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新闻
商业信息
旅游
网友爆料
畅所欲言
爱心
摄影
戏曲
体育
诗词文学
情感世界
二手房源
家在天台
美容健康
二手市场
网友相约
亲子
电脑
招聘求职
休闲灌水
投资理财
打工生活
户外运动
帮忙
站务
精彩图文

专家称普通杀虫剂就能杀死蜱

  [复制链接]
查看: 700|回复: 14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9-9 07: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昨日,长沙市疾控中心有害生物防治科李平非副主任医师说,长沙也分布有蜱,但没有发现因蜱咬伤而患上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患者。有蜱叮咬史或野外活动史者,一旦出现发热伴全身不适、头痛、乏力、肌肉酸痛等疑似症状,应及早就医。

切忌用手去抓,用烟头烫

李平非说,蜱喜欢生活在田间草地森林,长沙也有这种昆虫。发现停留在皮肤上的蜱时,切勿用力撕拉,以防撕伤组织或口器折断而产生的皮肤继发性损害。可用夹子夹、烟头烫等方式让其脱离你的体表。“这种蜱是吸血的,吸血时体积膨胀,能比以前大几倍。”李平非说。

湖南省疾控中心杀虫灭害科黄谊副主任医师介绍,如发现叮咬,也可用氯仿、乙醚、煤油、松节油或旱烟涂在蜱头部待蜱自然从皮肤上落下;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如口器断入皮内应行手术取出;伤口周围可用0.5%普鲁卡因局封;出现全身中毒症状时可给予抗组胺药和皮质激素。发现蜱咬热及蜱麻痹时除支持疗法外,作相应的对症处理,及时抢救。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主要通过蜱叮咬传播。“老年患者、免疫缺陷患者及进行激素治疗者感染本病后病情多较危重。蜱和螨一样,通过刺叮吸血,引起皮肤过敏,并传播森林脑炎、出血热等。”黄谊说。

用普通杀虫剂就能杀死蜱

如何防范蜱呢?李平非说,普通杀虫剂就能杀死蜱。黄谊说,主要从三个方面防范。一是杀虫剂。二是环境防治方法,草原地带采用牧场轮换和牧场隔离办法灭蜱。对于自然界中游离蜱,可采用局部火烧或化学防治等方法灭除。对于进入室内的蜱、螨,首先要消灭来源,禽畜的窝舍应远离住房,并经常打扫干净,墙面缝隙也要抹平。同时,禽畜的窝舍和活动处所要进行喷药。为了防止蜱、螨侵入室内,可将松香、蓖麻油黏胶涂于20cm宽的长纸条上,放置在靠近门窗附近的墙基地面,进行粘杀。

三是个人防范。进入有蜱地区要穿五紧服。在领口、袖口、裤脚等处喷涂0.2%敌百虫水溶液或0.5%拟除虫菊乙醇溶液。颈、手等外露体表,可涂抹避蚊胺或邻苯二甲酸二甲酯等驱避剂。在蜱媒病流行地方野外工作人员要尽量少接触杂草;休息时,要彼此脱衣互相检查,及时除掉侵袭的蜱。

[小资料]

蜱属于寄螨目、蜱总科。蜱是许多种脊椎动物体表的暂时性寄生虫,是一些人兽共患病的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

蜱在叮刺吸血时多无痛感,但可造成局部充血、水肿、急性炎症反应,还可引起继发性感染。

有些硬蜱在叮刺吸血过程中唾液分泌的神经毒素可导致宿主运动性纤维的传导障碍,引起上行性肌肉麻痹现象,可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称为蜱瘫痪。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2006年,我国在安徽省发现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病例,其他部分省份也有疑似病例发生。该病临床症状与某些病毒性疾病相似,容易发生误诊,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2008年,卫生部要求,各级医疗机构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疑似、临床诊断或确诊病例时,应参照乙、丙类传染病的报告要求于24小时内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报告疾病类别选择“其它传染病”。(潇湘晨报 本报记者刘少龙 长沙报道)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9-9 07:51 | 显示全部楼层
HW的驴友朋友应该多注意防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9-9 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a75fb6d3f4fdd471960a160c.jpg

