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新闻
商业信息
旅游
网友爆料
畅所欲言
爱心
摄影
戏曲
体育
诗词文学
情感世界
二手房源
家在天台
美容健康
二手市场
网友相约
亲子
电脑
招聘求职
休闲灌水
投资理财
打工生活
户外运动
帮忙
站务
精彩图文

[原创]寺庙文化知识

[复制链接]
查看: 3068|回复: 5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0-25 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寺庙文化知识:

1、主要殿堂:伽蓝七堂(山门、佛殿、法堂、僧堂、橱库、浴室、西净)

2、三门:中空门、东无相门、西无作门

3、僧人的称呼:法师、经师、论师、律师、三藏法师、大师、高僧

4、佛教四大名山(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山西五台山(文殊道场,其中南禅寺的大雄宝殿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浙江普陀山(观音道场,成为近代中国佛教最大的国际性道场)、安徽九华山(地藏王道场,法系禅宗为主)、四川峨眉山(普贤道场,法系禅宗为主)

5、普陀三大寺:普济、慧济、法雨

6、九华山四大丛林:祗园寺、百岁宫、东崖寺、甘露寺

7、石窟:1.北朝的山西大同云岗石窟和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的北魏窟

2.唐朝的龙门石窟

3.两宋的重庆大足石窟

代表:敦煌莫高窟(我国及世界上现有规模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以壁画)、

云岗石窟、龙门石窟、大足石刻、克孜尔千佛洞、麦积山石窟、乐山大佛(我国及世界最大的石刻佛像)

8.汉地佛教八宗祖庭

1. 三论宗---江苏南京栖霞寺

2. 天台宗---浙江天台国清寺、湖北当阳玉泉寺

3. 华严宗---陕西西安华严寺、陕西草堂寺

4. 法相宗---陕西西安慈恩寺、陕西兴教寺

5. 律宗----陕西长安道宣律师塔、江苏扬州大明寺

6. 密宗---陕西大兴善寺

7. 净土宗---江西庐山东林寺

8. 禅宗----河南登峰少林寺

9.天下佛教四大丛林:江苏南京栖霞寺、浙江天台国清寺、湖北当阳玉泉寺、山东灵岩寺

10.著名的汉地佛教寺庙:白马寺、法门寺

11.著名藏传佛教寺庙:哲蚌寺、色拉寺、扎什伦布寺、塔尔寺、五当召、雍和宫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6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导真的挺难的,我报考了两次(有一次报了但没信心去考),刚去年通过的,据说全省的合格率在30%不到.但我相信各位有志之士肯定能pass.去年天台的合格率挺高的,我问了一下考友,分数下来每门功课基本在60分左右,估计存在送分的,所以要有信心.

相信自己:努力+认真复习+大胆+信心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0-26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笑笑生是国导

