有经线的长度都是相 、都汇合在南北极点上。一八八四年国际经度会议规定,以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威治天文台子午仪中心的经线为0°经线,作为经度的起算,所以又叫起始经线。从0°经线往东叫东经,往西叫西经,东、西各分180°。习惯上以西经20°和东经160°为分界,又把地球分为东西两个半球。</P><>??在地球仪上,东西方向的弧线是纬线。假如从地轴的正中间象切西瓜一样,将地球切成南北两半,上(北)边的一半叫北半球,下(北)边的一半叫南半球。被切的这个平面,叫赤道面。赤道面与地球表面相交的线叫赤道。赤道,是距南、北极相等的一个最大的圆圈,也是最长的纬线,纬线从赤道往两极越来越短,到了两极就缩小成一个点了。科学家们把赤道定为0°纬线,从赤道向两极各分为90°,赤道以南叫南纬,赤道以北叫北纬。我国的位置在北半球,是北纬地区。</P><>(二)怎样把地球的曲面画到平面图纸上</P><P>??地球既然是个巨大的椭球体,它的表面又高低起伏不平,很不规正,可是我们平时看到的地图都是平面的。一个是曲面,一个是平面。用什么办法把不可展的曲面变成平面呢?制图学家创造的地图投影,就是解决这个矛盾的方法。</P><P>??什么叫投影?</P><P>??这种现象是我们随时随地都能看到的。比如晚上孩子们在灯光下做游戏,把两只小手一合,大拇指一跷,便看到墙上出现兔子、小狗的影像。又如过正月节时做的走马灯,当夜晚灯里的蜡烛一亮,在灯笼的纱罩上,就会出现各式各样人物的影像。这些现象就是投影。</P><P>??地图投影,就是把地球椭球面上的点、线(即经纬线)投影在平面图纸上。可是地球这么大,又是个实心的物体,怎样进行投影呢?</P><P>??投影的方法是:假想地球是个透明的球体,在球面画上经纬网,在球心装上一个电灯,在地球表面放上平面图纸,然后打开灯光,这样,地球表面上的点线就投影到平面图纸上了。制图学家根据这种办法提出许多种投影方法。如方位投影、圆柱投影和圆锥投影等。</P><P>??人们使用地图的目的不同,对地图的要求不一样。为了满足不同的用途和要求,就要有适应各种需要的地图投影。比如国家经济建设部门希望使用面积变形很小或者没有变形的地图;航海者希望使用角度没有变形的地图,以便保持准确的航向;军用地形图,希望地图与实地,在面积、距离和角度上都能保持完全相似,以便指挥军事行动。</P><P>??如果我们想选一种各方面(包括角度、长度和面积)都保持不变的投影,有没有呢?严格地说是没有的。因为要把曲面展成一点也不变形的平面是不可能的,就像要把一个桔子皮展平,无论如何也做不到既不裂口也不发绉是一样的道理。但如果使其变形尽量小些,限制在最小范围之内,还是可能的,这就是地图投影的责任了。</P><P>??我们用的1∶2.5万—1∶50万比例尺地形图,采用的是高斯——克吕格投影。它是十九世纪德国数学家高斯从数学方面研究创造的,后来又经过德国大地测量学者克吕格,于1912年提出了高斯投影的计算公式,并且把它应用到地球椭球面上,所以叫高斯——克吕格投影,简称高斯投影。</P><P>??这种投影,是假想用一个椭圆柱横套在地球的外面,并与地球椭球面上某一经线相切,然后,按等角的条件,将椭球体上的经纬线投影到这个圆柱面上。为了控制变形,首先按一定的经差把地球表面分成若干带,再使圆柱面沿赤道面,依镒和每带的中央经线相切,实行分带投影。最后从两极沿圆柱母线切开,将此圆柱面展平,便得到高斯投影在平面上的图形。</P><P>??高斯投影的分带方法,有6°分带和3°分带两种。3°分带用于大于1∶2.5万比例尺地图,6°分带用于1∶2.5万~1∶50万图。6°分带是从起始经线,由西向东每隔经差6°为一投影带,将全球分为60个带。我国位于东经72°至138°之间,共占11个投影带,即13~23带,各带中央经线依次为75°、81°、87°、……135°。这样分带投影,就可以把投影变形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这种投影的特点是:精度高,变形小,计算简便,各投影带坐标一致,只要算出一个带的数据,其他各带都能应用。用这种投影测绘的大比例尺地形图,可以满足军事上各种需要,能在图上进行精确地量测计算。</P><P>??我们的海图,主要是用墨卡托投影。墨卡托投影是荷兰制图学者墨卡托在1560年推算的,所以叫墨卡托投影。这种投影是一种等角正圆柱投影。</P><P>??这种投影的特点是:经线是平行直线,并且间隔相等:纬线也是平行直线,并与经线垂直;纬线随纬度的增高而向两极逐渐伸长;投影后角度无变形。因此,能满足航海的要求。对舰船在航行中定位,确定航向都具有有利条件,给航海者带来很大方便。</P><P>??我们的航空图,采用的是双标准纬线等角圆锥投影,或称正轴割圆锥投影。这种投影的特点是:两条标准纬线投影后保持长度不变;两经线间夹角与相应的经差成正比。对于保持准确的航向和量测计算非常方便。1∶25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图》也采用这种投影,它的两条标准纬线分别为25°和45°。能正确地反映我们伟大祖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锦绣山河。</P><P>??总之,投影的选择是根据不同的用图目的和要求,通过周密的计算和比较而确定的。随着科学的发展,地图投影也在不断的创新、发展,新的投影方法还会不断出现。</P><P>(三)测制地形图有哪些过程</P><P>??地图测制是个复杂的工作,它的测制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大的步骤:</P><P>??首先,是天文大地测量,就是先在地面上测定若干个精确的控制点,做为地形测图的基础;其次,是采用航空摄影测量(或平板仪测量)的方法,通过室外作业和室内作业工作把地貌和地物测绘成地形原图;然后,对地形原图进行认真地清绘、整饰加工;最后,印刷成多色地图。</P><P>1. 百年大计建基础</P><P>??建筑厂房,为了坚固耐用,不至于倾倒,首先要选好厂址,打好地基。测绘地图也是一样,为了防止遗漏和重测,保证地图精度,也是建立稳舀的大地控制基础。这就是用精密的仪器,科学的方法,测这地面上许许多多点位的坐标和高程。测定的这些点,叫做大地控制点;测定这些点的方法,叫大地测量。</P><P>??我国的面积这么大,为了测绘全国的地形图,就要在全国范围内测量很多很多大地点,如果都用高精度的测量方法测量,不仅经济上不合算,在时间上也不允许,实际上也没有这种必要。为此,测绘工作者想了一个办法,叫“分级布网,逐级控制”。把控制点分为四个等级,即一、二、三、四等点。一等点之间距离最远(几十公里),精度最高;再以一等点为基础测二等点,距离稍近,精度稍次;最后测三、四等点。这些点纵横交错,布满全国,并根据观测、计算条件,构成许多互相联接的三角形,有的象网状,有的象一条锁链,所以起名叫三角锁或三角网。</P><P>??这些点又是怎样测量的呢?</P><P>??首先是选点,就是选择展望良好,视野开阔,保证邻近各点都能互相看得见的点。</P><P>??其次,是在选定的各点上建造测量标志。我们平常在高山上、旷野里、城垣上看到的三角标,就是测量人员建造的。</P><P>??第三,是在三角标下面的中心点埋设标石。标石多是用砂石水泥浇灌的,是控制点的永久标志。</P><P>??第四,用精密测量仪器在每个点上观测相邻各点之间的水平夹角和高低角。</P><P>??最后,经过外业概略计算和内业严密计算,便能得到大地测量成果。有了这些成果,就可以进行地形图的测绘了。</P><P>2. 踏遍青山测新图</P><P>??大地测量,如果比做建厂房打地基,那么地形测量,就是砌砖垒墙加房顶了。这个施工过程一结束,房屋的轮廓就出现了。地形测量工作一完成,得到的便是地形原图。</P><P>??地形测量的方法很多,目前采用的主要是航空摄影测量方法。这种方法具有成图速度快、精度高和大部工作在室内进行等优点。</P><P>??航空摄影是用特制的摄影机装在飞机上对地面进行摄影。为了满足测图的要求,要按事先计划好的航线进行连续地拍摄,拍摄时角度要小,同一条航线的航高要尽量保持一致,并且还要有一定的重迭。这样拍摄的像片,才能适应测图的需要。</P><P>??取得像片后,还要进行野外加密控制点和像片调绘?因为大地控制点数量有限,满足不了外业测图的需要,为了弥补大地点的不足,必须补测一定数量的控制点,以便测图人员不论站在哪个地方测图都有控制点控制地形的准确位置,以保证测图精度。像片调绘的目的是把像片上不易识别的地物和像片上不能反映出来的桥梁性质、载重量,公路质量河水流速,地理名称等进行现地判读和调查。</P><P>??室内测图是根据不同的地形,采用不同的测图方法,在室内利用特制的航测仪器进行各项具体测图工作。如根据大地控制点在室内利用像片进行补测控制点,从而减少野外工作量,叫做辐射三角测量。因为航摄时飞机飞行不可能保持绝对水平,所拍各张像片比例尺不很一致,要在室内用特制的仪器进行纠正,统一像片比例尺,叫做像片纠正。对地貌起伏较大的地区,就用特制航测仪器进行室内测绘等高线等。这样,通过不同的手段和方法,就可以把山山水水测绘到图纸上。再经过转绘、着墨或像片镶嵌、整饰后就成地形原图了。</P><P>3. 巧夺天工绘山河</P><P>??经过航空摄影测量得到的地形原图,还是一种线画粗细不匀,字体大小不一的图稿,还要经过绘图人员的精工描绘,细心加工,达到字迹清秀,线画优美,符号工整,实用美观,清晰易读和符合印刷的要求。这一步工作就叫做地图清绘。</P><P>??随着科学的发展,近年又出现一项新的制图工艺——刻图法。这种方法是先把地形原图晒印在涂有刻图膜的胶片上,再用特制的刻图工具,进行精雕细刻。刻出的质量不仅超过绘图水平,而且具有速度快、工艺简化的优点。目前,正在推广之中。</P><P>??前面介绍的地图清绘工作,主要应用在1∶5万等大比例尺地形图,而小比例尺地图是经过编绘而成的。这就是地图编绘的任务了。</P><P>??所谓地图编绘,就是利用较大比例尺地图做资料,按新编地图比例尺要求,用图目的和地区特点,经过综合取舍,编绘成新的较小比例尺地图。像1∶10万、1∶20万、1∶50万、1∶100万、1∶200万等地图,都是这样编绘出来的。</P><P>??地图编绘的方法很多,目前主要采用的是照相复制法。这种方法是:先对资料进行分析、选择并拼贴成原稿;再按编绘规范和有关技术规定对各要素进行综合取舍;然后再进行清绘。</P><P>??取舍的一般原则是:有的取其主要的舍去次要的。如道路,取其铁、公路,舍去小路、大路;河流,取其大的江河,舍去小的河溪。</P><P>??有的只表示它的准确位置,而不能保持它的完整性。如居民地的位置都要表示准确,而居民地内的具体街巷和某些建筑就不能详细都表示出来了。</P><P>??有的只能舍去,而不能合并。如海岛,能表示的就要表示,太小的表示不出来的,就干脆舍去,不能把几个小的岛屿合并起来表示。</P><P>??对地貌的综合主要要保持地貌类型特征和山脉走向,同时也要注意地貌的完整性。</P><P>??经过上面这些工作,得到的还只是一付单色原图,还需要加色描画,送到工厂进行印刷,才能得到大量的彩色地形图,满足使用需要。
</P>
作者: 指北针    时间: 2004-5-29 10:34
<>(四)走向自动化的明天</P><>??随着科学的发展,地形图的测制技术,也在不停地向现代化进军!
未来,将是人造卫星、遥感技术、激光技术和电子计算技术在测绘军用地图上大显神通的时代。</P><>??目前,子午仪导航卫星还不能实现连续导航和定位的要求。据说,美国正在计划发射一个新的卫星导航系统,名叫导航卫星全球定位系统。这个系统预计在八十年代中期完成。它包括二十四颗卫星,分布在三个倾角各为60°的圆形轨道面上,每个轨道面上各有八颗卫星。卫星的高度约22000公里,绕地球一周12小时,可以保证在地球上任何地方和任意时间内都能看到8至9颗卫星。从而能实现连续的导航和定位,满足陆海空军各部门的要求。</P><>??现在正在研制不同类型的多普勒接收机。高精度接收机,一次就能同时接收四颗卫星的信息,迅速而连续地定出位置。稍低精度的接收机,一次能同时接收两颗卫星的信息,接连观测二次,便可定出位置。单人背负式接收机,只有五公斤左右,单独活动的个人,可以随时测定自己的准确位置。</P><>??一种新的自动测量系统,将有极大的发展前途。这就是惯性测量系统。</P><>??什么是惯性测量?简单地说,就是利用惯性作用产生的基准来进行测量。例如,人在跑步时不能突然停下来;火车急刹车后,还要向前走一段路程才能停下来;高速旋转的地球、陀螺,它们的轴永远指向一个固定的方向,等等,都是惯性作用。利用这种惯性定向的特点,就能很容易地找到一个基准,在机动的车辆或飞机上进行测量。这就好比把整置水平的平板仪,一边搬着走,一边测量一样,既快速又准确。这是测绘人员长期以来的理想,不久将要实现。</P><>??在大力发展高分辨力航空摄影的同时,许多国家正在注意发展长焦距象机,多光谱扫描机和固定传感器线性装置的新系统,以供高空航天摄影之用。航天遥感技术将完全可以用于军用地形图的测制。</P><>??激光技术将在测绘工作的各个方面应用,除了激光人卫测距仪,还将采用激光陀螺定向,用激光进行水下摄影,用激光进行象片扫描纠正,用激光进行绘图和作出全息地图,以及用激光进行数字存贮和印刷等。</P><>??随着电子计算科学、微电子学和影象处理技术等科学技术的发展,测图和制图的全自动化势在必行,解析法测图和数字化测图将代替人工观测和描绘,作到既迅速又准确。</P><>??过去,绘图一直用小笔尖、曲线笔。现在,计算机绘图正在进行试验,将来,不但能解决绘图问题,甚至用计算科学的“人工智能”,也一定能解决复杂的编图问题。</P><P>??将来的前景,必将是:位于轨道上的空间飞行器,直接把地形信息传送到地面的资料处理中心,立即自动成图。如果到了那一天,测绘军用地形图的工作面貌,将要发生一次很大的革命。无论军队的战斗行动和尖端武器的使用,不但在空间能获得足够的测绘保障,而且能做到掌握它的随时变化。</P><P>六、地形图的现在与未来</P><P>??地图,不论现在和将来仍然是各军兵种组织指挥战斗行动的重要工具。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部队的需要,地图的面貌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P><P>??首先,我们过去经常看的和使用的,都是用线画和符号表示地物地貌的地形图,这种线画地图现在已经不能独占鳌头了。线画地图的优点是简单、明了;但也有它的不足之处,即生产周期长,表示地形不详尽,立体感差。随着军事需要和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发展,又出现了另一种新型的地图——影像地图。这种图保留了原来摄影时地物地貌的影像,所以,叫影像地图。它是直接根据航空像片或卫星像片,用正射投影仪器自动或半自动地,快速生产出来的。这种地图,不但保留了像片上的影象,而且还加绘有等高线,不但能清楚地辨认出地貌起伏形态,还能看到地物的形状,甚至连高楼大厦的层次都能数出来;军事上需要的地形要素,都要加以特别标绘,不需要的就要予以剔除。所以,影像地图一问世,就受到部队的欢迎,都夸奖它比线划地图使用方便,容易判读。但是,影像地图的比例尺不能太小,比例尺愈小,地物影像愈不清楚,而不需要的内容却占了大量幅面。</P><P>??进入七十年代以来,由于全息照像技术的发展,现在在地图家族中,正孕育着另外一个新成员,这就是“全息地图”。</P><P>??“全息”是什么意思呢?顾名思义,就是全部的信息。</P><P>??前面已经说过,普通航空摄影是利用透镜成像原理,在感光胶片上记录反映被摄地形表面光线强弱变化的平面图像,所以,从影像地图上只能看出地物地貌的表面分布情况,而不能看出立体。全息照相,不单是记录了被摄地物地貌的反射光波的强弱,而且还记录了反射光波的相位,所以能看出立体,能看出地面物体在空间的相互分布关系。</P><P>??全息图:是在相干雷达中,用高度相干的微波发生器,一方面发出信号照射地面,一方面发出一束参考波,飞机飞行时,从飞机航线上每一点接收到的地面反射信号与另一束参考光束,在感光胶片上迭加而产生一个相干图样,这个图样,就称为全息图。从全息图上还不能看出原来被摄地形的表面图像,要用激光加以处理,才能得到所摄地形的立体形像。这个立体形象非常逼真,观测者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出地形的不同侧影。这种逼真的地图,在军事上的价值要比一般地图高得多,特别有利于指挥员研究实地地形情况。目前,这种地图还在试验阶段,国外有的国家已经取得一定成果。</P><P>??另外 ,用全息摄影的方法,还可以制成全息缩微地图。根据过去的经验,组织一次大的战役,需要成百吨地图,而地图的储存和分发就是个很大的问题,如果用缩微照相或全息缩微照相的办法,把地图缩制成电影胶卷那样小的缩微片,保存和输送就简便多了。过去一个战区需要一个大仓库存放的地图,经过缩微,简直是装在一个饭盒里就可以带走了。</P><P>??地图的演变,由线画地图,影像地图到全息地图,是逐渐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这是一种必然的趋势。目前,影像地图虽然在一些国家已开始大批生产,但总的来说,主要的品种还是线划地图。</P><P>??在地图家族中,还有一个更年青的成员,就是数字化地图。这种地图和我们平常看到的地图比较起来,已经是面目全非了。它既没有线画、图形,也没有影像,却满纸都是数字,成了一种没有图形的“地图”,存贮在计算机磁带和穿孔带里。这种地图虽然没有图形,可是它的本领却很大,不仅能自动转变成有图形的地图,还能自动充当巡航导弹的向导哩!</P><P>??巡航导弹,很象一架有翼的无人驾驶飞机。当它从飞机、舰艇或基地飞出来以后,能贴近敌方的地面静悄悄地飞行,能按预定的路线,在山谷河滩之间转弯抹角地接近敌方目标,不让敌人发现它。</P><P>??巡航导弹为什么能有这样的本事?因为它肚子里有一部微型计算机,里面装着数字化地图。</P><P>??数字化地图,就是把地形图或影像地图,划分成许多小方格(方格越小,显示地形越详细),并在每个小格上以五米(依需要而定)为单位,标出该方格内的平均海拔高度,得到数字阵列图。从这个图中就可以看出海拔高度与位置的一定关系;高程数字就是地形坐标(x、y)的函数。</P><P>??导弹在飞行前,先把预定的飞行路线上的数字按飞行顺序输送到计算机的存贮器里,再按预定路线起飞。在飞行中,它一边飞就一边通过雷达(传感器)不断地测量弹道下面点的高程。测一个高程值,就应该能找出地面上相应的一个点,这样计算机就能给导弹的自动驾驶仪下达命令,使导弹沿着正确路线飞行,象长关眼睛一样将导弹准确地带到目标。在这里,数字化地图名符其实地起到了向导的作用。</P><P>??随着科学的发展,地图的面貌还将会有更新的变化,我们必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适应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需要。</P>
作者: 小盏    时间: 2004-6-3 11:21
<B>徒步旅游的要诀</B><B>[</B><B>推荐</B><B>]</B><p></p></P>步行是一项很好的健身活动。特别是在景色怡人、绿意盎然、历史文化丰富的环境中步行,不但可以松懈身心,还可增广见闻。徒步旅游接触面广,沿途可以观察和学习到许多有益的东西,增加知识,并能锻炼身休,培养艰苦奋斗、坚忍不拔、克服困难、勇往直前、团结互助的精神。徒步旅游如能很好地掌握走路的支柱和技巧,在旅途中就会感到轻松愉快。走路技巧的核心是如何保持体力,行走的姿势应是身体自然前倾,手不要向两边摆,应向前后摆动,过分地摆动既需要啬保持重心的力量,又分散了向前的惯性,容易引起疲劳。迈步最好是用脚跟着地,再通过脚弓,把重心逐渐转移到前脚掌上去。走路的鞋子很重要,要轻便,大小合适,鞋底不能太薄,选择较平坦的路面走。行进中间休息时,松开鞋带,把脚垫高一些,促进血游循环。睡前最好用热水洗脚,有利于消除疲劳。不常走路的人,走路多了,脚上容易打泡。起了泡,可用消过毒的缝衣针将水泡挑开,放出积液,穿进一根干净的线或头发,并注意防止感染。 <p></p></P>徒步旅行的准备工作 <p></p></P>  徒步旅行对于青年人和中年人,无疑可以增强体质,但是,如果不做好徒步旅行的防病准备,则有可能适得其反,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p></p></P>  1.防疲劳。预防的关键在于,一要步姿正确,二是不要心急,三是要会走路,走小路而不走平坦的公路,既使走公路也不走平坦的中心而是走高低不平的路边。 <p></p></P>  2.防脚打泡。万一选鞋不对或步姿不正,行走中感到脚的某个部位有疼痛或摩擦感,可在该处贴上一块医用胶布或在鞋的相应部位贴一块单面胶,在一般情况下,这就可以防止打泡。 <p></p></P>  3.防寒暑。北方徒步旅行要带一些质轻防寒性能好的衣物,如果行走在广阔的北方平原,风速较大,衣着应及时调整。南方徒步旅行,夏季要防暑防雨。 <p></p></P>  4.解渴要适可而止。出发前最好准备一壶清茶水,适当加些盐。清茶能生津止渴,盐可防止流汗过多而引起体内盐分不足。 <p></p></P>  5.热水洗脚去疲劳。 <p></p></P>  6.随身携带一些常用的感冒药、防暑药和外伤药,备一酒精盒浸1~2根马尾。 <p></p></P>徒步旅行中的注意事项 <p></p></P> 比起其他形式的旅游,徒步旅游受自然界的影响最大,消耗的体力也最多,特别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p></p></P>  1.最好是结伴而行,至少是三个人以上,途中可以互相帮助,互相照顾。但又最好不要人太多,否则互相干扰,行动不便。行李带得少而轻,但一定要带一些常用药。 <p></p></P>  2.出发前就应对所需要经过的地区各方面的情况、自己的身体状况(例如有下肢血管病、皮肤溃疡及扁平足症者不宜徒步旅行)以及当时的气候条件有所了解。 <p></p></P>  3.夏季徒步旅游时,要避开上午11时至下午3时这段最热的时间,而且要戴草帽,水壶灌满水,以免中暑。 <p></p></P>  4.要掌握步行速度,一般是两头稍慢,中间稍快,开始行走要慢行,几天后再加快速度。每天途中应大休息一次,一般在中午。休息地点应避免烈日直晒和低洼、潮湿处。 <p></p></P>  5.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和营养的补充,不要长时间仅仅食用干粮,要尽量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 <p></p></P>  6.徒步时较为理想的是穿旅游鞋,因为此种鞋有一定弹性,还要轻便、透气、防滑,对大脑能起到适度的缓冲作用,还能减少因长距离行走而引起的脚胀,也可以穿半新半旧的胶鞋。 <p></p></P>  7.如果是进行长途徒步旅游,出发前最好进行几次适应性训练,逐渐加大运动量,以增强耐力。行走时,用脚板着地,用力要适中,保持身体平衡。 <p></p></P>  8.每天步行结束后要用温水洗脚,以解除疲劳。脚掌有水泡时,可用针(先用酒精棉球擦一下或在火上烧一下)穿孔引出水,再涂上红药水,防止感染。 <p></p></P>  9.徒步上山,身体要略向前倾;攀登陡峭山坡应走之字形路线;下山时,身体应稍后仰,放松下肢肌肉,以免腰腿酸痛。 <p></p></P>  10.徒步旅行应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确定每日的行程,一般每小时走4一5公里。每走一程,可选择树荫、凉亭等处休息15分钟,以恢复体力。 <p></p></P>  11.绕远路也有一番乐趣。不要经常走同样一条路,不妨绕远路、看看周围环境,因为气候、季节的不同,而有不一样的变化。有时不妨停下脚步好好观察,说不定有新发现。 <p></p></P>  12.徒步旅游个人服饰徒步旅游个人行装除了应携带上述基本物品外,很重要的是要有一双自己认为穿着舒适而便于远行的鞋子,鞋底不能太薄,切忌穿新皮鞋。
作者: 小盏    时间: 2004-6-3 11:21
<B>睡睡袋的技巧</B><B>[</B><B>建议</B><B>]</B>
睡睡袋的技巧


