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新闻
商业信息
旅游
网友爆料
畅所欲言
爱心
摄影
戏曲
体育
诗词文学
情感世界
二手房源
家在天台
美容健康
二手市场
网友相约
亲子
电脑
招聘求职
休闲灌水
投资理财
打工生活
户外运动
帮忙
站务
精彩图文

父母六年卖血钱啊却换来不肖儿自动退学 

[复制链接]
查看: 1103|回复: 9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3-11-5 0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青岛新闻网 2002-06-10 15:26:51
  
   青海农民陈邦顺,为了供儿子小良完成中学、大学学业,年近五十的他和老伴连续6年卖血换钱。然而,小良却荒废学业,最后自动退学。5月30日,央视《聊天》节目播出了陈邦顺对儿子的泣血呼唤。陈邦顺说,儿子读大学时给家里写的信,没有一封不是要钱的。
  
  
  
  
  
    “娃考上大学就算脱贫了”
  
    陈邦顺的家在青海省乐都县马厂乡甘沟滩村,距离西宁有120公里的路程,位于甘肃与青海交界的大山里。这里十年九旱,生活贫困。
  
    走进甘沟滩村,在山腰上离村子最远的一家独院,就是陈邦顺家。
  
    陈邦顺和老伴是一对典型的西北夫妻,看上去都要比实际年龄苍老得多。因为家里来了客人,所以晚饭吃的是揪面片。陈邦顺说家里平时一日三餐吃的都是土豆。
  
    老陈的三个儿子中只有老大小良在读书。小良是1997年考上西安某学院电子自动化专业的。老陈说他至今还记得儿子拿到录取通知书后,高兴地在地里翻跟斗的样子。就在老陈两口子为儿子的学费发愁时,第二天,亲戚们上门伸出了援手,说:陈家就出了这么一个大学生,再怎么苦也得供他上学!
  
    老陈说,他们村里共出了十五六个大学生,比马厂乡其它几个村的总和还要多,“就因为我们村是最穷的,我们不想让娃们再过我们的日子,娃考上大学就算脱贫了!说什么我也得把他供出来。”老陈夫妇开始四处卖血。
  
    “他的每封信都是卖血通知书”
  
    陈邦顺清楚地记得,小良四年大学一共向家里要了63500元钱。
  
    记者忍不住问:“小良知道你是卖血供他上学吗?”老陈说:“他知道,他上高中花的8600多块钱,也是卖血换来的。”老陈说,小良上大学四年给家里写了十六七封信,没有一封不是要钱的。“这不是信,是债!他的每封信都是卖血通知书!”
  
    老陈回忆说,有一次儿子给家里来了封挂号信,说自己熄灯后在宿舍里用电脑,偷接了走廊里的电,被学校发现,处以3000元的罚款,如果不能马上交上自己只好回家。老陈接到信的时候已是下午5点,马上慌着四处借钱,甚至急得哭出来。凑齐钱后已是晚上9点,老陈跑了两个小时跑到16公里以外的306连城铝厂,往儿子宿舍打电话,告诉他天一亮就把钱寄去。又气又急的老陈说话声音高了一些,小良因此竟回信:“请父亲以后打电话不要喊叫,因为接电话的可能不是我,你会吓着别人,同时,你也会影响其他同学休息。”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3-11-5 0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儿子退学了,老陈放声大哭

2001年大年初四,正在休寒假的小良离开家,说要去深圳参加一个招聘会,从此后就再无音信。直到2001年7月6日,他给家里来了一封信,说他在北京工作,让家里寄4000元钱,要交房费、押金。家里只借到2000元钱给他寄过去,之后就再无回音了。
  
    这时候,小良已临近毕业。陈邦顺告诉记者:“我打了不下上百个电话找他。他给家里留过一个女朋友的手机号,怪的是他一要钱,手机就能打通;钱一寄过去,就再也打不通了。”
  
    2001年12月30日,老陈接到小良的班主任郭军老师的信,请他务必去一趟学校。第二天,2002年的元旦,老陈赶到了学校。郭老师问的第一句话就把他给打懵了:“您是包工头吗?小良是家里的独生子吗?”原来这就是小良在同学们中为自己父亲树立的“形象”。老陈撸起两只袖子,露出臂弯里密密麻麻的针眼给郭老师看:“你看,我就是这么个包工头!”
  
    那一天,老陈对着儿子小良的成绩单放声大哭:一长串功课不及格、一长串功课根本没有参加考试。由于小良擅自离校,学校已对其做出自动退学的认定。
  
    老陈流着泪问记者:难道这就是我卖六万多块钱的血换来的……
  
    母亲:小良,回来吧,我们不怪你
  
    老陈说,为了供小良读书,两个小儿子都没读完初中,因为家里穷得连个本子也买不起了。
  
    2001年的一天,老陈发现老二趴在炕桌上给大哥写信。老陈看完信后老泪纵横,让老二誊写后给小良寄去。记者看到了那封信:“良哥,你在三年当中花去了四万多元钱!这几年家里的庄稼全折完了。你每次来信说要爸妈注意身体,爸妈每天给你注意身体,好到医院去(卖血)要(换)钱……”
  
    老三在酒泉打工,鞋穿脱了帮,人家给他钱让他再买一双,他把钱收起来,找根绳把鞋拴一下,接着穿。这个17岁的少年一回家就缠着母亲,“妈,你可千万别跟人家一起去卖血呀。”
  
    记者临行前,陈邦顺的老伴请求记者:“要见到小良一定叫他回家,告诉他我们不怪他。”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3-11-5 02:04 | 显示全部楼层