:【pí】
解释: 蜘蛛一类的动物,体形扁平,种类很多,有的吸植物汁液,有的吸人畜的血,传染疾病。


蜱也叫壁虱,俗称草扒子、草别子。蛰伏在浅山丘陵的草丛、植物上,爱躲在茶叶背面。不吸血时,有米粒大小,吸饱血液后,有指甲盖大。蜱虫叮咬的无形体病属于传染病,人对此病普遍易感,与危重患者有密切接触、直接接触病人血液等体液的医务人员或其陪护者,如不注意防护,也有感染的可能。[1]
4651a712d717568bc2fd7815.jpg
2e6fa73843aed887d46225e1.jpg
5327ce163dc33e5d962b430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9-9 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育过程分卵、幼虫、若虫和成虫四个时期。成虫吸血后交配落地,爬行在草根、树根、畜舍等处,在表层缝隙中产卵。产卵后雌蜱即干死,雄蜱一生可交配数次。卵呈球形或椭圆形,大小约0.5~1mm,色淡黄至褐色,常堆集成团。在适宜条件下卵可在2~4周内孵出幼虫。幼虫形似若虫,但体小,有足3对,幼虫经1~4周蜕皮为若虫。硬蜱若虫只一期,软蜱若虫经过1~6期不等。若虫有足4对,无生殖孔。再到宿主身上吸血,落地后再经1~4周蜕皮而为成虫。硬蜱完成一代生活史所需时间由2个月至3年不等;多数软蜱需半年至两年。硬蜱寿命自1个月到数十个月不等;软蜱的成虫由于多次吸血和多次产卵,一般可活5、6年至数十年。   蜱在生活史中有更换宿主的现象,根据其更换宿主的次数可分为四种类型:①单宿主蜱:发育各期都在一个宿主体上,雌虫饱血后落地产卵。如微小牛蜱(Boophilus microplus)。②二宿主蜱:幼虫发育为若虫在一个宿主体上,而成虫在另一个宿主体上寄生。如残缘璃眼蜱(Hyaloma detritum)。③三宿主蜱:幼虫、若虫、成虫分别在3个宿主体上寄生。如全沟硬蜱、草原革蜱。90%以上的硬蜱为三宿主蜱,蜱媒疾病的重要媒介大多是三宿主蜱。④多宿主蜱:幼虫、各龄若虫和成虫以及雌蜱每次产卵前都需寻找宿主寄生吸血,每次饱血后离去。通常软蜱都属多宿主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9-9 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蜱的幼虫、若虫、雌雄成虫都吸血。宿主包括陆生哺乳类、鸟类、爬行类和两栖类,有些种类侵袭人体。多数蜱种的宿主很广泛,例如全沟硬蜱的宿主包括哺乳类200种,鸟类120种和少数爬行类,并可侵袭人体。这在流行病学上有重要意义。硬蜱多在白天侵袭宿主,吸血时间较长,一般需要数天。软蜱多在夜间侵袭宿主,吸血时间较短,一般数分钟到1小时。蜱的吸血量很大,各发育期饱血后可胀大几倍至几十倍,雌硬蜱甚至可达100多倍。


蜱在宿主的寄生部位常有一定的选择性,一般在皮肤较薄,不易被搔动的部位。例如全沟硬蜱寄生在动物或人的颈部、耳后、腋窝、大腿内侧、阴部和腹股沟等处。微小牛蜱多寄生于牛的颈部肉垂和乳房,次为肩胛部。波斯锐缘蜱多寄生在家禽翅下和腿腋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2-9-30 11:48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0-9-9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虫天台有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9-9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没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高兴
    2013-3-11 13:08
  • 签到天数: 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0-9-9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感觉好恶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2-9-30 11:48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0-9-9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徽死了好几个了,有点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9-9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9-9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的很少的这样玩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9-9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街头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9-9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去山上的狗会有的~~~牛8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2-9-30 11:48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0-9-9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 jian


        真的假的?会引起恐慌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9-9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家狗上面 老是有~~住靠山比较近的朋友 你们应该知道的啊~~~牛也会有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天台领先的地方门户服务平台
    • 客服电话:13968580055
    • 客服QQ:808508
    门户服务
        

    浙公网安备 33102302000043号


    浙ICP备11032801号-2
     
    天台之窗订阅号
    天台之窗服务号
    Copyright  ©1998-2024  天台之窗  Powered by  Discuz! X3.5    ( 浙ICP备11032801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