<p>
现在的天气比较冷,在野外露营的条件也比较艰苦了,有些参加我们活动的朋友说晚上没有睡好,但是你知道他们2个人、1个帐篷,用了多少睡袋吗?最多的:6个!!!!!!下面是晚上 睡睡袋的技巧您可以借鉴一下咯~~~~
<p>
<p>
<>  睡睡袋是有技巧的。不会“睡”的人即使用高寒(-35°)睡袋在一般低温下(-5°)也会感到冷,那么怎样才能睡得更暖些呢?在使用睡袋时,有很多外在因素影响睡袋的性能,要注意的是睡袋本身并不发热,它只是有效地将体温流失减低,下面的条件会帮助你睡得更暖些。在野外,一个挡风的帐篷能提供一个温暖的睡眠环境。在选择营地时,不要选择谷底,那里是冷空气的聚集地,也尽量避开承受强风的山脊或山凹。一张好的防潮垫能有效地将睡袋与冰冷潮湿地面分开,充气式效果更佳,在雪地上需用两张普通防潮垫。 </P>
▲保持睡袋干爽 <p></p></P>
  睡袋吸吸的水份主要并非来自外界,而是人体,即使在极寒冷的情况下,人体在睡眠时仍会排出起码一小杯的水份。保温棉在受潮后会粘结而失去弹性,保温能力下降。如睡袋连续使用多天,最好能在太阳下晾晒。经常清洗睡袋可使用使保温棉保持弹性。 <p></p></P>
  ▲多穿衣服 <p></p></P>
  一些较松软的衣物可兼作加厚睡衣用。将人与睡袋之间的空隙充填满,也可使睡袋的保暖性加强。 <p></p></P>
  ▲睡前热身 <p></p></P>
<>  人体就是睡袋的热量来源,如临睡前先做一小段热身运动或喝一杯热饮,会将体温略为提高并有助于缩短睡袋的变暖的时间。使用睡袋及睡袋套。</P>
作者: 小盏    时间: 2004-6-4 08:10
<B>夏季出游备少量药</B>
夏季出游除一般旅游用品外,游客最好自备少量药品,以应一时之需。这些药品是: <p></p></P>  白加黑或散利痛片各一盒白加黑用于感冒、发热、头痛。<p></p></P>  散利痛片用于腰腿痛、痛经及解热止痛。<p></p></P>  复方新诺明或头孢拉丁胶囊,用于咽痛、咳嗽及外伤时抗菌消炎。<p></p></P>  息斯敏片此药用于“风疹块”过敏,花粉过敏,晕车晕船或失眠时。<p></p></P>  黄连素或阿托品这两样药用于胃痛、腹痛、腹泻。<p></p></P>  藿香正气片、十滴水、行军散这三样药可用来治中暑、胃肠不适。<p></p></P>  外用中暑药品万金油、风油精等。<p></p></P>  最后指出一点,所有药品应集中放在一起,保持干燥并注明药名及用法。
作者: 小盏    时间: 2004-6-4 08:11
<B>中暑的治疗</B>
</P>夏天是户外活动较多的季节,爱往野外跑的朋友,该不会不知道”中暑”这回事的危险性吧?一般人眼中,所有因体温过高而引起的不适都叫中暑,其实这种因体温过高引发的不适分为两种,各有不同处理要点: <p></p></P>a. 中暑
成因:
因环境高热多湿,体温不能正常的由排汗发散,因而急升,损害脑细胞引起。
能看到的症状: 皮肤干热发红,头痛作呕兼口干,小便量少,呼吸浅速,脉强而快,体温很高,最后患者会神志不清昏倒(这时患者的血压会急升,原因是红血球的带氧功能因过热而低下,血氧不足但血量却仍足够,身体只好命令血压加高来维持血氧含量)
处理: 把患者移到清凉的地方,平卧,给他降温(可以脱去患者一些衣物,用湿毛巾或冰给他抹身,扇凉等,但小心别反令患者冷病了)。若患者清醒,可以给他饮一些清水,但不要给热饮或刺激品如咖啡等;同时可用藿香正气水、清凉油、十滴水、人丹等解暑。昏迷者针刺人中、十宜穴。
送往医院诊治 <p></p></P>b. 热衰竭
成因:
因天气炎热大量出汗,令身体缺少水和盐因而虚脱。(其实是休克的一种)
能看到的征状: 疲倦虚弱,皮肤湿冷苍白(这是最大的不同),脉速而弱,头痛头晕兼作呕,情绪不安,昏厥。 (患者因失水,血压下降,血不能带足够的氧到脑部,所以用救昏迷的方法有效)
处理:
移患者到阴凉地方,抹身降温(同中暑)
让患者平卧,垫高双脚
如清醒没呕吐,每15分钟给患者喝淡盐水一杯,共喝两杯。
送院治疗  
注意:别给昏倒的患者灌饮任何东西,以免呛倒患者或液体入了肺,那就更麻烦。
预防:
盛夏期间做好防暑降温工作,教室应开窗使空气流通,地面经常洒水,设遮阳窗帘等。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不宜在炎热的中午强烈日光下过多活动。加强个人防护,戴遮阳帽、饮消暑饮料。有头痛、心慌时应立即到阴凉处休息、饮水。 <p></p></P>2. 中暑急救五字诀 <p></p></P>  在夏季,由于环境温度过高,空气湿度大,体内余热难以散发,热量越积越多,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失控而发生中暑。牢记以下五字诀,发现中暑者时,可急时救治:
  一、移。迅速将病人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裤,以利呼吸和散热。
  二、敷。可用冷水毛巾敷头部,或冰袋、冰块置于病人头部、腋窝、大腿根部等处。
  三、促。将病人置于4℃水中,并按摩四肢皮肤,使皮肤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散热。待肛门温度降至38℃,可停止降温。
  四、浸。将患者躯体呈45度浸在18℃左右井水中,以浸没乳头为度。老年人、体弱者和心血管病患者,水温过低不能耐受。
  五、擦。四个人同时用毛巾擦浸在水中的患者身体四周,把皮肤擦红,一般擦15—30分钟左右,即可把体温降至37—38℃,大脑未受严重损害者多能迅速清醒。 <p></p></P>3. 日射病急救法 <p></p></P>  在海滨、登山或在炎热的夏天进行运动时,由于在阳光下暴晒过久,头部缺少防护,突然发生高烧、耳鸣、恶心、头痛、呕吐、昏睡、怕光刺激等现象,这便是日射病。严重的日射病也能致死,千万不可粗心大意,应采取紧急处理。
急救措施:
  1.轻者要迅速到阴凉通风处仰卧休息,解开衣扣,腰带,敞开上衣。可服十滴水、仁丹等防治中暑的药品。
  2.如果患者的体温持续上升时,有条件可以澡盆中用温水浸泡下半身,并用湿毛巾擦浴上半身。
  3.如果患者出现意识不清或痉挛,这时应取昏迷体位。在通知急救中心的同时,注意保证呼吸道畅通。
注意事项:
  1.作为降温手段,也可用酒精擦身体并吹电扇,可以达到降温的目的。但是,采取这种方法降温较快,医生不在现场时,最好不要使用。
  2.有人症状稍有见轻又参加运动,应多加注意,防止再一次得日射病。
  3.与日射病相近似的还有一种热射病。这是由在炎热的天气作业或旅游,由于过量的热积聚所致。其症状是皮肤干热无汗,体温高达42℃,疲乏、头痛、头晕、尿频、颜色发红、步态不稳、瞌睡或昏睡。二者的原因有些差别,但急救措施完全相同。 <p></p></P>4. 热痉挛急救法 <p></p></P>  在工厂等热而湿度高的地方,长时间地工作,有时会突然脸色发青,感到头痛、恶心、头晕并发生痉挛,这叫热痉挛。对这种病如不及时处理,会进一步发展,以至于意识消失,最后死亡。
急救措施:
  1.轻者要迅速到阴凉通风处仰卧休息,解开衣扣,腰带,敞开上衣,然后再喝些凉开水或盐水。
  2.如意识丧失,痉挛剧烈,应让患者取昏迷体位(侧卧,头向后仰),保证呼吸道畅通,同时快速通知急救中心。
  3.如虚脱者苏醒,也应抬送医院,严禁让患者自立行走,更禁用阿托品以及催眠、镇静等药物。
注意事项:
  1.让热痉挛的患者喝凉的盐水,是简单有效的方法(一杯水中加一匙盐)。由于热痉挛时大量出汗,身体丢失很多水和盐分,血液浓缩,循环不良。这时,盐水是救命水,应当立即补充。
  2.热痉挛常与日射病混同。但本病的显著特点是皮肤粘湿,体温不高。其处理多少与日射病有些不同,一定要加以区别。而且凡长时间在温度高的环境中劳动时,都应多喝盐水,预防发病。
  3.如有条件,可给轻度患者服用仁丹、十滴水或霍香正气水等药品。<p></p></P>
作者: 小盏    时间: 2004-6-4 08:18
<B>毒蛇咬伤救护</B>
森林、山区、草地是蛇出没的地主,每年4~11月是蛇类活动的季节。人们在旅游、田间劳动、甚至日常生活当中如不注意随时有可能被蛇咬伤。
  我国的蛇类有158种,其中毒蛇47种,具有剧毒能伤及生命的有10余种,如大眼镜王蛇、金环蛇、银环蛇、竹叶青蛇、蝮蛇、海蛇等都有剧毒。毒蛇具有一双粗长的毒牙,咬伤人时排出毒液,注入人体,几十分钟就可使人局部或全身中毒。如不紧急救护,会在1~2天内死亡。毒蛇咬伤部位多见手、足和四肢。
  被蛇咬伤后要先弄清是否为毒蛇咬伤。如果为无毒蛇咬伤,大可不必惊慌失措,只需按一般伤口处理即可。毒蛇的头部一般为三角形(除金环蛇、银环蛇外),尾短而细,身上花纹色彩比较鲜明。蛇咬伤的地方留有两排牙痕,如顶端有两个特别粗而深的痕迹,就说明是毒蛇咬伤的;如被咬伤的部位只有较细的或成排的牙痕,说明是无毒蛇咬伤。如鉴别不清应按毒蛇咬伤进行救护。
  (一) 临床表现
  被不同种类的毒蛇咬伤,临床表现不尽相同。
  有的咬伤处红肿、疼痛、有麻木感,先渗血后流血,且流血不止,有时皮肤出现血疱,然后发紫变黑,组织坏死。有的被毒蛇咬伤后1~3小时出现头晕、头痛、呕吐、流涎、眼花、眼球转动不灵活、张不开口、说话不清,吞咽困难,大小便失禁,后期出现吐血、鼻出血、便血、昏迷、休克、呼吸麻痹而死亡。
(二) 救护措施
  (1) 为防止蛇毒扩散和吸收,应早期环扎。方法是立即在伤口上方5厘米处靠近心脏的一端,用布带、细绳、橡皮管行环形结扎。如手指咬伤在指根处结扎,前臂咬伤在肘关节上方结扎,小腿咬伤在膝部以上结扎。避免毒素随血流到心脏。环扎后伤肢放低,每隔15分钟放松1~2分钟。待伤口处理后解除。
  (2) 清除蛇毒。用小刀或刀片,按毒牙痕方向纵切或十字切开皮肤,切口不易过深,用手指在伤口两侧挤压,排出毒液。为了加速排毒,可以在伤口处用吸奶器拔火罐方法吸毒液。紧急情况下,救护人员可直接用口对准伤口吸吮,边吸边吐,并用清水漱口。口腔、唇部有破溃,牙齿有病者不能用此方法,以防中毒。
  (3) 立即用清水、肥皂水、生理盐水彻底冲洗伤口,去除表面的蛇毒,减少吸收。有条件最好用双氧水和1∶1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冲洗,以氧化和破坏蛇毒。
  (4) 用蛇药解毒。目前有南通蛇药和上海蛇药两种。内服:南通蛇药首次20片捣碎服,然后每隔6小时服10片,直到中毒症状解除为止;上海蛇药首次服10片,以后每4~6小时服5片,3~5日为一疗程。外敷:将蛇药溶化成糊状敷在伤口周围约1~2厘米处。还可应用抗蛇毒血清,中药半边莲、七叶一枝花解毒治疗。
  (5) 病情严重者,经以上初步急救后送医院进一步治疗以挽救生命。
(三) 注意事项
  (1) 被毒蛇咬伤后,要马上坐下来,不要乱动,因为活动会促进毒素扩散,加重中毒。
  (2) 被毒蛇咬伤后绝对不能喝酒,因为酒能加快血液循环,使毒素扩散。
  (3) 用火烤伤口可以破坏蛇毒,但要注意避免烧伤。</P>

毒蛇咬伤治疗
  全世界已知毒蛇约500余种。分布在我国的毒蛇目前已知有49种。但对人体危害较大、经常造成蛇伤的毒蛇主要有10种。它们是眼镜蛇科的眼镜蛇、眼镜王蛇、银环蛇、金环蛇;海蛇科的海蛇;蝰蛇科的蝰蛇及蝮蛇科的蝮蛇、尖吻蝮(五步蛇)、竹叶青、烙铁头(龟壳花蛇)等。蛇毒中主要有毒成分有神经毒、心脏毒、细胞毒、出血毒、促凝血成分及抗凝血成分蛋白质、多肽类和多种酶组成。由毒蛇的毒腺所分泌,呈半透明粘稠状液体,微酸性。当毒蛇咬人后,由毒腺分泌的蛇毒,经排毒导管、毒牙及伤口,沿淋巴及血液循环扩散至全身,引起一系列中毒症状。
回应:毒蛇咬伤救护。</P>

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
  毒蛇咬伤人多发生于4~10月间。根据毒蛇种类、蛇毒成分以及中毒表现的不同,临床上分为三种类型。
  (1)神经毒型中毒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损害症状。由银环蛇。金环蛇和海蛇咬伤所引起。其临床特点是蛇毒吸收快,局部症状不明显,病情发展慢,易被忽视,一旦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则病情危重。①局部仅有麻痒感或麻木感。不红、不肿、无疼痛。②在咬伤后1~3小时开始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出现视物模糊,眼险下垂,嗜睡,四肢无力、恶心、呕吐、声音嘶哑、张口及吞咽困
  难、共济失调、牙关紧闭等。严重者四肢瘫痪、惊厥,进行性呼吸困难,昏迷、休克等。③海蛇咬伤者则可引起模纹肌瘫痪和肌红蛋白尿。其后肌力恢复较慢。④病程较短,若能度过1~2天的危险期,很快痊愈。
  (2)血循毒型主要表现为血液及循环系统的中毒症状。常为蝰蛇、竹叶青、尖吻蝮及烙铁头等毒蛇咬伤所致。特点是局部症状重,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发病急。①局部肿胀明显,伤口剧痛,伴出血、水疤,皮下瘀斑甚至局部组织坏死,并迅速向肢体上端蔓延,附近或区域淋巴结肿痛。②全身症状有胸闷、气促、心悸、烦躁不安、发热、谵妄及全身广泛性出血,如咯血、呕血、鼻血
  便血、血尿等。严重者出现黄疽、少尿或无尿、心律紊乱、血压
  下降,甚至循环衰竭和肾功能衰竭。
  (3)混合毒型主要由眼镜蛇、眼镜王蛇、蜂蛇等咬伤引起。临床表现特点为发病急,局部与全身症状均明显。①局部剧痛。红肿、水疱、血疱,并迅速向肢体上端蔓延,皮下瘀斑甚至组织坏死。局部淋巴结肿痛。②头晕、视物模糊、复视、眼睑下垂、全身肌肉疼痛、肌肉无力、牙关紧闭、语言障碍、吞咽困难、颈项强直、心动过速、心律紊乱、呼吸困难、血红蛋白尿、尿少和尿闭,严重者有惊厥、昏迷、休克、呼吸麻痹、心跳骤停等。
回应:毒蛇咬伤救护
        2.实验室检查
  (1)毒蛇鉴定①无毒蛇咬伤往往只有局部牙痕处刺痛,一般无全身症状。②可根据打死的蛇标本鉴定是否为毒蛇,或属哪一种毒蛇。③根据地区及咬伤时间判断,在高山区咬伤多考虑尖吻蝮、竹叶青、烙铁头;在平原及丘陵地区咬伤多考虑银环蛇、眼镜蛇及蝮蛇;沿海地区多考虑海蛇咬伤;夜间咬伤首先考虑金环蛇、银环蛇及烙铁头;白天咬伤多考虑眼镜蛇和眼镜王蛇。④根据毒蛇的牙痕形态及牙距判断。一般无毒蛇咬伤,局部仅留下2~4行均匀而细小的牙痕。而毒蛇咬伤者局部常有两个比较大而深的牙痕。眼镜蛇、眼镜王蛇、蝮蛇及蝰蛇牙痕呈圆形;银环蛇及金环蛇牙痕呈“品”字形;尖吻腹、竹叶青及烙铁头蛇牙痕呈“八字或倒人字”形;眼镜王蛇及尖吻蛇咬伤牙距较宽,一般约为1.5~3.0cm左右。其他毒蛇咬伤牙距约在0.5~1.0cm左右。
  (2)中和毒素试验在无法确定为哪一种毒蛇咬伤时,可取相应单价抗蛇毒血清,皮肤过敏试验阴性者,静脉一次注入,观察病情,如见好转,即可确诊。否则,可更换另一种抗蛇毒血清,重复试验。
  (3)血常规检查血循毒类蛇伤时,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严重者血小板减少,凝血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下降以及3P试验(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阳性。
  (4)尿常规检查混合毒类及血循毒类蛇伤时,尿中有蛋白、管型及红细胞;蝮蛇及蛙蛇伤时,尿血红蛋白定性反应阳性; 海蛇伤时,尿肌球蛋白定性反应阳性。
  (5)血钾增高、血非蛋白氮上升,见于血循毒类蛇及海蛇咬伤。 </P>

  急救处理
  (1)结扎蛇咬伤后立即用绳子、布条、止血带或其他系带结扎伤口的上面。以阻止毒液吸收。结扎以阻断淋巴和静脉回流为度,隔15~20分钟放松2~3分钟。
  (2)冲洗伤口立即选用清水、盐水、肥皂水或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以清除粘附的毒液,如伤口有毒牙残留,应及时挑出。
  (3)吸引可用拨火罐法或用口吸吮法,边吸边吐,以尽快使蛇毒从局部除去。注意用口吸吮者口腔粘膜应无破损、无龋齿,及其他口腔病症,以免间接吸收中毒。
  (4)扩创排毒在结扎和冲洗之后,用消毒的手术刀,在局部作十字口切开,以促使毒液排出。可把患肢侵在2%冷盐水中,手指自上而下不断的挤压排毒,每次约20~30分钟。
  (5)解毒治疗①蛇药可根据不同蛇伤情况,选择不同蛇药。目前已有的蛇药有:南通蛇药、群生蛇药、上海蛇药、云南蛇药、广东蛇药、福建蛇药、湛江蛇药、郴州蛇药(湖南)、红卫蛇药及青龙蛇药(江西)等。②抗蛇毒血清国内目前有单价眼镜蛇抗毒素、蝮蛇抗毒素、银环蛇抗毒素及尖吻蛇(五步蛇)抗毒素四种。于咬伤6小时内应用,应用愈早、效果愈好。每次1~2支静脉或皮下或肌肉注射。过敏试验阳性者,可作脱敏注射。③中草药治疗a.民间常用有效鲜草药有七叶一枝花、八角莲、半边莲、田基黄、白花蛇舌草、白叶藤、地了草、两面针。青木香、鬼针草、黄药子等。可取以上鲜草数种,等量、洗净、捣烂取汁,每次40~50ml口服,每日4~6次,取其渣敷伤口周围。b.取刮去外皮的博落回新鲜根茎部250~500g,与硫酸镁粉或白糖200~300g,加水3000~4000ml,煮沸半小时,去除博落回,待水温降至50~60C时局部熏洗、热敷或浸泡,对腹蛇咬伤有效。每隔2~4小时可重复使用。④局部用药a.5%依地酸钠(EDTA-Na)溶液冲洗伤口,具有抑制毒蛋白活性作用; b. 0.5%高锰酸钾溶液2~4ml伤口周围局部注射,对蛇毒有直接破坏作用;c. 胰蛋白酶2000~4000单位,伤口局部封闭治疗。
  (6)对症处理①呼吸衰竭可给予氧气吸入及呼吸兴奋剂。呼吸停止时应及时作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等,进行人工辅助呼吸。②循环衰竭广泛出血失血性休克者,可适当补液,应用升压药物及肾上腺皮质激素。早期可选用白药、三七等止血药。③急性肾功能衰竭a.根据尿量,限制进液量;b.早期可用利尿剂;C.血或肌红蛋白尿时,用5%碳酸氢钠200~400ml/日,静脉滴入,以碱化尿液。d.有尿毒症或高血钾症者,经一般治疗无效时,应及时行血液或腹膜透析治疗。
</P>
作者: 小盏    时间: 2004-6-4 08:22
<>接上一部分</P><>眼镜蛇科
  眼镜蛇科上颌骨前端有前沟牙类型毒牙,头椭圆形,瞳孔圆形,身体修长,粗细均匀。背部黑色或黑褐色,有的具黑白或黑黄色的横纹,或者棕褐或棕红色的黑斑和纵线。
  眼镜蛇科毒蛇占毒蛇种类一半以上,而澳洲的眼镜蛇又占眼镜蛇科的一半,许多剧毒蛇如眼镜蛇、眼镜王蛇、银环蛇、泰攀蛇、虎蛇、黑曼巴等都属于本科。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东南亚、非洲,美洲仅有珊瑚蛇3个属。我国有4属8种,分布于长江以南及东南沿海。以眼镜蛇属及环蛇属毒性较大,如:眼镜蛇 ,眼镜王蛇 ,银环蛇,金环蛇。
  眼镜蛇体长1-2米,背面黑色或黑褐色,幼蛇白色环纹比较明显,腹面颜色较浅。颈背面有一白色眼镜状斑纹,所以叫眼镜蛇,颈腹面白底上有两个黑色的点斑及1条黑色的宽横纹,激怒或攻击时,身体前段竖起1/3,颈部的8条肋骨左右撑开,膨大成扁平状,头平直向前,嘴闭合着,弹出长长的叉舌,伸缩不定。这时颈上的眼镜状斑纹也显得更明显,头摆动着发出呼呼的威胁声。鼻间鳞入鼻孔,中段背鳞17—25行,尾下鳞全是双行。炎夏在傍晚活动,其余季节白天在水边、灌木、竹林、稻田边巡视活动,甚至会进入屋宅。以捕猎鱼、蛙、小鸟、老鼠、蜥蜴及其他小蛇为食。一次能排出毒液250mg(干重8mg)。 <p></p></P>----------------------------------------------<p></p></P>眼镜王蛇
  眼镜王蛇是身体最大的毒蛇,体长4.2米,最长达6米。背部棕褐色,背鳞边缘缀成黑色的横纹,身体后段黑色网纹显著项鳞后有1对大枕鳞,背鳞15行,尾下鳞一部分双行,一部分单行,脊鳞扩大成六角形。发怒时身体前段也会竖直,颈部膨扁,但颈背面没有白色眼镜状横斑,颈腹部也没有黑色点斑及横纹。这时头部呈平直状,如戴头罩,所以又叫毒帽蛇。眼镜王蛇性情凶猛,会主动攻击人,咬住人后紧紧不放。毒液不仅毒性强烈,而且排毒量大,一次可排出毒液400mg(干重100mg),相当于致死剂量的几倍。
  中毒症状:局部疼痛,四肢放射状烧灼似剧痛,10天后局部坏死。肿胀达于躯干持续约18天。全身水泡,皮肤及皮下组织坏死通常是咬后第 5天出现。创伤要几个月才痊愈。
  一般症状为:呕吐、头痛、头晕、共济失调、视线和讲话模糊不清,肌肉麻痹,病人眼睛和肌肉不能张开,甚至不能吞咽,多诞,颈部及四肢轻瘫,呼吸衰弱及呼吸麻痹,有的病人出现惊厥、休克、心率不齐、低血压。眼睛王蛇咬伤的严重患者死亡率高,往往1-2小时内死亡,个别人仅 3分钟。中毒症状的大小程度,不仅取决于毒性的大小,也取决于排毒量的多少、咬伤的部位及患者的体质。
  
  银环蛇
  眼镜蛇科环蛇属,本属主要特征为脊鳞比两侧背鳞显著扩大呈六角形,尾下鳞单行。银环蛇的背面黑白相间的横纹,黑纹较宽,白纹较窄,躯干中段有30-50个,尾部背面9-15个。尾末端较尖细。体长约1米,腹面白色。生活于平原、丘陵和山脚近水处,夜间活动于田边、路旁菜畦处,捕食鱼、蛙、老鼠、蜥蜴及其他小蛇。吃饱后常在路边休息,拂晓时才回窝,夜行人路过,常被咬伤。一次的排毒量为18mg(等于5mg干重)
  金环蛇
  金环蛇背部嵴棱明显隆起,全身从前至尾布着黑黄相间宽窄相同的环纹,躯干段20—28个,尾段3-5个,尾端钝圆。
  金环蛇及银环蛇的中毒症状都是明显的神经系统症状:流诞、恶心、呕吐、头晕、头痛、肌肉麻痹、运动不协调、呼吸微弱发展至衰竭,最后死亡。银环蛇的毒性比金环蛇强得多,死亡率达80%。但因被咬伤口不肿不痛.易被人忽视,而贻误治疗。</P>
咬伤
  尽量记住毒蛇咬伤的特征,以便使用特异抗毒素。伤者应保持安静,以防毒素向全身扩散。
  1.伤处通常表现为两个小的针刺状牙痕,伤者应避免活动。
  2.包扎伤处并去医院。
  即:
  1.伤者应坐下休息,尽可能保持平静。这样能减慢血液速度并延迟毒素扩散。送伤者去医院,寻求医疗救助或利用电话听取医疗或毒物中心专家人员的指导。
  2.伤处置一干净软垫并用绷带包扎。按照蛇的特征。听取专家指导。等候医疗急救或伤伤者送至医院或医疗中心。 <p></p></P>----------------------------------------------<p></p></P>毒蛇咬伤
  毒蛇咬人时,其上颌腺分泌的毒液随牙齿注入人体,引起急性中毒甚至死亡。因毒蛇的种类不同,所含毒素的成分也各异,中毒的症状亦不同,毒素的种类分神经毒素(使延髓麻痹)和血液毒素(破坏毛细血管、溶解经细胞、引起出血)两类。
  一、临床表现
  1、有被蛇咬伤史、作处留有二个邻近的牙痕。(无毒蛇咬伤的牙痕呈锯齿状)
  2、由于毒素作用不同,或出现四肢麻痹、无力、眼睑下垂、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不能吞咽和说话,呼吸缓慢无力等神经障碍,导致窒息、心衰死亡,或全身皮下淤血、鼻衄血、呕血、咯血、尿血、便血等,甚至昏迷、虚脱、休克而死亡。<p></p></P>急救措施
  1、立即用止血带:为防止与减缓毒素继续吸收和扩散在肢体创口的近心端绑扎止血带。绑扎不能过紧过久,要间断放松,防止远端肢体缺血坏死。伤肢制动、抬高,以减少毒素吸收和水肿。
  2、尽快排出伤口毒液:创口用清水、肥皂水或高锰酸钾溶液反复冲洗。用手由上向下、周围向创口中心挤压,或用吸吮器、拔火罐吸出创口毒液。急救时也可用口直接吸吮,但口腔粘膜有损伤者不可,以防毒液则损伤处进入救护者体内。
  3、用蛇药片(如南通季德胜蛇药片)口服,或将蛇药片用清水溶成糊状涂在创口四周。
  4、急送医院处现。 </P>
  三、预防:
  1、在蛇区行走时,扎好裤脚,穿好鞋袜,在草丛中行走时,手持一棍棒,边走边打算,起到打草惊蛇的作用。
  2、常备一些蛇咬伤的治疗药品,以防万一。<p></p></P>
作者: 小盏    时间: 2004-6-9 09:07
<B>野外探险水处理</B><B> ZT</B>
</P>不洁净的水中经常会带有一些致病的物质,所以当你在极度干渴之际找到了水源后,最好不要急于狂饮,应就当时的环境条件,对水源进行必要的净化消毒处理,以避免因饮水而中毒或染上疾病,人的体能就会急剧下降,在很短的时间内消耗尽体力,因而丧失行动的能力,严重者,甚至会因之送掉性命。 <p></p></P>那么,怎样对寻找水源进行净化和消毒处理呢?下面就介绍几种简便可行的方法: <p></p></P>渗透法 <p></p></P>当你寻找到的水源里有飘浮的异物或水质混浊不清时,可以在离水源3~5米之处向下挖一个大约50~80厘米深,直径约1米的坑,让水从砂、石、土的缝隙中自然渗出,然后,轻轻地将已渗出的水取出,放入盒或壶等存水容器中。注意:不要搅起坑底的泥沙,要保持水的清洁干净。 <p></p></P>过滤法 <p></p></P>当你所找到的水源泥沙混浊,有异物飘浮且有微生物或蠕虫及水蛭幼虫等,水源周围的环境又不适宜挖坑时,可找一个塑料袋(质量好,不容易破的)将底部刺些小眼儿,或者用棉制单手套、手帕、袜子、衣袖、裤腿等。也可用一个可乐瓶,去掉瓶底后倒置,再用小刀把瓶盖扎出几个小孔,然后自下向上依次填入2~4厘米厚的无土质干净的细砂5至7层,压紧按实、将不清洁的水慢慢的倒入自制的简易过滤器中,等到过滤器下面有水溢出时,即可用盆或水壶将过滤后的干净水收集起来。如果对过滤后的水质不满意,可将过滤后的水再次进行过滤,直到满意为止。 <p></p></P>沉淀法 <p></p></P>将所找到的水收集到盆或壶等存水容器中放入少量的明矾或木棉枝叶(捣烂)、仙人掌(捣烂)、核桃仁(捣烂)搅拌匀后沉淀30分钟,轻轻舀起上层的清水,不要搅起已沉淀的浊物,这样,你便能得到较为干净的水了。一般说来,除泉水的井水(地下深井水)可直接饮用外,不管河水、湖水、溪水、雪水、雨水、露水,还是通过渗透、过滤、沉淀而得到的水,最好都应进行消毒处理后再饮用。那么,怎样进行消毒呢?方法如下:将净水药片放入存水容器中,搅拌摇晃,静置几分钟,即可饮用,或灌入壶中存储备用。一般情况下,一片净水药片可对1升的水进行消毒,如果遇到水质较混浊可用2片净水药片进行消毒。 <p></p></P>目前,军队里都采用此方法在野外对水进行消毒。如果没有净水药片,可以用随身携带的医用碘酒代替净水药片对水进行消毒。在已净化过的水中,每一升水滴入3、4滴碘酒,如果水质混浊,则在每一升水中滴入的碘酒要加倍。搅拌摇晃后,静置的时间也应长一些,20~30分钟后,便可饮用或存储备用。利用亚氯酸盐,即漂白剂,也可以起到消毒的作用。在已净化的水中,每升水滴入漂白剂3、4滴,水质混浊则加倍。摇晃匀后,静置30分钟。即可饮用或备用。只是水中有些漂白剂的味,注意不要反沉淀的混浊物一同喝下去。如果以上的消毒药物均没有,正巧随身携带有野炊时用的食醋(白醋也可以用),也可以对水进行消毒。在净化过的水中倒入一些醋汁,搅拌后,静置30分钟,便可饮用。只是水中有些醋的酸味。 <p></p></P>在海拔高度不太高(海拔3000米以下)且有火种的情况下,反水煮沸5分钟,也是对水进行消毒的很好的方法,且简单实用。在平原郊游或野炊时,多采用这种法对河水、湖水、溪水、雨水、露水、雪水进行消毒以保证饮水和做饭的需要。如果寻找到的水是咸或水时,用地椒草与水同煮,这样虽不能去掉原来的苦咸,却能防止发生腹胀、腹痛、腹泻。如果水中有重金属盐或有毒矿物质,可用浓茶与水同煮,最后出现的沉淀物不要喝。 <p></p></P>目前,有一种饮水净化吸管,在野外非常实用,形如一只粗钢笔,经它净化的水无菌、无毒、无味、无任何杂质,不需经过沸煮即可饮用,很轻便。另外要提醒朋友们注意的是,在水源紧缺的情况下,要合理安排饮用水。不要为一时口渴而狂饮至饱。其实,在野外工作或探险,喝水也要讲究科学性。如果一次喝个够,身体会将吸收后多余的水份排泻掉,这样就会白白的浪费很多的水。 <p></p></P>如果在喝水时,一次只喝一两口,然后含在口中慢慢的咽下,过一会儿感觉到口渴时再喝一口,慢慢的咽下,这样重复饮水。既可使身体将喝下的水充分吸收,又可解决口舌咽喉的干燥。一标准水壶(0.9~1.3升)运用正确的饮水方法,可使一个单兵在运动中坚持6~8小时,甚至更长些。
作者: 小盏    时间: 2004-6-9 09:08
<B>旅游行走中如何善待自己的脚</B>
</P>--------在野外旅游的时候,走路是肯定少不了的一种最为平常的活动。旅游就是为了到野外走一趟,享受一下披荆斩棘的滋味,活动筋骨中锻炼身体。然而你会保护你的脚吗?你会根据不同的走目的来选择鞋袜吗?我认为这不一定,以下是商旅通人最忠诚的建议。
  