“他把大部分时间都用来上网”

  
    离开西宁,记者到小良曾经就读的西安某学院采访,学生处的丁处长证实,从2001年7月起,小良就已经擅自离开学校,他们于当年12月27日认定该生属自动退学,予以除名。
  
    小良的班主任郭军向记者出示了小良的成绩单。从上面看,小良第一年的成绩算是勉强过关,二、三年级的成绩急转直下,竟然有好几门功课空考,而四年级则是一片空白。郭老师告诉记者,小良因为成绩不好,已经留了两级。
  
    郭老师说,小良告诉同学,父亲是包工头,自己是独生子,家里很有钱。学校有专为贫困生提供的无息贷学金和救困助学工作岗位,可小良从未申请过。郭老师对小良四年花掉65000元钱感到吃惊。他说,小良大部分时间都耗费在了网吧里,聊天和打游戏。据同学说,他的两个女朋友都是在网上认识的,他每月上网花的钱少说也在400元以上。
  
  “这不是信,是债”
  
   老陈收藏着儿子的十几封来信。这些信中,几乎每次要钱都在2000元以上。
  
    以下是记者摘录的两封信的内容:
  
    ●“国庆节放七天假,我们班统一组织去旅游,每人交100元,买衣服花了200,上学期暑假欠了200,书费200,重修及选修的课程花500,学杂费2500,生活费600,还加上后三个月的生活费还要3000元钱。上学期的体育课没有达标没通过,还要到体育老师那儿走一趟。所以,3000块很紧张,请你们不要少寄,又让我借钱。”
  
    ●在另一封信里,小良陈述了自己花钱的理由:“我认为你们一点也不理解我们学生的难处,你们认为学生在学校,除了学习就是吃饭,别的都不花钱了。其实不是这样,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里,想多学知识就得报名学习;再有学生之间相互搞好人际关系,比如说现在组织滑冰、游泳、春游、野炊,宿舍里边过中秋节、元旦,老乡之间开老乡会,搞联谊活动等等,我都不能一项不参加呀,那样只能孤立我自己了,和别人相处不下去。”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3-11-5 02: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与小良对话“我的父亲残酷无情”

回到北京后,记者设法与小良联系,最后却只从小良女朋友发来的手机短信里得知,小良5月4日就离开北京去了西宁。由于没有毕业,小良一直找不到工作。
  
    5月30日,在央视《聊天》播出了陈邦顺的节目后,小良突然主动与记者联系。6月3日,在北京某快餐厅,记者终于见到了由女友陪着的小良。小良明显发福了,比照片上胖出一圈。记者问他回西宁有没有回过家,是否与家里联系过,小良说没有。接着他向记者提出一连串问题:你们都是当父亲的吧?如果你们的孩子也做了像我一样的事,你们会到中央电视台去说吗?你们认为这么做的父亲正常吗?你们不觉得我父亲是一个残酷的人吗?
  
    记者问他:你的父亲如果“残酷无情”,怎么会卖血供你上学呢?小良不以为然:你们不要老揪着这个不放,我早就说了父亲卖血供我上学和我没有好好读书都是事实。小良指出片子中的“错误”:一、我两个弟弟辍学并不是因为供我上学家里没钱了,而是因为他们学习太差;二、我父亲在电视上说我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高兴地翻跟斗,事实上我没有翻;三、我父亲是一个残酷无情的人,对我们兄弟的教育方式非打即骂,你们不能因为我不对就把他塑造成一个高尚的人。
  
  “我卖的血能装两汽油桶”父亲的声音
  
   记者:“小良四年大学一共向家里要了多少钱?”
  
    陈邦顺:“63500元。”记:“都是你卖血得来的吗?”
  
    陈:“有70%是,另外还借了17000块钱,也准备卖血来还。”
  
    记:“你多长时间卖一次血?”
  
    陈:“没准儿。有三个月一次的,三天一次的,一天一次也有,一天三次的时候也有,有好几次抽着血就晕死过去了。”
  
    记:“你卖血能得多少钱?”
  
    陈:“一个月300到400块,身体最好的时候一年能挣5000元左右。儿子上大学以后,我身体不行了,就叫上老伴一起去,她有胃病,卖得少一些。”
  
    记:“国家禁止有偿献血,而且规定一个人献血的间隔时间不得少于6个月,你怎么能在四年里靠卖血得来6万多块钱呢?”
  
    陈:“想办法呗!我们周围有9个血站,我都去卖过血。有的要走几十公里山路,到武威、兰州去卖血还得坐火车。我有7个献血证,其中6个是拿侄子和外甥的身份证办的。1998年,为了凑齐儿子的学费,我和老伴47天没有回家,到处转着抽血,最后总算是凑够1720多块钱的学费。”
  
    一行老泪从老陈的脸上滚下。沉默良久,他竖起两根手指高声对记者说:“我这些年卖的血能装两个汽油桶!”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3-11-5 0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良妈妈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3-11-5 02: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日三餐都是土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3-11-5 0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和儿子的合影,应该就是这个王八蛋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3-11-5 07:25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怜天下父母心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3-11-5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渣。为什么要活在这个世上。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3-11-5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死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天台领先的地方门户服务平台
  • 客服电话:13968580055
  • 客服QQ:808508
门户服务
    

浙公网安备 33102302000043号


浙ICP备11032801号-2
 
天台之窗订阅号
天台之窗服务号
Copyright  ©1998-2024  天台之窗  Powered by  Discuz! X3.5    ( 浙ICP备11032801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