不过看来考国导真的好难,那么多东西要全部记下不是非努力就能行,好像还需要不少悟性!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5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节    佛教
一、  佛教的产生和传播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六——五世纪的古代印度,创始人悉达多。乔达摩(务必记住)。
乔达摩,是位于今天尼泊尔境内释迦族的王子,后来被信徒尊称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贤者”。(务必记住)
佛即佛陀,梵文音译,意思是觉悟者。释迦牟尼得道后在恒河流域中部地基金会传播自己悟得的真理,信徒日众,由此组成教团,形成佛教。(务必记住)
(阅读)佛教认为:现实人生是一种常无我的苦难,只有皈依佛祖,通过修持,才能到达彼岸,获得解脱。佛教把解释人生和世界各种问题的道理归结为“四谛”、“十二因缘”和“八正道”。在以后的传播中,上述道理又被进一步发挥概括为“三法印”,意即三条不能改变的根本义理。佛教最初在印度本土发展,一度取得国教地位,并向外传播。释迦牟尼逝世后,佛教分裂成许多派别,经过长期演变。
佛教流传至今主要分三大系:大乘佛教、小乘佛教和藏传佛教。(务必记住)
伊斯教势力进放南亚后佛教日益衰败,十三世纪在印度本土基本消失,但是在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继续发展,至今仍有广泛影响。
  佛教的传播大体分:南北两路,形成三大支系。(务必记住)
1、        南传佛教,以小乘为主,主要影响斯里兰卡、东南亚各国和我国云南地区少数民族。该派拒绝小乘之名,自称上座部佛教。(务必记住)
2、        北传佛教,以大乘佛教为主,一路经中国内地传至朝鲜、日本。另一路分别由内地和印度传入西藏,形成独具特色的藏传佛教,主要影响我国西藏、青海,内蒙以及蒙古地区。(务必记住)
三大支系:1、佛教约在公元一世纪由西域传入中国内地,隋唐时期达到鼎盛,在汉族地区形成许多自成体系、完全本土化的宗派。(务必记住)
2、大约在公元七世纪,佛教传入西藏地区,其后经历了曲折漫长的发展,形成了众多的派系。(务必记住)
3、        十五世纪初,生于青海湟中的宗格巴在对各教派改革的基础上创立格鲁派,因该派喇嘛带黄帽,故又称黄教。十七世纪格鲁派在西藏地区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地方政权,以后又得到清朝政府的承认和支持。格鲁派因此成为藏传佛教的正统派和最有实力的教派。(务必记住)
二、  佛教的经典和标记
(一)         经典
  佛教经典:被称为藏,“藏”在梵文里指盛东西的匣子,佛教用它概括全部佛教典籍,有如今天我们说全书。(务必记住)
全部经典大致分为:经、律、论三个部分。称为三藏。经:是佛阐发的教义,律:是僧侣的戒规,论:是阐发经和律的著作。三藏均通晓的高僧被尊称为三藏法师,三藏合编在一起称大藏经。我国历史上曾有汉、藏、傣、西夏、回纥、满文等各族翻译的大藏经,现存较完整的大藏经包括:巴利文、汉文和藏文三大体系。(务必记住)
(二)         标记
“万”字符是佛教的标记。古代曾被看作火或太阳的象征,梵文解作“胸部的吉祥标志”。唐朝武则天时定此字读音为“万”字。有时也被写成相反方向。
佛教的另一个标记:是法轮。
三、   佛教的供奉对象:
佛教的供奉对象众多,依照修行的果位不同,由高到低:
佛、菩萨、罗汉、还有护法的天神等。(务必记住)
(一)佛:为梵文音译,意思是“觉者”。佛达到三觉,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三觉皆备者方为佛,这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小乘只认释迦牟尼为佛,大乘则把觉行圆满者都称为佛。佛像一般供奉在寺庙正殿即大雄宝殿。因佛教内部宗派不同和时代的不同,作为主尊的佛像数量也不同。一些南传佛教寺院只供释迦牟尼一尊佛像,而内地寺院有一尊、三尊、五尊、七尊的区别,较常见的是一尊或三尊。佛像两侧往往各立一弟子或菩萨像,称佛的左右胁侍。(务必记住)