  走路的目的地不同,选择的鞋袜也就不同。到野外走路,特别是山路,不要穿新鞋。因为脚与新鞋尚未磨合,穿新鞋容易使脚疲劳、受伤。在山间行走,各种情况都会遇到,所以,山间行走应选择结实的鞋子:鞋底要厚,底部有大而深的花纹,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滑作用;鞋底用硬橡胶制成,在碎石及不平坦的路面上能有效地保护双脚;鞋帮要高且较硬,可以起到支持脚踝的作用;穿这种鞋,水不易浸入鞋内。这种鞋通称为登山鞋。
  
  穿上鞋后,要感觉一下脚趾是否可以活动,如不能活动说明鞋太小,脚尖前端应留有一厘米空隙。还要走走看,如果脚跟与鞋跟之间滑动,就容易擦伤脚,这种鞋也是不合适的。
  
  鞋带不可系得太松或太紧,那样会使双脚过早出现疲劳,且易受伤。最好用扁平的带状鞋带,不要用圆形的绳状鞋带,因为绳状的鞋带不易系紧、易松开。
  
  袜子的大小要适中,太大、太小都不要将就。脚是行走中最勤奋、最辛苦的,要善待双脚。袜子分棉制、毛制、化纤制和混合制等。
  
  棉制袜:吸汗,不排汗,触觉好,适合郊游。在多日行走中,穿这种袜子脚最易出现水泡。
  
  毛制袜:保暖,冷天时穿用很舒服,但较重。
  
  化纤袜:排汗好,易产生异味,应经常换洗。
  
  化纤绒袜:保暖,重量轻,舒适,冷天野外运动时首选。
  
  混合制袜:吸汗,排汗,触觉好,适合多日行走。如野外活动时间长,最好多备几双袜子。
  
  另外,在双脚与鞋摩擦多的地方,可以涂些凡士林或油脂类护肤用品,以减少摩擦,防止脚受损伤。
作者: 小盏    时间: 2004-6-9 09:11
<B>几种野外点火的方式</B>


火柴:火柴是点火的最便利的工具。多携带一些标有"非安全"、"可以在任何地方划着"标记的火柴,把它们扎成一捆放在防水容器内,防止它们相互摩擦,以外自燃,另外也可防止火柴自身变潮。</P>  **注意:火柴受潮也是有办法补救的,如果头发干燥并且不油腻,可将潮湿的火柴放在头发里摩擦一番,头发产生的静电会使它干燥。<p></p></P>  另外,通过在火柴上滴蜡可防止火柴变潮。点火时,可用指甲将蜡层剥除。使用凸透镜:强烈的阳光通过凸透镜聚焦后,可产生足够的热量点燃火种。其中,取火最为迅速的是照射汽油和酒精,可在1-2秒内点燃火种。<p></p></P>  放大镜或望远镜以及照相机里的凸镜,都可以代替凸透镜为你服务。另外,在手电筒反光碗的焦点上放火种,向着太阳也能取火。如果在有冰雪的环境下,将冰块加工成中间厚,周边薄的形状代替凸透镜也是可以的。<p></p></P>  击石取火:找一块坚硬的石头做"火石",用小刀的背或小片钢铁向下敲击"火石",使火花落到大火种上。一条边缘带齿的钢锯比普通小刀可产生更多的火星。当火种开始冒烟时,缓缓的吹或扇,使其燃起明火。当然并不是任何一块石头都能点燃火种的,石头击出的火花必须有一定的热量和持续时间才能点燃火种。<p></p></P>  电池生火:若有电量较大的电池,将正负两极接在削了木皮的铅笔芯的两端,顷刻间,铅笔芯就会烧得像电炉丝一样通红。<p></p></P>  如驾车旅行的话,可取两根长导线,连在电瓶得正负两极接线柱上。如果没有电线,可以用两个扳手或其他金属工具代替。如导线不够长,可将电池从车中取出。将两根导线末端慢慢接触,短路会产生火花。这时,一块沾了汽油的布是最好的火种。<p></p></P>  弓钻取火:用强韧的树枝或竹片绑上鞋带、绳子或皮带,做成一个弓子。在弓上缠一根干燥的木棍,用它在一小块硬木上迅速的旋转。这样会钻出黑色粉末,最后,这些粉末会冒烟而生出火花,点燃火种。<p></p></P>  藤条取火:找一根干的树干,一头劈开,并将裂缝撑开,塞上火种,用一根长约两尺的藤条,穿在火种后面,双脚踩紧树干,迅速的左右抽动藤条,使之摩擦发热而将火种点燃。<p></p></P>  其他方法:在平坦的木板上摩擦玻璃片,也能生热发火。待剧烈摩擦发烫时,将火种吹燃。<p></p></P>  还可用两块软质的木头或竹片用力相互摩擦取火,下面垫以棕榈树皮或椰子叶底部的干燥物作火种。也可以在一块软木底部刨一条直沟,然后用一根矛状硬木尖端前后"犁"行,这样首先产生出火种,最后将其点燃。<p></p></P>
作者: 小盏    时间: 2004-6-10 15:20
[转贴]驴友之户外急救常识篇

一:创伤救护

     背包驴友徒步探险中挂彩是常有的事,虽然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不大,不过,如果跋涉中有人出事,能做好以下几件事是非常重要的

1:止血

    血流不止将危及生命,止血是创伤急救的第一步。

    大量出血的伤口,必须通过按压相应的动脉管止血。在急救培训中,可以学到如何用手指准确的按压动脉的具体位置。限于本人打字只用三个手指头很累,所以这里只给出以下几个大位置,虽然简单,也很有效。按压动脉的力度要适中,延续时间10-15分钟。

[1]:按颈动脉止血——颈动脉是人体的血液的大闸门,在锁骨偏上一点,很容易摸到。头部及上肢的大出血按住这里即可。注意:绝对不能同时按住脖子两侧的动脉。

[2]:按肱动脉止血—上肢出血,自己用手虎口朝上,在手臂2/3的位置掐住即可。

[3]:按股动脉止血—腹股沟韧带中点偏内处,脉搏很明显。下肢大出血时,用双拇指向外上压。

[4]:按侥尺动脉止血—大拇指下的手掌两侧,用于腕及手止血。

[5]:按指动脉止血—用食指和拇指按住出血手指根部两侧。

[6]:止血带止血—非常有效的止血方式。如果没有专门的止血带,可以用绳子;皮筋或衣服等代替,在出血处手臂或大腿的上端扎紧,抑制血液外流,切勿太紧。且务必每半小时放松几分钟,防止肌肉细胞坏死。

2:包扎

包扎保护伤口不受感染,还有助于止血。包扎时同样要注意不可太紧,也不可太松。注意:包扎最好用医用纱布;绷带,如果用手绢或衣服代替,一定要注意卫生。

3:骨折固定

一般的四肢骨折视情况可用树枝;木版为伤者进行简单的固定和包扎。原则是让骨折处保持稳定,避免再受刺激加重伤势。注意:一定要小心,如果没有经验贸然行事,可能会给伤员更深的创伤。对脊椎骨折的伤者一定不要随意搬动。颈椎骨折时,可用衣服卷起绕在颈部,帮助支持颈部的受力。

二:中毒急救

1:食物中毒

预防: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尽量不要食用看起来不卫生或者不干净的食物,不要在野外随便食用野菜野果,更不要随便采摘野生菌类食用。

症状:腹泻;恶心;抽搐;甚至昏迷。

急救:首先要让患者处于空气清新;通风良好的环境中注意保暖。若进食时间比较短可把胃里的食物尽量催吐出来(最简便的方法就是抠嗓子眼),然后用清水或肥皂水洗胃,并尽快送往医院。

提示:如果是轻微中毒引起的腹泻和呕吐,只需喝糖盐水补充体内流失的水分即可。

2:蛇咬中毒

预防:野外行进或宿营时最好穿长裤,沿途多加小心。

症状:伤口剧痛;发红变肿;恶心;呕吐;视力模糊;流延(加三点水的我打不来);出汗甚至呼吸困难。

急救:首先让伤员平躺,放松心情,避免因恐惧而心跳加速,促使体内毒液扩散。并立即停止受伤部位的血液循环,伤口一般都在腿部,用绳子或衣服在伤口以上部位将腿扎进,然后用清水清洗伤口,并将毒血吸出,最好由几人轮番完成(口腔贵恙者千万别参与),最后将蛇药敷好,用纱布将伤口包扎(不要将伤口抬高),口服蛇药后尽快送往医院。(如果蛇以被打死,一定要记的将它的尸体尤其是头,一起送到医院,以便医生根据其毒性处理伤势。)

三:溺水

首先将溺水着衣领打开,迅速清除口;鼻内异物,保持呼吸通畅,然后令溺水者头部朝下并拍打其背部,使进入呼吸道和肺部的水流出,时间不要太长。如果溺水者已经没有呼吸,马上进行人工呼吸。(至于人工呼吸具体怎么操作,我就不细说了,我想大家看电视也看熟了)

四:高原反应

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气压低,氧浓度也低,一般人都会出现头痛,头昏,心悸,气短等高原反应,严重的还可能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失眠,疲乏,腹胀和胸闷等症状,并有可能引发并发症,导致生命危险。

对策:

1:提前一个月泡服红景天,有助于提高血液中含氧量。

2:有低海拔到高海拔需循序渐进,所以乘飞机进入高原不利于适应高原海拔。否则需要备好氧气和利尿剂;镇静剂;肾上腺皮质激素;维生素等药物。

3:进入高原不要进行剧烈运动。

4:出现轻微高原反应不要紧张,多休息。如果反应剧烈。应及时就医,尽快离开高原地区。

5:最可怕的高原反应是肺水肿,它能很快把人撂倒。所以上高原后必须注意保暖,以免呼吸道感染。警告:绝对不能喝酒。

提示:在高原地区,很容易流鼻血。坐下来,把头向前伸以免血流入喉咙,捏住鼻梁下端(提醒:不要捏鼻翼),每10分钟松开一下,反复数次。直到鼻血止住。还有较低海拔的旅行者缺氧耐受性差,进入海拔1500米的地区,如昆明(海拔1880米),也会出现轻微的高原反应,要有心理准备。

五:烫伤和烧伤

1:向烧伤部位倒冷水,持续10分钟以上。

2:尽快在伤口垫上纱垫并用绷带绑好,不要绑的太紧。

提示:如果有水疱不要挤压。没有纱布和绷带,就先用干净的聚乙稀袋包住伤口,也可以防止感染。

六:中暑

在高温下,头痛,头晕目眩,皮肤发热发红,脉搏加快,都可以看作是中暑症状。应尽快到阴凉的地方休息。对于失去知觉的中暑者,救护者需通过以下手段帮他降温:移到阴凉处平躺;脱掉其外衣;把浸凉水的衣服盖在他身上;中暑者体温正常后把身上的湿衣服移开并给他擦干,同时坚持为其扇风;如其已脱水衰竭,让其喝大量的淡盐水,然后让其平躺,并把脚垫高。

七:晒伤

皮肤被晒伤会发红;发痒;变软甚至起泡。要尽快到阴凉处,用软布醮凉水轻擦被晒伤的皮肤,同时喝水

提示:水面和积雪对阳光的反射也可以造成晒伤,在高原地区,即使阴天,也有被晒伤的可能。

八:搬运

运送伤员一定要谨慎小心,自助驴友不可能有专业的搬运设备,但也可以根据伤员的受伤部位,以及当时的环境,采取徒手搬运方法。

提醒:1绝对不能用背负的方法运送上;下肢或脊椎骨折的伤员。2伤员脊柱或大腿骨折时禁止使用抱持法。3脊椎受伤者,最好不要轻易搬运,如需移动一定要多人配合,将伤员平着托起,注意保持伤员身体平稳,尤其要注意头颈部位,不要让创伤加剧,如需长途搬运,一定要使用担架或简易的替代品。
作者: 小鱼儿    时间: 2004-6-25 11:03
皮肤晒红的急救
  皮肤被晒得红扑扑的,属于轻度晒伤,这时需用蘸了化妆水的化妆棉敷面。最好是不断交替敷面,直至皮肤感到冰凉为止。另外,以面部及鼻子等发红的部位为中心,慢慢用化妆水、冰块敷之。敷后需用润肤露保湿。

  皮肤灼伤的急救

  当皮肤被强烈的阳光灼伤并感到灼热不堪时,这时可用化妆水放入冰箱冷却,尔后取出已凝结的冰块敷之。如果条件允许,还可用富含水分的面膜来缓解。

  皮肤疼痛的急救

  这种情况差不多已达到烫伤的地步,唯一的急救办法是采取冰敷,不要搽任何护肤用品。如果手部和足部晒伤时,可用沾过冰水的毛巾包起冰块敷之,直到肌肤感觉舒服为止。

  当晒伤的皮肤得到缓解之后,为防止肌肤出现干涩、紧绷的现象,甚至干裂无法上妆,这时就应补充水分:首先,在沐浴时用泡沫式敷面霜进行保湿,经过一段时间再冲洗掉。然后,用含保湿成份的润肤乳涂在面部,用手掌轻轻按压面部,以促进皮肤对水分的吸收。这样做几次后,皮肤即可恢复原有的保湿能力。
作者: 小盏    时间: 2004-6-29 15:32
<><B>野外巧用竹</B> </P>
<>作者:未知 来自:未知  时间:2003-3-20   </P>
<>     我国南方山区,生长着各种竹子,若能掌握竹子的多种利用方式,在野外活动中会受益匪浅。下面介绍在野外利用竹子的一些方法。
  装水:将直径较大的竹子砍成1.5—2米的竹筒,用削尖的长木棍将竹筒各竹节打穿,就成为装水的容器。这种竹筒适用于营地与水源相距较远时取水用。也可用较小的竹子做成小的装水容器,配上塞,可随身携带。

  做锅:直径5厘米以上的竹子,把它砍成60—80厘米长的竹筒,竹筒的一端要有保留完好的竹节。用芭蕉叶或冬叶(热带丛林中的一种植物)卷成与竹筒长度相等的圆筒置于竹筒内,将淘洗干净的米倒进筒内后,注入清水,水比米高10—15厘米,用树叶或芭蕉叶把竹筒口塞紧,将竹筒口向上斜架于火上烧煮。因水传热,竹筒不会烧坏。通常40分钟可煮熟米饭。用竹筒烧饭时,要经常转动竹筒,让其均匀受热,若不要芭蕉叶或冬叶衬于筒内,同样可以煮饭,唯饭烧好后需用刀将竹筒烧糊的部分削去,把竹筒劈为两半,才能取出米饭。用竹筒烧菜烧水的方法与烧相似。烧菜时若需搅拌可用一根比竹筒长些的木棍操作。

  做杯子、盆子:把粗细适度的竹子砍成长约15厘米,一端留有竹节,另一端砍成呈45度的斜面,用刀把面剥削光滑,遂成喝水或喝汤的杯子。制做时若把竹节处的竹枝留下一截,便可做成有把的汤勺。将粗大竹筒两端的结留下。从竹筒三分之一处划开,就是一个很好的装菜盛汤勺的竹盆。

  做床板:潮湿的地方露宿,可以砍一些粗大的竹子,将其砍成两米长的竹筒,用砍刀在每一竹结把竹结砍破。砍破时应注意各结的刀缝不要在同一直线,各个竹结都被砍破后,用刀从竹筒的一侧把竹筒剖开,加以踩压就可以得到一块竹排。2—3块竹排(视竹子大小而定)便可铺成一张床。若无大竹,用小竹若干根、逐一铺平,用藤子或竹蔑绑扎牢固也可以做成床板。

  捆物:选不太老的竹子,把富有韧性的竹子表皮划出,按需要剖成适当粗细,即为竹蔑,用于捆物。多股竹蔑编织而成的竹蔑绳,可以用来攀登绝壁。

  生火:竹子表皮含有油质、特别易燃。在野外下雨时找不的干燥引火物时,可将竹子表面水揩干,用小刀把竹子表皮刮削成细丝,作为引火物,效果很好。

  除上述几种用途外,竹子还可用于制作捕捉动物的多种捕具。
</P>
作者: 小盏    时间: 2004-6-29 15:34
<><B>用火及灭火的方法</B></P>
<>作者:未知 来自:未知  时间:2003-3-20 </P>
<>      来源:山野杂志社  </P>
<>
      在参加野外活动时,由于吸烟、使用炉具不当,烘烤衣物或用蜡烛照明等原因,容易引燃周围的草地、树木或其它设备,而发生火灾,造成事故。
  一般发生火灾事故,大多数是因思想麻痹,用火不慎造成的。因此我们在野外用火时,必须提高用火安全意识,注意以下几点:

  一、在野外点篝火或用炉具野炊时,必须要随时有专人看管和负责,一旦使用完毕,要马上用水将火源彻底浇灭和用沙土盖灭。并挖土掩埋,防止死灰复燃而酿成火灾。

  二、用炉具或建炉灶时,应选择避风和距水源较近地方,并准备一桶水。以防万一发生火灾时取水灭火方便。

  三、在草木较多的地方,必须用火时,应将周围的草木清理干净,并在四周开出2米左右的防火道,以免火星飞溅出去,引然周围的草木。

  四、如风力较强时,应训练在避风的沟、坎下面点火,或修建防风墙,以免强风吹散火堆,或将火苗吹出引起火灾。

  在山区或林区吸烟时,应准备一个空罐头盒,将烟灰、烟头全部放进空罐头盒内,用水或沙土浇灭,挖坑掩埋或带走。

  出去一旦不慎使周围的草木点燃,发生了火灾,不要慌张,如距水源较近,取水方便,迅速用水向起火处喷洒,降低温度灭火,这是最基本的灭火方法。

  如周围没有可可用的水源,用麻袋、衣服和沙土等将燃烧物盖住,使燃烧物得不到氧气供应而熄灭。

  由于燃烧面积较大,小规模救火措施已无济于事时,为设法阻止火灾造成的损失过大,应顺风跑出一段距离,在大火烧到之前,除去草木等可燃物,开出一条放火隔离带,使火烧到这里后,因没有能着的东西而自动熄灭。</P>
作者: 小盏    时间: 2004-6-29 15:38
<><B>危险天气中的防护</B></P>
<>  作者:未知 来自:未知  时间:2003-3-20  </P>
<>      来源:山野杂志社
</P>
<>

      雷暴 雷暴最初通常是由小块积云发展开始的,然后迅速发展,经过浓积云发展时期并进入成熟的积雨云阶段,它是一种猛烈的、恶劣而急剧变化的天气。野外活动人员应注意以下几点:1)当积云开始堆积、并且变黑时就有可能发生雷暴。2)雷暴通常持续很短,要保持镇静,不要害怕,留在可躲避的地方。
  闪电 闪电的危险性在于击穿物体和人体,引起火灾,以及所产生的雷声震破人的耳膜。所以应该记住:1)汽车往往是极好的避雷设施,可以躲在汽车里。2)最好的防护场所就是洞穴、沟渠、峡谷或高大树丛下面的林间空地。3)如果在露天下,应蹲离开孤立的大树高度的两倍距离之处。4)当你感觉到电荷时,即,头发竖起,或皮肤颤动了,那很可能就是受到了电击,要立即倒在地上,施以自身保护。5)如果在孤立的凸出物附近躲避,则该凸出物的顶部至少应高出自己头部15—20米。6)离开垂直的墙壁或悬崖、应避开裸露的山峰和山脊以及平坦的开阔地形。7)避开地裂缝、成片地衣以及悬空岩石。8)万不得以,可以坐在散乱的石块中间。9)在地形险要处要用绳子把自己拴牢。10)如果进洞避雷,应离开所有垂直岩壁3米以外以免岩壁导电伤人。

  山洪 大雨时,由于降水很急,使得地表来不及吸收雨水,冻土和岩石也难以阻止雨水下泄,这些会加剧山洪的威胁。所以当雷暴活动剧烈时,要避开走易聚水的长沟和河床以下的平坦延伸地带。离开易受洪水淹没的地区,必要时应弃装向较高地带转移,同时注意不要试图徒步涉过已达膝盖的溪流。

  天气条件能使体温升高或降低而影响人的健康。影响最大的三个天气因素是温度、风速和相对湿度,在寒冷的条件下,温度的影响和风的影响是分不开的。两者往往同时使人失去热量,而且湿透的衣服的保温值会下降90%。所以,要在寒冷的环境来生存下来的一种简而易行的办法就是保持适当的运动但又不要出汗。炎热而潮湿的环境中,人会发生疲劳、头痛、食欲减退、失眠、严重脱水以及全身乏力、热痉挛等现象,应注意避开在这种气侯下的野外活动。</P>
作者: 小盏    时间: 2004-6-29 15:43
<><B>野外求生秘笈</B>   </P>
<>作者:未知 来自:未知  时间:2003-1-31     
    野外旅行中,免不了要在野外宿营,拥有一块好的宿营地将会使人得到良好的休息和集结供应。野外宿营地的选择要注意以下几点:
  近水 营地要选择离水源近的地方,这样既能保证做饭饮用的用水,又能提供洗漱用水。但在深山密林中,近靠水源会遇到野生动物,要格外小心注意。

  背风 最好是在小山丘的背风处,林间或林边空地、山洞、山脊的侧面和岩石下面等等。

  避险 营地上方不要有滚石、滚木,不要在泥石流多发地建营,雷雨天不要在山顶或空旷地上安营,以免遭到雷击。

  防兽 建营地时要仔细观察营地周围是否有野兽的足迹、粪便和巢穴,不要建在多蛇多鼠地带,以防伤人或损坏装备设施。要有驱蚊、虫、蝎药品和防护措施。在营地周围遍撒些草木灰,会非常有效地防止蛇、蝎、毒虫的侵扰。

  日照 营地要尽可能选在日照时间较长的地方,这样会使营地比较温暖、干燥、清洁。便于晾晒衣服、物品和装备。

  平整 营地的地面要平整,不要存有树根草根和尖石碎物,也不要有凹凸或斜坡,这样会损坏装备或刺伤人员,同时也会影响人员的休息质量。

  最后清大家注意:在野外要保护自然环境,撤营时必须将燃火彻底熄灭。垃圾废物要尽可能带出,丢放在指定的地方,特殊情况无法带走时可将垃圾挖坑掩埋。  

  火的引燃及实际应用

  首先是要寻找到易燃的引人物:如枯草、干例叶、桦树皮、松针、松脂、细树枝、纸、棉花等。

  其次是捡抬于柴:干柴要选择干燥、未腐朽的树干或枝条。要尽可能选择松树、栎树、柞树、桦树、槐树、山樱桃、山杏之类的硬木,燃烧时间长,火势大,木炭多。不要捡拾贴近地面的木柴,贴近地面的木柴湿度大,不易燃烧,已烟多熏人。

  接下来是要清理出一块避风、平坦、远离枯草和于柴的空地。将引人物放置中间,上面轻轻放上细松枝、细干柴等,再架起较大较长的木柴,然后点燃引人物。火堆的设置要因地制宜,可设计成锥形、星形、“并”宁形、并排形、屋顶形、牧场形等等。也可利用石块支起干柴或在宕石壁下面,把干柴斜靠在岩壁上,在下面放置引人物后点燃即可。一般情况下,在避风处挖一个直径1米左右,深约30厘米的坑。如果地面坚硬无法挖坑也可找些石块垒成一个圆圈,圆圈的大小根据火堆的大小而定。然后将引人物放在圆圈中间,上面架些干柴后,点燃引人物引燃干柴即成篝火。如果引火物将要燃尽时干柴还未燃起,则应从干柴的缝隙中继续添人引火物,直到把干柴燃烧起来为止,而不要重新架柴点火。

