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高兴 2013-7-16 11:26 |
---|
签到天数: 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
1
一个外地朋友跟我说,是不是台州人很好辨认的:到大酒店里一落座,从裤袋里先掏出三样东西,往桌子上一搁,十有八九是台州人。这三样东西是:手机、小车钥匙、中华香烟。
附带说一句,台州人抽烟一般只认准中华香烟。办婚宴必发红中华,若是发别的烟,会被食客腹诽:忒不上路了。
2
温台经济有时像连体婴儿,总有着血肉相连的味道。各路领导考察甬台温经济,先宁波,再台州,再温州,但写成的调研文章发表的,温州总放在台州的前面。这让台州人很不是味儿。台州与温州之间,总有几分道不清说不明的味道。有时暗中较劲,有时暗中憋气,有时互相吹捧,有时互不服气。
3
台州像一只蝙蝠,既非鸟类,也非兽类,干什么都是自行其事,无规矩倒也成方圆。比如过马路,管它红灯绿灯想走就走。比如出席酒会,管它什么礼服不礼服,光着胳膊也敢进。
4
桃花开时,很多人喜欢到长潭水库看桃花吃胖头鱼。进村的道路只有一条,只能容许一辆车通过。结果双休日时,大家不约而同来赏花,自驾车太多,交通也没人指挥,路被双向通行的车堵死了。最后,所有人只好依次倒车。倒车距离长达两公里,近百辆车同时倒车。许多私家车主感叹,从没见过这么浩荡的倒车队伍,这也是他们自取得驾照以来,最严峻的一场考试。
5
椒江与路桥,光看路名,就知道文化品味还是差一大截的:什么经一路、纬一路、中心大道、市府大道,直拔笼统的。有一条不到五百米的小叉路,正儿八经地叫做和谐路。而路桥的地名更是充满了不加掩饰的赚钱的欲望,什么聚金广场、富仕广场、银安街、银座街、珠光街、腾达路……不过,也怨不得什么,路桥的吉利大道、富仕广场、银座街、腾达路,都是企业花了大钱才拿到“冠名权”的。
6
台州人开车生猛是出了名的,不管私家车还是出租车,开起来那叫一个猛一个冲,前不久,甬台温高速公路宁海段,一群豪华跑车把高速公路当成F1赛道,在车流中来回超车。这批超级跑车主要来自台州、温州等地,一共22辆,有法拉利599、保时捷卡曼、兰博基尼等。台州的一些私家车主午夜玩漂移,漂移水平简直跟周杰伦演的《头文字D》有得一拼。至于出租车司机,在车流中见缝插针、腾转挪移的水平更是好得没话说。据说云南高原红车队领队朱宏有意将赛车引入台州,理由便是:台州人既生猛又彪悍,走遍全国,还没发现比台州人开车更猛的,这是赛车运动最广泛的群众基础。
7
生猛的不止是开车,台州人打招呼的方式也是生猛的。一男士骑电瓶车去单位上班,发现前方自行车后座上的侧影很熟悉,很像两年前要好的女同事。他一阵惊喜,加大油门追上前去,侧脸一看,果然是她!这下激动坏了,右手猛地一拍女同事的肩膀,一边口里热情喊着女同事的名字。谁知道,这位仁兄热情过头,把没有防备的女同事吓得从自行车上摔了下来,当场摔成右臂骨折。
8
有客人第一次到台州,住耀达国际大酒店,第二天在酒店门口拦了一辆出租车去机场飞北京。
司机:去哪里?
客人:黄岩机场。
司机打表沿市府大道往路桥方向开。
客人:哎哎哎,我去黄岩机场你怎么往路桥开?
司机不以为然地说:没错。黄岩机场就在路桥。
客人生气地说:你蒙谁呢,当我是白痴啊,想多赚钱也不能这样赚啊。
司机说:我老实没哄你。
客人大怒:你他妈的还说没骗,在路桥这机票怎么不印路桥印黄岩呢?看来你是欠揍!
司机:你怎么骂人呢?
客人:骂你,我还要投诉你!
