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高兴 2013-6-12 06:31 |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
在一些热门车型面前,“加价”是一个再熟悉不过的字眼了。不过,玉环消保委要对这个名词说“不”。记者昨日了解到,他们已向全县18家汽车销售商发出劝喻书,要求存在加价提车的商家自觉改正这一违法行为。
他们还提醒消费者,在购买汽车时一定要和销售商签订书面合同,为今后可能的维权保留依据。如果出现合同外再加价等附加的不合理条件,消费者可以拒绝购买,同时进行投诉。
加价提车成了潜规则
“不好意思,我们没有现货,预定后要等到明年一二月。不过如果加价1万元,可以帮你加急提到现车。”
好不容易等到一款新车上市,跑到店里一问,却被告知这样一番话。无奈之下,有人加价提车,有人选择干等,有人则改买其他车型。对于台州汽车销售市场上的这个潜规则,许多人见怪不怪。
记者了解到,不少热门车型刚上市时,因为车型紧俏,加价甚至一度出现过3万元、4万元这样的高价。
商家为何加价?加价是否合理?消费者应如何对待?
叫停加价,落到实处有些难
热门车型加价销售一直是行业内的潜规则,虽然国家有关部门三令五申禁止,但由于利益驱使,汽车经销商变着法儿加价,且名目繁多,如“活动费”、“提车费”等。
说起来,政府出面叫停加价提车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此前,国家工信部和商务部态度鲜明地出台了政策,要求车商不得变相加价。一年多来,“落到实处其实很难”。
在玉环,今年以来,该县消保委接到多起有关汽车加价销售的投诉,反映部分汽车经销商无视与消费者签订的书面合同或口头约定,以货源紧张或车型紧俏为理由,以“价高者先提车”形式价外加价销售,向消费者收取标准不同的提车费,再以搭售其他商品的形式开具发票。
消保委“叫板”潜规则
近日,玉环县消保委向汽车销售加价行为“叫板”了。该消保委在调查的基础上,结合自身职能,向该县18家汽车销售商发出了劝喻书,要求存在加价提车的商家自觉改正这一违法行为。
从12月8日起,玉环县消保委工作人员实地走访每家汽车经销商,仔细调查和询问热门车型加价销售情况,同时向各经销商发放了劝喻书,要求经销商立即停止加价售车行为。
消保委认为,汽车经销商加价销售,以及在汽车销售过程中强制搭售保险和其他商品或附加不合理条件的行为,都已涉嫌违反相关规定,应该立即停止。如果拒不停止和纠正,该县消保委将建议相关行政机关对其依法查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