  点篝火最好选在近水处,或在篝火旁预备些泥上、沙石、青苔等用于及时灭火。  

迷向与迷路

  迷失方向和迷失路径是两口事

  迷失方向(迷向):不知该怎样确定行进方向或辨认不清地磁方位(即分不看东南西北)。

  迷失道路(迷路调不知该走哪条路或找不到原来的路径。 迷路会导致迷向,而迷向不一定就会迷路。

  如何正确地辨认方向,基本方法如下:

  罗盘(指北针)一个优质的罗盘是野外旅游的必备品。但要记住:罗盘指针指向“北”或“N”,这个方向是磁北方向,与真北方向有一个偏差角度,应计算出磁偏角的数差,以取得准确的罗盒方向。

  带指针的手表 用于将手表托平,表盘向上,转动手表,将表盒上的时针指向太阳。这时,表的时针与表盘上的12点形成一个夹角,这个夹角的角平分线的延长线方向就是南方(见图例1)。

  北极星 北极星是最好的指北针,北极星所在的方向就是正北方向。

  北斗七星 也就是大熊星座,像一个巨大的勺子,在晴朗的夜空是很容易找到的,从勺边的两颗星的延长线方向看去,约间隔其5倍处,有一颗较亮的星星就是北极星,即正北方。

  立竿见影 在晴朗的白天,用一根直扦,使其与地面垂直,插在地上,在太阳的照射下形成一个阴影。把一块石子放在影子的顶点处,约15分钟后,直杆影子的顶点移动到另一处时,再放一块石子,然后将两个石子连成一条直线,向太阳的一面是南方,相反的方向是北方,直扦越高、越细、越垂直于地面,影子移动的距离越长,测出的方向就越准。

  树木、苔藓 树冠茂密的一面应是南方,稀疏的一面是北方。苔藓的道理与之相间。另外,通过观察树木的年轮也可判明方向。年轮纹路疏的一面朝南方,纹路密的一面朝北方。

  积雪的融化 积雪融化的地方定是朝南方的。

  迷途知返 在深山密林中,不仅会迷失方向,同时也会迷失路径。更多的时候,走在毫无人烟的林间密径,又没留下任伺路标,自己还不断地欣赏着“无限风光在险峰”和“山到绝处我为峰”的豪情,当自己开始意识到不对时,己是身处险境,不知原有的路径在伺处。心急之下,挥刀而上,砍出一条“血路”,却发现眼前山连山、峰挨峰,看不到尽头,来时的路己辨认不清,又生怕再次迷路,是走是留犹豫不定。

  其实,在发现迷路的时候,自己高原有的路径一般不超过20分钟。这时不要着急,更不能乱喊乱跑,应冷静下来,仔细口忆一下刚才走过的泉水、已石、大树、水流、洞穴、山峰、岔路口等参照物,然后凭着自己的记忆寻找自己的足迹,退回到原来的路线上。

  有一种可行的办法就是立刻分析山势走向和地理地貌的环境,然后判断出是否有野生动物并寻找到其走过的痕迹,沿着“兽道”走出险境,但必须非常警觉,以免遭到野兽的袭击或狩猎者设下的套、夹的伤害。一般来说山鞍或山脊会有兽道。

  不论是在林木遮蔽的山林中,还是在丛草盖地的山坡上,低头近看,根本找不出路迹采,只有远看,看到几十米以外,才能隐约地看出一条草枝微斜、草叶微倾、叶背微翻的痕迹,然后再由远而近、由近再远、远近比较之后,就能分辨出路来了。  

  如何在野外寻找水源

  听 凭借灵敏的听觉器官,多注意山脚、山涧、断崖、盆地、谷底等是否有山溪或瀑布的流水声,有无蛙声和水鸟的叫声等。如果能听到这些声音,说明你已经离有水源的地方不远了,并可证明这几的水源是流动的活水,可以直接饮用。但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要把风吹树叶的“哗哗”声当做流水的声音。

  嗅 通过鼻子,尽可能地嗅到潮湿气味,或因刮风带过来的泥土腥昧及水草的味道。然后沿气味的方向寻找水源。当然这要有一定经验积累。

  观察 凭着丰富的经验和知识。去观察动物、植物、气象、气候及地理环境等也可以找到水源。

  根据地形地势(地理环境),判断地下水位的高低。 如山脚下往往会有地下水,低洼处、雨水集中处,以及水库的下游等地下水位均高。另外,在干河床的下面。河道的转弯处外侧的最低处,往下挖掘几米左右就能有水。但泥浆较多,需净化处理后,方可饮用。

  根据气候及地面干湿情况寻找水源 如在炎热的夏季地面总是非常潮湿,在相问的气候条件下,地面久晒而不干不热的地方地下水位较高;在秋季地表有水气上升,凌晨常出现像纱中似的薄雾,晚上露水较重,且地面潮湿,说明地下水位高,水量充足;在寒冷的冬季,地表面的隙缝处有白霜时,地下水位也比较高;春季解冻早的地方和冬季封冻晚的地方以及降雪后融化快的地方地下水位均高。

  根据植物生长情况寻找水源 生长着香蒲、沙柳、马莲、金针(也称黄花)、木芥的地方,水位比较高,旦水质也好;生长着灰菜、蓬篙、沙里旺的地方,也有地下水,但水质不好,有苦味或涩味,或带铁锈;初春时。其它例枝还设发芽时,独有一处树枝已发芽,此处有地下水;入秋时,同一地方其它树时己经枯黄,而独有一处树叶不黄,此处有地下水;另外,还如三角叶杨、梧桐、柳树、盐香柏,这些植物只长在有水的地方,在它们下面定能挖出地下水来。

  根据动物、昆虫的活动情况寻找水源 夏蚊虫聚集,且飞成圆柱形状的地方一定有水;有青蛙、大蚂蚁、蜗牛居住的地方也有水;另外,燕子飞过的路线和衔泥筑巢的地方,都是有水源和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再有,鹌鹑傍晚时向水飞,清晨时背水飞;斑鸠群早晚飞向水源,这些也是判断水源的依据。

  根据天气查化寻找水源 天空出现彩虹的地方,肯定有雨水;在乌黑、带有雷电的积雨云下面,定有雨水或冰雹;在总有浓雾的山谷里定有水源;靠收集露水也可缓解些燃眉之急。

  直接从植物中职水 在南方的丛林中,到处都有野芭蕉,也叫仙人蕉。这种植物的芯含水量很大,只要用刀将其从底部迅速砍断,就会有干净的液体从茎中滴出,野芭蕉的嫩芯也可食用,在断粮的情况下,可以充饥。如果能找到野葛藤、葡萄藤、猕猴桃藤、五昧子藤等藤本植物也可从中获取饮用水。另外,在春天树木要发芽之时,还可从烨例、山榆树等乔木的树干及枝条中获取饮用水。

  注意:千万不要饮用那些带有乳浊液的藤或灌、乔木的汁液,有毒。另外,还可以从芦苔、仙人掌及其果实中获取饮水。

  提示:从植物中获取的饮用“水”,容易变质,最好即取即饮,不要长时间存放。

  上述取水方法在野外缺水时是有效的。然而,单纯地依靠上述方法去寻找水源却不是长久之计,且很复杂很辛苦。只限于少数人员(3-7)和短时间(3一5天)。不适合人员众多或时间过长。就安全而言,希望朋友们最好不要远离水源一两天的路程,也不要单枪匹马独闯丛林。

  当你在极度疲惫干渴之际,找到了水源,最好不要立即狂饮,应该就当时的环境条件对水源进行必要的净化和消毒处理,以避免因饮水而中毒或染上疾病。  



野外饮用水的净化处理

  一般说来,除泉水和井水(地下深水井)可直接饮用外,不管是河水、湖水、溪水、雪水、雨水、露水,还是通过渗透、过滤、沉淀而得到的水,最好都应进行消毒处理后再饮用。那么,怎样进行消毒呢?

  方法如下:

  1.将净水药片放入水容器中,搅拌摇晃,静置几分钟,即可饮用,可灌人壶中存储备用。一般情况下,一片净水药片可对1升的水进行消毒,如果遇到水质较混浊可用之片净水药片进行消毒。口前,军队至都采用此法在野外对水进行消毒。

  2.如果没有净水药片,可以用随身携带的医用碘酒代替净水药片对水进行消毒。在己净化过的水中,每一升水滴人3一4滴碘酒,如果水质混浊,则在每升水中病人的碘酒要加倍。搅拌摇晃后,静置的时间也应长一些, 20一30分钟后,即可饮用或备用。

  3.利用亚氯酸盐,即漂白剂,也可以起到消毒的作用。在已净化的水中,每升水滴人漂白剂3、4滴,水质混浊则加倍,摇晃匀后,静置30分钟,即可饮用或备用。只是水中有些漂白剂的味几,注意不要把沉淀的浊物一同喝下去。

  4.如果以上的消毒药物均没有,正巧随身携带有野炊时用的食醋(白醋也行),也可以对水进行消毒。在净化过的水中倒人一些醋汁,搅匀后,静置30分钟后便可饮用。只是水中有些醋的酸味。

  5.在海拔高度不太高(海拔3000米以下)且有火种的情况丁,把本意沸5分钟,也是对水进行消毒的很好的方法。

  6.如果寻找到的水是咸水时,用地椒草与水间煮,这虽不能去掉原来的音咸,却能防止发生腹痛、腹胀、腹泻。如果水中有重金属盐或有毒矿物质,应用浓茶与水间煮,最后出现的沉淀物不要喝。

  目前,有一种饮水净化吸管,在野外非常实用,形如一支粗钢笔,经它净化的水无茵、无毒、无味,无任何杂质,不需经过沸煮即可饮用,很轻便。

  另外要提醒朋友们注意的是,在水源紧缺的情况下,要合理安排饮用水,不要为一时口渴而狂饮。另外,在野外工作或探险中,喝水也要讲究科学性。如果一次喝个够,身体会将吸收后多余的水分排泄掉,这样就会白白的浪费很多的水。如果在喝水时,一次只喝一两口,然后合在口中慢慢咽下,过一会儿感觉到口渴时再喝一口,慢慢地咽下,这样重复饮水,既可使身体将喝下的水充分吸收,又可解决口舌咽喉的干燥。一标准水壶(9一11升)的水量,运用正确的饮水方法,可使一个单兵在运动中坚持6一8小时,甚至更长些。 </P>
作者: 小盏    时间: 2004-6-29 15:45
<><B>怎样观测气象

</B><B></B>作者:未知 来自:未知  时间:2003-1-28       </P>
<>◆观天象:
    俗话说:“云是天气的招牌”。偏西方出现的云,若由远而近,由少变多,由搞而低,由薄变厚,那就预示着天气将由晴转阴雨。在暖季早上,天空如出现底平、突顶、孤立的云块,即俗称“馒头云”(淡积云),或移速较快的白色碎积云,天气晴好。早晨若天空出现棉絮状云,天气很可能变坏,发展成雷雨天或大风大雨天。当你看到形如“,”的钩状云从天边移来,则意味着天将下雨,即所谓的“钩钩云雨淋淋”。才出现鱼鳞状云或云层变厚、相交,日落时太阳光盘呈现出一片胭脂红,均表明即将出现风雨交作的坏天气。若清晨7点以前下雨,上午11点前有可能停止。
    在阴雨天看到西北方向云层裂开,俗称“开天锁”,表明天气将变好。云盖山顶俗称“山戴帽”。云缠山腰叫“云拦腰”。前者兆阴雨,后者主晴天。
    例如:“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东虹日出,西虹雨”;“霜(露、雾)重见晴天”;“人黄有病,天黄有风”;“雷轰天边,大雨连天;雷轰天顶,有雨不狠”。
    ◆看蜘蛛:
    晴天的下午,蜘蛛若大量的结网,在今后的一二天内将会有雨。网结的结实,风雨较大,反之,则较小。雨后结网意味天要转晴。
    ◆看蚯蚓:
    如果蚯蚓是在春夏季节爬出土外,常常有大雨到来。
    ◆观鱼:
    夏季傍晚,鱼塘中若有鱼儿乱蹦出水面的“跳水”现象,预示将有雷阵雨到来。
    ◆观青蛙:
    天气将转雨前,空气中湿度较大,青蛙皮肤较湿润,青蛙的叫声较小,频率也低。风雨将来临时,更听不到蛙鸣。但晴天时,青蛙叫声响亮。
    ◆看鸡鸭:
    鸡归窝早,第二天一般是晴天。反之,在天快黑时才进笼,天气将转坏。鸭与鸡的表现却相反,鸭是喜水动物,鸭进笼早,意味天气要转坏;反之翌日是晴天。</P>
作者: 小盏    时间: 2004-6-29 15:46
<B>夜间判断距离九方法

</B><B> </B> 作者:未知 来自:未知  时间:2003-1-28

<>      夜间利用光源或声源可以判断距离,根据一般人的视力和听力:
     
    1.在1公里以内可以看见香烟头火光。
     
    2.在1公里半以内可以看见擦火柴火光及手电筒光亮。
     
    3.在2公里以内可以看见步枪射击火光。
     
    4.在半公里以内可以听到人的平常谈话。
     
    5.在1公里以内可以听到人呼喊声和马蹄声。
     
    6.在1公里半以内可以听到汽车开动声音。
     
    7.在2公里以内可以听到汽车喇叭声和马叫声。
     
    8.在5公里以内可以听到枪声。
     
    9.在8公里或12公里以内可以听到飞机声。</P>
作者: 小盏    时间: 2004-7-1 16:03
打雷了,我在户外怎么办
  
<>    一场大雷雨的能量可能相当于一颗原子弹的能量。闪电的热效应还会造成皮肤灼伤,严重的可以使人的心脏停止供血。所以,防范雷击不可轻忽。</P><>    雷电通常会击中户外最高的物体尖顶,孤立而突出的目标往往最易遭雷击。在雷电大作时,我们若身处户外,应遵守以下规则来确保安全:</P><>    1.人在空旷的地面或水面上会成为所在平面的凸起点而被雷电击中,这时候不要进行户外球类运动,如高尔夫球、足球等。切勿游泳或做其他水上运动。雷雨天气时不要停留在山顶或高楼平台上,在空旷处不宜进入孤立的棚屋、岗亭等。</P><>    2.远离建筑物外露的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及电力设备。</P><>    3.不宜在孤立的大树下躲避雷雨。大树潮湿的枝干犹如一个引雷装置,如果用手扶大树,就像用手去摸避雷针一样危险。打雷时最好与树干保持5米距离,下蹲并双腿靠拢。</P><>    4.当你站在一个空旷的地方,如果感觉到身上的毛发突然立起来,皮肤感到轻微的刺痛,甚或听到轻微的爆裂声,发出“叽叽”声响,这就是雷电快要击中你的征兆。遇到这种情况,你应马上蹲下来,身体倾向前,把手放在膝盖上,曲成一个球状,千万不要平躺在地上。不要用手撑地,应同时双手抱膝,胸口紧贴膝盖,尽量低下头,因为头部较之身体其他部位更易遭到雷击。</P><>    5.看见闪电几秒钟后就听见雷声,说明你正处于近雷暴的危险环境,此时应停止行走,两脚并拢并立即下蹲,不要与人拉在一起,最好使用塑料雨具、雨衣,不要使用金属雨具。</P><>    6.如果来不及离开高大物体,应马上找些干燥的绝缘物(非金属物品)放在地上,并将双脚并拢坐在上面,切勿将脚放在绝缘物以外的地面上,因为水能导电。</P><>    7.暴雨天气出门时,最好穿胶鞋,可以起到绝缘的作用。</P><>    8.不要拿着金属物品在雷雨中停留。不要手持金属体高举头顶(如在旷野中打伞,或高举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棍、锄头等)。丢掉身上佩戴的金属饰品,如钥匙、发卡、项链等,放在5米以外的地方。</P><P>    9.不宜在水边、洼地停留,水体导电能力好,易遭雷击,要迅速到附近干燥的房子中去避雨。山区找不到房子,可以在岩石下或山洞里避雨。</P><P>    10.不宜快速开摩托、快骑自行车和在雨中狂奔,因为身体的跨步越大,电压就越大,雷电也越容易伤人。</P><P>    11.如果看到高压线遭雷击断裂,应提高警惕,因为高压线断点附近存在跨步电压,身处附近的人此时千万不要跑动,而应双脚并拢,跳离现场。</P><P>    12.不要在打雷时拨打或接听手机,最好关掉手机电源。因为雷电的干扰,手机的无线频率跳跃性增强,很容易诱发雷击和烧机等事故。但公共聚居地都装有避雷装置,人们处在这种环境中相对安全,雷电仅仅会干扰手机信号,顶多也仅是损坏芯片,对人体不会造成致命伤害。一旦处于空旷地带时,人和手机就会成为地面明显的凸起物,手机极有可能成为雷雨云选择的放电对象。</P><P>    13.打雷时可躲在有金属顶的各种车辆及金属壳体的船舶内。千万不能将头、手伸出车外。人坐在车内一般不会遭遇雷电袭击,因为汽车是一个封闭的金属体,具有很好的防雷电功能。</P><P>    跨步电压是指雷击点附近,两点间很大的电位差,若人的两脚分得很开,分别接触相距远的两点,则两脚间便形成较大的电位差,有强电流通过人体使人受伤害。</P><P>                                             来源:杭州日报 </P>
作者: 小盏    时间: 2004-7-14 07:45
<><B>步行的方法</B> </P>
<> 作者:未知 来自:未知  时间:2003-1-26   </P>
<>
一、以同样的速度来走路  
长时间的步行避免疲劳的要领是:把步幅放小,以同节奏速度来走路。容易疲劳原因多是:在平地跨大步,加快速度来走路。这破坏了有规律的节奏性。我们如中长时间走路,不要慌忙。

二、走上坡路,走幅放小  
埋走上坡路,如果迈开大步走路,身体会左右摇晃,失去平衡。所以走上坡路,步幅要改小,一步步扎实的走。如果上坡路斜面很陡,最好向左向右交替走上去。

三、特别注意下坡路  
下坡路一般觉得很轻松,但如果破坏原来走路的节奏性,很容易跌倒受伤。尤其千万不可又跑又跳,自己容易受伤,也会把石头踢到别人。老练的人,下坡路总是慢走,并把鞋带系得很紧,以免脚尖撞到鞋顶,弄伤指尖。

四、团体行走时  
团体行走时,每个人走路都不一样,有人快,有人慢。预防发生意外事故,团体速度不宜太快,不妨一面欣赏周围的风景,一面悠闲的走。领导人要注意前后队伍速度。

五、过吊桥  
吊桥很容易摇荡,最好是一个个过。假如看到桥下的河流,尽量把视线移在身体前100米桥上同时不要改变走路的速度,有节奏性走过。

六、过独木桥  
过独木桥时,脚步跨开同肩宽,并以外八字走路,眼睛看前方一米处,一步步牢固贴在桥上,迅速走路。与其慢慢走,不如稍加速度,保持平衡很快的通过。

七、渡河  
遇到河水比膝盖浅时,夏天可以卷起裤管,慢慢渡过。避免光脚,不要脱鞋比较安全。河中有石头可踏时,要选择干燥的,潮湿的石头容易滑倒。并且确定石头不易摇动,再移动重心。有些石头容易摇动,会造成骨折意外事故。遇到河水深时,不要冒险渡河,考虑绕路,或者其他方法。

八、适当的休息  
没有明文规定,走多少路应该休息多久。大概平地走50分钟,休息10分钟;山坡路走30分钟,休息10分钟。休息过长,身体刚刚活动的机能,会变的迟钝。休息场所,不必直接坐在地面上,可坐在石椅上,血液不会完全降到臀部。休息时和出发前,做些轻微屈伸运动,帮助身体活动。</P>
作者: 小盏    时间: 2004-7-14 07:47
<B>野外生存求救信号
</B>作者:未知 来自:未知  时间:2003-1-26

<>
  在野外,生存环境非常恶劣,各种灾难会不期而至。对野外生存者来说,及时了解自己所面临的困境,通知别人,求得救援,是非常重要的。遇险求救时,要通过各种方式与别人取得联系。发出的信号要足以引起人们的注意。 </P><>  一、信号种类 </P><>  根据自身的情况和周围的环境条件,发出不同的求救信号。一般情况下,重复三次的行动都象征寻求援助。 </P><>  信号的种类有: </P><>  [烟火信号] </P><>  火光作为联络信号是非常有效的。遇险时可根据自身的情况:为保证其可靠程度,白天可在火堆上放些苔藓、青嫩树枝、橡皮等使之产生浓烟;晚上可放些干柴,使火烧旺,使火升高。 </P><>  燃放三堆火焰是国际通行的求救信号,将火堆摆成三角形,每堆之间的间隔相等最为理想,这样安排也方便点燃。如果燃料稀缺或者自己伤势严重,或者由于饥饿,过度虚弱,凑不够三堆火焰,那么因陋就简点燃一堆也行。 </P><>  不可能让所有的信号火种整天燃烧,但应随时准备妥当,使燃料保持干燥,一旦有任何飞机路过,就尽快点燃求助。 </P><>  火堆的燃料要易于燃烧,点燃后要能快速燃烧,因为有些机会转瞬即逝。白桦树皮就是十分理想的燃料。 </P><>  可以利用汽油,但不可将汽油倾倒于火堆上。用一些布料做灯芯带,在汽油中浸泡,然后放在燃料堆上,将汽油罐移至安全地点后再点燃。点燃之后如果火势好将熄灭,添加汽油前要确保添加在没有火花或余烬的燃料中。 </P><P>  在白天,烟雾是良好的定位器,所以火堆上要添加散发烟雾的材料。浓烟升空后与周围环境形成强烈对比,易受人注意。 </P><P>  在夜间或深绿色的丛林中亮色浓烟十分醒目。添加绿草、树叶、苔藓和蕨类植物都会产生浓烟。其实任何潮湿的东西都产生烟雾,潮湿的草席、座垫可熏烧很长时间,同时飞虫也难以逼近伤人。 </P><P>  黑色烟雾在雪地或沙漠中最醒目,橡胶和汽油可产生黑烟。 </P><P>  如果受到气条件限制,烟雾只能近地表飘动,可以加大火势,这样暖气流上升势头更猛,会携带烟雾到相当的高度。 </P><P>  [地对空信号] </P><P>  下面所列字母是国际通用的紧急求救信号,“FILL”可以帮你记住其中主要的信号。单个一根木棒“1”,是最为重要,制作也最简单的一个。尺寸是每个信号长10米、宽3米,每个信号间隔3米。 </P><P>  [体示信号]  </P><P>  当搜索飞机较近时,可用体示信号表达遇险者的意思。 </P><P>  [旗语信号] </P><P>  一面旗子或一块色泽亮艳的布料系在木棒上,持棒运动时,在左侧长划,右侧短划,加大动作的幅度,做“8”字形运动。 </P><P>  如果双方距离较近,不必做“8”字形运动。一个简单的划行动作就可以,在左侧长划一次,在右边短划一次,前者应比后者用时稍长。 </P><P>  [声音信号] </P><P>  如隔得较近、可大声呼喊,三声短三声长,再三声短;间隔1分钟之后再重复。 </P><P>  [反光信号] </P><P>  利用阳光和一个反射镜即可射出信号光。任何明亮的材料都可加以利用,如罐头盒盖、玻璃、一片金属铂片,有面镜子当然更加理想。持续的反射将规律性地产生一条长线和一个圆点,这是莫尔斯代码的一种。即使你不懂莫尔斯代码,随意反照,也可能引人注目。无论如何,至少应掌握SOS代码。 </P><P>  即使距离相当遥远也能察觉到一条反射光线信号,甚至你并不知晓欲联络目标的位置,所以值得多多试探,而其做法只是举手之劳。注意环视天空,如果有飞机靠近,就快速反射出信号光。这种光线或许会使营救人员目眩,所以一旦确定自己已被发现,应立刻停止反射光线。 </P><P>  二、如何使用信号求救 </P><P>  如求救援,可采取多种方式: </P><P>  [点燃火堆] </P><P>  连续点燃三堆火,中间距离最好相等,白天可燃烟,在火上放些青草等产生浓烟的物品,每分钟加6次。夜晚可燃旺火。 </P><P>  [声音求救] </P><P>  在不很远的距离内发出求救信号。可大声呼喊,也可借助其它物品发出声响,如用斧子、木棍敲打树木。 </P><P>  [利用反光镜] </P><P>  利用回光反射信号,是有效的办法。可利用的能反光的物品如金属信号镜、罐头皮、玻璃片、眼镜、回光仪等等。 </P><P>  [在地面上作标志] </P><P>  在比较开阔的地面,如草地、海滩、雪地上可以制作地面标志。如把青草割成一定标志,或在雪地上踩出一定标志;也可用树枝、海草等拼成一定标志,与空中取得联络。还可以使用国际民航统一规定的地空联络符号所示。 </P><P>  记住这几个单词:SOS(求救)SEND(送出)DOCTOR(医生)HELP(帮助)INJURY(受伤)TRAPPED(发射)LOST(迷失)WATER(水) </P><P>  [留下信息] </P><P>  当离开危险地时,要留下一些信号物,以备让救援人员发现。地面信号物使营救者能了解你的位置或者过去的位置,方向指示标有助于他们寻找你的行动路径。一路上要不断留下指示标,这样做不仅可以让救援人员追寻而至,在自己希望返回时,也不致迷路——如果迷失了方向,找不着想走的路线,它就可以成为一个向导。 </P><P>  方向指示器包括: </P><P>  (a)将岩石或碎石片摆成箭形; </P><P>  (b)将棍棒支撑在树叉间,顶部指着行动的方向; </P><P>  (c)在卷草中的中上部系上结,使其顶端弯曲指示行动方向; </P><P>  (d)在地上放置一根分叉的树枝,用分叉点指向行动方向; </P><P>  (e)用小石块垒成一个大石堆,在边上再放一小石块指向行动方向; </P><P>  (f)用一个深刻于树干的箭头形凹槽表示行动方向; </P><P>  (g)两根交叉的木棒或石头意味着此路不通。 </P><P>  (h)用三块岩石、木棒或滞木丛传达的信号含义明显,表示危险或紧急。</P>
作者: 小盏    时间: 2004-7-14 07:53
<B>野外迷路怎么办