一尊像 :即释迦牟尼像,分坐、立、卧三种姿势。左右两侧常立迦叶和阿难两位弟子像(年长者为迦叶,年少者为阿难)或文殊和普贤两位菩萨像。(记住)
三尊像 :有些较大的佛殿供着三尊像,三尊像分为两类,一类是三身佛,另一类是三世佛。(记住)
三身佛——佛教认为释迦牟尼佛“身”有多种含义,由此引申出佛有三身乃至许多身。不同教派对佛身解释不一,其中天台宗所说的法身、报身、应身最为流行。现在大殿里供奉的多为这三身佛。位于正中的是法身佛,称毗卢遮那佛,体现佛法的绝对真理;左侧为报身佛,称卢舍那佛,体现修成佛果而得到佛境的光明智慧;右侧为应身佛,即释迦牟尼佛,体现因教化僧徒和普渡众生的需要而应化显身。在有些寺庙也可见到左右两佛位置相反。(务必记住)
三世佛——三世佛分横三世和竖三世两类。(务必记住)
横三世:中、东、西、三个世界的佛。中间称娑婆世界即人们所在世界的佛是释迦牟尼,左侧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右侧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三世佛每尊各有两位菩萨为左右胁侍。药师佛两旁是日光和月光菩萨,合称东方三圣;释迦牟尼两旁是文殊和普贤菩萨,合称释氏三圣;阿弥陀佛两旁是观世音和大势至菩萨,合称西方三圣。(务必记住)
竖三世:过去、现在、未来佛。现在佛释迦牟尼位于中间;左侧过去佛寺庙所供一般为燃灯佛;右侧未来佛,即弥勒佛。(务必记住)
(以下为景点导游讲解材料)弥勒——弥勒是梵文音译,意译慈氏。本为菩萨,传说他从兜率天内院(即弥勒净土)降到现世继释迦牟尼之后为佛。作为三世佛中的未来佛供奉在大雄宝殿的弥勒与天王殿的弥勒在形像上大不相同。天王殿里供奉的弥勒像,其原型据说是五代时浙江一个笑口常开的胖和尚,他常常背着布袋化缘布道,人称布袋和尚。他临死时自称是弥勒化身,后人便按他的样子把弥勒塑像成今天我们看到的充满喜趣的大胖和尚,这已是中国化了的弥勒像。大肚子弥勒像两侧常见诙谐而带有哲理的对联,上联写着:“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下联写着:“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弥勒佛是天王殿供奉的本尊。
(二)菩萨
菩萨:在佛教中的地位仅次于佛,能自渡渡人,即既能自我解脱,又能下救众生。(务必记住)
(以下为景点导游讲解材料)印度佛教中的菩萨为男子或非男非女形象,传入中国后逐渐演变,有些呈女子形象。中国人对菩萨有特殊的信仰,在普通人看来,佛至高无上,离凡人很远。而菩萨要不走下莲花座救世主救苦救难,指引众生,并和众生同登彼岸。中国的菩萨塑像以古代世俗衣装为主,很少穿僧衣,给人以慈悲感和亲切感。佛教徒通过许多附会故事宣传菩萨东来居住,以自设道场。
汉译佛典中较著名的菩萨有:弥勒、文殊、普贤、观世音。大势至,地藏等,弥勒升级成佛而观音、文殊、普贤、地藏则被看作中国佛教的四大菩萨。观音的大悲、文殊的大智、普贤的大德和地藏的大愿在民间广为传颂。这四大菩萨合称四大士。(务必记住)
观音:亦称观世音,意思是能观察世界一切声音。传入中国后演化为象征慈母之爱、具有大慈大悲女性之美的神。传说观音菩萨显灵说法的道场在今浙江普陀山。(务必记住)
据说能拯救一切人苦难,因而被称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简称“大悲”,在民间极受爱戴敬仰。今天寺院所见观音的装束和形象在唐代已基本定型。佛典里的观音有种种化身,因此寺庙里供奉的观音像也各式各样,如六观音、七观音、千手千眼观音、四十八臂观音等等,取义大抵是多些身、手、眼可以更好地佑护众生。传说观音菩萨显灵说法的道场在今浙江普陀山。      
文殊:据说迦牟尼的左胁侍,极具智慧,以大智闻名,塑像多手持利剑,骑在狮子身上。传说文殊的道场在山西五台山。(务必记住)
普贤:据说是迦牟尼的右胁侍,遍具众德,以大德闻名。道场在四川峨眉山。(务必记住)
