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9-15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童谣杀人
村主任说,留下来的两个知青一个叫陈海,一个叫刘东。都是因为和本村的姑娘结了婚,便没有回城,在这里安家住了下来。两个人中,陈海家在山腰,距离这里最近,可以先去找他。
跟着村主任,司马子鉴俩人很快来到了山腰的陈海家。敲开房门,陈海的家人告诉村长,陈海每天下午都会到前山的石崖子采草药,估计现在也在那里。
村主任带着他们又折回去,朝前山的石崖子走去。
石崖子是一个几十米高的悬崖。到了石崖子,村主任四处一望,却没见陈海的身影。他又扯着嗓子高声叫了一阵,仍然没有人答应。大家正准备回去,司马子鉴突然在草丛里发现了一根绳索。这根绳索的一头绑在山崖上的一棵大树上,一头朝山崖下边垂去。
“陈海一定是在下面!”村主任脱掉外衣,对司马子鉴说:“我下去看看吧!”说着,他拽了拽绳索,重新将它系紧,然后拽着绳索往山崖下滑去。看着村主任滑了下去,司马子鉴有些不放心,也跟着攀下山崖。
司马子鉴的脚还没有落地,便听到村主任叫起来:“坏了!陈海摔着了!”司马子鉴往下一望,只见身体下方的崖底,一个五十来岁的老汉正仰面躺在攀山绳下方的一块大石头上,村主任正扶着他大声叫唤。
司马子鉴手一松,赶紧滑到崖底,几步奔了过去。
石头上的老汉头已经摔破了,血流了一大摊,早已没有气了。他的双手紧紧握成拳头,似乎还在抓住绳子。他的后背还背着个背篓,但已经被压扁了,里面的草药倒了一地。看上去,他是在往上爬的途中,突然摔下去的。
村主任哭了一阵,告诉司马子鉴,这就是他们要找的陈海。
“这陈老头,采了几十年的草药,竟然栽在了这石崖上。”上到山崖后,村主任告诉司马子鉴,自己要回去通知陈海的家属来收尸。他问道:“你们是自己去找刘东,还是在这里等我去叫了人来,再陪你们……”一听要留在这里,杨乐乐就跳了起来:“我们还是自己去找吧!”
司马子鉴知道杨乐乐是怕这里刚死了人,他笑了笑,对村主任说:“你先忙你的,不用陪我们。只要告诉我们刘东家的位置,我们自己去找他。”
村主任告诉他们,刘东没有孩子,妻子前几年又患病过世了。刘东的腿脚不方便,很少出门。村里照顾他,安排他看果林,他家就在果林旁边。说着,村主任往不远处一个山头的果岭指了指。司马子鉴发现那个果岭看上去并不远,而且路也好走,便记下路线,带杨乐乐朝果岭走去。
山里的路,看着近,走着远。杨乐乐没一会儿就叫嚷走不动了,司马子鉴只好停下来。
司马子鉴刚刚坐到路边的石头上,杨乐乐突然大叫起来:“着火了!果岭着火了!”
司马子鉴抬头一看,只见远处的果岭果然冒起了一股浓烟,真的着火了!他顾不上杨乐乐了,站起来就朝果岭跑去。
当他气喘吁吁地跑到果岭时,司马子鉴发现着火的正是果岭上那所守林人的小屋!刘东的腿脚不方便,说不定现在还在里面!此时,大火已经蹿上了房顶,房梁似乎已经被烧断,房顶上的瓦片正劈劈啪啪地往下掉。
就在这时,屋子里传来一阵呻吟声。“不好!刘东还在里面!”
屋前有口水井,司马子鉴两下打起一桶水,往身上一浇,低头便往着火的屋子里奔去!
门从外面被扣上了,司马子鉴一脚把门踹开,冲了进去。屋子里浓烟弥漫,但司马子鉴一眼就看到有个男人倒在地上,一动不动。他不敢怠慢,连忙扑上去,忍住呛人的浓烟,把人往背上一背,冲了出来。
这时候,杨乐乐已经赶上来了。司马子鉴把人放在地上,杨乐乐连忙用地上的破碗盛来井水,喂那男子喝下。
这是一个五十来岁的男子,左腿膝盖以下被截肢了。难道他就是刘东?只见瘸腿男子双目紧闭,头发已经被烧掉了大半,额头满是血,似乎是被落下的瓦片砸昏的。
冰凉的井水灌下去没多久,瘸腿男子的眼睛微微睁开了一些。看到他的嘴唇不停地哆嗦,司马子鉴知道他要说话,就俯身上前,问道:“火是怎么烧起来的?”
瘸腿男子没有回答,嘴唇又哆嗦了几下,断断续续地念道:“大虾子病了,二虾子瞧,三……三虾子买药,四虾子……熬,五虾子死了,死了……”一首童谣念完,瘸腿男子脑袋一歪,闭上了眼睛。
四、神秘妇人
没过多久,村主任就带着村民拿着水桶、脸盆,叫喊着赶了过来。
原来,屋子一起烟,村里就有人看到了。只是离这里太远,赶到时,大火已经将屋子烧塌了。
村主任证实了司马子鉴的猜测,这个被烧死的瘸腿男子就是刘东!可他的房子为什么会突然着火?而且房门还从外面被扣上了,难道是有人放火吗?
