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高兴 2013-6-12 06:31 |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
本帖最后由 新天台人 于 2011-12-19 18:54 编辑
2011年10月21日 09:32 www.ttxw.cn [大 中 小][打印]
唉—天台山:昨天(10月5日)收到华顶景区1个天台人的投诉,因天台人只带有2张身份证,要进5个人,与景区工作人员发生争吵,其实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如何处理此类事件的政策,县政府把投诉转到我局后,我们也比较为难!望政府主管者及时出台政策,以备解决!
叶崇容:这个好办,严格按照身份证。1. 331023或332625开头的,去外地工作、就学的老天台人也能享受;2. 现籍天台,那就是新天台人,也该享受。
琼台许斌:我们本地同仁免费进入景区后,如果出现不安全因素,谁来负责和赔偿。
老菜板板:天台旅游主要还是以收门票来养景区。要在景区挂一个牌子:“旅游有风险,进区需谨慎,不买门票后果自负。”再在景区摆个卖保险的摊,专门卖给本地人,这下不用怕了。
朱秀秀:这个……我刚去的石梁,三个人去,一个身份证忘了在车上,问他没关系否,说不行,一定要我们回车上取证。我觉得天台人还是不要检查身份证的好……毕竟有些天台学生或者是其他情况把户口转到别的地方去。这样子回来进不去还是有点那个啥的……
自在飞花:讲天台话也不让进 真是伤心。
华顶山:在天台工作的外地人呢?许多还是曾经的旅游日的志愿者。
蒋文君:还有外地人嫁到天台的但持外地身份证的!
天台鹏飞:多少天台乡贤都没有天台身份证,他们来了可怎么办好啊?
徐卫胜:我就是330106的号杭州的,就学那时刚好丢了老证,直接在学校办新号新证,我是天台人不?陈十一他们算天台人不?
朱逢麟:就凭这张脸就是标准的天台身份证,陈院长来景区那是景区的荣幸。
徐晓海:多进几个又何妨?
施庆丰:不久前在石梁体验过免票的滋味,就像欠他多还他少,工作人员素质太低。
Cee—Chen:在入口处搞个旅游墙,上面全是因忘带身份证的天台籍游人的留言和玉照!若干年后就成为一道风景,像布拉格广场上的留言墙!该决断时当机立断,又不用砍头!影响他人的旅游心情才罪大焉!
复生:不管政策如何规定,希望景区工作人员的态度能够尽量做到完美,我想要是大家都心平气和地讲道理那也不至于投诉吧。
天台影视:免门票其实也很麻烦!不过我们天台小老百姓很高兴!
徐光明:政策是“刚”,人性是“柔”。刚柔相济,相得益彰。
天台山郑志俊:本来景点开放的出发点是为吸引更多游客,带动三产,搞得太复杂,只会引来更多的矛盾,从这方面讲要向国清寺学习!
台山静园主:此等鸡毛小事,还要出台政策?明显的天台话应视同身份证,说乡音而持外地身份证者,作为故乡,更应热情接待,使外迁乡亲感受故乡亲情,况能有几人呢?即使坚守规矩,景区服务者亦应耐心解释。招聘一批窗口人员,统一培训、着装、文明用语,设置禁忌语,严格要求,让那些“欠多还少”的人待岗反省去。
褚翔:这类突发事件反映出身份证和天台话之间的现实矛盾,政策不敌现场,我也曾被收门票,不过付钱了事。大旅游经济,不要纠结于几个门票收入,游客多了才能带动交通、餐饮及各项服务业,要算大账……
石在天台:应该树立大天台人概念,有天台身份证的,无天台身份证但能说天台乡音的,还有能提供在天台生活工作3年或5年以上证明的新天台人,我觉得都应该享受!因为这个政策的出台,不是简单的免天台人的门票,而要带来更多的游客,要算大账的!
石上清泉:嘿嘿,道理大家都懂。批评过后,我们大家更应该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