地藏 :据说他受释迦牟尼临终之托,要他在释牟尼逝后、弥勒降世之前这段时间普渡众生。从此他发愿要尽渡众生后再升为佛,因此在中国下层百姓中受到普遍崇拜,成为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他的形象与观音、文殊、普贤不同,一般为坐像,僧人装束,右手拿锡杖,左手拿如意宝珠。传说地藏菩萨显灵说法的道场在安徽九华山。(务必记住)
(三)罗汉
罗汉:全称阿罗汉,据说是释迦牟尼的弟子,修行果位排在佛和菩萨之后,即已经自觉、自我超脱,不再受生死轮回之苦,常住人间宣传佛法并受世人供养。小乘佛教把罗汉作为修行的最高果位(务必记住)
(以下为景点讲解内容)
十六罗汉和十八罗汉:佛教传入中国时罗汉只有十六位,大约五代时画罗汉像盛行,因各种原因画传中多出两位,变成十八位,因此今天寺庙里供奉的罗汉有十六和十八罗汉之分。罗汉像多供在大殿两侧。
五百罗汉  :关于五百罗汉的来历,各种佛典说法不一,中国佛教大约从五代起兴起尊五百罗汉之风,寺院中纷纷建起供五百罗汉的罗汉堂。
济公  :五百罗汉堂里有济公像。济公的原型是南宋浙江地区的道济和尚,据说他生性,幽默豪爽,举止痴狂,不守戒律,人称济颠和尚,民间流传许多他的故事。后来他被神化为降龙罗汉的转世,因此称“济公”。传说他去罗汉堂报到晚了一步,地位又较低,只得委屈呆在过道呆在过道或蹲在房梁上了。济公是极受民间喜爱的中国罗汉,从他的形像可以看出中国佛教和印度佛教的区别。
(四)护法神
佛教中有许多护法神,佛教传入中国后,中国民间神话传说中的人物逐渐融入这些护法神的形象。
寺院中常见的护法神有:   金钢力士、四大天王、韦驮等。(务必记住)
(以下为景点讲解内容)
金刚力士:传说是侍卫佛、守护佛法的夜叉神。佛教传入中国时,只有一尊金刚像,不大合和中国人喜欢对称的欣赏习惯,以后演变为两尊,形像也逐渐定型为今天常见的哼哈二将:威武高大。坦胸,手持金刚杵,令人畏惧。因为要守护佛法,所以塑像立在山门殿左右两侧。
四大天王 : 是佛教传说中住在须弥山腰守护并掌管东西南北四大部洲山河大地的神。也称护世四天王。佛教传入中国后,其传说逐渐汉化,形像也逐渐演化。今天人们常见的四大天王形像是:
南方增长天王——手持宝剑
东方持国天王——手持琵琶
北方多闻天王——手持雨伞
西方广目天王——手持蛇类动物。
四大天王的形像寓意他们分别掌管风、调、雨顺,护国安民,这是合乎中国社会民众心理的四大天王形像,其位置在天王殿内大肚弥勒佛的四周。
韦驮:传说中是南方增长天王的八大神将之一,居四大天王的三十二神将之首。常保护出家人和寺院,因而在中国特别受僧人崇拜。近世寺院多奉他为守护神。其造型多身穿古代将军服,手持金刚杵,位置在天王殿内大肚弥勒佛像的后面,背靠弥勒佛,面对大雄宝殿内的释迦牟尼像。
在上述供奉对象之外,藏传佛教寺院还需要供奉格鲁派教主宗格巴的像。
四、  佛教寺院的布局以及汉地寺院主要殿堂的供奉对象
(一)         中国佛教的寺院
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为白马寺。佛教在东汉传入中国时。(务必记住)
传说是白马驮看着经像最先到达洛阳,第二年遂在那里建寺,称白马寺。这是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此后佛寺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
早期寺院分石窟寺和塔庙两种。(务必记住)
石窟寺:依山开凿,流传至今的不少,最著名的有敦煌、云冈、龙门等石窟。(务必记住)
塔庙:在建筑上较多地保留了印度佛寺的影响,以塔为中心展开整个寺院建筑的布局,塔内供奉佛陀。(务必记住)
但是以后这种布局逐渐改变,形成了中国传统世俗院落式的基本格局,坐北朝南,突出中央,两侧对称。许多寺庙不再有塔,专门供奉佛陀的大殿成为寺院建筑的主体,即便建塔,也是在寺院外另置塔院。寺院从此很少再被称作塔庙。这种格局在汉地寺院的建筑上流传至今,没有太大改变。此外藏传佛教地区还形成了不同于汉地寺院的藏式喇嘛寺。其布局以经堂佛殿等高大建筑工业区中心,四周环绕数量不等的低矮的喇嘛住宅。安放喇嘛遗骨的喇嘛塔也在喇嘛寺内。
(二)         汉地寺院主要殿堂及供奉对象
殿堂:是寺院主要建筑。一般说供奉佛像并容僧俗信徒朝拜的房舍称“殿”,僧侣们日常起居和修行的房舍称“堂”。(务必记住)      