</B>作者:未知 来自:未知  时间:2003-1-25

<>
爱好野外登山的人,在顺着小径(旅游路线)登顶后,往往想走一条没有路的新路线下山。这样就常常迷路,困在山里。万一迷路,怎么办呢?
■争取回到原来有旅游山路的那座山上去。即使你已经下到谷底,而且已经很累,也要咬牙爬上去。不要偷懒,也不要心存侥幸去试别的路。 </P><>■如果已经找不到原来有旅游山径的那座山了,争取找到一条小溪,顺着溪流走。一般情况下溪流迟早会把你引出去。遇到瀑布也要想办法绕过瀑布继续沿着溪流前进。 </P><>■如果山里没有溪流,你应该做的,仍然是想办法登上一座较高的山岗。根据太阳或远方的参照物(如村庄、水库、公路)辨别好大致的方向和方位,在这个方向上选定一个距离合适、也容易辨认的目标山岗,向目标山岗前进。 </P><>■人多的话,可以考虑把人员分成两组。 </P><>一组留在原地山顶,另一组人则下山,向另一选好方向的山岗前进。下山的人要时常回头,征询山顶留守者对自己前进方向的意见。若偏离了正确方向,山顶的人要用声音或手势提醒他们纠正错误。当下山者登上另一个山岗时,他们再指挥原来留守山顶的人下山前进。这样,用“接力指挥”的方式交叉前进,就不会在山谷里原地打转了。 </P><>■如果登山者只有一个人,那么他唯一可做的,就在是辨别好方位下山时,要不断抬头看着自己原来选定好的目标山岗前进,只要你沉着冷静地去想办法,就一定会走出大山,脱离险境的。 </P><>那么,怎样才能避免野外迷路受困呢?是不是带上指南针、地图,就不会迷路了呢?对于缺乏野外活动经验的一般登山旅游者来说,这些用处都不大。最谨慎的办法还是沿着旧路走,千万不要冒失地离开山径而从“新路”下山。如果你是有意去走新路“探险”的话,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行前告诉家人及朋友,带足食品及饮水,并沿途做好醒目的路标,以备走不出去时原路退回。 </P>
作者: 小盏    时间: 2004-7-14 07:56
<B>户外佩戴隐形眼镜小常识

</B>作者:王孙一脉 来自:未知  时间:2004-3-27


    很多眼睛近视的户外活动爱好者都喜欢在户外佩戴隐形眼镜,可是你知道吗?隐形眼镜有两个最大的天敌——冷和脏,这里有一些简单的小窍门来对付它们。

  ◎ 户外活动通常会比较脏,当尘土等小颗粒夹杂在隐形眼镜与眼球之间时,因为眼球转动所产生的摩擦疼痛是一件非常令人心烦的事——这种摩擦甚至会造成永久性的眼部疾病。因此,当你确实需要触碰眼球或取下隐形眼镜的时候,请确保你的手指是干净的,如果没有条件用肥皂洗手,至少应该用随身携带的水冲洗一下会接触眼部的几个手指。没有水的时候,即使用隐形眼镜的护理液冲洗一下手指也要比直接接触眼部强。

  ◎ 在户外宿营时,为了避免隐形眼镜在摘戴的时候丢失,最好的办法是将你的肘部支撑在防潮垫上或者睡袋上,再摘下或者戴上隐形眼镜,这样即使是隐形眼镜不小心掉下来,掉在防潮垫或者睡袋上也比掉落在地面上好找得多,而且也比地面干净得多。

  ◎ 一定记得在出发之前准备行囊的时候,带上一瓶旅行装的护理液,如果一时粗心大意忘记携带,将水烧沸以后装在干净的容器里冷却后,可暂时代替护理液。

  ◎ 冬季宿营的时候,为了防止隐形眼镜放在眼镜盒里结成冰,最好的方法是把隐形眼镜盒放在睡袋里,不过为以防万一,建议使用螺旋口的眼镜盒,而不是易拉罐式的隐形眼镜盒。

  ◎ 如果是长时间的户外活动,一定要另外携带一副框架式的眼镜,否则一旦隐形眼镜丢失麻烦可就大了。此外,美国光学眼镜协会指出,长时间佩戴隐形眼镜不利于眼镜的健康,因此,在宿营的时候戴上框架式眼镜更为合适。
作者: 小盏    时间: 2004-7-20 08:34
<> <B>[转帖]一种睡得更暖和的方法</B></P><>
睡袋温标不够,遇到冷天怎么办?如果有一件羽绒服就好办多了。

1。要在到达营地后就把羽绒服穿在身上,保持身体暖和,在睡觉时也不脱,就穿着。

2。在抓绒裤外面,把抓绒衣拉好拉链倒过来套在腿上,脚要伸到衣袖,大概伸到肘部正合适,然后可以把衣袖其余部分折回来(最好向脚底方向)。

3。在羽绒服和抓绒衣之间可能会接不上,只好用别的衣服来补充啦(个人觉得抓绒围脖就挺好)

4。在以上布置停当之后就可以钻到睡袋里啦。

这种方案的好处是:

1。从上到下每个部位都得到较好保温,除了睡袋外,上身多了羽绒服,腿上多了双层的抓绒,脚上也有一层抓绒(脚底下有三层)

2。腿部的热气可以通过抓绒衣袖传到脚部,避免脚冷

3。各部分保温比较平衡

4。羽绒服和抓绒衣裤不睡觉时也需要,因此没有增加额外装备。 这种方案的缺点是:睡觉时腿部活动不是特别方便 我曾在12月7日的云蒙山(豪宅外营地)试用该办法。当时帐内温度低于-10℃(晚8点测得室外温度-9℃,无风,夜里WP879放在在帐内的温度计因温度低于-10℃失效,因此估计最低帐外温度应在-12℃到-15℃之间),我538克睡袋(-9℃极限低温)加上这种办法,一点没觉得冷,特别是脚部很暖和。 结论:这种办法可以提高睡袋的温标8-10℃(个人估计),并且对脚部有更好的保温 </P>
作者: 小盏    时间: 2004-7-20 08:36
<>旧防潮垫的新生NEW LIFE OF OLD PADS
撰文/耿直</P><>

喜新厌旧、装备发烧是很多户外爱好者的通病。你是不是已经用上了价格不菲、舒适的自动充气垫了。而当年陪你走过千山万水的那种简单的防潮垫,是不是已经伤痕累累,被你遗弃在角落里。难道这些旧的泡沫防潮垫的户外生命真的结束了吗?其实不见得,看看下面的文字,或许能给你一些启发。

自制水瓶保护套

你的户外装备里是不是也有一个铝制或塑料制的水瓶,这些水瓶轻便、坚固、耐用,很受一些户外爱好者的青睐,但是时间长了,你会发现他们也有一些小缺点:塑料和铝的导热性都不错,当你的水瓶刚装满了滚烫的热水的时候,你根本不敢直接用手拿它们。此外一些铝制的水壶表面有漂亮的漆层,放在外面磕磕碰碰刮掉了漆还挺让敝帚自珍的你有些心疼。其实只要利用旧的防潮垫,你完全可以给你的水瓶DIY一个隔热、保温的保护套。1、根据你的水瓶的体积,从一块旧的防潮垫上裁下长方形的一块,大小要正好能把你的水瓶包围住2、如果你追求完美,别忘了也裁下圆形的一块,用它来做保护套的底部。3、用胶带把这几部分紧紧地缠好。(用普通的胶带就可以,如果你追求完美,你可以到电工商店买一些耐热的胶带。普通的胶带遇热会发粘,时间久了,粘着效果会降低)4、大功告成,一个自制的水瓶套就做好了,有了它不仅防磕碰、防烫手,还有一定的保温效果呢!5、如果你身边有一个心灵手巧的“女红”能手,你还可以让她给你刚做好的水瓶套做件外套,加上个带子,那可就更完美了。遗憾的是,在一个工业化高度发达的社会里,这样的人才是越来越少了!

自制小座垫

还记得《户外探险》2003年3月号介绍的骑行背包的那篇文章吗?有几款背包里还提供几个小的临时休息座垫。当时我就感叹“多么体贴、多么人性的考虑啊!”其实这玩意一点都不难做,你完全利用旧的防潮垫,根据自己的屁股的大小和背包的宽度自己做一个。(如果是经常成双成对外出的,可以设计一个双人的)。体贴自己,关爱自己,谁不知道啊!包里有了个你自己亲手制作的“屁股垫”,在野外小憩时,在别人到处找咯人的石头,湿漉漉的树干落屁股时,你可以惬意地坐在迷你版的防潮垫上,翘起二郎腿。呵呵,创意点亮户外生活啊!

自制挡风板

在户外炊事的时候,没有挡风板可以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风不仅会把炉火吹灭,而且还能大量带走热量,浪费燃料不说,而且还会大大延长你做饭的时间!所以在这里我再次忠告:挡风板是非常重要地,外出不带是不可以地!那是不是我们必须到户外用品店去买一个昂贵地(相对而言)、比较重地铝合金的挡风板呢?如果你想花钱买,那谁也拦不住,如果你不想花钱,还是有办法地。根据你的炉头的高度和估计的宽度,从旧防潮垫上裁下一块,一个多用途的挡风板就做好了(说是多用途是因为它还可以胜任“屁股垫”的工作啊!),这个挡风板可以卷成很小的体积,放在背包里也不占地方。需要注意的是,制造防潮垫的材料大部分都不耐高温,所以裁的时候也裁的宽一点,炊事的时候也要多照看照看它。
减少摩擦
你是不是也要筹划一次长途骑行?你是不是发现你的自行车的某些部位会磨坏你宝贵的自行车驮袋。在徒步过程中,你是不是发现你的背包的某个部位,老跟你的身体“亲密摩擦”!如果你没有非常好的解决办法,还是把这个问题交给你的旧防潮垫吧!在容易摩擦的部位用一小块防潮垫包上,都会减少摩擦。

一个人的大脑内存总是有限的,我绞尽脑汁地搜刮到几个旧物再利用的小例子,只是给大家提供一个引子,希望大家能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地想出更多的好点子来。让你的装备发挥更大的作用,减少资源的利用,或许也是环保精神的一种体现吧。其实我想“喜欢户外,装备发烧”绝不仅仅是把你辛辛苦苦或不辛辛苦苦赚来的银子交到户外厂商手里,换来一件崭新的工业品。如果能多动动手,动动脑子,少花钱多拥有一些物超所值,渗透自己心思的宝贝,那我想这也算是我们参与户外的一种额外收获吧!</P>
作者: 小盏    时间: 2004-7-20 08:38
<> <B>[开心出门,安全回家.---转贴自磨坊][转帖]</B></P><>
本帖搜集在磨房和其他地方发表的有助于活动安全的内容,希望这些文章对你的出行有帮助。 </P><>

【说明】
1、本贴是单行道上、蓝筹股、鱼十七、冰冰~、阿古顿巴、coffee、陆虎、葛巾香染等众多人齐心合作的成果。
2、感谢这个索引中文章的原作者,是你们的故事和介绍让我们更安全地出行。 [也感谢本文的汇总者,辛苦.]

分类说明:
@户外知识:
-- 入门篇
-- 户外饮食
-- 户外环境应对(天气、野生动植物等户外环境)
-- 户外技术
-- 经验教训
@自助旅行:

户外知识:
户外入门
新驴新得心法 2002-03-01 雪鱼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topic_show.cgi?id=7722&amp;h=1&amp;bpg=18&amp;age=0

新驴新得心法-又一篇 2002-04-25 雪鱼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topic_show.cgi?id=7722&amp;h=1#91499

老话题:对入门级新驴的几点建议 2002-7-7 老根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topic_show.cgi?id=15315&amp;h=1&amp;bpg=10&amp;age=100

户外饮食
自配运动饮料的全部解决方案 2002-04-23 蓝筹股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topic_show.cgi?id=11569&amp;h=1&amp;bpg=18&amp;age=0

自配运动饮料的全部解决方案 2002-04-23 闲云野鹤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topic_show.cgi?id=11569&amp;h=1&amp;bpg=18&amp;age=0

户外环境应对(天气、野生动植物等户外环境)
野外生存观天象(转贴) 2002.06.06 pt
http://doyouhike.net/forum/topic_show.cgi?id=13460&amp;h=1&amp;bpg=13&amp;age=100

如何预测天气 (转) 2002.06.11 falling
http://doyouhike.net/forum/topic_show.cgi?id=13722&amp;h=1&amp;bpg=12&amp;age=100

防雷(ZT) 2002-07-20 单行道上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topic_show.cgi?id=16248&amp;h=1&amp;bpg=7&amp;age=100

如何预测天气 (转) falling 2002.06.11
http://doyouhike.net/forum/topic_show.cgi?id=13722&amp;h=1&amp;bpg=12&amp;age=100

野外生存观天象(转贴) pt 2002.06.06
http://doyouhike.net/forum/topic_show.cgi?id=13460&amp;h=1&amp;bpg=13&amp;age=100

找到一篇防雷击的文章 网中人 2002-06-13
http://doyouhike.net/forum/topic_show.cgi?id=13922&amp;h=1&amp;bpg=11&amp;age=100

常见几种花的毒性 2002.6.11 单行道上
http://doyouhike.net/forum/topic_show.cgi?id=13745&amp;h=1&amp;bpg=11&amp;age=100

如何防御水中危险动物的袭击 网上邻居 2002.6.13
http://doyouhike.net/forum/topic_show.cgi?id=13877&amp;h=1&amp;bpg=12&amp;age=100

等高线地图的使用以及方向方位的辨别(摘)呕吐 2002.06.13
http://doyouhike.net/forum/topic_show.cgi?id=13886&amp;h=1&amp;bpg=12&amp;age=100

2002-08-08 15:44 回复:海水浴场游泳时防海蜇 芳草飘飘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topic_show.cgi?id=17567&amp;h=1&amp;bpg=2&amp;age=30

海水浴场游泳时防海蜇 2002-08-08 芳草飘飘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topic_show.cgi?id=17567&amp;h=1&amp;bpg=2&amp;age=30

2002-07-30 22:13 野花系列之狼毒 sunnysong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topic_show.cgi?id=16931&amp;h=1&amp;bpg=2&amp;age=30

如何防御水中危险动物的袭击 2002.6.13 网上邻居
http://doyouhike.net/forum/topic_show.cgi?id=13877&amp;h=1&amp;bpg=12&amp;age=100

户外疾病
中暑,日射病和热痉挛的急救方法 2003.7.16梦想(zt)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topic_show.cgi?id=47912

关于夏季登山降温小帖士,请大家补充 2002-07-15 老余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topic_show.cgi?id=15867&amp;h=1&amp;bpg=8&amp;age=100

夏日拉磨慎防中暑和抽筋 2002-07-15 man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topic_show.cgi?id=15893&amp;h=1&amp;bpg=7&amp;age=100

游泳防中暑?!(ZT) 2002-07-17 sonic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topic_show.cgi?id=16017&amp;h=1&amp;bpg=7&amp;age=100

野外探险当心莱姆病(ZT) 山东小汉 2002-06-19
http://doyouhike.net/forum/topic_show.cgi?id=14214&amp;h=1&amp;bpg=11&amp;age=100

户外技术
如何在山地上行走 2001-12-20 阿古顿巴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topic_show.cgi?id=4272&amp;h=1#28937

野外探险水处理 2001-12-20 阿古顿巴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topic_show.cgi?id=4271&amp;h=1#28934

野外露营的方法 2002-01-28 阿古顿巴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topic_show.cgi?id=6394&amp;h=1#45496

登山技巧 (转)2002.6.21 falling
http://doyouhike.net/forum/topic_show.cgi?id=14403&amp;h=1&amp;bpg=10&amp;age=100

如何寻找水源 2002-07-01 风清扬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topic_show.cgi?id=14913&amp;h=1&amp;bpg=11&amp;age=100

野外生活手册 2002-7-5 风清扬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topic_show.cgi?id=15208&amp;h=1&amp;bpg=10&amp;age=100

关于夏日登山(ZT) 2002-07-09 sonic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topic_show.cgi?id=15493&amp;h=1&amp;bpg=8&amp;age=100

怎样做一名合格的领队 2002-08-06 十一郎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topic_show.cgi?id=17391&amp;h=1&amp;bpg=2&amp;age=30

登山技巧 (转) falling 2002.6.21
http://doyouhike.net/forum/topic_show.cgi?id=14403&amp;h=1&amp;bpg=10&amp;age=100

等高线地图的使用以及方向方位的辨别(摘) 2002.06.13 呕吐
http://doyouhike.net/forum/topic_show.cgi?id=13886&amp;h=1&amp;bpg=12&amp;age=100

溯溪运动 (转) 2002.06.12 falling
http://doyouhike.net/forum/topic_show.cgi?id=13819&amp;h=1&amp;bpg=12&amp;age=100

经验教训:
安全,不是儿戏;生命,不可再来。2001-10-10 十一郎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topic_show.cgi?id=406&amp;h=1#1268

5月2日排牙山之行简单总结 5月7日 水狸
http://doyouhike.net/forum/topic_show.cgi?id=12236&amp;h=1#96125

自助旅行
为自己旅行知解一下 2002-07-02 小丘女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topic_show.cgi?id=14964&amp;h=1&amp;bpg=10&amp;age=100

关于出国的行李携带与打包(转) 2002-7-2 小丘女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topic_show.cgi?id=14960&amp;h=1&amp;bpg=10&amp;age=100

如何搭便车 2002-07-15 信天谨游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topic_show.cgi?id=15902&amp;h=1&amp;bpg=8&amp;age=100

进藏旅游小常识 2002-07-15 信天谨游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topic_show.cgi?id=15901&amp;h=1&amp;bpg=8&amp;age=100

外出旅游半个月,应买怎样的保险 2002-07-16 飞扬GG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topic_show.cgi?id=15963&amp;h=1#132026

其他:
希望慎用”求救“等类似词句作为贴子标题 2002-04-22 糊涂阿三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topic_show.cgi?id=11558&amp;h=1&amp;bpg=18&amp;age=0

驴子出行防狼(打劫) 2002-04-26 huhu
http://doyouhike.net/forum/topic_show.cgi?id=11832&amp;h=1&amp;bpg=16&amp;age=100 </P>
作者: 小盏    时间: 2004-8-3 17:18
<B>野外行走六大纪律九项注意
</B>作者:未知 来自:未知  时间:2004-7-16
六大纪律<>    绕远路找乐趣
    有时候要有意识地去绕远路,那样你会发现别有一番乐趣的。如果对环境有起码的了解而不至于迷路的话,不要走同样一条路,不妨绕远路、看看周围环境,因为气候、季节的不同,环境 会有不一样的变化。那时你不妨停下脚步好好观赏,说不定有新发现哦。长时间走路,最好以同样速度前进。</P><>    偶尔离开正道
    首先要对自己有信心,正所谓好的风景都藏在人少的地方。不妨离开正道,或某条沟谷或某段丛林或某座村子或某某小道去走走去看看,你感受到的也许会更多更丰富。路本来就是人走出来的嘛,当然要避免走过于危险路段,从而享受披荆斩棘开路的趣味。只要你离开得有技巧,进退有度,你就会越悠闲越有乐趣。</P><>    适当进行休息
    没有明文规定,走多少路,应休息多久,大概平地走50分钟,休息10分钟;山坡路走30分钟,休息10分钟。休息过长,身体刚刚活动的机能会变得迟钝。体息时不必直接坐在地面上,可坐在高一些的石块上,这样血液不会完全降到臀部。休息时和出发前,做些轻微的屈伸运动,帮助身体活动。膝部屈伸运动,可消除疲劳。</P><>    协调节奏速度
    长时间步行避免疲劳的要领是:把步幅放小,以同节奏速度来走路。容易疲劳的原因大多是在平地跨大步,加快速度来走路。这破坏了有规律的节奏性。如果是长时间走路,不要慌忙。眼睛看前方,不要看鞋子,手轻握,脚踏出后,膝部伸直。不要将手插在口袋里,而另一只手拿着行李,如遇到意外时很容易跌倒受伤(如手冷可以带手套)。</P><>    保持良好心态
    我们走路的时候,不要在走路的过程中就想着如何去走,如何走好路。把走路当成目的和负担。其实走路和呼吸一样都是非常自由的事情,不要让自己的大脑为了走路耗费太多的精力。认真去走。刚开始训练走路,在平地上,最少要走15分钟。练习快走时,我们呼吸会加快、出汗、小腿肚、脚底、腹侧都会发痛。逐步练习你的感觉则会越来越好。走路的实质和赛跑一样都是很需要技巧的。</P><>    注意精力集中
    在行走时要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即集中精力,不要边走边说笑和打闹。在行走过程中应尽量少讲话,更不宜大声唱歌,这样会消耗你的体力。</P>
九项注意<>    过独木桥
    直接过去时人有点像杂技演员一样,脚步跨开同肩宽,并以外八字走路,眼睛看前方一公尺处,一步步牢固贴在桥上,迅速走路。如果桥身不长,稍微快点会比慢走好得多,只要保持平衡就能很快的通过。如果队员较多,可以先过去两个人(带上将绳子带上)。在溪流两岸拉上一根或两根保护绳,绳子两头绷直并辁在两岸边的树上,就可以大胆通过了。碰到女队员心虚可以由一名男队员在后协助,并帮她背包。</P><>    过碎石地
    如果有其它可行的路线,应尽量避免在碎石地行走。在过碎石地时,先试探石块是否稳固,要避免一下子用力踩在石块上,这样容易失去平衡而滑倒或受伤。</P><>    过栈道
    这里的栈道指的是一些峡谷边的窄路,一面是峡壁,一面是河谷,只容一人通行。由于人都背着背包,如果突然转身或下蹲,背包往往会碰到岩壁把自己抵出道路,造成危险。正确的方法是面向岩壁慢慢地侧身移动</P><>徒步渡河
    当摸不清河水深浅时,用一根与自己身高差不多的小木棍在前探路。遇到河水比膝盖浅时,夏天可以卷起裤管,慢慢渡过。避免光脚,不要脱鞋比较安全。河中有石头可踏时,要选择干燥的石块走,潮湿的石头容易滑倒。并且确定石头不易摇动(也可用小木棍在前面试探),再移动重心。有些石头容易摇动,会造成骨折意外事故。遇到河水深时,不要冒险渡河,考虑绕路,或者其它方法。</P><P>    雨天行走
    雨天最为头痛的是泥土粘在鞋子上,行走非常困难,同时还容易滑倒。所以行走时要将鞋带系紧,以免碰到泥坑将鞋子粘脱下来。在泥坑里爬坡时最好用上鞋爬子(防滑作用)或手杖。如果能向当地农民买到草鞋那是最好不过的了。</P><P>    上坡路
    提步要自然,步幅不要太多。如果迈开大步走路,身体会左右摇晃,失去平衡,要一步步扎实地走。记得不要提膝过高,尽量利用大腿肌肉力量来提升身体;同时要避免攀扶树木或其他植物,如遇到陡峭山路,应避免直线攀升,最好向左向右交替(之字形)上去。</P><P>    下坡路
    下坡路一般觉得很轻松,但如果破坏原来走路的节奏性,很容易跌倒受伤。尤其是千万不可又跑又跳,自己容易受伤。老练的人,下坡路总是慢走,并把鞋带系得很紧,以免脚尖撞到鞋顶,弄伤指尖。如果斜坡太陡,可以采用之字形下山或侧身而下。</P><P>    过草丛灌木
    首先应穿著长袖衫和长裤,小心观察路线及走向,避免迷途。不要紧随前面的人,以免被因树枝或草木反弹打伤;要时刻留意草丛内的洞穴或石块,以免失足或摔交,同时留意草丛内的蜂巢或蚁穴,利用树枝拨开草丛荆蕀,并提膝踏步前进,以减低受蛇虫侵袭的危险。</P><P>    过吊桥
    吊桥比较容易左右摇晃,人最好是一个个的过,切记不可拥挤,以免发生危险。如果有恐高症,则不要向下看脚底的河流(尤其是溪流踹急的情况下),尽量把视线转移在身体前100公尺处的桥身;同时不要改变走路的速度,有节奏性走过去。 </P><P>    野外行走小花招
    1、防疲劳。预防的关键在于,一要步姿正确,二是不要心急,三是要会走路,走小路而不走平坦的公路,既使走公路也不走平坦的中心而是走高低不平的路边。
    2、防脚起泡。如果鞋子不适合或走法不对,会出现脚的某个部位有疼痛或摩擦感,可在该处贴上一块医用胶布或在鞋的相应部位贴一块单面胶。
    3、解渴要适可而止。出发前最好准备一壶清茶水,适当加些盐。清茶能生津止渴,盐可防止流汗过多而引起体内盐分不足。
    4、热水洗脚去疲劳,这要看具体条件。
    5、防寒暑。北方徒步旅行要带一些质轻防寒性能好的衣物。南方徒步旅行,夏季要防暑防雨。
    6、随身携带一些常用药品。建议准备一酒精盒浸1—2根马尾(用来绑住水泡,这样水泡就不会长大,愈合的时候伤口也比较小)。</P><P></P>
作者: 小盏    时间: 2004-8-31 08:33
背包做工术语---供买包时参考

(by 2004-08-30 10:17:09)



做运动包的过程中有好多工序,一个专业一点的登山包能分好几百道工序,十分繁杂。但主要的做工不是很多。下面介绍一些主要做工术语,让各位驴友在买包时说上几句专业的术语,我想,卖包的也不敢轻易糊弄我们啦。
    1.合缝
    合缝就是把两片料合在一起,这是包上主要的工序。一般说的合缝不包括把拉链、商标材料合到面料上,一般就是指面料与面料的缝合。特别是包的前片与后片两个大面合在一起。一般的休闲包合缝只是一次,即一趟线。登山包有的客户要求合缝为两趟线,以增加牢固性。
    2.断线
    有合缝的地方就难免有断线,一般客户的要求是如果有断线时,倒1英寸后再继续缝,如Jansport、Kelty、Lowe Alpine、K2等客户都是这样要求的,所以如果哪儿有断线哪儿的线就多两趟。一般来说,看不见的地方,即包内部的合缝充许有断线,但是包外表的明线不充许有断线。
    3.上下线
    背包是用缝纫机缝合的,这种缝纫机和家庭用的原理相同,都是一根上线一根下线。上下线要求松紧度相适应,不能一松一紧。如果松紧度不一样就会出现拉鼻现象,即缝合线有一个一个的小线扣。这是不允许出现的不良。
    4.针码
    针码就是缝合针码的密度。一般用1英寸多少针来表示。一般的背包的针码为1英寸8针,很多客户的休闲包都这样规定,如Jansport、Eastpak、Trans、REI等。但也有要求针码更小的,K2旗下的Dana的包就要求1英寸9针。一般来说,1英寸8-9针是比较合适的。如果小于8针,那么对于登山包就不是很好。另外提醒一下,1英寸=2.54厘米。
    5.线头
    线头就是缝制后留下的线毛。基本上所有的客户都要求把线头清除干净,即用剪刀把多余的线剪掉再用火烤一下。有些客户对线头的要求特别严格,例如Lowe Alpine 和Dana Design,都十分讨厌线头。他们规定,如果线头长于3MM就为不良!所以,在买包时看线头也能看出包的做工是否精细。
    6.画粉
    画粉就是在做包的过程当中用来在面料上做记号的东西。客户都要求在做完包后把包上的画粉全部擦干净。有一些客户对画粉特别敏感。所以,看包上是否残留着画粉也能看出做工是否精细。特别是织带边上的画粉,此处画粉不好擦,很可能会有残留。
    7.倒针
    倒针就是为了增加牢固性,在合缝的过程中车线走一趟后再倒回来重新再走一遍,这个过程线不能剪断。所以一次倒针为3趟线,两次倒针为5趟线。一般比较承重的地方需要倒针。比如拉链头,基本上所有的客户都要求拉链两头处在合缝时打一次倒针。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一次倒针的拉链很可能用不了多久两头就会出问题。买包时也要特别注意这个部位。两次倒针的部位不多,有的客户不要求两次倒针,因为两次倒针很可能会把料打破,特别是薄的料或网。有一些做登山包公司喜欢在承重的部位打两次倒针而不是打结。
    8.打结
    打结是用一种特殊机器走的结道。先是直走三趟结后再呈锯齿状地来回走线。一般客户喜欢在承重部位使用打结。比如背带与包后片结合处、背带飞子与包两侧结合处、织带与面料结合处。休闲包在承重部位基本上都使用打结。个人认为打结的承重能力非常好。如果一个背包上面一个打结也没有,一个倒针也没有,那么它的质量就有问题了。
    9.双针
    双针也是用一种特殊机器缝制的。这种机器有两个针头,一次能走两趟线,所以叫双针。双针一般在包的外面缝合时用。它不仅仅能加强牢固性,而且均匀的平行线给人以美观的感觉。双针的针距一般为5-6MM宽。针码一般为1英寸6-9针。
作者: 小盏    时间: 2004-8-31 08:34
野营小知识——牙膏救急