村主任指挥村民们清理被烧毁的房屋,希望能发现些线索。
为了避免引起恐慌,司马子鉴没有提到刘东临死前念那首童谣的事。他隐隐觉得这场大火以及陈海的死都和那首神秘的童谣有关。他一直回忆这一天里发生的事情。一切都太巧了,自己正要找陈海了解童谣的情况,陈海就摔死了;正要找刘东,刘东又死了。他们不像是死于意外,可如果是有人要杀他们,会是谁呢?要找俩人的事情,只有村主任知道。可村主任一直和自己在一起,没有作案的时间。
但司马子鉴觉得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当年的七个知青之间一定发生过什么事情,而这一切都隐藏在那首神秘的童谣里
五、陈年往事
村民们抬着刘东的尸体往村委会走去。沈菲一边跟在大家后面慢慢走,一边回忆起三十年前的事来。她告诉司马子鉴,当年他们的确有六个知青在这里插队,其中她的丈夫潘大军年龄最大,陈海年龄排第二,刘东排在陈海后面,而她和另一个女知青的年龄最小。
听到这里,司马子鉴掏出笔记本飞快地写下沈菲提到的几个名字,又盯着沈菲问道:“当年是不是有一个知青失踪了?”司马子鉴发现沈菲的脸上突然跳过一丝不易觉察的触动,她沉默了片刻才轻声答道:“他叫吴建伟,是六个人中的老四,只比我大一点点。”说到这里,沈菲眼望前方,叹了口气,说:“他平时人挺好的,可谁也没料到,他竟然……”
“他偷了生产队物资后就失踪了?”司马子鉴问道。
沈菲点了点头:“这么多年,他的消息一点儿都没有。大家都说他一定是在逃跑的时候,摔下山崖摔死了。加上他的父母死在了牛棚里,没有一个亲人,自然没有人过问他到底去了哪里。那年头失踪的人也不少,谁又管得过来……”
司马子鉴见她说到吴建伟时,神情越发幽怨,就隐隐猜到了他们之间的关系。“你当时在和吴建伟谈恋爱吧?”
沈菲被司马子鉴的提问吓了一跳,随即低下头,默默地点了点,过了许久才轻声说道:“吴建伟性格内向,爱好文学,还非常照顾我……”沈菲像是自言自语,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之中。
沈菲的话让司马子鉴眼睛一亮,一下想到了什么。他打开笔记本上记着童谣的那页,分别在“大虾子”、“五虾子”和“六虾子”的后面写上“潘大军”、“吴建伟”和“沈菲”三个名字,又划了两条线,把陈海和“三虾子”连起来,刘东和“四虾子”连起来。
一直在旁边默不作声的杨乐乐意识到司马子鉴已经发现了重要线索,她轻轻拽了拽司马子鉴,悄声问道:“这个沈菲就是童谣里的‘六虾子’?他丈夫潘大军是‘大虾子’?”
司马子鉴停下来,等沈菲走远,才肯定地点点头,解释道:“潘大军年龄最大,自然是‘大虾子’。而那个吴建伟,就是童谣中的‘五虾子’。他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又爱好文学,编这样一首童谣应该是不成问题。更主要的是,在童谣里,‘五虾子’死后,只有‘六虾子’为他悲哀哭泣。这‘六虾子’自然就是吴建伟的恋人——沈菲!”
“可是,沈菲不是说他们知青一共只有六个人,而且吴建伟从年龄上不是老四吗?怎么会是‘五虾子’呢?”杨乐乐虽然觉得司马子鉴的推测有一定道理,但还是想不明白。
司马子鉴的眉头皱了皱,答道:“为什么童谣里会多一个‘虾子’,我也猜不透。也许是因为吴建伟是利用自己姓氏的谐音,用‘五虾子’暗示‘姓吴的下乡知青’。”说到这里,司马子鉴的声音提高了,“而且,我敢肯定,童谣里第一句里面的‘病’指的是‘相思病’!”
杨乐乐惊讶得半天合不拢嘴。接着,在司马子鉴的讲述中,一个悲剧故事渐渐清晰起来。司马子鉴推测,当初吴建伟和沈菲悄悄谈恋爱,但潘大军也爱上了漂亮的沈菲,害上了相思病。潘大军要想得到沈菲,就必须想办法除掉吴建伟。而不知道什么原因,陈海和刘东充当了潘大军的帮凶,也就是童谣里面说的一个“买药”,一个“熬”,最后三人毒死了吴建伟,并且伪造成吴建伟盗窃生产队物资后潜逃的假象。在沈菲失去吴建伟后,潘大军自然趁虚而入,如愿以偿得到了沈菲。
“如果我的猜测正确,陈海和刘东都是当年吴建伟失踪事件的帮凶,今天他们两个的死……”
“是有人杀人灭口!”没等司马子鉴说完,杨乐乐已脱口而出,“潘大军的失踪和两个人的死不可能是巧合!”
此时,天已渐渐暗下来了。众人忙着在村委会搭灵堂,沈菲则在村子里四处寻找潘大军。村主任也叫来几个年轻的小伙子,打着火把一起帮忙寻找潘大军。
可直到天亮,找遍了整个山村,都没有发现潘大军的影子。司马子鉴心里越来越不安,联想到陈海和刘东的离奇死亡,他向村主任建议尽快报警,让警方介入。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寻找潘大军,还可以彻底查明陈海和刘东的死因。
村主任虽然认为司马子鉴的话有道理,但他觉得现在公路上发生了滑坡,路边又塞满了汽车,pol.ice恐怕也不容易进来,因此,当务之急还是再组织村民到处找找。
司马子鉴累了一夜,早已支持不住,打算先去休息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