寺院主体建筑:坐落在南北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是: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藏经楼等。左右两路大致布局:山门两侧是钟鼓楼,后面的东西配殿有伽蓝殿、祖师堂、观音殿、药师殿等。大的寺院还设五百罗汉堂。(务必记住)
(以下为景点讲解内容)
山门:或称三门,因寺院外有三个门,中间大,两侧小,象征三解脱。小寺只有一门,也称三门。又因为“天下名山僧占多”,寺多建在山里,所以称“山门”。三门殿两侧各有一尊金刚力士像,即哼哈二将,把守山门。
天王殿:供奉的主尊是大肚弥勒佛,弥勒佛周围常有四大天王像,后面有护法将军韦驮像。
大雄宝殿:“大雄”是对释迦牟尼的尊称,大雄宝殿是寺院的正殿,也称大殿。殿内往往见到群塑,而供奉的本尊是佛,佛像有一尊、三尊、五尊、七尊之分,以一尊或三尊较为常见。佛像两侧常有由弟子、菩萨甚至金刚力士组成的左右胁侍像。胁侍像的组既是依据佛典,又可因时代、地区、宗派、供养人等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因此,区分不同的佛主要依据不是胁侍,而是佛像本身的手印和手持物,例如,药师佛左手持钵,右手持药丸,阿弥陀佛的手印为接引印,掌中莲台表示接引众生。大殿两侧十六或十八罗汉像。有些开间大的还可能加供十二尊圆觉菩萨像。佛坛背后常见坐北朝南的观音、文殊、普贤三位菩萨(合称三大士像)或是海岛观音像。
菩萨殿:供奉观音或地藏菩萨。供观音菩萨殿或大悲殿,供地藏菩萨的称地藏殿。
伽蓝殿:多在大雄宝殿东侧,供奉保护寺院的伽蓝神像。佛汉化后,关公也被当作伽蓝神在此供奉。
祖师殿:主要是禅宗寺院设立,多在大雄宝殿的西侧,供奉禅宗祖师菩提达摩和慧能、海禅两位法师。
罗汉堂:较大寺院设立。 供五百罗汉像。
法堂:是宣讲佛法的主要场所,在寺院中是仅次于大殿的建筑。堂内正中是高台法座,供讲精说法用。还设大钟和法鼓,钟在左,鼓在右,上堂说法时击钟,鸣鼓。
五、  中国佛教常用称谓、礼节、宗教节日和仪式。
(一)         称谓(以下内容记住)
沙弥 : 梵文音译,指七岁以上二十岁以下受过十戒的男子,俗称小和尚。
沙弥尼 : 梵文音译,指七岁以上二十岁以下受过十戒的女子,俗称小尼姑。
比丘  :梵文音译,指出家后受过具足戒的男僧人
比丘尼 : 梵文音译,指出家后受过具足戒的女僧人。
具足 :又称大戒,因戒品齐备而称“具足”。出家人只有受过具足戒才能取得正式的僧尼资格。
法师:是对佛教界中通晓佛理学养深厚人士的尊称。也可作为对一般僧人的尊称。
住持:也称方丈或长老,是对寺院主管僧人的称呼。
居士:指遵守五戒者在家修持的佛教信徒,梵文称男信徒“优婆塞”,女信徒“优婆夷”。
(二)         礼节(以下内容记住)
合十:也称“合掌”,是佛教中常见的礼节。行礼悍左右合掌,十指并拢,置于胸前。表示衷心的敬意。
绕佛:围着佛按顺时针方向绕行一周、三周或千百周,表示对佛的敬仰。
顶礼:即通常所说“五体投地”。“五体”指两膝、两肘和头,行礼时先立正双手合十,然后屈膝向下,五体着地,用头去顶触佛足或受礼者之足,因此称顶礼。这是佛教中极高的礼节,在藏传佛教中较为多见。
参观寺院规则:进入寺院礼佛或礼拜经幢经塔等,均应按顺时针方向行进,否则被视为倒行逆施,会使僧人或虔诚信徒反感。
(三)         宗教节日和仪式
1、节日
佛诞节 也称浴佛法会,是纪念释迦牟尼诞生节日。各国日期不一,我国以农历四月初八为佛诞节。(务必记住)
这一天要在大殿或露天放一盆水,供上数寸高的释迦牟尼诞生像,佛教徒们以各种香水沐浴佛像,以示欢庆和虔诚的供养之心。在我国云南傣族地区,浴佛庆典与傣历新年习俗逐渐合并,演化为每年四月中旬的泼水节。
盂兰盆节:也称盂兰盆会或中元节,是佛教超度祖先的一种仪式,中国、日本等国在每年农历七月十五举行。(务必记住)届时要向僧众施斋饭,寺院还要举办水陆道场、放焰口等活动。
2.仪式
水陆法会:全称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是中国佛教中非常隆重的活动,时间少则七天,多则四十九天。(务必记住)
法事期间以种各种食品供奉诸佛、菩萨、各路神仙以及地狱里的饿鬼和众生,并举行诵经礼佛、追荐亡灵等仪式。