(by 2004-08-30 10:04:09)


外出旅游如遇不适,教您一招用来救急,取随身带的牙膏治疗,可收到效用。

  巧去肿胀:不慎碰伤皮肤而局部轻微肿胀,涂牙膏可减轻或消除;疮疖初起时,用温水洗净患部,每日涂三次牙膏有效果。

  巧治头晕:如头晕或头痛时,用牙膏在太阳穴上涂抹可缓解。

  巧治脚癣:玩了一天,脚癣患者脚趾间出现浸渍、溃烂、奇痒时,洗净后涂牙膏能止痒。

  巧除污垢:衣服上有污垢,浸湿后挤些牙膏轻轻搓揉,或用牙刷轻轻刷洗,能去污垢。
作者: 小盏    时间: 2004-8-31 08:35
睡袋使用指南

(by 2004-08-30 10:05:57)


木乃伊型:此型对有幽闭恐惧症的人不利,但它能限制头部与脖子一带的散热。

  长方型:童子军比较偏好此型睡袋,此型提供充裕的空间给身体转寰,但过多的空间浪费许多热能且头部易散发大量热能,对背负者考量重量与空间是相当占背包空间。

  似长方型:此型睡袋圆筒型,介於木乃伊型与长方型间,它的肩部与脚部都相当窄,而拉链只打开一半,若觉不适应此型最好不选它。

  露宿袋

  它是一个非隔热、完全防水的袋子,典型的露宿袋可以提升约10度左右的舒适度,大多数的露宿袋会有一个防昆虫的网子,露宿袋不能提供完全乾於长时间降雨,但可提供使用於较温合的天气,除非袋子的密合黏著点相当好,偶而遇到受伤无法动弹或迟归须露宿,使用露宿袋或求生毯,此类可以维持自身的热能,一般求生毯的规格尺寸是2.4mx1.2m,颜色最好是橘红色比较能让人确认位置,反面是反光铝箔纸,此毯较易遭强风或崎岖地崩解毁损,当然使用Gore-tex的露宿袋是最好,但价位高。

  睡袋的使用

  睡睡袋是有技巧的。不会“睡”的人即使用高寒(-35°)睡袋在一般低温下(-5°)也会感到冷,那么怎样才能睡得更暖些呢?在使用睡袋时,有很多外在因素影响睡袋的性能,要注意的是睡袋本身并不发热,它只是有效地将体温流失减低,下面的条件会帮助你睡得更暖些。在野外,一个挡风的帐篷能提供一个温暖的睡眠环境。在选择营地时,不要选择谷底,那里是冷空气的聚集地,也尽量避开承受强风的山脊或山凹。一张好的防潮垫能有效地将睡袋与冰冷潮湿地面分开,充气式效果更佳,在雪地上需用两张普通防潮垫。

  保持睡袋干爽

  睡袋吸收的水份主要并非来自外界,而是人体,即使在极寒冷的情况下,人体在睡眠时仍会排出起码一小杯的水份。保温棉在受潮后会粘结而失去弹性,保温能力下降。如睡袋连续使用多天,最好能在太阳下晾晒。经常清洗睡袋可使用使保温棉保持弹性。

  多穿衣服

  一些较松软的衣物可兼作加厚睡衣用。将人与睡袋之间的空隙充填满,也可使睡袋的保暖性加强。

  睡前热身

  人体就是睡袋的热量来源,如临睡前先做一小段热身运动或喝一杯热饮,会将体温略为提高并有助于缩短睡袋的变暖的时间。
作者: 龙飞    时间: 2004-10-6 15:00
太长了,我眼睛要看花的[em07][em07]
作者: kinzo    时间: 2004-10-18 00:56
<>登山鞋采用军版的作战靴行不???</P><>这东东价格便宜,量也足的说。</P>
作者: gex    时间: 2004-10-18 13:19
<B>以下是引用<I>kinzo</I>在2004-10-18 0:56:00的发言:</B>

<>登山鞋采用军版的作战靴行不???</P>
<>这东东价格便宜,量也足的说。</P>

<>有区别:
<>一是防水,
<>二是减震,
<>三是防扭,
<>四是防滑</P>
作者: jfp321    时间: 2004-10-25 13:04
我是新驴,向你致敬
作者: 易水寒    时间: 2004-12-30 12:17
几位真是博大精深哦
作者: 钢子12    时间: 2005-4-10 22:28
[em01]
作者: 小盏    时间: 2005-5-25 09:13
<>户外装备的一些介绍

</P>
<>参加各种探险旅游及户外活动的设备主要有:帐篷、背包、睡袋、防潮垫或气垫、登山绳、岩石钉、安全带、上升器、下降器、大小铁锁、绳套、冰镐、岩石锤、小冰镐、冰爪、雪杖、头盔、踏雪板、高山眼镜、羽绒衣裤、防风衣裤、毛衣裤、手套、高山靴、袜子、防寒帽、冰锥、雪锥、炊具、炉具、多功能水壶、吸管或净水杯、指北针、望远镜、等高线地图或其它资料、防水灯具、各种刀具等。

帐篷:登山应用高山帐篷,通风、保暖、透气且非常结实,能防12级大风,一般旅游帐篷不适合高山地区。

背包:登山最好使用带金属架的登山背包。

睡袋:普通气候条件可以用杜邦棉或其它棉的睡袋,在高山或高寒地区以高质量的羽绒制成的睡袋较好,一般1.5-2公斤的充填绒量即可。

防潮垫或气垫:防潮睡垫或充气睡垫,用于与地面潮气隔离,保持体温及睡眠质量。
登山绳:主绳直径9-11毫米,长度在45m以上,常用长度为:45m、50m、60m.承受力在1500kg以上。辅助绳直径6-8mm,承受力在800千克左右。登山绳一般为尼龙制,外有尼龙衣,有一定的弹性。在攀岩中两端分别与保护者和攀岩者相连。攀冰、登雪山时最好使用不吸水的干绳。

岩石锥:打入岩石缝中,用于悬挂绳索,起保护作用。

岩石钉:先用手钻在岩石上打洞,再将岩石钉放入,拧紧,用于悬挂绳索,起保护作用。

安全带∶用于攀岩、下降、攀冰、登山、探洞(纵)、爬绳、过草绳桥。是由尼龙吊带制,由双腿带和腰带组合而成。

上升器:陡峭地形上升或保护时和安全带、主绳配合使用。

绳套、吊带常作为设保护点时使用。

铁锁:现代登山用铁锁多为铝合金制成,承受冲击力在2000kg以上。在攀岩、攀冰、登山及其它冒险中用途广泛。

冰镐:是登冰雪坡地的重要工具之一,也可用于自我保护。

冰锤:是固定冰锥、雪锥时的工具,近几年已很少使用。

冰爪:通过坚硬冰雪地形,捆扎在高山靴上的防滑器械,底面和前面有突出的尖齿,可在冰面上扎牢,起到防滑和攀岩作用。

雪套:目的是防止风雪灌入高山靴内。

雪杖:在较缓的地形中代替长冰镐,并兼探裂缝之用。

头盔:防止雪块、冰块、石块等飞落而造成意外。


雪鞋:积雪特别厚时,具有防止深陷的作用。

小冰镐:指长度不超过55cm的冰镐,多为钢指,主要用于攀冰。

下降器:利用主绳下降时使用,铝合金、钢制。常用的有8字型、桶型,日字型。

高山眼镜:防止冰雪地区性的强紫外线照射,防风避免雪盲。

羽绒衣物:高山高寒地区登山最有效的防寒衣物。

防风雨衣裤:在风雪天气里用来抵挡风雨雪的袭击。

毛衣裤:行进中有时无需羽绒服时,实用的防寒服装。

手套:羽绒手套、毛手套、手套在冰雪作业时都应准备。

高山靴:为内外两层的双层靴,内靴为保温防寒、外靴质硬、防水、防风、应付各种环境,便于捆扎冰爪。

袜子:毛袜也是必备的防寒物品,手、脚是在高寒地区最易冻伤的部位,因此手套和袜子必须多携带一些备用。

防寒帽:头部保暖之用,最好无帽檐。

冰锥:用于冰上的固定点,现一般使用合金的螺旋式。

雪锥:雪地上固定保护点的器械,根据积雪的深浅和硬度使用不同长短形状的雪锥,多为铝制。

炊具:便携式套锅、套碗等,高山、高寒地区最好用吊式的。

炉具:便携式的汽油炉、煤气炉。在高山、高寒区用gas炉为首选,丁烷气炉也不错。

多功能水壶:组合式,可以当作简单炊餐具使用。

吸管或净水杯:在野外生存中的重要工具,用于净化水。

指北针:辨别方向及辅助使用地图。

手钻;在岩石上打洞,以便放置涨岩钉。

滑轮:在长时间,长距离的攀登中,用主绳通过滑轮将过多过重的装备拉上去。在过悬空处,利用主绳桥,将滑轮放置在主绳上,利用铁锁与自身的安全带结合滑向目的地。

软梯:在协助攀岩中常用,为达到一定高度安放保护。

金属梯:在协助攀冰、登雪中常用,为达到一定高度安放保护或利用它上攀。

确保带:在攀登中需要休息或做其他事时,将其放在保护点上,起自我保护作用。

夜壶:夜间方便器皿,攀登高海拔雪山时非常实用。

攀岩鞋:一种紧裹脚面的鞋,鞋底及鞋帮下半部分由防滑性极好的橡胶制成。

雪铲:有铝合金、塑料两种,主要用于雪山营地整理和挖雪洞用。

挂环:钢制,用镙母将其与岩钉拧在一起,用来挂绳、锁,起保护作用。

雪锯:用于锯雪块,做雪墙用。

望远镜防水灯具各种刀具岩石锤 </P>
作者: 小盏    时间: 2005-5-25 09:19
如果选择冲锋衣




如何测试防水防风布料做成的风衣?

找冲锋衣接缝压胶处,在面料外弄成斗状,倒一些凉水,从里侧用干手捻动,手上不应有水,此为防水部分,我想两年前高离贡山寻找C53探险冲锋衣漏水主要是接缝的问题;另找一接缝压胶处,倒半杯开水,用面料里侧覆盖于杯口,再在面料正面压一块干的玻璃,一会儿取玻璃看表面应有一层细密的水珠(时间不宜太长以免水珠连成片),如果有接缝压胶般宽的地方无水珠,说明所压的胶非GORE-TEX专用胶。目前防水透气的面料比较多,防水容易解决,但透气一般达不到GORE的标准,当然只是接缝处不透气无关大局。

如何辨别防水透气风衣的真伪?

不管是什么品牌,使用这种高档面料的厂家都有相当的实力,所以做工和辅料都非常讲究,比如YKK的拉链等等,仔细检查就可分辨出来。建议购买有配套抓绒衣的冲锋衣,以其轻便保暖甚至可代替羽绒服,我们登山在七千米以下也很少穿羽绒服,一般用冲锋衣配一两件抓绒衣即可。另外冲锋衣裤应比日常大一号为宜。

  分辨GORETEX面料比较容易,因为GORETEX只是面料厂家,自己不生产成品,所以多半是在成品上挂一个GORETEX的挂牌,在左边腰条或口袋边上有个小小的GORETEX织唛,而内领后的主唛还是真正的衣服牌子,当然同时也会有衣服牌子的挂卡,有时多达三个以上。其次,所有的FUNCTION WEAR都要求100%防水,所以所有的车缝都会有贴条(热封胶条),高档次的FUNCTION WEAR都要求贴条宽度达到20mm以上,双针车线位需要有三条(每条车线压一条,中间再加一条),买的时候翻出内里来看看就一清二楚了,胶条压得象拉稀一样有气泡到处漏白边的肯定是流野。第三,很重要的一点是看车线的针距,GORETEX面料要求每英寸针距不多于10针(太密面料容易撕裂),不少于7针(太疏达不到效果),这是验货时很重要的标准。

有哪些防水透气布料呢?

注意防水透气布料有两种:water-resistant和waterproof,前者又分纤维/布型(不防风但是透气性好)和透膜型(防风但透气性不好)两种;后者一般是透膜型,两层或三层,防风,两层的比三层的柔软,透气性也好,三层的就比较结实。

  water-resistant或者叫highly water repellent的布料在有压力加诸于上时会有渗水的现象,比方说你穿着这样材料的裤子坐在湿的凳子上时。这种布料比较有名的牌子有:Toray Industries公司的H2OFF(纤维型),Azeculla,Toraydelfy(透膜型);W.L.Gore&amp;Associates
公司的:Activent(透膜型)以及Patagonia公司的H2Ho等。
  完全防水透气布料(waterproof)的发展开始于70年代末期,现在的2代产品完全防水防风并且保持良好的透气性。但是使用这种布料做成的成衣并不一定完全防水,主要因为是在缝缝或拉链部位的渗水,要确保成衣完全防水需要在所有的缝缝处压胶(好的成衣使用防压条),这需要大量的人工和成本,也是为什么这样的衣服忒贵的原因之一。这种布料比较名的牌子有:Toray Industries公司的Dermizax(可拉伸透膜),Entrant GII-XT; Burlington公司的Xalt; Malden Mills公司的Polartec系列;再有就是大家都熟悉的W.L Gore&amp;Associates公司的Gore-Tex。我知道还有一种叫Sympatex的也是非常有名的品牌,具体是那家的就不知道了。

  需要强调的是使用防水透气材料本身并不一定保证穿着者的舒适。按照湿气传输的原理,透气性和舒适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衣服里外温度和湿度的差异,外面越干燥、越冷透气效果越好,外部的温度和湿度增加,湿气的传输也减慢、停止甚至会反过来给你里面传输湿气

什么厂能生产GORE-TEX面料的服装?

GORETEX的面料是好,但是国内目前鲜有达到GORETEX生产标准的厂家。有必要先解释一下GORETEX是怎样考验生产厂家的:GORETEX是面料厂家,同时卖贴车缝用的专用胶条和压胶条的机器(热封机),不是有钱就可以向GORETEX买面料的,他们要在生产厂家提出申请后派员考察该企业的生产状况和产品档次,为期一年,还要有相应的保证金(96年是2万美金),过关后GORETEX会向企业提供面料、胶条和免费的热封机(5到10台)以供生产。据我所知,目前国内只有东莞两家厂和南京一家厂有GORETEX授权,生产的都是德国名牌货,再返销(对了,BIG-PAK就是南京这家产的,别以为买了正宗德国货),市场上见到的GORETEX衣服多是台湾产

GORE-TEX有局限性吗?

其实GORETEX面料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无非是它第一个做到了既防水又透气而已,防水的标准是耐水压,每平方厘米的面积上可以承受多少MM的水柱一小时不渗水,透气的标准是透湿度,每平方厘米的面积上24小时可透过的水量;普通的GORETEX面料都可以做到防水2000mm,透气3000mm,而目前台湾厚生和韩国的一些厂家都可以做到,甚至有防水4000透气6000的面料,每码价格在4到7块美元之间,质量是绝对有,名气没有GORETEX那么响而已。

  需要特别说明的一点是,GORETEX也好,其他面料也好,透气功能是通过面料内里一层胶来实现的,绝大多数是白色,为得是让运动时身体出湿气通过这层胶透出面料去(以前的防水服装是PVC底,透不了气),但是,透湿气的条件是:面料外的湿度要比面料内的低!也就是说,如果衣服外的湿度比衣服内的湿度高,那湿气不但排不出去,还会反渗进衣服里面来!当然有面料外表的泼水(waterproof)处理,其程度相应会降低。

  所以透气的衣服只适合在北方湿度相对比较低的地区穿着,在广州,嘿嘿黑,天天的湿度都是85%或以上,透什么气?

如何洗防水透气风衣?

最重要的是不要用洗衣机,否则在洗衣机的强大压力下防水层会和布基分离,冲锋衣往往是穿很长时间才洗一次,不介意用手洗一次。冲锋衣易赃的布基都是化纤材料,很容易去除污跡,用中性洗衣粉泡二十分钟左右,较赃的地方用软刷或海绵擦一擦即可干净,清洗后
不用拧直接挂衣架凉干。这种方式并不复杂。
作者: wdf320    时间: 2005-5-25 18:02
[em08] <B>小盏好棒啊!</B>
作者: 小盏    时间: 2005-6-6 23:43
野外求救的方法小议

网易健康 http://health.163.com  2005-05-09 10:26:36

  当自己和队伍出现需要借助外界的力量救助才能脱险时,应懂得基本的求救、呼救方法。
  
  放烟火:燃放烟火是最常见的求救方法。白天用烟,即在燃火上放一些橡胶片、生树叶、苔藓、蕨类植物等,可以生成燃烟,以便通知外界。夜晚用火应在开阔地上,向可能的居民区方向点三堆明火,用火光传达求救信号。
  
  光信号:白天用镜子借助阳光,向可能的居民区或空中的救援飞机反射间断的光信号,光信号可传16公里之远。方法是将一只手指瞄准应传达的地方,另一只手持反光镜调整反射的阳光,并逐渐将反射光射向瞄准的指向即可。夜晚用手电筒,向求救方向不间断的发射求救信号。
  
  国际通用的求救信号是SOS,即三长三短,不断地循环。
  
  现代求救方法:随着时代的展,各种现代求救设备逐渐普及,如信标机、无线电通讯机、卫星电话等设备,如果有条件可以逐步配备这些现代设备。
作者: 小盏    时间: 2005-6-13 10:39
标题: 天气信号
<>  文/约翰?怀斯曼 译/李斌 倪明</P>
<>  天气变化更加当地化,尽管世界各地的天气都被期望归入一个统一体,而且有些地区天气变化形势是相当稳定的,可是有时小块地区的地理环境变化也会使得此处的天气相当异常。</P>

<>  天气形势部分取决于全球范围内风和雨水的宏观运动,还部分取决于当地温差及引起空气流动的大气压的差异。这些因素产生风,带来降雨。</P>
<>  通常空气由高气压带向低压带移动。暖空气膨胀上升,冷空气下移。暖空气带走水蒸气,在高海拔或气温下降时,水蒸气凝聚成云,下落成雨。最明显的例子是在高山迫使空气流上升,山坡上会降雨。在有些地区蒸发量是如此之大,以至于很大范围内都是有降雨预兆的干旱地区。这并不意味着从干旱地区翻过分水岭,就会到达雨量充沛区。山脉的走向有时比预期的要延展得更远,或者在云层运动过程中已经使得它散失了绝大部分水分。</P>
<>  2、1 海岸地区</P>
<>  无论是海洋还是海岸或湖泊岸边地区,日夜间风雨一般都为逆转变化。水吸热或散热都比陆地要慢,从而水温与陆地相比,会夜暖昼凉。温度差影响了空气流动。白天,风由海面吹向陆地,夜间改变,由陆地吹向海面。</P>
<>  在靠近大陆的岛屿上,这个规律可能会被更大范围的气流移动所掩盖。而有规律的日夜变化表明,在日间风吹来的方向上会有一定的气息能提供许多远方的信息。即使毫无经验者也能闻出大海的气息。对于海难幸存者来说,植物的气息意味着陆地的方向。然而也不能盲信你的嗅觉,同时利用其他证据来各方面证实。</P>
<>  仔细琢磨风向及相应的天气,并记下来。根据气压的变化,一定方向的风总是意味着类似的天气变化。根据积累的经验,风向会逐渐成为天气的预报者。</P>
<>  如果一直吹着干燥强风,无雨天气会一直保持下去,直至风力变弱或转向,然后才能降雨。</P>
<>  如果多雾,你可以获得水蒸气,但不大可能会降雨??但如果风力加大,吹走浓雾,可能会降雨。</P>
<P>  在晴朗的天气里,明显感觉到风力增加意味着天气变化(见“灾难”章飓风和龙卷风)。</P>
<P>  2、2 云 层</P>
<P>  注意观察云层变化,因为这是预测天气最可靠的经验之一。水汽集聚形成云层,当遇冷时,落下来,被称之为雨。当温度上升时,它们又蒸发成水汽,云层也就散去。</P>
<P>  这里介绍十种云层形式。每种类型给出了分布的大约海拔高度。在极地地区,同种类型的云层会在更低海拔的天空出现。</P>
<P>  云层越高,天气越好。</P>
<P>  在黑压压的云层下飘浮着小块乌云,通常会有阵雨。</P>
<P>  悬在高地上的云层意味着会有雨,除非它在午时之前移开。</P>
<P>  - 卷积云</P>
<P>  小圆块积云,看上去如同波状纹,常被称为“鱼鳞天”。一般预兆晴朗天气。通常在接下来的一场暴雨之后云层会被驱散;留下一片万里无云的蓝天。海拔高度5~8千米。</P>
<P>  - 高积云</P>
<P>  类似于卷积云,预兆天气良好,但它的覆盖范围更广,云层更厚,白中有暗。通常出现于暴雨之后??悬浮在115~6千米的高空。</P>
<P>  - 积雨云</P>
<P>  为低层雷云,云色乌暗。塔形云层高可达6千米,顶部平云层被称作砧顶。积雨云常带来强风暴雨、雷鸣和闪电。上层类似假卷云,顶层类似假雨云。</P>
<P>  - 积云</P>
<P>  很易于识别:蓬松状白云,如同团团棉絮,飘浮在空中。如果彼此分开意味着又是美好的晴天,可是如果发展得越来越大,前端越来越多,很可能会带来一场突然降临的暴雨。位于海上碧空中的积云,通常表明陆地已经不远,高度一般不超过2、5千米。</P>
<P>  - 卷云</P>
<P>  由冰晶形成的高层缕状云,这也是它看上去纯白色的原因。经常称作马尾云,它们通常也意味着天气晴朗,高5~9千米。</P>
<P>  - 卷层云</P>
<P>  由冰颗粒形成,看上去像白云的纹路,这些是惟一会在太阳或月亮周围产生光晕的云层。如果卷层云扩展,意味着天气晴朗,如果卷层云缩小,意味着将要下雨。</P>
<P>  如果天空笼罩着卷云,卷云上部的天空变暗,逐渐形成卷层云,这预示着雨雪的来临。</P>
<P>  - 高层云</P>
<P>  在阳光或月光照耀下,看上去像灰色的幕幔。如果湿空气靠近,云盘消失,云层变厚,变暗,直至下雨。高可达2、5~6千米。</P>
<P>  - 雨层云</P>
<P>  为低层乌云,笼罩在空中,意味着四小时之内会有降雨,通常降雨会持续几小时。</P>
<P>  - 层积云</P>
<P>  低层覆瓦状云层,通常覆盖整个天空。云层较薄,阳光可以透射下来。它们可能会带来雷阵雨,但通常会在午后消失,留下一片明亮晴朗的蓝天。高度低于2、5千米。</P>
<P>  - 层云</P>
<P>  云层最低,犹如浓雾笼罩在空中??刚开始出现时经常会被误认为是高山浓雾。它们并非很自然的雨水云,但也可以形成蒙蒙细雨。如果在夜间它越来越厚,覆盖在清晨空中,通常这会是晴朗的一天。高度不超过2、5千米。</P>
<P>  2、3 天气预测</P>
<P>  遇到糟糕的天气,对于求生者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如果了解预示通常的天气形势的特定的迹象和位置,能够短期内预测出天气情况,会有助于你事先有所准备,有足够的时间避开恶劣天气或修建庇身场所。</P>
<P>  在准备进行某项活动之前,先留意天气变化。学会观察所有的云层和气压变化及其产生的后果。</P>
<P>  留心观察野生生物</P>
<P>  动物对气压变化相当敏感,观察它们的反应可以预测近一两天天气变化的情况。</P>
<P>  食虫类鸟,比如燕子,天气晴朗时在高空捕食,暴风雨来临之前飞得相当低。</P>
<P>  如果兔子在白天例外出现,或者见到松鼠在巢中贮存过多的食物,通常意味着天气变糟。</P>
<P>  大自然并不能给你提供长期的天气预报。松鼠囤积物的多少,并不能预示冬季的长短,熊穴的深浅可能仅仅是土壤松软程度不同引起的,而并不预示着冬季的严寒程度。浆果更大只是表明在这之前气候不好,植物产量发生补偿性加大,以增加物种存活下去的机会。</P>
<P>  观察篝火</P>
<P>  如果烟火稳稳上升,表明天气不会有太大变化,依然会很好。如果烟火闪烁不定,或者升起又降下,可能会有暴风雨。</P>
<P>  在暴风雨将要来临时,木制工具的把手会变紧。盐会吸收空气中增加的湿气,化成盐水。</P>
<P>  身体变化</P>
<P>  当天气变糟时,卷发者会感觉到头发变紧,更不易梳理??动物毛发也一样。如果变得易于缠绕或者不再如通常那样挺直易于梳理,很可能等待你的会是一场暴风雨。任何有风湿性关节炎、鸡眼或相关症状者在空气湿度增加时都会感到更加不舒服。</P>
<P>  声音和气味</P>
<P>  当空气湿度增加时,声音会传得更远,气味也更易于辨别??饱和湿空气犹如它们的放大器,是良好的传导体。</P>
<P>  观察天空</P>
<P>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是古老的天气谚语。因为落日下红色的余晖表示天空中水汽很少,在随后的两小时之内不大可能下雨或下雪。但如果早晨红了半边天,通常会有一场暴风雨。</P>
<P>  灰色的晨空意味着又是干燥的一天。灰云是低层大气中悬浮的灰尘颗粒造成的。</P>
<P>  灰色的夜空意味着有雨??灰尘和水汽混杂在一起,很快就会降雨。</P>
<P>  早晨山谷中升起薄雾,天空通常会晴朗。在多山地方,如果午时薄雾还没离开散去,整天都会存在,午后很可能会转变成雨。</P>
<P>  清爽的夜空通常意味着美好一天的开端。但在夏末,这可能会是起霜的预兆。夜间云层笼罩在地表上空可以阻止散热,没有云层很可能会带来霜降。密度更大一些的冷空气会填充山洞,避开它们露营。</P>
<P>  日华或月华可用来准确预告天气。日环变大是天气晴朗的预兆??这表明水蒸气正在蒸发,蓝天会更加清晰。</P>
<P>  缩小的日冕意味着将要下雨。</P>
<P>  午后太阳如果闪烁绿光,表明天气相当不错,至少24小时会是这样。</P>
<P>  傍晚的彩虹也是天气晴朗的预兆。</P>
作者: 小盏    时间: 2005-6-13 10:40
标题: 野外生存实用知识
<B>野外生存实用知识</B> 发表于 2005-04-26 18:46:33  大都市人走出水泥森林,突破盒子空间,到野外以同自然的亲和来调节程式化的生活和模块化的心境。然而,离开了电气化、电脑化的现代生活,准备好地图、指南针、水壶、食物……走进两三个小时的“迷你”行程,去体验一下冒险的刺激和野外求生乐趣的都市人学习一些野外生存的小知识是必要的。
<>  ▲用报纸引火,不易引燃木柴,应事先准备好浸过打火机油的木屑,就可以引燃火苗。用石头起灶,灶口应朝风口,剩下的三面用石头围起来,空气流通越好,火苗就越旺。必须注意的是绝对不要在禁止火种的地方用火。灭火时,也要十分小心。将烧旺的火用水浇灭,确定火已完全灭后,再仔细清扫灰烬残渣,然后覆上土,将它恢复原状,这是野餐最基本的道德准则。</P>
<>  ▲在大自然中漫步鞋子选择要讲究。在不平的路面步行时,鞋子的舒适与否关系到脚疲劳的程度。步行鞋既轻又软,十分具有机械性。购买时应注意要点如下:脚尖和脚跟的强度要适中,应有防滑条纹;试穿时,脚尖最好能自由活动。</P>
<>  ▲被石头绊倒或被树枝剐伤是家常便饭,但撞击到的如是要害部位,就可能演变成紧急事态。若只是手脚轻微撞伤,可用水冷敷,再将患部抬得比心脏高,这样的紧急处置已足够。头部受重撞后发生呕吐现象便有危险,必须尽快送医院。</P>
<>  ▲做菜时余火引燃衣服而烫伤时,先用水冷敷。若有自来水,则用水缓缓冲洗患部十分钟,如果引燃的衣服贴在皮肤上,同样先以水冷敷,切不可将衣服撕下来,待充分冷却之后,请医生处置。</P>
<>  ▲在自然中,受伤生病发生率较高,应随时携带备有常用药及救护品的急救箱,例如:发生腹痛或腹泻是常事,这时,最好不要再吃任何东西,先暂时保暖身体,躺下让腹部好好休息。腹泻时要多喝水以补充水分。</P>
作者: 小盏    时间: 2005-6-13 10:41
<B>野外活动各种意外应急方法</B> 发表于 2005-04-26 18:45:49
<>  在野外旅游时,可能会遇到各种意外事故,以下介绍几种应急措施。</P>
<>  被毒蛇咬伤:在野外如被毒蛇咬伤,患者会出现出血、局部红肿和疼痛等症状,严重时几小时内就会死亡。这时要迅速用布条、手帕、领带等将伤口上部扎紧,以防止蛇毒扩散,然后用消过毒的刀在伤口处划开一个长1厘米、深0.5厘米左右的刀口,用嘴将毒液吸出。如口腔粘膜没有损伤,其消化液可起到中和作用,所以不必担心中毒</P>
<>  被昆虫叮咬或蜇伤时:用冰或凉水冷敷后,在伤口处涂抹氨水。如果被蜜蜂蜇了,用镊子等将刺拔出后再涂抹氨水或牛奶。</P>
<>  骨折或脱臼时:用夹板固定后再用冰冷敷。从大树或岩石上摔下来伤到脊椎时,将患者放在平坦而坚固的担架上固定,不让身子晃动,然后送往医院。</P>
<>  外伤出血:在野外备餐时如被刀等利器割伤,可用干净水冲洗,然后用手巾等包住。轻微出血可采用压迫止血法,一小时过后每隔10分钟左右要松开一下,以保障血液循环。</P>
<>  食物中毒:吃了腐败变质的食物,除会腹痛、腹泻外,还伴有发烧和衰弱等症状,应多喝些饮料或盐水,也可采取催吐的方法将食物吐出来。</P>
作者: 小盏    时间: 2005-7-13 07:58
标题: 抽筋的原因及预防
抽筋学名为「肌肉痉銮」(muscle cramp),是指肌肉突然、不自主的强直收缩的现象,会造成肌肉僵硬、疼痛难忍。