**
9
杭州新开超市,往往在报纸上大打广告:鸡蛋若干元一公斤,白菜若干元一公斤。“杭州银”于是闻风而动,开业那天排成长龙,后面的人前胸贴着前面的背脊心。其实,也就便宜个块儿八毛的。杭州的药店开张时免费提供一种壮阳药试用,杭州的老男人天不亮就来排队。我们“台州银”绝不会为了块儿八毛的小便宜起大早排队,用“台州银”的话来说,丢不起那个脸。
在别的城市搞得轰轰烈烈的团购,在台州没什么市场,切,团什么购呀,也就便宜十来块钱,还不够塞牙缝。
10
台州婚礼送红包,亲朋好友的红包一般都是千元左右,直接包个三四千元的大红包也不在少数。婚宴红包越送越大,礼金数额越来越高,因为礼金过重、礼钱过多,点钱麻烦,也怕收到假钱,有些婚宴干脆用上了点钞机与验钞机
11
台州人的脑袋灵光是公认的,两个广为流传的段子是:有一位闯荡在外的台州商人大字识不了几个,有一次当地警察让他填写表格时,他在政治面貌一栏上画了个“圆脸”——他以为警察是在调查个人长相,不过现在这位商人生意做大后,硬是攻下了MBA。一个在纽约谋生的台州人,连公交车牌上的字母Z都不认识,却愣是凭着“像楼梯样子”的字母开头找到他的客户。
12
台州人嘴皮子功夫不利索,再说也没有吃得忒空,来作一些无谓的论争,这里闲谈终日的人极少,无所事事的人更少。台州人是敏于行而讷于言。所以本地电视台做的访谈节目,台州人的表现都像木瓜,讲了三句半就完事了。电视台做节目,当街扯住几个人谈感想,面对摄像机,讲得口若悬河的一般都是外地人。
13
甲鱼最风光的时候当数中国田径中长跑队在赛场上夺金掠银那几年,趁着举国上下惊叹“马家军神话”,天台人朱圣伟适时请出主教练马俊仁代言了“中华鳖精”的广告。
其实,一开初,马俊仁是看不上什么鳖精的。说,“中华鳖精”,那是啥玩意儿?
后来,朱圣伟奖给马教头一辆价值40万元的奥迪轿车,并拿出30万元巨奖给马家军。于是马俊仁在电视里嘶哑着嗓子喊:我们都喝“中华鳖精”!
那一年,朱圣伟一口气赚了7千万。一时间,“中华鳖精”成了人们营养、健身、送礼无可替代的首选保健品。没多久,市场上各式鳖精还有什么鸡精蛇精都出来了。
14
台州盛行休闲的俗文化。高雅音乐会有人听睡着了,商业街上的陶吧、书店没多久也倒了,不过一到晚上,美容店、洗脚屋、游戏厅、棋牌室,生意兴旺。有人说,拿张北京地图,用针插三下,可能点中一个厅局级单位,拿张上海地图,用针插三下,可能点中一个世界前五百强在沪的分公司。若是拿张台州地图,用针插三下,至少会戳中三个洗脚屋。走遍台州,好像仙居的洗脚店最是便宜,到仙居出差,有人请洗脚,才二三十元一个钟,哪怕把脚皮洗破了,也不过几十块钱。
15
台州人想像力丰富。创建卫生城市时,退休了的大妈大爷在小区里宣传文明卫生,打头的大爷拿着大喇叭用土话在那里喊:“爱国卫生日日搞!”
一群大妈跟在后面喊:“日日搞!日日搞!”
“瓜皮纸屑莫乱抛!”“莫乱抛!莫乱抛!”
“五讲四美新高潮!”“新高潮!新高潮!”
路边的人看着这一群喊得起劲的大妈大爷,个个笑得像花痴一样。
因为想像力丰富的台州人太多了,一些单位还一本正经地改了名——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大家都暖昧地、心照不宣地叫成“职技院”。为此,台州职业技术学院特地下发了一个文件:台州职业技术学院的简称为“台职院”。
16
有钱的台州人开始搜集古董了,还用了一个举重若轻的字:“玩古董”。有一次省博物馆来了一批专家来台州鉴宝,结果鉴出99%都是假古董。台州某大款买了一堆“古董”,花了近千万元,一鉴定,除了一只汉朝的夜壶是真的,其它都是假的。
17
一次我在银行取钱。看到两个短而精壮的台州汉子抬着一个大袋子进来,说,存两百万。
点钞机哗啦啦点了半个小时还没完,排队的客户等得不耐烦,问,为什么不用银行卡,省得如此麻烦。
打头的那个平头粗脖子的矮胖子眼一横说,我喜欢,碍着谁啦。
18
一对台州新人乘车去风景点拍婚纱照,在高速公路上,两人看到中央绿化带中的苗圃特别漂亮,突发灵感,便下车拍起了婚纱照。两人身前的摄影师一边指挥着他们调整姿势,一边不停地按动快门。而另外几个人也没闲着,穿梭在车流中,来回取送道具。这一灵感来得够浪漫,在高速公路中间摆POSE看上去也够“拉风”。谁说台州人不讲情调,其实挺讲情调的,只是讲错了地方。 |
|