焰口施食本为密宗僧人为免遭饿鬼之运向鬼神施舍食物的仪式,有一套经咒和仪式,一般在黄昏举行,俗称“放焰口”。现在多在重大法会结束之日或丧事期间举行,是超度饿鬼和追念死者的佛事之一。
六  中国的佛教名胜
中国的佛教名胜有:汉传佛教名胜、藏传佛教名胜、南传佛教名胜。(务必记住)
(一)         汉传佛教名胜
汉传佛教名胜:最著名如洛阳白马寺、四大石窟、四大名山、八宗祖庭。(务必记住)
白马寺:位于河南洛阳,始建于公元68(东汉初年),是中国最早的寺院,被全国佛教信徒视为“祖庭”和“释源”,即中国佛教的发祥地(务必记住)
四大石窟  :指甘肃的敦煌石窟和麦积山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务必记住)
四大名山:指山西的五台山、浙江的普陀山、四川的峨眉山、安徽的九华山。相传四处山分别是四大菩萨的道场。(务必记住)
八宗祖庭:指中国佛教八个主要宗派的创始者各自开宗时或住过的寺院。这八个祖庭分别是:(务必记住)
天台宗——浙江省天台山国清寺
三论宗——江苏省南京市郊栖霞山栖霞寺
法相唯识宗——陕西西安的慈恩寺即大雁塔和陕西省长安县的兴教寺
华严宗——陕西长安县的华严寺和陕西户县的草堂寺
律宗——江苏扬州的大明寺,唐朝鉴真和尚曾在此寺。现在寺内建筑是参照唐代建筑风格设计的。
密宗——陕西西安的大兴善寺和青龙寺
净土宗——山西交城西北石壁谷中的玄中寺、陕西长安县的积香寺、江西庐山的东林寺
禅宗——禅宗派系众多,祖庭多达十几处,居各派之首。如河南登封少林寺、安徽潜山的山谷寺、湖北黄梅的四祖寺、浙江宁波的天童寺、江苏南京的清凉寺、江苏苏州的虎丘山等。
此外,山西扶风的法门寺、新疆的克孜尔千佛洞、四川的乐山大佛等也都是闻名的佛教胜地。
(二)         藏传佛教
藏传佛教:最著名的寺院是达赖喇嘛的驻地布达拉宫,这里曾经是西藏政教合一的地方政权的统治中心。(务必记住)
布达拉宫:是宫堡与寺院合一的庞大建筑群。宫内所藏唐卡即卷轴佛像是藏族宗教艺术的珍品,最长可达十余丈,每年展出一次,从宫顶一直垂到山下,景象十分壮观,有晒佛节之誉。布达拉宫之外,以黄教六大宗主寺规模最大,地位最高。
六大宗主寺是:西藏喀则的扎什伦布寺。拉萨的哲蚌寺、色拉寺和甘丹寺、青海湟中的塔尔寺、甘肃夏河县的拉卜楞寺。塔尔寺内的酥油花、绘画和堆绣被誉为“三绝”,是藏传佛教艺术杰出代表。布达拉宫和六大宗主寺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务必记住)
除去上述各寺,喇嘛教著名庙宇在蒙族地区有包头的五当召,在汉族聚居的内地有北京的雍和宫和河北承德的外八庙。承德外八庙是佛教和宫廷建筑结合的典范,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务必记住)
  (三)南传佛教名胜
南传佛教:它的寺院和佛塔在建筑风格上有别于内地,融合了泰、缅、汉以及当地民族的多种因素。著名的有:临沧地区沧源县的广允缅寺、西双版纳地区景洪市的曼飞龙佛塔、西双版纳州勐海县的景真八角亭。这几处佛教圣地现在均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0-25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干嘛,你不会还没考出国导吧,???考国导吗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0-27 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天台领先的地方门户服务平台
  • 客服电话:13968580055
  • 客服QQ:808508
门户服务
    

浙公网安备 33102302000043号


浙ICP备11032801号-2
 
天台之窗订阅号
天台之窗服务号
Copyright  ©1998-2024  天台之窗  Powered by  Discuz! X3.5    ( 浙ICP备11032801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