  夜间抽筋(night cramp), 包括在任何静态的情况下所发生的抽筋,如睡觉时或静坐不动时发生之抽筋。此种抽筋常发生的部位为腓肠肌和足部的一些小肌肉。此种抽筋有些是因为神精肌的自主性活动使的患者的脚产生活动。

  中暑性抽筋(heat cramp),此种类型的抽筋与脱水和体内电解质的平衡失调有关。此种抽筋最常发生在运动员的身上,尤其是在炎热的天气下运动最易发生。典型的中暑性痉銮是于炎热的环境下工作一或二小时后发生;中暑性痉銮甚至在活动结束后的18小时之内皆可能发生,且可能在持续几天内肌肉皆有不正常的现象。中暑性痉銮较 生在手掌、手臂及腿部的大肌肉上,有时一些女性短跑选手也会在腹壁发生中暑性痉銮。

  抽筋的真正机转目前尚未被确知,大多数的研究结果认为,肌肉抽筋是起因于神经或神经肌应激阈值降低,使得肌肉的神经行动频率突然增加,造成肌肉强直收缩。下列有几种情况较易引起抽筋的发生:
1. 经过长时间运动而形成肌肉疲劳时,仍持续运动。
2. 局部循环不良。
3. 水份和盐份流失过多。
4. 严重腹泻、呕吐和饮食中的矿物质(如镁、钙)含量不足。
5. 环境温度突然改变。
6. 肌肉或肌腱轻裂伤。
7. 情绪过度紧张。
8. 以不适当的姿势从事运动或肌肉协调不良。
9. 一些尚未发觉或确定的原因。
10. 一些慢性疾病、孕妇的抽筋发生率也会提高,须小心留意。

  预防抽筋的方法:
1. 不在通风不良,或密闭的空间做长时间或激烈的运动。
2. 长时间运动之前、中、后,皆须有足够的水份和电解质的补充。
3. 在日常饮食中摄取足够的矿物质(如钙、镁)和电解质(如钾、钠)。矿物质的摄取可从牛奶、优格、绿色叶类蔬菜等食物中摄取,电解质可从香蕉、柳橙、芹菜、天然食物等或一些低糖的饮料中获得。
4. 不穿太紧或太厚重的衣服从事运动或工作。
5. 运动前检查保护性的贴扎、护套、鞋袜是否太紧。
6. 运动前做充足的准备运动和伸展*。
7. 冷天运动后须做适当的保温,如游泳后应立即将泳衣换起,穿上保暖的衣物。 8. 以放松的心情从事运动或工作。
9. 晚上睡觉时易抽筋者,在睡觉前需做一些伸展*,由其是易抽筋的部位的伸展。
10. 不做过度的练习。
11. 运动前对易抽筋的肌肉做适当的按摩。

  在抽筋的处理方法上,可分为两部份,一为急性期的处理,一为治本的处理。在急性期,也就是抽筋发生时的处理,患者需即刻休息,对抽筋的部位轻轻按摩,并将抽筋部位的肌肉轻轻拉长,因当你将肌肉拉长时,会使肌腱的张力增加,当张力达到某一强度时,神经会将冲动传至大脑,大脑为了避免肌腱受伤会释放讯息放松抽筋的肌肉。拉长肌肉时不可用力过猛,以免拉伤肌肉造成二次伤 。短时间的肌肉抽筋经过处理后即可回到比赛场,但再次发生的可能性仍很高。

  若肌肉抽筋的时间很长,则可使用热敷或冷敷的办法来减轻疼痛,或局部的喷洒或擦一些松筋止痛的药水或药膏也很有效。万一很容易再次发生抽筋,则需考虑肌肉是否过度疲劳、或脱水,前者则必须停止活动休息,后者则需补充水份和电解质。

  发生抽筋者必须先了解自己的一些〞历史〞,例如了解饮食的习惯、平日运动(工作)量对自己产生的压力量、抽筋的部位、发生抽筋时的天气状况等,摔角、自由车、或剑术选手所发生抽筋的原因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因此经 从事的运动种类也是找出抽筋原因所须了解的项目。将所有的了解综合后,找出抽筋的原因,针对原因做预防改善,方能解决抽筋的问题。若你经常性的发生抽筋,又找不出原因,那你则须小心处理,请教医生做彻底的检查,因抽筋可能是一些血管疾病、糖尿并或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
作者: 小盏    时间: 2005-7-13 08:02
标题: 旅游必备药品
  外出旅游是为了放松一下紧张的心情,给平淡的生活增添一些乐趣。可是,在外地他乡,如果你突然出现了一些不适,而你又没有任何准备,那可真是太糟糕了。这里,为你介绍一些在旅游中必备的药品。希望你的旅游生活有备无患,更加丰富多彩。

旅游的必备药,首先要说特需药。要根据自己身体的特殊健康状况将药品带上,如有心脏病、哮喘病史的人一定要带上对症的药。然后,要考虑在旅游时普通常见的病症。

  感冒:于这种病症,要根据自身状况选择。中药制剂:可以应付一般的感冒症状,而且较少有副作用,解热镇药:可以退热和缓解头痛、关节痛等症状。组胺拮抗剂:可以减少打喷嚏和流鼻涕,并有轻微的镇痛作用。

  过敏:息斯敏和扑尔敏:适用于过敏性湿疹、过敏性鼻炎、药物或食物过敏。与解热镇痛药同服,可以控制感冒时的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

  消化不良:应付这种状况,可以选择食母生或乳生这些维生素类、有益菌类的消化药,但不能与抗生素、抑菌剂等合用。或者选择中成药。还可以选用由慢性胃炎等引起的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胃烧灼感等的药。

腹泻:一般选用黄连素片治疗肠道细菌感染引起的胃肠炎、腹泻。或者选用中药类丸剂治疗。

细菌感染:对付旅游途中发生的身体各系统细菌感染,可选用广谱抗菌药。腹泻严重时,可以和黄连素片同时使用。

晕车:可以选用乘车、船、飞机等运动引起的眩晕、呕吐等症状的晕车药。

上火:旅游时休息不好很容易上火,可以准备牛黄解毒丸或黄连上清丸,可清热解毒,用于咽喉肿痛、牙龈肿痛、耳鸣口疮、大便不通等。

准备了以上药品,还不是足够的,还要准备这些药品:创可贴,用于应付意外受伤;清凉油,用于应付蚊虫叮咬、头晕;眼药水,用于游泳或泡温泉后,或灰沙入眼;活络油,用于跌打损伤,风湿骨痛。它们都是应该带的。

  此外,还要根据旅游的时间和内容准备有针对性的药:夏日应准备仁丹应付中暑,冬天去北方要准备防冻伤的药。

有了以上的准备,你的旅游就不怕出甚麽意外了。放心的你,一定会玩得更加尽兴。

  长途旅行小药箱
●1.抗生素类药物

氟哌酸胶囊?用于呼吸道、泌尿道、消化道、妇科、皮肤、五官和软组织等器官和部位的感染。

四环素片?用于呼吸道、肠道、泌尿道感染。每次服2片,每日4次。孕妇和婴儿慎用。

牛黄解毒片?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用于咽炎、扁桃腺炎、牙龈炎、口腔溃疡、急性结膜炎、疖肿。

●2.抗病毒药物

病毒灵(吗啉双胍)?对多种病毒有抑制作用。用于感冒等。每次0.1克,1日3次。

板蓝根冲剂?清热、解毒,有抗病毒作用,主要用于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和咽炎。每次冲服1~2包,1日2~3次。

●3.呼吸系统常用药

速效伤风胶囊?用于感冒发热。每次服1粒,1日3次,血液病患者慎用。

银翘解毒片?用于感冒初起。每次服4~6片,1日2次。

羚翘解毒片?用于感冒初起和发热较高者,每次服4~6片,1日2次。

咳必清?用于无痰干咳,每次服25毫克,1日3~4次。

六神丸?消肿解毒,用于急性扁桃腺炎、咽炎、痈疽、疮疖等,内服外敷。每次10粒,1日1~2次,以含服疗效更佳。儿童酌减。外敷可用开水调成糊状涂患处。孕妇禁用。

草珊瑚含片?抗菌消炎、止血止痛,用于口腔及咽喉炎症。每次含服1~2片,每小时内2~4次,1日10~20片。

●4.消化系统常用药

胃舒平?抑制胃酸,保护溃疡面,用于胃酸过多、胃溃疡、胃痛。每次嚼服2~4片,1日3~4次。不宜与四环素同用,青光眼患者忌用。

颠茄浸膏片?解胃肠痉挛性疼痛。每次服8~15毫克,1日3次。

多酶片?帮助消化,增进食欲。每次服1~2片,1日3次。

藿香正气丸(水)?清暑化湿、和胃止呕,用于腹胀、呕吐、中暑头痛。每次服1管,1日2~3次。

痢特灵(呋喃唑酮)?用于治疗细菌性痢疾、消化性溃疡、泌尿道感染、伤寒、副伤寒。

●5.防晕车、船药

乘晕宁?行前半小时服50毫克,可1日3次。

●6.抗过敏药

息斯敏片、扑尔敏。

●7.防暑药

仁丹、清凉油、十滴水、莪术油、风油精、白花油等,随时按说明外搽或内服。

●8.伤科药

正红花油?用于扭伤淤肿、跌打刀伤、烫伤烧伤、心腹诸痛、风湿骨痛、四肢麻木、腰骨痛、头风胀痛、蚊叮虫咬等。
作者: 小盏    时间: 2005-7-13 08:04
标题: 牙膏的妙用
外出旅行牙膏是必备之物,因为它除了洁齿外,还具有一些生活上的用途,可解除旅途上的不便。

1、当皮肉因外伤碰破时,可以在伤处涂上牙膏进行消炎、止血,然后再包扎上。作为临时急救药,以药物牙膏效果显著。

2、当被蜂蜇了时,可以在蜇咬处涂上牙膏,这样就可以消除红肿,因为蜂毒是酸性物,而牙膏属弱碱性,酸碱中和就解毒了。

3、当被蚊叮、虫咬后,奇痒难忍,只要在叮咬处涂上牙膏就可止痒。

4、旅途中发生头痛、头晕时,可在太阳穴涂上牙膏,因为牙膏中有薄荷脑、丁香油,可以镇痛。

5、旅途中手脚受冻,出现红肿,又痒又痛,只要受冻部位不破,可用布沾上牙膏在红肿处摩擦。因为牙膏中有生姜油、薄荷油,可帮助活血消炎。
作者: 小盏    时间: 2005-7-13 08:06
标题: 有毒的植物
野外活动时,尤其是在山地丛林中行进及寻找食物都要十分小心。因为不仅是野生动物会伤人,植物也能伤人。甚至有些植物触摸就能引起伤害。另外,有些菌类食用后也会引起中毒,严重者将导致死亡。这不是危言耸听,下面就介绍一部分有毒植物,请您在野外活动中小心对待。

触摸就有害的植物
有些植物,人一旦与它接触,就会受到严重刺激,引发皮疹。应立即用水冲洗受刺激部位。
*毒漆树: 高2-6米,树干无毛。奇性复叶,小叶卵形对生,背部有黑色腺点,白色浆果簇生。
*毒栎: 与毒常春藤相似,但树型更小,直生。小叶卵形,三片,掌状复叶,白色浆果。
*毒常春藤: 树型更小,茎扭曲缠绕或直生。复叶上着生三小叶,叶形多变,绿色花,白色浆果。
*宝石草: 常与毒常春藤伴生。花瓣淡黄色,略带橙红色斑点,种荚爆裂时会射出刺激性汁液。

食用消化性有毒植物
有些植物,食用后会引起身体不适,严重者会使人丧命。所以在野外食用植物要注意辨识。
食用消化性有毒植物,除了一些有毒真菌外,还有很多,如一些树木的根、皮、叶,一些野果、野菜、花卉等。
*夺命草: 高约30-60厘米,茎基部着生长条形叶。花茎顶端生绿白色六瓣花。致命的错误:将其误认为野百合或野洋葱!
*毒芹和水毒芹:它们分布广泛,都属于伞形科植物。具有伞形花序的植物种类很多,而且都密集簇生着许多小花,很难区分。
——毒芹高达2米,茎多分枝,中空茎,外布紫色斑点。复羽状复叶对生,复伞房花序,小花白色,根也为白色。分布于荒川野草丛中。气味难闻,毒性很大。
——水毒芹平均高为0.6-1.3米,多分枝,茎上分布紫色条纹,密生根,奇数复叶,小叶双齿状裂,复伞房花序,白色小花簇生。总是分布在水边。气味令人难受,有毒。
伞形科植物还包括大量可食用的种类,但是如果不能绝对肯定无毒,就不要冒险采集,有毒种即便少量食用也会造成严重后果。
*毛茛属类: 分布广泛,株高几厘米至1米,从南至北都有。甚至北极圈内也有毛茛属植物生存。它们都有光亮的黄色,花瓣五片或更多。
*荨麻树: 热带地区广为分布,常依水而生,小型乔木,宽梭形叶片带刺毛,花枝下垂——很像栽培种荨麻。刺激皮肤的刺毛也类似荨麻,但毒害更大。种子毒性也很强。所以千万别去触碰荨麻的刺毛。

我们身边常见的有毒植物
*槐树: 路旁常种此树,生食用叶子和果实,会引起肠胃炎。
*刺槐: 生食用叶子和果实会引起恶心和下痢。
*水仙: 全株有毒。球根毒性特强,食用会引起头痛、恶心和下痢。
*夹竹桃: 树皮和树叶有毒,食用会引起恶心和眼花。
*秋海棠: 含有酸味,食用会引起恶心致死。秋海棠类都有毒。
*樱草类植物: 根茎有毒,食用会引起恶心和下痢。

有毒菌类
辨别有毒菌类,唯有一一记住有毒菌类,接受专家的指导,观察颜色、闻闻气味、触摸看看,实际去了解。食用蘑菇要特别注意辨别是否有毒。
民间有一些识别有毒蘑菇和可食用蘑菇的方法:
1、 毒蘑多有各种色泽,而且美丽:无毒蘑则多呈白色或茶褐色。
2、 菌盖上有肉瘤,菌柄上有菌环和菌托的有毒;反之则无毒。
3、 毒蘑多生长在肮脏潮湿、有机质丰富的地方;无毒蘑则生长于较干净的地方。
4、 毒蘑采集后易变色,无毒蘑则不易变色。
5、 毒蘑大多柔软多汁,无毒蘑则较致密脆弱。
6、 毒蘑的汁液浑浊似牛奶,无毒蘑则清澄如水。
7、 毒蘑的味道多辛酸苦辣,无毒蘑则很鲜美。
8、 煮蘑菇时,毒蘑能使银器具变黑,如果加进牛奶,牛奶马上凝固。
但这些方法都不是绝对可靠的。蘑菇的外形、色泽、生态与毒素没有必然的联系。有些蘑菇有毒,但经过水洗、水煮、晒干或烹调后,毒性会减少或减除。

采食蘑菇始终要遵循以下原则:
1 避开长有白色菌褶,茎基部有菌托(环状附着圈)以及带菌环茎上的真菌。伞状真菌中任何切开的伤口处菌肉变黄的种类都不要食用。
2 避开任何正发生腐败的真菌。除非能确认是可食种类,否则扔掉。
不同种类的毒菌,会引起不同的中毒症状。常见的症状有呕吐、腹泻、极度口渴、盗汗、痉挛、晕眩、失明、体温下降等。
3 误食毒蘑后,应尽快设法排除毒物,除可用温盐水灌肠导泻外,对中毒后不呕吐的人,还要饮大量稀盐水或用手指按咽喉引起呕吐,用1%的盐水或浓茶水反复洗胃,以免机体继续吸收毒素。
可食性野生植物和菌类比栽培蔬菜营养价值高,但千万不要以身试毒,在分不清有毒没毒的时候最好放弃
作者: 小盏    时间: 2005-7-13 08:10
标题: 热昏厥的防治
体质较弱的登山者,在夏季登山的活动中,由于活动剧烈、体力消耗过大,尤其是未能及时补充体内损失的水分和盐份时,容易发生热昏厥。

热昏厥的主要症状表现为:感觉精疲力尽,却烦躁不安,头痛、晕眩或恶心。脸色苍白,皮肤感觉湿冷。呼吸快而浅,脉搏快而弱。可能伴有下肢和腹部的肌肉抽搐。体温保持正常或下降为避免发生热昏厥,一些体制较弱的登山者,在参加夏季登山的活动中应特别注意避免体力消耗过大的活动,注意休息节奏、保持体力。应多喝一些含有盐份的水或饮料,即使对体内的电解质损失给予补充。

一旦发生热昏厥,应尽快将患者移至阴凉处躺下。若患者意识清醒,应让其慢慢喝一些凉开水。若患者大量出汗,或抽筋、腹泻、呕吐,应在水中加盐饮用(每公升一茶匙)。若患者已失去意识,应让其卧姿躺下,充分休息直至症状减缓,送医院进行进一步救治。
作者: 小盏    时间: 2005-7-13 08:12
标题: 被困山中自救法
● 躲进洞穴中或在凸出的岩石下暂时栖身。这些地方能遮挡风雨烈日。通常也有水或较湿润,但须提防雷暴,电击。

● 避开山崩或雪崩的险地,例如满布碎石的斜坡。

● 如被困在山谷,周围高地比谷底安全。

● 把多余衣服或颜色鲜艳的布块铺在地上,以显示自己的位置。

● 吹哨子或高声呼喊,吸引别人注意;在山中,声音可传得很远,按国际求救信号呼救:一分钟6次,停顿1分钟,不断重复做下去。这样比不定时呼叫更令人注意。

从远处或空中很难看到在郊野的旅行者,但旅行者可利用下列不同方法使自己较易为人发现。

● 国际同用的山中求救信号是哨声或光照,每6分钟响或照6次,停顿一分钟,重复同样信号。

● 如果有火柴和木柴,点起一堆或几堆火,烧旺了加些湿枝或青草,使火堆升起大量浓烟。

● 穿着颜色鲜艳的衣服,戴一顶颜色鲜艳的帽子。

● 用树枝、石块或衣服等物在空地上砌出SOS或其它求救字样,每字最少长6公分。如在雪地,则在雪上踩出这些字。

● 同时,拿颜色最鲜艳又阔大的衣服当旗子,不断挥动。看见直升飞机到山上来援救而飞近时,引燃烟雾信号弹(如果备有的话),或在垂索救人的地点附近生一堆火,升起浓烟,让机师知道风向;这样能帮助机师准确地掌握停悬的位置
作者: 小盏    时间: 2005-7-13 08:16
标题: 游泳遇险后自救
<>游泳中常会遭遇到的意外是抽筋、疲乏、漩涡、急浪等。掌握一定的自我救护技术,可以排除险情或争取时间等待他人救护。  游泳中遇到意外事故时,要沉着、冷静,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自我救护,实在不行时,发出呼救信号,以便及时得到同伴或救护员的帮助与救护。

在下列情况下,可采用自我救护方法:

水中抽筋自救法
  抽筋的主要部位是小腿和大腿,有时手指、脚趾及胃部等部位也会发生。抽筋原因主要是下水前没有做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充分,身体各器官及肌肉组织没活动开,下水后突然做剧烈的蹬水和划水动作,或因水凉刺激肌肉突然收缩而出现抽筋。游泳时间长,过分疲劳及体力消耗过多,在肌体大量散热或精神紧张,游泳动作不协调等情况下也会出现抽筋。
·游泳时发生抽筋,千万不要惊慌,一定要保持镇静,停止游动,仰面浮于水面,并根据不同部位采取不同方法进行自救。
  ·若因水温过低而疲劳产生小腿抽筋,则可使身体成仰卧姿势。用手握住抽筋腿的脚趾,用力向上拉,使抽筋腿伸直,并用另一腿踩水,另一手划水,帮助身体上浮,这样连续多次即可恢复正常。上岸后用中、食指尖掐进承山穴或委中穴,进行按摩。
  ·两手抽筋时,应迅速握紧拳头,再用力伸直,反复多次,直至复原。如单手抽筋,除做上述动作外,可按摩合谷穴、内关穴、外关穴。
  ·上腹部肌肉抽筋,可掐中脘穴(在脐上四寸),配合掐足三里穴,还可仰卧水里,把双腿向腹壁弯收,再行伸直,重复几次。
  ·抽过筋后,改用别种游泳姿式游回岸边。如果不得不仍用同一游泳姿式时,就要提防再次抽筋。

水草缠身自救法
  江、河、湖、泊靠近岸边或较浅的地方,一般常有杂草或淤泥,游泳者应尽量避免到这些地方去游泳。如果不幸被水草缠住或陷入淤泥怎么办呢?
  ·首先要镇静,切不可踩水或手脚乱动,否则就会使肢体被缠得更难解脱,或在淤泥中越陷越深。
  ·用仰泳方式(两腿伸直、用手掌倒划水)顺原路慢慢退回。或平卧水面,使两腿分开,用手解脱。
  ·如随身携带小刀,可把水草割断,不然试试把水草踢开,或象脱袜那样把水草从手脚上捋下来。自己无法摆脱时,应及时呼救。
  ·摆脱水草后,轻轻踢腿而游,并尽快离开水草丛生的地方。

身陷漩涡自救法
  河道突然放宽、收窄处和骤然曲折处,水底有突起的岩石等阻碍物,有凹陷的深潭,河床高低不平等地方,都会出现漩涡。山洪暴发、河水猛涨时,漩涡最多。海边也常有漩涡,要多加注意。
  ·有漩涡的地方,一般水面常有垃圾、树叶杂物在漩涡处打转,只要注意就可早发现,应尽量避免接近。
  ·如果已经接近,切勿踩水,应立刻平卧水面,沿着漩涡边,用爬泳快速地游过。因为漩涡边缘处吸引力较弱,不容易卷入面积较大的物体,所以身体必须平卧水面,切不可直立踩水或潜入水中。

疲劳过度自救法
  过度疲劳后游泳或游泳过度后,都容易造成抽筋或因体力不支而溺水。碰上这种情况怎么办呢?
  ·觉得寒冷或疲劳,应马上游回岸边。如果离岸甚远,或过度疲乏而不能立即回岸,就仰浮在水上以保留力气。
  ·举起一只手,要放松身体,让对方拯救。不要紧抱着拯救者不放。
  ·如果没有人来,就继续浮在水上,等到体力恢复后再游回岸边。</P>
作者: 小盏    时间: 2005-7-13 08:18
标题: 迷路后自救
每年都有不少的野游者、猎人、渔民或其他旅游者被困在没有标记的森林小径或偏远的运输道上,变得茫然无措。他们迷路了。

  通常,人们迷路是因为不能将自己所处的位置同一些确知的因素,包括自然的或其他的,联系在一起并用作向导。同时,还因为缺乏观察力和较系统的离开与返回预定基地(如小径、道路、河流、高压线、溪水或湖泊等)的野游知识。出游时只是把一个特殊点(如帐蓬、猎人小屋、小屋、小船、汽车等)记在心上,这些往往便是造成人们有时会迷路的部分原因。

  这里的内容是介绍一些直接的、依靠步行的、非专业性的方法。这些方法对于求生者或迷路者确定方向更容易、更快速,它会把他们带至离目的地最近的地方,使用这些方法,即使您没有指南针、地图,不具有天文地理的专业知识,也可以确定自己所处的方位。

怎样避免迷路

  除非选择了固定的目标作为向导,否则,人们是会迷路的,因为弯曲的道路、茂密的森林、遥远的距离会遮住目的地。为此,您须记住以下避免迷路的方法:

  ·你必须随时随地观察周围的地形,以确定方向。在你离开自己的帐蓬、汽车、独木桥、小船等物之前,要仔细观察周围地形,尽可能远地目测一下这一地区,确定左右各种固定的目标向导,如山峰、绝壁、寺庙、大树等。

  ·出发前要对你营地周围那些突出的目标有个清楚的记忆,以使在你返回时,能用这些目标作向导。  ·当你离开一条道路,一条小溪,一条小径,一条河流,一个山峰或一座寺庙时,要记住是从哪一边离开的,把这些作为基本路线。

  ·记住来时与返回时你经过了多少溪流,旅途经过了多少山峰,多少叉道。将自己走过的路画一个线路图。

迷路后怎么办

  ·如果发现自己处于一个陌生的地域,并难以找到返回自己营地的道路,此时不要说自己迷了路,至少现在不是你也许就是几分钟内的迷惑。

  ·如怀疑自己迷了路,应该立即停下来估计一下情况,盲目地继续前进,处境会更糟。不要惊慌,请坐下来,放松一下。做做深呼吸,抽一支烟,嚼块口香糖,仔细回忆一下经过的房屋、溪流或其它地理特征,以追寻自己曾经走过的路线。静静地坐上几分钟。

  ·当野游者刚发现他难以确定自己的方位时,一般情况下他并未走多远,不会找不到路。麻烦的是大多数迷路者继续盲目前进,在森林中乱窜乱钻,使自己的处境更糟,一些迷路者甚至完全走出了搜寻地区的范围。

  ·有地图的话,先查一查图例,看看每个符号代表什么,并且找出自己立足处大概在地图上哪一区。看看周围有没有与地理标识相符的地理特征。在地图上找出迷路前的位置,然后回忆一下经过的房屋,溪流或其它地理特征,以追寻自己曾经走过的路线。

  ·查看地图上的等高线,以了解周围的地形。等高线彼此相距较远表示山势平缓,没有等高线表示平原或宽阔山脊,等高线绕成指纹状则多是山嘴或山谷。根据地图上的比例尺,比方说,比例尺为1:50000,就表示图上1公分代表实际长度50000公分(0.5公里),用小尺子计算自己与目标物的距离。如果没有纸笔,可用手指粗略测算距离,一般来说,成人的食指从指尖到第一个关节约长2.5厘米。

  ·转动地图,使图上标的与它所代表的地理特征在同一方向,然后按图选取某个方向走到大路或有人烟的地方。

  ·从地图上看清楚前行的路线上有没有障碍,例如悬崖、宽阔的河流等。如果有,应另觅一条路线绕过去。利用地图与实地同一地理特征作为引导。边前行边留意两旁景物,参看地图中估计走了多远。

风雨中迷路自救

  ·如有维生袋(能容纳整个人的防水塑料袋),或其它维生装备,可留在原地等待雨过天晴,如没有维生袋装备,切不可留在原地,应迅速离开。

  ·如带着地图,查看有没有危险地带。例如,密集的等高线表示陡峭的山崖,应该绕道而行。

  ·溪涧流向显示下山的路线,但不要贴近溪涧而行,因为山上流水浸蚀河道的力量很强,河岸都非常陡峭。所以,应该循水声沿溪流下山。

  ·下山时留意有没有农舍或其它可避风雨的地方,小径附近通常都可找到藏身之所。  ·别走近长着浅绿、穗状草丛的洼地,那里很可能是沼泽。

黑夜迷路自救

  ·如有月光,可看到四周环境,应该设法走向公路或农舍。

  ·如果身处漆黑的山中,看不清四周环境,不要继续行走,应该找个藏身之处,例如墙垣或岩石背风的一面。

  ·如果带有维生袋,应该钻进里面。几个人挤成一团能保温暖。这样,即使没有维生袋也能熬过寒夜。中间位置最为温暖,因此应该不时互相易位。

雪地迷路自救

  雪反射的白光与天空的颜色一样时,地形变得模糊不清;地平线、高度、深度和阴影完全隐去。爬山运动员和探险家称这种现象为“乳白天空”。

  ·此时,最好停下来,等待乳白天空消失。如等待时有暴风雨来临,应挖空雪堆做个坑,或扩大树根部分的雪坑,然后躲进去。

  ·如有维生袋,在背后垫上树叶枯草,以隔开冰冷地面,然后躲进去。

  ·尽量多穿几层衣服,若最外层衣服有钮扣或拉链,先扣好、拉上,然后套在上身。

  ·在衣服内交叉双臂,手掌夹于腋下,以保温暖。

  ·如必须继续前进,可利用地图和指南针寻找方向。一边走一边向前扔雪球,留意雪球落在什么地方和怎样滚动,以探测斜坡的斜向。如果雪球一去无踪,前面就可能是悬崖。

雾中迷路自救

  ·拿出地图,并转至与指南针同向,然后决定向哪个方向走。

  ·循指南针所指,朝自己要走的方向望去,选定一个容易辨认的目标,例如岩石、乔木、蕨叶等。向目标走过去,再循指南针寻找前面的另一个目标。

  ·连续使用这个方法,直至脱离雾锁。

  ·如果没有地图或指南针,应该留在原地,等待雾霭消散。

无地图妙识方向法

  就算没有地图和指南针,也可能找到通往安全地方的路线。

  首先考虑能否返回刚才走过的大路。

  不可能往回走时,就观察环境。如看见道路或必会有路相接的东西,例如房屋,电线杆等,应朝它走去。

  如果能从四周的地理特征约略推断自己身在何处,就走向最接近的道路,小路,铁路,河流等。边前进边留意路旁景物,估计出自己走了多远。

  与前进路线垂直的道路,河流等目标是最佳选择,因为就算前进时微偏离了原定路线也能找到。

公路、输电线和电话线的正路有人定期巡查,你不用等很久就会遇到人,他们会帮你找到该走的路。

 如找不着可靠的地理特征,可利用太阳分辨方向,以决定朝哪个方向走。

  正午时,北半球太阳在天顶靠南,南半球则在天顶靠北。

  如太阳被云层挡住拿小刀刃或指甲锉缘竖放在塑料信用卡或拇指指甲之类有光泽的平面上,从平面上找出淡淡的阴影。太阳就在与阴影相反的方向。

  如有指针的腕表并已校准当地时间可用下述方法辨别方向:

  把腕表平放,时针指向太阳,并想象有一条线把时针与12点的夹角一分为二。比方说,如果是下午4点,分角线就会通过2点。这条分角线在北半球会指向正南,在南半球则指向正北。

  如云层厚密见不到太阳,可观察树干或岩石上的苔鲜。苔鲜通常长在背光处,在北半球,朝北或东北那面苔藓较多,在南半球,则朝南或东南那面苔藓较多。不过,利用苔藓推测方向并不准确,因此,如有阳光穿过云层时,就应该利用太阳来确定方向。

  如须在原地逗留一些时候,可竖立一根棍子在平地上测方向。每隔一小时左右,在棍子顶端阴影处做一个记号,把记号连成一线,就会指向东西两方。
作者: 小盏    时间: 2005-7-13 08:18
标题: 雷电中自救
<B>雷电的自救</B>

实际上,雷电就是巨大的电火花。当闪电从地面急冲到云层或从云层急冲到地面时,是显而易见的,尽管它也可以在云层中或云层之间传递。构成风暴云层的气流,可在云层内分离出强电能。
  正电流聚集在云层的下部,负电流聚集在云层的上部或地面上,就象电磁一样,正、负电相互吸引。经不断传递,正、负电流相碰,形成巨大电火花,于是形成闪电。
  由于光速比声速大约快100万倍,所以,在闪电与伴随的雷声之间,会有一定的时间差。你与风暴的距离,可通过数闪电与雷声出现的时间差的秒数,再除以5米计算,其得数就是你与风暴距离的英里数,即:
你与风暴的距离(英里)=闪电与雷声出现的时间差(秒)/5(米)。

  雷声是闪电成百万伏的电流碰击所造成的空气热膨胀爆炸而形成的。雷声本身无伤害作用。在雷雨中遭雷击的可能性很小,不过,雷电交加现象不能完全准确预测,所以应小心防范,减少危险。
  闪电总是蜿蜓曲折沿着电阻最小的路径行进。它在空中的路径完全取决于空中的电场和电荷分布,而通常只在离地面十几米至百米高度时,才受到地面状况的影响。一般说来,地面导电性能好,有突出的高大物体等,都易遭受雷击。例如导电性能好的金属矿物地质条件就比一般地质条件更易遭雷击,湿土的雷击机会就比干土、沙地和岩石地面要多,水面比旱地易遭雷击,高楼、烟囱这些突出建筑物就比平地易遭雷击,山地就比谷地易遭雷击。
  毫无疑问,直接被雷电击中会受伤害,但有时,即使未被雷电直接击中,由于离雷击点很近而造成事故。这是因为强大的雷电电流向地里泄放时,由于地电阻的存在,使近雷击点处的电压值要比远离雷击点处的电压值大得多。因此,人若两脚分开站立,一脚离雷击点近,另一脚离雷击点远,就产生一定的电位差,这就是常说的“跨步电压”。一部分雷电电流由于“跨步电压”而流过人体,同样会造成伤害。地表面的导电性能越差,“跨步电压”越大。

雷雨中的安全措施
  总的原则:一是人体的位置尽量降低,以减少直接雷击的危险;二是人体与地面的接触部分如双脚要尽量靠近,与地面接触越小愈好,以减少“跨步电压”。
  ·在雷电交加时,感到皮肤刺痛或头发竖起,是雷电将至的先兆,应立即躲避。
  ·如果身处树木、楼房等高大物体,就应该马上离开。如果来不及离开高大的物体,应该找些干燥的绝缘物放在地下,坐在上面,采用下蹲的避雷姿势,注意双脚并拢。双手合拢切勿放在地面上。千万不可躺下,这时虽然高度降低了,却增大了“跨步电压”的危险。水能导电,所以潮湿的物体并不绝缘。  ·不要在山洞口、大石下或悬岩下躲避雷雨,因为这些地方会成为火花隙,电流从中通过时产生电弧可以伤人。但深邃的山洞很安全,应尽量往里面走。
  ·远离铁栏及其他金属物体。并非直接的电击才足以致命。闪电击中导电体后,电能是在瞬间释放出来的,向两旁射出的电弧远达好几米。此外,炽热的电光使四周空气急剧膨胀,产生冲击波。这些冲击波发出的声音,就是雷声。若在近处听到,强大的声波可能震伤肺部,严重时可把人震死。
  ·雷雨时如果身在空旷的地方,应该马上蹲在地上,这样可减少遭雷击的危险。不要用手撑地,这样会扩大身体与地面接触的范围,增加遭雷击的危险。双手抱膝,胸口紧贴膝盖,尽量低头,因为头部最易遭雷击。
  ·空旷地带和山顶上的孤树和孤立草棚等应该回避,因为它们易遭雷击。这时如在其中避雨是非常危险的,尤其是站在向两旁伸展很远的低枝下面。但是,事物是一分为二的,如果野外有片密林,一时又找不到其它避雷场所,那么也可以利用密林来避雷,因为密林各处遭受雷击的机会差不多。这时只要不站在树林边缘,最好选择林中空地,双脚合拢,与四周各树保持差不多的距离就行了。
  ·原则上说,雷电期间应尽量回避未安装避雷设备的高大物体,如高塔、大吊车、开阔地的干草堆和帐蓬等,也不要到山顶或山梁等制高点去。不要靠近避雷设备的任何部分。铁路、延伸很长的金属栏杆和其他庞大的金属物体等也应回避。
  ·如果你在江、河、湖泊或游泳池中游泳时,遇上雷雨则要赶快上岸离开。因为水面易遭雷击,况且在水中若受到雷击伤害,还增加溺水的危险。另外,尽可能不要呆在没有避雷设备的船只上,特别是高桅杆的木帆船。
  ·如正在驾车,应留在车内。车壳是金属的,因屏蔽作用,就算闪电击中汽车,也不会伤人,因此,车厢是躲避雷击的理想地方。但是雷电期间最好不要骑马、骑自行车、骑摩托车和开敝蓬拖拉机。
  ·如在家中,应把电视的户外天线插头和电源插头拔掉。不要靠近窗口,尽可能远离电灯、电线、电话线等引入线,在没有装避雷装置的建筑内则要避开钢柱、自来水管和暖气管道,以防雷电电流经它们窜入人体。此外,室内如人员较多,相互间应相隔几米为好。如在户外,穿橡胶底的鞋或长靴有保护作用,但也不是完全保险。
  ·依古老的说法,雷电交加时应关上窗门,离开壁炉,其实这样做并无多大作用。关上窗门只宜应付球状闪电,但这种闪电极罕见,至今仍缺乏有关的可靠资料。普通闪电则不会从开了的窗户射进屋内。

遭雷击后的救护
  遭雷击不一定致命。许多人都曾逃过大难,只感到触电和遭受轻微烧伤而已。也有人遭雷击可能导致骨折(因触电引起肌肉痉挛所致),严重烧伤和其它外伤。
  雷电伤人是经常发生的,如不躲避或避雷措施不当就会遭受很大威胁。据报道,在瑞士,每百万人口当中,每年约有10人遭受雷击;而美国,每年死于雷击事故的人数比死于飓风的人还多;在日本,1968年竟发生一起闪电击毙11名儿童的事故。因此,我们有必要懂得防雷的具体措施及遭雷击后的抢救方法。
  雷电伤人主要是强大的雷电电流的作用。它对人体的主要危险。往往不是灼伤。如果雷电击中头部,并且通过躯体传到地面,会使人的神经和心脏麻痹,就很可能致命。人受雷电电流冲击后,心脏不是停止跳动,就是跳动速率极不规则,发生颤动。这两种情况都使血液循环中止,造成脑神经损伤,人在几分钟内就可以死亡。遭雷击后抢救及时还是有可能复活的。有时即使感受不到受害者的呼吸和脉搏,也不一定意味着“死亡”。如能及时抢救(如人工呼吸),往往还能使“死者”恢复心跳和呼吸。此外,雷击可能使伤者的衣服着火,也可能会熔化伤者的金属饰物和表带。
  ·如果伤者衣服着火,马上让他躺下,使火焰不致烧及面部。不然,伤者可能死于缺氧或烧伤。也可往伤者身上泼水,或者用厚外衣、毯子把伤者裹住以扑灭火焰。伤者切勿因惊慌而奔跑,这样会使火越烧越旺,可在地上翻滚以扑灭火焰,或趴在有水的洼地、池中熄灭火焰。用冷水冷却伤处,然后盖上敷料,例如用折好的手帕清洁一面盖在伤口上,再用干净布块包扎。
  ·如果触电者昏迷,把他安置成卧式,使他保持温暖、舒适。立即施行触电急救、人工呼吸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 小盏    时间: 2005-9-4 20:46
标题: 登山鞋鞋带的正确系法
把系鞋带当作一大问题来研究,很多人肯定会不屑一顾,系鞋带小菜一碟,我很早就会了。的确如此,在这个世界上稍微正常一点的人,没有不“会”系鞋带的。但对于户外运动或徒步旅行来说,我们将针对不同的登山鞋,给大家介绍几种更好的,更舒适的系鞋带方法。

保护脚踝安全原则
此原则适用于在布满乱石和树枝的地段徒步,这种地段有很多尖利的石头和树枝,这时候如果你把鞋带系得紧,鞋舌会顶到脚踝的部位,挡住可能会扎伤你的树枝和石头。正确系鞋带可以防止脚底起水泡以及脚后跟擦伤。按照下面的两个步骤做,会保证鞋带系得舒适而实用。  

<>快挂钩 (A)
像通常那样绕最顶层的钩子,然后将鞋带十字交叉,再绕着钩子系成8字型。
穿过鞋带孔( B)
B1.在每根带子上结一个环,把它们塞过顶部的金属孔。
B2.将鞋带的尾端穿过另一根鞋带的环扣,拉紧,如图中登山靴的左侧。 脚踝脚掌舒适原则
把鞋带拉紧不仅可以保护脚后跟,还会大大减少磨泡的可能。但是,这样做也可能会压迫脚趾,在长时间的运动中还会擦伤脚背,特别是里垫不太舒服的靴子更容易如此。以下的这两个方法分别使你方便地调整脚趾和脚踝的张力,起到保护作用,不致妨碍血液循环。
合适的松紧度C
C1.将带子调整到合适的松紧度。在脚踝前面,两条鞋带交叉缠绕几次。
C2.即使你把脚踝处拉得很紧,脚的前部也应保持宽松。记住,当你穿较厚的袜子时,需要重新调整脚前部的鞋带。
双层系带 D
如可能最好准备两根鞋带或把鞋带断成两截,分别系住靴子的上端和下端。这种分层的结构可以使您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松紧策略。如果希望脚踝部位比较紧可以系紧上部分的鞋带,同样如果感到脚掌部分太挤,可以适当放松下部分的鞋带。 </P>
作者: 小盏    时间: 2005-9-4 20:54
标题: 选择合适的灯具
对于热爱大自然的你来说,在野外露营可能是最能亲近自然的一件事了。但在野外度过漫漫黑夜可不象在城市中如此方便,你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来应付黑夜所带来的迷惑。电筒是我们最常见也可能是你最先想出的照明工具。她不但操作方便,而且价格低廉,但她有一个致命缺点,那就是你必须用手来操纵,而在野外如果你的双手受到束缚,那么你的行动便会受到约束。所以,有个聪明人发明了头灯。
<>  说起头灯,你肯定马上会想起矿工用的那种又笨又重的矿灯。对,其实户外野营用的头灯和矿工用的矿灯有相同的用途,都是为了在黑暗中寻找方向。但户外用头灯当然要比矿灯更轻巧、更漂亮。头灯,顾名思义就是可以戴在头上的灯。她的好处就是可以在黑暗中解放你的双手,而这一点对在野外生活来说是如此的重要。那么,出游到底选择头灯还是带上手电呢?</P>
<>  确定你出游的类型大部分的露营爱好者会选择头灯或手电,而如果你们是一个大部队,则可以带上一个或两个较大的营地灯,这种灯几乎可以照亮整个营地。</P>
<>  小型手电筒</P>
<>  使用电池的小型手电筒是最常用的个人照明工具。选择较轻巧、发光强的手电,对于较轻松的野外露营比较适合,但如果要提着手电去做饭的话,那就比较麻烦了,这时还是使用头灯。</P>
<>  头灯</P>
<>  利用电池供给的头灯是最理想的野外个人照明用具。她使用方便,而她最棒的地方就是解放你的双手。由此你可以方便的烹调晚餐、在黑夜里支起帐篷、在夜晚行军或是在帐篷里写日记。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她的的确确地让你"所见既所照"。</P>
<>  蜡烛灯</P>
<>  蜡烛灯可为我们提供一种长时间、可靠而且经济的照明方法。她是你在阅读、晚餐或是对照明亮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理想的解决方案。但千万要记住,决不在帐篷中点蜡烛。</P>
<>  营地灯</P>
<>  专为照亮较大面积的地方而设计。适合于长途旅行,而且参加人数较多。因为,这种灯较大、较笨重。营地灯有使用电池和使用燃料的。使用电池的操作较方便,但使用时间较短。使用燃料(GAS、煤油、酒精或汽油)的操作比较麻烦,但往往发光亮度高,使用时间长。</P>
<P>  小型燃汽灯</P>
<P>  不同于大型的营地灯,这种燃汽灯体积较小、携带方便。一般大都使用GAS气,因为GAS气罐已事先加压,而不象使用煤油使用时需要加压。GAS灯的照明强度高,用于人数不多的小型团队。</P>
<P>  考虑使用的能源灯具所使用的能源决定了她的发光强度、使用时间、重量、使用的难易度和你所要为此准备的后备能源的重量。</P>
<P>  电池</P>
<P>  这是一种最方便的能源,容易得到,而且并不很贵。但如果你因为要走长途而带上一打电池的话,那么她的重量也是可想而知的。另外,千万记住"不要随意丢弃电池",最好把她带回"文明社会"再解决。</P>
<P>  碱性电池</P>
<P>  便宜、寿命较长,而且会有一定的衰败时间,你很容易便可知道她即将耗净。但她的能量会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P>
<P>  锂电池</P>
<P>  比碱性电池更耐用、能量更足。而且可在-20C以上的情况下使用。但是她比较昂贵,而且说没电就没电。</P>
<P>  镍铬电池</P>
<P>  俗称充电电池。价格较高,没用不可充电的碱性电池使用时间常,但如果你有太阳能的电池充电器的话,镍铬电池是个好选择。</P>
<P>  蜡烛</P>
<P>  重量轻、价格便宜、使用时间很长。而且还会散发出一定的热量。缺点是亮度不高。如果使用不当还会造成危险。切勿让儿童使用!</P>
<P>  液态燃料/GAS</P>
<P>  一些燃汽灯使用和燃气炉一样的燃料,这样你的燃气炉和燃汽灯就可共用一种燃料。但这也意味着你无法在做饭时点灯照明,但这时不正好发挥你头灯的威力吗?</P>
<P>  考虑灯具的功能</P>
<P>  先确定你对灯具的要求,然后再符合要求的产品中挑选。也许下面几个问题可以帮你做出选择:</P>
<P>  你是否需要一个携带方便的灯具?</P>
<P>  你是否需要一个可调节照明亮度的灯具?</P>
<P>  你是否需要一个使用方便的灯具?</P>
<P>  你是否需要一个可方便聚焦的灯具?</P>
<P>  你是否需要一个可方便挂起,而提供一种由上至下的光源的灯具?</P>
<P>  你是否需要一个使用时携带方便的灯具?</P>
<P>  不同的灯具设计是为了符合不同的用途,你不光要考虑灯具的外型、大小,而更重要的是她的性能。</P>
作者: 小盏    时间: 2005-9-4 20:55
标题: 登山圣经上的精华
l 登山的魅力在于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吸引力。
l 攀登高山是一本忍受磨难的艺术。
<>l 山林间的自在-——登山的乐趣、齐全的装备、纯熟技术、足够耐力登山,使自己、他人或环境都毫无发无伤。</P>
<>l 清醒的头脑,
l 登山最大的挑战来自于内心,在追求敫游山林的同时,赤裸裸地面对自己的内心世界。</P>
<>l 不做能力不及或知识不及之事。
l 选择登山路线或决定是否回头时,必须冷静判断,不可冲动。
l 将登山行程交给留守人员。</P>
<>l 登山的境界:快来登山,聆听山的佳音,大自然的平和将流入你的心房,宛如阳光注入树心之中,微风令人神清气爽,暴风雨则一扫胸中郁闷块垒,赐于无穷活力。</P>
<>l 贴身内衣的重要性:保暖首重排汉,因为湿衣服贴在皮肤上会使体热散失,其散失的体热是干衣服的二十陪。</P>
<>l 棉质衣物===死亡衣料(排汉性差造成登山者失温而丧失生命)</P>
<>l 二分之一以上的体温是由头部逸失的。多戴一项帽子和多穿一件毛衣一样的保暖。</P>
<>l 手指是最难保暖的部位。
l 衣服的防晒远胜于防晒油。嘴唇也是皮肤一样防晒.</P>
<>l 带一块海绵可以清除帐内壁凝结的水气。</P>
<>l 登山脱水会导致失去方向感、头痛、以致精神不集中。别等口渴才喝水,口渴是开始脱水的征兆。登山健康的基本要求之一是大量喝水,不想也要逼自己喝。登山前大量喝水可增强体</P>
<P>l 力和耐力,攀登二十四小时前大量喝水敢可增进体能。夏季攀登或是长途时要多喝运动饮料。</P>
<P>l 下山去上山的危险性高两倍。</P>
<P>l 登山的方式与道德。。。。</P>
<P>l 登山的安全首先来自于信赖自我,在登山的偶发事件中,大部分都涉及人为的错误而非自然发生状况。</P>
<P>l 在大自然的力量之前,我们是多么的渺小。</P>
<P>l (搞笑篇)儿童的力量重量比很高,因此他们攀爬艰难路段的能力令人惊讶。但是由他们没出臀部可言,(·#¥%%)很可能从一般的护套上掉下来。
l 冷静的思考和适当的技巧才是登山成功的关键。</P>
<P>l 团体决策有时就比个人决策更容易道致更高的真正风险。“平安顺利”效应在团体之中还会膨胀为更大的效应。</P>
<P>l 如何使登山更安全: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处境,这要对以下征兆提高警觉,未能达成预定的目标、太过专心、逾越了你可接爱的风险范围、无法化解的歧异,直觉或感到迷惑。其次打破连锁的判断错误。</P>
<P>l 紧急救护
l 脱水:出发前十五分钟喝一杯水,上路之后,以每二、三十分钟喝至一杯半的速率。不要告口渴感觉做为什么时候该喝水的凭据。</P>
<P>l 热抽筋: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P>
<P>l 热衰竭:出现昏倒、皮肤湿冷、恶心等。出现后使其双脚招高,头部稍放低,置于阴凉处。</P>
<P>l 热中风:即中暑。脉搏极快、有些昏迷、头痛、皮肤热烫并泛潮红。可把水泼到身上,头上不断吹风以降温,</P>
<P>l 失温:吃点有糖份的流质,或者用其它对员的身体做直接的接触。要小心搬移失温人的身体,以免无意间让大量的冷血从表皮的循环回流到心脏</P>
作者: 当女儿的爹    时间: 2006-4-4 11:12
头看晕了,我是当过特种兵的,这些知识我都学过,只是我不知道买一套较好的户外器材大概要多少钱左右啊,想买怕被杀猪,怕怕
作者: 海边逗留    时间: 2007-4-18 22:38
<p>谁知道,在浙江考导游有什么条件,什么时候开始报名,具体报名的程序是怎么样的啊?</p>
作者: 色鬼领袖    时间: 2007-7-13 10:50
<font color="#dd6d22" size="4"><strong>驴师的好帖&nbsp; 待细品学用</strong></font>[em23]
作者: tangwy666    时间: 2007-7-13 11:16
<p>天台不错啊,</p>
作者: 客人    时间: 2008-2-5 13:01
[em17][em17][em17][em17]
作者: 客人    时间: 2008-4-10 19:42
<p>[em01][em02][em03][em04]嘻嘻</p><p></p>
作者: 客人    时间: 2008-6-27 22:02
<p>什么时候有活动告诉我一下,我也参加!!</p>
作者: zjtzttzdf    时间: 2008-9-12 16:16
什么时候有活动告诉我一下,我也参加
作者: a305023028    时间: 2008-9-25 18:40
好帖啊~~眼看花了~~一天看两篇,慢慢看~~哈哈
作者: 凌风    时间: 2008-10-9 16:16
小盏就是棒
作者: 凌风    时间: 2008-10-9 16:17
真的太棒了!
作者: 0576ccs    时间: 2012-7-30 21:3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0576ccs    时间: 2012-7-30 21:3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朱煥清    时间: 2022-4-13 23:27
思路良好大力頂上
作者: 小盏    时间: 2022-4-18 08:57
谢谢朱老师表扬!




欢迎光临 天台之窗 (http://zjtt.cn/)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